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电影与感受
有关法律题材电影的心得体会6篇

有关法律题材电影的心得体会6篇有关法律题材电影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通常法律给我的印象是无私而威严的。
特别是法制片的观后感,在我的印象中,说不清为什么它总是给我一种冰冷而严厉的感觉,对它难免又生出遥远之感。
但是,看完了这部法制微电影以后,我发现,其实法律又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它活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即使事实上,我们很少关注它。
令我未曾料到的,确实法律中蕴含的汩汩深情,它因法治参与者的无私投入而更加灼灼生辉。
一位抵抗冰雪与寒风奔波于忙碌街道的出租车司机,微笑着为他人指明了方向、解决了困难,却默默掩埋了自己的苦楚;他的儿子和他一样备受怀疑顶着重压却最终执着追寻真理。
他们握紧了拳头,凭着一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信念,将自身利益毅然抛之不顾;他们向我们诠释了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一个普通人应有的争议和执着!他们的善良感动了我,他们的纯净感动了我,他们无私的精神感动了我。
我们的社会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温暖安定。
他们值得我们去尊敬,去称颂。
更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我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充满十足温情正气盎然的,发人深思的故事。
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钱老师说那个掉包了假币的孩子是个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
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在犯了错误之后虚心改正,及时回头。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都是教育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不要认为那些事没什么,须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以电影中的学生为例。
可能刚开始时有一次交了假币,如果不引起重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在这个时候如果仍然不把这件事当回事,自己也没有警觉起来,只是认为挺轻松的,那么就会渐渐地养成习惯,进而思想道德逐步下降,最后走上犯罪的歧路。
法律观后感100字左右怎么写

法律观后感100字左右怎么写
观完法律类电影、书籍或演出,我的心情往往是激动不已,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社会的进步。
例如《法医秦明》,其中的情节错综复杂,使我深刻体会到现代法医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反思了社会中人性的悲剧。
此外,我曾看过一部名为《无证之罪》的电影,电影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法律面前的无助与困境,令人深感法律的温暖与权力。
电影中配乐的弦乐曲更是让我感到动情,让我的思维得以深入挖掘剧情。
这些元素都让我体会到法律不仅仅是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作品,我不仅理解了法律的基本原则、专业知识和对社会的作用,而且对自己的生命、财产等方面更加珍惜,同时也对未来的志愿者事业充满热情和期望。
法治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

法治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法治电影观后感1000字篇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接班人,更是祖国的未来。
可是,到底是为什么,会有一些花朵提前凋谢、枯萎甚至死亡?今天下午,警察叔叔和阿姨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20年秋法制交通安全大讲堂》,使我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从中受益匪浅。
我们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强健体魄。
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要种上法律的种子,学法、知法、懂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在家听家长的话;在校听老师的话;在社会更要听国家的话,也就是法律。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理智,特别是在火冒三丈,心中极不平衡的时候,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做出对自己或对他人有伤害的事情。
听了王警官的`讲述,我知道了现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数不胜数。
作为一名合格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在网络上地址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不能进网吧,不能欺负同学,勒索同学钱财,更不能当社会的“黑老大”。
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电视中一些因为一时冲动,犯下了杀人罪,因而锒铛入狱的青少年。
想想看,如果他们不是一时冲动,就不会有累累罪行了,我无不为之惋惜它们因为犯罪而浪费掉的大好时光。
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注意安全。
对于这一点,我刻骨铭心。
交通事故——是全球人民死亡率最高的原因,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平均5分钟就有一人死亡,这骇人听闻的数字能不让人心寒吗?“篮球女孩”是因交通事故而受伤的其中一个。
她在四岁的时候被汽车碾断了双腿,也碾碎了她美好的童年——从此只能靠篮球来走走路。
每年的交通事故不知吞噬了多少花季的生命,使得多少美好温馨的家庭支离破碎、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
要记住过马路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打闹;不边过马路边看书;未满12岁不单独骑自行车在马路上同行。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我们要会玩耍、会交友、会走路、会乘车。
要记住生命第一、财产第二!这次大讲堂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使我深深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我一定要牢记这一次的大讲堂内容,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电影辩护人从法律角度的观后感

电影辩护人从法律角度的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让我感触颇深的电影——《辩护人》。
这部电影没有炫酷的特效,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情线,却凭借着对法律的深度探讨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深深地触动了我。
影片的主人公宋佑硕,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税务律师。
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司法考试,过上了还算不错的生活。
在旁人眼中,他或许只是个唯利是图、只关心赚钱的小律师。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强权的压迫时,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为那些被冤枉的学生辩护。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在法庭上,宋佑硕面对着强大的检察官和充满偏见的法官,毫不退缩。
他的眼神坚定,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
他在为真相发声,为正义呐喊。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愤怒和不屈。
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但他依然选择了站出来,这种勇气让我敬佩不已。
再来说说电影中所展现的法律问题。
在这个案件中,警方和检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获取所谓的“证据”。
他们对嫌疑人进行严刑逼供,伪造口供,完全无视法律的程序和公正。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况。
有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和“结果”,法律的程序被忽视,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而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无辜的人却遭受不白之冤。
宋佑硕在辩护过程中,不断地揭示这些法律程序上的漏洞和不公。
他用自己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一点点地撕开了案件的真相。
他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明白,法律不仅仅是一条条冰冷的条文,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作为律师,他们的职责就是要确保这道防线不被轻易突破,要让每一个人在法律面前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还有一个让我深思的点,就是关于舆论和民意对法律的影响。
在电影中,由于案件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问题,媒体和民众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对学生的批判。
这种舆论压力无疑给宋佑硕的辩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第二十条法律角度观后感400字

第二十条法律角度观后感400字示例文章篇一:《〈第二十条〉观后感》哎呀,最近看了《第二十条》这部电影,那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感动,心里满满当当的都是感触。
电影里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真实。
主人公,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但又不是那种会飞会喷火的超级英雄。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面对不公平的时候,他站了出来。
就好比在一群小绵羊里,突然有一只羊勇敢地朝着狼叫,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我记得有一个情节,那个被冤枉的人在法庭上,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委屈,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鹿。
他的律师,就像是他黑暗中的一道光。
律师说话的时候,那股坚定劲儿,就像是在告诉全世界:“真理就在这儿,谁也别想歪曲它!”他们之间的互动也特别有意思,律师会拍拍他的肩膀,说:“别怕,有我呢。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还有啊,电影里那些证人。
有的证人胆小怕事,就像缩头乌龟一样,不敢说出真相。
这时候我就想,人怎么能这样呢?要是大家都不敢说真话,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吗?可是也有勇敢的证人,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他们的真话点燃了希望。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让我知道法律就像一个大天平,一边是公平,一边是正义,它要保持平衡。
那些钻法律空子的人就像小老鼠,偷偷摸摸地干坏事。
而那些维护法律尊严的人,就是大猫,要把小老鼠抓住。
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
它就像一个保护罩,保护着我们每一个人。
如果没有法律,就像在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一样,到处都会乱成一团。
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棒。
它让我看到了法律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法律是严肃的,但也是温暖的,就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
我们都要做一个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人,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示例文章篇二:《观〈第二十条〉有感》在看《第二十条》之前,我都没想过法律能这么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
电影里那些情节啊,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法律理解的新大门。
我看到主角们在为了法律的公正而努力,就好像一群勇敢的战士在守护着宝藏。
法律观后感300字左右

法律观后感300字左右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很沉重。
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必要性,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法律的残酷和不完美之处。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律师,他要为一位被控谋杀罪的黑人辩护。
黑人在审判过程中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为他是个黑人,所以他的证词被质疑,整个司法系统都对他有偏见。
幸运的是,最终他被证明是无罪的,但同时这也表明了司法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公正的法律,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审判。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当黑人坐在被告席上被问及关于他的证词,律师对他说:“我需要你说实话,即使
那是你犯罪的事实。
”这个场景告诉我们,律师不应该为自己
的利益而撒谎,他们应该追求真相和正义,保护每一个人的权益。
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情节,就是黑人的家人和社区的支持。
他们在审判过程中坚定地站在他身边,为他提供支持和鼓励,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所处的社区,我们需要团结在一起,为所有被错误对待的朋友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发声。
在电影的结尾,黑人被释放了,他找到了自己的未婚妻,他们相互拥抱,似乎所有的困难都已经过去了。
这时,我意识
到虽然电影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鸟瞰的反思,但它也展示了我们法律制度的成效,也展示了法律的力量和必要性。
总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理解了法律的重要性,它让我明白,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公正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我们需要团结在一起,为所有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
电影第二十一条关于法律的观后感

电影第二十一条关于法律的观后感哎,你知道吗?那天我鼓起勇气,决定去看一部据说很烧脑的电影——《第二十一条》。
本来以为这只是部普通的法律题材电影,没想到看完之后,我这心里头可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啊!影片一开始,就把法律那股子威严劲儿给展现得淋漓尽致。
什么法律条文啊,法庭辩论啊,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看着那些法律工作者,一个个就跟超级英雄似的,虽然没有披风和超能力,但他们手里攥着的法律条文,简直就是他们的“尚方宝剑”。
特别是那场打官司的情节,紧张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
两边的人唇枪舌战,证据就像他们的武器一样,嗖嗖地飞来飞去。
每抛出一个证据,每引用一条法律条文,都像是战场上射出的精准一箭,看得我是目瞪口呆,连连感叹:“原来法律还可以这么玩!”而且啊,这部电影可不是光讲法律条文那么简单。
它还深挖了法律背后的人性。
你看那些法官、律师,他们可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面对复杂的案件,他们也会辗转反侧,为当事人的遭遇感到难过。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法律虽然严肃,但执行法律的人也是有血有肉的。
他们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在权衡着人情世故。
其中有个情节,我印象特别深刻。
就是一个见义勇为的孩子,因为帮助了被欺负的同学,结果反被霸凌的同学立案了。
你说这事儿气不气人?好在最后,法律还是站在了正义的一边,让那个孩子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这事儿啊,让我更加坚信,法律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守护神”,时刻保护着我们,不让我们受到伤害。
还有一个情节,也让我感触颇深。
就是一个丈夫,为了保护被强奸的妻子和智障的孩子,借了高利贷,结果却陷入了牢狱之灾。
看着他在法庭上无助的样子,我真是心疼得不行。
好在最后,有个公正的法官站了出来,为他伸张了正义。
这事儿啊,让我更加明白,法律不仅仅是条文,它更是我们心中的一把尺,衡量着善恶,守护着公平。
看完这部电影,我这心里头是既震撼又感动。
以前啊,我总觉得法律离我很远,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看着亮堂,但摸不着。
关于法律的观后感100字左右

关于法律的观后感100字左右
在看完法律相关的电影、书籍或演出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身在法律意识和常识方面的不足。
在《法官》这部电影中,主人公那充满责任和正义感的表现,让我更加深信法律是守护社会正义的重要工具。
《法医秦明》则让我能够感受到被害人的无辜与法医对于真相的追求。
这些作品让我了解到法律不仅是惩罚罪犯的工具,也是保护无辜者权益的道具。
有些人会因为审判的不公、司法失误而质疑法律的公正性。
但是,这并不代表法律本身有问题,而是人的本性在作祟。
我们需要让更多人意识到“以法治国”的重要性,去保证法律的公
正性和权威性。
在这些法律相关的作品里,我最为深刻的场景是当受害人向法官求助的一幕,让我感受到法律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
这个场景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盲区,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总之,电影、书籍或演出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在人性低落的时候,成为了人们为之奋斗和信仰的东西。
法律是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我们应该都为了共同的法律信仰去做出努力,从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公正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电影与感受
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法律即理性而非感性思维”。
在我们的印象中,法律和电影往往是古板和创新的代名词。
但它们也有共通的地方——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正是因为这个共同点,不但电影可以利用法律作为素材,法律也可以通过电影这一公共视觉传播媒介进行宣扬,用更直观和生动的形式使法律知识得以传播和普及。
影像中的法律这一公共选修课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将法律知识学习和电影观赏结合起来的平台。
大家选择这门课,很大程度是由于这门课相对其他科目而言更为轻松,可以在课堂上观赏很多好莱坞的大片。
的确,《失控的陪审团》、《肖申克的救赎》、《七宗罪》、《魔鬼代言人》、《死囚漫步》、《义海雄风》……无一不是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大片。
从这些电影里面,我们可以饱览好莱坞影星们的风采。
如果说美国文化中率直草莽的一面通过西部电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那么,它的另一面——公正自由,则是由于法庭片中高举美国宪法的律师们而得以宣扬。
我们崇拜的电影偶像,更多的转为高举法律精神、推崇自由民主、为人民伸张正义的文化英雄。
既然是课程名为“影像中的法律”,观赏影片、树立偶像更多是为从中学习到法律知识而服务的。
可以说,我们对法律的印象、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除了道德上规范的和教科书上学习到的,很大程度就来源于法庭片。
在电影中学习法律比就这样硬生生的背诵法律条文更有效果。
我们从这一学期的课堂中,通过看电影和听老师的相关讲解,可以深入了解到陪审制度、审判制度、死刑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我们作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平日是很少关注到这些的。
短短的十几节课,在看电影的轻松氛围中,不仅学到很多典型的范例,更引发了对社会道德和
法律完善方面的思考。
同时,电影界透过法庭片展现出对于现代法治的颂扬或批判,反过来也不断强化和修正着社会的价值观。
课堂上老师会提问同学们对影片中一些现象的看法,以死刑为例:大部分同学认为在当代中国,死刑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可以更好地震慑有犯罪倾向的社会分子。
这就体现了我们对扬善惩恶的一种态度。
也许很多人看来我们这一代应该是更加开放,会追崇西方的人权思想。
但我认为,我们的开放,并不是盲从,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我们的法制仍不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意识不够强烈,一旦废除死刑,会对社会的安定造成威胁。
我们是祖国的新生代,不久将投入到国家社会的建设中,法治国家的建设,很大程度就要依靠我们这一代得以完善和发展。
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制观念的加强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甚至是必要的。
而通过“影像中的法律”这门选修课,我不仅学习到了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更更新了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中国的法制道路依旧艰难,希望我们这一代可以改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