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与想象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篇一: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一次跑输了后,兔子不服气,提出再次比赛,结果兔子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1、“唉,可怜的孩子!”原来它是一只世界上最诚实的兔子,拣到一块钱,在雨中焦急地等待失主。

2、比赛在龟国进行,龟王请来诸葛亮用八卦阵布置跑道,兔子找不准方向,累得气喘吁吁却到不了终点。

“哦,我的天!”原来大赛请来德高望重的狮王发令,有中风后遗症的狮王手一抖竟对着兔子开枪了,比赛却继续进行【文题再现】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一、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二、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

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

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 三角形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以“假如我??”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写一篇想象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出初稿后,要认真修改。

【思路点击】一、 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

不管前一句话多么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仅仅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二、 1.选定某一事物后,可以先尽情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用一些关键词语记录下来;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再看看刚才所联想到的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该去掉。

2.联想和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了具体事物去空想。

三、1这是一篇典型的想象作文。

联想和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

2.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

第二节联想与想象(写作教案)

第二节联想与想象(写作教案)

第二节联想与想象(写作教案)第二节联想与想象一、关于“话题探究” 话题探究的内容,是这一节学习的“引子”。

通过阅读一个有趣的寓言式故事,激发学生联想的兴趣,初步积累一点“联想”的感受,为学习“知识导引”作好铺垫。

教师可以不作任何引导,让学生随意联想,然后给予指点。

也可以给学生梳理一下故事的条件结果,指导学生明白联想的重点和方向,再去联想。

学生联想的角度越多、内容越丰富越好。

材料的基本内容是,面对一把大锁,坚硬硕大的铁棒费了大力气也无法打开;瘦小轻巧的钥匙毫不费力地打开了。

材料的关键句,小钥匙能开大锁是“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钥匙”根据“锁心”的凹凸,用相应的凹凸,“心心相印”,轻轻点拨,铁锁就被打开了。

显然同学们的联想不能“就锁想锁”,而应该把这个道理联想到其他事物上去。

学生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去联想:1.治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2.做人的思想工作,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应该了解对方的想法,理解对方思想的症结,以心换心,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打开对方的心扉。

3.领导制定方针政策,先要调查研究,熟悉实际情况后,才能产生正确决策,不至于“蛮干”,“瞎指挥”。

4.选拔领导干部要找“懂行”的人,否则“外行领导内行”,工作难以开展。

5.阅读文学作品,要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思路意图,就容易理解鉴赏作品的精妙之处。

6.学习讲究方法,采取正确的步骤,就会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8.发展经济要依据客观规律,蛮干、盲干费力而不讨好。

9.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

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二、“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这部分内容是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联想想象的知识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

联想在作文中起到打开思路,搜集素材,甚至产生灵感佳构的作用。

面对题目或话题,如果学生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浮想联翩,那么作文就好写多了。

联想和想象(教案)

联想和想象(教案)

联想和想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看到某一现象或听到某一议论,能迅速联想到与之相似或相反的事或道理2受某一事物的触动,能迅速在头脑中编制相关的图景,场面或故事3能围绕某一主题,把想到的或新编织的内容组成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二教学内容我们知道,在生活和阅读中获得的东西通过深入思考,通过感悟才能成为作文的材料,那么,如何在作文中表现你对生活独特的主观感受呢?联想和想象就是两种主要手段。

什么是联想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商人在一次和家人吃午饭时,窗外忽然纷纷扬扬下起了雪。

这么大的雪在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在瞪着眼睛往外看,商人乘机问:“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像什么?”他的儿子说:“撒盐空中。

”他的女儿说:“柳絮因风起。

”这里他儿子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女儿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投影仪出示联想定义: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有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的思维活动。

)那么,他女儿和儿子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些呢?(可组织学生讨论几分钟)相信许多同学都感觉到了,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和颜色与雪花相似之外,再无共同之处,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他儿子的联想一般。

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的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女儿的联想独特深刻。

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是深度,广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不同决定了这点,而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点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这点又指出联想的另一要点:知识的积累。

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往往不是记忆仓库里没有材料,而是不能浮想连翩,不能有题目或材料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许许多多的联系点,关键是找到恰当的一点,接好电路。

讨论:你看到雪时,会联想到些什么呢?那么什么又是想象呢?(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圆)比如说这个圆,我把它看成是一轮满月,然后以满月为重点,在旁边用云彩,树梢,人作为陪衬(同时在圆旁边画上云彩,树梢,人),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我在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那就是一篇想象作文了。

作文教学设计《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学设计《发挥联想和想象》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练笔和讲析指导学生学会从熟悉的生活入手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

教学用具:幻灯教学方法:指导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

二、写作指导: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联想模式。

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曾见过的事情,或者没有生命的东西,例如一块石头、一个玩具,都可以通过想象,让今天的故事在过去的环境里表演,让“死”的东西“活”起来。

随着这些故事的演出、“死”物的复“活”,作者想象的双翅也就展开了。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

假设的内容固然是假的,但它在生活中还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过是还没有发生罢了。

人类天空翱翔在一百多年前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但今天谁都可以买张飞机票上天一游。

所以,根据自己平时观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根据表达的需要,合情合理的展开想象,把假设的内容写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故事,不失为想象写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3.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为我们旧瓶装新酒。

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让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把目前之热门话题灵活的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在具体写作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想象不是胡编乱想,要符合生活实际。

只有熟悉生活,详细地观察生活,才能有想象的原材料。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动笔写一篇童话想象文之前先要明确中心,即写作目的。

比如要说明骄傲自满的害处,正是要说明互相帮助的好处等。

然后就要观察有关表现中心的种种现象,观察有关动、植物的习性、生存环境、固有的特点等,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

想象与联想写作教案

想象与联想写作教案

想象与联想写作教案教案标题:想象与联想写作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提升写作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与联想方法,写出富有细节和想象力的作文。

教学重点:1. 理解想象与联想的概念,以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会通过想象和联想,拓展写作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 板书:想象与联想写作2. 音频素材:自然风景、城市街道、人物对话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出标题:“想象与联想写作”,让学生对这个话题进行猜想,并谈谈他们对这个话题的了解和看法。

2. 给学生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频素材,例如自然风景、城市街道或人物对话,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进入到想象的环境中。

讲解(10分钟):1. 解释想象与联想的概念:想象是指通过思考、构思和虚构来形成新的概念、想法或形象;联想是指通过思考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想法或感知。

2. 探讨想象和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想象和联想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丰富的细节、形象和情节,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实践(20分钟):1. 分发一些图片,如自然风景、人物形象、动物等。

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通过联想的方式描述图片中的场景、人物以及可能发生的故事。

2. 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和联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形成一个想象丰富的段落。

3. 随机选择学生分享自己的段落,进行现场点评和讨论,鼓励学生用更具体、更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

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一些单词或短语,如颜色、气味、声音等,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些单词或短语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一个有关于某个场景或事物的段落。

2. 学生交换自己的段落,互相阅读并给予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提供更多具体的细节和形象描述。

3. 学生将修改后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自己在想象与联想写作中的提升。

总结(5分钟):1. 总结想象与联想的重要性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积极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方法。

高中语文联想与想象教案

高中语文联想与想象教案

高中语文联想与想象教案教案以“联想的奥妙”为起点,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片段,让学生了解何为联想。

教师会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发现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物引发出丰富的联想链条,从而构建起意象丰富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联想的方法,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对语言深层次含义的感知能力。

紧教案转向“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放飞自我,跨越现实界限,进入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

通过分析不同文体如诗歌、小说等中的想象运用,教案帮助学生认识到想象不仅仅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依托于现实,创造出超越现实的新境界。

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想象。

为了加强实践操作,教案还包括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和创作任务。

这些任务要求学生在限定的主题下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而撰写出具有创意的短文或故事。

例如,教师可能会给出一个看似平常的物品,让学生围绕这个物品进行联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样的练习不仅考验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联想与想象的魅力。

除了上述内容,教案还特别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联想与想象在不同作品中的合理性和效果,教会他们如何在赞美作者丰富想象力的同时,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案以总结反思作为收尾,鼓励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个人反思日记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整理自己的思路,深化对联想与想象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运用联想与想象(优质课一等奖)

教学设计-运用联想与想象(优质课一等奖)

教学设计-运用联想与想象(优质课一等奖)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就是XXX。

接着,教师再引出想象的概念,即通过联想,想象出新的事物或情境。

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想象其中的场景和人物,再让他们用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短文,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二、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写出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这个环节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让学生先进行联想,列出与春天相关的词汇,如花、草、阳光、雨、蝴蝶、鸟儿等。

2.让学生进行想象,想象春天的景象和气息,如花海、绿草如茵、温暖的阳光、细雨蒙蒙、蝴蝶翩翩、鸟儿欢唱等。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找出其中的联想和想象的段落,并进行模仿写作。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析原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再结合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模仿,写出自己的段落。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同时也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六、XXX和想象的要求XXX需要自然恰切,想象需要合情合理,而XXX和想象都需要有新意。

七、关于伞的作文以“伞”为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可以表现亲情、友情,对伞进行说明,或者以伞为线索进行想象作文。

八、范文供参考范文可以起到模仿作用,帮助学生回归课本,明确要求,欣赏和思考,借助观图进行思考,从不同角度入手。

九、XXX和想象的重要性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拓展写作思路,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十、十年后的我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从自己的未来规划、职业发展、人生态度等角度入手,展示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理清思路,巩固旧知,发挥余热,形成XXX。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创作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案例,让学生感受联想和想象的力量。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感受联想和想象的力量。

第二章:联想的定义及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联想的定义及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解释联想的定义。

探讨联想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如丰富内容、拓展思维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想的定义及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联想的理解和经验。

第三章:如何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

3.2 教学内容:介绍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提供一些实用的联想策略,如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的经验和感悟。

第四章:想象的意义及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意义及其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解释想象的定义。

探讨想象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如创造独特的情节、塑造鲜明的形象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想象的理解和经验。

第五章:如何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5.2 教学内容:介绍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提供一些实用的想象策略,如夸张想象、寓言想象等。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经验和感悟。

第六章:联想与想象的结合运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联想与想象结合运用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与想象训练作文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3、提高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教学难点:提高联想与想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交流法、示范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互动交流法。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秉承的做法是:不能让学生从零起点进入,课堂之前,教师的指导学习尤为关键.阅读课是这样,写作课也同样如此,为此在课前我们有“课前准备”:观看一幅长相奇特的水果蔬菜图,观看之后学生就会从不同形状的蔬菜水果中领悟出“联想”这一思维方式。

为了完成作文指导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景,明确概念。

通过课前的图片观察,已将学生引到了“联想”概念上来了,教师顺势明确:联想就是由此物想到与此相关的另一物。

并强调两个事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联想
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联想”的概念,我将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引入话题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主场馆“鸟巢”的设计师灵感来自于何物?(鸟巢)2、“鸟巢”蕴涵了作者的什么想法?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将某一事物的外形与内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进行联想写作时,不仅要从事物外形上着手,还要与其内涵联系起来,这样的文章才具有神韵。

(板书:外形
内涵神韵)
学生对“联想”这一概念明确之后,教师接下来转为对“想象”概念的梳理,适时区分联想与想象的异同:想象是由一种事物创造出另一种事物,并且创造出的那种事物是不存在的。

(二)多角度联想与想象训练。

视觉训练:
1、观看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后说说看到了些什么?视频里出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
2、展示郭沫若经典诗篇《天上的街市》,让学生齐读后找出诗中哪些地方在联想,哪些地方在想象?经过问题的明确,可以进一步巩固“联想”与“想象”的概念,以及在写作中应如何运用。

视听转换训练:
出示幻灯片“月下荷花图”,让学生听轻音乐《荷塘月色》,在头脑中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描绘画面后,教师出示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的一个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又如天空里的星星。

”教师提问“朱自清由月夜荷塘想到哪些事物?
听觉训练:
播放音乐《赛马》,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听后说说头脑中将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展示后,出示配有文字的赛马图片,并让学生读。

(三)课堂练笔
播放《森林狂想曲》,让学生边听边写。

时间为8分钟,写完后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以爱因斯坦名言作结,强调想象与联想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写一篇想象类的作文,文体不限。

七、板书设计
联想与想象
观察生活
联想善用修辞想象
外形内涵
贴切
神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