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应用

合集下载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和技术的涌现,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了重视。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物质和能源利用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良性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综述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情况,旨在更深入了解这一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1.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本特征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临界点之上的一种新型物质。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逐渐增大,物质的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物质会出现超临界膨胀,密度和介电常数急剧降低等特殊性质。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扩散率、高溶解度、低表面张力等特点,可以用于物质分离、反应、传质、加压气化等方面。

2.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领域2.1 化工领域在化工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质分离、纯化、精细化学品合成以及化学反应等方面。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工方面的应用特别突出,它可以代替有机溶剂,避免了有机污染、爆炸和毒性等问题,同时还可用于药品制备、高分子材料制备、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

2.2 能源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超临界流体油藏藏的是超临界状态下的油,具有高渗透率、高采收率等特点,可以减少地下水污染,提高油井开发效率。

此外,超临界流体还可以用于制备氢气、碳纳米管、锂离子电池等高新技术材料。

2.3 材料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超临界流体沉积、超临界干燥、超临界成型等方面。

超临界流体沉积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制备技术,可以制备出高性能、高质量的纳米材料。

超临界干燥技术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材料干燥方法,可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的生产制造。

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将会在如下方面发展:3.1 多相流体的研究超临界流体的应用与多相流体密切相关,二者的相互作用将引发更多的研究活动,增加新型材料的开发机会。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废渣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废渣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废渣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的日益短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处理技术,其在废渣资源化利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本文将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废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以及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废渣资源化利用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点附近的介质,在这种状态下,介质同时具备气体和液体的特性。

在超临界状态下,介质的物理性质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如密度变化、溶解能力提高等,这使得超临界流体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常见的超临界流体包括超临界水、超临界二氧化碳等。

废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类废渣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长。

这些废渣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大量的有价值资源。

因此,将废渣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能够对废渣进行高效分离和转化,从而实现废渣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废渣资源化利用中,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用于废渣的超临界提取。

通过调节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特定成分的选择性提取,从而实现废渣中有价值成分的分离纯化。

其次,超临界流体技术还可用于废渣的超临界氧化。

超临界氧化是指在超临界条件下,将废渣与氧气接触反应,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或低分子化合物。

超临界流体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加速废渣的降解和分解,从而实现无害化处理。

此外,超临界流体技术还可以用于废渣的超临界焚烧。

超临界焚烧是指将废渣与超临界流体混合,形成气固两相的体系,通过高温高压的作用使废渣发生气化、燃烧反应,从而实现废渣的焚烧处理。

超临界焚烧过程中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的改变,在高压作用下的气化反应更加充分,能够有效降低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高效分离与资源回收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高效分离与资源回收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高效分离与资源回收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和资源回收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制药等领域。

它利用高压高温的超临界流体对混合物进行处理,能够快速和高效地将不同成分分离,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状态,具有较高的扩散性、低粘度、高溶解能力等特点。

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CO2),因其无毒、无害、易获取等优点而成为主要的工业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差异,实现混合物中各成分的选择性溶解和分离。

在萃取过程中,将混合物与超临界流体接触,超临界流体通过溶解和扩散作用将目标组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超临界流体溶解性改变明显,当目标组分溶解度较大时,超临界流体对其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可以实现高效萃取;而其他组分具有较低溶解度,可以得到较高的分离效果。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超临界流体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较高的扩散系数,使得萃取速度快,效率高。

其次,超临界流体可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溶解性等参数来实现选择性提取,使得分离效果更加准确和可控。

此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无需添加大量的有机溶剂,环保性能好;超临界流体溶剂可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回收。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在化工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可用于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如萃取植物精油、抗氧化剂等。

在环保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可将有害物质从废水中提取出来,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回收。

在食品和制药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可用于提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制备纯净的药物等。

尽管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存在一些挑战,如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备的耐压性要求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将会逐渐克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将为我们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和资源回收方法,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和资源回收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超临界流体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常用:水、CO2 、NH3 、乙烯、 乙烷、丙烯和丙烷等
具有如下特性:
?粘度低,传质阻力小,扩散速度快,是化学反应的良好介质;
?常温常压下不相溶的物质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较大的溶解 度,可形成均相体系,减小了相间传质阻力,大大提高了反应速 度;
?温度或压力的微小变化可以使流体的性质 (如密度等)发生 很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发生很大的 变化,这样有利于溶剂和溶质或催化剂分离。
超临界流体技术 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the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ies in the Disposition of Pollution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物质的温度和压力分别处在其临界温度和 压力之上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流体,是一种气液 不分的混沌态物质。
(2)可降低解聚反应温度 ,避免在高温下解聚而形成粘度 较大的熔融态 ,继而形成不可解聚的固体 ,也可减少在高温 下解聚较易形成的挥发性物质和低分子量物质 ;
(3)废弃聚合物解聚的转化率大大提高 ,可达99%以上, 避免残留部分继续污染环境 ;
(4)过程的选择性大大提高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把废 弃聚合物降解成所需临界区,有机污染物能以任何比例溶解 在水中,并被空气或氧气氧化,使得这些污染物可在超 临界水中均相氧化。有机污染物中的 C和H元素被氧化 成CO2和H2O;Cl,P,S及金属元素转化成盐析出,并通 过降低压力和冷却有选择性地从溶液中分离产物以达到 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超临界流体解聚技术用于废弃高分子的处理:
超临界流体中的解聚反应 ,主要利用超临界流体 优异的溶解能力和传质性能 ,分解或降解高分子废 弃物,得到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气体和液体可 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粘稠糊状产物可用作防水涂 料或胶粘剂 ,剩下的残渣部分可用作铺路或其他建 筑材料。

探究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和应用

探究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和应用

探究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和应用超临界流体,指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其温度和压力已经超过了相应的临界点,不再存在明确定义的气液界面,而呈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物质具有类似于气体和液体的性质,但又不同于它们。

超临界流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近年来引起了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不仅具有气体和液体的性质,而且还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

首先,超临界流体具有变量密度的特性,其密度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进行控制。

其次,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扩散性,即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分子能够快速地扩散,使其在反应和吸附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此外,超临界流体还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催化性能,在某些场合下,可以取代传统溶剂和催化剂。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超临界流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化学、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

1. 材料科学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和表面处理等方面。

例如,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合成、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表面功能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异性能。

此外,超临界流体还可以用于固体深度清洗和去污。

2. 化学超临界流体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反应性能,可以用于化学反应和催化。

例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实现有机化合物的绿色合成和催化反应,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反应物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3. 能源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于能源开发和利用。

例如,超临界水的热物理性质表现出了非常独特的性能,可以用于海水淡化、生物质转化和催化煤气化等领域。

4. 环境保护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方面。

例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实现无害化废物处理和污染物的提取和过滤。

此外,超临界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相容性优异,可以用于环境污染修复和生态系统保护。

超临界流体的研究挑战超临界流体的研究与应用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十分独特,对其性质和反应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仍然相对缺乏。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超临界流体技术是指在超临界条件下(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将流体状态调整为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

超临界流体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高扩散性、低表面张力、高溶解性、高扩散性等,使得其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提取与分离领域的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提取与分离领域的应用广泛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与纯化过程中。

例如,在天然提取物中,常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来提取、纯化天然产物,如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与传统的溶剂提取相比,具有溶剂回收率高、操作简单、提取速度快、提取效果好等特点。

二、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材料制备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是一种无水或接近无水的干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通过控制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纳米粒子的合理形态和尺寸分布。

此外,超临界流体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催化剂、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

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扩散性和潜在的高溶解性,使其成为制备具有高纯度、均匀性和可控性的材料的理想选择。

三、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超临界流体油页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页岩油开发技术。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高溶解性和高渗透能力,可以实现油页岩中的天然气和油的高效提取。

与传统的水力压裂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油页岩技术具有更高的采收率和更小的环境污染。

此外,超临界流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地热能开发与利用等领域。

这些应用将有助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例如,超临界流体氧化技术是一种强氧化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亚临界和超临界原理

亚临界和超临界原理

亚临界和超临界原理亚临界和超临界原理是研究流体动力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们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亚临界和超临界原理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亚临界和超临界的定义亚临界是指流体在低于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存在的状态。

临界点是指流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液态和气态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称为临界点。

超临界是指流体在高于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存在的状态。

亚临界和超临界的状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在亚临界状态下,流体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流体的物性。

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的密度比亚临界状态更小,粘度更低,与气体性质相似。

二、亚临界和超临界的特点亚临界和超临界的特点使其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能源利用方面:亚临界和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热物性,可以用于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煤炭气化、燃烧和燃气脱硫等过程的优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环境保护方面:亚临界和超临界流体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亚临界和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于溶解和分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无污染和可回收利用的特点。

此外,亚临界和超临界流体还可以用于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亚临界和超临界的应用亚临界和超临界原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和纯化。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对物质的选择性提取,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减少环境污染。

2. 超临界干燥技术:超临界干燥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工等领域。

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超临界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能耗低等优点。

3. 亚临界流体脱色技术:亚临界流体脱色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染料脱色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等行业。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超临界流体技术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阐述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1. 超临界介质的定义超临界介质是指温度和压力都高于其临界点的物质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介质的性质和传统气态和液态介质大大不同。

2. 超临界流体的特点超临界流体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超高的物理性能,高扩散性,高溶解力、密度可调性、温和的反应条件、不用溶剂或少量溶剂等。

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将物质升至超临界状态后,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它与其他物质接触,从而利用其特殊的溶解性、传质性、反应性等特性,实现物质的分离和纯化、催化反应、合成新材料、制备微粒等现象。

二、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1. 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藏开发、原油加工和废水处理等方面。

在油藏开发和原油加工中,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使油藏内残留油被有效开采和回收,从而达到更高的产量。

在废水处理方面,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废水安全排放。

2. 制药在制药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药物精制和制剂加工方面。

超临界流体可用于精制药物,并用于直接制备固体药物和微粒制剂,从而可以改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控释性。

3.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保持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同时去除杂质和微生物。

此外,超临界流体技术还可用于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

例如,绿茶提取物的制备,以及咖啡因和咖啡酸的提取和精制等。

4. 环境保护超临界流体技术可以用于环保领域,例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污染物。

此外,超临界流体还可用于除臭、氧化微污染物和催化反应等方面。

5. 材料学在材料学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可用于磷化和氮化半导体材料、金属氧化物、无机纳米粒子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等制备过程中,其中最显著的可能是石墨烯的合成和表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新技术被引入到环境保护领域中。

超临界流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超临界流体技术因为其经济、快速和高效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即介绍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和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水氧化和超临界色谱)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水氧化,超临界色谱,环境保护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many new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m.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because its economy, rapid, efficien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developed very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supercritical fluid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eld of application.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supercriticalfluid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而且各国政府对于有毒、有害废物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

目前许多有毒废物、生物污泥和有机废水的治理,利用传统技术不甚奏效或过程繁杂、费用较高,因此,开发新型实用的环保处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的特性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其具有节能、高效、选择性可调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环保学者的瞩目。

先进工业国家竞相开发,已在环境监测、环境分析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超临界流体技术如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实现了工业化。

我国在超临界流体技术方面研究较少,大多处于实验阶段。

目前,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超临界流体技术主要有3个方面、即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ton,scwo)和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f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

1.1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cf)是一种被加热和压缩至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

早在1897年人们就发现,超临界流体状态的压缩气体对固体物质具有特殊的溶解能力[1]。

超临界里流体之所以具有这种溶解能力是因为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不但如此,超临界流体还具有与气体相当的扩散系数和较低的粘度,scf分子扩散系数比一般液体高10-100倍,十分有利于传质和热交换。

这就赋予了超临界流体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和与众不同的分离效果。

scf另一重要特点是可压缩性,温度或压力较小的变化可引起scf的密度发生较大的变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scf的密度是决定其溶解能力的关键因素,改变scf的密度可以改变scf的溶解能力。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通过改变系统的温度或压力来改变scf对物种的溶解能力,使物种分离开来,从而提高物种间的分离速度[2]。

1.2常用scf性质在环境保护中常用的scf有水、co2、氨、乙烯、丙烷、丙烯等,由于水和co2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无臭、无色、无腐蚀性,因此是最常用的scf。

co2目前公认的临界压力pc=7.185mpa,临界温度tc=31.1℃[3],其相对比较容易达到,且临界温度接近室温,比较温和,所以被广泛地用作超临界萃取的溶剂。

水的临界压力pc=22.1mpa,临界温度tc=374℃,超临界水的性质和常温常压下水的性质有很大差别,超临界水对非极性有机物质如烃类、有机氯等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几乎可以完全互溶。

相反,它对于无机物质的溶解能力则急剧下降,也就是说,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可由水中析出。

此外,o2、n2等气体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空前提高,可以完全互溶而成为单一相。

超临界水的粘性低和扩散性高,传输性能很好。

由于超临界水的以上特点,以其为反应介质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能源的各个领域,如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废水、以超临界水为介质对煤、重质油等矿物燃料进行转化和改质从而生产轻质清洁的液体燃料等等。

2.sfc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现状2.1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2.1.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温度和压力对scf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scf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萃取其中某一组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scf变为普通流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2.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环保方面应用的形式目前,sfe技术对于废物的处理技工艺的不同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直接接触法,即将scf直接与被污染物相接触除去其中的有害成分。

直接接触法不仅对高浓度废水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对低浓度废水的净化效果也相当好。

但考虑到过程的经济性,直接接触法一般适合于有机废物含量高的污水。

此外,直接接触法还可用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去除率也相当高。

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接触法,即被污染的物质先与中间媒介(吸附剂)相接触使其中的污染物得到富集,然后将中间媒介在一定条件下经超临界溶剂萃取,分离出其中污染物的方法。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吸附剂一股为活性炭或硅胶,因此间接接触法常称为活性炭吸附再生法或硅胶吸附再生法。

该法适合于较低浓度废水或废气的处理,能使含10-6和10-9级的污染物得到很高的回收率。

无论是直接接触法还是间接接触法,在环境保护方面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都是经济有效的,与传统方法的比较,采用sfe无论在投资费用,还是在操作费用方面都优于传统方法。

在传统的环境分析技术中,有许多样品的制备也是采用萃取的方法.但所用的溶剂大多有毒性.而且价格较高。

sfe由于其高效、快速、后处理简单等特点,大大减少了样品的用量,缩短了样品的处理时间,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完成传统方法几十小时的工作量。

2.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美国学者modell于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以超临界水作为化学反应介质,彻底氧化破坏有机物的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中所用的氧化剂主要是氧气、空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4,5]。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超临界水的湿度和压力来操纵反应环境、协调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催化剂选择和活性等。

2.2.1 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机理[6]scwo反应为自由基反应。

一般情况下,o2和h2o2通过两种机理引发链反应。

o2直接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r)和(ho2)自由基;h2o2热解形成(ho)自由基。

rh+o2 r+ho2(1)rh+ho2 r+h2o2 (2)h2o2+m2ho(3)m为均质或非均质介质。

羟基(ho)具有很高的活性,几乎能与所有的含氢化合物反应。

rh+ho r+h2o (4)以上各步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r)能和氧气作用生成过氧化自由基,并进一步获取氢原子生成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稳定很快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直至生成小分子的甲酸、乙酸等。

甲酸、乙酸等小分子有机物经过自由基氧化过程最终转化为co2和水。

自由基(ho)和(ho2)参加的链反应实质上是通过h去除机理实现的,一般认为h去除是速率控制步骤。

r+o2roo(5)roo+rhrooh+r(6)killilea等人对超临界水中n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nh3_n、no-_n、no2-_n、以及有机n等在超临界水氧化条件下均可转化为n2或n2o,而不生成nox,其中n2o可通过加催化剂或提高反应温度使之进一步生成n2而去除[7]。

对于有机物中含有其他的s、cl、p等元素,在超临界水氧化中s生成硫酸盐,溶解于水中后排出,不会产生sox;cl生成食盐;p 生成磷酸盐,它们也都溶解于水中排出;金属生成氧化物,基本上都完全分解,成为无害化的co2和溶解性盐类[8,9]。

2.2.2 超临界水氧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已对许多化合物进行了scwo实验研究,包括酚类、醇类、醋酸、吡啶、多氯联苯、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卤代脂肪族化合物、硝基苯、尿素、滴滴涕、化学武器、推进剂等,结果表明这些有机物可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n2、水和其他无毒无害小分子物质。

scwo还可以同萃取技术联用来修复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

另外,scwo技术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h2o2为氧化剂对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了scwo处理,得到无色、无味的液体,随温度和氧化剂量的提高,出水的toc显著降低。

研究发现scwo技术还具有从尿液、卫生废水和冷凝水中回收可饮用水的能力。

2.3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要求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量检测,以监督和改善环境质量。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sfc技术在分析测定有毒、有害废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sfc是介于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之间的色谱技术,其操作原理与普通的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相同,都是利用溶解能力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不同点在于sfc的流动相是sc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