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

合集下载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范文3篇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范文3篇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范文3篇一、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吐鲁番高昌故城,这里是新疆最著名的古代城池遗址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深入这个古城,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

高昌故城建于唐朝时期,是唐帝国西北的重要城池,也是丝绸之路上的至关重要的节点之一。

高昌故城的城墙周长约5公里,分内城和外城两个部分。

内城是高昌王的宫殿和官员的官署,还有一些寺庙和商店。

而外城则是城市的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

古高昌城很有特色,城墙和城门都是以黄土夯筑而成。

现在,在这些古城墙上,还能看到雕刻灵马和凤凰的浮雕。

在高昌城内,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唐代的运河和排水系统,这些系统在当时就十分先进。

城内的寺庙和商店都很有特色,可以了解一些唐代的建筑和商业风貌。

高昌故城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地方,比如,一些古代房屋、城墙上的瞭望塔、唐代排水系统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纪念碑,例如高昌王墓和高昌王祠堂等,都是可以让游客来此一探究竟的地方。

如果您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吐鲁番高昌故城是一个必须参观的地方。

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和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请您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多多关注这些历史文化遗迹,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了解这个著名的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要素。

二、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丝绸之路的一个著名城池遗址:吐鲁番高昌故城。

这里有着广阔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一个典范。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迷人的城池遗址。

建于唐朝时期的高昌故城是守卫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丝路上的交通、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

高昌故城的城墙周长约5公里,分内城和外城两个区域。

内城是高昌王的皇宫和官署,还设有一些寺庙和商店。

而外城则是城市的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

城墙和城门都是以黄土夯筑而成,还有一些雕刻着灵马和凤凰的浮雕。

在高昌故城内,还可以看到唐朝的卫城、运河和排水系统等先进水利设施。

著名的吐鲁番导游词

著名的吐鲁番导游词

著名的吐鲁番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充满魅力的吐鲁番,我是你们的导游,接下来将带您领略这个独特地方的风情万种。

吐鲁番,这个位于新疆中部的神奇之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沙漠边缘。

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

让我们先从它的历史说起。

吐鲁番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曾经见证了无数商队的来来往往,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

这里留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高昌故城便是其中之一。

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城,虽然如今已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仍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

漫步在古城中,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喧嚣与繁华,看到商人们忙碌的身影。

交河故城也是吐鲁番历史的见证者。

它建在一个柳叶形的河心洲上,四周被河谷环绕,地势险要。

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独特,从它的布局和遗迹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

吐鲁番的文化同样丰富多彩。

吐鲁番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那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舞蹈,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与豪放。

还有那精美的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如地毯、花帽等,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说到吐鲁番,怎能不提它那令人称奇的自然景观呢?火焰山,这座由红色砂岩构成的山脉,在烈日的照耀下,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

夏季时,这里的气温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火洲”。

但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吐鲁番甘甜多汁的瓜果。

葡萄沟就是吐鲁番著名的瓜果产地之一,这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葡萄,绿的、紫的、红的,串串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

走进葡萄沟,您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美味的葡萄,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吐鲁番的坎儿井更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它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将天山的雪水引入地下,灌溉着这片干旱的土地,为吐鲁番的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饮食方面,吐鲁番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烤羊肉串、手抓饭、馕等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那喷香的烤羊肉串,外焦里嫩,咬上一口,满嘴留香。

吐鲁番旅游导游词(三篇)

吐鲁番旅游导游词(三篇)

吐鲁番旅游导游词(三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吐鲁番旅游导游词篇一欢迎大家来到吐鲁番。

提起吐鲁番,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西部歌王”王洛宾,他那“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美妙的歌词,动人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吐鲁番,共同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吧!吐鲁番的地理特点→气候特征“最热、最低、最旱、最甜”,这是人们对吐鲁番的形象描述,也准确地概括了吐鲁番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游客们,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吐鲁番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东面与哈密接壤,西、南面与巴音郭楞接壤,西北距乌鲁木齐市183、公里,北面与昌吉毗邻。

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240公里,面积6.四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4.2%。

地形特点是两山夹一盆,博格达山和库鲁克塔格山南北夹峙,中间是吐鲁番盆地。

地区下辖二县一市,即都善县、托克逊县和吐鲁番市。

总人口约52万。

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满、俄罗斯等。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周环山,北高南低,西宽东窄。

由于距今约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塑造了奇特多样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

北面有常年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海拔5445米的天山博格达峰,中部有横卧东西绵延100公里的赤热的火焰山,还有火焰山脉中闻名天下的7公里长的葡萄沟,最奇特的是低于海平面154米的盆底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子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

吐鲁番盆地集雪山、河谷、沙丘、湖泊为一体,犹如一幅巨型的风景画卷,让人驻足流连。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吐鲁番成了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每年6—8月,这里平均气温为35℃一3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达49.6℃,而地表温度超过70℃,所以人们形容这里“沙窝里能烤熟鸡蛋,石板上能烙熟大饼”。

2019年整理--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

2019年整理--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各位游客:     新疆的吐鲁番有两座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高昌故城和河故城,被称为吐鲁番盆地中一对风格不同的“姐妹城”。

它们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后,如今虽然只留下断壁残垣,然而当年高耸的城墙依然气势恢弘,深陷的护城河轮廓仍历历在目。

下面让我们带着访古探胜的心情,先去参观一下高故城吧:    高昌故城的得名→高昌王国的历史     游客们,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即木头沟河的三角洲地段,这座驰名中外的西域古都,曾先后为麴氏高昌王国和回鹘高昌王国的都城,历尽繁华,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

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它的得名和历史。

        高昌故城,维吾尔语中称为“亦都护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

《北史•高昌传》中称它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

    据历史记载,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

当时称为“高昌壁”或“高昌垒”,汉、魏、晋历代都曾在此设立“戊己校尉”,管理屯田,抵御匈奴,故又名“戊己校尉城”。

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设置高昌郡,开创了西域郡县制的先河。

高昌建国是在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车师国灭亡,柔然立阐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从而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

南北朝时期,这里诸王争霸,但国号仍为“高昌”。

公元604年,唐贞观年间,高昌王勾结西突厥截断丝绸之路,唐太宗派人平定了高昌王国,将高昌改称“西州”。

吐鲁番景点介绍导游词

吐鲁番景点介绍导游词

吐鲁番景点介绍导游词吐鲁番景点介绍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也是我国栽培葡萄的发源地。

据调查,新疆葡萄共有50多个品种。

尤其在吐鲁番,到处种植着葡萄,占全疆葡萄种植面积的90%以上,简直成了“葡萄的王国”。

吐鲁番的葡萄勾起了我们无限遐想。

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传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的美妙歌词,就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葡萄的赞美之情。

葡萄被人们誉为“珍珠和玛瑙”,成了新疆“瓜果之乡”的象征。

下面就让我们前往吐鲁番最美丽的地方葡萄沟,去体会一下阿娜尔罕陶醉的心情吧!游客们,我们的汽车行驶在火焰山旁,山的西端就是葡萄沟。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脉中一块呈南北走向的河谷地,全长7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

其间布满了葡萄园,居住着维吾尔、回、汉等民族的果农。

倘若您走进葡萄沟,就会看到源于天山的人民渠水穿谷而过,树木繁茂,空气湿润,气候凉爽宜人,与炽热的火焰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举目望火山,低头看绿地,真不愧是炎夏避暑的好地方。

葡萄园→无核白葡萄→葡萄干晾房我们现在来到了葡萄园内,只见这里的葡萄似遮天的绿云、铺地的绿毯,片片相接,架架相连,绿阴蔽日,硕果累累。

葡萄沟内的葡萄园占地约400多公顷,主要品种有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还有玫瑰红、喀什哈尔、比夹干、黑葡萄、索索葡萄等。

此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京早晶、艾麦纳、无核紫、无核红、玫瑰香等优良葡萄品种。

其果形各异,有球形、卵形、圆柱形、椭圆形等,有的鲜艳似玛瑙,有的晶莹如珍珠,而有的碧绿若翡翠。

这里年产葡萄逾6000吨,晾制葡萄干300余吨,堪称是“世界葡萄植物园”。

新疆葡萄中的佼佼者是无核白葡萄,葡萄沟内就普遍种植着这种葡萄。

瞧!那一串串挂在葡萄架上的果粒椭圆、果呈浅黄绿色的“绿色珍珠”就是无核白。

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鲜果含糖量达24%以上,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葡萄的含糖量,成为世界上最甜的葡萄。

由于它没有籽,最适合晾制葡萄干,晾干后其含糖量可达75%以上,并含有蛋白质、有机酸等多种养分,是营养丰富的干果佳品。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怎样写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怎样写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怎样写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古城,吐鲁番高昌故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作为导游,怎样写好吐鲁番高昌故城的导游词,将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如何写好吐鲁番高昌故城的导游词。

一、了解吐鲁番高昌故城的历史背景吐鲁番高昌故城是新疆地区的著名景点,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写导游词时,我们不能仅仅仅是讲解景点的名称、历史和特点,要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在讲解景点的同时,要将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社会环境等详细地介绍给游客,让游客在领略吐鲁番高昌故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同时,体验和领略其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背景。

二、准备好详细、生动的讲解内容吐鲁番高昌故城是一个庞大而精美的博物馆,游客在参观时都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了解每个景点的详细内容是做好导游词的关键。

为此,导游需要对吐鲁番高昌故城的历史背景有足够的了解,准备好详细生动的讲解内容,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吐鲁番高昌故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带领游客一步步更深刻地领略和感受这个博大精深的历史遗迹之美。

三、功能与效果的平衡在写导游词时,需要注重摆脱简单罗列的形式,仅凭名胜添加一些简单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而要使得导游词充满生动感、层次感,并且保证信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除了让游客了解每个景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应当介绍适当数量的实用信息,例如旅游线路规划、景点游览顺序,以及注意事项等。

需要做到功能与效果的平衡,让游客充分了解吐鲁番高昌故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对他们的旅游有所帮助和指导。

四、培养配合感导游的工作不仅仅只是解说,还包括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体验。

遵循有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导游应当务必养成与游客配合的合作精神,尽力让游客感受到热情、耐心和专业的服务质量。

同时,注重引导游客参与交流,做好听众的互动,让游客带着满足和收获离开吐鲁番高昌故城。

五、多角度主题推荐综合吐鲁番高昌故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体验等方面,我们可以挑选几个特定主题来向游客推荐。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怎样写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怎样写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怎样写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新疆的吐鲁番市,今天我们将带您一起探索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南50公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曾是西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

现在,它已成为新疆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座古城,我们将为您介绍其历史、文化和建筑。

一、历史高昌故城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60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城内还有残留的汉、唐、元时期的建筑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代的宫殿建筑,是西域古代都城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池建筑。

二、文化高昌故城古文明深厚,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现存的建筑遗址和壁画艺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繁荣发展的西域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古城里,您可以欣赏到当时西域的独特文化,由此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

三、建筑高昌故城的城墙长达5.5公里,周围被群山环绕,气势雄伟。

城中保存的建筑主要是唐代的宫殿建筑,包括三殿五院和九宫十八院等建筑群。

这些建筑群在当时的西域乃至世界都是十分独特的建筑,建筑结构、装饰、雕刻等方面均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

四、旅游体验在高昌故城,您可以尽情品味古代西域的历史,更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壁画艺术的魅力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与现代这两个时空的碰撞。

游客可以感受到此旅游景点的人文与历史价值,也可以在如此古老的文化城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最后,希望本次的高昌故城之旅给大家带来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旅行体验,谢谢大家的耐心聆听!五、未来高昌故城的保存和保护已成为国家文化方针的一部分,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未来,我们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保护和展示高昌故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将其打造成为更为鲜明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名片。

六、注意事项在参观高昌故城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请勿在建筑物上攀爬、涂鸦等损坏古迹。

2. 请勿随意触摸古建筑、壁画等文物,以免对其造成永久性损坏。

详细版新疆吐鲁番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

详细版新疆吐鲁番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

详细版新疆吐鲁番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

当时吐鲁番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吐鲁番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详细版新疆吐鲁番景点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

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

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

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

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

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

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

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

公元前120_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

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

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

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

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

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
它们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后,如今虽然只留下断壁残垣,然而当年高耸的城墙依然气势恢弘,深陷的护城河轮廓仍历历在目。

下面让我们带着访古探胜的心情,先去参观一下高故城吧:高昌故城的得名→高昌王国的历史游客们,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即木头沟河的三角洲地段,这座驰名中外的西域古都,曾先后为麴氏高昌王国和回鹘高昌王国的都城,历尽繁华,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

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它的得名和历史。

高昌故城,维吾尔语中称为“亦都护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

《北史•高昌传》中称它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

据历史记载,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

当时称为“高昌壁或“高昌垒,汉、魏、晋历代都曾在此设立“戊己校尉,管理屯田,抵御匈奴,故又名“戊己校尉城。

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设置高昌郡,开创了西域郡县制的先河。

高昌建国是在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车师国灭亡,柔然立阐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从而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

南北朝时期,这里诸王争霸,但国号仍为“高昌。

公元604年,唐贞观年间,高昌王勾结西突厥截断丝绸之路,唐太宗派人平定了高昌王国,将高昌改称“西州。

公元9世纪末,由漠北西迁到此的回鹘人建立了回鹘高昌国,仍臣属中原王朝,史称“西州回鹘或“ 高昌回鹘。

1208年,高昌回鹘则顺成吉思汗,称“畏兀儿王国。

1283年,高昌城毁于战火,高昌回鹘王国灭亡,至此,高昌城被废。

纵观高昌故城的历史演变,历经1500多年,其间由盛及衰,演绎了一部西域部族的兴亡史。

只见残破的城墙全用黄土夯成,倘若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

布局似唐代的长安城。

外城呈正方形,周长5.4公里,城墙最高处达11.5米,城基宽12米。

内城居于外城正中,周长3600米,现仅存西墙980米,南墙850米。

宫城居于外城城北。

请看,前方那数座高3米至4米的土台称为“可汗堡,就是原回鹊高昌的宫廷所在地。

这里发掘出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华丽的石柱础和巨幅的奏乐图精美壁画,记录了故都昔日的繁华。

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的能城有12个门,市内房屋鳞次栉比,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区等建筑,总面积为200万平方米。

密集的民居和市井坊肆建筑群,风格与交河故城相似,下挖为院,掏洞为室,不用木料,为吐鲁番一奇。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

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来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

当时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

高昌王国鼎盛时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昌文化,成为高昌的珍贵遗产。

麴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因此汉文化对高昌的影响显而易见。

但高昌毕竟属于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杂居,因此当地人会数种语言,语种形态丰富而有趣。

此外,高昌人的服饰也十分讲究,并擅长制作美食。

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高昌人的骄傲,它以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时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乐之中,成为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宝。

可以这样理解,高昌故城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体底蕴,使之
成为代表西域历史的典范和标本。

各位游客,请看这座大佛寺遗址,占地近1万平方米。

仔细观察,这座佛寺的山门、讲经堂、大殿、藏经楼、僧舍等建筑布局,仍历历在目。

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分析,其建筑年代属麴氏高昌中期,约为隋代所建。

说起这座佛寺,鼎鼎大名的唐代高僧玄奘还曾到此讲过经。

相传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玄奘29岁时,为了提高佛学水平,不畏艰险,从长安出发西行,沿丝绸之路到佛国印度游学取经,历时17年。

由于玄类取经起初并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持,他只能夹在西域商人中出行,因为没有政府发给的公文,路上还曾受到缉拿。

然而玄类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不仅从印度取得了佛经,而且返回故土,著书立说,纠正了国内僧侣对佛经种植徽确的解释,成为最具声望的一代高僧。

回国后,玄奘的境遇与出国前迥然不同,他受到了唐朝政府的高度重视,唐高宗李治在为纪念母亲而建的慈恩寺内造了一座大雁塔,专门用来供放玄奘带回来的历7 部佛经。

玄奘在西行路上,途经伊吾(今哈密),当高昌王麴文泰得知东土大唐不远万里来了一位求法的高僧时,便派人把玄类请来,专门安排在王宫内居住,与玄奘结为兄弟。

他还苦口婆心地劝说玄奘留在高昌当“国师,但不能动摇玄类西行探求真经的坚志大愿。

高昌王无奈,只好请玄类讲经一月后再走。

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行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

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鞠义泰抱住大师失声励哭,亲自送至100公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唐僧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舌古佳话,以致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就有以火焰山等为场景而衍化出的美丽传奇。

各位游客,高昌故城的参观即将结束了。

望着这屡经岁月剥蚀的故城,在领略它的古老、苍茫和凝重之余,您还将作何观感呢?“曾经的辉煌将永远让人铭记,或许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迪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