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合金材料

合集下载

铌铁合金用途

铌铁合金用途

铌铁合金用途
铌铁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合金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从铌铁合金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来介绍这一合金材料。

铌铁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该合金的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具有很强的抗拉、抗压和抗扭转能力。

另外,铌铁合金还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

铌铁合金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该合金的化学成分稳定,不易被化学物质侵蚀,因此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此外,铌铁合金还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能够在各种复杂的腐蚀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医疗等领域。

铌铁合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航空、航天领域,铌铁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涡轮叶片、导向叶片、燃烧室等高温部件中。

在核工业领域,铌铁合金被应用于核反应堆中的燃料元件、管子、蒸汽发生器等核设备中。

在电子领域,铌铁合金被应用于高频电路、磁存储器、超导磁体等领域。

铌铁合金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合金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铌铁合金的
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材料支持。

钴铬钼合金材料

钴铬钼合金材料

钴铬钼合金材料
钴铬钼合金材料是一种高性能合金材料,由钴、铬、钼等元素组成。

它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领域。

钴铬钼合金材料的主要特点是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高温下,它的强度和硬度都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塑性变形或脆性断裂。

同时,它的耐腐蚀性也非常出色,能够抵御酸、碱、盐等多种腐蚀介质的侵蚀,具有很高的耐久性。

钴铬钼合金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被用作发动机、涡轮叶片、燃气轮机等高温部件的材料。

在化工领域,它被用作反应器、换热器、催化剂等耐腐蚀设备的材料。

在医疗领域,它被用作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医疗器械的材料。

钴铬钼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粉末冶金法、熔融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钴、铬、钼等元素的粉末混合均匀后,通过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烧结,形成坚硬的合金材料。

熔融法则是将钴、铬、钼等元素熔化后,通过铸造或热加工的方式制备合金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法则是将钴、铬、钼等元素的气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形成均匀的合金薄膜。

总的来说,钴铬钼合金材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高性能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硅氧烷pc合金材料

硅氧烷pc合金材料

硅氧烷pc合金材料硅氧烷PC合金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它结合了硅氧烷和PC (聚碳酸酯)的优点,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

硅氧烷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化学共聚法,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器、建筑和医疗器械等。

硅氧烷PC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的PC材料,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可在较高温度下长期使用,并具有自熄性,可有效阻止火焰蔓延。

硅氧烷PC合金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传统的注塑和挤出成型工艺进行加工,且加工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和翘曲现象。

硅氧烷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化学共聚法。

物理共混法是将硅氧烷和PC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成合金材料,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但制备的合金材料性能相对较差。

化学共聚法则是将硅氧烷和PC通过聚合反应制备成合金材料,这种方法制备的合金材料性能优异,但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

硅氧烷PC合金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航空航天领域,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飞机和卫星的结构件和装饰件,如机翼、机身和太阳能电池板等。

在汽车领域,该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保险杠、仪表盘和座椅等。

在电子电器领域,该材料可用于制造电器外壳、电子元件和线路板等。

在建筑领域,该材料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如门窗、玻璃幕墙和瓷砖等。

在医疗器械领域,该材料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如导管、呼吸机和输液器等。

总之,硅氧烷PC合金材料是一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

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为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器、建筑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提供高性能的材料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硅氧烷PC合金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ductibor 1000材料标准

ductibor 1000材料标准

ductibor 1000材料标准DUCTIBOR1000是一种高性能、耐用的合金材料,其材料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热处理和加工性能等。

下面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1.化学成分DUCTIBOR1000的化学成分主要由铝、铜、锌、锡和其他微量元素组成。

其中铝元素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铜和锌元素可以增加合金的耐蚀性,锡元素可以改善合金的抗磨损性能。

此外,合金中的其他微量元素可以起到优化合金性能的作用。

2.机械性能DUCTIBOR1000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方面。

该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可以承受高强度的载荷和震动,适用于承受大应力的工作环境。

同时,该材料的硬度适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3.物理性能DUCTIBOR1000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导热性、导电性和热膨胀系数等方面。

由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导热性,散热效果好,因此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

4.热处理性能DUCTIBOR1000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性能,可以通过淬火、退火和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对其进行调整。

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

此外,该材料在热处理后仍具有稳定的性能,不易出现变形和质量问题。

5.加工性能DUCTIBOR1000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冷加工和热加工等工艺进行加工。

该材料的加工性能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可塑性、可焊性和可切削性等方面。

在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时,可以采用冷加工的方式,而在制备大型零件时则可以选择热加工。

综上所述,DUCTIBOR1000材料标准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热处理和加工性能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保证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在使用过程中按照标准进行处理和加工,以保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材料科学中的高性能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中的高性能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中的高性能金属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性能金属材料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在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解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定义、介绍主要的高性能金属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展开讨论。

什么是高性能金属材料?在材料科学中,高性能金属材料是指通过优化材料组成、结构、制备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控制,获得了特定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

通俗来讲,高性能金属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特性,如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高温性能、抗腐蚀性等等,同时也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

主要的高性能金属材料1. 钛合金钛合金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材料,有着极高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领域。

与其它金属材料相比,钛合金更加轻、强、硬、耐磨、耐高温、不易老化、耐腐蚀,是典型的高性能金属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国之一,且拥有比较成熟的钛制品生产工艺,因此,在钛材料领域发展的潜力巨大。

2. 镁合金镁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抗冲击性、耐腐蚀性和防火性。

主要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镁合金在航空领域中主要用于制造薄板、外壳、牵引定位和传动零件等。

在汽车领域中,则由于其轻量化的特点,有望在汽车领域中替代钢铝,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铝合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重量轻,其重量只有钢铁的三分之一,但强度却非常高,具有超过传统钢铁的耐腐蚀、导热和刚性等优点。

4. 钼合金钼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钼含量在50%以上,具有较高的熔点、模量和强度,且在高温条件下仍具有很好的塑性和韧性。

主要用于制造耐高温、耐腐蚀性较高的零部件,如航天器的燃气制动器、导热器等。

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与制备

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与制备

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与制备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合金化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使其达到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本文将从合金设计的原则、合金制备的方法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金设计的原则合金设计是指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以及应用需求,在不同的金属元素之间进行合理的配比和合金化处理。

合金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材原则:根据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元素作为基体材料,并选择适当的合金元素进行添加。

合金元素的选择应考虑其与基体材料的互溶性、强化效果以及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成分优化:通过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来优化合金的成分。

合金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各合金元素的配比,以满足合金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要求。

可以通过相图分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成分优化。

3. 特殊工艺要求:合金设计还需要考虑合金制备过程中的特殊工艺要求,如溶解温度、冷却速率、固溶处理等。

这些工艺要求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

二、合金制备的方法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合金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熔融法:熔融法是制备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各种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加热至熔点,然后混合均匀,最后冷却凝固得到合金。

熔融法适用于制备大型块状合金和铸造合金。

2. 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法是利用金属粉末进行合金制备的一种方法。

首先将各个金属元素制备成粉末,然后进行混合、压制和烧结等步骤,最终得到合金材料。

粉末冶金法适用于制备复杂形状的零件和粉末冶金合金。

3. 液相扩散法:液相扩散法是利用金属元素在固相或者液相中扩散混合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金属元素混合并加热至一定温度,利用固相与液相之间的扩散来实现合金化。

液相扩散法适用于制备高温合金和钢等材料。

三、相关应用领域合金设计与制备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5052铝合金材料参数

5052铝合金材料参数

5052铝合金材料参数
5052铝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铝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5052铝合金的一些主要材料参数:
1. 化学成分:
铝(Al):余量
镁(Mg):%\~%
铬(Cr):%\~%
铁(Fe):≤%
锰(Mn):≤%
锌(Zn):≤%
铜(Cu):≤%
2. 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270MPa
屈服强度:≥160MPa
伸长率:≥18%
3. 物理性能:
密度:/cm³
导热系数:约160W/(m·K)
比热容:约890J/(kg·K)
4. 耐腐蚀性能:5052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抵抗腐蚀。

5. 其他性能:5052铝合金还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弯曲性
能等。

请注意,以上参数仅供参考,具体参数可能会因生产工艺、合金成分、热处理状态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机械设计中的新型材料与应用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新型材料与应用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新型材料与应用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械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其中,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应用为机械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新型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优势,能够满足机械设计在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轻量化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从而提升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一、新型材料的分类1、高性能合金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是一类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金属材料,如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铝合金等。

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机械设计中。

镍基高温合金则具有出色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是航空发动机等高温部件的理想材料。

铝合金因其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成型性能,在汽车、航空等领域的轻量化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层合复合材料等。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的特点,在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具有成本低、性能优良的特点,常用于汽车、船舶等领域。

3、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新型陶瓷材料如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氮化硅陶瓷等在机械密封、刀具、模具等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陶瓷材料的脆性较大,限制了其在一些复杂结构件中的应用。

4、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一类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相应响应的新型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

形状记忆合金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其预先设定的形状,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压电材料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反之亦然,可用于传感器、驱动器等领域。

二、新型材料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对机械部件的性能要求极为苛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合金材料
高分子09-2 郭盼军 540904010210
发展史
发现于18世纪末。 发现于18世纪末。 18世纪末 但由于化学活性高,提取困难,直到1910 1910年金属钛才被 但由于化学活性高,提取困难,直到1910年金属钛才被 美国科学家用钠还原法(亨特法)提炼出来。 美国科学家用钠还原法(亨特法)提炼出来。 1936年卢森堡科学家克劳尔用镁还原法(克劳尔法)还原 1936年卢森堡科学家克劳尔用镁还原法(克劳尔法) 年卢森堡科学家克劳尔用镁还原法 制得海绵钛,奠定了金属钛生产的工业基础。 TiCl4,制得海绵钛,奠定了金属钛生产的工业基础。 其技术转让到美国,1948年在美国首先开始海绵钛的工 其技术转让到美国,1948年在美国首先开始海绵钛的工 业生产。 业生产。 中国继美、 中国继美、日、前苏联之后,于1958年开始钛的生产。 前苏联之后, 1958年开始钛的生产。 年开始钛的生产
钛合金的分类
按其成分和室温下的组织分为三类: 按其成分和室温下的组织分为三类:
α-钛合金 :显微组织是α相,含有α相稳定元素及一些中性强化元
素。主要元素是铝、锆、锡等。典型合金有Ti-8Al-1Mo-1V。
α+β钛合金 α+β 钛合金 : 显微组织是α+β相,含有较多的α相稳定元素和β
相稳定元素。
a)研究传统型(以固溶体为基的)钛合金。受抗氧化性的制约,这种钛合金的极限温度估计 为650℃; b)发展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的钛合金,即Ti3Al基与TiAl基合金,其极限使用温度分别达 750℃和900℃,高铌的TiAl基合金甚至可达1000~1100℃。这些高比强、高比模、抗氧化 的钛合金,可向镍基超合金挑战,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热端”(涡轮部分)。α2和γ型合 金已进入工程评价阶段,预计在近10年内可获得实际应用; c)发展以SiC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和以TiC或TiB颗粒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SiC纤维 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技术已比较成熟,它将使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实现压 气机的“叶盘一体化”,使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20以上。
钛及其合金由于密度低(4.5∼4.8g/cm3, ∼ 钛及其合金由于密度低 比钢约轻40%)、比强度高和耐蚀性好而成为 、 比钢约轻 一种优良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 一种优良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 及化工机械领域非常引人注目, 及化工机械领域非常引人注目,在国防科技 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钛由于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储氢特性、 钛由于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储氢特性、 形状记忆、超弹性)和无毒、 形状记忆、超弹性)和无毒、生理相容性好等 特性而成为新型功能材料和重要的生物医学 材料。 材料。
钛合金的发展趋势
发展综合性能更好的高强钛合金。高强钛合金目前已达到σb≥1250MPa水平, 其强度可与30CrMnSiA优质结构钢媲美,但其延伸率与断裂韧性(KIC)及弹性 模量还差一些,耐热性在350℃以下。人们正努力提高其综合性能,如近年研制出了既 高强又耐热的β21S合金。 发展耐蚀性更好的钛合金。特别是发展在还原性介质中像Ti-32Mo一样耐蚀,但加工性较
好的合金。
发展多用途的专用钛合金,如新型形状记忆合金、新型储氢钛合金、恒弹性 钛合金、低膨胀钛合金、高电阻钛合金、消气剂用钛合金、抗弹钛合金、透 声钛合金、低屈强比易冷成形的钛合金和高应变速率的超塑成形钛合金等。 发展低成本的钛合金,包括不含或少含贵重元素的钛合金,能充分利用残留 的钛合金和易切削加工的钛合金等。
钛的基本特性
钛的弹性模量较低( 54% 钛的弹性模量较低 ( 120GPa) , 属中等 , 约为铁的 54% , 比模量稍低于 ) 属中等, 约为铁的54 钢适于做弹性元件,但加工时回弹比较大。 钢适于做弹性元件,但加工时回弹比较大。合金化可使钛弹性模量发生很 大变化。 大变化。 具有导热系数和线膨胀系数均低的特性。钛的比热容与不锈钢相当, 具有导热系数和线膨胀系数均低的特性 。 钛的比热容与不锈钢相当 , 电 阻率比不锈钢稍大。 阻率比不锈钢稍大。 钛的导磁率近乎为1.0,非磁性(严格说为顺磁性)。制成的潜艇,既能抗 钛的导磁率近乎为 ,非磁性(严格说为顺磁性) 制成的潜艇, 海水腐蚀,又能抗深层压力,其下潜深度比不锈钢潜艇增加80%。同时, 海水腐蚀,又能抗深层压力,其下潜深度比不锈钢潜艇增加 。同时, 由于钛无磁性,不会被水雷发现,具有很好的反监护作用。 由于钛无磁性,不会被水雷发现,具有很好的反监护作用。 钛对超声波的阻抗较小,透声系数较高,适于做声纳导流罩之类材料。 钛对超声波的阻抗较小,透声系数较高,适于做声纳导流罩之类材料。 钛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质轻、强度高, 钛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质轻、强度高,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 属材料,可用作植入人体的材料。 属材料,可用作植入人体的材料。
合金元素的分类
将钛的合金元素分成三类: 将钛的合金元素分成三类:
α相稳定元素,能提高α→β相的转变温度 扩 相稳定元素,能提高 相的转变温度,扩 相稳定元素 相的转变温度 相区, 大α相区,如铝和氧、氮等 相区 如铝和氧、氮等; 中性元素, 相和β相中均有较大固溶度 中性元素,在α相和 相中均有较大固溶度,对 相和 相中均有较大固溶度, α ⇔ β相变温度影响不大 如锡、锆等。 相变温度影响不大,如锡 相变温度影响不大 如锡、锆等。 β相稳定元素,一般是降低β相的转变温度,扩 相稳定元素,一般是降低 相的转变温度 相的转变温度, 相稳定元素 相区, 大β相区,它又可分两小类。 相区 它又可分两小类。
钛合金和近β β钛合金和近β钛合金 :含有大量的β相稳定元素,多数还含有铝、
锆、锡等。
室温强度可达到α+β钛合金水平,但具有更佳的工艺性能,高温强度比不 上α+β合金。 近β钛合金的显微组织是α+韧化、应用与发展
近α和α钛合金
这类合金的机械性能对热处理不敏感,因为总是α相没有相变。通过冷加工和随 后退火控制α相形态和大小,通过固溶强化强化α相。 经β相热加工冷却得到片状魏氏组织α结构;α相热加工冷却得到等轴组织;经 α+β相热加工也得到等轴组织。 魏氏组织α片的断裂韧性和抗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很好,而等轴α相的低周疲劳性 能和拉伸强度较高。 典型合金Ti-5Al-2.5Sn,在300℃以下使用,可以焊接,但冷加工困难。 发展方向:加入更多的α稳定元素,提高蠕变性能,但制备困难,在制备和使用 过程中易产生脆性。由于Al当量的限制,该合金的发展受到限制。 进一步发展方向:时效硬化α合金,Ti-25Cu,可冷加工和焊接,广泛用于发动 机铸件和法兰盘等。
钛合金的强韧化、 钛合金的强韧化、应用与发展
β钛合金和近β钛合金 钛合金和近β
β钛合金的β相可以残留到室温,但却是不稳定的,随后时效析 出α第二相强化。经热处理后其强度可优于α+β钛合金,同时韧 性也优于α+β钛合金。但若控制不当,β合金可产生严重脆性。 控制第二相的数量、大小和分布。 典型合金Ti-13V-11Cr-3Al,经固溶淬火冷成形及时效处理,可获 得高强度。该合金已成功制作SR-71飞机的蒙皮。 要进一步提高强度,先要解决韧性低问题。 细化β晶粒可以提高塑性,但不能提高断裂韧性;通过形变热处 理改善断裂韧性。
钛合金的强韧化、 钛合金的强韧化、应用与发展
α+β钛合金 α+β钛合金
加入4-6%的β稳定元素,从而使α和β两个相都有较多 数量,而且抑制β相在冷却时发生转变,只在随后的时 效时析出,产生强化。 可在退火态或淬火时效态使用,既可以在α+β相区也 可以在β相进行热加工,使组织和性能有较大调整余地。 典型合金Ti-6Al-4V,用量占整个钛合金的一半。广泛 用于压气机盘件、叶片和其他锻件。
钛合金的发展趋势
全世界已研制了几百种钛合金,但投入工业生产的不到100种。我国研制的钛 合金有近60种。列入国家标准的已有40余种。 目前钛合金发展的趋势是发展竞争力更强的钛合金,实现高性能化、多功能 化和低成本化。
研究耐热性更高的高温钛合金。为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生产的需要,研究 600~650℃长时使用的钛合金。有三条途径:
钛合金用于航空
钛的基本特性
钛具有两种同素异构体α及 。 低温α-Ti在882℃以下稳定 , 具有密排六 钛具有两种同素异构体 及 β。低温 在 ℃ 以下稳定, 方结构(HCP), 而高温 稳定于882℃ ~ 熔点 方结构 , 而高温β-Ti 稳定于 ℃ 熔点1678℃ , 为体心立 方结构 ℃ (bcc)。钛合金转变点随成份而变。 。钛合金转变点随成份而变。 钛体积质量小( 钛体积质量小 ( 4.51g/cm3),但比强度高 , 在 -253℃~600℃范围内 , 钛 , 但比强度高, ℃ ℃ 范围内, 的比强度是最高的;塑性好,熔点高,但由于同素异性转变和高温下吸气、 的比强度是最高的;塑性好,熔点高,但由于同素异性转变和高温下吸气、 氧化倾向的影响,它的耐热性为中等,介于铝与镍之间。 氧化倾向的影响,它的耐热性为中等,介于铝与镍之间。 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在室温下能很快生成一层具极好保护性的钝化层 (TiO2)。在许多介质中,其耐蚀性极高;但在还原性介质中稍差。 。在许多介质中,其耐蚀性极高;但在还原性介质中稍差。 钛的低温性能很好,在液氮温度下仍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钛的低温性能很好,在液氮温度下仍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强度高而仍保持有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