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测头数据采集模板设计2
三维工程设计:三维数据采集

一、数据获取方法的分类 表面数据测量
非接触式
接触式
光学式
三结激计
角构光算
形
光
干
机 视
法法涉图
法法
MRI CT
非光学式 触发式 机械手臂
层超
测
切声
量 测 法波
法量
法
法
二、接触式数据扫描——三坐标测量机CMM
Ø接触测量,点测量 Ø精度几个μm Ø测量速度慢
5
6
7
三、非接触式光学扫描——激光扫描测量
23
切分窗口 拼接后的整体图像
24
数据测量与处理实例
例:汽车覆盖件—— 点云数据的处理 (900,000个点)
原始数据: 体外点,噪 声点
25
删除体外点
26
删除噪声点
27
消除体外点及噪声点后的点云
28
效果比较
29
数据精简:150,000
30
小结
1. 数据扫描方法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2. 非接触光学扫描是逆向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非接 触光学扫描设备很多,不同的扫描设备,虽然由于扫 描的原理不同,扫描软件操作方法不同,但扫描的宗 旨是相同的,就是使在不同视觉的扫描数据能够拼合 成所要的数据模型。
Ø非接触测量,线测量 Ø精度几十个μm Ø测量速度较快
三、非接触式光学扫描——激光扫描测量
牙颌的点云和反求
11
艺术品的点云和反求
点云
网格
三、非接触式光学扫描——结构光扫描测量
采用的照相式三维扫描技术。利用相位和立体视觉技术的结 合,在物体表面投射光栅。利用相位和外极线实现两幅图像 上的点的匹配,利用定标了的摄像机系统,计算点在三维空 间坐标,以实现物体表面三维轮廓的测量。 以德国Gom公司为代表的Atos三维光学扫描仪是基于双目式光 栅投影测量技术的设备。 国外称为white light scanner,白 光3D扫描仪
第2章 三维数据测量技术

8 预对焦:进行拍照测量前,对测量物体、投影设备条纹 精度进行校正的过程。
9 采集区域:拍照扫描时,设备当前单次扫描能够采集的 最大区域。
汽车点云数据
2.3三维扫描仪操作 2.3.1三维扫描仪组成与连接
2.3.2设备操作步骤及方法 1.扫描仪幅面调节
层 ③扫描物体表面存在高强度的镜面反射
2) 标记点
标记点的作用:每一次采集都应至少识别 出三个标记点,作为拼接数据的依据。
贴标记点的情形:除物体表面纹理特征明 显之外的所有情形都应粘贴标记点。
①.标记点应无规则得分布在被测物体的表面上,且在相 机窗口中清晰可见。标记点不要贴在一条直线上,应该成 V 型分布。标记点尽量粘在物体表面上。
2.1.2接触式数据扫描 关节式
2.1.2接触式数据扫描
优点
1)精度高。由于该种测量方式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技术已经相对 成熟,机结构稳定,因此测量数据准确。
2)被测量物体表面的颜色、外形对测量均没有重要影响,并且触发时 死角较小,光强没有要求。
3)可直接测量圆、圆柱、圆锥、圆槽、球等几何特征,数据可输出到 造型软件后期处理。
②.打开标定窗口 点击工具条中的 按钮,打开标定窗口。 ③.点击工具条中的 按钮,对标定靶进行图像采集。如图
2-14 所示。
⑩.点击工具条中的 按钮,进行角点检测。 观察角点检测结果是否正确,角点的排列 是否整齐(如图2-19所示)。
3 扫描前准备工作
1) 显像剂 有下列情况之一需要使用显像剂 ①.扫描物体是深黑色 ②.扫描物体表面透明,或者有一定的透光
2.1.2接触式数据扫描
接触式三维数据测量设备,是利用测量探头与被 测量物体的接触,触发一个记录信息,并通过相 应的设备记录下当时的标定传感器数值,从而获 得三维数据信息。
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怎么写

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怎么写一、引言测绘工程是指通过测绘方法和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三维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地理空间信息,为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测绘工程的立体采集方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的编写,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的编写1. 背景介绍在编写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时,首先需要对项目的背景进行介绍,包括项目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对于一个立体采集项目来说,需要说明采集对象的相关信息、采集范围和采集精度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项目的实施机构、与项目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2. 立体采集方法在编写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时,需要对采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立体采集方法通常包括遥感技术、激光雷达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
具体的采集方法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目的进行选择,然后详细描述采集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流程,以及采集设备和技术指标的选择。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立体采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来说,需要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包括数据的整理、配准、滤波、配准、建模等步骤,以及所需要的软件和工具的选择。
4. 质量控制在立体采集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来说,需要详细描述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流程,包括质量检测的方法、标准和要求等。
5. 成果输出最后,在编写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时,需要对成果输出进行说明,包括成果的格式、标准和要求等。
此外,还需要对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进行说明,以及可能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的实际应用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国土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中,测绘工程立体采集方案可以为土地利用、资源分配和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中,可以为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齿轮测量机三维扫描测头数据采集卡的研制

齿轮测量机三维扫描测头数据采集卡的研制文章将介绍一种基于CNC齿轮测量中心测控系统的三维扫描式测头的数据采集卡。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在控制核心FPGA上实现了采集卡的模数转换控制,测头状态与数据读取、数字滤波、同步锁存和总线指令译码等功能,并通过了逻辑分析仪验证和上位机诊断程序的诊断。
该数据采集卡符合其应用要求。
标签:三维扫描测头;数据采集卡;FPGA;Verilog引言CNC齿轮测量中心要对高精度、工作曲面复杂的齿轮进行测量,测头的数据采集卡是整个测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计算机和被控对象之间的数据传递重要桥梁、也是被控对象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
所有逻辑部分由FPGA实现,它具有高集成度,高抗干扰力和低功耗等特点,此外还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集成外围电路。
1 总体方案本设计方案是基于FPGA的三路数据采集卡,它主要由扫描式三维测头传感器,测头信号调理电路,三路模数转换器构成的转换电路,FPGA逻辑控制模块,数据总线接口模块以及运动控制反馈通道组成。
其工作原理:测头传感器产生电压信号,传输给三路信号调理电路,经过信号滤波,调理放大得所需要的模拟信号范围将所达要求的模拟信号送往高精度的模数转换电路中,依据其AD的时序要求,由FPGA来控制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并控制数据的有序传输。
此外,另一功能,运动控制卡反馈通道是由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极性转换及电压幅值变换电路传送给运动控制卡用于闭环控制或随动控制。
从系统操作来看,上位机发出的不同指令通过FPGA进行相应的动作来判断数据是否转换完毕,控制数据的同步锁存,依据时序读取数据标志状态寄存器数值和三路采集的数据。
2 采集系统硬件设计设计中使用的测头传感器属于LVDT电感式传感器,根据要求将其放大到-10V~+10V范围。
设计采用ADI公司的精密仪表放大器AD8429来设计信号调理电路;使用的测头传感器属于LVDT电感式传感器,根据要求将其放大到-10V~+10V范围。
物体三维尺寸数据采集实验

实验二物体三维尺寸数据采集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逆向工程中原始数据的采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2、了解激光扫描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相关元件知识。
二、实验设备1、ARES 10-7-5型三坐标测量机一台2、YF2.2A蜗旋式空气压缩机一台3、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一台4、WIZPROBE激光扫描测头一台5、CC3测量机专用CNC控制系统一套三、相关知识1、WIZPROBE激光扫描测头:WIZPROBE直接安装在PH10测头上,可以任意旋转,实现非接触式扫描功能;具有与材料无关的特性,因此扫描工件时无须对工件作任何处理,也无须对零件进行夹紧;适用于扫描小型,精密,软轻薄等特殊零件,也可应用于覆盖件的扫描。
在精密模具和零件,软材料,如橡胶和塑料等方面广泛使用,是逆向工程/模型数字化不可或缺的工具。
性能指标:测量精度 : 6 微米测量重复性 : 2微米测量分辨率 : 1微米测量动态范围: 50 mm ± 5mm采样速率 : 50 点/秒激光光斑直径: 30微米零件最大倾角: 45°适用材料 : 从黑色材料到光亮金属重量 :650克输出功率 : <1毫瓦,二类激光产品WIZPROBE激光扫描测头采用圆弧式三角反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较常规的三角反射更有利于消除因角度变化产生的误差,下图为两种传感器反射原理比较。
2、CC3测量机控制系统该数控系统是测量机专用控制系统,它可以驱动所有型号的测量机,支持单臂和双臂模式;单驱动和双驱动,转台,自动温度补偿;支持触发式测头,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扫描测头。
具有如下特点:控制软件可以升级;与计算机之间用串口连接,方便计算机升级;采用最新的C P U体系,每秒1亿8千万次浮点计算;人性化设计,经过优化的安装布局,方便安装和维护;具有良好的电气可靠性和测量稳定性,符合欧洲电气标准。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将CC3测量机控制系统功能转换档旋到“DIGITIZING”方向,顺序开启电源稳压器开关、空压机开关、干燥机开关、控制系统开关和电脑主机,气压灯指示正常后开启连接电源按钮。
三维颅颌面结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在口腔正畸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

三维超声标定及模板设计

声 探 头 上 的接 收器 确 立 的空 间 坐标 系 与超 声 平 面坐 标 系之 间 的转 换关系。 3 模 板 设 计 本 研 究 小 组设 计 了一 个 “ ” 型 的模 板 来 引 导超 声 定位 ,该 N “ N”型 模板 由 “ ” 线 框 及 模板 框架 组 成 。 “ ” 型线 框 由 一 N N 组 直 径 为02mm的棉 线 构 成 ,该 棉线 富有 一 定 的 弹性 ,使 得 棉线 . 存干 燥 和潮 湿 状 态下 均保 持 绷 紧 。棉 线从 模 板 的前 后 壁上 直径 为 lmn的 小孔 穿 过 ,在 模 板 框 架 中 央形 成 上 下 两 层 ,每层 两个 , l 共4 “ 个 N”型 线 框 ,这 样 能 保 证 检 查 的 点 是 在 一个 三维 的空 间 七。 每 条 线 中 央 都 固 定 有 一 个 圆 珠 ,共 1 个 圆 珠 。 每层 的两 个 0 “ ” 型 线框 有 一 条 共 用 边 ,每 个 “ N N” 型线 框 具 有 相 同 的 尺 寸 ( 6 m× 5m 10m 4 m),且 都平 行于 模板 坐标 系 的x Y 面 , “ ” — 平 N 型端 点 在模板 坐标 系 中 的坐标 已知 ,如 图 l 所示 . t 参数 的精 度 . 述 通过模 板 及穿 线孔 的 ̄ T精 度得 以保证 。 J . n
因此 更 多的是 采用 磁场 跟踪 。 根 据 标 定 的模 板 不 同 ,大致 可 分 为 类 :点 式 ,线 式 和 面
| f 1 Y 0 p I 切 捌 嘶
● ●
式 。点 式 模 板是 通 过 拟合 某 点的 测量 计 算位 置 与实 际 位置 来 进行 标 定 ,在 整 个水 槽 中 只有 一个 目标 点 ,这样 的话 ,每 次捕 捉 到该 点 的难 度 比较大 ;线式 和面式 模 板都 是 通过 比较拟 合 测量 计 算两 点 之 间 的线 段距 离 和 实 际距 离 ,来进 行 标定 ,线式 和 而式 的方法 邵 是计 算 点距 的方 式 ,需要 的点数 多 ,辨别 也不 易【】 式 与 而 4。线 式 相 比算 法 简单 ,成 像 速度 相对 较快 ,所 以本 研 究通 过研 究 一 种 改 进 的N 型线式 模板 来 引导超 声成像 。
三维地图数据采集精简

流程
1、确定绘图区域
2、切卫星参考图(最大比例),肯定摄像机方向。
3、卫星图根据分区、编号
4、根据摄像机方向拍相应建筑面的照片
5、清空相机,按照片编号对应相应建筑编号
6、建筑高度统一按层高3米计算,并做记录
7、
8、分区:A 建筑编号:1号对应照片:1—5 标高:5*3m
(即时录为Excel文档)
9、文件管理:分区图+Excel文档
表面摄影测量
1、采集内容
(1)建筑物各表面的主要结构的布局、建筑墙面材质等。
2、摄影机要求
(1)摄影机的有效像素应不低于1000万像素,最大分辨率不小于4416×3312个像素。
(统一用3000*2008)
3、摄影方式
(1)各建筑表面均宜采用正射摄影方式摄影,也可采用等倾摄影方式摄影,但相机视角与拍摄面的夹角不应小于50度。
4、现场拍摄要求
(1)拍摄应做到先整体后局部,拍摄时应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拍摄顺序环绕被测物体的周围,不应出现跳跃性的拍照。
(2)拍摄时应尽量避开屏障,避免出现摄影死角。
(3)对建筑实体进行拍摄的时候,应能正确反应出建筑物的整体结构。
(5)对桥梁、地下通道等进行拍摄时,应能正确反应出桥梁和地下通道的立体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NC 齿轮测量中心Z 轴传动系统设计CCZ40/型齿轮测量中心机械本体由底座、大理石平台、直线导轨、滑架、主轴测微仪及上顶尖柱等部分组成. 它地工作台采用大理石工作台, 大理石平台安装在底座上,T轴、Z轴、R轴分布于工作台之上.切向T、轴向Z和径向R导轨自下而上布局, 将对测量精度影响最大地切向导轨放在最底层, 有利于保证机械精度. 通过计算机控制, 三个直线运动轴(R 向、T 向、Z 向)和一个旋转运动轴(9 )在各自地伺服系统驱动下实现联动•根据被测工件地参数,使三个直线运动轴上地测微仪相对随旋转坐标轴转动地工件产生所需要地测量运动.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 计算机采集存贮测微仪地偏移量和同一时刻各运动轴实际坐标值, 经过数据处理, 与被测项目地理论值比较, 得出测量结果. 整个测量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导轨采用了封闭式密珠结构, 消除了换向时滑台地扭摆. 径向传动采用了密珠导轨加测杆移动锁紧结构, 既满足了基圆长度变化地要求, 又不需要传统导轨地力度, 提高了定位和测量精度. 传动系统采用滚珠丝杠副. 滚珠丝杠副传动系统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 相对于采用步进电机带动滚珠丝杠地进给方案, 交流伺服电机有着其独到地优点:1)闭环控制. 驱动器实时监测电机位置, 能有效保证系统地安全, 不存在象步进电机地丢步问题;2)无震动.震动是步进电机地固有缺陷, 无法克服;而伺服电机不存在震动地问题;3)发热量小, 效率高. 步进电机无论有无负载, 均按照设定电流运行, 而伺服电机根据负载大小, 实时调整电流大小. 所以, 步进电机发热量大, 而伺服电机发热量比较小;4)转速范围大.步进电机一般工作在1000RPM以下,而伺服电机可以达到10000RPM;3.2 CNC 齿轮测量中心Z 轴机械结构总体方案地确定Z轴是测量中心T轴之上地一个传动结构,它地运动带动其上R轴运动.总体方案如图3.1所示.图3.1 Z轴布局图1.配重2.支柱3.Z轴导轨4.R轴底板3.2.1配重地计算为了保证Z轴在测量地过程中平稳运动,须给Z轴加配重,配重和Z轴部分地相对位置如图3.7所示.根据力地平衡公式G二G2,(式中G为配重地重力,G2为Z轴部分地重力),可知,即g二叫.本系统设计中.Z轴地重量为丝杠副中螺母地重量、Z轴基板地重量和基板上R轴地重量.相对于R轴和Z轴基板地重量,丝杠副中螺母地重量可忽略.有45刚制作地Z轴底板地尺寸为:L=420 mm ,H = 40 mm ,D = 370 mm , 铁=7.85 g/cm3 .,知m2= V =铁=48.7956 kg .估算用45钢制作地R轴重量也为48.7956 kg ,故配重地质量约为97.5922 kg .3.2.2传动系统地选定及计算在数控机床地进给传动系统中,经常采用滚珠丝杠作为传动元件,其作用 是将伺服电机地旋转运动转变为运动执行件(刀架或工作台)地直线运动,以较 小地转矩可以获得较大地推力.螺旋传动中最常见地是滑动螺旋传动,但是,由 于滑动螺旋传动地接触面间存在着较大地摩擦阻力 ,故其传动效率低,磨损快, 精度不高,使用寿命短,故不能适用于高速度,高效率尤其是高精度地 CNC 齿轮 测量中心.由于滚珠丝杠副具有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92%〜98%)地优点,因 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地各 种机构中.所以在本设计中选用滚珠丝杠运动.a.滚珠丝杠地安装方法 滚珠丝杠副地支承方式根据滚珠丝杠副地工作情 况及轴向固定方式,丝杠支承常以止推轴承和向心球轴承组合,其支承方式有以 下几种:(1) 双推一自由式 如图3.2( a )所示,在一端装止推轴承,另一端悬空. 因其一端是自由状态,故承载能力小,轴向刚度低,因此这种安装方式只适用于 短丝杠,多用于轻载、低速垂直安装传动系统,如数控机床地调节环节或升降台 式数控铣床地垂直进给方向.(2) 双推一简支式 如图4.2( b )所示,一端装止推轴承,另一端图3.7 Z 轴与配重布局图3.2 (a )滚珠丝杠地支撑方式装向心球轴承,轴向刚度不太高.使用时注意减少丝杠热变形地影响,安装时应注意使热源和丝杠工作时地常用段远离装止推轴承地一端,以避免推力轴承因丝杠热伸长而产生间隙.双推端可预拉伸安装,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高,适用于中速、精度较高地长丝杠传动系统.图 3.2 (b)(3)单推一单推式如图3.2( c )所示,止推轴承分别装在滚珠丝杠地两端并施加预紧.可以提高滚珠丝杠地轴向刚度;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因此丝杠工作时只承受拉力.但这种安装方式对丝杠地热变形较为敏感,同时轴承寿命比双推一双推式低.图 3.2(C)(4)双推一双推式如图3.2( d )所示,两端装止推轴承及向心球轴承地组合,为使丝杠具有最大地刚度,它地两端可用双重支承,即止推轴承和向心球轴承,并施加预紧力.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速度、高精度地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这种结构方式可使丝杠地热变形转化为止推轴承地预紧力,因此设计时要求提高止推轴承地承载能力和支架刚度.图 3.2 (d)根据以上各种支撑方式地特点,本设计选用第二种,双推一一简支式.此方法必须注意止推轴承要远离热源及丝杠常用端,其目地是为了减少丝杠热变形地影响.b.滚珠丝杠地主要参数(1)导程Ph根据机床传动要求,负载大小和传动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选择时,先按机床传动要求确定,其公式为:Ph>vmax / nmax (10)式中:vmax—机床工作台最快进给速度,mm/min ; nmax —驱动电机最高转速,r / min .在满足控制系统分辨率要求地前提下,Ph应取较大地数值,因为它越大承载能力也大.本设计中滚珠丝杠地基本导程(螺距)按承载能力选择 3 mm.(2)滚珠丝杠地公称直径d o公称直径即是滚珠丝杠地名义直径,它越大承载能力和刚度越大,而螺纹长度I s在允许地情况下要尽量短,一般取I s/d o ::: 30为好.在此选择R轴滚珠丝杠地传动距离是300mm,取螺纹长度是350 mm,那么公称直径选10 mm.本设计中选取地滚珠丝杠副地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3.1(3)滚珠丝杠地精度等级精度等级影响定位精度,承载能力和接触刚度,因此它是滚珠丝杠副地重要质量指标,1级精度最高,其余依次降低,因为CNC齿轮测量中心对精度地要求较高,在此选择2级.(4)螺母选择由于数控机床对滚珠丝杠副地刚度有较高要求,故选择螺母时要注重其刚度地保证.推荐按高刚度要求选择预载地螺母型式.其中插管式外循环地端法兰双螺母应用最为广泛.它适用重载荷传动、高速驱动及精密定位系统.并在大导程、小导程和多头螺纹中具有独特优点,且较为经济.(5)预紧方式地选择由于制造和装配地误差,滚珠丝杠总是存在间隙地,同时,滚珠丝杠在轴向载荷作用下,滚珠和螺纹滚道接触部位会产生弹性变形. 所以,当滚珠丝杠反向转动时,就会产生空程误差,从而降低了滚珠丝杠副地轴向刚度,影响滚珠丝杠地传动精度.通常采用施加预紧力地方法提高滚珠丝杠地轴向刚度和传动精度.按结构特点和工作性能不同,常用地预紧方式可分为双螺母螺纹式、双螺母垫片式、双螺母齿差式和单螺母变位自预紧式四种.1)双螺母螺纹式结构可精密微调、预紧可靠.但预紧须用户自调且螺母轴向尺寸长.2)双螺母垫片式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调整方便且不易松弛.是使用最普遍地一种方式.3)双螺母齿差式结构紧凑,可精密调整.但是制造复杂,成本高,与主机装配后调整不方便.4)单螺母变位自预紧式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避免了双螺母形位误差对预紧力矩地影响.这种结构适用于对预紧力要求布告地中等载荷,有勿需经常调整地最佳选择.但是其制造困难,使用时不易调整.由以上选出双螺母垫片式结构图如图3.4所示.调整方法是改变垫片地厚度尺寸,使双螺母重新获得所需地预紧力•(6)滚珠丝杠地刚度计算 滚珠丝杠副和支撑丝杠地轴承在内地传动系统地综合拉压刚度称为滚珠丝杠副地传动刚度 •主要有丝杠地拉压刚度 K C ,还有丝 杠与螺母之间地接触刚度 K N .由于丝杠地扭转刚度一般为这两部分之和地0.05以下,所以通常情况下忽略不计.图3.5是一端固定,一端简支丝杠安装方式地力学模型其丝杠拉压刚度为 当工作台移到行程行最远点时,刚度最低为当工作台位于两端推力支撑地正中间时刚度最低为2) 载能力计算 计算作用于丝杠轴向最大载荷Q.1)拉压刚度计算K C2 -:d 1 E 4L = 527.7398 (N/ 卩 m )K C二 djE L = 2110.9592 (N/ ii m )图3.4垫片调整式示意图1.螺母2. 垫片3. 螺母图2 2d i E 二d i E 1K C - —Q = ' L f H f w P MAX (N)式中L ——滚珠丝杠寿命系数(单位是1X 106转)L=60NT/1C f=675 f W――载荷系数为1.2 ;f H ――硬度系数为1.0Q=3.51 X 105 ( N3) 稳定性核算:R 二 f k 二2EI/(K|2) — Rax式中P k ——实际承受载荷地能力为3000; f k ――压杆稳定地支撑系数,一端固定,一端简支式地为2;E ――钢地弹性模量;I —— 丝杠螺纹底径地截面惯性距(匸n d l 4/32=1.03 X 10-4 );K ――压杆稳定安全系数,取3.经计算得P k =4753.2>3000.因为P“ 巳欢时,会使丝杠失去稳定性易发生翘 曲.所以这个丝杠不会发生失稳现象•3.2.3电机地选定及计算与步进电机相比,交流伺服电机有着其独到地优点:1)闭环控制•驱动器实 时监测电机位置,能有效保证系统地安全,不存在象步进电机地丢步问题;2)无 震动.震动是步进电机地固有缺陷,无法克服;而伺服电机不存在震动地问题;3) 发热量小,效率高.步进电机无论有无负载,均按照设定电流运行,而伺服电机根 据负载大小,实时调整电流大小•所以,步进电机发热量大,而伺服电机发热量比 较小;4)转速范围大.步进电机一般工作在1000RPM 以下,而伺服电机可以达到 10000RPM 故选择交流伺服电机作为轴地驱动.选择伺服电机时,主要考虑转矩和惯量两个方面地问题• 一是其稳态转矩和 动态转矩应满足要求,二是折合到电机轴上地负载总转动惯量最好小于或等于 电机地转动惯量.a.选择伺服电机类型 根据本课题任务要求,工作台最高运行速度为 20mm/s,脉 冲当量0.0008mm/p,根据工作台所需要地最高运行速度 V max (m/min),可以选定 式中f max ――最高运行频率(脉冲/秒);V max ――工作台所需地最高速度(m/min );L ——脉冲当量(毫米/脉冲).据系统地精度要求,选定电机型号是ED 係列地EMS-04AH-Z01型交流伺服 电机,其技术数据为:额定功率400w ,额定转矩1.273N.m ,额定转速3000RPM ,额定电流2.497A, 惯量 0.261 10,kg m 2.b.选择导轨类型、确定阻尼比 伺服机械传动系统中摩擦阻力地大小主要电机地最咼运行频率max 50V max -3-L决定于导轨类型•本系统采用BG 系列直线导轨,它以其高精度、低摩擦、低噪音、 低磨损与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模块设计等显著特点应用于各种精密仪器•其等价 阻尼比为0.02~0.05.c. 确定系统增益k 和要求机械传动链地固有频率Wn 根据控制精度及系 统稳定性地要求一般取计算机械传动装置及负载折算到电机轴上地转动惯量 JGM 滚珠丝杠地转动惯量k =8~50/s.由系统增益k 和导轨地阻尼比',初步确定满足系统稳定要求,所需地机械传动链固有频率 W n ,应有W n >上2:d. 设计伺服电机传动方案,并校验.(1) 选择机械传动方案 电机轴与丝杠直接连接,带动工作台移动.(2) 初选丝杠直径 所选滚珠丝杠副为DGC-WCM1002.5-2.5其丝杠直径为 10mm.(3) 计算总传动比 闭环伺服机械传动系统,总传动比i 按下试计算V max式中 n max ------- 伺服电机额定转速,单位r/min ;V max ----- 工作台最大移动速度,单位mm/min;s -- 螺距,单位mm:n max =3000r/min ; v max =1200mm/min ; s=3mm. 所以总传动比i =3000 3 =7.51200 (4) 计算折算到电机上地转动惯量J GM ,并要求满足惯量匹配关系;丝杠地转动惯量 Js =md 2/8=4 0.12/8=0.005kg m 2丝杠折算到电机上地转动惯量 J^J^'i 2 ( kg m 2)=0.005/7.5 2=8.9 10^kg m 2 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电机轴上地总传动惯量是J GM = J s + J 1 =1.39 104 (kg.m 2)(5) 计算传动系统地综合拉压刚度,计算固有频率w n ,并校验其是否满足 系统对固有频率地要求.1) 系统地综合拉压刚度为:二 1111^K min 2 K B K BR K cmin K N K NRK B -推力轴承未预紧时地轴向刚度;K BR —轴承支座刚度;K NR —螺母支座刚度;K N —滚珠丝杠副地轴向接触刚度;n max si (传动链末端为螺旋传动副)K emin —丝杠最低拉压刚度;忽略该系统支承刚度K BR 、K NR ,.2 2 1K N =2159.5F 3( N/4m)=1.02* 109 N/m.\ d b式中R ――螺纹滚道半径,单位mm; d b 、£ --- 滚珠直径、半径,单位mm;i ——滚珠螺母上地有效工作圈数;F ――轴向载荷,单位N.K B =4.17* 3d 「z 2—F =1.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