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考试
戏剧史与戏剧理论考试试题

戏剧史与戏剧理论考试试题一、多选题(每题5分,共40分)1.戏剧史的划分主要依据是:A.地域差异B.时间差异C.剧种差异D.演出方式差异2.以下哪个是古希腊戏剧发源地:A.雅典B.罗马C.巴黎D.伦敦3.下列哪一位是华夏戏剧的鼻祖:A.李时中B.李时中C.李时中D.李时中4.以下不属于四大古希腊喜剧作家的是:A.索福克勒斯B.欧里庇得斯C.阿里斯托芬D.亚里士多弗5.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剧目”包括以下哪三种类型:A.喜剧、悲剧、悲喜剧B.内外戏、条演戏、武戏C.正剧、杂剧、儿童剧D.昆曲、京剧、豫剧6.以下哪位戏剧理论家提出了“戏剧即是书剑由心中出”的观点: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B.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C.尼古拉斯·奥斯特洛夫斯基D.罗杰·阿尔贝7.以下哪一位戏剧理论家将“戏剧即是生命之剧”列入其理论体系:A.布莱克·斯契拉B.安东尼·布特勒C.瓦茨拉夫·哈维尔D.安托万·阿尔托8.以下哪位戏剧理论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A.亨利克·易卜生B.罗蒂·彭韦尔C.法尔科·奈迪尔D.伊万·戈尔尼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并说明其对戏剧史的影响。
2.解释“戏剧即是生命之剧”这一观点的内涵,以及该观点对戏剧创作的启示。
3.分析现代戏剧理论对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影响和意义。
三、论述题(20分)在当代社会,戏剧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否减弱?为什么?请列举具体原因,并提出你对于戏剧发展的建议。
写作要求:1. 文章可以按照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的顺序进行回答,不需要再标明题目。
2. 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可以适当增加字数。
3. 每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分段进行,段落之间要注意过渡自然。
4. 使用合适的语言和术语,准确表达观点。
5. 不要出现网址链接,文章排版整洁美观。
6. 注意语句通顺,避免出现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古代戏剧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戏剧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题目一: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1.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是什么?并简述其发展历程。
2. 古代戏剧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题目二:元曲的特点与代表作品1. 元曲是什么时期的戏曲形式?它有哪些独特的表演特点?2. 请简要介绍元曲的代表作品及其主要艺术特点。
题目三:京剧的传承与演变1. 京剧是哪个时期的戏曲剧种?简述京剧的传承与演变历程。
2. 请简要介绍京剧的表演特点及其在中国戏曲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题目一: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戏剧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
最早的戏剧形式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祭祀活动,祭祀过程中的舞蹈、音乐和表演逐渐发展为戏剧。
古代戏剧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祭祀仪式舞蹈阶段、宫廷宴会舞蹈阶段、寺庙佛教舞蹈阶段以及民间戏曲阶段。
古代戏剧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是娱乐形式,还具有教育、宣传和凝聚民心的功能。
题目二:元曲的特点与代表作品元曲是元代(1271年- 1368年)的戏曲形式,它是由宋元戏剧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具有独特的表演特点。
元曲的表演形式以歌唱和舞蹈为主,结合琴、瑟、笛等乐器伴奏,注重动作、神态和音乐的协调统一。
元曲的代表作品有《西华山》、《汉宫秋》和《窦娥冤》等。
这些作品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婉转的唱腔和优美的舞蹈形式,成为了元曲的经典之作。
题目三:京剧的传承与演变京剧是明代和清代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剧种,其演变经历了传承、整合和创新的过程。
明代时期,传统曲艺和戏曲相互影响,新的剧种逐渐形成,包括昆曲、秦腔、河北梆子等。
清代时期,这些剧种在北京逐渐整合,形成了京剧。
京剧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北方曲艺和南方曲艺的优点,同时加入了精妙的动作表演和武打技巧,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京剧以其华丽的服装、精妙的表演和复杂的唱腔而闻名,被视为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
总结: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原始宗教仪式到宫廷舞蹈,再到佛教舞蹈和民间戏曲,戏剧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戏剧表演基础考试试题

戏剧表演基础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戏剧表演的三要素?()A 行动B 情感C 语言D 服装2、戏剧表演中,演员塑造角色的核心是()A 模仿B 体验C 表现D 创造3、在舞台上,演员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手段是()A 眼神B 手势C 台词D 走位4、戏剧表演中的“规定情境”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时间B 地点C 人物关系D 演员的心情5、以下哪种表演风格强调演员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真实?()A 表现派B 体验派C 方法派D 荒诞派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戏剧表演中的“舞台行动”是指演员在舞台上为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和语言。
2、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需要从()和()两个方面入手。
3、戏剧表演中的台词包括()和()。
4、舞台布景、灯光、音效等属于戏剧表演中的()要素。
5、戏剧表演的最高任务是()。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戏剧表演中“动作”的重要性。
答:在戏剧表演中,动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动作是演员展现角色性格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不同的动作,如肢体的姿态、手势、步伐等,能够直观地向观众传达角色的特点和情绪状态。
其次,动作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
演员的一系列动作可以引发情节的变化,增强故事的节奏感和紧张感。
再者,动作有助于增强表演的可信度和真实感。
自然流畅、符合角色设定的动作能够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剧情中,产生共鸣。
最后,动作还能够与台词相互配合,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意图和情感,使表演更加生动、丰富。
2、谈谈你对戏剧表演中“节奏”的理解。
答:戏剧表演中的节奏是指表演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快慢、强弱、高低等变化所形成的一种韵律和规律。
它涵盖了台词的语速、语调,动作的速度、力度,以及情感的起伏等方面。
良好的节奏把握能够使表演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节奏过快可能会让观众感到紧张和疲惫,难以跟上剧情的发展;节奏过慢则可能导致表演拖沓、沉闷,失去观众的注意力。
表演戏曲考试题及答案

表演戏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角色?A. 角色的性别B. 角色的行当C. 角色的年龄D. 角色的唱腔答案:B2. 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位艺术家?A.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B.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周信芳C.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马连良D. 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马连良答案:A3. 戏曲中“脸谱”的作用是什么?A. 表示角色的国籍B. 表示角色的性格C. 表示角色的性别D. 表示角色的唱腔答案:B4. 戏曲中的“水袖”是哪种角色的表演技巧?A. 生B. 旦C. 净D. 丑答案:B5. 戏曲中的“唱、做、念、打”分别指什么?A. 唱腔、舞蹈、念白、武打B. 唱腔、表演、念白、武打C. 舞蹈、表演、念白、武打D. 唱腔、舞蹈、念白、戏剧答案:B6. 戏曲中的“四功五法”指的是什么?A.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B. 唱、念、做、打、手、眼、身、步、心C.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心D.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答案:A7. 戏曲中的“花脸”通常指什么角色?A. 正面角色B. 反面角色C. 中性角色D. 年轻角色答案:B8. 戏曲中的“青衣”通常指什么角色?A. 年轻女性角色B. 年长女性角色C. 反面女性角色D. 正面女性角色答案:B9. 戏曲中的“小生”通常指什么角色?A. 年轻男性角色B. 年长男性角色C. 反面男性角色D. 正面男性角色答案:A10. 戏曲中的“老生”通常指什么角色?A. 年轻男性角色B. 年长男性角色C. 反面男性角色D. 正面男性角色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戏曲中的“四大名剧”包括以下哪些?A. 《牡丹亭》B. 《西厢记》C. 《长生殿》D. 《桃花扇》答案:ABCD12. 戏曲中的“四大须生”指的是哪四位艺术家?A. 余叔岩B. 马连良C. 谭鑫培D. 杨宝森答案:ABCD13. 戏曲中的“四大名旦”除了梅兰芳外,还包括以下哪些?A. 尚小云B. 程砚秋C. 荀慧生D. 周信芳答案:ABC14. 戏曲中的“四大名丑”指的是哪四位艺术家?A. 萧长华B. 李多奎C. 侯喜瑞D. 马富禄答案:ABCD15. 戏曲中的“四大名净”指的是哪四位艺术家?A. 金少山B. 裘盛戎C. 袁世海D. 李万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戏曲中的“唱、做、念、打”各自的特点。
戏剧影视表演类、戏剧影视导演类 统考考试流程

戏剧影视表演类和戏剧影视导演类的统考考试流程如下:
1.报名:考生需要按照所在省份的规定进行报名,填写相关信息并缴纳考试费用。
2.考试:考试通常包括初试、复试和三试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考试内容。
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按照考官的要求进行表演或导演创作。
3.成绩公布:考试结束后,考生的成绩会在所在省份的招生考试网站上公布。
考生需要关注网站上的成绩发布通知,及时查询自己的成绩。
4.合格证发放:对于合格的考生,所在省份会发放相应的合格证书,以证明考生通过了该项考试。
合格证书是考生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5.高校录取: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校会根据考生的专业成绩和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考生需要参加高考,并达到相应的分数线才能被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高校对于统考的要求和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提前了解所在省份和目标高校的具体要求,以便更好地准备考试。
戏剧鉴赏考试答案

考试题顺序打乱,用搜索功能即可:复制题目,点开文档,ctrl + f 开启搜索框,粘贴考试题目,搜索。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戏剧中的音乐可分为()和揭示性音乐。
1.0分•A、渲染性音乐••B、主题性音乐••C、烘托性音乐••D、背景性音乐•我的答案:C2()是指制作戏剧或影视片的过程中,整合全部艺术元素的艺术生产负责人。
1.0分•A、演员••B、导演••C、制片人••D、编剧•我的答案:B3()是戏剧演出形象中构成景物环境的实体部分。
1.0分•A、布景••B、道具••C、灯光••D、舞台•我的答案:A4著名导演、剧作家李国修的作品()反映了台湾人对中国戏剧的认识。
1.0分•A、《京剧启示录》••B、《台北人》••C、《夜夜夜麻》••D、《雷雨》•我的答案:A5()经常创造的人物形象是:即使处于命运的掌握之中,也不失独立自主的坚强性格。
1.0分•A、忒斯庇斯••B、莎士比亚••C、埃斯库罗斯••D、索福克勒斯•我的答案:D6即兴演出喜剧最早是在希腊的()这一节上。
1.0分•A、大酒神节••B、勒奈亚节••C、乡村酒神节••D、勒布那节•我的答案:B7哑剧是以肢体代替()来变现和展示情节画面的。
1.0分•A、动作••B、歌舞••C、语言••D、念白我的答案:C8演员塑造角色的四个阶段可分为认识、()、呈现、获得。
1.0分•A、加工••B、记忆••C、再造••D、体验•我的答案:D9布景的作用不包括:()。
1.0分•A、展现空间感•B、塑造人物形象••C、影响影片风格••D、颠覆戏剧背景•我的答案:D10模仿是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段,在模仿时要特别强调()。
1.0分•A、穿越性••B、空灵性••C、空间性••D、•我的答案:C1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说明性文字的范畴()。
1.0分•A、观影情况的说明••B、人物活动环境的说明••C、出场人物的说明••D、人物外部行为的说明•我的答案:A12古希腊有人老智衰的看法,因此()是喜剧中常见角色。
戏剧史考试试题

戏剧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被称为“悲剧之父”的古希腊剧作家是()A 索福克勒斯B 欧里庇得斯C 埃斯库罗斯D 阿里斯托芬2、以下哪部作品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A 《哈姆雷特》B 《李尔王》C 《麦克白》D 《威尼斯商人》3、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A 关汉卿B 马致远C 郑光祖D 白朴4、以下哪一种戏剧形式起源于法国()A 歌剧B 芭蕾舞剧C 荒诞派戏剧D 古典主义戏剧5、京剧形成于哪个朝代()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6、“三一律”是戏剧创作中的一种规则,以下对“三一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一个故事B 一天时间C 一个地点D 一种风格7、莫里哀是哪个国家的剧作家()A 英国B 德国C 法国D 意大利8、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曹禺的话剧()A 《雷雨》B 《日出》C 《原野》D 《茶馆》9、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主要作用是()A 表演舞蹈B 与观众互动C 推动剧情D 营造氛围10、以下属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是()A 表现主义戏剧B 浪漫主义戏剧C 现实主义戏剧D 古典主义戏剧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中国戏曲的主要表演手段是唱、念、做、_____。
2、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_____。
3、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_____。
4、元杂剧的结构通常是一本_____折。
5、京剧的四大行当是生、旦、净、_____。
6、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了_____戏剧理论。
7、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
8、戏曲中的“龙套”一般指_____角色。
9、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_____。
10、中国第一部电影是《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的异同。
中国戏曲和古希腊戏剧都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同时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戏剧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戏剧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戏剧的定义,哪个是正确的?A. 戏剧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员表演、对白和舞台布景等元素来讲述故事。
B. 戏剧是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主要目的是让观众开心。
C. 戏剧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剧本来传达情节和人物形象。
D. 戏剧是一种表演形式,只有音乐和舞蹈,没有对白。
答案:A2. 著名的戏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属于以下哪个时期的戏剧?A. 古希腊戏剧B. 古罗马戏剧C. 文艺复兴戏剧D. 当代话剧答案:C3.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代表之一?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红楼梦》D. 《西游记》答案:D4. 戏剧表演中的“舞台布景”是指什么?A. 演员所站立的舞台B. 演员们的服装和化妆C. 演员表演的动作和表情D. 背景道具和布景设计答案:D5. 戏剧表演中的“台词”是指什么?A. 演员表演的动作和姿态B. 演员的对白和台风C. 演员表演中的音乐和舞蹈D. 演员们整个演出的台风和风格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戏剧中的主要冲突是什么,并以一部你熟悉的戏剧作品为例进行说明。
答案:戏剧中的主要冲突指剧作中的核心问题或矛盾,通常是驱动剧情发展的主要动力。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要冲突是哈姆雷特对于父亲被杀的愤怒和对伊阿叶丝的爱情之间的矛盾。
这一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和行动。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戏剧的三大要素,并说明它们在一个戏剧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戏剧的三大要素是剧本、表演和舞台布景。
剧本是戏剧作品的核心,包含情节、对白和人物形象等元素,是表演的基础。
表演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剧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包括动作、对白和台风等。
舞台布景则是为表演提供了一个场景和环境,通过布景和道具来营造氛围和情境,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三、论述题请准确描述戏剧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对于人类文化的贡献进行论述。
戏剧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的定义、特征、戏剧艺术的起源:戏剧是指在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的一种综合艺术。
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设计、道具设计、灯光设计、音响设计、服装设计、化妆设计、舞蹈,以及剧本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
戏剧特征:1、任何艺术都是艺术创造者的一种“言说”,从言说的方式来看,戏剧是史诗的客观叙事性与抒情诗的主观抒情性这二者的统一。
2、从艺术的构成方式来看,戏剧是一种集多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3、从艺术运作的流程来看,戏剧是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台美术、剧场、观众在内的多方面艺术人才的集体创造性,这种集体性正是戏剧艺术综合性的另一表现,也可以说是它的补充和延伸。
4、从艺术的传播方式来看,戏剧艺术是具有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与不可能完全重复的一次性艺术。
戏剧的起源:戏剧的起源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
比较主流的看法有: 1原始巫术仪式原始巫术仪式促进了戏剧的形成原始巫术仪式的两个类型:一是狩猎巫仪。
二是丰产巫仪。
2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二、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和喜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戏剧之父)、索福克勒斯(三位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他把演员数量由俩个变成三个)、欧里彼得斯(三位中作品流传至今最多的)埃斯库罗斯:《被傅的普罗米修斯》、《乞援人》。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彼得斯:《美狄亚》三大喜剧诗人: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云》《鸟》《阿卡耐人》《马蜂》西方戏剧发展历史古典主义戏剧戏剧流派之一。
在欧洲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形成;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在欧洲戏剧界曾占支配地位,到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逐渐消失。
主要作家有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是集中阐明古典主义戏剧原则的经典性著作。
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①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主张国家统一。
②崇尚理性,蔑视情欲和个人正当情感。
③戏剧家把古希腊、罗马戏剧奉为典范。
④十分强调规范化:戏剧创作必须遵守地点、时间和情节一致的“三一律”;严“悲喜之别”。
古典主义戏剧的流传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在17世纪达到全欧的最高水平。
英国是随复辟王朝从法国回来之后才形成的。
对德国戏剧发生影响是从18c30s开始的。
在意大利,直到18c末才开始有所反映。
18c30~50s,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深入到俄国。
启蒙主义戏剧戏剧流派之一。
在欧洲18世纪开始启蒙思想解放运动后,戏剧界出现的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戏剧样式。
主要作家有伏尔泰、狄德罗和博马舍;伏尔泰、狄德罗、博马舍哥尔斯密、谢立丹莱辛、歌德席勒、哥尔多尼启蒙主义戏剧的特征启蒙主义戏剧宣扬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
1.在内容上从浮华回归现实,旨在反映市民的生活,表达他们高尚的情感和追求,贵族则变成了被嘲讽的对象。
2.打破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等法规;3.对话不再是诗体,普遍使用散文体;4. 取消戏剧在体裁、题材方面的严格悲喜划分,创造出“正剧”这种新的戏剧类型;5.强调戏剧的现实性和战斗性,把辛辣的讽刺和严密的说理相结合。
浪漫主义戏剧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
是19世纪前期在欧洲(主要在法、德、英等国)兴起的戏剧流派,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反叛者。
主要作家有法国的雨果、缪塞,德国的克莱斯特,英国的拜伦、雪莱;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这一戏剧流派的宣言;浪漫主义戏剧有积极与消极两大类。
浪漫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①产生背景:坚决反对、冲破一切古典主义的既定规则;②创作思想: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与灵感;③艺术形式:形式自由,题材奇特,风格豪放,常用强烈的对比和夸张,舞台上色彩斑斓、自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
第二节:早期现实主义戏剧和自然主义戏剧一、早期现实主义戏剧二、自然主义戏剧早期现实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
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兴起,后在欧洲各国兴盛并居于剧坛的主导地位。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理性分析人类行为和冲突,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早期代表作家:小仲马、果戈里等。
小仲马、普希金果戈里、奥斯特洛夫斯基现实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①题材与主题:特别注重揭露社会的黑暗现象,激起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索。
②艺术表现: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是基本准则。
③表演:在舞台上造成逼真的生活幻觉。
自然主义戏剧戏剧流派之一。
在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后产生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中形成。
它是以否定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的面目出现的。
由法国作家左拉1881年确立名称;豪普特曼、苏德尔曼、贝克等属于这一流派;左拉、霍普特曼自然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①再现现实生活的片断(记录式);②精确分析环境和生理遗传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③用生活化的对话作为戏剧语言的基本形式;④演员在对自然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⑤舞台布景艺术要制作出“尽可能确实的画面”。
三、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各个阶段、代表性成果和作家、典型名词如南戏、爱美剧等)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戏”。
唐代,出现了参军戏”;宋代,出现“瓦舍”和“勾栏”;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一带的民间。
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
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初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
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以质朴自然胜,有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是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
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
7、徽班进京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清代同治、光绪年间9、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20世纪20年代:中国话剧诞生于20世纪初。
称“新剧”或“文明戏”,诞生:1906年,日本东京春柳社,李叔同、曾孝谷;1907年上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
“爱美剧”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批判堕落的文明戏,翻译介绍欧美话剧。
在此基础上,一些戏剧家提出了“爱美”的口号(英文 Amateur 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五四”剧坛20世纪30年代的戏剧: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曹禺:《雷雨》《日出》20世纪40年代的抗战戏剧:抗战救亡戏剧:《保卫卢沟桥》“十七年”及“文革”期间十七年间是指建国后到“文革”前十七年间。
戏剧的政治色彩浓厚,鲜有成功之作。
政治标准第一。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四种剧本。
即突破了工农兵剧本的公式化概念化创作模式的戏剧。
老舍:《茶馆>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
“文革”十年,传统戏曲遭受史无前例的厄运,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10、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戏剧探索戏剧:对失落人性的追寻和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讨。
《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11、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戏剧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
1982年,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
代表人物:林兆华、牟森、孟京辉四、残酷戏剧:代表人物:安托南·阿尔托。
营造“诗意空间”,舞台上的一切表达手段都具有意义,其组合也会产生新的意义;排斥语言和剧本;否定经典著作和权威;带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质朴戏剧,代表人物:格罗托夫斯基又称“贫穷戏剧”,强调演员的个人表演技术是戏剧艺术的核心。
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悲剧的分类1.命运悲剧2.性格悲剧3.社会悲剧4.心理悲剧喜剧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引人发出不同含义的笑,来嘲笑丑恶、滑稽的现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
其台词风趣,引人发笑,结局大多轻松圆满,让人在诙谐可笑的艺术形式中体现深刻的社会内容,达到“寓庄于谐”的审美效果。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关汉卿《救风尘》喜剧的分类1浪漫喜剧2.讽刺喜剧3.世俗喜剧4.荒诞喜剧5.闹剧6.情景喜五、三大戏剧体系狄德罗、哥格兰:表现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布莱希特:间离派体验派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之一。
主张体验,演员与角色合一。
代表人物有英国演员H.欧文、意大利演员萨尔维尼和前苏联的K.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
他们都主张演员应主动地感受角色的情绪,而不应只冷静地表现,并且主张把自己的情感化成艺术的一部分。
欧文认为,演员应该把人物的感染力量与艺术手段的运用结合起来,他称此为演员的双重意识。
萨尔维尼认为,演员的特殊标志是感受的能力,演员要听命于自己的感受,并且要善于引导和控制自己的感受,以使观众也有所感受。
表现派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之一。
强调理性对情感和形体的控制。
思想源头可追溯到18c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戏剧家狄德罗。
他认为情感体验虽是表演的基础,但放任情感又会破坏戏的连贯一致,故情感要服从理智的节制,表演要有“范本”可依。
间离派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倡导一种“间离效果”的演剧方法。
主张演员始终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表演,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戏,“他一刻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转化为角色”,以便让观众冷静地去分析和判断。
主张演员与角色情感上保持距离,双重自我形象出现,产生间离效果。
强化观众的自我意识,以间离和陌生化的手法追求思考的乐趣,强调理性的眼光。
何为“第四堵墙”是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除了三面用布景设置的墙以外还与观众之间存在一堵无形的墙。
第四堵墙隔开了演员和观众。
这种观演关系是封闭/隔离型。
六、情节与行动、性格的关系1.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动作的展开即是情节。
2.只有具有高度戏剧性的行动才构成戏剧情节。
3.性格是情节发展的内因,情节反过来是展示性格的手段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