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感悟人生——我写《梦回“诗唐”》一书所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经典感悟人生——我写《梦回“诗唐”》一书所

作者:潘裕民

来源:《师资建设》 2014年第1期

文/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潘裕民

我的《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一书,最近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10月版)。此时此刻,我

的心里充满了欣喜,但也有几分感慨!欣喜的是,我的又一本文集面世了。

感慨的是,光阴荏苒,年龄渐长,多少有些“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迟暮之叹。回想起来,这类文章的写作,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写作时间断断续续,前后长达二十余年。细心的读者,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到岁月的痕迹。

记得这些文章刚在报刊上发表时,就得到我所尊敬的老师和同仁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希望我多写一些,将来能结集出版。这一愿望终于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得以实现,可以说是了却我多年来的一桩心愿。

我们这一代中国学人,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和事业意识,但是缺乏健康意识和享受意识。其实,工作只是我们维

持生活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了生活的全部,那我们就错过了太多太多。有道是:懂得享受生活,才能珍惜

生活。再比如说,大家都在谈幸福感。可是,我们对幸福的感受,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比而存在的。正如著名电视主持

人孟非先生所说:“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是因为我们总想比别人幸福。”要知道,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

地向高标准看齐,你可能永远不会幸福。可惜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我有时在想:人生在世,总是有舍有得。舍得那个,才会得到这个。人之修养的养成,是其他艺术所无法代替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百,对于前代以诗为学业,甚至举业的学子来说,确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而今人读唐诗,多数并不是为了取做楷模,学习写作,而是为了艺术鉴赏。林庚先生在谈诗时曾说过一段话:“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在这些优美

动人的古典诗词中,蕴蓄着丰富的内涵,渗透着深邃的哲理,饱含着复杂的情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充满着艺术的

魅力。经常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人格,净化人的灵魂。再说,人的生活应该是诗意的,温

润的,充满色彩的。

每次回望唐朝,总能见到一群诗人的背影。其实,唐朝本来就是一个属于诗人的朝代,一个为诗人而存在的时代。正如台湾美学家蒋勋所说:“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宿命,那么多诗人就像彼此约定一样同时诞生。”

(《蒋勋说唐诗》)

中国古典诗歌,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近两千年漫长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题材的多样,无论是意境的深邃,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在封建

社会,已达到了不可企及的境界。可以说,唐朝是诗的王朝、诗的国度,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度能够与之比肩,难

怪闻一多先生称它为“诗唐”,即诗的唐朝。鲁迅先生也曾风趣地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

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可见,唐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确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一书,从唐代诗歌中选取三十多位诗人的七十余篇作品,进行探幽访胜,深入分析,雅俗共赏。对于收入作品的原文,参照了历代各种唐诗选本,疑处则略加考证,择善而从。在选诗方面,本书注

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兼顾重点作家与一般作家的合理比例,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独创性与多样性。

鉴于唐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本书在解读文本时,试图运用文艺学、心理学、审美学等方面的理论,从语言、立意、气脉、风格、艺术技巧等不同角度入手,着重挖掘蕴藏在诗中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内涵。由于在作品欣赏过程中,融进了个人的审美体验和新发现,使原诗的实际含义在条分缕析中得以显现,言外之意则通过意想和引申获得了全新

的诠释,从而拓展和丰富了诗歌的含量和意义,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