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红艳艳 石榴籽籽抱成团

合集下载

关于石榴籽精神的作文

关于石榴籽精神的作文

关于石榴籽精神的作文
咱都知道,石榴这水果,外表红彤彤的,剥开一看,里头满满当当都是籽儿。

这些籽儿紧紧挨在一起,一个都不落下,这就像咱们常说的“石榴籽精神”。

啥是石榴籽精神呢?简单来说,就是团结一心,不分彼此。

就好比咱们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在这个集体里,咱们就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成团。

想想看,如果石榴籽们都各顾各的,那石榴还能是完整、饱满的吗?肯定不能啊!同样的道理,咱们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学校、社区,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都需要这种团结的精神。

比如说,学校组织运动会,参加接力赛的时候,每一棒的同学都得拼尽全力,把棒子稳稳地交给下一位,这就是团结,这就是石榴籽精神。

要是其中有一个同学掉链子,那整个团队的成绩可就受影响啦。

再比如说,一个社区要搞卫生大扫除,大家一起动手,有人扫地,有人倒垃圾,有人清理小广告,这也是石榴籽精神在发挥作用。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社区才能变得干净整洁,住起来才舒心。

还有啊,咱们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有 56 个民族,就像 56 颗紧紧相依的石榴籽。

大家虽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但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这才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所以说,石榴籽精神可太重要啦!咱们每个人都得把它放在心里,在生活
中多和别人团结协作,这样咱们的日子才能像石榴一样,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石榴团结的诗句

石榴团结的诗句

石榴团结的诗句
石榴团结的诗句如下:
石榴花开红艳艳,
硕果累累压枝弯。

兄弟姐妹是一家,
团结一心共奋进。

石榴团结是传统,
历久弥新铭心间。

兄弟姐妹相互助,
共同创造辉煌篇。

石榴团结心相连,
手牵手共前行。

弘扬正义勇担当,
建设美好新家园。

拓展:
石榴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物,被认为是代表着团结和友谊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榴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着爱情、幸福和繁荣。

同时,石榴的果实也是吉祥的象征,被认为是代表着团结和胜利的吉祥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石榴团结的典故和诗歌。

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石榴花发照沟溪,
红艳艳如花脸啼。

不惜千金买宝器,
应妨一醉徼红颜。

”这首诗描绘了石榴花的鲜艳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石榴团结的赞赏和推崇。

在现代社会中,石榴团结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精神和文化力量。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石榴被视为象征着团结和友谊的重要符号,被广泛运用在文化、政治和商业等领域。

石榴花开校园,籽籽同心向党作文

石榴花开校园,籽籽同心向党作文

石榴花开校园,籽籽同心向党作文作文一:小学生版在我们的校园里,石榴花开得可漂亮啦!那火红的花朵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奏着快乐的歌。

老师告诉我们,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就像我们各民族的小朋友要团结在一起。

我们班就有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

有回族的马小明,维吾尔族的古丽,还有蒙古族的巴特尔。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从来不分彼此。

记得有一次,我在操场上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古丽看到后,马上跑过来,扶起我,还带我去了医务室。

她一路上安慰我,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

还有一次,数学考试我没考好,心情很低落。

巴特尔主动来帮我讲解错题,鼓励我不要灰心。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又有了信心,努力学习,终于在下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在我们的校园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心向着党,快乐成长!作文二:初中生版走进校园,石榴花正热烈地绽放。

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花朵,红得似火,仿佛在诉说着团结的力量。

“石榴花开校园,籽籽同心向党”,这句话在我们的校园里可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学校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比如民族文化节,同学们穿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服饰,展示着独特的舞蹈和歌曲。

回族的同学跳起了欢快的“花儿”,蒙古族的同学唱起了豪迈的长调,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还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知识竞赛。

我们小组里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同学。

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努力,最终获得了第一名。

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为团队的胜利而欢呼。

在校园里,我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依,在党的关怀下,共同追逐梦想。

作文三:高中生版当石榴花在校园中绽放,那艳丽的色彩仿佛是青春的热情在燃烧。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地方。

在这里,“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向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我的同桌是一位藏族同学,名叫扎西。

他初来学校时,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不太适应。

但同学们主动与他交流,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文学类文本《石榴》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德州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考)

文学类文本《石榴》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德州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考)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石榴玄月七月,太阳把大地晒得热热的,石榴的花红红艳艳,小石榴即将诞生了。

在枫丹园,一棵石榴树兀自立着。

和周边的香樟、朴树、红叶李、桂花树不同,石榴树大热天开花,到了秋天就挂满红灯笼般的石榴。

石榴籽抱团,又甜得很,小区人路过,都会仰头看上几眼,畅想一阵子。

石榴是麻叔栽下的。

麻叔住一楼,向南的门前是空地,空地植了草坪,他就在这草坪上栽了石榴树,和其他的树隔空相望。

石榴树栽下时,也就手指头粗细,没人注意它,倒是一些宠物狗发现了,常对着它撒上几滴尿。

几年过去,树长大了,花开得旺了,小区物业找上门,说绿地是大家共有的,不能乱栽树。

麻叔据理力争,说,树不是乱栽的,也不是自己的,有阴凉儿大家乘,有花大家看,好事一桩。

围观的人打圆场,物业也就得过,且过,石榴树算是有了小区的“户口”,安顿了下来。

叫麻叔为“麻叔”有点儿不恭敬,他小时得过天花,人活下来了,落了一脸的麻子。

什么时候、什么人喊了第一声“麻叔”不可考,但既已喊出了,小区人就不分老幼地喊,麻叔也应得脆生生的。

麻叔人好,和石榴树一样好。

石榴树在枫丹园是唯一的,一旦开花就诱人得很。

做父母的会对孩子说,这红红的花是石榴花。

孩子们记下了,实际上做父母的也是想多望几眼的,石榴花多美呀!麻叔多半这时是坐在石榴树下的,含着笑,把粒粒麻子都挣开了。

石榴挂果了,孩子们闹着父母要摘了玩儿。

父母不允,麻叔就会救急,摘上一枚,把孩子哄笑了。

麻叔的理论是,让孩子知道不熟的果子涩,是好事。

如此,到秋天石榴熟时,往往就只剩下树梢的几颗石榴了。

树梢上的石榴熟得裂开了嘴,是采摘的时候了,麻叔就找来保安,要他们帮忙,把石榴摘下。

这日子一定是在周末,孩子们聚在石榴树下玩的时候。

摘三个是三个,摘五个是五个,掰开了让孩子们品尝。

孩子们图个新鲜你抢我抢,麻叔在一边乐。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观后感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观后感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观后感嗨,朋友们!今天我看了一个超棒的东西,叫“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感触可多啦!
一开头,看到那一个个不同民族的笑脸,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那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团结的力量。

里面的故事也特别动人。

比如说,有个村子,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小伙伴们一起搞种植,互相帮忙,分享经验。

不管是播种的时候,还是收获的季节,大家都齐心协力,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
还有啊,学校里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一起做手工的时候,那认真的劲儿,仿佛在创造一个大大的梦想。

一起唱歌跳舞的时候,那欢快的氛围,简直能把房顶都掀翻。

看到这些,我就忍不住想,咱们国家这么多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多好啊!大家虽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是心却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种团结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有安全感。

不管遇到啥困难,大家都能搭把手,一起度过。

就像一家人一样,不分你我。

我觉得呀,咱们在生活中也得这样。

多和不同民族的朋友交流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一起玩耍,一起进步。

这样,咱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咱们的大家庭才会更加温暖。

反正看完之后,我是下定决心啦,要从自己做起,为民族团结出一份力!让这石榴花开得更加红艳艳!朋友们,你们呢?。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演讲稿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演讲稿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呀!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团结一家亲”这个话题。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石榴呀?那一个个红彤彤的石榴,饱满又可爱。

每次看到石榴,我就会想起我们的生活,就像那石榴一样,虽然每一颗籽都小小的,但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美好的果实。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了一个社区活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来到活动现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老人,有小孩,有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朋友。

大家都带着笑容,热情地打招呼。

活动开始后,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一起完成各种任务。

我所在的小组里有一个维吾尔族的大哥,他叫买买提。

买买提大哥特别热情豪爽,一开始我还有点小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交流,但他主动和我聊天,还教了我几句维吾尔语,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小困难。

有一个环节需要我们一起搭建一个小模型,可是我们试了好几次都不太成功。

这时候,买买提大哥鼓励我们说:“别着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我们肯定能行!”于是,我们纷纷开动脑筋,出谋划策,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好方法,成功地搭建好了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当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都觉得特别开心和满足。

我们一起合影留念,那一刻,我看着大家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不就是石榴籽籽团结在一起的样子吗?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在那一刻,我们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充满温暖和力量的大家庭。

就像那石榴花,开得那样红,那样艳,每一朵花都在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但当我们团结在一起,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学校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工作中,同事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为了实现目标而齐心协力。

这些都是籽籽团结的体现,都是我们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石榴籽精神作文

石榴籽精神作文

石榴籽精神作文咱们中国人啊,老爱讲个“石榴籽精神”。

这石榴籽精神啊,就像那石榴里的籽儿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得很呢!你看那石榴,圆滚滚的一个大果子,外表看着就喜庆。

可当你把它剥开,里面满满当当全是籽儿,一颗挨着一颗,密密麻麻的。

这些籽儿大小都差不多,颜色红彤彤的,就像咱中国人的心,热热乎乎的。

它们谁也不单独跑出去,就这么紧紧凑在一块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石榴世界。

咱中国人在生活里啊,到处都体现着这石榴籽精神。

就说在小区里吧,邻里之间那关系处得就像石榴籽儿一样亲。

哪家做了好吃的,准会给隔壁邻居端上一碗。

张大妈家的孩子没人带了,李阿姨二话不说就帮忙照顾着。

大家平时有个啥事儿,都互相帮衬着,不会觉得是在麻烦别人。

这就是团结啊,就像石榴籽儿似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小区环境。

再看看那些在外地打工的人们。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山南海北,操着不同的口音。

刚开始的时候,彼此还挺陌生。

可是呢,在一个城市里打拼久了,大家就开始互相取暖了。

一起合租房子,互相分享找工作的经验,过年回不了家的时候,就凑在一块儿包饺子,热热闹闹的。

这些人就像石榴籽儿一样,在陌生的城市里紧紧抱成一团,共同对抗生活中的困难。

咱们国家也一样啊,五十六个民族就像石榴籽儿一样。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就像每颗石榴籽儿都有自己的形状和小特点。

但是大家从来没有分开过,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咱们这个伟大的中华民族。

汉族的兄弟姐妹们和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手拉手,一起发展经济,一起传承文化。

像在新疆,维吾尔族的同胞们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和音乐传遍了全国,而汉族的朋友们也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去帮助新疆发展农业、工业。

大家都在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这就是石榴籽精神在民族大团结中的体现。

要是没有这石榴籽精神,那可不行。

就像一个石榴要是籽儿都散开了,那就不叫石榴了,就是一堆零散的籽儿,啥也不是。

咱们人要是不团结,那遇到个事儿就只能干瞪眼。

花开石榴红,团结心向党作文

花开石榴红,团结心向党作文

花开石榴红,团结心向党作文朋友!今天咱来唠唠“花开石榴红,团结心向党”这事儿。

说到石榴,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一颗颗紧紧挤在一起的小籽儿,就像我们和党紧紧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每到秋天,石榴树就被那火红的果子给压弯了腰。

我奶奶总是爱说:“看这石榴籽,粒粒抱成团,咱们也要团结一心。

”我当时不懂,只知道用小手去扒拉那些石榴,牙一使劲儿,满嘴的酸甜就跟着石榴籽一同炸开来。

直到长大后,才慢慢领会奶奶话里的道理。

在我们村里,有个习俗,每年党的重要纪念日,我们都会围坐在一起,分享石榴。

村里老书记说得好:“石榴开花给我们带来吉祥,咱们大家也要像这石榴花一样,火红灿烂,紧密团结。

”这种传统,一直传到了现在,我想它是一种象征,不只是石榴的红,更是我们对党的热爱与忠诚。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村子的小广场,墙上挂着一幅幅生动的画,画里的石榴开得那叫一个艳啊,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那抹炙热的红色。

那时候,每逢党员活动日,小广场总能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三五成群,手里都捧着一颗石榴,津津有味地吃着,脸上沾满果汁,像极了小花猫。

有一次,我拉着朋友在小广场转悠,看见一对新婚小夫妻在石榴树下拍照。

石榴树成了他们最美好的背景,象征着幸福和团结。

大家都说:“石榴树下许的愿望,准能成真。

”可见这石榴不仅象征着团结,还寄托着希望和美好的向往。

在这片土地上,石榴早就不仅仅是一种水果,而是一种寄托和希望,是我们心中那份不变的信仰。

在我们心里,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那朵朵石榴花所映照的永远是一颗向党心,红红的,热烈的,就像我们的信仰一样,不曾改变。

朋友,你有没有闻到石榴花的香味呢?那不只是果香,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和心灵的触动。

我写这篇文章时,心里就像被石榴花染红了一样,满是炽热和真诚。

希望你也能感受到这种情感,咱一起来为这个美好的“石榴红”而努力,让我们的团结更加紧密,心向着党,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榴花开红艳艳石榴籽籽抱成团
一大早,新疆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协依坦库勒村村民李明吃过早饭就来到了同村老朋友艾沙·吾拉依木的家,离工作组约定给贫困户送种鸽的日子快到了,艾沙家的鸽子笼还没扎起来,李明有点坐不住了,要知道他俩是村里民汉结对交朋友的互助对象,“我俩从小一起长大,技术活我帮他,棉田里的活他帮我”李明笑着说。

在协依坦库勒村这样的民汉结对交朋友的互助对象还有好几十个。

“腿怎么样了?”王月英和海丽古丽·哈斯木这两位年近80岁的老人见面后,握在一起的手久久都没有分开,“当年我们一家初到村里落户时,在海丽古丽家住了整整一个冬天,来年开春帮我们盖房子,春耕生产时提供农具,还把原本不多的小麦种子分了一半让我们抢农时播种。

我最爱吃她家的拉条子,她说的那几句带甘肃口音的普通话,就是我教的。

”王月英说完,两个老人爽朗地笑在了一起。

在协依坦库勒村,嵌入式居住着维、汉、回、瑶等多个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耕作、生活、奋斗在一起,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相濡以沫,休戚与共,共居共事共学的场景随处可见,亲切自然。

“民族团结在我们村深入人心,维吾尔族、汉族群众不分彼此、亲如一家,在我们村有民汉父子、民汉母女、民汉夫妻,
民汉兄弟姐妹那就太多了,我的胳膊都是村党支部书记马英军给保下来的。

”村民吐尔逊·吾守尔说。

“前年春天,我的胳膊骨折了,当时没钱去医院,村支书马英军知道后,自己出钱第一时间送我到医院,没有马书记,我的胳膊就残废了,我们俩就是亲兄弟。

村民吐尔逊·艾孜木的老婆得了重病要往乌鲁木齐转院,全村都自发进行了捐款,汉族小队一次性就捐了2000多元,要知道村民的生活都不宽裕。


村党支部副书记玉素音·麦丁,在七、八十年代,看到刚来村里落户的汉族青年生产生活上困难重重,就带领维吾尔族村民们主动提供帮助,冬天提供抵御严寒的房子,春耕提供农具和生产资料,给初来乍到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食宿,帮助他们找活干。

1991年从49团来了一户叫李万新的汉族人家在果园打工,因为欠收,无钱回老家,妻子又临产,生活非常艰苦,只好忍痛将未满月的孩子包裹在旧棉絮中,放在路边的雪地上希望让人抱走。

玉素音·麦丁知道后,当即决定收养这个弃婴,并拿出米面油接济李万新夫妇,出钱买了车票送他们回四川老家,如今这个有维汉两个名字的女儿已经出嫁,有了美满的家庭,玉素音·麦丁也有了一个外孙女和一个外孙。

这样的感人事迹不只是玉素音·麦丁家有,村民如苏力·阿布拉、麦海木·卡斯木也将收养的孩子抚养长大,即将完成学业。

汉族村民周七甫的妻子去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从叶城来村里养鸡场打工的维吾尔族妇女海尼沙·艾买提,主动担负起照顾他生活的重任,一边在鸡场打工,一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海尼沙·艾买提敬佩周七甫有养殖技术,又能吃苦,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成为一家人,现有了一个说双语,有维汉两个名字的可爱小男孩,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在15村不分民族,大家都是好邻居,亲兄弟。

民族团结不仅源于好的传统,更因为有好的制度,每年5月村党支部都要隆重表彰村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互帮互助的好模范,不仅在精神上鼓励,物质上也给予奖励。

我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工资待遇好,这是因为村民们都有好的双语基础”说一口流利双语的现任村支书马英军指着村里的民族结对光
荣榜说。

村民当中,维吾尔族都能简单地说上几话汉语,汉族村民大多都能讲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大家不分民族,团结共处,相互尊重,互帮互助,一家有难,全村帮忙。

生产中汉族群众主动给维吾尔族群众传授农业种植新技术,春耕时维吾尔族主动到汉族领居地里帮忙干农活。

邻里之间、民汉群众之间相互关心的事例屡见不鲜,每到逢年过节,村里的各族干部群众就自发地相互拜访。

共居共学共事的民族团结故事就像石榴花开红艳艳,团结的人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现如今,新建的富民安居房整洁宽敞,几十年的民汉老领居
还是门对门,房挨房,闲暇时间在干净整洁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悠闲地看电视,或是扎堆继续讲年青时就说不完的笑话,放学的孩子们在篮球场上你追我赶,嬉戏玩耍,妇女们在门前的小菜园里忙前忙后……各民族团结致富奔小康,“万方乐奏有于阗”的美好图景时常出现在人们眼前。

“我们原来的收入主要是种地种棉花,现在柏油路已经四通八达。

老百姓除了种地,这几年外出打工的多了起来,这是因为我们有好的“双语”基础,在外面打工机会多,特别是有了工作组的联络,挣到手里的钱也多了很多,有的村民还开起了小商店,或到内地做起了生意。

”在外务工休假回来的村民艾麦提·依明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