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的方式与选择

合集下载

交叉配血常用方法

交叉配血常用方法

交叉配血常用方法引言:交叉配血指的是将供体的血液与受体的血液进行混合实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血型不合适的情况。

交叉配血方法是血液配型的重要步骤,用于确保输血过程中不会引发免疫反应。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及其原理。

一、直接交叉试验法直接交叉试验法是最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供体血液与受体血液直接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溶血等反应来判断血型是否合适。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滴供体血液和一滴受体血液,放在玻璃片上。

2. 轻轻混合两滴血液,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和溶血现象。

3. 若出现凝集和溶血现象,则表示血型不合适,不适合进行输血。

二、间接交叉试验法间接交叉试验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受体血清与供体红细胞混合,然后使用抗人球蛋白血清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凝集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滴受体血清和一滴供体红细胞悬液,放在玻璃片上。

2. 轻轻混合两滴液体,使其充分接触。

3. 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凝集反应。

4. 若出现异常凝集反应,则表示血型不合适,不适合进行输血。

三、补体结合试验法补体结合试验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交叉配血方法,可用于检测更为稀少的抗体。

该方法利用抗人球蛋白血清中的补体与供体红细胞上的抗原结合,观察是否出现补体结合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滴供体红细胞悬液和一滴受体血清,放在玻璃片上。

2. 轻轻混合两滴液体,使其充分接触。

3. 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观察是否出现补体结合反应。

4. 若出现补体结合反应,则表示血型不合适,不适合进行输血。

四、试管法试管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交叉配血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的血型鉴定。

该方法通过将供体红细胞与受体血清分别放入试管中,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供体红细胞和受体血清,分别加入试管中。

2. 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3. 若出现凝集现象,则表示血型不合适,不适合进行输血。

结论:交叉配血是血液配型的重要步骤,通过对供体血液与受体血液进行混合实验,可以判断血型是否合适,从而避免输血过程中的免疫反应。

临床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临床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临床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原理]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

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

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

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组成]1.洁净试管,离心机,显微镜。

2.0.85% 氯化钠溶液:准确称取氯化钠(AR)8.5 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试剂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

3.凝聚胺试剂①低离子介质溶液:含葡萄糖,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

②凝聚胺溶液:含凝聚胺,氯化钠及稳定剂。

③复悬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④阳性对照血清:含抗D血清,氯化钠及稳定剂。

4.抗人IgG 血清。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1.凝聚胺试剂须保存在2-25℃。

2.有效期内可使用。

3.抗人IgG血清低温冰箱保存。

复溶后放2—4℃冰箱保存。

[标本收集和准备]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操作中小心防止红细胞破损),放入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血清管(也可用EDTA-K2抗凝血液),并将注射器中余下的少量血液配成2%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放入另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红细胞悬液管。

以上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 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2. 2% 红细胞悬液: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

根据下表进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2 1 2ml(40)5 1 0.8ml(16)----------------------------------------------------------------[操作步骤]1.取出3支试管分别标记主,次及对照测试:主测管:加入病人血清(浆)2滴,再加入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次测管:加入供血者血清(浆)2滴,再加入病人3-5%红细胞悬液1滴,对照管:加入2滴*4阳性对照血清,再加入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简述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和判断原则

简述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和判断原则

简述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和判断原则交叉配血试验是一种用于判断血型的方法,通过将被测血液与已知血型的血液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来确定被测血液的血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叉配血试验的步骤和判断原则。

一、交叉配血试验的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前,需要准备好以下物品:- 被测者和供者的全血样本- 已知ABO和RhD类型的标准红细胞悬液- 0.9%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稀释液- 洁净无菌玻璃器皿、移液管、离心管等实验室器材2. 样本处理取被测者和供者的全血样本,分别离心使其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清。

收集红细胞,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稀释液制成10%红细胞悬液。

将制备好的悬液进行标记并编号。

3. 试剂加入将已知ABO和RhD类型的标准红细胞悬液加入到各个标记好的被测血样中。

每种标记的被测血样中加入不同的标准红细胞悬液,使其与被测血样混合。

4. 凝集反应观察将混合好的血液在室温下静置10-15分钟,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测血液与加入的标准红细胞悬液不相容,即被测血液与加入的标准红细胞悬液存在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判断被测者的血型。

二、交叉配血试验的判断原则1. ABO系统在ABO系统中,A型和B型红细胞表面分别有A抗原和B抗原,O型红细胞没有A或B抗原。

同时,在人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A型人体内产生B抗体,B型人体内产生A抗体,O型人体内产生AB两种抗体。

因此,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如果被测者为A型,则其血清中会含有B抗体;如果为B型,则其血清中会含有A抗体;如果为AB型,则其血清中不含有A或B抗体;如果为O型,则其血清中同时含有A和B 两种抗体。

2. RhD系统RhD系统是另一种重要的血型系统,正常人群中约有85%为Rh阳性,15%为Rh阴性。

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如果被测者为Rh阳性,则其血清中不含有抗RhD抗体;如果为Rh阴性,则其血清中会含有抗RhD 抗体。

3. 判断结果根据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可以判断被测者的ABO和RhD类型。

交叉配血原则及注意事项

交叉配血原则及注意事项

交叉配血原则及注意事项交叉配血是一种用来确定血液互不抗原性的方法,以确认受血者能否接受特定供血者的血液。

下面是关于交叉配血原则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描述:1. 原则:交叉配血应基于ABO血型系统,以确保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没有ABO血型不兼容的情况。

只有相同的ABO血型才能进行交叉配血。

2. 注意事项:在进行交叉配血之前,应先进行ABO血型鉴定,以排除ABO血型不匹配的可能性。

3. 原则:Rh血型系统也需要考虑,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

Rh阴性的女性在与Rh阳性的男性进行配血时,可能会产生产科红细胞上免疫球蛋白G(IgG)的抗体,并对胎儿造成危害。

4. 注意事项:对于女性患者,如果可能需要输血并且存在Rh血型不匹配情况,应进行Rh免疫球蛋白(RhIg)预防治疗,以减少产生抗体的风险。

5. 原则:其他重要的血型系统,如Kell、Duffy、Kidd等,也需要考虑。

这些血型系统的不匹配可能导致输血反应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失败。

6. 注意事项:在配血前,应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更全面的血型鉴定,以确保没有其他血型系统的不匹配情况。

7. 原则:除了血型的匹配,还需要考虑对其他血型抗原的免疫情况。

一些患者可能对特定的血型抗原产生抗体,这可能导致输血反应。

8. 注意事项:在配血前,应对受血者进行抗体筛查,以发现任何对特定血型抗原的抗体反应。

如果存在特定抗体,应选择不含该抗原的供血者。

9. 原则: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紧急输血,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具有最低风险的供血者。

10. 注意事项: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输血时,虽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必须平衡风险与受益,选择合适的供血者,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

交叉配血是一种关键的方法,用于确保受血者能够安全接受供血者的血液。

遵循血型系统匹配、考虑Rh血型、血型抗原免疫情况,以及根据紧急情况进行合理取舍,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引发的风险。

医院输血科交叉配血(盐水法)标准操作程序

医院输血科交叉配血(盐水法)标准操作程序

输血科交叉配血(盐水法)标准操作程序
(原理)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①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②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1)定型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③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方法:
(一)盐水介质配血法
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当受血者和供血者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所以常称为“立即离心”配血试验。

[操作]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并配制2%-5%台红细胞盐水悬液。

2、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并配制2%-5%红细胞悬液。

3、取洁净水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作“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作“次侧”。

4、按标记“主侧”管如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管如供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冬季气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
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二)检验原理1.凝聚胺法利用多聚季胺盐类——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集消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消散,以此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2.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人球蛋白试剂,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3.玻璃珠微柱法微柱卡的每一个微管中装填有直径均一的玻璃微珠和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和抗补体C3),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玻璃微珠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微珠,使其悬浮在玻璃微珠层的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玻璃微珠之间的微小空隙到达微管底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手工凝聚胺法、全自动微柱凝胶法、全自动玻璃珠微柱法交叉配血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各种交叉配血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参见相应检测系统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600-A型低速离心机、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SWING-SAXO血型配血系统、Techno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Othro Au-toVuel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系统、阅片灯箱、光学显微镜、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100m m×l2mm和75m m ×l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交叉配血原理和方法步骤

交叉配血原理和方法步骤

交叉配血原理和方法步骤
交叉配血是一种通过血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确定合适的供者与受者的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以下是交叉配血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交叉配血通过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的方法来进行。

这一过程分为主试验和副试验两种。

主试验是用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副试验则是用供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作试验,以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

交叉配血的方法步骤如下:
1. 测定受者的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这一步骤可以通过血型抗体试验来完成。

2. 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将与血库血样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定与受者血型相容的供血来源。

3. 对于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情况,需要进行更为精细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并进行HLA交叉配血来确定合适的供者与受者。

4. 在进行交叉配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确保标本采集和实验操作准确无误,以及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和试剂等。

总的来说,交叉配血的原理和方法步骤是基于血型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通过观察有无凝集反应来判断血液的相容性,以确保输
血安全有效。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验技术,用于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的规程,以确保正确而高效的操作过程。

1.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室内环境整洁、无菌,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检查所需仪器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期,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验证。

(3)配备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和无菌衣物。

2.确定受试者和供者的身份:(1)核对受试者和供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住院号等。

(2)核对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样标本标签与申请单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采集血样:(1)选择适当的采血方式,如肘窝采血或掌指采血。

(2)使用无菌操作的方法,采集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样,遵循正确的采血顺序和技术要求。

4.制备试验材料:(1)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试管,并检查其完整性和有效期。

(2)按照操作要求,将试剂重新悬浮或稀释至规定的浓度,并确保无菌操作。

(3)标记试管上的信息以及反应区域。

5.进行试验操作:(1)取适量的受试者和供者的血液样本,加入相应试管中,并进行试管的混匀。

(2)将试管置于恒温水浴中进行适当的孵育和反应时间,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

(3)根据试管的反应结果,判断受试者和供者的血型是否相符,即是否适宜进行输血。

6.记录和报告结果:(1)将试验结果准确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中,包括受试者和供者的血型信息和交叉配血结果。

(2)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交叉配血结果,并协助其进行输血决策和操作。

7.清理消毒:(1)完成试验后,及时清理试验台面和使用的试剂和试管。

(2)将用过的试剂和试管进行正确的分类,处理或清洗消毒。

(3)将工作台面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操作室内的卫生和无菌状态。

8.质量控制和评估:(1)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制度,对交叉配血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2)定期检查和校准操作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试验,并根据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
经典IAT LISS-IAT:试管法 卡 PEG-IAT 酶-IAT 聚凝胺-IAT
经典IAT
程序:2滴血清、1滴2-5%的红细胞,
37℃孵育45-60分钟,生理盐水洗涤3遍 后倾倒上清液,控干,加2滴抗人球蛋白 试剂,离心后判读结果。用抗体致敏的 红细胞检测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聚凝胺试验
原理:聚凝胺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
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 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小,能引起 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聚。如果是抗 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凝集不可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凝集解 散。
程序: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不利于标准化管理 重复性较差 要求操作者的经验丰富 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凝胶凝集试验
凝胶凝集试验 - 原理 (1)
通过离心使红细胞被挤过装有过滤介质的小柱 凝集的红细胞被阻挡在小柱中过滤介质的顶部或 中央, 而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到达小柱的底部 血型或AHG试剂被加入到过滤介质 由于红细胞和血清成分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小柱 (重力加速度不同),从而消除了血清中未结合 的球蛋白中和AHG的可能性,因而,在抗人球试 验中,不用清洗红细胞
微柱凝胶技术(卡)
原理:微管内有凝胶颗粒和试剂。凝胶
颗粒具有分子筛作用,离心后,不凝集的 红细胞通过全程进入微管底部,而凝集的 红细胞则悬浮停留在颗粒中。
程序:按厂家说明操作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 检测红细胞是否在体内被抗体或补体致敏,用于 检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药物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 在体外抗体致敏红细胞,用于抗体筛选和鉴定、 交叉配血、血型鉴定
PEG-IAT
原理:PEG是一种水溶性的中性多聚体,当含
有抗原与相应抗体的溶液中加入PEG时,由于空 间排斥效应作用,使溶液中的抗体饱和度提高, 加速溶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程序:2滴血清、1滴2-5%的红细胞,加4滴PEG
溶液后混匀,37℃孵育15分钟,生理盐水洗涤3 遍后倾倒上清液,控干,加2滴抗人球蛋白试剂, 离心后判读结果。
天然抗体:没有可察觉的抗原刺激,而机体对抗原免
疫应答的产物。天然抗体多为IgM抗体,能与含有相应 抗原的红细胞结合,在盐水介质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反应,所以也叫盐水抗体。IgM抗体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0-25℃。
免疫抗体:抗原刺激机体而产生的。免疫抗体多为IgG
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致敏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但不产生凝集,需要采用抗球蛋白搭桥、酶处理细胞或 聚凝胺介导等方法,才能产生凝集反应。IgG抗体的最 适反应温度为37℃。
免疫血液学的传统方法
凝集实验和溶血实验 玻片法/试管法/微孔板法 抗人球实验(冲洗)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的去离子和低离子
盐水凝集法: 例如,ABO血型鉴定试验 包括玻片法、试管 法和微孔法
但灵敏度相对较低,只在 一些基层医院血库使用 低离子强度盐水法: 通过降低介质溶液离子强 度,减少红细胞膜外围的离 子云,促进红细胞凝集,因 而其灵敏度有所提高。
聚凝胺凝集法: 通过多聚季氨盐溶液提供大量正电荷来中 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红细胞间的排斥, 促进红细胞凝集,其灵敏度有较大提高。此方 法目前在国内使用较多。(Rh,Duffy)
抗人球试验 - 检测 IgG
抗人球试验: 在盐水凝集法或低离 子强度盐水法的基础上, 加入抗人球蛋白抗体,通 过抗人球蛋白抗体的特异 性桥连作用,促进红细胞 的凝集。可分为直接和间 接抗人球试验。 K, k, Fya,
影响输血效果的免疫血清学问题
速发型输血后溶血反应 血管内溶血 主要原因: ABO血型不和 迟发型输血后溶血反应 血管外溶血 主要原因: 针对红细胞抗原的同种抗体 血型抗原的同种免疫
红细胞抗原免疫强弱依次为Rh (D > c > E > C > e )、Kell、 Duffy、Kidd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LISS-IAT
原理:通过降低红细胞周围的离子氛,使抗体易于接
近抗原,促进抗体在更短的时间内致敏红细胞,再使用 抗人球蛋白试剂,使被致敏的红细胞产生凝集
程序:2滴血清、1滴2-5%的红细胞,加2-4滴LISS液后
混匀,37℃孵育15分钟,离心观察细胞的凝集情况,用 生理盐水洗涤3遍后倾倒上清液,控干,加2滴抗人球蛋 白试剂,离心后判读结果。
酶试验
原理:蛋白水解酶可将红细胞表面的多肽链打断,使多
肽链带负电荷的唾液酸也一起离开红细胞表面,减少了 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缩短了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容易 产生凝集反应
程序:2滴血清、1滴2-5%红细胞,加入2滴酶,37℃孵
育15分钟,离心看结果。 注:酶会破坏一些抗原结构,如M、N、Fya、Fyb 等
凝胶酶试验
酶法: 利用木瓜酶或菠萝酶来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 使细胞膜表面失去电荷,减少红细胞间的排斥;同时暴 露某些隐蔽抗原,增强凝集反应。主要用于一些不完全 抗体的检测。
凝胶凝集试验 - 原理(2)
标准化的孵育时间 标准化的离心时间 标准化的判读 - 消除主观因素对弱反应结果 的判读 结果稳定保存
凝胶试验应用于血型血清学
血型实验室中的一次革命 在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被公认为是常规 免疫血液学实验的“金标准”。
凝胶试验应用于血型血清学
1990年,卡式检测法的发明人Dr. Yves Lapierre 等用低离子强度盐水法(试管法)、聚凝胺试验(试管 法)和卡式检测法(凝胶)研究了400例已知抗体的样本。 血清与细胞的比例是按照试管法标准配置。结果为: •卡式检测法检出359例(检出率为90%) •低离子强度盐水法检出243例(检出率为61%) •聚凝胺试验检出301例(检出率为75%)
凝胶试验应用于血型血清学
结 果点:
•灵敏度高 •特异性高 •重复性好 •客观性强
•不需洗涤细胞
•结果可保留一周 •节约样品和试剂
•易于标准化
•易于自动化 •ISO9000/CE认证
自动化配血系统
自动化配血系统
谢谢
Thank you
凝胶凝集试验
凝胶抗人球试验
新技术——卡式检测法: 1986年法国Dr.Yves Lappierre发明了用于分离 凝集红细胞的凝胶卡式检测法。经过不断改进和临床 的大量应用,目前在发达国家已作为临床常规的红细 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新技术。 1994年凝胶卡式检测法用于临床常规的红细胞血 型血清学检测,已得到美国FDA权威机构的认证。
凝胶试验方法的历史
1984 - 发明建立 (Dr. Y. Lapierre, Lyon, France) 1985 - 申请专利 1988 - 提供商品化试剂盒
市场上的凝胶检测系统: Diana System (Grifols) … 葡聚糖100凝胶, 多种大小 颗粒 DiaMed ID -葡聚糖100凝胶 Ortho BioVue - 玻璃珠 Pasteur ScanGel -葡聚糖凝胶 Gamma REAct - 蛋白G和蛋白A凝胶
Fyb, JKa, JKb, Kpa, Kpb, S, s, Lua, Lub
抗人球试验 - 检测 IgG(阳性与假 阴性)
REACTION MEDIA



22% albumin decreases zeta potential by buffering allows Ab-coated cells to come closer together Low Ionic Strength Solution (LISS) decreases zeta potential serum/cells very important; increase amount of serum with caution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removes water, concentrating Ab use monospecific AHG with anti-IgG (else, false positives) do not read aggl. microscopically (false positives)
交叉配血的方式与选择 骆群
交叉配血:确保输血配型相符的正确方法
有同种抗体的病人:- 进行间接抗人球试验 无同种抗体的病人:- 进行盐水试验 由于绝大多数储存血都作了成分处理,若只输入储 存红细胞,则不做次侧配血。
红细胞抗原
血型系统(Blood group systems)29 245 血型集合( Blood group collections)6 12 血型系列(series): 低频率系列(700 series,low-incidence antigens) 19 高频率系列 (901 serise,high-incidence antigens) 9
红细胞抗体(1)
预期抗体:若已知红细胞ABO血型,按
Landsteiner´s法则可预知的ABO血型 抗体,即抗-A和抗-B。 预期抗体也叫做规则抗体
意外抗体:抗-A或抗-B以外的抗体。在ABO亚型
中,变异的抗-A1或某种抗-B等抗体, 也称为意外抗体。 意外抗体过去也叫做不规则抗体
红细胞抗体(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