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龙虾与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合集下载

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

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
近年来,小龙虾从加工产品出口和区域性食用逐 渐走向大众消费,很多地区将小龙虾产业作为地方特 色的主导产业进行打造,小龙虾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 快,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⑶。由于小龙虾
适应多种养殖模式,适合大众消费,市场需求较大,带 动了养殖规模的扩大,近年来,其养殖产量和养殖效 益得到明显提升,小龙虾产业在水产业中已具有不可 取代的地位。在其带来市场价值的同时,受不同地区 养殖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小龙虾的环境适应性强、 分布广以及养殖户片面追求高产等因素的影响,不可
' 的四大淡水经济养殖虾类之一 1]。其食性杂、生长
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营养成分丰富,深受 大众喜爱。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引入中国沿海地 区,后经繁衍发展和人工养殖利用,现已成为中国水 产养殖重要的经济虾类%
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 )》显示, 2007年至2018年,小龙虾在全国的养殖产量由最初 的26.55万t突破至160万y 2017年小龙虾总产量 为112.97万y2018年小龙虾总产量达163.87万y 增幅为历年最高,达45.1% ;2018年中国小龙虾全社 会经济总产值3 690亿元,同比增长37.5%[2]o
2020年1月 第10卷第1期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Chinese Fishery Quality and Standards
DOI : 10. 3969/j. ien. 2095 - 1833.2020.01.001
Jan. 2020 Voi. 10 No. 1
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
何力1!2,喻亚丽1,甘金华1,董立学1,彭婕S陈建武1,韩刚2,3*
避免地引发了消费者对食用小龙虾质量安全的担忧, 主要表现为农药、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的问题。文 章通过开展小龙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评估小龙虾养 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解决质量安全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求为小龙虾产业的健康 发展和消费者的安全食用提供技术保障。

池塘及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与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池塘及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与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DOI :10.15906/11-2975/s.20201317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2019JDRC0108);成都市科技项目(2018060712)[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池塘养殖及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进行测定,从而科学地评定其品质特性,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除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溏养殖克氏原螯虾(P <0.05)外,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相近;检测得到了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2975%(池塘)和6.3800%(稻田),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6.2300%(池塘)和16.3450%(稻田);依据氨基酸的化学评分,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8.32(池塘)和78.07(稻田);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钙、磷和铁含量极显著或显著(P <0.05)高于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具有脂肪含量低、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矿物元素含量高等特点,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均具有氨基酸组分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种类丰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等优点。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氨基酸;矿物元素[中图分类号]S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20)13-0079-06池塘及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与营养品质比较分析陈健,李良玉,杨壮志,陈霞,魏文燕,杨马,唐洪,张小丽,刘家星(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成都611130)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俗称小龙虾,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能在池塘、湖泊、稻田等多种水生环境中生长,现已成为我国四大淡水经济养殖虾类之一(王顺昌等,2003)。

澳洲淡水龙虾与淡水小龙虾相比,虾肉营养成分的差异有哪些?

澳洲淡水龙虾与淡水小龙虾相比,虾肉营养成分的差异有哪些?

澳洲淡水龙虾与淡水小龙虾相比,虾肉营养成分的差异有哪
些?
澳洲淡水龙虾与淡水小龙虾一样,都属于螯虾类,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比较澳洲淡水龙虾与淡水小龙虾,其虾肉中的营养成分有明显差异。

检测结果表明,澳洲淡水龙虾的出肉率、粗灰分含量明显高于淡水小龙虾,但是其肉粗蛋白含量低于淡水小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和淡水小龙虾肉中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5. 6%和14. 6%;8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 4%和36. 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2.6和69.2;澳洲淡水龙虾含有的甘氨酸比例较高,与淡水小龙虾相比,虾肉的风味没有明显差异。

脂肪酸检测结果表明,淡水小龙虾肉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多于澳洲淡水龙虾;但是澳洲淡水龙虾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淡水小龙虾多一些,说明澳洲淡水龙虾和淡水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各有特色,都是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优质蛋白源肉食品。

洞庭湖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分析及品质特性分析

洞庭湖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分析及品质特性分析

doi: 10.7541/2017.108洞庭湖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分析及品质特性分析田娟1, 2, 3许巧情2田罗4胡伟2杨长庚1郜卫华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武汉 430223; 2.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系, 荆州 434024; 3. 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 430070; 4.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荆州 434023)摘要: 通过对洞庭湖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进行分析, 并与其他产地克氏原螯虾进行比较, 进而较为科学的评定其品质特性。

结果表明: 克氏原螯虾含肉率为20.21%, 水分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9.46%和1.17%, 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16.67%和0.77%; 对肌肉的质构特性分析表明克氏原螯虾肌肉硬度小, 易咀嚼; 肌肉中含18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0.02%, 氨基酸总含量为16.06%, 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98%;依据氨基酸化学评分, 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甲硫氨基酸和胱氨酸), 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

测定了克氏原螯虾肌肉中15种脂肪酸占肌肉鲜质量的含量, 其总脂肪酸含量为6.66‰,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94‰, n-3与n-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为1.73。

综上所述, 洞庭湖克氏原螯虾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养殖价值。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肌肉成分; 质构特性; 氨基酸; 营养价值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207(2017)04-0870-08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淡水小龙虾, 属甲壳纲、十足目、鳌虾科、原螯虾属, 是我国常见的四大淡水经济养殖虾类之一[1]。

克氏原螯虾近年在国内发展迅猛, 其总产量从2005年的8×107 kg, 发展到2014年的6.6×108 kg, 其中湖北省2014年总产量为3.93×108 kg, 位居全国第一位[2]。

不同体色和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差异的研究

不同体色和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差异的研究

淡水渔业,2020,50(6):77-82 Freshwatee Fisheees 2020年11月Nov.2020不同体色和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差异的研究毛涛,喻亚丽,何力,张涛,张浪,邓薇,张潇懈,张红林,董立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430223)摘要:为探讨不同体色及规格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s clarkiiS的营养品质差异,选择不同规格红壳虾、青壳虾,并测定其肌肉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含量、肌肉质构等。

结果显示: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肌肉水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肌肉水分随着规格的增大而降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着规格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肌肉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为油酸(C18:1n9c)。

红壳虾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随着规格的减小而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规格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而青壳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随着规格的减小而增大。

不同规格的红壳虾中,必需氨基酸除苯丙氨酸外,各氨基酸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青壳虾的呈味氨基酸随着规格的变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小规格的青壳虾、红壳虾肉质较嫩,硬度小。

随着虾规格的增大,虾肉的硬度和黏性呈现显著性增大。

结果表明:不同体色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有显著区别。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e clarkii);规格;体色;中图分类号:S963.7文献标识码:A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c clarkii)又称小龙虾,原产北美洲,因其味鲜美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一2+)随着人们对小龙虾的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消费者越来越关心小龙虾的营养、质量和风味等[3]。

体色、大小和活力是衡量小龙虾品质的重要指标,而制定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等级分类标准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W目前关于小龙虾的研究多集中在肌肉营养成分,如田娟等⑷分析了洞庭湖地区小龙虾的肌肉营养成分,万金娟等比较了vw县不同养殖模式下小龙虾肌肉营养组成,刘永涛等*8+研究不同饲料饲喂小龙虾后其肌肉营养成分,王广军等[9]比较了小龙虾与澳洲红螯螯虾在肌肉营养成分的区别。

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李赵嘉; 郑振宇; 左永梅; 孙宇; 王文成; 肖丹丹; 胡爱双; 邹拓【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20【总页数】4页(P206-209)【关键词】冀东稻区; 克氏原螯虾; 营养评价; 常规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作者】李赵嘉; 郑振宇; 左永梅; 孙宇; 王文成; 肖丹丹; 胡爱双; 邹拓【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唐山063299; 唐山市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6.12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亚目、蝲蛄科、原螯虾属[1]。

克氏原螯虾还集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性强、成活率高、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于一身,颇受消费者和水产养殖者青睐。

近年来,我国的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产业不断扩大,其养殖面积、产量和影响力仅次于河蟹,成为稻田水产养殖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品种,可谓是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化前景广阔,且发展态势良好,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2]。

冀东稻区一直作为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优质商品大米生产基地[3],稻田套养克氏原螯虾给冀东稻区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7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和唐山市曹妃甸区聚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在冀东地区进行示范养殖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因此,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可以在冀东稻区进行推广养殖。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从量到质发生了转变,虾肉的口感、营养、安全性等因素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重视[4],但是对于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至今鲜见报道。

因此,笔者通过对冀东稻区不同生长阶段的克氏原螯虾腹肌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以及成虾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及评价,旨在科学地评估其营养品质,同时可以引导当地消费者合理消费,并且为以后冀东稻区广泛地开展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及配合饲料的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不同养殖模式和野生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不同养殖模式和野生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不同养殖模式和野生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程小飞1,宋锐1,向劲1,刘丽1,田兴1,王冬武1,刘明求1,谢仲桂1,王金龙1,2 (1.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水生动物营养与品质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153)(2.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摘要:通过测定池塘养殖模式(pond)、稻田养殖模式(paddy)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和野生(wild)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虾肉粗蛋白质含量表现为稻田组(84.42%)>池塘组(83.59%)>野生组(82.81%)(p>0.05);粗脂肪含量表现为稻田组(2.96%)>池塘组(2.22%)>野生组(1.48%)(p<0.05)。

池塘组、稻田组和野生组虾肉中∑TAA、∑EAA、∑EAA/∑TAA、∑EAA/∑NEAA、∑DAA/∑TAA表现为,池塘组>稻田组>野生组(p>0.05)。

根据AAS,池塘组、稻田组和野生组虾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Thr、Val、Val,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根据CS,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Val、Thr、Val。

池塘组、稻田组和野生组虾肉中分别检测出13种、14种和15种脂肪酸,其中∑SFA分为48.06%、44.03%、39.95%(p<0.05);∑MUFA分别为35.48%、31.03%、25.76%(p<0.05);∑PUFA分别为16.46%、24.93%、32.30%(p<0.05);n-3/n-6则表现为野生组(0.18)<稻田组(0.24)<池塘组(0.35)(p<0.05)。

综上,养殖组(稻田组和池塘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综合营养价值比野生组更高。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稻田养殖;野生;氨基酸;脂肪酸文章篇号:1673-9078(2021)04-87-9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4.0823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Farming Modes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Wild Crawfish (Procambarus clarkia) MuscleCHENG Xiao-fei1, SONG Rui1, XIANG Jin1, LIU Li1, TIAN Xing1, W ANG Dong-wu1, LIU Ming-qiu1,XIE Zhong-gui1, W ANG Jin-long1,2(1.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Nutri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quatic Animals, Hunan Fisheries ScienceInstitute, Changsha 410153, China)(2.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Abstract: To 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muscle from pond-reared Procambarus clarkia,Procambarus clarkiareared in paddy field,and wild Procambarus clarkia, the compositions and contents of their muscl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muscle decreased in this order: paddy field group (84.42%)>pond group (83.59%)>wild group (82.81%) (p>0.05).The crude fat content of the muscle was in this order: paddy field group (2.96%)> pond group (2.22%)>wild group (1.48%) (p<0.05). Thevalues of TAA, ∑EAA, ∑EAA/∑TAA, ∑EAA/∑NEAA and ∑DAA/∑TAA groups followed this order: pond group> rice field group> wildgroup (p>0.05). According to AAS,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s of the pond-reared, paddy field-rear and wild Procambarus clarkii were Thr,V al and V al,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limiting amino acids were all Met+Cys. According to CS,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s were all Met+Cys, 引文格式:程小飞,宋锐,向劲,等.不同养殖模式和野生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现代食品科技,2021,37(4):87-95CHENG Xiao-fei, SONG Rui, XIANG Jin, et 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farming modes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wildcrawfish (Procambarus clarkia) muscle [J].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37(4): 87-95收稿日期:2020-09-1基金项目: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6);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7NK1030)作者简介:程小飞(1986-),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通讯作者:谢仲桂(1977-),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渔业资源;共同通讯作者:王金龙(1975-),男,研究员,研究方向:水产动物遗传育种87and the second limiting amino acids were V al, Thr and V al,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13, 14 and 15 kinds of fatty acids detected in the muscle of the pond-reared, paddy field-rear and wild Procambarus clarkii, of which ∑SFA was 48.06%, 44.03% and 39.95%, respectively(p<0.05); ∑MUFA was 35.48%, 31.03% and25.76%, respectively(p< 0.05); ∑PUFA was 16.46%, 24.93% and32.30%, respectively(p< 0.05).The n-3/n-6 ratios were in this descending order: wild group (0.18)<paddy field group (0.24)< pond group (0.35) (p<0.05).In summary, the overall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Procambarus clarkia muscle from either farming group (the paddy field group or pon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ild group.Key words: Procambarus clarkii; pond farming mode; paddyfield farming mode; wild; amino acids; fatty acids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亚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自于美国的东南部,20世纪80年代引入日本后,在1929年由日本输入到我国湖北、江苏等地[1]。

黄河盐碱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黄河盐碱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黄河盐碱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21期白海锋1??杨公社2??高?志1??袁永锋1??李引娣1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淡水小龙虾,在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

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主要的经济甲壳类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同时也是稻田综合种养首选品种之一。

克氏原螯虾的适应性强,养殖技术简单,见效快,目前养殖区域已延伸到黄河流域以北,陕西黄河滩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产量也随着持续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克氏原螯虾的要求已不再拘泥于规格大小,而更关注的是其营养、品质等方面。

为此,本试验通过对黄河滩盐碱地养殖的的克氏原螯虾进行了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旨在为盐碱地养殖的克氏原螯虾的商品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试验用克氏原螯虾于2018年11月取自大荔黄河滩小龙虾养殖基地,取样虾塘4口,取样数量80尾,平均体长11.6±1.5cm,平均体重30.8±4.5g。

1.2?样品处理样本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去除头胸甲,用解剖剪剥开腹部被甲,用解剖刀取出肌肉,研磨均匀,冷藏待测。

1.3?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水分测定采用常压干燥法(GB 5009.3-2016),灰分测定采用灰化法(GB/T 5009.4-2016),粗蛋白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GB/T 5009.5-2016),粗脂肪检测采用索氏提取法(GB/T 5009.6-2016),氨基酸测定采用GB/T 5009.124-2016,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脂肪酸检测采用GB/T 17377-2008,使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1.4?营养价值评价方法营养品质评价依据FAO/WHO在1973年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在1991年提出的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AAS=aa/AA(FAO/WHO)CS=aa/AA(Egg)EAAI=(100A/AE×100B/BE×100C/CE×…×100I/IE)1/n式中aa为试验样品的氨基酸含量(%);AA(FAO/WHO)为FAO/WHO评分标准模式中同种氨基酸的含量(%);AA(Egg)为全鸡蛋蛋白质同种氨基酸的含量(%);n为比较的的必须氨基酸个数;A,B,C,…I为克氏原螯虾肌肉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AE,BE,CE,…IE为全鸡蛋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营养学报 2019,31(9) :4339of Animal Nutrition
doi:10.3969 / j.issn.1006⁃267x.2019.09.049
澳洲淡水龙虾与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 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王广军1 孙 悦1,2 郁二蒙1 张军旺1 李志斐1 张 凯1 余德光1
克 氏 原 螯 虾 ( Procambarus clarkii) 俗 名 小 龙 虾,属鳌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美国 南部和东南部,20 世纪 30 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 因其肉质肥嫩、肉味鲜美,深受人们欢迎。 2017 年 中国小龙虾产业产值约 2 800 多亿元,是现今世界 上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目前主要养殖方式为稻
收 稿 日 期 :2019 - 03 - 13 基金项目:广东省渔港建设和渔业产业发展专项( A201701B05)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2017B090906002) 作者简介:王广军( 1973—) ,男,山东梁山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E⁃mail: wgj5810@ 163.com
4340
动 物 营 养 学 报
31 卷
富,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由于澳洲淡水龙虾可在 克氏原螯虾收获上市后的冬季上市,业界有时将 个体较小的澳洲淡水龙虾作为克氏原螯虾的替代 品[2] 。 目前,已有对两者养殖效果对比的研究[3] , 也有对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的 研究[4] ,但对澳洲淡水龙虾与克氏原螯虾肌 肉 营 养成分对比分析的研究未见报道。 为此,本试验 拟对人工养殖的澳洲淡水龙虾和 2 种不同养殖方 式(稻田养殖和藕田养殖) 的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 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和品质评价,旨在了解澳洲淡 水龙虾和克氏原螯虾的营养价值,充实螯虾类的 营养学资料,并为人们科学选择水产品种类提供 依据。
田养殖,其他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藕田养殖( 藕- 虾混养) 等[1] 。 澳 洲 淡 水 龙 虾 ( Cherax quadricari⁃ natus) ,学名为四脊光壳南鳌虾,又名红螯螯虾,属 拟鳌虾科,滑螯虾属,原产于澳大利亚,我国 1992 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湖北和广 东两省试养成功。 该虾个体大、肉质肥美、营养丰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80; 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澳洲淡水龙虾与 2 种不同养殖方式( 稻田养殖和藕田养殖) 的克 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异同,评价三者的营养品质。 取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养殖克氏原 螯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成虾各 30 只,测定其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主要矿物元素、氨基酸 和脂肪酸含量,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澳洲淡水龙虾的出肉率显著高于 2 种不 同养殖方式的克氏原螯虾( P<0.05) 。 澳洲淡水龙虾肌肉中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 2 种不同养殖 方式的克氏原螯虾( P<0.05) ,而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则显著低于 2 种不同养殖方式的克氏原螯 虾( P<0.05) 。 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 17 种氨基酸 总量分别为 15.59%、14.28%和 14.91%,其中 8 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37%、 35.99%和 36.82%,必需氨基酸指数( EAAI) 分别为 72.58、69.87 和 67.69;肌肉中总鲜味氨基酸 含量 3 种虾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酸种类多于稻田养殖 克氏原螯虾和澳洲淡水龙虾;澳洲淡水龙虾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比 2 种不同养殖方式 的克氏原螯虾低,其中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与澳洲淡水龙虾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稻 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钙含量显著高于澳洲淡水龙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 P<0.05) ;藕田 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铁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澳洲淡水龙虾( P<0.05) ;澳洲淡 水龙虾肌肉中锌含量显著高于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 P<0.05) 。 由此得出,与 2 种不同养殖方式 的克氏原螯虾相比,澳洲淡水龙虾具有较好的肌肉营养品质和更高的出肉率;与澳洲淡水龙虾 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相比,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酸种类更多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更高,锌铁比更为合理。 关键词: 澳洲淡水龙虾;克氏原螯虾;营养成分分析;营养品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 2019) 09⁃4339⁃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澳洲淡水龙虾取自广东省珠海鸿泽澳龙水产 科技有限公司,为该公司在池塘养殖 5 个月左右 的成虾,养殖期间投喂澳洲淡水龙虾配合饲料,粗 蛋白质 含 量 在 36% ~ 40%, 粗 脂 肪 含 量 在 5% ~ 8%;稻田养殖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取自广东省 河源市和平县四角楼养殖公司,为该公司分别在 稻田和藕田养殖 3 个月左右的成虾,养殖期间投 喂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 28% ~ 32%,粗脂肪含量在 4% ~ 6%。 取澳洲淡水龙虾、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成虾 各 30 尾, 所 取 试 验 虾 体 态 均 完 好 无 损, 无 伤 病。 试验虾取好后带水充气运回实验室,用纱布吸干 虾体表水分,用精确度 0.01 g 的电子天平测量体 重,用精确度 0.1 cm 直尺测量体长( 眼柄基部至尾 节末端直线长度)。 经测定,澳洲淡水龙虾、稻田 养殖克氏原螯虾和藕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体长分别 为(13.25±1. 06) cm、( 8. 77 ± 0. 43) cm 和 ( 8. 61 ± 0.62) cm,体重分别为( 89.70 ±19.30) g、( 39.59 ± 3.25) g 和(40.13±7.82) g。 1.2 出肉率测定 将试验虾去头去螯,剪去附肢,左手持虾,右 手轻轻转动虾尾取出虾线,再用剪刀沿腹部两侧 由下至上小心剪开,用镊子剥离腹部底壁,用量勺 将腹部肌肉小心取出,再用镊子剥离剩余甲壳上 的肌肉,用拧干的湿纱布吸干表面水分,用精确度 为 0.01 g 的电子天平测定腹部肌肉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