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
智慧城市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关键技术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对城市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为了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需要依靠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将各种物理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中各种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城市中的交通流量,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优化交通流畅度。
二、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的运行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城市中的气象数据、交通流量数据和人口流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出未来的交通拥堵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合理的交通调度方案。
三、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城市中的各种数据和应用程序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资源的集中管理。
云计算技术可以为智慧城市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城市中各种应用的快速部署和灵便扩展。
例如,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城市中的监控摄像头的视频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对视频数据的远程访问和智能分析。
四、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中各种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和发现规律,为城市决策提供精准的预测和建议。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城市中的交通流量数据和历史数据,预测出未来的交通拥堵情况,并提供最佳的交通路线规划。
五、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感知设备,实现对城市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感知。
智能感知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城市中各种数据,如气象数据、环境数据和交通数据等,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7.14•【字号】深府〔2020〕42号•【施行日期】2020.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数字驱动、技术迭代、产业赋能等特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三类。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支撑,现就加快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我市重大产业发展需求和应用新场景,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载体,构筑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投资、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培育数字要素市场,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消费发展,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科技引领。
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前沿,在战略必争的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超前谋划、主动布局,不断提升核心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端引领发展。
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清单

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清单
以下是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清单:
1. 基础设施改善:将重点投资于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智能水务系统和智能建筑
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数据分享与开放:推动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数据分享与开放,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以促进智慧城市各方面的协同发展。
3. 智慧交通: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系统和智能交
通监控系统,以提升交通流动性和减少交通拥堵。
4. 智慧治安: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警务系统和智能紧急
呼叫系统,以提升城市的治安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5. 智慧环保:引入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和智能垃圾分类管理系统,以实现城市环境的监
测和管理的智能化,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6. 智慧医疗:推广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和智能医疗信息系统,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
效率,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
7. 智慧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教学的智能化,提
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8. 智慧旅游:建设智能旅游信息系统和智能导览系统,提供精准的旅游信息和个性化
的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9. 公众参与与治理:建立在线参与平台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升公众参与和政府治理的效果,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0. 创新创业: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培育创新创业企业,吸引人才和资本,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慧城市产业集群。
以上是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清单,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实现城市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2020年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名单

2020年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名单一、数字新基建项目52个1 *中国移动数字化服务产业园项目2 *福建联通云计算产业园一期项目3 *基于5G专网的工业协同制造数字化融合工程4 *福州滨海新城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5 *盘古天地东南区大数据创新创业总部6 *中电数据产业园项目7 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8 京东福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及运营结算中心项目9 长乐纵腾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10 中国电信福州东南信息园区云计算产业园项目11 中国智能骨干网(福州·临空经济区)核心节点项目12 *游龙大数据产业园项目13 城市超前安全公共系统项目14 新一代电力能源安全预警物联网系统项目15 NB-IOT优水管控平台16 智慧城市平台项目17 广电车联网应急广播平台及终端应用项目18 华为云创新服务中心项目19 好运联联无车承运平台综合项目20 5G+智慧教育应用示范项目21 “华毅云”互联网健康产业联盟项目22 中国移动福州分公司仓山区域无线网络建设项目23 综合智慧城市管理系统24 数据外泄管理系统25 互联网+汽车商务平台26 硕源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27 优必选AI智能巡逻机器人研发中心28 台湾海峡综合感知与互联网渔业系统项目29 大唐高鸿云管理平台30 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31 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5G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大规模示范验证与应用32 *国家地球空间信息福州产业化基地(一期)33 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项目34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南方技术基地35 华为鲲鹏超算中心36 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37 泉州城市物流大脑基地38 *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39 珠宝新零售平台项目40 物泊无车承运全国总部项目41 三钢闽光大数据中心42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三钢闽光物联云商项目43 宁德智享二轮车换电网络44 永定云楼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45 南平(浪潮)大数据产业园项目46 南平市5G通信基站和智慧灯杆项目47 延平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48 平潭对台中药材贸易中心及中药材跨境电子交易平台项目49 5G网络工程50 4G网络完善工程包51 固定宽带投资包52 福建省电子招投标区块链项目二、产业项目192个1 福州软件园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项目2 第三代半导体数字产业园项目3 福州高新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新园三期4 福州宜美智慧体育生产智造产业园项目5 众赢时代区块链技术产学合作基地6 云峰网络联运服务中心系统项目7 睿和智能终端项目8 检翼云健康自助服务管理系统9 贸合总销售管理平台建设项目10 中能智维综合项目11 小咪共享智能健康产业项目12 半云科技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服务平台项目13 福建省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试点项目14 上工汇智能实验室15 智影在线课堂教学系统16 鼓楼DAppLedger分布式(区块链)靠谱云项目17 新能源汽车共享平台建设项目18 餐饮业污染源监测控制与安全项目19 电梯全流程综合管理系统项目20 安全运营与态势感知平台21 学众学测云平台项目22 科易智慧档案信息化服务平台23 智信虚拟商品共享服务平台24 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25 鼓楼区人居环境数字化提升项目26 锐眼电子数据云平台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27 5G通讯网络的核心光应用器件28 喜滴汽车产业链服务平台29 乐步分时租赁联动服务平台30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体验中心31 防洪除涝智能巡检系统32 智能化垃圾分类分拣无人调度中心33 LED轨道灯技术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研发平台34 飞唧SaaS化智能信息系统35 酷享3D结构光云平台研发中心36 吉修一站SAAS平台37 麦克赛尔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38 赢泰ROADS系统集成运营平台39 W+生态服务平台40 网络设备租用服务平台41 宜通物联网研发中心42 安助手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的模型建设43 晋安区福建喜相逢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生产项目44 研发新型智能教育机器人(一期)45 AdvancedLoadAnalytics分析系统46 “装饰物联网”及“健康家居”平台47 客运车载安全系统研发及人员培训中心48 手持式无人机干扰器项目49 中金数据处理平台50 TYCS云平台51 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平台开发及应用52 策峰DBMS应用软件研发平台53 云计算业务交易管理系统研发项目54 互联网+海洋预报服务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55 宝融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项目56 智能清扫机器人及运维系统研发产业平台57 供应链大数据贸易平台项目58 好又省蓝领电商平台59 “创百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软件研发60 曹操出行网约车平台项目61 世弘生物协作型移动健康管理控制综合中心62 舒梦宜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63 云计算处理软件系统64 程序猿人工智能系列软件项目65 快运滴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66 依修智能停车场软件项目67 奇牛智慧IOT中心项目68 *网龙数字中国教育小镇69 *福建贝瑞和康数字生命产业园70 博思软件产业园项目71 东湖·海西高新技术企业港软件开发基地72 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基础能力建设及关键海域应用示范项目73 福州长乐区东湖数字小镇74 银河骏鹏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75 福建中未网络360产业园项目76 福建天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天徵大数据产业实验中心77 福建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78 奇虎360集团福州市滨海新城大数据产业园新建项目79 “浩能网”项目80 福建隽智科技有限公司湛华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中心81 福建新大陆传统POS国际化工程制造中心技术改造82 支付大数据运营平台项目83 时代星云智能新能源系统生产线项目84 *福州海峡星云国产整机先进制造基地项目(一期)85 *海康威视物联网产业基地86 福州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一期87 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新型应用项目88 福清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89 福州软件园连江分园90 智能家居生产项目91 “振渔一号”智能深水渔场92 厦门港谊信息科技93 厦门数联场景科技项目94 智明星通软件孵化基地95 厦门火炬新科广场96 亿联网络总部大楼97 电子城·厦门国际创新中心98 大数据研发办公大厦99 软件研发大楼100 罗普特科技园101 厦门同翔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工程102 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103 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104 智慧多媒体显示终端智能工厂(车间)项目105 华联电子智能控制器翔安产业基地建设项目106 厦门宸鸿科技手机触控项目107 万久科技大型3D打印机108 厦门士兰12英寸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109 厦门士兰化合物半导体项目110 厦门金柏半导体超精密柔性载板及模组生产基地项目111 厦门银城智谷产业园112 厦门趣店科技金融创新园113 厦门现代服务业基地一期114 京东厦门电子商务产业园115 厦门科技创新园研发中心项目116 紫光科技园117 丰泽万创中国·创新创业服务云平台118 丰泽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建设项目119 泉州软件园120 丰泽对讲机“模转数”产业化项目(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121 NLinks云链感知芯片项目122 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芯片项目123 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高端传感器及芯片124 超级城市IP数字文创生态平台125 晋江晋华集成电路存储器生产线建设项目126 晋江6英寸半导体石墨烯产品生产项目127 晋江矽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128 晋江创新创业创造园一期工程129 晋江天守智能自动化生产项目130 晋江佳讯通无车承运项目13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科研项目132 惠安丰树现代电商综合产业园133 惠安城南中心工业园区高端芯片项目134 三安高端半导体项目135 南安美的智慧家居科创项目136 南安安鑫智能电商物流及冷链产业园项目一期137 南安市高端装备智造园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138 石狮高新区智能产业园139 石狮通达精密智能制造(年产3000万件3d手机玻璃盖板)项目二期工程140 石狮九牧卫浴智慧产业园项目141 石狮通达年产1000万件电子电器精密金属结构件智能制造项目142 泉州开发区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143 晋江京通易购(东南)智慧物联网共同运营中心144 安溪中科植物工厂145 大成(海尔)安溪制造基地146 泉州开发区特步智能车间改造项目147 奇鹭智能穿戴产业园项目148 德尔电梯物联网项目149 泉州开发区锐驰4k超短焦反射式镜头开发与产业化项目150 泉州台商投资区梓晶微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工程项目151 永春九牧智慧制造产业园(一期)152 福建福英泰科技有限公司福英泰项目工程(一期)153 HDT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154 PCB线路板155 物联网平台研发及系统集成156 荔城区豆讯科技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57 大唐5G产业东南总部基地项目158 中电智能研究院159 城厢区樟林软件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0 莆田秀屿区快递·电商园项目161 莆田凯茂智能终端电子产品盖板玻璃及车载中控玻璃精加工项目162 *漳州立达信LED灯具、智能照明产品、物联网产品及其配套产品163 *中科智谷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164 食品安全和生物性风险监控平台165 智能光电照明产业园166 漳州松霖智能家居项目167 长泰宏发电声三期项目168 福建融光车载模组项目169 三明“智创SHOW”-智能制造产业基地170 海西高端装备云制造服务平台171 沙县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172 将乐思成智能家电总装生产线建设项目173 建宁科诺欣LED芯片及照明灯生产建设项目174 大田建中无人直升机产业化建设项目175 新罗数字经济产业园产城融合项目一期176 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项目177 微医与海德馨战略合作项目178 *永定国动通信产业基地建设项目179 永定永锋通信设备及线缆生产项目180 长汀哈罗博康复机器人生产项目181 长汀智能运营中心建设项目182 武平岳凯立琪智能穿戴设备、专业线材、线束、连接线产品建设项目183 武平希恩凯液晶显示屏生产项目184 连城盛视汽车智能座舱系统制造和应用项目185 连城中触85-100寸电容触摸屏生产项目186 龙岩龙净环保输送装备及智能制造项目187 新能源湖西产业园数码项目三期工程188 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一期)189 宁德新能源湖西产业园数码项目四期工程190 平潭瑞谦智能运营中心191 星网锐捷科技园基地三期建设项目192 应对非洲猪瘟影响生猪规模养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三、重点园区项目7个1 *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2 *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3 福州软件园4 厦门软件园三期5 泉州芯谷6 龙雁组团数字经济产业园7 武夷新区武夷智谷软件园备注:省数字办重点跟进项目标注“*”。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附件2“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1.面向不同类型城市的重大场景应用示范特大城市创新应用示范1.1城市重大市政设施智能化运维与管控平台构建及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围绕城市重大市政设施与工程综合智能化运维要求,研究市政设施多状态混杂环境的智能化泛在接入关键技术,从前端保障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可信感知与可协同预测处理,可支持复杂环境下的网络协同自校正和虚拟重构技术;研制具有多元多维多参的智能感知低功耗设备,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与数据汇集机制;建立特大城市市政设施智慧化运维管控平台,支持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智能接入、不同网络规模下多模态感知数据分析以及不同时空尺度下数据融合运算;对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市政设施编码编目体系。
考核指标:市政设施智能化泛在低功耗接入设备,需支持至少1种自主开发极低功耗接入模块或安全可信处理模块,静态电流不大于2uA,自动识别和处理5种以上多元多维多参敏感单元的状况;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建立城市市政设施智能化运维与管控平台,在不少于2个2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进行示范应用,实现区域覆盖率达到100%的监测点位,且不少于100万节点,无线接入率大于60%,大数据量感知信息的接入交互<1s;支持跨主体部门PB级数据共享与管理;制定不少于5种重大市政设施系统的编码编目标准,满足智慧城市行业用户需求。
1.2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应用支撑平台与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面向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研究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物联网和视频识别的城市运行信息智能感知和标识、基于社交网络和舆情监测的城市社情民意采集和民情事件标识等技术;研究城市市政、园林、环卫、执法等专业在线服务功能,以及面向现场巡查和执法人员的智能化、模块化、成套化装备;研究市容环境和社区治理等方面“一网统管”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以及多渠道城市运行管理事件关联分析、预警预报和综合决策技术;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城市管理和服务评价技术方法,支撑上级部门和第三方开展城市管理服务监测评价;研发全面感知、数据汇集、功能集成、联勤联动、共享开放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物联网工程应用系统(智慧城市)》第一章 认识智慧城市及实训系统30

表1.1 2011—2014年中国部分省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情况
省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福建省 江苏省 武汉市
宁波市 烟台市
公布时间 2014年 2012年 2015年 2014年 2014年 2012年
2011年 2013年
投资额 超千亿 2 800亿元 160亿元
— — 817亿元
407亿元 1 100亿元
图1.2 物联网智慧城市实训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业务流程
1. PC客户端的主要功能 打开“智慧城市工程应用”PC客户端,进入如图1.3所示登录界面,输入 账户及密码后进入如图1.4所示主界面。由图1.4中可以看出,PC客户端主要 实现了智能商超应用系统、智能路灯监控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安
防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五大子系统的功能。其中,公共广播系统在本 书中不做介绍。
单位 台 部 个 台 部 台 个 张 台 台 台 个
数量 2 1 1 1 1 1 3 3 1 1 1 2
智能商超应用系统中,主要设备的连接关系如图1.7所示。其中,PC服 务端、PC客户端、Wifi摄像机通过无线路由器互联为局域网;LED显示屏、 中距离RFID通过串口服务器接入无线路由器;打印机、UHF RFID读写器 (桌面读写器)、高频RFID读写器通过USB接口接入PC客户机。
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融合了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ICT技术,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 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将有助于改善总量扩张、粗放式的城镇 化建设,并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十八大”后, 中央政府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规范和 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地市37个、区 (县)50个、镇3个。2014年,智慧城市试点规划陆续落地,北京、河北、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陕西、宁夏等10 多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制定出台了省级总体规划。2011—2014年,我国部分省市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情况如表1.1所示。
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

77
路曼远程运维服务项目
天津路曼科技有限公司
78
中服云端智能物联网平台
西安中服软件有限公司
79
光纤预制棒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80
盾构远程在线监测云平台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81
基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刀具专业云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82
安捷综合能源智慧管理集成创新融合应用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0
基于NB-IoT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照明大数据云平台
河南继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1
晨泰科技智慧用电安全动态监管平台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系统
福州聪电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
基于视频分析挖掘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的开发与示范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36
物联网近场空口检测认证服务创新平台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37
物联网系统抗复杂电磁环境研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38
基于物联网电子证据链的远程检测平台及应用示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39
车联网信息安全检测认证平台建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40
基于5G-V2X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集成和云控平台研发
67
集装箱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68
基于物联网的起重机安全与健康监控系统集成创新
江西飞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69
基于德恩云智造新模式的工业物联网建设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设备监测云平台浅析

29第2卷 第24期产业科技创新 2020,2(24):29~30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设备监测云平台浅析*徐千淞,严涵琦,颜 晖,田诗韵(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重庆 400016)摘要:为解决传统制造业在产业升级中遇到的痛点,针对传统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利用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机器学习和云计算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设备检测云平台,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辅以针对性的保养检查,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工业设备管养精细化,有效提升工业设备智能运行管理标准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工业设备检测;大数据分析;预测算法与模型中图分类号:TP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4-0029-02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将感应器嵌入各类设施各种物体中,并通过物联网连接,接入互联网中实现数据互通,实现物理资源和信息数据的融合。
同时,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地球”信息处理能力,离不开云计算的辅助。
通过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可为物联网系统运转保障提供智能处理需求和信息数据储存能力,以达到实时性和数据共通的目的。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推进与扩张,工业智能控制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工业设备监测的智能化、自动化、融合化、平台化、可视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物联网与远程健康监测的有机结合,建立远程工业设备健康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对监测数据的存储和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充分发挥云计算和物联网系统的优势,提升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率,提高工业设备在日常运作中的健康使用率,降低企业维保成本。
1 相关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故障监测与预警监测,实现工业设备检测的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化、流程化,通过长时间的试验验证和管理经验,根据工业监测的数据特点和管理任务,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设备监测云平台,主要是以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处理、评估分析、可视化的全周期为研究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1.面向不同类型城市的重大场景应用示范特大城市创新应用示范1.1城市重大市政设施智能化运维与管控平台构建及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围绕城市重大市政设施与工程综合智能化运维要求,研究市政设施多状态混杂环境的智能化泛在接入关键技术,从前端保障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可信感知与可协同预测处理,可支持复杂环境下的网络协同自校正和虚拟重构技术;研制具有多元多维多参的智能感知低功耗设备,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与数据汇集机制;建立特大城市市政设施智慧化运维管控平台,支持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智能接入、不同网络规模下多模态感知数据分析以及不同时空尺度下数据融合运算;对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市政设施编码编目体系。
考核指标:市政设施智能化泛在低功耗接入设备,需支持至少1种自主开发极低功耗接入模块或安全可信处理模块,静态电流不大于2uA,自动识别和处理5种以上多元多维多参敏感单元的状况;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建立城市市政设施智能化运维与管控平台,在不少于2个2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进行示范应用,实现区域覆盖率达到100%的监测点位,且不少于100万节点,无线接入率大于60%,大数据量感知信息的接入交互<1s;支持跨主体部门PB级数据共享与管理;制定不少于5种重大市政设施系统的编码编目标准,满足智慧城市行业用户需求。
1.2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应用支撑平台与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面向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研究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物联网和视频识别的城市运行信息智能感知和标识、基于社交网络和舆情监测的城市社情民意采集和民情事件标识等技术;研究城市市政、园林、环卫、执法等专业在线服务功能,以及面向现场巡查和执法人员的智能化、模块化、成套化装备;研究市容环境和社区治理等方面“一网统管”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以及多渠道城市运行管理事件关联分析、预警预报和综合决策技术;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城市管理和服务评价技术方法,支撑上级部门和第三方开展城市管理服务监测评价;研发全面感知、数据汇集、功能集成、联勤联动、共享开放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应用支撑平台软件1套,提供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30项以上在线服务,城市运行管理监测时长和监管效率提升30%以上;研发5种以上自主可控的现场巡查和执法集成智能装备;提出平台构建、物联网数据接入、数据分析等相关标准规范5项以上;在10个以上城市进行示范并取得明显成效。
1.3面向城市灾害管控的主动应急指挥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面向火灾、爆炸、危化品泄露等城市灾害,研发具备一定环境自适应能力的分散式智能安全感知技术与装备,装备具有变结构、便携带、灵活性等特点;针对城市火灾、内涝、危化品存储和运输监测等场景,研究动态监测感知、灾害状态推演和智能预警技术,研制基于多源异构动态监测数据和灾害时空大数据的城市灾害态势感知与预警系统;面向城市特、重大突发事件研究灾害场景三维虚拟仿真与模拟演练技术,研制应急救援虚拟仿真演练系统;研究多园区、跨部门动态协同处置与指挥救援技术及多职能部门合成指挥的流程及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和决策知识库,研制沉浸式城市灾害应急指挥管控平台,实现流畅人机协同。
考核指标:研发不少于2种智能安全感知设备,实现多点(不低于10个)分散投放,支持实现自组网、群组协调作业,能够辨识不低于3种有害气体;实现自主移动火灾源巡检与定位,在100m外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有毒气体泄漏源的探测和定位,定位精度达到米级。
研制一套城市灾害应急指挥管控平台,实现市、区、街镇三级物联联动、通信联动、数据联动、应用联动和随行指挥,支持大面积停电、交通拥堵、地铁停运等,具备不少于3类城市场景应急救援演练和事故态势发展推演能力,支持千万级应急监测感知和救援设备的安全连接、计算存储与可视化感知,实现城市应急救援效率提升20%,并在国家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和不少于2个城市开展应急联动应用示范。
城市群创新应用示范1.4面向城市智能服务的数据治理体系与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针对大规模城市数据治理中存在的多领域异构系统对接、互通互联与安全可信等问题,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机构主体业务数据授权和一体化建模技术;通过服务组合、编排等,打通不同应用场景的服务隔离,实现跨行业综合性城市管理服务,支撑智慧应用的连通和场景协同。
构建城市级数据治理和共享平台,支持多源异构系统间的数据资源治理与共享,实现跨领域的城市数据和服务协同感知,实现跨领域城市管理服务的汇聚治理并提供智能感知的综合性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
考核指标:数据订阅规模达百万级时匹配时间不超过30ms,数据维度达3000+时匹配时间不超过60ms;订阅规模达百万级时插入时间小于2us、删除时间不超过10us。
构建城市级数据治理和共享平台,服务于100个以上业务系统,并开展基于智能感知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应用示范,形成10个跨行业业务流程,在不少于2个城市群(至少包括10个城市)开展应用,覆盖1亿人。
1.5国家级城市群一体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面向国家级城市群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需求,研制一套在国家级城市群落地部署使用的城域物联平台;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研究融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边缘网络的开放架构和通信机制,形成异构网络融合体系,开发结构开放、架构灵活、支持弹性资源调度的服务于智慧城市统一管理调度的技术与专用设备;研究面向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城市要素组成,形成基于城市要素全覆盖的城市物联感知体系;依托城域物联平台、工业异构网络和城市数据,在国家级城市群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可复制的物联网应用类标准。
考核指标:完成城域物联专网的总体技术框架设计并建设一套能够实际投入运行的城域物联网平台,可汇聚不少于10个行业的物联设备,每个行业接入设备种类不低于100种,每个行业接入设备数量不低于10万个;提出新型的一体化网络融合体系结构,研发集低时延消息转发、高可靠资源调度和多连接协同算法功能于一体的,满足二次开发需求的边缘网关示范系统,支持轻量级部署;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模式,至少形成6-8个涉及小区级、街道级、区县级等区域的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标准配置、高级配置及增量配置;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并在国家级城市群形成智慧政务、智慧旅游、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行业和跨行业的示范应用;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7项。
中小城市创新应用示范1.6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基于新一代智能基础设施,研究城市信息模型(CIM)的存储、调用、渲染、分析、并行计算等关键性基础技术;研究2/3D GIS、BIM、倾斜摄影、激光点云、地质体、图像等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和统一空间单元编码技术;研究面向城市运行管理不同场景的建筑、市政、道路、园林等专业模型的建模和应用标准;研究城市大场景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快捷逆向建模技术,以及基于CAD等二维矢量图纸批量化自动生成BIM模型技术;研究与CIM融合的城市级海量智能感知数据的实时接入、流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技术;研发具有展示、模拟、评估、预测等功能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支持300平方公里、10亿BIM构件、PB级数据容量的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存储、索引、计算能力,支持基于Web的城市大场景2/3D空间数据的轻量化、流畅浏览展现,平均帧速率不小于25帧/秒。
建立一套城市异构数据接入和实施标准,核心数据类型包括2/3D GIS、BIM、物联网实时数据及跨行业业务数据。
建立5种以上场景城市建筑、市政、园林等建模和应用标准;城市逆向建模和CAD图纸建模效率提升80%以上。
提供城市大场景空间数据计算分析接口SDK服务,支持亿级以上智能物联点位流数据接入、存储和分析计算服务,处理延迟时间小于5秒。
在5个以上城市进行示范并取得明显成效。
1.7物联网全场景智慧社区综合服务与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面向智慧社区中多种应用场景,研究人-物-空间交互建模与优化技术,研究涵盖智慧社区全场景的物联接入技术,研发社区全场景物联网设备集成化接入管理平台,为社区智能化综合服务提供基础数据;研发基于BIM的智慧社区可视化平台快速构建技术和基于物联网的立体监控系统,实现智慧社区监控体系动态可视化;研发具有位置态势自定位、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调度自执行、异常状态自适应等功能的空天地水一体化的全场景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针对不同智慧社区应用场景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针对楼宇智能、社区治理等场景,研发社区全场景物联网设备集成化接入管理平台,接入物联网设备不少于25种类型,支持百万级设备接入能力,支持多类型海量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联动规则自定义及自动化执行;针对社区大数据挖掘形成不少于20种模型,准确率不低于90%;研制满足社区全场景需求的社区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最大服务响应时长不超过3秒,选择不少于3类典型社区开展应用示范;完成全场景社区数据模型标准及物联网设备数据接口标准各1个。
2.新型智慧城市共性支撑技术与平台2.1城市智能系统可信任机理与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以城市智能系统为对象,研究可信任的人机物融合系统建模语言及其语义,聚焦开放、动态、可变环境下的人机物异构协同理论与分析验证方法,构建人机物融合系统多维可信评估体系,对人机物融合系统可信性进行量化分析与验证评估。
研究基于群智推理与决策的自主无人多智体系统可信构造理论与方法,构建开放环境下自学习、自适应、自演化的多智体系统协同决策模型,支持敏感数据不共享条件下的可信任协同训练,构建虚拟共有模型,完成宏观任务目标。
研究面向城市用户服务的服务软件系统的技术与方法研究,以及群体参与的城市数据挖掘、分析、处理、决策的可信任技术与方法。
针对国家城镇化发展中社区建设的需求,研究面向隐私保护的社区智能化管理与服务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多维异构的人机物融合系统行为模型,支持可变动态环境下的人机物系统可信性量化评估体系。
基于群智理论与方法,构建开放环境下自学习、自适应、自演化的多智体系统协同决策模型,在敏感数据不共享条件下对宏观目标的可满足性进行分析验证。
提升信息网络技术在城市服务环境中的末梢效应和边缘价值,实现基于群体参与和社会化感知数据挖掘的服务优化,提出更可靠、更完善的智慧服务解决方案,同时满足消费者QoE的个性化定制服务需求;构建面向城市智能服务理论的模型系统和技术体系框架,依托智慧民生众包服务平台,为城市智能社区服务提供可信任软件开发环境和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