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主要内容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道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之区分。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报告增加了个人品德建设内容,道德建设由“三德”建设变为“四德”建设,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涵。

个人品德的内容和要求,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已经体现,这就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

俭自强、敬业奉献。

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因此,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要从这四个因素着手。

一、师古学今,强化教育,提高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德的首要环节,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知为行之先。人的高尚道德、优秀品质,来源于教育和学习,来源于人们对道德的正确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领域的道德规范,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因此,加强对道德的学习教育,让人们明白我们倡导的道德的内容和要求,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是开展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在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报告中关于道德建设的有关精神,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要认真学习我国传统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优秀的传统道德发扬广大。要认真学习县委“道德浦江”建设动员大会和有关文件的重要精神,正确认识开展“道德浦江”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效人励己,强化示范,增进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心理上、情绪上的认同和共鸣,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是道德形成的内在动力。让人在面对客观事物之时,能自觉的、发自内心的遵从道德规范。让人在面对困难、危险之时,能从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履行道德规范。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道德情感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升,需要力戒浮躁的静气,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要善于稳重对待、静心思考。遇事先观察,先分析,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自省、自警、自律、自励,形成信守准则、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和豁达胸怀,做到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诱,不为情义所牵,不为悲喜所扰。同时,当面对需要帮助、需要挺身而出场景,能出自真诚、毫不吝舍地给予帮助,能自然而然、无私无畏地奉献自己。

三、扶正抑邪,强化锻炼,坚定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作出抉择、克服困难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道德品德转化的关键,也就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综合体,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舞台,各种思想、各种现象都会在这个综合体里和大舞台上表现。尤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经济大潮的冲击,域外文化的渗入,负面典型的影响,非道德现象随处可遇。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日常生活、工作实践中区别优劣、辨别真伪,就不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就不能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道德情感的产生,道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有一个时间的积累,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地坚持。有坚持、有积累,道德才会有升华,境界才会有提高。因此,我们要自觉的从正确的道

德认识出发,从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开始,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要自觉地长期地监督自己,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四、守信笃行,强化引导,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对道德规范的实践,是个人道德品德的外部状态,是道德形成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付诸行动,付诸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形成,才能不断巩固、成熟、提升,成为人生整体行为的一贯倾向和稳定特征。因此,我们要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到道德实践中来,参加到道德行动中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直到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发产生道德情感的境界。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自我做起,人人严格对照道德规范要求,自查、自省、自勉、自警、自励,多检查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少对照比自己不足的别人。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常识、从常用文明礼仪做起。大事不糊涂,坚持原则;小事不马虎,讲求风格。要从细节做起。道德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社会公德要从不乱吃、不乱说、不乱吐抓起;职业道德要从不迟到、不早退、不懒惰抓起;家庭美德从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抓起;个人品德要从守时守言,遵守承诺抓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