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合集下载

镜头的原理及应用

镜头的原理及应用

镜头的原理及应用1. 镜头的原理镜头是光学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通过折射和反射来聚焦光线,形成图像。

镜头的原理基于几个重要的光学概念:•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计算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向。

•反射:光线在介质间的交界面上遇到镜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但不会改变介质。

•焦距: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聚焦到一个点上。

这个点被称为焦点,离镜片的中心线的距离称为焦距。

焦距的大小取决于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

基于这些光学原理,镜头被设计成凸透镜或者凹透镜的形状,以便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

凸透镜使平行光线汇聚到焦点上,这种镜头被称为正透镜。

而凹透镜会使平行光线发散,不能聚焦到一个点上,这种镜头被称为负透镜。

2. 镜头的类型和应用镜头在光学成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类型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常见的镜头包括:2.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具有较大的视角,可以捕捉更广阔的场景。

它们适用于风景摄影、建筑摄影以及需要拍摄大范围场景的应用。

广角镜头通常具有较小的焦距,能够提供更大的景深。

2.2 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是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和人眼的视角相似。

这类镜头适用于大部分摄影场景,常用于人像摄影和普通日常摄影。

2.3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具有较小的视角,可以放大远处的物体。

这类镜头适用于需要拍摄远处物体的应用场景,如野生动物摄影、运动摄影等。

2.4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也称为放大镜头)适用于拍摄极小的物体,能够以较大比例放大细节。

它们广泛应用于昆虫摄影、植物摄影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3. 镜头的选择与使用技巧要选择合适的镜头,需要考虑拍摄的目的和需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和使用镜头的基本技巧:•了解镜头规格:镜头的焦距、光圈和特性会对最终图像有很大影响。

要选择合适的镜头,需要了解各个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考虑光线条件:光线条件对镜头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镜头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镜头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镜头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工作原理镜头是现代光学设备中常见的组件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和聚焦,通过将光线聚集或分散,来调节光线的方向和路径,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放大、缩小和调整清晰度的功能。

镜头通常由一块或多块精密制作的透镜组成。

透镜的形状和曲率决定了光线通过镜头时的折射程度和路径。

凸透镜会使光线向内凸,而凹透镜会使光线向外凸。

透镜之间的组合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聚焦效果。

通过调整镜头与物体和图像的距离、透镜的曲率以及透镜的个数和组合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

镜头可以将平行光线聚焦成一个点,也可以将散射光线聚焦成一个平面。

应用领域摄影镜头在摄影中广泛应用。

不同类型的镜头可以满足摄影师对于广角、标准焦距和长焦距的需求。

常见的镜头种类包括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望远镜头。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具有较短的焦距和大视角,它可以捕捉到更广阔的景象,适用于风景和建筑摄影。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具有接近于人眼视角的焦距,能够还原真实场景,适合大多数的日常摄影。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具有较长的焦距,可以将远处的景物拉近,适用于野生动物和体育运动等远距离拍摄。

•望远镜头:望远镜头的焦距非常长,可以将远处的景物细节清晰地捕捉到,适用于天文摄影和观测。

显微镜显微镜使用了复杂的透镜系统来放大微观物体的图像。

显微镜通常由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构成。

•物镜:物镜是位于样本近处的镜头,它能够将样本的细节放大并成像。

•目镜:目镜一般位于物镜和眼睛之间,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成像的图像。

•调焦机构:调焦机构可以通过移动镜头或调整透镜的位置,使得样本成像清晰可见。

显微镜常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

光学仪器镜头也用于许多其他光学仪器中,如望远镜、显微镜、激光器、投影仪等。

•望远镜:望远镜使用了多个镜头来放大目标天体的图像,使人们能够观测到远处的星球和宇宙现象。

•投影仪:投影仪使用了透镜系统将图像放大并投影到屏幕上,提供了大屏幕的视觉效果。

光学镜头成像技术研究

光学镜头成像技术研究

光学镜头成像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光学镜头在现代摄影和影像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光学镜头不仅能够将物体完美地记录下来,同时也能够对照片的色彩、光影和对比度等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学镜头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带您逐步了解这个复杂且有趣的领域。

第二章:光学镜头的成像原理光学镜头是一种光学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透镜。

通过透视、折射和散射等现象,透镜能够将入射的光线集中到特定的点上,从而实现成像。

透镜的位置、形状和材质等因素都会影响成像的质量。

此外,光学镜头的大小、形状和光圈等因素也会对成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章:光圈和焦距的影响光圈和焦距是两个影响光学镜头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头的数量,从而影响照片的曝光和景深。

焦距则控制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汇聚程度,从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和变形程度。

对于摄影师来说,两者的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切换时需要进行调整。

第四章:数字成像技术数字成像技术是将传统光学镜头与实时数字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技术。

它能够通过数字信号对照片进行调整和处理,例如去除噪点、增强对比度、调整色彩等。

在数字摄影中,数字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必备的工具。

数字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和真实的视觉体验。

第五章:光学镜头的应用领域光学镜头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们被广泛用于摄影、电影制作、天文学研究、医疗图像等领域。

每个行业都对光学镜头的成像效果有着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高精度的领域,例如医学影像和天体观测中,选择适当的光学镜头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章:光学镜头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光学镜头也在不断地进化。

未来的光学镜头将会更加轻便、更加小巧,但同时也将搭载更加先进的成像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预计未来的光学镜头将会逐渐实现无人机控制、虚拟现实等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七章:结论作为现代拍摄和影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学镜头在照片和电影制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二章镜头ppt课件

第二章镜头ppt课件
• 反射式镜头是一种结构特殊的超远摄镜头, 外观特征是短而粗,比相同焦距的远摄镜 头短一半左右,重量也较轻,手持相机拍 摄时显得灵活方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五、变焦镜头
• 变焦镜头的焦距可在较大的幅度内自由 调节,这就意味着拍摄者在不改变拍摄距 离的情况下,能够在较大幅度内调节底片 的成像比例。也就是说,一只变焦镜头实 际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的 作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镜头的口径越大, 它的通光量就越大。大口径镜头的特性有 以下几点。 •1.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 。 •2.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 •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用现场光进行 运动物体的拍摄或使用远摄镜头时非常实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长焦镜头成像的主要特性及其用途表现在以 下四方面。 • 1.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 • 2.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且不易干 扰被摄 对象。 • 3.能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使前后景 物在画 面上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 • 4.影像畸变像差小,这在人像摄影中尤为见长。 • 以上四种特性焦距越长而越明显。

光学镜头用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光学镜头用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光学镜头用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光学镜头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来收集、聚焦或处理光线的透镜装置。

它是光学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意义。

从摄影领域到科学研究,光学镜头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学镜头的基本构成、在摄影领域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读者了解光学镜头的用途和重要性提供全面的指导。

json{"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首先介绍光学镜头的基本构成,包括透镜、反射镜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接着,探讨光学镜头在摄影领域的广泛应用,从景深、焦距等方面分析其重要性。

最后,深入探讨光学镜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在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全面的论述,旨在展示光学镜头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光学镜头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包括摄影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

通过对光学镜头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详细解析,展示其在影像捕捉和实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对光学镜头未来发展的展望,探讨新技术和趋势对镜头制造和设计的影响,为读者提供对光学镜头行业的全面了解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光学镜头的用途和重要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对光学镜头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2.正文2.1 光学镜头的基本构成光学镜头是由多种光学元件组成的,每个光学元件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共同协作以使光学系统能够正确地聚焦光线并产生清晰的图像。

光学镜头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透镜:透镜是光学镜头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可以将入射光线聚焦到特定的点上。

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通过曲率和折射率的不同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2. 光圈:光圈是位于透镜前方的一个开口,它可以调节光线通过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光线的入射角度和散焦范围。

高二物理“光学镜头”课件

高二物理“光学镜头”课件

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光密度较小的 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 反射。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1
衍射现象
2
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或物体的边缘时,
会发生衍射现象,使光扩散。
3
干涉现象
当光线通过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重叠 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形成明暗条纹。
应用
这些现象在光学仪器、衍射光栅和干 涉仪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凹镜的构造和原理
凹透镜构造
凹透镜由中央薄,两边较厚的两个球形面组成。
凹透镜原理
凹透镜将光线发散,无论光线的方向如何,都会 使光线偏离焦点。
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虚像
无论物体在凹透镜的什么 位置,光线都无法汇聚到 焦点上,所以只会形成虚 像。
缩小
凹透镜所形成的虚像总是 比物体本身小。
分散光
凹透镜会使不同颜色的光 线以不同程度的折射角而 发散。
物体在光心前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光心前, 形成缩小和倒立的虚像。
实际透镜的成像
透镜缺陷
实际透镜会因为制造和使用 等原因而存在一些缺陷,如 球差和色差。
矫正方法
采用特殊透镜材料、复合透 镜或使用透镜组等方法可以 矫正透镜的缺陷。
提高成像质量
通过控制透镜的位置、使用 补偿透镜等手段可以提高成 像质量。
点光源的成像
点光源成像
点光源通过透镜会形成一个实像或虚像,取决于 光线通过透镜的位置与焦点的关系。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在光线汇聚的位置形成的,虚像是在光线 似乎来自的位置形成的。
物体在透镜前的成像
物体在焦点上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形成无限放大的实像。
物体在焦点和光心之间
当物体在焦点和光心之间, 形成放大和正立的实像。

《摄像造型表现方法》课件 第二章 光学镜头造型

《摄像造型表现方法》课件 第二章 光学镜头造型

英寸=25.4毫米 2/3英寸 =17.5毫米 注:1英寸 英寸 毫米 英寸 毫米 2/3inCCD的成像面积(8.8× 6.6mm)的 的成像面积( × 的成像面积 ) 对角线=17.5mm 对角线
影视摄影镜头的焦距与视角 (表 )
焦距 mm 6 9 10 15 20 25 35 50 75 100 150 300 35mm电影摄影机 水平视角 123 101 96 73 57.3 47.2 34.5 24.5 16.4 12.3 8.2 4.1 43.4 35.3 25.5 18.1 12.1 9.1 6.1 3.0 垂直视角 16mm电影摄影机 水平视角 81 59 55.1 37.7 28.7 23.1 16.5 11 7.7 5.8 3.8 1.6 48 41.2 26.5 20.8 16.7 12 8.4 5.4 4.2 2.8 0.5 垂直视角 2/3mm电视摄象机 水平视角 73 55 51.5 34.3 25.8 21.9 14 11.1 7.4 5 3.4 1.5 46 39.9 26.1 19.4 16.5 10.9 8.3 5.6 3.2 1.6 0.4 垂直视角
第四节 镜头进光
当光线直接照到镜头的第一个镜片时, Nhomakorabea面相 应产生一串彩色的“光斑”,随着镜头的移动, 光斑在画面中的位置不断变化,这种现象叫镜 头进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眼的视觉是 无法看到的。在传统的电影摄影中这种现象被 认为是摄影师的失误,后来随着摄影艺术的发 展,人们已将镜头进光认为是一种表现手法, 是摄影师进行画面创作的艺术手段。如影片 《小花》
多媒体课件
《摄像造型表现方法》
制作: 才汝质 讲授: 才汝质
广播影视管理干部学院
2003年10月15日

第二章光学镜头和运动镜头

第二章光学镜头和运动镜头

第二章光学镜头和运动镜头第一节光学镜头的作用我们平常所说的镜头有时指摄像机每次开机至关机所摄取的一段连续视听合一的素材,即前面讲的电视画面,有时指技术性的光学意义上的镜头。

从造型艺术角度理解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镜头。

一、长焦距镜头又叫望远镜头、远摄镜头、窄角镜头等等。

不管是长焦距镜头还是变焦距镜头里的长焦距部分,在造型上都有以下特点。

(一)造型特点1、视角窄。

2、景深小。

3、可以压缩现实的纵向空间。

4、有“望远”效果。

5、在表现运动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二)作用1、调拍远距离的对象2、利于拍摄人物。

3、利用其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烘托环境气氛。

4、利用景深小的特点,可以调整镜头焦点快速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进行场面调度。

5、创造虚焦点画面。

二、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

(一)造型特点1、视角宽。

2、景深大3、画面包容的景物范围大。

4、有畸变现象。

5、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6、画面平稳清晰。

(二)作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的景物。

2、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3、可以对被摄对象进行多层次地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

4、可以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偷拍抢拍。

5、利用夸张和畸变现象实现某种特殊的造型意图。

6、利于在运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的稳定。

三、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是相对于定焦镜头而言的一种可以连续变换集中的镜头。

一般都包括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三个部分,方便了拍摄。

(一)造型特点1、一个变焦距镜头可以替代一组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2、在机位不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焦推拉,实现画面的景别变化。

3、变焦装置可以使画面景别的变化平稳而均匀,也可以急拉和急推方式形成新的画面节奏。

4、变焦推拉镜头的画面变化带有强制性。

(二)作用1、实现变焦距推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是指视场角小于40°的 镜头。 一、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 1、视角窄、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P195) 2、景深小
3、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4、有“望远”的效果 可以将远处物体拉近。 5、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动感表 现强,对纵向运动动感表现弱。
五、相对孔径和光圈系数 相对孔径: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D) 与焦距(f)的比值。 光圈系数:相对孔径(D/f)的倒数 (f/D)。也就是焦距与入射光孔直径的比值。 我们使用的摄像机镜头上面标刻的光圈 数值就是光圈系数。 相邻两档光圈的曝光量相差一级。 光圈会影响曝光量和景深。 对于手动光圈的控制是摄像师水平的体 现之一。
二、景深 焦点和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叫做景 深。 清晰的范围越大,我们就说景深越 大,清晰的范围越小,我们就说景深越 小。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片来看一下 不同大小景深的效果:
模糊圈的概念
影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有:焦距、光 圈和物距。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三个因素 会怎么影响景深的大小。
• 佳能(Canon) EF 50mmf/1.4 USM 标准 定焦镜头 套装 ¥2899.00
佳能(Canon) EF 50mm f/1.2L USM 标准定焦 镜头 ¥10649.00
• 光圈影响 景深原理 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 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光圈越大(孔径越大),景深越小,光 圈越小(孔径越小),景深越大
三、拍摄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横向线条的表现 由于广角镜头取景范围大,因此横 向线条的倾斜很容易被观众注意到,除 非我们有明确的表现目的,否则我们要 保持画面中地平线、建筑上下边缘、门 窗边缘等水平线的水平。 2、应用广角镜头的曲像和形变效果,要有 明确的目的性,要注意度的把握。
第四节:变焦距镜头
镜头焦距与视角大小: 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图片,请大家思考一下 镜头焦距与视角大小和取景范围大小的关系
由上图我们可以知道,拍摄距离不 变的情况下: 镜头焦距与(视角大小)取景范围 成反比:镜头焦距越长,(视角)取景 范围越小;镜头焦距越短,(视角)取 景范围越大 下面我们通过一幅图片来加深一下印 象:
航拍的克里 姆林宫
2、景深大,透视效果好
3、有图像畸变现象。 焦距很短的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时,线 条产生倾斜、变形,透视效果强烈,具有某种 变形效果。 焦距越短,距离被摄对象越近,效果越 明显。
近距离拍摄脸部会产生明显的变形效果, 在拍摄中要注意。
4、表现运动对象时: 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 物距越远越弱 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 物距越远越强
首先我们通过一幅图片来观察一下 光圈和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会如何 影响景深:
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发现: 光圈大小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下面我们来看另一张图,大家思考 一下光圈大小会如何影响景深
佳能(Canon) EF 50mm f/1.8 II 标准定焦镜 头 ¥659.00
3、景深: 移动机位推拉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所以景深 不会改变; 变焦推拉由于镜头焦距发生了变化,会影响景 深:推镜头会减小景深,拉镜头会扩大景深。 4、落幅 变焦距推镜头是放大起幅中的某个部分,落幅中 不会出现新的事物; 移动机位推镜头是机位向前的变化,随着机位向 前,画面内可能会出现起幅中没有的新的事物。
第二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第一节 镜头的光学性能
镜头系统外部结构图
镜头系统内部结构图
电视摄像机的光学镜头一般由多片正透 镜和负透以及相应的金属零件组合而成, 一般还带有自动光圈、电动变焦距等装置。
我们掌握镜头,主要是要掌握镜头的光 学特性。
镜头的光学特性: 是指由其光学结构所形成的物理性能, 由焦距、视场角和相对孔径三个因素组成。
3、可以通过小景深来突出、美化人物。
另外,在拍摄特写的时候能较好的还原五官比例
4、压缩纵向空间,使画面饱满。
5、利用焦点转换,完成画面形象主体 的转换。 6、拍摄虚焦画面
• • • •
7.用长焦镜头拍摄打斗场面 一记重拳 跟拍演员 打倒在地
• 8.长焦拍摄追逐场面
3、电动变焦装置可以使推拉镜头过程中画 面景别的变化平稳均匀,而用手动变焦 则可以完成急推急拉,产生特殊效果。 4、可以和别的运动摄像方式结合起来,形 成各种流畅灵活的综合运动效果。
二、造型表现上的劣势: 1、变焦距推拉不符合人眼真实视觉感受 因为变焦距推拉是焦距带来的视角变化, 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走近去看一个物体的 效果不一样,因为人的视角是不变的。
一、焦距
1、定义:从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焦 距 焦距可以决定镜头视角大小、拍摄范 围、透视程度和景深范围等等。
电视摄像机装配的一般是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 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者相等的镜头称为 标准镜头。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镜头焦距对视角大小、 拍摄范围的影响,对景深的影响我们放到后面 相关部分讲。 视角大小和取景范围其实是一个问题,视 角大,那么取景范围必然就大,视角小,取景 范围当然也小。
三、长焦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景深小,因此要注意调焦的精准。 最好能使用监视器。
2、由于视场角窄,易出现画面抖动,应尽 量使用三角架。 如必须肩扛拍摄,要尽量寻找依靠 物,使肌肉放松,身体能更好的保持稳 定,如拍摄的镜头时间较短,最好能屏 息拍摄。
第三节: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 一、造型特点 1、视角宽,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二、功用: 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较好的 展示环境。 2、利用大景深可以在画面内展示多层次景 物,增加信息量。
• 大景深镜头或称全景焦点镜头
《公民凯恩》剧照
3、利用大景深完成近距离抢拍和偷拍 4、利用形变效果形成特殊的表达意义。 《有话好好说》片段
• 5、在运动摄像中有利于保持画面稳定。 • 《2B青年的不醉人生》
2、变焦距推拉带有较强的视觉强制性,人 为的痕迹比较明显。
相似: 1、都引起连续的景别变化 2、被摄主体都产生从小到大的变化
区别: 1、视角: 移动机位推拉镜头不会改变视角; 变焦推会使视角变窄,变焦拉会使 视角变宽。 2、视距: 变焦距推拉镜头不会改变物距; 移动机位推拉镜头使摄像机与被摄 主体之间的距离(视距)发生了改变
二、长焦距镜头的运用 1、有利于远距离抓拍和偷拍,形成客观真 实的艺术效果。 由于长焦距镜头能在较远拍摄距离 上拉近被摄主体,所以常用于纪录片、 纪实风格剧情片、体育运动、野生动物 的拍摄。
2、常用于拍摄带有日月的画面 因为用长焦距镜头可以把日月拉近, 在画面上表现的比较大,形成强烈的视 觉效果。
四、视场角 是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 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视场角主要受镜头成像尺寸和镜头焦 距这两个因素影响。 镜头成像尺寸,也就是摄像管或者CCD 的大小是确定的,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影 响视场角大小的就是焦距: 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 视场角越大 标准镜头的视场角在45度左右。
我们使用的摄像机,大部分只配备一个变 焦距镜头,我们通过转动变焦环,就可以连 续的变动焦距。 我们摄像机上的推拉按钮,其实改变的就 是变焦距镜头的焦距,推就是增长焦距,拉 就是减短焦距。 我们在前面已经看过变焦距镜头的内外结 构示意图。
一、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优势: 1、可以替代一组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不必为了变换焦距而更换镜头,极大的方便了 拍摄。 2、可以方便的完成变焦距推拉镜头的拍摄。 不用改变机位,即可完成推拉运动镜头 的拍摄,可以方便的改变景别。 而且可以完成移动推拉所无法完成的一 些推拉拍摄,如从树推向天空的飞机。
物距影响 景深
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非常简单: 在光圈和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距离 越近,景深越小;拍摄距离越远,景深 越大。
三、覆膜 在镜头玻璃表面上往往有一层蓝色或黄色的覆 膜,目的是减少介质表面不必要的反光。 也就是能够减少光线损失,提高清晰度。 现代一般采用多层覆膜,也就是在早期蓝色覆 膜基础上增加了黄色覆膜层。能更好的减少紫外线 影响和表现色彩。 覆膜和未经过覆膜的镜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 画面强光部位的表现上: 覆膜镜头:强光部分有层次、清晰度高 未覆膜镜头:强光部分整体发白,容易出现曝 光过度和光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