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标志物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肌钙蛋白(cTnT、cTnI)
由于cTnT和cTnI与骨骼肌中的异质体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具不同的氨基酸顺序, 有独特的抗原性,故它们的特异性要明显优于CK-MB同工酶。心肌以外的肌肉组 织出现损伤或疾病时,CK和CK-MB可能会升高,而cTnT和cTnI则不会超过其临界 值。由于它们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在AMI时明显增高,且增高倍数一般都超 过总CK和CK-MB的变化。cTnT和cTnI由于分子量小,发病后游离的cTn从心肌细胞 浆内迅速释放人血,血中浓度迅速升高,其时间和CK-MB相当或稍早。虽然肌钙 蛋白半寿期很短(cTnT 2小时,游离cTnI的半寿期据报道为2h~5d不等),但其从肌 原纤维上降解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可在血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升高,故它兼有CKMB升高较早和LD1诊断时间窗长的优点。故cTn已有逐渐取代酶学指标的趋势。肌 钙蛋白的测定主要采用双抗体夹心的免疫学方法,检测方法则包括化学发光以及 电化学发光等。
※ 了解心脏功能的标志物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
当左心室容积扩张、压力负荷过重时心室内脑利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包含108个氨基酸)的分泌可增加。pro-BNP降解后产生具 有生物活性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77-108)和几乎没有 生物活性的NT-proBNP(1-76),随后释放入血液循环。NT-proBNP相较于BNP半 衰期长、清除慢。 研究表明NT-proBNP可用于诊断和对预后的预测,高浓度NT-proBNP可预测死亡风 险和心血管危险。血浆NT- proBNP水平变化是辨别是否心力衰竭和心力衰竭严重 程度的生物性标志物。而且对收缩期及舒张期心功能不全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心 脏收缩功能障碍或舒张功能障碍时NT-proBNP浓度均异常,因此可作为诊断心功 能不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组织 骨骼肌 脑 心脏 胃 小肠 肾 肝
CK-MM(%) 98.9 0 78.7 4.3 12 2.8 0
CK-MB (%) 1.1 2.7 20 0 8 0 0
CK-BB (%) 0.06 97.3 1.3 95.7 80 97.2 100
心肌酶谱检测
现在测定CK的主要方法是连续监测法:在CK的催化下,生 成ATP使葡萄糖磷酸化为葡糖-6-磷酸,再在葡糖-6-磷酸脱氢酶 催化下,氧化NADP+为NADPH,340nm下监测NADPH的生 成率代表总CK。
心肌酶谱检测
α- 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 )
临床上还常选用a-羟丁酸脱氢酶(HBDH)作为急性心肌梗 死诊断指标。由于H亚单位和a-羟丁酸脱氢酶有较高亲和 力,含H亚单位的LD同工酶可催化a-羟丁酸脱氢。所以a羟丁酸脱氢酶可以代表除LD5外的其他同工酶(主要LD1 和LD2)活性。LDH1 和LDH2 主要存在于人的心肌、肾 和红细胞中。
心肌梗塞(MI)
急性心肌梗塞(AMI):
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 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可有严重而持久的胸 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表现,伴有低热、 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等,常可见特征性的心肌标志物及心电 图动态改变。一般将发病4--8周以内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称 为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中老年人的常见急症。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时间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AMI致死的重 要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而,研制高灵敏 度、高特异性的早期诊断试剂,是目前提高急性心肌梗塞诊断 率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迫切需要。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CK-MB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诊断AMI的最 佳血清酶指标。AMI发病后3—8小时血清中CK、CK-MB增 高,24h达到高峰,2—3日恢复正常。 CK-MB的特异性和 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 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的分析。 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 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 而且CK-MB高 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 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也升高。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意义

cTn I 的检测
用于检测 cTn I 的快速诊断试剂盒也 有多种,同样存在缺乏标准化的问题
cTn T 或 cTn I 的临床应用选择
cTn T 或 cTn I 在检测心肌损伤时的临床价值相同 cTn T 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其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临床研究和
应用评价规模多比较大,文章较多 cTn I 因多家厂商生产,标准化问题尚未得以解决,各测定系统间
催化活性测CK-MB浓度。
测酶质量方法则是利用CK-MB的抗原性,根 据抗原抗体反应测CK-MB酶蛋白浓度。
两者结果有时不一致,因为如酶变性失活但 仍保留抗原性,此时用测酶活性的方法结果
不高,但用测质量方法可以增高。
免疫抑制法:
抗CK-M抗体抑制CK-M亚单位,测定剩余的非MCK活力, 包括CK-BB、CK-MB中的B亚基、巨CK、CKMt,•由于心脏疾患病人血清中CK-BB、巨CK和CK-Mt 的含量可忽略不计,非M-CK活力代表CK-MB中的B亚 基活力,乘以2即为CK-MB活力。
灌注成功 未再灌注
灌注成功与未再灌注病例cTnT的
危险分层是cTn的重要应用
医师对急诊疑似ACS病人,首先要进行危险分层,必须根据入院时病史, 症状,物理检查,ECG和心脏标志物检查结果判断病人有无危险
有无猝死,或其它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可能性
根据TnI和ECG危险分层
Patients without Events (%)
100
TnI neg.
95
ST depression
90
85
80
TnI pos.
n=870 pt 75
0
5
10
15
20
25
30

心肌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
什么是心脏标志物(cardiac markers)
心脏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是指在循环血液 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能够敏感、特异地反映 心肌损伤(异常)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可以用作心肌 损伤(异常)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 果的标志 心脏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脏(心 肌),在心脏或心血管异常情况下由心脏大量释放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3.损伤心肌的心脏手术,可有一过性CK-MB 活性升高,一般手术后24小时内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
• 乳酸脱氢酶(LDH)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 肌、肾脏,其次存在于肝、脾、胰、肺、 肿瘤组织,红细胞。当上述组织损伤时, 它可进入血液,使血中LDH水平升高。
心脏标志物
一、心肌酶谱 二、心肌蛋白 三、心肌血管标记物 四、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一、心肌酶谱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肌酸激酶(CK)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乳酸脱氢酶(LDH)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6—8小时,血中 AST增高,18—24小时到达高峰,4—5天后 恢复正常。其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和程度有 关,若再次增高提示梗塞范围扩大或新的 梗塞发生。
• • • • • • • 孕相关血浆蛋白-A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金属基质蛋白酶 髓过氧化物酶 细胞黏附分子 白介素-18 白介素-6
四、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 • • • • ANP:心钠素(Atrial NP) BNP:脑钠素(Brain NP)、称B型利钠肽 CNP:C型利钠肽 (C-type NP) V-型利钠肽(VNP) 树根眼镜蛇D-型利钠肽(DNP)

心脏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住院治疗期间提示预后较差的患者,每一个月返回 医院进行一次复查,判断预后的变化
住院期间提示预后较好的患者,每3~6个月返回进 每隔3~6个月检测 行一次复查,判断长期的预后变化
B型利钠肽:心功能评估最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
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以心功能的损害作为终点事件,评估心功 能是评估心血管基础状态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NT-proBNP国际专家共识. 2008:30-39; NT-proBNP评估急性充血性心衰的多中心国际性荟萃分析(ICON研究). Eur Heart Journal,2006:27:330
影响NT-proBNP水平检测的因素
年龄:NT-proBNP的基础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对于高
龄人群,即使是处于健康的状态,NT-proBNP的水平也有可能很 高; 对于有心衰史或心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其体内的NT-proBNP的 水平会很高.需将本次NT-proBNP水平与既往相比,是否≥25%.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人群,如肾功能障碍的群体,由于NTproBNP只能由肾脏清除,故这类人群的NT-proBNP的水平也很 高。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NT-proBNP 12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88%.
应用科室
心内科
急诊科 检验科 儿科 血液科 肿瘤科 肾内科 外科
患者
胸痛或胸部不适患者 心肌炎患者 心肌创伤患者 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心衰患者 白血病儿童、外科手术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等 化疗患者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 肾脏移植患者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TAVI(经皮穿刺瓣膜成形术)手术 二尖瓣抓捕(Mitral clip)术 心律失常射频治疗 非心脏手术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3/110
心肌细胞
蛋白或酶大小及亚细胞分布决定了生物标志物快速出现在血循环中 方式。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4/110
心脏标志物
细胞膜损伤
CK-MB
细胞核
收缩蛋白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cTn\
Myo
15/110
与CK相比,cTnI和cTnT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能够由 采取针对心肌亚型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检 测。心肌肌钙蛋白优于其它生物标志物优势在于已经经过 了临床验证。骨骼肌损伤(如创伤或外科手术)引发心肌 肌钙蛋白假阳性者极少,当CK-MB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心 肌肌钙蛋白有利于判别心肌损伤。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6/110
无症状期 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病程进展
• 斑块从容 • 斑块破裂 •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 • 血流量降低
心肌缺血
心肌坏死
危险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7/110
ACS发病原因除上述外,还有以下原因: 1、血小板破裂引发急性血栓形成; 2、继发性机械性阻塞; 3、炎症; 4、继发性不稳定心绞痛(如继发于严重贫血或甲亢); 5、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8/110
近10年临床实践证实,心肌肌钙蛋白(cTn)是 当前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心肌损伤标志物, 已成为心肌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最主要诊疗 依据。在不能使用cTn情况时,也可使用CK-MB 质量检测。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9/110
cTn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 中临床用途主要有:
Cardiac troponin I (ng/ml)

心脏生物标志物

心脏生物标志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9(12):1
NT-proBNP
• NT-proBNP是诊断急性呼吸困难心衰患者的最 佳心脏标志物,可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用 于诊断和监测心衰患者病情和疗效、预后
• NT-proBNP是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风险 最强的预测因子。对左心室功能障碍或 AMI 的死亡率有独特的预报价值
NT-proBNP排除/诊断心衰的标准
‘灰色区域’中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 对急性心肌缺血的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中也有 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NT-proBNP指导心衰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衰患 者死亡风险。
血浆中NT-proBNP:在HF诊断和慢性HF患者管理
• 在HF诊断和慢性HF患者管理中,NT-proBNP是诊断 急性呼吸困难心衰患者的最佳心脏标志物。NTproBNP可作为HF诊断、分期、住院/出院的依据
1800 pg/ml
敏感性
97% 90% 85% 90%
特异性 93% 82% 73%
84%
阳性预测 阴性预测


76%
99%
82%
88%
92%
55%
88%
66%
精确度 95% 85% 83% 86%
NT-proBNP年龄分层降低了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了阳性预 测值
Januzzi, et al, Eur Heart J 2005 Anwaruddin, et al, JACC, 2006
• 2007、2010、2011年ESC急性心肌梗死指南将肌钙蛋白确 定是最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 AHA将hs-CRP预测心血管病危险的炎性标志物。
目录
01
NT-proBNP检测试剂盒

2023医学知识一POCT检测心脏标志物

2023医学知识一POCT检测心脏标志物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高敏CRP检测试剂盒
❖心血管炎症检测 ❖常规炎症检测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高敏C反应蛋白的指标特性
COMPANY LOGO
检测结果
临床应用建议
心血管病危 险分层
常规炎症危 险分层
<1.0mg/L 1.0~3.0mg/L
>3.0mg/L 10~20mg/L 20~50mg/L
CT 肺动脉造影


正常
阳性

排除肺栓塞
排除肺栓塞
诊断肺栓塞
Company Logo
➢临床应用
※ 肺栓塞(PE)和深静脉栓塞(DVT)的筛查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 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 ACS的辅助诊断 ※ 肝脏疾病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 ※ 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诊断及检测 ※ 外科手术患者预后判定 ※ 溶栓治疗的监测
>50mg/L
心血管危险性评估为低危险性
心血管危险性评估为中度危险性,建议 给予抗炎治疗;间隔2周后再次检测一
次,取平均值作为观察的基础 心血管危险性评估为高危险性,建议给
予抗炎与抗栓同时治疗
病毒或轻微细菌感染
一般细菌感染
严重细菌感染
100-15000
血中浓度

较高(BNP的5~10倍)
昼夜节律变化


检测目标
BNP(77~108)
NT-proBNP(1~76)
与proBNP的交叉反应
显著
不显著
Company Log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标志物指标
WHO:全球死亡因素比例
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
病例在所有死亡因素中排行首
位(31%),全球每年因心血管
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700万!
准确的早期诊断是确定合适的治疗方
案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
的诊断
临床症状
心电图、X 线胸片、 心血管造影等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炎症疾病检测反映心血管凝血功能
)
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决定了干预治疗的类型
肌酸激酶同工酶M B(C K-M B)
C K-MM:骨骼肌、心肌
C K-BB:脑组织、胃肠、肺组织等
C K-M B:心肌
C K-M 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是
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
酶。

急性H F的诊断流程急性H F的诊断流程(2008年欧洲心衰指南)
NT-proBNP与临床判断的比较(PRIDE研究)
N T-p r o B N P评价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截定点病史,体格检查,胸片,N T-p r o B N P检测
致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临床判断评价
肺动脉造影
病人医生
样本收集病人登记前期准备
样本运输至实验室质量控制
样本前处理样本分析
传送报告
得出有效结果
做出报告解释报告
◆小型仪器,可放置任◆超声心动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