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合集下载

池塘养鱼密度多少合适-_1

池塘养鱼密度多少合适-_1

池塘养鱼密度多少合适?池塘是一个便捷的养鱼场所,池塘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矿物质,能够为鱼儿提供丰富的养料。

近年来,随着鱼肉市场的不断扩大,池塘养鱼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但是在实际的养殖中,需要注意饲养密度的问题,养殖密度关乎养殖的成本和利润,如果控制得好,对于日后的收获率将有重要的影响。

那么,池塘养鱼密度多少合适?池塘养鱼密度多少合适?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放养量),可以保证在适宜的饲养期间内,饲养出达到预期食用鱼或鱼种规格。

放养密度(放养量)可以放养品种的尾数和重量两种方式表达。

在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经验法是指根据往年该池塘所养该种鱼的成活率和实际养成规格,来确定今年的放养密度及规格,若去年的养成规格较小,今年应减少放养密度;反之应提高放养密度。

计算法:一般池塘,如不考虑鱼种重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放养量。

每亩鱼种放养量=估计每亩毛产量/(计划成鱼规格X估计成活率)鱼种放养规格(千克/尾)=计划成鱼规格(千克/尾)/估计增重倍数根据我省现有养殖水平,一般成鱼池塘亩产量为300~400千克,精养池塘亩产量500~600千克。

以饲养草鱼、鲤鱼食用鱼约8个月为例,规格草鱼种(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鲤鱼(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92~95%,增重倍数6~7倍。

鲢、鳙的成活率95%左右,增重倍数5~7倍。

实例1:一口1亩池塘准备饲养草鱼、鲢、鳙,计划鱼产量400千克,每种鱼的出塘产量及规格:草鱼250千克,1千克/尾;鲢100千克,0.5千克/尾;鳙50千克,0.75千克/尾。

问需投放多少鱼种,每种鱼放养时的规格是多少?按我省现行最低生产水平计算:草鱼:草鱼的放养量=计划草鱼产量/(草鱼出塘规格X最低成活率)=250千克/1X75%=约330尾若按最低增重倍数7计,放养时草鱼的最高规格=出塘规格/增重倍数=约140克/尾;若按最高增重倍数10计,放养时草鱼的最低规格为100克/尾。

鱼塘亩产量,高达千斤以上

鱼塘亩产量,高达千斤以上

鱼塘亩产量,高达千斤以上一、池塘养鱼亩产量1、一般池塘养鱼的亩产量大概在1000斤左右,但是因鱼种的不同,其亩产量也不一样,放养草鱼时,可适当混养鲢、鲮、鳙鱼等,在放养前,所有鱼种都要用4%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左右。

2、按照1亩为例子,规格为每尾250-500克的草鱼,放养密度为每亩400尾,而规格为每尾1000-1250克的草鱼,放养密度为每亩300尾。

3、放养鲮鱼密度为每亩1500尾,规格为每尾300-400克的鲢鱼,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规格为每尾150-200克的鳙鱼,放养密度为每亩20尾。

4、在放养时,可分1-3两、5-7两、最大1斤3个规格放养,边捕捞边放养,1年可捕捞5次左右,平均体重为3斤左右,亩产量可达4000多斤左右。

二、10亩鱼塘的养鱼利润分析按照一亩鱼塘为单位,亩产量800斤为例子,按照农村肥料、饲料、鱼种等的易得性,花白鲢亩产量一般在350斤,吃食鱼的产量一般在450斤。

明细:50斤鳊鱼,每尾为1斤,50斤花鲢,每尾为3.5斤,100斤鲫鱼,每尾为0.8斤,300斤草鱼,每尾为6斤,300斤白鲢,每尾为2斤,300斤白鲢,每尾为2斤,预算总收入为:3002.5+504.5+4505=3225元。

10亩鱼塘总收入为:10*3225元=32250元。

以此推算以亩为单位,需要放养3斤花鲢,每尾0.2斤,15尾,5.5斤鳊鱼,每尾0.1斤,55尾,14斤鲫鱼,每尾0.1斤,140尾,34斤白鲢,每尾0.2斤,170尾,52.5斤草鱼,每尾0.7斤,75尾。

总投放量:37斤花白鲢,72斤吃食鱼,总计109斤。

年底花白鲢净增重313斤,吃食鱼净增重为378斤。

鱼种投放价格:按今年鱼种的价格计算是341.6+32.8+52.55.5+5.55+144=435.05元。

10亩鱼塘鱼种投入有:435.05元*10=4350.5元。

按照市面上优质的肥料和饲料来推算,每年需要投入肥料为281.7斤,281.7元。

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 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

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 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

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罗非鱼放养规格与密度多少合适?放养前应做哪些准备呢?现在罗非鱼在很多地方都有人养殖,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大产业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罗非鱼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一、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根据池塘的深浅、水质、水源状况、饲料、肥料来源及词养要求达到的规格,确定比较合理的放养密度。

饲料充足、水质条件好的可适当多放一些。

一般放养密度为每亩(水深1.5米)50〜100克/尾的鱼种2000尾左右。

为防止罗非鱼过度繁殖,增加水中鱼类密度,消耗词料和氧气,影响商品鱼规格,每亩宜放养100克的黑鱼20尾左右,起到吞食鱼卵和仔鱼以控制其密度的作用。

每亩还可同时套养200克/尾的鲢、鳙鱼300尾。

二、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1、彻底清量鱼塘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并在晒塘期间整理池塘的埂、底部、进排水泵系统等。

清除塘内的野杂鱼,避免野杂鱼与放养鱼争夺饲料及水体空间。

清除塘中被水体淹没的树木、水草残骸以及其他杂物,每年清除淤泥一次。

干池清塘每亩生石灰用量为100~200千克/亩,或用茶麸50千克,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

清塘后3天内不要进新水,以免影响清塘效果。

2、调节水体酸碱度养殖前期水体呈弱酸性时,按每亩每米水深泼洒生石灰20~30千克,调节呈弱碱性。

养殖过程出现水质过肥而引起ph值过高或波动大时,可用“灭藻王”(主要成分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兑水稀释后泼洒,每亩每米水深用量为500毫升,通过控制藻类的密度,调节ph值至6.5~8.5范围。

3、增加塘水的硬度水体过软或者过硬都会对罗非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当水体硬度小于10毫克/升时,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罗非鱼致病的概率。

因此,建议分多次轮流施用生石灰或过磷酸钙,以增加水体的总硬度,每次每亩用量为生石灰20~30千克,或过磷酸钙5千克。

此法可使罗非鱼的产量增加20%以上。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淡水养鱼是一项古老的业务,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养殖行业逐渐发展壮大。

如何合理安排鱼的养殖密度,是养殖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下面将就淡水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放养密度的概念放养密度就是指在一定养殖场容积内放养鱼的数量,用以计算养殖场内的鱼的数量。

放养密度是决定淡水养殖场生产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放养密度低,能够保证鱼类得到足够的营养与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如果放养密度太高,由于场内鱼的数量过多,会损害鱼们的健康状况,导致肥料过多、水质差、水温过高等问题,使得养殖效益下降。

二、放养密度的计算方法1、按水体面积法根据池塘等水体面积来计算养殖鱼的数量,通常可以按照每亩放养2-3万尾的比例进行计算。

以池塘放养为例,如果每亩放养2500尾鱼,可以使池塘内的鱼类生长时间不超过120天时,鱼体重得到适当的增长。

3、按动力学理论法按照鱼塘的动力学特征和鱼类的生长特点来计算鱼的数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鱼列数=养殖容量×鱼体重/K。

式中,鱼列数是指每列养殖鱼的数量;养殖容量是指池塘或者养鱼场每公斤养鱼的水体容积大小;K值则是脱水速率,用于根据池塘相对运动条件计算得出,通常是0.1-0.2之间。

养殖中应该根据各个因素来控制鱼的放养密度。

通常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鱼的种类、鱼塘的尺寸、水体环境、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养殖方案和放养密度。

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场内鱼的养殖效益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损害鱼群的健康、水质等几个因素。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控制放养密度,例如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饵料投喂量、增强水体的换水量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养殖者保持场内鱼的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四、结论淡水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本。

放养密度计算方法有多种,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鱼类种类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罗非鱼放养密度多少合适 罗非鱼饲养管理技术要

罗非鱼放养密度多少合适 罗非鱼饲养管理技术要

罗非鱼放养密度多少合适罗非鱼饲养管理技术要罗非鱼是目前养殖最为广泛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有很多朋友也正准备加入养殖罗非鱼的队伍。

下面我们谈谈罗非鱼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重点讲讲罗非鱼放养密度多少合适,希望对刚开始养殖罗非鱼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罗非鱼放养密度多少合适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一亩鱼塘可以放800-3000条,一般在1500条罗非鱼左右就可以了,当然,密度的高低要看增氧设备的多少和池塘条件的好坏!采用高密度饲养的,每亩放罗非鱼鱼种1500尾以上,一次放足,同时,每亩还可放养4-5寸尾鲢鱼100尾,鳙鱼50尾,15克尾重斑鳢15尾。

二、罗非鱼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鱼苗培育选择体表光滑无伤、体质健壮、鱼体丰满、规格整齐、雄性率高、规格为5厘米左右的罗非鱼苗。

用浓度为2%-4%的食盐水对鱼苗进行消毒。

选用12目光滑细密围网和网箱进行围捕和分选,在晴天上午9时开网和分选。

分选采用竹筛进行,分不同规格进行分塘放养。

每亩施有机畜禽粪肥250千克培育水质,有机畜禽粪肥要经过发酵腐熟,并用l%-2%石灰消毒,7天后放种。

2、饲料投喂在投放饲料时,只要鱼群能摄食,在不浪费饲料的原则上,鱼群能摄食多少就投多少,所养的罗非鱼生长更快,7-8个月左右能养成至l千克/尾以上。

投放饲料理论上的原则是坚持“四定”投喂,一般情况下每天投放饲料2次,每天上午9-10时,下午5-6时各1次,日投放量时鱼体重的3%-4%。

3、日常管理在罗非鱼达到150克之前,采用肥水养殖,依靠动物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饲料养鱼,一般情况下,每星期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放100-150千克。

要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做好防盗工作,因而积大,鱼口密,很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做好防盗工作,可以雇佣当地的村民或安排家中的人员在塘边进行巡逻排查,减少偷盗事件的发生。

4、鱼病防治罗非鱼对疾病抵抗能力较强(),一般很少发生鱼病,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合理的营养是减少发病的关键。

池塘养鱼条件试题及答案

池塘养鱼条件试题及答案

池塘养鱼条件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池塘养鱼中,最适宜的水温范围是:A. 0-10℃B. 10-20℃C. 20-30℃D. 30-40℃答案:C2. 池塘养鱼时,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鱼类生长的主要因素?A. 水质B. 饲料C. 光照D. 噪音答案:D3. 池塘养鱼中,以下哪种鱼类是常见的养殖对象?A. 鲨鱼B. 鲤鱼C. 鲸鱼D. 海马答案:B4. 池塘养鱼中,鱼类的放养密度应该:A. 尽可能高B. 尽可能低C. 适中D. 根据季节调整答案:C5. 池塘养鱼时,下列哪种饲料不适合作为鱼类的主食?A. 鱼粉B. 豆粕C. 玉米D. 塑料颗粒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池塘养鱼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鱼类的成活率?A. 定期换水B. 使用抗生素C. 定期检测水质D. 增加光照时间答案:A、C2. 池塘养鱼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A. 水温B. 水质C. 饲料D. 鱼类品种答案:A、B、C、D3. 池塘养鱼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鱼类疾病?A. 白点病B. 出血病C. 寄生虫感染D. 营养不良答案:A、B、C4. 池塘养鱼中,以下哪些是必要的管理措施?A. 定期投喂B. 定期清理池塘C. 定期消毒D. 定期放养答案:A、B、C5. 池塘养鱼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鱼类的繁殖?A. 环境温度B. 饲料营养C. 光照强度D. 水质酸碱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池塘养鱼时,水温越高,鱼类生长越快。

()答案:错误2. 池塘养鱼中,饲料种类单一不会影响鱼类的健康。

()答案:错误3. 池塘养鱼时,定期换水可以防止水质恶化。

()答案:正确4. 池塘养鱼中,增加鱼类放养密度可以提高产量。

()答案:错误5. 池塘养鱼时,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鱼类疾病。

()答案:错误6. 池塘养鱼中,鱼类品种选择与养殖效果无关。

()答案:错误7. 池塘养鱼时,光照强度过高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淡水鱼类混养密养的适宜密度

淡水鱼类混养密养的适宜密度
放 小 规格 鱼 种 1 0 2 0尾 全 年共 起 捕 5~5
草 鱼 4 6次 . 6 7平 方 米 水 面 可 净 产 ~ 每 6
草鱼 2 0 4 0千克 0~0
种 。 每 6 7平 方 米 池 塘 放 养 密 度 : 6 罗非
鱼 10 0 0尾 以 内 ,银 鲫 2 0尾 .野 鲮 鱼 0
2鲮 鱼 .
年 初 每 6 7平 方 米 池 塘 放 6
养鲮 鱼种 2 0 00尾 . 中 大规 格 鱼 种 4 0 其 0 尾 . 中 规 格 鱼 种 6 0尾 .小 规 格 鱼 种 0 1o 0 0尾 5月 陆续 起 捕 达 到上 市 规 格 的
5,O 0, 0尾 , - 1 杂交 鲤 鱼 、 鱼各 3 0尾 。 鳊 05 囵 ( 苏 滨 海 市 东 坎 特 种 水 产 江 明 李为学) 养 殖 场 24 0 张 2 50


4 、 鱼 、 鱼 、 鲤 鲫 鳊 鱼 等 . 般 是 年 初 放 养 当年 繁殖 的 鱼 一
养 草 鱼 种 30 5 0尾 。 、 、 规 格 鱼 0 0 大 中 小 种 的 尾数 分 别 占 2 % 、5 5 3 %和 4 %。 0 5月 陆 续 起 捕 达 到 商 品 规 格 的 成 鱼 _ 补 8月

§
{§
发 号硼
栏 目信 箱 : g c @16 o n wj 2 .m j n e
_ i
淡水鱼类

成 鱼 . 下 半 年 补 放 当 年 繁 殖 的 鱼 种
10 ~ 0 0 。 养 期 间 , 求 每 6 7 50 20 尾 饲 要 6 平 方 米 水 面保 持 鲮 鱼重 量 为 10千克 . 0 不 要 超 过 20千 克 鲮 鱼 饲养 经 验 可 概括 0

亲鱼放养的时间和密度

亲鱼放养的时间和密度

亲鱼放养的时间和密度
在选定亲鱼之后,要进行放养到专门用来繁殖的水池或者池塘,在这一点上要注意亲鱼放养的时间与密度,正面我们将具体要点提供如下:
养鱼:鲤鱼青鱼草鱼
1、时间
亲鱼的放养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最迟不要晚于第二年2月份。

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是就地培育,也可以从江湖、水库等水域收集亲鱼。

收集工作可结合成鱼捕捞在11~12月份进行,因为此时水温较低,捕捞和运输亲鱼不易受伤,成活率较高,放养也不易死亡。

另外,较早捕捞可有一段较长时间恢复体质,开春以后就能正常发育,赶上繁殖。

2、密度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搞好亲鱼培育的重要条件。

以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每亩放养100~150千克左右。

主养鲢鱼的池塘,每亩放养尾重6~8千克的鲢鱼16~20尾,搭养尾重10千克的鳙鱼2~3尾和草鱼2~3尾。

主养鳙鱼的池塘,一般不搭养鲢鱼,以免鲢鱼影响鳙鱼,每亩放养尾重6~8千克的草鱼4~6尾。

鲢、鳙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以1:1.5为好,如雄鱼较少,比例可稍低,但不能低于1:1。

鲢、鳙亲鱼池中均不应套养鱼种,以免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

以草鱼为主的池塘,每亩放养量130~150千克左右,即放养尾重7~10千克的
草鱼12~15尾,搭养鲢或鳙亲鱼2~3尾。

以青鱼为主的池塘,每亩放养量160~200千克,即放养尾重15~20千克的青鱼8~10尾。

青、草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5为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1、池塘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交通较便利的地方修建池塘,面积应有2亩以上,保持水位1.5~2.5米,池埂最好用石块砌成。

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最好是有一定栽种牧草的地方。

2、鱼种的选择与放养
(1)混养混养是提高静水池塘鱼产量及效益的重要措施。

选择搭配品种时应考虑利用不同水层,又要避免相近食性及习性的鱼类相互争食和争抢栖息水层。

如当地草料来源丰富,可考虑以草鱼及团头鲂为主养鱼,配养鱼为鲤鱼、鲢、鳙;如当地肥料较丰富,可考虑以鲢、鳙、罗非鱼等鱼类为主养鱼。

如单一投喂配合饲料,最好只有两个品种混养,主养鱼与配养鱼的比例大约为80:20。

(2)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放养量),可以保证在适宜的饲养期间内,饲养出达到预期食用鱼或鱼种规格。

放养密度(放养量)可以放养品种的尾数和重量两种方式表达。

在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经验法是指根据往年该池塘所养该种鱼的成活率和实际养成规格,来确定今年的放养密度及规格,若去年的养成规格较小,今年应减少放养密度;反之应提高放养密度。

计算法:一般池塘,如不考虑鱼种重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放养量。

每亩鱼种放养量=估计每亩毛产量/(计划成鱼规格×估计成活率)
鱼种放养规格(千克/尾)=计划成鱼规格(千克/尾)/估计增重倍数
根据我省现有养殖水平,一般成鱼池塘亩产量为300~400千克,精养池塘亩产量500~600千克。

以饲养草鱼、鲤鱼食用鱼约8个月为例,规格草鱼种(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鲤鱼(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92~95%,增重倍数6~7倍。

鲢、鳙的成活率95%左右,增重倍数5~7倍。

实例1:一口1亩池塘准备饲养草鱼、鲢、鳙,计划鱼产量400千克,每种鱼的出塘产量及规格:草鱼250千克,1千克/尾;鲢100千克,0.5千克/尾;鳙50千克,0.75千克/尾。

问需投放多少鱼种,每种鱼放养时的规格是多少?
按我省现行最低生产水平计算:
草鱼草鱼的放养量=计划草鱼产量/(草鱼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250千克/1×75%=约330尾
若按最低增重倍数7计,放养时草鱼的最高规格=出塘规格/增重倍数=约140克/尾;
若按最高增重倍数10计,放养时草鱼的最低规格为100克/尾。

鲢鱼种放养量=计划鲢鱼产量/(鲢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100/(0.5×95%)=约210尾
鲢鱼种放养时规格为70~100克/尾。

鳙鱼种放养量=计划鳙产量/(鳙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50/(0.75×95%)=约70尾。

鳙鱼种放养时规格为100~150克/尾。

该池塘鱼种总放养量=(草鱼+鲢+鳙)鱼种放养量=330+210+70=610尾。

由于池塘的水质、饲料的种类及日投喂量均对食用鱼产量有密切关系,在考虑最初鱼种放养量时应灵活掌握。

一般每亩常规鱼种放养尾数约为600~1200尾,黄颡鱼与云斑鮰主养鱼池塘的鱼种放养密度可增加至1500~2000尾。

(3)轮捕轮放与套养鱼种随着池塘内饲养的鱼类生长,池塘的载鱼量增大,可能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

采用轮捕轮放方式,可以及时出塘已达到上市规格的食用鱼,稀疏池塘内放养鱼的密度,有利解决不同规格鱼类的争食矛盾。

轮捕轮放的形式可以是捕大留小,也可是捕大补小,或是双季塘轮养,一季养成鱼,一季培育鱼种。

在成鱼池塘套养鱼种是解决翌年大规格鱼种的较好方法,一般要求套养的鱼种草鱼、鲤鱼规格在10克以上,每亩鱼种套养密度300~500尾。

3、饲养管理
(1)投饲草鱼和团头鲂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饲料,若投喂草鱼配合饲料,仍应辅助投喂青饲料。

一般每40千克陆草或80千克水草可以长1千克草食性鱼类。

青饲料固定投放在用竹或木杆搭成的四方形框内,及时捞走残枝。

鲤鱼、鲫、云斑鮰等杂食性鱼类为主食鱼,通常喂豆饼(粕)、糠、麸、鱼粉及配合饲料等。

一般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5~2.0。

日投饲率与日投饲量可以根据下列公式确定。

日投饲率=当日水温(℃)×0.13%,
日投饲量=吃食鱼重量×日投饲率,日投饲次数为2~3次。

一般讲,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温度越高,鱼类摄食能力越强,生长越旺盛。

(2)控制水质主要防止饲养鱼类浮头。

在鱼类6~9月生长旺盛时期,每隔7~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水约20厘米左右。

发现鱼类浮头,说明池水中缺氧,应及时加大注入新水量,或开启增氧机充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