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标志物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由于cTnT和cTnI与骨骼肌中的异质体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具不同的氨基酸顺序, 有独特的抗原性,故它们的特异性要明显优于CK-MB同工酶。心肌以外的肌肉组 织出现损伤或疾病时,CK和CK-MB可能会升高,而cTnT和cTnI则不会超过其临界 值。由于它们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在AMI时明显增高,且增高倍数一般都超 过总CK和CK-MB的变化。cTnT和cTnI由于分子量小,发病后游离的cTn从心肌细胞 浆内迅速释放人血,血中浓度迅速升高,其时间和CK-MB相当或稍早。虽然肌钙 蛋白半寿期很短(cTnT 2小时,游离cTnI的半寿期据报道为2h~5d不等),但其从肌 原纤维上降解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可在血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升高,故它兼有CKMB升高较早和LD1诊断时间窗长的优点。故cTn已有逐渐取代酶学指标的趋势。肌 钙蛋白的测定主要采用双抗体夹心的免疫学方法,检测方法则包括化学发光以及 电化学发光等。
※ 了解心脏功能的标志物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
当左心室容积扩张、压力负荷过重时心室内脑利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包含108个氨基酸)的分泌可增加。pro-BNP降解后产生具 有生物活性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77-108)和几乎没有 生物活性的NT-proBNP(1-76),随后释放入血液循环。NT-proBNP相较于BNP半 衰期长、清除慢。 研究表明NT-proBNP可用于诊断和对预后的预测,高浓度NT-proBNP可预测死亡风 险和心血管危险。血浆NT- proBNP水平变化是辨别是否心力衰竭和心力衰竭严重 程度的生物性标志物。而且对收缩期及舒张期心功能不全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心 脏收缩功能障碍或舒张功能障碍时NT-proBNP浓度均异常,因此可作为诊断心功 能不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脏标志物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标志物指标
准确的早期诊断是确定合适的治疗方
案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
的诊断
临床症状
心电图、X 线胸片、 心血管造影等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炎症疾病检测反映心血管凝血功能
)
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决定了干预治疗的类型
肌酸激酶同工酶M B(C K-M B)
C K-MM:骨骼肌、心肌
C K-BB:脑组织、胃肠、肺组织等
C K-M B:心肌
C K-M 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是
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
酶。
急性H F的诊断流程急性H F的诊断流程(2008年欧洲心衰指南)
精品文档交流
NT-proBNP与临床判断的比较(PRIDE研究)
N T-p r o B N P评价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截定点病史,体格检查,胸片,N T-p r o B N P检测
致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肺动脉造影
病人医生
样本收集病人登记前期准备
样本运输至实验室质量控制
样本前处理传送报告
得出有效结果
做出报告解释报告
◆小型仪器,可放置任◆超声心动图。
心脏标记物及PCT和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2)

一、NT-proBNP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临床意义:NT-proBNP: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
是一项监测心衰的敏感的指标,其升高,代表有心力衰竭。
并且其升高的程度和心衰程度呈正相关。
还可以根据NT-proBNP的检测值的变化,来判断心衰治疗的效果。
NT-proBNP还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即不升高,可以排除心衰的诊断。
可用于呼吸困难,哮喘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1) 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首选辅助诊断指标;2) 辅助心力衰竭的诊断,可有效提高心衰诊断的准确性;3) 用于评价心衰治疗药物的疗效,判断患者预后/出院时机;4) 指导治疗,能够更好降低患者死亡率;5) 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分级,为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的检测诊断提供补充信息。
参考范围:不同年龄患者的诊断界值:二、心梗三项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临床意义:1)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鉴别诊断, ACS 患者危险分层;3) 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的心肌损失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4) 辅助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5) 评估心肌缺血损伤面积;6) 评估溶栓治疗效果,再灌注是否成功;7) 排除 AMI 指标;8) 评估溶栓治疗效果,辅助诊断再梗阻或者梗阻再扩展;9) 胸痛原因鉴别,左心室功能评估。
参考范围:cTnI/CK-MB/Myo若检测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心肌损伤,有发生心梗的可能三、降钙素原(PCT)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临床建议: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可以由任何部位的感染引起,常发生在有严重疾病的患者中,如严重烧伤、多发伤、外科手术后等患者。
按脓毒症严重程度可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
PCT浓度的增长反映了从一个健康状态到细菌感染的最严重后果(脓毒血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持续发展,呈现正相关性。
心脏标志物检验专

预测心脏疾病风险
通过检测人群中心脏标志物 的浓度,可以更准确地预测 心脏疾病发生的风险。
常见的心脏标志物检验指标
1
心肌酶
2
心肌酶浓度升高可以指示心肌受损程度,
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3
高敏C反应蛋白
4
高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感染和炎症标志物。 其在长期内测量,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 发生的风险,并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患 者的预后。
预防心脏疾病
通过控制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 和保持身体健康,可以降低心脏 疾病发生的风险。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一般由冠状动脉狭窄导 致。由于氧血供应不足,心肌损 伤严重。早期介入治疗可有效预 防心肌坏死和心力衰竭。
心脏标志物检验的作用和意义
心脏标志物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准确地了解心脏疾病的风险和状态。 此外,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还可以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
心脏标志物检验专
心脏标志物检验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心脏疾病。本演示 文稿将介绍常见的心脏标志物检验指标,其与心脏疾病的关系,以及检验结 果的解读。
心脏标志物检验的重要性
诊断心脏疾病
通过测量特定的标志物浓度, 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某些心脏 疾病。这有助于及早进行预 防和治疗。
监测
准备
• 按照要求进行饮食禁忌 和停止用药
• 遵守医生的指示
采样
• 采用两种方法:坐位和 卧位血样抽取
• 抽取10-20ml血样
检测
• 通过荧光免疫法和化学 发光法等技术检测血样 中心脏标志物浓度
• 结果会在几个小时到几 个工作日之内返回
心脏生化标志物检验

第三节
心脏蛋白类标志物 检验
一、血清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是由一条肽链和一种血红素辅基 构成旳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旳蛋白质,与 氧旳亲和力比Hb强,在极低旳氧张力情况下,肌 肉缺氧时,可释放氧供肌肉收缩旳急需。
肌红蛋白是构成骨骼肌和心肌旳主要蛋白质, 当肌肉损伤时,能够从肌肉组织中漏到循环血液 中,使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增长,该指标用于判断 是否发生肌肉损伤。
AST有两种受不同基因控制旳同工酶,分别 存在于细胞质(c-AST)和线粒体(m-AST)中。
【参照范围】
m- AST ≤15U/L(37℃)
【临床意义】 m-AST一般要在细胞坏死、线粒体破坏后
才释放入血,当细胞不再破坏和修复时血清中 m-AST值不久降至正常水平。所以,测定m-AST 有利于鉴定细胞坏死严重程度,也有利于推测 患者预后。
【临床意义】
1.CK测定临床上主要用于诊疗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3-6h就开始急剧升高,可高达 正常上限旳10-12倍,20-30h达高峰。CK对诊 疗心肌梗死较AST、LDH旳特异性高,但此酶 增高连续时间较短,在2-4d后就恢复正常。
2.病毒性心肌炎时,CK活性也可明显升 高。
3.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造成 CK活性旳增高,且增高旳幅度与肌肉旳损 伤范围旳大小以及手术时间旳长短亲密有关。
心脏旳生化标志物 1.心脏旳酶类标志物
血清中有多种酶,但多种酶旳起源或组织、器 官特异性不一。
其中血清CK、CK-MB、AST、LDH、α-HBD 等主要来自于心肌,一起构成心肌酶谱,对诊疗心 脏疾病有主要意义。
但作为心脏旳酶类标志物主要有:LDH、CK、 AST及其同工酶等,这些酶在血清中旳活性变化可 反应心脏功能旳好坏和心肌细胞构造旳完好程度。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意义

cTn I 的检测
用于检测 cTn I 的快速诊断试剂盒也 有多种,同样存在缺乏标准化的问题
cTn T 或 cTn I 的临床应用选择
cTn T 或 cTn I 在检测心肌损伤时的临床价值相同 cTn T 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其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临床研究和
应用评价规模多比较大,文章较多 cTn I 因多家厂商生产,标准化问题尚未得以解决,各测定系统间
催化活性测CK-MB浓度。
测酶质量方法则是利用CK-MB的抗原性,根 据抗原抗体反应测CK-MB酶蛋白浓度。
两者结果有时不一致,因为如酶变性失活但 仍保留抗原性,此时用测酶活性的方法结果
不高,但用测质量方法可以增高。
免疫抑制法:
抗CK-M抗体抑制CK-M亚单位,测定剩余的非MCK活力, 包括CK-BB、CK-MB中的B亚基、巨CK、CKMt,•由于心脏疾患病人血清中CK-BB、巨CK和CK-Mt 的含量可忽略不计,非M-CK活力代表CK-MB中的B亚 基活力,乘以2即为CK-MB活力。
灌注成功 未再灌注
灌注成功与未再灌注病例cTnT的
危险分层是cTn的重要应用
医师对急诊疑似ACS病人,首先要进行危险分层,必须根据入院时病史, 症状,物理检查,ECG和心脏标志物检查结果判断病人有无危险
有无猝死,或其它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可能性
根据TnI和ECG危险分层
Patients without Events (%)
100
TnI neg.
95
ST depression
90
85
80
TnI pos.
n=870 pt 75
0
5
10
15
20
25
30
心脏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住院治疗期间提示预后较差的患者,每一个月返回 医院进行一次复查,判断预后的变化
住院期间提示预后较好的患者,每3~6个月返回进 每隔3~6个月检测 行一次复查,判断长期的预后变化
B型利钠肽:心功能评估最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
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以心功能的损害作为终点事件,评估心功 能是评估心血管基础状态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NT-proBNP国际专家共识. 2008:30-39; NT-proBNP评估急性充血性心衰的多中心国际性荟萃分析(ICON研究). Eur Heart Journal,2006:27:330
影响NT-proBNP水平检测的因素
年龄:NT-proBNP的基础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对于高
龄人群,即使是处于健康的状态,NT-proBNP的水平也有可能很 高; 对于有心衰史或心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其体内的NT-proBNP的 水平会很高.需将本次NT-proBNP水平与既往相比,是否≥25%.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人群,如肾功能障碍的群体,由于NTproBNP只能由肾脏清除,故这类人群的NT-proBNP的水平也很 高。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NT-proBNP 12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88%.
应用科室
心内科
急诊科 检验科 儿科 血液科 肿瘤科 肾内科 外科
患者
胸痛或胸部不适患者 心肌炎患者 心肌创伤患者 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心衰患者 白血病儿童、外科手术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等 化疗患者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 肾脏移植患者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TAVI(经皮穿刺瓣膜成形术)手术 二尖瓣抓捕(Mitral clip)术 心律失常射频治疗 非心脏手术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3/110
心肌细胞
蛋白或酶大小及亚细胞分布决定了生物标志物快速出现在血循环中 方式。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4/110
心脏标志物
细胞膜损伤
CK-MB
细胞核
收缩蛋白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cTn\
Myo
15/110
与CK相比,cTnI和cTnT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能够由 采取针对心肌亚型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检 测。心肌肌钙蛋白优于其它生物标志物优势在于已经经过 了临床验证。骨骼肌损伤(如创伤或外科手术)引发心肌 肌钙蛋白假阳性者极少,当CK-MB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心 肌肌钙蛋白有利于判别心肌损伤。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6/110
无症状期 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病程进展
• 斑块从容 • 斑块破裂 •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 • 血流量降低
心肌缺血
心肌坏死
危险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7/110
ACS发病原因除上述外,还有以下原因: 1、血小板破裂引发急性血栓形成; 2、继发性机械性阻塞; 3、炎症; 4、继发性不稳定心绞痛(如继发于严重贫血或甲亢); 5、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8/110
近10年临床实践证实,心肌肌钙蛋白(cTn)是 当前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心肌损伤标志物, 已成为心肌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最主要诊疗 依据。在不能使用cTn情况时,也可使用CK-MB 质量检测。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9/110
cTn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 中临床用途主要有:
Cardiac troponin I (ng/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标志物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心脏标志物指标WHO:全球死亡因素比例全球主要死亡因素比例(2011年)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病例在所有死亡因素中排行首位(31%),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700万!准确的早期诊断是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症状心电图、X线胸片、心血管造影等心脏标志物指标心血管疾病心脏标志物2006年,心血管研究领域的权威B r aun w a l d在N a t u r e杂志中发表了题为“心脏标志物:当代状态报告(C a r d i a cb i o m a r k e r s:ac on t e m po r a r y s t a t u s r epo r t)”的文章,在文中他骄傲地告诉我们,近20年来,心血管医学领域中最令人激动的发现都与心脏标志物有关。
反映心肌组织损伤了解心脏功能及预测心脏危险功能分类心血管炎症疾病检测反映心血管凝血功能急性冠脉综合征(A C S )定义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 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 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 A )◆非S 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 S T E M I ) ◆S 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 T E M I )区分不同的A C S 类型具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 决定了干预治疗的类型 和强度。
获得诊断和风险分层的途径(ES C指南)观察动态特征能获得更多信息(反复或持续监控)。
心电图(E C G)表现注意S T段抬高是S T E M I中具有标志性的特征,但也可以在其它疾病中观察到(例如急性心包炎和左心室肥大)。
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欧洲心脏病学会(ES C)、美国心脏病学会(A CC)、美国心脏学会(A H A)和世界心脏联盟(W H F)联合颁布的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首选要点:心脏生化标志物(以心肌肌钙蛋白为最佳)水平动态变化超过参考值上限(UR L)99百分位值,同时至少伴有临床心肌缺血证据(症状、E C G、影像学检测等)之一时,可诊断为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肌钙蛋白复合物T n IT n CT n TA C S诊断和风险分层的基石高度敏感性和几乎百分百的心肌组织特异性检测心肌损伤的首选生物标志物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推荐c T n I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危险分层以及患者预后评估,帮助临床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N A C B)N A C B医疗实践指南中建议:➢所有出现疑似A C S症状的患者都应当检测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在诊断评估可疑M I患者过程中,应结合考虑临床表现、E C G和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M I的首选标志物➢对多数疑似A C S患者,入院即刻和入院6~9小时后连续采血检测;➢如果前面两次的检测结果都正常,而临床上强烈怀疑心肌梗死,则在入院后12-24小时再检测一次用于确诊;心肌损伤标志物目前临床广泛应用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和T(c T n I,c T n T)肌酸激酶同工酶M B(C K-M B)肌红蛋白(M y o)肌酸激酶同工酶M B(C K-M B)C K-MM:骨骼肌、心肌C K-BB:脑组织、胃肠、肺组织等C K-M B:心肌C K-M 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酶。
C K-M B质量法优势•目前临床医生对于心肌酶的传统检测是心肌酶谱,即检测酶活性:(1)由于酶活的不稳定性,非常容易受到温度等外在条件的影响而降解,有时在取样后送往化验室检验的过程中就有一定的降解,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阴性;(2)心肌酶谱采用的是免疫抑制法,方法学的缺陷性会导致当血液中有一定浓度的C K-BB亚基或存在巨C K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使得C K-M B 远远大于真实值,有时候甚至会出现C K-M B值大于总C K的值,这在理论是绝对不可能的。
酶活力法检测容易造成假阴性或者假阳性,对C K-M B的检测质量法优于其酶活检测方法。
肌红蛋白(M y o)主要生理功能肌肉组织中储存氧,在肌肉运动需要能量时是供养给能的生成系统。
心肌轻度受损即从心肌细胞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分子量小、快速进入血液、1~2h后就开始升高,4~6小时即达高峰肾功能障碍、骨骼肌损伤、外伤或其它疾病时均特异性差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M y o阴性作为排除诊断的证据之一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时间特点心梗三项联合检测的意义◆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检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各种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更加频繁的早期检测肌钙蛋白和/或C K-M B,尤其是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可以帮助尽早诊断出心肌梗死并且有利于尽早启动治疗。
B N P和N T-p r o B N P的释放心肌细胞所受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B型利钠肽的特性特征B N P N T-pr o B N P生物活性是否激素原片段C末端稳定性不稳定半衰期(分钟)20m i n120m i n血中浓度低较高(B N P 昼夜节律变化有采样硅化玻璃管玻璃管/塑料急性H F的诊断流程国内外权威共识声明及指南文献均推荐使用B型利钠肽对心衰进行诊断和治疗评估: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7年中国)N T-p r o B N P国际专家共识(2008年)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8年)A CC/A H A心衰诊断指南(2009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中国)N T-p r o B N 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年)急性H F的诊断流程(2008年欧洲心衰指南)N T-p r o B N P与临床判断的比较NT-proBNP与临床判断的比较(PRIDE研究)N T-p r o B N P国际专家共识(2008年):“急诊室中P r o B N P 对呼吸困难的评介”(P R I D E )研究表明N T-p r o B N P比其他诊断性评价有更强的预测价值和准确率。
N T-p r o B N P评价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截定点病史,体格检查,胸片,N T-p r o B N P检测心衰类型临床意义排除参考截点值急性心衰对于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之外,NT-proBNP的浓度检测可对是否为急性HF有很好的鉴别诊断300 pg/ml慢性心衰NT-proBNP可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客观检查指标,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400 pg/ml初诊患者NT-proBNP有高度敏感性具有极佳的阴性预测值,对于临床疑似症状的初级门诊患者排除患者HF诊断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125 pg/ml 《国际专家共识》(2008年)《中国专家共识》(2011年)C反应蛋白(CR 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肝脏在身体发生急性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一种急性期反应物,可作为急性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 P)临床上CR P检测按其检测灵敏度分为三种形式常规C反应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全量程C反应蛋白作为心血管炎性病变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检测范围宽,兼具非高敏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主要作为感染性指标及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应用于临床高敏CR P (h s -CR P ) 相对低危险:<1.0m g /L中度危险:1.0~3.0m g /L hs-CRP 水平对心血管病危险分类指标心血管炎症疾病的标志物美国心脏协会(A H A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 中心(CDC )可根据h s -CR P 水平对患者 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分类项目名称检测结果临床应用建议高敏CRP 心血管疾病<1.0mg/L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低危险性1.0~3.0mg/L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中危险性间隔2周后再次检测一次,去平均值作为观察的基础>3.0mg/L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高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和抗栓同时治疗新生儿>3.0mg/L提示新生儿感染常规CRP 儿童<10mg/L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者细菌已被清除10~30mg/L提示病毒感染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再复查>30mg/L细菌感染成人10~20mg/L提示可能病毒感染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再复查20~50mg/L提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50~100mg/L通常是细菌感染>100mg/L提示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等严重感染病毒感染基本可排除>250mg/L提示可能为广泛坏死性胰腺炎项目名称检测结果临床应用建议高敏CR P应用科室科室疾病应用呼吸科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细菌性)、肺肿瘤、肺结核、肺梗塞、肺脓疡、脓胸等儿科儿童和婴幼儿的各种炎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消化科胆囊炎、肝脓疡、腹膜炎、恶性肿瘤等泌尿科肾盂肾炎、肾盂炎、膀胱炎、肾周围脓肿、癌等妇科多种常见妇科炎症及妇科手术前后的临床检测,治疗监测口腔科牙周炎、颌面部的感染、颌面部损伤、种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监测以及拔牙手术前后检测肿瘤科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监测、肿瘤手术前后的临床检测心内科心血管炎症病变检测,对心血管疾病预后作用的监测D-二聚体定义纤维蛋白单体与凝血酶激活因子Ⅷ交联后的交联纤维蛋白,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终末降解产物,是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之一。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导致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D-二聚体就会升高。
临床应用◆静脉血栓栓塞(V T E)的排除性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 C)的诊断;◆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A C S的辅助诊断;◆肝脏疾病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诊断及检测;◆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判定;◆溶栓治疗的监测疑诊肺栓塞病史、体格检查、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临床判断评价≤4分临床判断评价>4分D-D i m e r正常高排除肺栓塞C T肺动脉造影正常阳性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流程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 L S IH59-P指南:在低、中临床危险度峰值时,定量检测D-二聚体用作静脉血栓栓塞症(V T E)的排除性诊断。
欧洲心脏病学会(ES C)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使用D-二聚体检测作为急诊室肺栓塞诊断的筛选指标。
传统的检验,大量时间消耗在分析前和分析后。
病人医生样本收集病人登记前期准备样本运输至实验室质量控制样本前处理样本分析传送报告得出有效结果做出报告解释报告P O C T 优势◆小型仪器,可放置任何实验室甚至病床旁, 更适用于现场应用; ◆时间大大缩短,提高检测速度;◆可动态监测,随时取样进行检测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