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对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开发

合集下载

探析舞蹈身体语言的情感表达——以舞剧《赵氏孤儿》中“程婴妻”为例

探析舞蹈身体语言的情感表达——以舞剧《赵氏孤儿》中“程婴妻”为例

I Xi Ju Yu Ying Shi•戏剧与影视探析舞蹈身体语言的情感表达—以舞剧《赵氏孤儿》中“程婴妻”为例唐靖雯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摘要:身体作为舞剧中传递•情感最基本的表达工具,其语言的情感表达功能还需要进行不断地研究与开发。

舞蹈身体语言是在观众与编导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那么身体语言的情感表达无疑成为了两者沟通最主要的功能。

文章首先对舞蹈身体语言进行简单阐述,然后分析"程婴妻”身体语言的情感表达,最后对当今舞剧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研究身体语言的情感表达,是为了能呈现更好的作品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舞剧背后所表达的哲学意义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情感表达身体语言舞蹈表演"程婴妻”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157-03—、舞蹈身体语言简述(一)舞蹈身体语言概念舞蹈作为一种无声的艺术,以人的身体为媒质,用身体传情达意。

舞蹈身体语言与普罗大众的语言艺术相比,在审美感方面要求更高,它需要用经过精心设计的动作、造型、调度来细腻地描述人物形象特征、情感变化以及故事情节发展。

对于舞者来说,所能展现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内心情感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身体语言,如果身体语言的表达不到位,就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观感,无法完整地表达创编者想要传递的内涵。

只有当舞蹈身体语言充分契合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活动、故事情节时,才能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生动的故事。

其次,舞剧是通过人物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身体语言来表达舞剧的思想感情和隐含寓意,从而营造深邃的意境和浓烈的气氛。

通过不同人物的碰撞与其产生的火花唤醒欣赏者相应的感受,从而触发共鸣,引起联想,受到熏陶。

(二)“程婴妻”的身体语言文学基础“程婴妻”一角作为典型的悲剧女性形象,却在很多改编版本中被刻意淡化,甚至直接抹掉这一人物。

纪君祥先生笔下的她,不知姓甚名谁,有的只是被冠以夫姓的一名妻子。

舞蹈编导作为舞台艺术的核心机制以及舞蹈作品的形象塑造者

舞蹈编导作为舞台艺术的核心机制以及舞蹈作品的形象塑造者

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是丰富舞蹈文化架构,促进舞蹈文化传播的直接动力。

在现代艺术视域中,舞蹈已成为融合表演者肢体语言、动作形象、艺术情感的综合性艺术表达方式,在健全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开拓人民群众精神视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表演要想将舞蹈艺术的魅力真正展现出来,借助丰富的艺术元素将舞蹈所具有的艺术情感传递给观众最重要的就是舞蹈编导的创作及基本素养体现。

对舞蹈作品进行创作,借助舞台表演展现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是舞蹈编导具所承担的职责。

舞蹈编导作为舞台艺术的核心机制以及舞蹈作品的形象塑造者,通过对舞蹈艺术作品改造、加工,可全面丰富舞蹈作品文化内涵,将舞蹈作品具有的文化资源展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舞蹈编导具有的艺术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上到舞台场景的塑造,下到舞台审美信息的传达,舞蹈编导都要详细的考量和规划,合理的布置舞台场景,突出演员形象。

舞蹈编导的艺术创作是舞蹈作品诞生和艺术主题升华的过程,不仅是因为舞蹈编导具有独特的艺术创造力,更是舞台编导在长期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审美能力,能够将各种视觉审美元素融入到舞台表现体系中,丰富舞台场景。

舞蹈编导对空间的应用及其注意点【论文】

舞蹈编导对空间的应用及其注意点【论文】

舞蹈编导对空间的应用及其注意点摘要:舞蹈编导在进行编排的时候,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及对空间环境的有效运用,这对于舞蹈编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决定舞蹈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本文主要以舞蹈的空间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背景,以舞剧《黎族家园》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出空间的舞蹈动作的编排需要根据舞蹈的真实所在的空间和虚拟的空间进行编排,另外作品需要与观众进行空间的连接,这样才能使舞台上各个因素之间深度融合。

关键词:舞蹈编导; 想象力; 创造力; 表现力;引言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编排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对空间的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在运用中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这需要编导把空间看成是一个实质性存在的物质形态,因为空间是我们所生活的氛围,也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必要环境,它既是很具体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编导需要对整个空间的环境进行思考,使得舞蹈还有舞台及任务的形象相互渗透与适应,这样才能够给观众一个好的视觉感受,也能够使得舞蹈更加展现出其优美特点,也使得作品更加饱满丰富。

一、舞蹈空间的含义及特征我们所说的舞蹈空间分两层含义,分别是外在的空间和内在的空间。

外部空间是人体结构以外的部分,而内部空间是人体通过肢体动作所展现舞蹈内容的空间。

舞蹈是呈现于人的视觉空间的一门艺术,因此也可以说舞蹈是一门空间艺术,这就需要舞蹈的编导很好兼顾内在和外在空间,才能体现出该舞蹈的特征。

舞蹈编导在创编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该舞蹈的动作组成,它是舞蹈编排过程中首要应该考虑的因素,也是舞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给予观众最直接的展现形式,它与想象的空间共同组成了舞蹈的空间形象,并且舞蹈的空间体现在舞蹈编导自身的主观意识形态及其对舞蹈编导技术手段的运用。

二、优秀的舞蹈编导在空间表现方面具备的素质对于一位优秀的舞蹈编导来说,除了能够熟练地掌握舞蹈的专业技术技巧之外,还要掌握舞蹈的多种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思路展现出不同的舞台效果,能够运用自己的方式把舞蹈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

舞蹈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舞蹈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舞蹈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作者:荣平来源:《艺术研究》2020年第04期摘要:舞蹈是集音乐、美术、戏剧、杂技等为一体,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型表演艺术。

“舞蹈是以人体本身为物质材料,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舞蹈表演是一种传达与再现,欲达传神的效果,需要编导、演员、舞美、音乐等默契配合,而我们所说的舞蹈表演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此过程是通过演员对作品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进行表达,最终与观众在心灵情感上引起共鸣。

本文从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定义出发,通过舞蹈作品分析的途径对舞蹈演员进行二度创作所需的条件与途径进行展开论述,力求舞蹈表演能够使作品内容铭记于心、思想传达于心、情感共鸣于心。

关键词:舞蹈舞蹈表演二度创作舞蹈是融视觉听觉为一体的表演艺术,通过时间即音乐的节奏,在空间里以人体动作为本,呈现不同的结构、造型以及流动的画面,点与线的结合给人视觉上强大冲击感,心灵上的震撼感,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听觉享受也毫不逊色。

舞蹈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生活动作经过编导一度创作成为舞蹈动作,再经过演员二度创作,观众的接收反馈即三度创作,来实现美的呈现、心的感受、情的交融。

一、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概念阐释舞蹈是以人体为物理材料,在时间和空间中以具有美感的肢体语言与观众进行着化学反应,舞蹈语言、表情、节奏、构图等多种元素共同塑造出具有动态性和直观性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达到传达情思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编导通过对生活中事物明察秋毫所提炼出来的形象及动作,经过舞蹈艺术化整合,使之成为富有万物之灵性,人间冷暖情的表演艺术作品,舞蹈演员把作品在舞台上进行再现与传达的过程就是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过程。

二度创作“演”是在一度创作“编”的基础上以及音乐舞美观众等相互配合完成,在完成表演规定动作的同时,演员把对舞蹈主题内容的理解和想法进行准确分析进而揭示出情感思想赋予作品,让情思状态与作品主题相呼应的情况下,通过舞台表演使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贴切、情感体验悲喜交集。

浅谈舞蹈教师肢体语言 文档

浅谈舞蹈教师肢体语言 文档

浅谈舞蹈教师肢体语言舞蹈是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艺术。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从本质上可以说它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舞蹈教育的最高水平应该是无声胜有声,身教重于言教。

因此,舞蹈教师有着用肢体语言和教态语言传递美的内涵的得天独厚的机会和能力。

一、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而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肢体语言的含义是运用四肢和躯干的协调合作来代替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系统,是人类独特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直接参与感知事物、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手段。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十分重要。

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信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词语只表达了百分之七的内容,声音占百分之三十八,余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则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这些肢体语言,所以肢体语言在教学中非常重要。

舞蹈的肢体和文学中的语言都是人们自我表达的媒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用语言和文字难以传达或不能透彻表现某种思想和感情时,我们往往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

这些比拟式的动作可以代替文学中的语言,有时还可以获得比语言更好的效果。

.在舞蹈教学中肢体语言又有着特别的意义。

舞蹈教育是舞蹈教师通过肢体语言的教育。

肢体语言在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老师教授学生舞蹈的重要方式。

肢体语言亦可称之为“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其他学科的教师把所教授的内容用语言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而舞蹈教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示范动作传递肢体艺术进行教学活动以便达到舞蹈内涵所要达到、所要表现的最佳状态。

二、舞蹈教师肢体语言的特殊功能――美育功能舞蹈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形体协调姿态优美,应把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更好地实施于舞蹈教学之中,通过舞蹈教学教育培养人的形体美、心灵美和艺术美。

所以美是舞蹈的内涵。

舞蹈教师利用肢体语言把舞蹈、教育和老师本身的内涵表现出来,所以舞蹈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对学生又有着特殊而重要的美育功能。

舞者的表情与肢体语言

舞者的表情与肢体语言

舞者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引言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通过舞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传达情感和意义。

表情和肢体语言是舞者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沟通工具,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舞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如何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传递情绪和意义。

舞者的表情舞者的表情是舞蹈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面部表情,舞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们想要传达的情感。

不同的面部表情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和意义,比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在舞蹈中,舞者通过微笑、眉头紧锁、眼神交流等方式来展现不同的表情,从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舞者的面部表情需要与舞蹈的内容相匹配,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当舞者演绎悲伤的情感时,他们的面部表情通常会表现出忧伤、沉思的神情;而在表达喜悦的时候,舞者的面部表情则常常会展现出笑容和开心的神态。

通过恰当的面部表情,舞者能够更加生动地传达情感,与观众建立起情感共鸣。

舞者的肢体语言除了面部表情,舞者的肢体语言也是舞蹈中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肢体语言包括舞者的姿势、动作和身体的姿态等。

通过肢体语言,舞者可以展示出不同的情感状态、表达不同的意义,并与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舞蹈中,舞者的肢体语言需要与舞蹈动作相配合,以呈现更加完整的形态。

舞者通过自如的舞蹈动作和独特的身体姿态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例如,当舞者想要表达柔美的情感时,他们会选择流畅柔和的身体动作和曲线形态;而在表达力量和激情的时候,舞者则会选择富有冲击力和力量感的舞蹈动作和角度。

通过肢体语言,舞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意义直观地传递给观众,从而产生更加深入的共鸣。

表情与肢体语言的配合舞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是相互配合的,二者共同构成了舞蹈中的表达方式。

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协调配合,舞者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和意义,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在舞蹈表演中,表情和肢体语言需要保持一致,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浅谈舞蹈编导对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开发

浅谈舞蹈编导对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开发

浅谈舞蹈编导对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开发作者:黄盈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7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作为促进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的舞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舞蹈通过身体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展现人们的精神面貌。

而透过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水平和价值观念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编导的水平,因此编导水平的高低对舞蹈艺术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编导肢体语言开发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8-0091-02众所周知,舞蹈是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借助音乐伴奏等表演者通过身体和面部表情等,与观众进行思想沟通交流,表达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内心的情感。

舞蹈本身是不会沟通表达的,都是靠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来传达,所以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舞蹈作品的水平。

而舞蹈编导作为舞蹈作品的灵魂掌控者,要懂得如何有效的开发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从而使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最美妙、动人的肢体动作,吸引观众。

一、肢体语言的概念肢体语言就是人们常说的身体语言,是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有规律的肢体动作来代替语言,目的是表达出动作发起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语言中有词汇,同样舞蹈中也有语汇,即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合作,产生动态美感的同时,将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提炼和美化,最后传递出去。

大部分舞蹈演员的基本功是从小就开始特意训练的,从儿童开始是因为儿童时期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柔韧性相当好,舞蹈演员们为了自己的爱好和理想,经过长期的坚持,并且要承受甚至超越常人的压力和痛苦。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训练,才有了优美的舞蹈动作,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肢体动作的强大魅力。

二、舞蹈编导的含义舞蹈编导,顾名思义,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编和导。

编是强调设计和创作,在传统的舞蹈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新的意境;导是强调组织和导演,主要是组织舞蹈演员按照所创作出的动作进行排练,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

舞蹈创作中编导与演员的关系

舞蹈创作中编导与演员的关系

舞蹈创作中编导与演员的关系作者:曾翾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8期摘要: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必然的直接关系是编导和演员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正是这两者共同产生作用之下,才使得舞蹈作品更加的完美。

当然作品的成败自然也取决于他们的关系,编导意图的传递与演员的接受之间相互沟通,不仅能使舞蹈作品的内涵在舞台上得以诠释,同时也能使演员表现出高于生活的美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舞蹈作品;编导;演员;互动1 舞蹈创作中编导的职能(1)具有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舞蹈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的,编导的视角应该更为广泛深入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用自己敏锐的触角去把握生活和感受社会,通过视觉感受将五彩缤纷的生活片段融入自己的记忆仓库中,这便是编导自身的积累。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对生活的积累并不是不加选择的复制,而是瞬间抓住其中带有生活本质特征的形象加以印刻,这种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是可以激发编导创作的灵感,从而才能给演员去复述,营造他们想象的空间。

(2)对生活的舞台再现能力。

作为一名舞蹈编导,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映现实生活,捕捉生活形象,发现其中的亮点,将头脑中对于生活的显现,接受情感转化成适合于舞蹈构思的“动作素材”,将他们重塑之后搬上舞台,是每个舞蹈编导最需要学习和把握的事情。

舞蹈编导在反映现实生活、概括生活、捕捉舞蹈形象的同时富于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抓住其形象的特点,将“胸中之竹”转化成为“手中之竹”。

这也是作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3)集编导、教育、演员于一身的能力。

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编导的引导,如果编导不能够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演员那么再好的演员再好的作品也就如同废纸一张。

作为编导必须要有清晰的逻辑和独立的思维,具有统筹全局的能,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有可能像教师一样去表达,像演员一样的去示范。

对动作的拿捏必须像演员一样一定是精准清晰的,如果编导含糊的示范,那么演员不能理解你所再现的内容让他处于混沌的状态,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理所当然失去本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我国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舞蹈在我国的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舞蹈通过人类的肢体动作,将人类内心的思想和美好的希冀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推动着人类社会进程的发展。

而舞蹈编导的水平决定了舞蹈的表达的内容和价值,只有舞蹈编导的水平不断提升才能体现艺术的内涵和舞蹈的价值。

舞蹈是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塑造形象、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方式。

舞蹈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是面部动作都在塑造、传递舞蹈的精髓,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是观众衡量作品的优劣,感受作品的意境的最直接的因素。

一、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又被称为身体语言,是经过身体的动作,代替语言来达到表达、叙事的目的。

舞蹈中的每一个词汇都是通过人身体的部位相互配合而产生的具有动态美的肢体动作,是经过概括、加工、提炼和美化的肢体动作,形成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

二、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常常被理解为两种含义:一是指在基于舞蹈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设计和创作出符合要求的肢体动作,并且组织舞蹈演员依照设计出的动作进行联系;二是编排、导演舞蹈的组织人员,类似于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的导演一职。

舞蹈编导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它的工作流程包括:确定舞蹈题材—确定舞蹈主题—确定理念—编排舞蹈结构—设计舞蹈动作-组织练习。

这些流程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联系紧密。

由此可见,舞蹈编排人员是一个舞蹈的核心,必须具有相应的创作能力,将“编”和“导”进行高度的统一。

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人员要深入生活,从细节之处捕捉舞蹈形象,将他们恰当的设计、组织、编排形成舞蹈,最终通过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彰显其艺术价值。

三、舞蹈演员的开发
(一)舞蹈演员的内在开发
舞蹈演员的内在条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它决定了舞蹈演员能否真正的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决定了舞蹈演员能否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表现出舞蹈的核心。

这对舞蹈演员有极高的专业要求。

1、舞蹈演员的表现和发挥能力
舞蹈演员的表现力就是舞蹈演员的表演技巧,它包括了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是表演的重要手段。

这种表现技能是依靠舞蹈演员的表演功底和对舞蹈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它直接体现了一个舞蹈演员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的高低。

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一个好的舞蹈演员去演绎,但是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会挖掘出演员潜在的表演能力。

有些舞蹈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演员表演时身体肌肉表现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说明舞蹈编导对演员的能力的开发很到位,使得舞蹈演员利用自身的各个部位去展现舞蹈,长久下去,舞蹈演员的表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2、掌握舞台空间的能力和训练身体素质
对于一个舞蹈演员而言,舞蹈得基本功、舞感和舞台掌控的经验缺一不可。

舞蹈演员的基本功是一位职业舞蹈演员的基本要求,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汗水才能收获。

舞台的掌控经验则需要演员把更多的表演投入到舞台之中,在面对台下观众的表演中不断积累经验,达到对舞台空间独有的掌控技能。

而提高舞蹈演员在这方面的提升和对舞台空间的掌控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在设计动作时考虑提高舞蹈演员的身体对变化的节奏的把控能力以及肢体的灵活度。

而舞蹈演员对整个舞台的掌控是基于舞蹈编导对作品的处理,使得舞蹈演员对各种舞台的掌控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3、演员的再创造
每个人对作品都有自己得见解,在舞蹈排练时,编导不能限制舞蹈演员自己的发挥,在总体表现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一些具体的舞蹈语言不能限制的太死,不能影响舞蹈演员自身情感的发挥和具有个人特色的肢体语言。

在群舞中,每个角色都带有舞蹈演员自身的生活经验或者体会,编导给予他们自我发挥的空间,加入了自己对角色的充分理解,只有这样富有细腻情感的角色才能打动观众,深入人心。

(二)舞蹈演员的外在开发
所谓的外在条件,即是舞蹈演员的外在形象,而外在形象包括了舞蹈演员的相貌、身体比例等方面。

人类的肢体在日常生活承担着语言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舞蹈艺术是以人体为媒介传递信息,塑造形象的一种艺术方式,身体动作在舞蹈中表达作品内涵的重要工具。

舞蹈演员的外形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没有贴合作品中所要求的形象的舞蹈演员,便没有办法在舞蹈作品中刻画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的基本要求。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舞蹈中,在挑选演员时,必须具备少数民族的身形和面容,其次在排练时要了解角色的生活状态,不断的观察和模仿,了解人物的神韵。

最后,调整演员的心态,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作品中的角色,增加演员对人物的刻画的深度和自信心,更加深入的了解舞蹈的意境。

四、开发舞蹈演员的自信心
大多数舞蹈演员对自身的演艺水平没有全面的了解,而舞蹈编导对某个舞蹈演员的的内在自信心的提升可以在排练时直接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