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要素费用核算的总体要求如前所述,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成本费用,在成本会计中称为费用要素。
工业企业的费用划分为九个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其他费用。
当工业企业发生各种要素费用时,总体上可以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核算。
一、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账,其所属明细账按成本或费用项目设专栏登记二、企业发生的要素费用,视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归集、分配。
三、1、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并能辨认为哪种产品所耗的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
四、2、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但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费用,需要采用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五、3、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或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都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然后将“制造费用”以及服务于基本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通过一定程序、方法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六、4、凡是用于行政部门管理、组织生产经营、筹集资金及销售所耗用的要素费用,不需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七、要素费用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遵循的原则八、1、重要性原则九、重要性原则是对分配对象而言。
十、凡是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比重较大的,应作为独立成本项目,单独分配,反之则并入其他项目。
十一、如原料及主要材料,应单独列示;又如燃料和动力,可视其占成本比重大小,既可作为成本项目单独分配,亦可并入“直接材料”及“制造费用”项目分配。
十二、2、直接性原则十三、直接性原则也是对分配对象而言。
十四、要求尽量扩大直接计入费用范围,因为这部分费用越大,人为标准分配的费用就少,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就越高。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PPT文档资料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工资分配表
2019年8月31日
4. 编制费用分配表
受益 对象 甲产品 乙产品
分配标准 (工时) 4000 00
合计
7000 5 35000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材料费用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采购成本的确定
二、原材料的核算
三、材料发出成本的计算 四、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五、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材料费用
一、材料采购成本的确定 买价 运杂费 外购材料成本包括: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 一次性购进多种材料发生的共同费用应按一定标准 分摊计入材料成本。 例2 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即甲材料400吨,买价200元/吨, 乙材料600吨,买价150元/吨,共支付运费9000元。甲材料 运输途中的定额损耗为0.7%,实际损耗2.4吨。乙材料经过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实际入库580吨。运费按材料重量比例 分摊。甲乙两种材料的进料成本计算,
合计 7800 9500 17300 500 300 200 200 18500
10
800 1000 1800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作如下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7800 —B产品 95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00 —供水车间 3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00 管理费用 200 贷:原材料 18500 (二)按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月内发出的材料均按计划成本计 入有关成本和费用,月末,计算出材料成本差率,并将成 本差异在库存材料和发出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会计学习题及答案 (3)

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 80%计算。该工人的病假期间有 2 个节假日。③按 20.92
日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算月工资。④按 20.92 日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工
资计算月工资。按 30 日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下,下列正确的
是( )。
A.日工资率为 91.10 元
B.日工资率为 94.14 元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第一部分 练 习 题 —、单项选择题 1.在未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工艺用燃 料费用应借记的科目是( )。 A .“原材料” B.“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燃料” 答案:B 2.在未设立“然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用电力 费用应借记的科目是( )。 A.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应付账款” D.“管理费用” 答案:B 3.下列不属于工资总额组成的内容的是( )。 A. 计件工资 B.加班加点工 C.市内交通补助 D.超额劳动报酬 答案:C 4 下列不属于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 A. 专设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 B.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C.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 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工艺用燃料费用( )。 A.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 B.属于直接生产费用 C.直接或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借方 D.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记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E.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答案:ABCD 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登记( )。 A .入库材料的成本节约差异 B .入库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 C .发出材料分摊的差异颔 D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E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答案:ACE 3.下列固定资产中,本月不应计提折旧的有( )。 A.上月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 B.本月报废的设备 C.上月购人本月尚未使用的机器设备 D.本月购人并已交付使用的设备 E.上月已超龄使用的厂房 答案:ACDE 4.分配外购动力费用时,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外购电费应( )。 A.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B.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D.借记“待摊费用”科目
成本会计_03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成本会计_03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素费用是指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而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可以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核算和控制,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要素费用的归集是指将不同性质的费用按照科目分类进行搜集和登记。
常见的要素费用包括原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以及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其中,原材料费以及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是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可以直接分配到产品上。
而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是与产品间接相关的费用,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
在归集要素费用的过程中,一般应该按照费用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集和分配。
对于直接费用,可以通过核算实际发生的费用金额进行归集。
而对于间接费用,由于其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联,需要通过间接费用分配基数和分配方法进行分配。
间接费用的分配是将间接费用分摊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以便于计算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占比。
常见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有计算指标法、直接人工费法和直接工时法。
其中,计算指标法是利用其中一种指标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比如利用销售额或产值对销售费用进行分配。
直接人工费法是将间接费用按照直接人工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
直接工时法是将间接费用按照直接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
通过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可以得到各个成本对象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费用的实际支出情况,是企业进行决策和控制的重要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差异,及时了解到成本超支或低于预算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用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找出成本的优化空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在经营决策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的成本情况,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经营策略。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核算第三章

解题过程: 按30天计算日标准工资: 日标准工资=1800÷30=60(元/日)
扣勤法。
应付职工薪酬=1800-60×1-60×2×(1-90%)=
1728(元)
按20.83天计算日标准工资:
日标准工资=1800÷20.83=86.41(元/日)
应付职工薪酬=1800-86.41×1-86.41×2×(1- 90%)=1696.31(元)
划成本计价核算,期末根据有关资料计算分配材料成
本差异。根据发料凭证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或发出材 料汇总表),并编制材料成本差异分配表。
材料费用的分配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原材料费用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原 材料费用。
1. 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 计件工资: • 应付计件工资=∑(各种产品的数量×该 种产品的计件单价) • 计件单价=产品定额工时×等级小时工 资率
各车间、部门的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一般都分别 装有电表,外购电力费用在各车间部门可按用电度数 分配;车间中的动力用电,一般不按产品分别安装电 表, 因而车间动力用电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一般按 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定额耗电量比 例或其他比例分配。
(四)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 配
【例题】某企业200×年6月共耗电度数为80000度,每度 电0.5元, 共发生电费40000元.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 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电65000 度,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甲 产品生产工时为64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小时 。车间照明用电4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6000度,企 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5000度。该企业设有“燃料及动力” 成本项目, 甲、乙产品动力费用如何分配?
第三章工业企业成本要素费用的核算讲解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会计》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五、材料费用的分配
4、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 1200公斤, 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 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 本差异 ×100%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 划成本 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 异率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会计》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四、材料发出的计价
2、消耗材料的计价 (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 (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一般分批分次购入,其单价并不一致,材料发出时如何确 定其单价? 可采用以下方法: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 均法、个别认定法。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会计》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五、材料费用的分配
4、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 管理。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 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 料消耗定额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会计》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五、材料费用的分配
4、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本会计》第三章 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 18 —
2 (一)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 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时,除分配标准为定额材料费用之外,分配的 步骤与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相同。
计算公式为:
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该产品产 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材料单位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表3-3 领料登记表
领料单位:
发料仓库:
材料编号
材料类别
名称
规格
计量单位
日期
领用数量 累计领用数量 领料人
发料人
材料单价
合计金额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4 (一)材料费用的原始记录
退料单
— 14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
退料单(见表3-4)是一种记录生产车间退回结存材料的凭证。车间或班组在领用 材料较多或出于月末成本计算的需要,可将材料退回仓库,填写“退料单”。下月不再 使用的材料,应填制“退料单”,连同材料退回仓库,下月继续使用的材料办理“假退 料”手续。退料单一般一式三联,分别由发料部门、发料仓库和会计部门留存。
表3-2 限额领料单
领料单位: 计划产量:
材料名称: 单位消耗定额:
发料仓库: 编号:
材料 编号
材料 类别
名称
规格
计量 单位
领用 限额
实领 总数量
计划 单价 (元)
金额 (元)
备注
日期
请领
数量
领料单位 签章
数量
实发
收料人签 发料人签
章
章
数量
退料
收料人签 发料人签
成本会计_03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要素费用的计算和归集方法
要素费用的计算和归集分为两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计入的费用,简称直接费用,是指能确
认为哪一种产品耗用的资源,直接归集为该产品的生产 成本。间接计入的费用,简称间接费用或称共同耗用的 费用,是指不能明确归属于哪一种产品耗用的资源,不 能直接归集为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应采用一定的标 准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 第二层次:如果在成本计算期末没有在产品,通过第一 层次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即为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果 在成本计算期末还有在产品,那么,生产费用还应在完 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确定完工产品和在产 品成本。因此,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就是生产费用的归集、 分配、再归集、再分配的过程。
(一)计时工资的计算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公式为: 1、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2、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 3、月计薪天数=(365-104)÷12=21.75(天) 4、法定节假日的日工资=日工资×4天
【例3.2】 长江公司机械厂职工周立的月标准工资为1 240元,200×年1月份缺勤4天(缺勤期间有法定休假日1 天)。1月份有2天节日,8个休息日,节假日均在休假, 则周立的月实际收入为:
材料费用分配表
200×年5月
单位:元
应借账户
生产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小计
直接材料
2 000 1 000 500
3 500
共同耗用材料
25 600 28 800 9 800 38 900
96 300
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1 800
1 800
制造费用
1 600
但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材料。 3、外购半成品:是指从外部购入,还需继续加工或进行装配,构成产品主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 “制造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 账户;
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营业费用” 账户。
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Y车间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材料费) 管理费用----材料费 营业费用----材料费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A材料)
2、相应账户的设置 “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账户。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1、分配原则: 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 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 成本项目;
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 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 “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三、材料费用的核算
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 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见教材举例)
2、账务处理 :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本 项目;
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 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的费用(或成本)项目;
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 × 4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 × 4 =2112(元) 合计 4800(元)
方法2: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 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 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成本会计
Cost Accounting
2007年2月
第三章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
学习目标
理解各种要素费用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配和 归集的程序:掌握要素费用的分配与账务处 理;;理解各种分配方法的优劣及其选用。
学习内容
要素费用核算的程序 材料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外购动力归集、分配与核算; 人工费用的计算、归集、分配与核算; 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 材料费用分配率
运用方法2计算如下:
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2、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 =4.8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560×4.8=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40×4.8=2112(元) 合计 4800(元)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 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 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 料数量×材料单价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 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 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 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 担的材料费。
2、分配标准的确定原则:合理与简便 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 小有密切联系。 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定额消耗量比例 系数比例 产品产量比例 重量比例 体积比例等。
(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方法1: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 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第一节 费用要素核算的程序
一、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程序
凡要素费用属于直接生产费用,又设有成本项目则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 户,如费用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则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分配的一般方 法:(计算的基本公式) 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 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
二、要素费用中其他用途费用的核算程序
凡不满足上述二个条件的要素费用: 生产费用:先记入“辅助产生成本”、“制造费用”账户再转入“基本生产成 本 ”账户; 期间费用:则记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账户 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则记入“在建工程‘等账户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的分类
1、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划分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 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分配计算如下: (1)材料定额费用: 甲产品: A材料定额费用=150 × 6×10=90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 (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8600(元) 乙产品: 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 (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5600(元) (2)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 (3)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甲产品:18600×1.1=20460 乙产品:15600×1.1=17160 合计 37620
运用方法1计算如下: 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 4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合计 1200(公斤)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某产品某材料定额费用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费用定额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消耗定额×该材料计划单
价
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总费用÷各产品各材料费用 定额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定额之 和 × 材料费用分配率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材料共计37620元。本月 实际投产量为: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 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 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 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