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计算方法
基础计算公式

一)基础1.带形基础(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4)杯形基础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式中:h3--杯颈高度V3_--杯口槽体积(m3 )V4= h4/6+[A×B+(A+a)(B+b)+a×b]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V=V1+V2+V3-V4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4.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5.砼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二)柱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式中:V--柱体积;F--柱截面积2.带牛腿柱如图所示V=(H ×F)+牛腿体积×n=(h ×F)+[(a ×b ×h1)+a ×b V2 h2/2]n =h ×F+a ×b ×(h1+h2/2)n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3.构造柱:V=H ×(A×B+0.03×b×n)式中:H- 构造柱高(m); A.B- 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b- 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 马牙槎边数(三)梁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V=Lhb式中:h- 梁高(m);b- 梁宽;L- 梁长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V=LF式中:L- 梁长;F- 异型梁截面积3.圈梁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4.基础梁V=L×基础梁断面积式中:V- 基础梁体积(m3);L- 基础梁长度(m)。
基础埋深计算公式

基础埋深计算公式
基础埋深是指建筑物基础下面的土层深度,是建筑物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基础埋深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壤的承载力、建筑物的重量、地下水位等。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基础埋深计算公式。
基础埋深计算公式为:
h = (P + W) / q
其中,h为基础埋深,P为建筑物的设计荷载,W为建筑物自重,q为土壤的承载力。
建筑物的设计荷载P包括永久荷载和活荷载两部分。
永久荷载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和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设备、管道等的重量,一般按建筑物自重的 1.2倍计算。
活荷载是指人员、家具、设备等在建筑物内活动时产生的荷载,一般按建筑物自重的0.5倍计算。
建筑物自重W可以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计算得出。
土壤的承载力q是指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是基础埋深计算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土壤的承载力与土壤类型、密度、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土壤的承载力可以通过现场勘探和试验得出。
基础埋深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确定建筑物的基
础设计参数,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地下水位、地震等,以确保建筑物的基础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基础埋深计算公式是建筑物基础设计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确定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参数,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计算方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方法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基本运算1. 加法加法是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到和的过程。
例如,2+3=5,这里的2和3就是加数,而5是它们的和。
2. 减法减法是指一个数值减去另一个数值所得到的差。
例如,5-3=2,这里的5是被减数,3是减数,2是它们的差。
3. 乘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得到积的过程。
例如,2*3=6,这里的2和3就是乘数,而6是它们的积。
4. 除法除法是指一个数值除以另一个数值所得到的商。
例如,6÷3=2,这里的6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它们的商。
二、数的比较和运算1. 比较运算比较运算是指将两个数值进行比较,得到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5>3表示5大于3,而2<4表示2小于4。
2. 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值的大小,它表示这个数值到0的距离。
例如,|-5|=5,而|3|=3。
3. 平方和平方根平方是指一个数值乘以自己,得到的新的数值。
例如,3²=9,这里的3是底数,9则是它的平方。
平方根是指一个数值的平方所得的数值。
例如,√9=3,这里的9是被开方数,3是它的平方根。
4. 百分比百分比是指一个数值相对于100的比例。
例如,50%表示50分之一百。
百分比在日常生活和商业中经常使用,它可以用于表示增加、减少、比较等各种情况。
三、方程和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例如,2x+3=7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x是未知数,2和3是已知数,7是等式的结果。
2.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指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
例如,x²+3x-4=0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里的x是未知数,3和4是已知数,0是等式的结果。
3. 不等式不等式是指两个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x>3表示x大于3,而x<5表示x小于5。
不等式与方程类似,但它表示的是范围而非精确的数值。
四、函数和集合1. 函数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表示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计算方法)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1、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为六层住宅楼,砖混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最大线荷载F K=300kN/m。
根椐场地地质条件对浅基础进行评价:①、属先确定持力层,根椐场地地质条件,第②层可做为基础的持力层,其承载力特征值f ak=150kPa。
基础埋深d=2.0m。
②、求持力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深度修正):根椐5.2.4公式: f a=f ak+εdγm(d-0.5)式中:f ak---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150kPaεd=1.6, (根椐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e=0.821, I L=0.35)若为湿陷性黄土或新近堆积黄土(Q42)应按GBJ25-90规范表3.0.4确定。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16.5kN/m3,d----基础埋深=2.0m代入计算为:f a=150+1.6×16.5×(2-0.5)=189.6kPa。
③、计算基础宽度b:根椐基础面积计算公式代入计算:A=Lb≥ = m取2.2m式中: F K---基础顶面的竖向力=300kN/mf 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9.6kPaL、b---基础的长度和宽度(条基时,L取1.0米)γ---基础及上伏土的平均重度=20.0kN/m3④、求基底压力P K:根椐5.2.2-1 公式式中:F k=300kN/mG k=L b dγ=1×2.2×2.0×20=88kNA=1×2.2m将参数代入计算后得p k=176.4kN/m2(kPa)⑤、根椐5.2.1-1式:f a≥p k判定地基强度是否滿足要求。
以上计算的f a=189.6kPa,p k=176.4kPa,滿足5.2.1-1式f a≥p k ,地基强度滿足要求。
⑥、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⒈已知下卧层的f ak=100kPa⒉下卧层顶面以上地基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γm = = 18.3kN/m3⒊求下卧层(第③层粉土)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f a=f ak+εdγm(d-0.5)式中:f ak=100kPaεd=1.5 (第③层粉土I p=8.1 ρw>10%)查表5.2.4。
独立基础计算

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bai在基础上表面分界)du(1)矩形基础:V=长×宽zhi×高(2)阶梯形基础:V=∑各dao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
独立基础分三种: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
单独基础,也称独立式基础或柱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其形式有阶梯形、锥形等。
单独基础有多种形式,如杯形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和柱下单独基础。
当柱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
柱下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柱基础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种类型,它适用于柱距为4-12m,荷载不大且均匀、场地均匀,对不均匀沉降有一定适应能力的结构的柱做基础。
它所用材料根据柱的材料和荷载大小而定,常采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范围很广,数量很大。
这类基础埋置不深,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地基不须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排架、框架结构优先采用的一种基础型式[1] 。
墙下单独基础:当地基承载力较大,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荷载较小,或当浅层土质较差,在不深处有较好土层时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可采用墙下单独基础。
墙下单独基础的经济跨度为3-5m,砖墙砌在单独基础上边的钢筋混凝土梁上。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归纳、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归纳、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一、分组凑整法:直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把算式中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计算,使计算简便。
例如:(1)218+17+82=(218+82)+17=300+17=317(2)350X13X2=(350X2)X13=700X13=9100二、补数计算法:对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可以补上一个数,使它成为整百、整千的数,使运算简便例如:4616-998=4616-(1000-2)=4616-1000+2=3616+2=3618三、转化计算法:一个数乘(或除以)5,25,125,可以转化为乘(或除以)10÷2,100÷4,1000÷8来代替,从而使计算简便。
例如:968X 125=968X (1000÷8)=968÷ 8X 1000= 121 X 1000= 121000四、分解计算法:把已知数适当分解,然后,应用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例如:(1)192÷16=192÷(4x4)=192÷4÷4=48÷4=12(2)1836÷18=1836÷(2x9)=1836÷2÷9=918÷9=102五、基准数计算法:求一些大小不等而又比较接近的几个数之和,可以从中选定一个数作为基准数,然后把各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准数与项数之积。
例如:38+41+37+43+45+39+44+42=(40-2) +(40+1)+(40-3)+(40+3)+(40+5)+(40-1)+(40+4)+(40+2)=40X8+(1+3+5+4+2-2-3-1)=320+9=329六、放缩计算法:根据差和商的不变性,把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和减少同一个数,或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进行简便计算。
120°混凝土管道基础计算方法

混凝土管道基础计算方法
混凝土管道基础计算方法
混凝土管道基础的计算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地基承载力、基础尺寸和基础混凝土量。
其中,地基承载力需要考虑土壤类型、土壤密实度、管道直径等因素,基础尺寸需要考虑管道直径、压力等级等因素,基础混凝土量需要根据基础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是指混凝土管道基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它受到土壤类型、土壤密实度、管道直径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尺寸,确保管道基础能够承受设计压力和运行压力。
其次,需要计算基础尺寸。
基础尺寸包括基础宽度、深度和高度等参数。
根据管道直径、压力等级和地基承载力要求,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尺寸,确保管道基础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需要计算基础混凝土量。
根据基础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所需的混凝土量。
混凝土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基础的形状、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之,混凝土管道基础的计算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地基承载力、基础尺寸和基础混凝土量。
基础和其上回填土重的计算公式

基础和其上回填土重的计算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
底———底层建筑面积;L
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
回填土,指的是工程施工中,完成基础等地面以下工程后,再返还填实的土。
回填土是指基础、垫层等隐蔽工程完工后,在5m以内的取土回填的施工过程。
计算规则
(1)沟槽、基坑回填土体积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计算。
沟槽、基坑回填土工程量=挖土体积—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垫层等所占的体积
(2)房心回填土,按主墙之间的面积乘以回填土厚度计算。
房心回填土是指室外地坪以上至室内地面垫层之间的回填,也称室内回填土。
房心回填土工程量=主墙之间的净面积* 回填土厚度=(底层建筑面积—主墙所占面积)* 回填土厚度=(S1-L中* 外墙厚度-L内* 内墙厚度)* 回填土厚度式中回填土厚度——设计室外地坪至室内地面垫层间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基础设计F+Gp maxmin6.1.1柱下独立基础计算: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中最不利荷载组合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最不利荷载组合来进行独立基础的设计计算。
设计资料: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ak f KPa =基础及其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3/20m KN G =γ垫层采用10C 混凝土,厚度为mm 100。
独立基础采用25C 混凝土,2/27.1mm N f t =,钢筋采用235HPB ,2/210mm N f y =。
柱子尺寸:600×600计算④轴横向框架地梁传给基础顶面荷载: 1、地梁传给A 、D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纵向地梁传来荷载① 地梁自重: 25×××= ② 地梁上部材料传来荷载:墙重: 19×××= 窗重: ××=横向地梁传来荷载① 地梁自重: 25××××= KN 地梁传给A 、D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F=+++=2、地梁传给B 、C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纵向地梁传来荷载地梁自重: 25×××= ② 地梁上部材料传来荷载:墙重: 19××()×= 门重: ××=横向地梁传来荷载① 地梁自重: 25×××(+)/2= KN地梁传给B 、C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F=+++=⑴ A 、D 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按构造一般要求拟定独立基础的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N= M= V=1、按轴心荷载初步确定基础底面面积:20963.5563.77 5.0626020 2.85ak G N F A m f d γ++≥==--⨯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将0A 增大%30后有:201.3 1.3 5.06 6.58A A m ==⨯=采用方形基础: 2.6b A m ==6.1.2 计算基底最大压力max p基础及回填土重:220 2.6 2.85385.32G G Ad KN γ==⨯⨯= 基底处竖向力合力:963.55385.321384.87k F KN =+=∑ 基底处总力矩:53.0934.620.983.71k M KN m =+⨯=⋅∑偏心矩83.71 2.60.060.431384.8766kkM b e m m F===<==∑∑所以偏心力作用点在基础截面内。
基底最大压力:2261384.8760.0611233.232.6 2.6k kmas F e p KPa b b ⨯⎛⎫⎛⎫=+=⨯+= ⎪ ⎪⎝⎭⎝⎭∑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地基承载力验算01.6b d ηη==316.5 1.516.80.916.61/2.4m KN m γ⨯+⨯⎛⎫--=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30.52600 1.616.61 2.850.5322.45a ak b d m f f b d KPaηγηγ=+-+-=++⨯⨯-=()max 22233.23 1.2 1.2322.45386.941384.87204.86322.452.6k a kk a p KPa f KPaF p KPa f KPa b =<=⨯====<=∑满足 所以基础选用2.6 2.6m m ⨯底面尺寸合适4、计算基底净反力:53.09918.35 1.3586.551035.194.74M KN mF KN V KN=⋅=+⨯== 偏心矩:mb m F M e mKN M n 358.061.26009.019.10352.92.94.074.430.70,==<===⋅=⨯+=∑∑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 ⎝⎛⨯±⨯=⎪⎪⎭⎫ ⎝⎛±=15.2009.06115.219.10356120,2max,min ,b e b F P n n n KPa KPa 32.21857.229 5、确定基础底板厚度(采用锥形基础) 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mm a a c t 600== mm mm h a a t b 21501300350260020<=⨯+=+=mm a a a b t m 950213006002=+=+= 因偏心受压,m ax ,n n P P 取:冲切力:KNh a b b h a b P F c c n l 30.16835.026.0215.221215.235.026.0215.257.22922212222200max ,=⎥⎥⎦⎤⎢⎢⎣⎡⎪⎭⎫ ⎝⎛--⨯-⨯⎪⎭⎫ ⎝⎛--⨯=⎥⎥⎦⎤⎢⎢⎣⎡⎪⎭⎫ ⎝⎛--⨯-⎪⎭⎫ ⎝⎛--=抗冲切力:()满足KN KN h a f m t hp 30.16859.295100035095027.10.17.07.00>=÷⨯⨯⨯⨯=β6、配筋计算 柱边净反力:()()()()()()26022max ,1,min ,max ,min ,1,16873502109.01061.1119.061.1116.015.226.015.22454.22722454.227257.22951.225251.22532.21857.22915.226.015.232.2182mm h f M A mKN b b a b P M KPaP P P KPa P P b a b P P y s c c n n n n n n cn n =⨯⨯⨯==⋅=+⨯⨯-⨯=+-==+=+==-⨯⨯++=-++=两个方向采用相同的配筋:130@12φ2216871697mm mm A s >=⑵ B 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按构造一般要求拟定独立基础的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KNQ mKN M KN F S S S S k k k Qk GK 15.1386.229.1054.1938.416.1594.181678.18883.22033.1407=+=⋅=+==++=++=地梁传来荷载1、按轴心荷载初步确定基础底面面积:2049.83.22026094.1816m d f F A G ak k =⨯-=-≥γ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将0A 增大%30后有:2004.1149.83.13.1m A A =⨯==采用方形基础: m A b 35.3==2、计算基底最大压力max p基础及回填土重:KN Ad G G 24.5163.235.3202=⨯⨯==γ 基底处竖向力合力:∑=+=KN F k 18.233324.51694.1816基底处总力矩:∑⋅=⨯+=m KN M k 43.276.015.1354.19 偏心矩m b m FM e kk558.0635.36012.018.233343.27==<===∑∑所以偏心力作用点在基础截面内。
基底最大压力:KPa b e b F p k kmas 37.21235.3012.06135.318.23336122=⎪⎭⎫ ⎝⎛⨯+⨯=⎪⎭⎫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地基承载力验算.10==d b ηη()⎪⎭⎫⎝⎛=⨯-+⨯--3/65.163.2191.83.2168.1m KN m 平均重度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γ()()()KPa d b f f m d b ak a .979285.03.265.160.102605.03=-⨯⨯++=-+-+=γηγη()满足KPa f KPa b F p KPaf KPa p a kk a k 97.28990.20735.318.233396.34797.2892.12.137.21222max =<====⨯=<=∑ 所以基础选用m m 35.335.3⨯底面尺寸合适 4、计算基底净反力:KN V KN F mKN M 75.1658.237578.18835.173.212085.24==⨯+=⋅= 偏心矩:mb m F M e mKN M n 558.0635.36015.058.237590.3490.346.075.1685.240,==<===⋅=⨯+=∑∑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 ⎝⎛⨯±⨯=⎪⎪⎭⎫ ⎝⎛±=35.3015.06135.358.23756120,2max,min ,b e b F P n n n KPa KPa 99.20537.217 5、确定基础底板厚度(采用锥形基础)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mm a a c t 600== mm mm h a a t b 33501700550260020<=⨯+=+=mm a a a b t m 1150217006002=+=+= 因偏心受压,m ax ,n n P P 取:冲切力:KNh a b b h a b P F c c n l 81.45255.026.0235.321235.355.026.0235.337.21722212222200max ,=⎥⎥⎦⎤⎢⎢⎣⎡⎪⎭⎫ ⎝⎛--⨯-⨯⎪⎭⎫ ⎝⎛--⨯=⎥⎥⎦⎤⎢⎢⎣⎡⎪⎭⎫ ⎝⎛--⨯-⎪⎭⎫ ⎝⎛--=抗冲切力:()满足KN KN h a f m t hp 81.45229.5621000550115027.10.17.07.00>=÷⨯⨯⨯⨯=β6、配筋计算 柱边净反力:()()()()()()26022max ,1,min ,max ,min ,1,47595502109.01065.4949.065.4946.035.326.035.32404.21522404.215237.21770.212270.21299.20537.21735.326.035.399.2052mm h f M A mKN b b a b P M KPaP P P KPa P P b a b P P y s c c n n n n n n cn n =⨯⨯⨯==⋅=+⨯⨯-⨯=+-==+=+==-⨯⨯++=-++=两个方向采用相同的配筋:130@16φ2247594826mm mm A s >= ⑶ C 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按构造一般要求拟定独立基础的截面尺寸,:KNQ mKN M KN F S S S S k k k Qk GK 86.1572.214.1312.2269.343.1881.111321.13453.12207.857=+=⋅=+==++=++=地梁传来荷载1、按轴心荷载初步确定基础底面面积:2097.424.12.22026081.1113m d f F A G ak k =⎪⎭⎫⎝⎛+⨯-=-≥γ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将0A 增大%30后有:2046.697.43.13.1m A A =⨯==采用方形基础:m A b 55.2==2、计算基底最大压力max p基础及回填土重:KN Ad G G 09.23424.12.255.2202=⎪⎭⎫⎝⎛+⨯⨯==γ基底处竖向力合力:∑=+=KN F k 9.134709.23481.1113基底处总力矩:∑⋅=⨯+=m KN M k 05.305.086.1512.22 偏心矩m b m FM e kk425.0655.26022.09.134705.30==<===∑∑所以偏心力作用点在基础截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