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专题4 酶的研究和应用(包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1  专题4 酶的研究和应用(包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1  专题4 酶的研究和应用(包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1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一、单选题

1.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哪种方法催化会受限制()

A.直接使用酶

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

C.使用固定化细胞

D.使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2.下列关于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吸附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吸附牢固

B.包埋法的优点是操作复杂,条件温和,对细胞无毒性

C.物理吸附法容易对酶活性产生影响

D.凝胶包埋常用的凝胶种类有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明胶和聚丙烯酰胺等

3.下列实验必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是()

A.验证酶的高效性

B.验证酶的专一性

C.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4.某一有机物加酶后,先置于pH为2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把pH逐渐由2调到10,则此过程中,底物量的变化为()

A.①

B.②

C.③

D.④

5.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关系是()

A.固定化酶技术是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基础

B.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

C.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固定化细胞技术先于固定化酶技术

6.如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

B.酶因受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率和酶量的关系

7.下列关于固定化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更容易

B.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对酶活性影响更小

C.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

D.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选择固定化细胞技术

8.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②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9.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持续加热的方法

B.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酵母细胞

C.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少

D.制备凝胶珠时要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

10.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被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

B. pH

C.水分

D.营养

11.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更容易

B.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

C.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重复使用

12.关于洗衣粉中的酶说法错误的是()

A.洗衣粉中的酶是人工合成的无机催化剂

B.洗衣粉中的酶是生物工程的产物

C.加酶洗衣粉也有保质期,时间长了,酶活性会降低或丧失

D.加酶洗衣粉中磷的含量比普通洗衣粉低

13.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14.大分子反应物应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和理由是()

A.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对酶固定,利于大分子和酶的接触

B.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包埋法对酶固定,利于大分子和酶的接触

C.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应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对细胞固定,利于大分子和细胞的接触D.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应用包埋法对细胞固定,利于大分子和细胞的接触

1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果胶酶用量的实验中,果汁量与果胶酶的用量始终成正比

B.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选用乙醇或石油醚作为萃取剂

C.果胶酶是由植物、霉菌、细菌等产生的能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为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速度,应釆用明火加热

16.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准备一组烧杯,分别盛有不同温度的水

B.将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后放在不同温度的烧杯中恒温水浴处理

C.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相互对照

D.温度过高时,果胶酶会变性失活

17.固定化酶技术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项酶应用技术,它很好地解决了酶的重新利用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酶的利用率,从而避免了酶的浪费问题。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18.下列选项符合下面坐标曲线图含义的是()

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温度从0到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为7

19.下表为某加酶洗衣粉的产品说明,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②温水条件下该碱性蛋白酶的活性最高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链⑤

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

A.①②

B.①⑤

C.②③

D.③⑤

20.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是指仅加入蛋白酶的洗衣粉

B.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C.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会污染环境

D.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二、非选择题

2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科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酶都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微生物中找到,而微生物有繁殖快、产量高等优点,所以微生物成了酶制剂的主要原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设计连续操作的生物反应系统,即固定化酶。科学家将酶或生产酶的细菌以一定的方法固定在某种载体上,这样生产原料从载体的一头流入,产品就从载体的另一头流出,而酶可以重复使用。酶工程具有简便易行、见效迅速、耗能低、废物少等优点。

(1)以上材料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介绍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2)请列举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通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进行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接种、培养、移栽、栽培。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花粉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一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中的X溶液为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注射器滴加海藻酸钠与酵母菌混合液时,应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

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图二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过程,请你指出有哪几项错误,并改正。

(1)酵母细胞的活化:称取1 g干酵母,放入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 mL,用酒精灯加热,且边加热边搅拌,混匀成糊状,放置1 h左右,使其活化。

(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CaCl2溶液。

(3)配制海藻酸纳溶液。称取0.7 g海藻酸钠,放入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10 mL水,搅拌直到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立即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混匀,再转移到注射器中。

(5)固定化酵母细胞。迅速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观察到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后,迅速将其取出。

24.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酶洗衣粉中除了添加以上酶,还可以添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分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请你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中的问题:

(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________和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最适pH”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的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哪一种方法更科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___时,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分析图中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是________。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大分子物质因不通过细胞膜而不能与细胞内的酶接触,从而使固定化细胞不能发挥作用。

2.【答案】D

【解析】物理吸附法的优点是酶活性不受影响,但吸附过程复杂且吸附不牢固;包埋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对细胞无毒性。

3.【答案】D

【解析】实验必须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变量是pH,温度等是无关变量,但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温度都要恒定,所以通常用水浴加热保温法。

4.【答案】B

【解析】过酸过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当pH为2时酶已变性失活,即使再把酶所处环境的pH调到最适值,酶促反应也不再进行,底物量不再变化。

5.【答案】A

【解析】固定化细胞技术是继固定化酶技术之后,建立在固定化酶基础之上的新技术。

6.【答案】D

【解析】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其催化作用受温度、pH的影响。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70 ℃时是一条直线,说明酶因受热而失去活性;50 ℃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曲线斜率在减少,最后为零,这说明酶逐渐变性失活;40 ℃时,其曲线斜率不变,生成物的量一直在等比例增加,故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是40~50 ℃。图中不能体现酶反应速率和酶量的关系。

7.【答案】C

【解析】在应用操作过程中,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更容易、更便捷,对酶活性影响更小,使发酵过程变成连续反应过程。

8.【答案】C

【解析】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分解植物细胞壁,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9.【答案】A

【解析】溶解海藻酸钠,应小火间断加热,有利于制备优良的海藻酸钠凝胶珠。

10.【答案】D

【解析】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A、B错;酶促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而且底物浓度与水相关,而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错;微生物代谢需要营养,而体外活性酶不需要,D正确。

11.【答案】C

【解析】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操作更容易,故A正确;细胞内部的酶比在外界环境中受到的影响更小,故B正确;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而不是一种酶,故C错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可以重复利用,故D正确。

12.【答案】A

【解析】加酶洗衣粉最大的特点是含有酶制剂,酶为有机大分子。洗衣粉中的酶是科学家通过生物工程研制出来的。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活性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或丧失,因此加酶洗衣粉不能放置太长时间。加酶洗衣粉加入了酶制剂,而减少了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因此含磷量较普通洗衣粉低。

13.【答案】A

【解析】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A正确;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如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依然保持,C错误;固定化细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D错误。

14.【答案】A

【解析】大分子反应物应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是固定化酶技术,理由是一般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对酶固定,和包埋法相比,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有利于反应物与酶的接触。如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则一般用包埋法对细胞固定,由于大分子颗粒比较大,反应物难以进入包埋细胞的网格或颗粒,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15.【答案】C

【解析】探究果胶酶用量的实验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果胶量越来越少,A错误;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选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B错误;果胶酶是由植物、霉菌、细菌等产生的能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C正确;为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速度,防止实验装置燃烧或爆炸,应釆用水浴加热,D 错误。

16.【答案】B

【解析】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先将装有苹果泥和果胶酶的试管在不同梯度的恒温水浴中分别保温。

17.【答案】D

【解析】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其优点是酶可重复利用,不足是无法同时解决一系列酶促反应。

18.【答案】B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剩余量越少,说明反应速度越快,酶的活性越高。由坐标曲线图可知,在适宜温度下(a点温度),pH为6时酶的活性最高,故A错;pH为5、6和7时,在a点温度下,酶的活性均最高,说明酶的最适温度没变,都是a点,故B正确;温度从0到a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剩余量逐渐减少,说明催化效率在逐渐加快,酶的活性在逐渐增强,C错误;该酶的最适pH为6,D错误。

19.【答案】D

【解析】羊毛、丝质类衣物中含蛋白质,不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⑤错误;这种洗衣粉不含有脂肪酶,对带有油渍的衣物洗涤效果不明显,③错误。

20.【答案】D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这些酶制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并且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21.【答案】(1)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

(2)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答案合理即可)

(3)可反复使用;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4)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包埋法

【解析】

22.【答案】(1)外植体消毒醋酸洋红法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CaCl2溶液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高温杀死酵母菌(3)0.6碱性蛋白酶的含量

【解析】(1)进行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红法。花粉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用注射器将海藻酸钠与酵母菌混合液滴加入CaCl2溶液中,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固定酵母菌。

(3)分析图二曲线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0.6%,本实验自变量是碱性蛋白酶的含量。

23.【答案】(1)酵母细胞的活化过程中进行加热;改正:活化过程中不需要加热(2)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未进行小火(或间断)加热;改正: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过程中,应小火(或间断)加热(3)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立即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改正: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4)迅速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改正:固定酵母细胞时,必须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适当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5)形成凝胶珠后,迅速将其取出;改正:将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左右,形成稳定的结构

【解析】酵母菌在缺水时,处于休眠状态,让其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措施是加水活化,操作过程不需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因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速度慢,应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为防止焦糊,采用小火或间断加热;将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加入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因温度过高,很可能杀死酵母细胞,故应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应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后,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左右,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24.【答案】(1)加酶适当提高温度(不分先后)(2)蛋白酶蛋白酶和脂肪酶专一性(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4)使衣物纤维变得蓬松,便于洗涤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2)甲组去除血渍所用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去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都相对较短,说明乙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中酶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高温(80℃)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三组之间没有差异。

(4)加酶洗衣粉中除了添加以上酶,还可以添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作用是使衣物纤维变得蓬松,便于洗涤。

25.【答案】(1)出汁率澄清度(2)①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环境(或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②果汁体积甲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考查果胶酶的作用及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分析能力。

(1)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但果胶酶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和pH

等。

(2)本题是探讨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关键是分别将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调至一定的pH,然后把pH相等的这两种溶液混合,否则,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会发生酶的催化反应。如图甲所示,果胶酶的活性随pH增大而升高,达到最适pH之后,酶活性逐渐降低,若过酸或过碱,则酶活性丧失。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一、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 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 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二、实验步骤 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3份,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3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3.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效果 污染物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普通洗衣粉 油渍 汗渍 血渍 观察并记录四种洗衣粉分别洗涤三种污染的洗涤效果。 三、注意事项 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选择什么样的水温进行实验需要实验者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通常情况下,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可分别选取5 ℃、15 ℃、25 ℃和35 ℃的水温,因为这4个水温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现实也有指导意义。 2.洗涤方式和材料的选择。

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下列属于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④职工代表大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选举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联系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5.《浙江省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省人大会履行监督预算执行、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及省级决算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要替老百姓管好政府的“钱袋子”,这主要体现了它 享有()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6.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的地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大大超出当地人口。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参与务工 所在地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对此,有人大代表提出,必须采 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 ①在权力机关中,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有自己的政治领导人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③这有利于将人民群众 的不同意见和要求集中到权力机关中来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 公民的法定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 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D.选举与被选举的关系 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 活动的基本原则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 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补充知识】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 酶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 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二.实验设计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 果醋 2.制作实例 (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 酶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四 探索历史的奥秘含答案

专题四探索历史的奥秘 目前对历史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的考查,主要涉及两套试卷,江苏卷和上海卷,其中,江苏卷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为选做题;上海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为最佳选择题。高考对本部分侧重于对史学知识、文明遗址及中外历史谜团等的考查。命题注重在课本基础上选择一些新的材料情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重视用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世界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强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具体情况如下表: 1.(2019江苏卷,24.C,10分)【探索历史的奥秘】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 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考古活动:夏墟调查。 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解析】(1)根据“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可知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根据“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可知《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的考古活动可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概括。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根据“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可知应该是考古发掘。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2.(2018年江苏卷,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他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大猩猩和黑猩猩关系密切的猿类,以前很可能栖居于非洲。由于这两个物种现今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 ——达尔文《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材料二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肯定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他们的依据有三:一是只有在非洲大陆发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测试卷(四) 含解析

专题测试卷(四)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 A.肽酶制备成本高 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 C.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容易脱落 D.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 [答案]C 2.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解析]解答该题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无关变量(如温度、pH、反应物量、反应时间)是保持恒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pH、反应物量、反应时间相同),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果汁的体积增加;当酶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即使再增加酶的用量,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 [答案]C 3.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 B.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植物体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所以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纤维素

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B 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混合 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 C.应在50~55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解析]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以保证反应温度为设定的温度;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分析数据,在50 ℃时果汁量最大,所以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在50 ℃左右,要在45~55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高温可以使酶失活,由表格数据温度超过70 ℃后果汁量增多可以看出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2020届高考二轮:专题4 酶与atp

专题4 酶与ATP挖命题 【考情探究】 分析解读酶和ATP是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的必备物质和条件,在考纲中要求均为Ⅱ。“酶”的内容主要包括酶的化学本质、作用特性以及相关实验分析和设计,“ATP”的内容主要包括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供应系统中的作用。从近年的高考看,本专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角度考查酶的本质、种类、作用特性以及与其他生理过程的联系,另外还常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与酶特性有关的实验设计。复习时应注意归纳酶和ATP与各代谢活动的关系,理解两者在代谢中的作用,还要通过分析有关酶的各类实验,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实验方法。预计2019年高考该专题考点仍是高频考点。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酶 【考点集训】 考向1 酶的种类、作用与特性 1.(2019届广东六校一模,17,1分)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B.脲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 C.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膜,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C 2.(2019届广西南宁三中开学考,7,1.5分)如图表示酶促反应,它所反映的酶的一种特性和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C.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 B 3.(2019届安徽合肥九中暑期检测,5,2分)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主要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比无机催化剂和加热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持适宜且相同的温度 C.人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一致的 D.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 A 考向2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2019届安徽合肥九中暑期检测,9,2分)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下表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金属离子 相对活性(%) (mmol/L) 对照组100 Mn2+123 Co2+79 Mg2+74 A.Mn2+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 C.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 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答案 A 5.(2019届河南信阳高中一模,3,6分)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温度、淀粉用量、淀粉酶的浓度等为无关变量 B.pH为1时淀粉酶可能已经失活,淀粉发生分解是因为盐酸起催化作用 C.pH为3和9时淀粉剩余量相同,说明两种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相同 D.实验中用适量的H2O2和H2O2酶代替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更为科学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专题6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含答案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1.知道植物芳香油的来源与提取方法。(重点) 2.了解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难点)

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及特点 1.来源 植物芳香油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如玫瑰花用于提取玫瑰油,樟树树干用于提取樟油。 2.特点 (1)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2)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二、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1.不同方法的选用依据:植物原料的特点。 2.提取方法 (1)水蒸气 蒸馏法 ? ? ? ? ? ? ?原理: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 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 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分类 ? ? ?依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 类型: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局限性:由于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 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因此对有些原 料不适用 (2)压榨法:主要适用于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

(3)萃取法??????? 原理:植物芳香油不仅挥发性强,而且易溶于有机溶剂步骤: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 ↓ 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 ↓ 蒸发出有机溶剂注意事项: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 [合作探讨] 探讨1: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以从水溶液中萃取某物质吗? 提示:不能。萃取物能溶于有机溶剂,由于有机溶剂溶于水,导致水和有机溶剂不能分层,无法萃取,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探讨2:植物芳香油的哪些特点有助于将其从大量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 提示:芳香油具有易于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等特点。 探讨3:橘皮精油的提取能否选用水中蒸馏法?为什么? 提示:不可以。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思维升华] 1.植物芳香油各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法 萃取法

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4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题4》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依次为109.5°、120°、180°。 答案A 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PH3B.CH4 C.BF3D.NF3 解析A、B、D分子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C 3.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NO、N2、CN- B.NO-2、N-3、OCN- C.BCl3、CO2-3、ClO-3 D.SiO4-4、SO2-4、PO3-4 解析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只有D项符合。

答案D 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 ①SiCl4②CF4③C2H4④C2H2⑤SiH4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解析SiCl4、CF4、SiH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2H4分子为平面形,C2H2分子为直线形。 答案C 5.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D.sp3,氢键 解析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则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因此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则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德华力。 答案C 6.下列分子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组是() A.H2、NH3、H2S B.CS2、BF3、CO2 C.CH3Cl、CHCl3、CH4D.SO2、NO2、C2H2 解析NH3、H2S、CH3Cl、CHCl3、SO2、NO2均为极性分子。 答案B 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最新专题4酶的研究和应用知识点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由水果制作果汁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二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 1、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有纤维素和_果胶_。并且两者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既影响出汁率,又使果汁浑浊。 2、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果胶酶的作用是能够将果胶_分解成可溶性的_半乳醛酸,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并且使果汁变得澄清。 3、果胶酶是一类酶总称,包括_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_等。 4、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小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二).实验设计 〔设计一〕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当酶处于最适温度或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若温度过高、过酸或过碱,则导致酶变性失活。在一定范围内,果肉的出汁率和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成正比。 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_;根据单一变量原则,你应确保各实验组相同的变量有_PH 底物浓度底物量实验器材酶的用量等等_。 〔设计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只须将温度梯度改成pH梯度,并选定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水浴加热。反应液中的pH可以通过体积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进行调节。 〔设计三〕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是建立在探究最适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之上的。此时,研究的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不变。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液的pH必须相同,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的准 旁栏思考题 1.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提示: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2.在探究温度或pH的影响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如果需要,又应该如何设置?为什么? 提示: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 3.A同学将哪个因素作为变量,控制哪些因素不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B同学呢? 提示:A同学将温度或pH作为变量,控制不变的量有苹果泥的用量、果胶酶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和过滤的时间等。只有在实验中保证一个自变量,实验结果才能说明问题。B同学对于变量的处理应该与A 同学相同,只是观察因变量的角度不同。 4.想一想,为什么能够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提示: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滤纸,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反应了果胶酶的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下,果胶酶的活性越大,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 5.当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哪个因素是变量,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 提示:温度是变量,应控制果泥量、果胶酶的浓度和用量、水浴时间和混合物的pH等所有其他条件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如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特点,但易受 温度、PH、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普通洗衣粉中含磷,含磷的污水排放可能导致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使洗涤剂朝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肽酶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麦芽糖和葡萄糖,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以达到去污的目的,因此,蛋白类纤维织物(羊毛、蚕丝等)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 (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 (4).衣物的洗涤,不仅要考虑到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成本等因素。 (5)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衣粉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实验设计遵循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 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用控制使用不同种类洗衣粉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对照实验。 3.不同种类的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所加的酶不同,而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不同。 4、比较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去污原理的异同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专题六答案

专题五蛋白质技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典例1】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B.电泳只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不同,从而迁移速度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 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 D.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 【答案】B 【解析】电泳法依据的原理:①在一定pH下,蛋白质分子的某些基团解离后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②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间存在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这使得带电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变式1】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 ;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答案】(1)运输 (2)磷酸缓冲液洗脱血红蛋白 (3)透析(粗分离) 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凝胶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 【解析】(1)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2)由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可知,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磷酸缓冲液,其可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3)甲装置用于透析,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分子量大的流动速度快。(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专题六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典例1】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用于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开的盛期采收,大约是每年的5月上、中旬,原因是在此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2)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检测1: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专题检测卷(六)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中,若植物有效成分在高温下易水解,则不宜采用哪种提取方法() A.萃取法 B.水中蒸馏法 C.压榨法 D.浸泡法 [答案]B [解析]水中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若在水中蒸馏中易导致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水解等,则不宜采用此法。但可以采用压榨或萃取的方法来提取。 2.下列对植物芳香油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组成成分主要是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B.来源广泛,几乎所有植物的任何器官都可提取芳香油 C.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且极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D.植物芳香油可从野生真菌中提取 [答案]C [解析]植物芳香油组成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芳香油主要来源于某些植物的特殊器官,且受人们的使用情况影响,如玫瑰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并且极易溶于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植物芳香油应从植物器官中提取。 3.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提取植物芳香油都必须用蒸馏法②水蒸气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④萃取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水蒸气蒸馏法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如玫瑰精油、薄荷油等。萃取法原理是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只要把溶剂蒸发出来,就可获得纯净的植物芳香油,适用范围较广。压榨法的

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4.工业生产上制取植物芳香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植物芳香油的沸点不同,利用水蒸气可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B.植物芳香油的挥发性弱,不能随水蒸气蒸发,所以不能用蒸馏法提取 C.植物芳香油性质稳定,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D.植物芳香油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来说价格便宜 [答案]A [解析]根据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原理可知,A正确;植物芳香油一般挥发性较强,易溶于有机溶剂,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价格一般较贵,B、C、D错。 5.工业生产上,植物芳香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 A.利用水蒸气可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B.水蒸气蒸馏法可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C.植物芳香油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 D.操作最简单,成本较低 [答案]D [解析]在工业生产中,提取芳香油的原理与实验室提取的原理相同,只是在工业生产中,要考虑生产成本和操作过程等问题。在各种提取方法中,水蒸气蒸馏法因成本低,操作简单而常被工业生产采用。 6.主要分布在植物的花中的芳香油有() ①玫瑰油②香草油③香叶油④樟油⑤依兰油⑥薄荷油⑦橙花油⑧檀香油 ⑨杏仁油⑩金合欢油 A.①③④⑤⑦⑧ B.①⑤⑦⑩ C.②③⑤⑦⑧⑩ D.②③⑥⑦⑧⑨⑩ [答案]B [解析]玫瑰油、依兰油、橙花油、金合欢油主要分布在植物的花中,香草油、香叶油、樟油、薄荷油、檀香油主要分布在植物的枝叶中,杏仁油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种子中。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芳香油具有的功能的是() A.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提高免疫力 C.直接调节新陈代谢 D.保健、美容等 [答案]C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一、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 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 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二、实验步骤 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 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 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3份,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3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污染物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普通洗衣粉 油渍 汗渍 血渍 三、注意事项 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六

专题五蛋白质技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方法及原理 方法原理 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电泳法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 【典例1】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B.电泳只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不同,从而迁移速度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 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 D.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 【变式1】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 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 ;乙装置 中,C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 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专题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1)提取玫瑰精油实验①方法:水蒸气蒸馏法。②实验流程 (2)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①方法:一般用压榨法。 ②实验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2.胡萝卜素的提取 (1)胡萝卜素的性质: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2)实验设计①方法:萃取法,石油醚最适宜作萃取剂。 ②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3)鉴定方法:纸层析法。 【典例1】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用于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开的盛期采收,大约是每年的5月上、中旬,原因是在此阶段_________。 (2)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

人教版政治选修三:专题4(第1课时)《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作业设计及答案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组织和活动原则 【知识排行榜】 重点排行榜难点排行榜易错点排行榜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 议会民主制的区别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区别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 议会民主制的区别 2.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 3.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3.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3.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1课时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到2019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57年的历程,195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成为我们国家民主法制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 思考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一、梦想的破灭: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 1.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衰败,中国逐渐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____________,资产阶级也没有能力领导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更谈不上实现人民民主。 二、人民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1.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

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作业

人教版选修一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作业 [基础全练] 1.参与豆腐发酵的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 A.蛋白酶和淀粉酶 B.蛋白酶和脂肪酶 C.脂肪酶和淀粉酶 D.肽酶和麦芽糖酶 解析:毛霉等微生物在参与豆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答案:B 2.下列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腐乳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毛霉、青霉、曲霉等 B.发酵后期需要密封腌制,由此可推知毛霉为厌氧型生物 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青霉为竞争关系 解析:A项正确,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如毛霉、曲霉、青霉等)参与,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项错误,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生物,后期发酵利用的是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酶;C项正确,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项正确,毛霉和青霉共同生活在豆腐上,它们之间是竞争的关系。 答案:B 3.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下列关于装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 B.动作要迅速小心 C.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D.整齐摆放好豆腐 解析: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故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齐地

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为防止瓶口被污染,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故选A。 答案:A 4.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和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能杀死腐乳里面所有的微生物 B.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酒含量越高越有利于腐乳的成熟 D.卤汤中酒含量应该控制在21%左右 解析:用盐腌制时,食盐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但不会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同时它还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A错误、B正确。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杂菌繁殖快,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D错误。 答案:B 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中温度控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期发酵将笼屉的温度控制在15~18 ℃ B.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 C.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 D.装瓶前,要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 解析:A项正确,前期发酵要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此温度适宜毛霉生长;B项正确,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C项正确,发酵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D项错误,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就是豆腐块上的毛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 答案:D 6.下列不属于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是( ) 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清洗干净后再用沸水消毒 B.在卤汤配制时加入酒

生物选修一专题六

生物选修一专题六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专题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天然香料的来源:植物、动物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提取芳香油。 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压榨、萃取等。 芳香油的性质:挥发性强,成分复杂,以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主。 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水蒸汽可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水油分层。 方法:水中蒸馏:原料放在沸水中加热蒸 馏。 水上蒸馏:原料隔放在沸水上加热蒸馏。 水汽蒸馏:利用外来高温水蒸气加热蒸馏。 不足:有些原料不适宜于水中蒸馏,如柑 橘、柠檬等易焦糊,有效成分容易水解。通 常用压榨法(通过机械压缩力将液相物从液 固两相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简单操作) 萃取法: 原理: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溶剂挥发后得到芳香油。如石油醚、酒精、乙醚等。 方法:原料浸泡在溶剂中→得到浸泡液→有机溶剂挥发→芳香油。 不足:有机溶剂中的杂质影响芳香油的品质 蒸馏装置包括:铁架台两个、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瓶、橡胶塞、蒸馏头、温度计、直型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以及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橡皮管。所有仪器必须事先干燥,保证无水。整套蒸馏装置可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左边的部分通过加热进行蒸馏,中部将蒸馏物冷凝,右边的部分用来接收。安装仪器一般都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拆卸仪器的顺序与安装时相反。具体安装顺序和方法如下。(1)固定热源──酒精灯。 (2)固定蒸馏瓶,使其离热源的距离如教科书中图6-2所示,并且保持蒸馏瓶轴心与铁架台的水平面垂直。 (3)安装蒸馏头,使蒸馏头的横截面与铁架台平行。 (4)连接冷凝管。保证上端出水口向上,通过橡皮管与水池相连;下端进水口向下,通过橡皮管与水龙头相连。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4旁栏思考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旁栏思考题 1.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 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 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发酵产生的CO2,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一)旁栏思考题 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 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二)练习 1.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课题三制作泡菜 (一)旁栏思考题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答: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答: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答: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二)练习 2. 答:果酒的制作主要利用的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果醋的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醋酸的代谢,腐乳的制作利用的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等酶类,泡菜的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传统发酵技术都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菌种,都为特定的菌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最终的发酵产物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旁栏思考题 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1)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2)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答:(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二)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