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压测量
下肢血压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测量是用来了解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的一种方法。
下肢血压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静态法:患者平躺或坐下,将袖带分别绕在上臂和小腿上,然后使用血压计测量上臂和小腿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2. 动态法:患者平躺或坐下,保持上半身与下肢水平,然后使用血压计测量大腿上臂两侧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分别计算下肢血压指数(ABI)。
3. 搏动波测量法:使用无创血压测量仪或多普勒仪等设备,通过探测下肢动脉的搏动波形,来评估下肢血压。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采用介入性的方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如导丝法、股动脉压测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专业医生或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床边肢体血压测量法:适用于躺在床上或手术台上的患者。
将血压计一侧的袖带套在患者的肢体上,然后按照正常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 臂腿比值法: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袖带和血压计,在患者的上臂和下腿进行血压测量,并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比值。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下肢动脉血压。
3. 股动脉血压测量法:通过放置一个袖带在股动脉附近(通常在大腿中部),然后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但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下肢血压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动脉硬化、血管阻力变化等,因此,在测量下肢血压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以得出准确的评估。
生命体征检查

四、生命体征检查(一)体温的测量方法(腋下测量法)【训练目的】安全、准确地测量患者体温,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训练要求】1.每2名学员为一组,互相操作,并一边讨论一边记忆;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3.训练过程中所有学员应严肃认真,且无条件服从教练员指挥。
【训练器材】1. 场地:实操训练教室。
2. 器材:治疗盘内放已消毒体温计、弯盘、消毒纱布3块、笔、记录本、带秒针的表。
3. 教学工作手册;学员培训记录簿。
【训练内容】1.教练员用5分钟讲解水银体温计的构造(见图4-1-1)以及腋下体温测量的训练步骤。
2.教练员用5分钟进行实物示范操作。
3.每2名学员为一组按照训练步骤互相操作训练30分钟。
4.教练员总结学员实操情况5分钟。
【训练步骤】1. 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C以下。
2. 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3.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用纱布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防止脱落,测量10分钟后取出(见图4-1-2)。
4. 用消毒纱布擦干体温计,读取体温数并记录(见图4-1-3)。
5. 消毒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体温计30分钟后擦干,放进清洁储物盒备用)。
6. 协助患者整理衣被。
7. 洗手。
图4-1-1 水银体温计图4-1-2 腋下体温测量图4-1-3 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37.8°C【注意事项】1.按照每个标准班40名学员,配备两名教师,按每组10人分组,2人轮流训练,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2.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3.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可触及他物,以防碰碎。
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4.患者在测量前有进食、冷热饮、洗澡、运动、冷热敷等治疗和活动时需等待30分钟后测量。
5.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下肢踝动脉血压测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的应用

下肢踝动脉血压测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的应用目的探讨简便有效的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总结经验。
方法选择99例晚期乳癌置管的PICC患者,采用腘動脉血压测量与踝动脉血压测量的方法,比较其优越性。
结果踝动脉血压测量简单方便,在患者配合度、体位舒适度、医生认可度方面均大于腘动脉血压测量,两种方法相比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踝动脉血压测量方法优于腘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值得推广。
标签:下肢踝动脉;乳腺癌;PICC置管术乳腺癌治疗方案之一的新辅助化疗(即术前4~8个周期化疗)已经应用于临床,为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以及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临床上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1],其末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通路。
为避免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水肿及损伤PICC导管,需禁止在手术侧上肢及置管部位部位测量血压及静脉穿刺[2]。
对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如何有效的测量血压已经成为乳腺癌术后PICC带管患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对我科99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PICC置管患者术前进行测量上肢肱动脉血压及下肢踝动脉血压,对测量值进行自身对比,旨在探索下肢测量血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9例,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平均(44.5±9.6)岁,所有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入院后常规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行PICC置管术。
排除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周动脉闭赛性疾病患者以及四肢功能不全的患者。
1.2实验工具选用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XJ300/40-1型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血压计袖带内橡皮袋长24 cm,宽12 cm,外层的布套长90 cm,听诊器及各部件完好备用。
上下肢血压测量

如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科室:消化肿瘤科作者:张金花高娅芬发布日期:2012-01-06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护士,我左上肢留了PICC管,右侧乳腺癌手术做了,医生交代不能测血压的,怎么办?”是呀!有文献报道PICC留置侧肢体避免测量血压,而乳腺癌手术后患侧测量血压或抽血会引起淋巴水肿。
然后,我们护士告诉她们说:“没关系,可以测下肢血压。
”测量下肢血压的具体操作如下:体位: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有3种说法:1、病人取平卧位或俯卧2、病人取仰卧、俯卧或侧卧3、病人取俯卧或屈膝仰卧位。
概况起来有4种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屈膝仰卧位。
其中对俯卧位都一致认可,而对其他卧位有不同的争议。
准备: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
俯卧位时不能用力,下肢肌肉放松,裤口宽松。
方法: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下缘距腘4cm 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次打气,以一次为准。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
血压长时间增高同样会导致靶器官损害。
4.警惕桡动脉搏动消失时血压的不可靠性主动脉弓综合征,又称无脉症,是由于头臂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以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雷诺氏病、糖尿病为多见。
遇到以上情况可测下肢没有狭窄或闭塞的腘动脉、胫动脉等加以分析。
5.注意心律失常时血压的变化当心率很不规则时,每次心跳的心搏量和血压可以差别很大,应测量几次并取其平均值。
比如有心房纤颤时,2~24小时动脉观察,可提供相似于正常心律者的数据;有严重心动过缓时,放气应比通常慢,以免低估SBP和高估DBP。
鉴于不准确测量的后果,包括过度治疗及治疗不足带来的危险,建议加强对负责临床观察和分析血压的临床医务人员的训练,并将测量部位记载道门诊和病房的病历中。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通常分为非侵入性方法和侵入性方法两种。
非侵入性方法主要包括:
1. 床旁测量:病人平卧或坐位,用血压计和听诊器测量大腿动脉或胫前动脉的血压。
2. 拇指压法:用拇指在大腿动脉或胫前动脉上轻压,然后迅速松开,通过观察动脉搏动的消失时间来估算血压。
侵入性方法主要包括:
1. 注射压力测量法:通过导管或针头将压力传感器插入大腿动脉或胫前动脉,直接测量血压。
在测量下肢血压时,需要考虑到肢体动脉硬化、狭窄以及周围动脉病变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法,并且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全文)

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全文)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最新报道,目前我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其中,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病死亡占约总死亡的40%以上,因此,高血压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但是,许多人不测量血压,2/3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也未定期监测血压,部分患者仅凭“感觉”用药。
正确掌握血压测量方法,了解患者血压状态是改善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的基本环节。
为此,提高测量血压重要性的认识,推广血压测量标准操作十分必要。
1.血压测量方法及地位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
目前,在临床诊疗、人群防治和科学研究中有3种血压测量方法: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
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标准方法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临床诊疗及高血压分级常用且较为客观、传统的方法和依据。
动态血压由自动血压测量仪器完成,常用的是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次数多,无测量者造成的误差,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血压,动态血压可更客观地测量血压,还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
家庭自测血压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也可由家庭成员协助完成,家庭血压是在熟悉的环境中测量,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可用于评估血压的长期变异和降压疗效,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血压的标准测量方法规范操作、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分级及疗效评估的关键。
2.1测量前准备:①患者:测血压前30分钟不喝咖啡或酒,不做剧烈活动,心绪平稳,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10分钟。
②测量条件:坐位测量:适度桌子,有靠背的椅子;卧位测量:患者肘部能外展45°。
③测量环境:适当空间,环境安静,无噪音。
④测量仪器:符合国家计量部门批准和定期校准或符合国际标准的合格台式或其他款式血压计。
测量下肢血压的正确方法

测量下肢血压的正确方法
嘿,大家知道吗,测量下肢血压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操作呢!那到底怎么正确测量下肢血压呢?听我细细道来呀。
首先,要让被测量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下肢伸直并轻度外展。
然后把袖带平整地缠在大腿下部,其下缘距离腘窝 3 到 5 厘米,松紧适度哦。
接着,把听诊器放在腘动脉处,快速充气,使汞柱上升到 200mmHg 左右,然后缓慢放气,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汞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哎呀呀,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比如袖带的宽窄要合适,太窄测得的值会偏高,太宽又会偏低。
还有放气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不然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哟。
另外,测量前被测量者要安静休息一段时间,不然测出来的可不准啦!
说到这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呀!只要严格按照步骤来操作,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啦。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就不会摔跤呀。
而且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那更是让人放心得很呢!
那这测量下肢血压有啥用呢?应用场景可多了去啦!比如对于一些怀疑有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测量下肢血压就能提供很重要的诊断依据呢。
还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也需要关注下肢血压呀。
它的优势就在于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这就好比多了一双眼睛去观察病情,不是很棒吗?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有个患者一直觉得下肢不舒服,医生就给他测量了下肢血压,结果发现和上肢血压有很大差异,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原来是下肢血管有问题呢。
如果没有测量下肢血压,可能就发现不了这个问题,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呀!
所以呀,测量下肢血压真的很重要呢,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 • 俯卧位时不能用力 • 下肢肌肉放松 • 裤口宽松
方法
• 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 • 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 • 下缘距腘4cm处,松紧以伸进一指为宜 • 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部位 • 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
四肢血压异常分布见于
• 主动夹层:下肢血压↓ • 大动脉炎:下肢血压↓或患肢血压↓ • 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患肢血压↓
• 进一步检查:血管超声、磁共振或血管造影
那些情况需测四肢血压
• 首次诊断为高血压,排除血管性继发因素 (如:主动脉或股动脉炎、动脉硬化、动 脉狭窄等)
• 剧烈胸痛或腹痛,排除主动脉夹层 • 行走无力、下肢疼痛、痉挛或冰冷等,排
25kPa(200mmHg)时放气 • 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
次打气,肢血压高20~40mmHg • 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 • 记录时,应注明下肢血压,以免误解
踝动脉血压测量法
• 取仰卧位,气袖束于小腿处 • 气袖下缘距内踝上约3~4 cm • 听诊器胸件放在足背动脉上或用手扪足背动
脉 • 听到第一个声音或当脉搏搏动出现时约为收
缩压 • 测得结果与肱动脉接近 • 记录时,应注明下肢血压,以免误解
正常情况
• 左右血压相差约10 mmHg(无论上下肢) • 下肢腘动脉血压>上肢血压约20~40
mmHg • 下肢踝动脉血压≈上肢血压(踝动脉比肱动
脉高5~10 mmHg)
异常情况
• 左右血压相差>10 mmHg(无论上下肢) • 下肢血压≈或<上肢血压 (无论左右肢)
除外周动脉疾病或动脉炎症、纤维化、粥 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等 • 定期测下肢血压,了解周围动脉硬化进展, 以便有效预防动脉病变
右肱动脉 测血压
右踝动脉 测血压
四肢血压测量
左肱动脉 测血压
左踝动脉 测血压
踝动脉 测血压
俯卧位 腘动脉 测血压
仰卧位 腘动脉 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