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12例的麻醉处理体会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效果。
方法将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我院骨科的60例行骨科下肢麻醉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麻醉配合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结论对于高龄骨科下肢麻醉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有效做好麻醉护理配合干预,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
因此,这种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高龄;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对于老年人来说,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科疾病,特别是针对高龄患者来说,在骨科疾病方面更是比较常见,特别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折疾病,这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在针对高龄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更有效的下肢手术麻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做好该类患者的麻醉配合护理干预,确保麻醉和护理干预等各项工作内容能够有效渗透,充分融合,这样才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使其依从性进一步提升,同时体现出应有的护理成效和康复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重点探索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效果等相关内容,现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涉及60例患者,是我院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患者,在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在85~90岁间,平均年龄为(87.7±6.5)岁。
具体研究环节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0.05。
1.2方法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麻醉护理配合方式具体操作内容如下:首先充分做好手术之前的麻醉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病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 资料和 方法
临床资料 4 0 例择期下肢 手术老 年病人, A S A I I . I I I 级, 男2 5 例,
女 l 5例 ,年龄 7 0  ̄ 9 0岁。术前全部病人 并存一 种以上内科疾 病,包 括心 电图异 常、高血压、冠心病 、老慢支 、糖尿 病等。术前 并存疾病
均得到控制且病情稳定,血常规 检查大致正常。 麻醉方法 病人入室后开放 静脉通 道,监测有创血压、脉搏、血
心率、呼吸等 。
嗽、 咳痰 以及肺部哕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也 明显优于对 照组,由此可见 , 在小儿肺炎治疗 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重要性 。
综上所述 ,在d , J h 肺 炎治疗中应用氧气 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 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
患者取仰卧位 ,根据手术床 的调整控制麻醉平 面,将麻 醉平面控制在 T I O以下,术 中根据出血情况及尿量进行补液 ,适 当输注羟 乙基淀粉
及红细胞悬液 。 观察内容 麻醉药物起效 时间,麻醉平面 的固定时间,麻醉效果 , 麻醉起 效后后 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有无低 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 术后随访有无麻醉后头痛 等并发症 的发 生。 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 时间为 3 ~ 5分钟,最大平面固定时间 1 5 分钟左右,最高感觉 阻滞平面 TI O以下 ,麻醉镇痛效果完善,维持 时
差 ,特别是高平面 的阻滞 ,容易 出现 明显的低血压,因此 阻滞平面最 好控制在 T8以下 ,麻醉平面越高 ,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越大 。腰硬 联合充分发挥 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 的各 自优 点,具有起效快 、效果确 切 、镇痛完善 ;对循环及呼吸影 响轻微 ;麻醉平面易于控制 :并发症 少 ;手术时 间不受 限制 :便于术后镇痛等优点 。腰 硬联合麻醉与全身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老年人行动不便,因此摔倒受伤的可能性较大,加之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而老年人相较于青壮年其免疫力、抗感染力、代偿能力以及生理储备功能都更低,并且还会有较大可能性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其机体对于血液循环系统稳定调节的能力也减弱,因此患者对于麻醉的耐受性较差,所以,我们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治疗中,我们该选择哪种麻醉方式呢?一、选择麻醉方式需要注意什么(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心脏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一部分是由于机体衰老而发生的正常改变,另一部分则是病理性改变,例如冠脉血管的改变、心肌细胞的改变等。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的心脏可能会发生收缩力降低以及顺应性变差的情况,导致老年患者的每搏输出量降低。
因此,在为患者选择麻醉时要考虑到患者心血管功能损伤造成低血压的情况,因为低血压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呈下降状态,手术时老年人的应激反应较大,因此其低血容量以及自身低血代偿反应能力会减弱,容易导致患者血压骤升或是出现低血压。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会导致老年患者的支气管黏膜萎缩,导致其排除异物的功能减弱,而肺泡变薄、肺泡弹性减退等改变会导致肺顺应性减退;加之动脉硬化、肺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出现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血流量减少,并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的变化,因而在选择麻醉方式是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在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以及弥散能力与青壮年患者的不同。
(三)中枢神经的变化年龄增加之后,一方面,老年患者的脑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逐渐下降,因而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该能力下降造成的递质间的不平衡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得衰老;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在其老年患者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正在逐渐减少,而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减少会导致老年患者踹你肌肉运动障碍、运动震颤麻痹、运动缓慢等。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分析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连续腰麻及腰硬联合麻醉的比较分析,探讨高龄患者在进行下肢手术时的临床麻醉研究治疗体会。
方法对70例ASAI—Ⅲ级接受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则为连续腰麻,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治疗结果、用药量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两组高龄患者经麻醉后均安全完成手术,蛛网膜下隙用药后镇痛效果明显,组织平面均未超过T10。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分别为(282±67)ml和(310±108)ml,输血量分别为(232±37)ml和(257±79)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2±67)min和(82±67)min,用药量分别为(10±2.7)ml,和(27.9±4.9)ml,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连续腰麻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较腰硬联合麻醉组的明显,而连续腰麻组的术后的恢复时间长于腰硬联合麻醉组的恢复时间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腰硬联合麻醉组高。
临床应用上应根据患者的自身身体素质及机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适合于患者的方式进行麻醉。
【关键词】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连续腰麻腰硬联合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95-02随着社会医疗保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增加,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致高龄老人的手术麻醉方面研究也日益增多,尤以下肢手术常见,其中下肢手术中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为多见[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0例ASAI—IV级高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70~98岁,经ASA评级为I—Ⅲ,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8例患者合并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且术前不用药。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
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骨科的120例行骨科下肢麻醉手术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麻醉前、中、后三个时期实施了护理配合,将本组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n=60)实施麻醉配合护理方式,比较上述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采用上述方法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48/6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56/60),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对高龄骨科下肢麻醉患者而言,加强护理配合,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高龄;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骨科的120例行骨科下肢麻醉手术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67例,女性患者为53例;年龄为85~90岁,平均年龄为(87.7±6.5)岁。
本组患者,手术之前全部并存1种以上的内科疾病,其中高血压患者数为63例,血小板减少例数为24例,慢性支气管炎伴随肺气肿为23例,糖尿病患者数为10例。
本组患者实施麻醉的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三种:①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数为24例(即全部为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全身麻醉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数为46例,腰麻以及腰硬模联合麻醉患者数为50例。
在该组患者中,手术种类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别[3]:①髌骨骨折42例(占35.0%)。
②全髋置换术患者数为32例(占26.7%)。
③半髋置换术患者数为29例(24.2%)。
④踝关节骨折患者数为17例(占14.2%)。
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153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实验组患者年龄76~89岁,平均(81.3±1.6)岁,男31例,女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77~88岁,平均(82.9±2.2)岁,男29例,女32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大体上一致,无显著差异 (P >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术前1天,在12点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给药顺序为咪达唑仑1 mg/kg,异丙酚1.5~2.0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2~0.3 μg/kg,观察患者全麻效果,全麻的效果评价患者意识消失没法感觉到疼痛。
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联合,在患者全身麻醉后,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量资料用和(±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 结果2.1 手术麻醉效果比较术后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实验组麻醉效果为优,良和差的例数分别为38例、20例、3例,实验组优良率为95.08%(58/61)。
对照组麻醉效果为优,良和差的例数分别为22例,29例,10例,对照组优良率为83.61%(51/61)。
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进行对比,存在差异显著(P =0.0400,x 2=4.2188)。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术后对两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转入ICU病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154作者单位山西华晋骨科医院 麻醉科山西 太原 030401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人数较少,且实验组出现认知障碍人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医疗技术提升,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也使得来骨科就诊的超高龄老年患者人数越来越多。
高龄患者往往伴随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支气管炎等,对老年患者行骨科手术往往会对其造成较大创伤,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受到应激反应,更容易出现出血量加大等情况,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
高龄高危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体会

高龄高危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体会目的探讨对高龄高危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利用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所取得效果。
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骨科下肢手术治疗的高危高龄患者11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麻醉,观察组中患者以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在麻醉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4.5%,对照组中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81.8%,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
结论对于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危高龄患者而言,应用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对其进行麻醉有较好的效果,麻醉优良率较高,并且所用的药物剂量比较小,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高危高龄;骨科下肢手术;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在近几年来,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正呈现出增长趋势,临床上的外科手术患者也逐渐增多。
对于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危高龄患者而言,在手术过程中必然要对其进行有效麻醉。
但是常规麻醉方法并不是很理想,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临床研究演示显示,对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危高龄患者,以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效果较好。
本文选择曾在我院进行骨科下肢手术治疗的高危高龄患者110例,分别以常规方法与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对其进行麻醉,并对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骨科下肢手术治疗的高危高龄患者110例。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中患者55例,其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5例,患者年龄在70~85岁,其平均年龄为(75.5±3.5)岁,患者病程在1~4d,平均病程为(2.8±1.2)d;对照组中患者55例,其中有32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72~86岁,其平均年龄为(78.2±1.8)岁,患者病程为1~5d,平均病程为(2.6±1.4)d。
麻醉副高专题报告-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体会

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体会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龄人口增加必然导致老年人因病就医而要求手术治疗者的增多,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也相应增加,然而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而且体质弱,代偿能力差,给麻醉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高龄患者多有韧带纤维化和钙化、椎体肥大和骨质增生,增加了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难度。
我科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或单纯腰麻下,将重比重0.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现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94例本人主持麻醉80岁及以上下肢手术患者做如下专题报告。
一、患者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70例高龄骨科择期、急症手术患者,男 48 例,女 22 例,年龄 80 岁-94岁,ASAⅡ~Ⅲ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Ⅱ~Ⅲ期34例,脑梗死 13 例,冠心病25例,合并有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炎15例;心电图示ST- T不同程度改变25例,1例显示完全性右束支和左前束支传导阻滞,3例房颤;全髋置换术40例,单侧关节置换术4例,股骨颈、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例。
二、麻醉方法考虑患者就医体验与现在快速康复理念,麻醉都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所选病人都没打术前针。
入室后,接心电监护,并开放静脉通道,加快输注林格液200ml。
静注纳布啡0.2mg/kg,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尽量在下,把床头侧稍抬高,选择 L3~4 间隙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等待脑脊液流出,推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稀释液)2-3ml.退出腰麻针,硬膜外向头侧置。
麻醉平面固定后,摆手术体位,62 例硬膜外穿刺成功; 8例硬膜外穿刺困难改为腰麻。
术中常规吸氧,心电监护,术中输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出血多时,输入聚明胶肽注射液或适量输入浓缩红细胞。
镇静用咪达唑仑0.05-0.08mg/kg.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有5例血压降低,静注甲氧明注射液2mg,加快输液速度后,血压回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 论 随 着 医疗 技 术 水 平 ,麻 醉 安 全 性 和
围术 期 管理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高龄 因素 已不 是 手术麻 醉 的禁忌 症 ,关键 在手 术 前充分估计 与准备 ,合 理选择麻 醉方法 , 正确 实施 麻醉 ,围术期 加强 监测 并注 意 麻醉药用量 ,及时处理心血 管 、呼吸系统 的并 发症 ,椎管 内麻 醉 穿刺 时需骨科 医 师 ,护 士一起摆好 体位 ,缩 短穿刺 时间有 利 于减轻病人病痛 。主 要影 响是对 血流 动 力学 与 呼吸 的影响 ,要 求控 制好麻 醉 平 面及 时补充血容量 。全麻 插管 主要 用 于 心肺功 能差 或有 穿刺 禁忌 症者 ,关 键 是诱 导用 药量 不 能偏大偏 快 ,术 中麻 醉 处理 重点 是维 持循 环 的稳 定 ,保 持心肌 氧供与氧耗 的平 衡 ,避免 缺 氧和 CO 蓄 积。总之 ,对 高龄老年人下 肢骨科手 术 , 术 前 必 须 加 强 相 应 的 治 疗 和 调 理 ,以 改 善 全身 状况 ,以便提 高对 手术 和麻 醉 的 耐受 ,认真根 据患 者情况 ,合理选择最 适 宜 的麻 醉方法 ,有 助于防治并 发症 ,降低 麻 醉 风 险 。
腹 腔镜 胆 囊切 除 术 216例 护 理体 会
张 义 兰
资 料 与 方 法
226531江苏如皋市石庄 中心 医院
本组 216例 ,男 57例 ,女 159例 ,年 龄 28~73岁 。胆 囊 结 石 172例 ,胆 囊 息
\
doi:10.3969/j.issn.1007 —614x.2010
参 考 文 献 1 盛卓人.重新认 识老年人麻醉 ,临床麻醉学
杂 志 ,1993,9(3):158. 2 侯斌 ,张海华.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麻醉处
理体会 ,临 床麻 醉学 杂志.临 床麻 醉学 杂 志 ,1997,13(3):189. 3 尹友初 ,吴俊 ,邹 洪.95岁高龄老 人全髋 置 换术 的麻醉 及镇痛 l例.临床麻醉学杂志 , 2005,21(7):460. 4 杭燕 南 ,庄心 良,蒋 豪 ,徐 惠芳 .当 代麻 醉 学 ,828~829.
病 的一种新方法 。因其手术切 口小 、出血
少 、术后 疼 痛轻 、并 发 症少 、恢复 快 等 优 结 果
点,己成 为胆囊 切除的最佳 选择 [1]。我
本 组 216例 ,手 术 时 间 20 —110分
院 2oo7年 3月 一2009年 12月 实 施 腹 腔 镜胆囊切除术 216例 ,现将 围手术期 的护 理 体会 总结 如 下 。
钟 ,平均 35分钟 。除 1例术后发生胆瘘 , 经二次手术 引流后痊 愈,其余 病人 获得 满 意 的 效 果 。
220 中国杜 区医师 ·医学专 业 2010年第 l9期 (第12卷总 第2441 ̄
护 理 术前护理 :① 心理护 理 :术前 向患者
详 细 介绍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的 方 法 、优 缺 点、安全性 ,并告知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 以减轻患者 焦虑 、恐惧 的情绪 ,主动 配合 医疗 护理工作 。②术前评估 :手术前 必须 对患者进行充 分评估 ,仔细 询 问病 史 ,详 细进行体格检查以及 必要 的实验室检查 , 包括血 常规 、肝 肾功 能 、血 电解 质、P'r+ Am 、胸 片、心 电图等 。对 年龄较 大 、既 往 有 心肺 疾 患 的病 人 ,还 应 做 心 、肺 功 能 检查。③皮肤 准备 :术前 一 日备 皮 ,去除 手术区毛发 和污垢 。因为腹腔镜 胆囊 切 除术需在脐部打孔 ,应特别注意脐部 的清 洁处理 。④ 胃肠道准备 :术前一 日禁食易
资料 与 方 法 l2例高 龄 老 年人 中,85岁 2例 ,86
岁 1例 ,87岁 3例 ,90岁 2例 ,9I岁 2例 , 95岁 1例,97岁 1例 ,男 5例 ,女 7例 ,体 重 58-4-9.6kg,手术种 类股 骨头 置换 术 2 例 ,全髋置换术 3例 ,动力髋 7例。术前 合并 高血压 者 3例 ,脑 出血后偏 瘫 1例 , 合并慢支 I例 ,糖尿病 1例 ,慢支 并感 染 1例 ,心 电 图示 :房 早 2例 ,室 早 1例 ,sT — T改变 2例 ,T波 改变 2例 ,所 有 患 者 ASA评 级 为 Ⅱ 一Ⅲ级 ,术 前准 备 为 2~
4 天 。
麻 醉 方 法 :所 有病 例术 前均 要 求 麻 醉 科 医 生 参 与 会 诊讨 论 ,确定 麻 醉方 法 。人 室 监 测 NIBP、HR、ECG 和 SPO,,常 规 吸 氧 ,连 硬 外 麻 醉 5例 ,用 药 2% 利 多 卡 因 试 验 量 3ml,追 加 0.894% 甲 磺 酸 罗 派 卡 因 4 ~5ml。 腰 硬 联 合 麻 醉 4例 ,用 药 0.45%布 比卡 因重 比重液 1.5ml,控 制麻 醉平 面在 T10,全麻 插 管 3例 ,诱 导用 药 咪 唑 安 定 0.05mg/kg,芬 太 尼 2—3vg/kg, 丙泊酚 0.5mg/kg,维库溴铵 0.1mg/kg,插 管 ,维持用丙泊 酚 3~5mg/(kg·小时 ), 泵入 ,间断静注 芬太尼 ,维 库溴铵 。输 液 采用乳酸钠 林格 液,与羟 乙基淀 粉 ,视出 血 及 术 前 Hb值 输 注 血 浆 或 浓 缩 红 细 胞 。
肉 44例 。有 明确 右上腹 痛史 194例 ,体 检 发 现 无 症 状 者 32例 。术 前 均 经 B超 确
19.241
诊 ,并排 除合并胆管结石 。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气管内插 管全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是在 电视腹 腔镜 身麻醉 ,实施腹 腔镜胆 囊切 除术 ,术后 给
直视下施行胆 囊切除术 治疗 胆囊 良性 疾 予 对症 、抗 炎 治 疗 。
论 着 ·瞒 床 护
C I-IIN ESE C o M M U NITY Do C TO RS
理
高 龄老 年 人下肢 骨科 手术 12例 的麻醉 处理 体 会
钟 瑞 生 何 玉 宁
336600江 西 分宜 县 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 —614x.2010
19.240
术 中监测 ,严密监 护生命 体征 ,麻 醉 后 SBP下 降 ≥基 础 值 20% ,用 麻 黄 碱 10 ~ 15mg静注升压效果不 佳改用多 巴胺静 滴 ,术 前 高 血 压 患 者 全 麻 术 中血 压 达 170/110mmHg,则 以硝 酸 甘 油 泵 入 降 压 至 正 常值 。术 后 给 予 硬 膜 外 镇 痛 3例 ,静 脉 镇痛 1例 ,全麻病例术毕苏醒只用新斯 的 明,阿托品拮抗残余肌松 ,不用催 醒药 ,均 在 30分钟 内达 清醒拔 管 ,所有病 例 回病 房后要求吸入低 流量 氧气达 24小 时 ,术 后 随 访 有 3例 出现 ,术后 谵妄 ,全 麻 1例 , 腰 硬 麻 醉 1 例 ,连 硬 外 麻 醉 I例 (为 PCEA泵 镇 痛 患 者 ),慢 支 并 感 染 患 者 术 后 第 3天 出 现 肺 部 感 染 ,转 呼 吸 内 科 治 疗 ,所 有病 例 15天后 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