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外设计教学的模式和特点,罗列国内设计教学的现状,进行比较思考。

关键词:国外设计教学;模式;案例分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136-001

一、国内艺术设计课程现状陈述

近十年国内艺术专业在各大高校激增,很大原因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育费用较高,能够给学校带来较大收益)。这一方面带来了设计教师资源的匮乏,致使很多毕业生刚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完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就开始接触教学工作,将知识纸上谈兵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知识堆积式和创作拷贝方式仍然是主导,造成知识实践的严重脱节。另一方面片面地模仿国外教学内容和方法,造成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实际情况不适应的问题。如何真正解读国外设计课程的特点和方法,并与国内实际情况结合,设置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是当前值得分析研究的问题。

二、国外艺术设计课程分析

以下以巴西两位设计教师的课程为例,分析其设计课程的特点与方法。

第一,课题设计主题。2010年两位设计师aart van bezooyen 和paula raché引导学生去发现全世界可再生绿色环保的设计材料和

设计形式,而他们的这项设计课题是与启动于2011年3月1日官方盛会“欧洲汉堡——绿色资本2011”项目挂钩的。第二,教学方式。他们采用了与以往课堂研究不同的形式,开始规划“发现式设计”的教学方式。在三个多月的阶段教学中,aart和 paula开展了一系列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材料工作室,通过会议、讨论和与其他具有创意的专家和青年一起工作的教学形式探讨可再生设计的

具体实用性。第三,教学目的。在对各种问题作出快速回答之前,这一教学计划的目的更多地是提出问题并提升人们对这一问题的

关注。比如说,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师生关注到当地的一种天然材料,艺术大学不来梅研究生物塑料的设计使用,同时也调查了可再生设计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这些都为学生的实践设计项目提供素材和理论依据,让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设计活动中。第四,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以学生调研为主体,在调研巴西的库里蒂巴——“绿色设计”城市的案例中,师生发现和汲取了其中一些值得借鉴和发展的设计。例如对材料分类方面:当地垃圾箱回收材料被分为五类—纸、塑料、金属、玻璃、有机废料。从分类开始设计,根据环境、年龄等因素进行设计是学生这则案例中吸收的内容。第五,教学手段。不同于大班教学的模式,他们的设计课题开展采用学生工作室制,在课程中教师展示。材料样品,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回顾材料特性,启动了学生之间的讨论,确定学习方向和目的。在后续的设计活动中形成小组式讨论、构思、设计的过程。教师paula 说:“在工作室项目启动之初,我们有一定的担忧。通过工作室的

教学方式,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包括学习效果大大提升”;第六,企业合作的介入。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材料由一家为家具和地板行业印制装饰材料的名为schattdecor的公司提供。首先学生讨论这些废旧材料可实施的新用途。接着学生参观材料加工过程和剩余材料的印刷测试(公司里面也设立回收材料实验室,配备可回收专家)。通过schattdecor公司一些雇员的参与和支持给学生研究学习的信心,课题的实用性价值由此体现。工作小组的研究结果表现得很多样,为这些材料的未来运用提供了新的、宽广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加强了校企之间的联系。最终,课题实施效果令师生和企业满意。教学和学习没有局限于学校、课堂,设计成果被企业所用,真正做到了为生活、为人的设计,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三、国内外艺术设计课程特点比较与反思

从国外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同样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扬长避短,注重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与时代发展和需求相适应。例如建立工作室、研究室,注重教学研讨,教学与实践结合,尝试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均是国内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可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posted tuesday,12 april2011》2011-04-01core jr [2]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装饰,200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