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史话》读书笔记
量子力学读书笔记

量子力学读书笔记【篇一:量子力学学习心得】量子力学学习心得首先,我们还是看看本课程的大概。
《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期物理学家们在克服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的过程中,于1900-1925年期间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革命性的理论,它与同时期所建立的相对论一起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的建立促进了其后一个世纪物理学的飞速发展,而且也推动化学、生物学、医学和天文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并引发了一起新的技术革命,使人类由电气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
量子理论是科学史上能最精确地被实验检验的理论,因而是科学史上最成功的理论。
《量子力学》又是物理学本科专业在修完基础物理,尤其是原子物理基础上开设的重要理论物理课。
是知识理论系统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生物、信息科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是深入学习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和广义相对论等后续课程以及进行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其主要内容为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力学量算符、表象理论、微成理论及散射理论、自旋及多体问题简介等。
侧重点为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好量子力学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尤其是领会其基本概念,这需要多想、多练,再多想。
对于这门课程,可能更注重你的练习,还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因为有很多的数学运算。
手头拥有一本《量子力学教程》配套的学习辅导书,的确是一个好的抉择,它上面有每章的内容总结,重要的是有详细的课后习题讲解,你可以通过做习题来提高理解,我觉得做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至少对于这门课,非常重要。
老师提供的课件也是非常有用的,毕竟是老师精心准备的;再来就是网路上的资料,我特别提到了网路资源,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一个信息化时代,就要第一时间掌握有用信息。
总之,对于这门课,我还是坚持做题,通过做题来理解知识点,通过做题来弥补不足之处。
其实学习这门,对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大家还是好好学习一下。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800字_800字读后感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800字_800字读后感文学界的科学史——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有感上帝掷骰子吗?无数科学家为这个问题背后的量子力学痴迷疯狂。
如果要评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年代,那么20世纪初必然榜上有名,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并最彻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曹天元所著的科普书籍,则淋漓尽致地将其展现了出来。
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
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
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却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这本书前半部分的章节讲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确立,直到EPR佯谬和薛定谔的猫出场的那一刻,全书进入了最佳境。
作者将科普写得如武侠小说一般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甚至还有点诗情画意。
在作者笔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不是神人,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一个个为一个问题困惑且强烈想要解决它的有着意志坚定的普通人。
“人们在量子这个精灵的带领下一路走来,沿途如行山阴道上,精彩目不暇接,但现在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白云深处,彷徨不知归路。
放眼望去,到处谜雾茫茫,不辨东南西北。
” 量子论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推论无不荒诞。
但这些科学家却一个个都具有闯入一毛不拔的未知境地开拓疆土的毅力和勇气。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些科学家由衷的敬佩和因量子物理的每一个突破而怀有的难以言喻的激动。
读过这本书后,我开始明白,科学乃至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地跳出狭隘的思维,打破顽固的局势。
我们需要拥有科学的精神,去无条件地相信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去质疑一切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
这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
因为回答了一个问题后,等待着我们的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更多问题的接踵而至。
初中读后感《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文学界的科学史——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有感上帝掷骰子吗?无数科学家为这个问题背后的量子力学痴迷疯狂。
如果要评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年代,那么20世纪初必然榜上有名,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并最彻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曹天元所著的科普书籍,则淋漓尽致地将其展现了出来。
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
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
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却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这本书前半部分的章节讲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确立,直到EPR 佯谬和薛定谔的猫出场的那一刻,全书进入了最佳境。
作者将科普写得如武侠小说一般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甚至还有点诗情画意。
在作者笔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不是神人,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一个个为一个问题困惑且强烈想要解决它的有着意志坚定的普通人。
“人们在量子这个精灵的带领下一路走来,沿途如行山阴道上,精彩目不暇接,但现在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白云深处,彷徨不知归路。
放眼望去,到处谜雾茫茫,不辨东南西北。
”量子论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推论无不荒诞。
但这些科学家却一个个都具有闯入一毛不拔的未知境地开拓疆土的毅力和勇气。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些科学家由衷的敬佩和因量子物理的每一个突破而怀有的难以言喻的激动。
读过这本书后,我开始明白,科学乃至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地跳出狭隘的思维,打破顽固的局势。
我们需要拥有科学的精神,去无条件地相信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去质疑一切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
这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
因为回答了一个问题后,等待着我们的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更多问题的接踵而至。
量子力学读后感

量子力学读后感《量子力学史话》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玻恩编撰,本书主要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理论的演变过程。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和思想演进。
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解了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的分水岭——黑体辐射问题。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黑体辐射的现象,这促使了热辐射研究领域的深入。
玻尔兹曼和维恩等人提出了统计物理学的思想,但他们的理论仍无法解释实验数据中的一些现象,如紫外灾难和能量量子化。
直到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设,才奠定了量子理论的基础。
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包括了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说、波尔的量子论、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等重要理论。
其中,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说对物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启示,认为微观粒子既可以看作是粒子,又可以看作是波动。
这一假说为波粒二象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波尔的量子论是量子力学的第一个版本,建立了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则,如量子条件、不确定性原理等。
这些规则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常识,突破了牛顿力学的限制,并建立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框架。
然而,波尔的量子论存在一些问题,如橡皮波幅随时间演化等矛盾,这促使后来的物理学家继续对量子理论进行探索和修正。
随后,海森堡提出了矩阵力学,将波尔的量子论进行了数学形式化,并解决了一些困扰物理学家的问题。
他发展了一套数学框架,使得可以通过矩阵运算计算出量子系统的性质和物理量的期望。
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对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个重要版本,在薛定谔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数学模型。
薛定谔方程不仅描述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质和能量量子化,还通过波函数的模方解释了微观粒子的概率分布和测量结果。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在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量子力学的主流版本。
在读完《量子力学史话》后,我深感量子力学的深奥和复杂。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量子物理史话》是一本讲述量子物理学发展历程的著作,通过对这一科学领域的历史进程进行详细的描述,让读者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量子物理学的起源、发展和重要里程碑,让我对这一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从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波恩、海森堡、薛定谔等人的贡献,到量子力学的早期发展和后来的进展,作者通过生动的叙述和详实的资料,将这段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是科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对整个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不仅介绍了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还对这一科学领域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对科学史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剖析,我对科学史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也对科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通过阅读《量子物理史话》,我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科学家们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他们不畏艰难,不断探索,最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这些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让人对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探索历程的了解,我对科学研究的艰辛和科学家的不懈探索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科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之,通过阅读《量子物理史话》,我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量子物理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而言是一次极为有益的阅读体验。
上帝与天才的游戏:量子力学史话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很不错的一本科普书,故事连贯引人入胜,还能学到一些科学知识。
比较丰富的回忆录、报道、信件、传记的资料应用,但对于好几个重要的理论语焉不详。
量子理论是人类所创造的最美丽、最成功的科学理论知识。
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过多,使真正科普(解释科学理论)的部分被淹没在科学八卦里。
不知为啥对量子理论相关知识感兴趣,这本书算是解馋之作,娓娓道来,很多相关事件人物描绘让人看着非
常过瘾,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看着比网络爽文要爽上百倍,强烈推荐。
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但这批二十世纪初出生的天才在如此年轻时即做出如此重要的工作还是深深地震憾了
学形式令人赞叹,它精确的预言与实验惊人地符合,而它的成功应用更是遍及了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从激光、
核能到计算机、互联网,还有量子计算机,无不留下量子的足迹。可以说,是量子引领人们迈入了现代社会,让
人们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人们至今仍未能理解量子理论的含义,并一直为此
争论不休。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认识量子,以及量子力学和量子理论,本书从人们认识量子的历史出发,讲述了量
伯尔尼专利局
的技术员
1
4
一个启发性观
点
密立根歪打正
着
2
5Hale Waihona Puke 康普顿效应定乾坤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固体比热出现难题
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的重要作用
来到剑桥,又离开剑
桥
来到卢瑟福的身边
转机
原子内部信息的传递
者
伟大的突破
反响
弗兰克—赫兹
实验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篇一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哎呀,读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我这脑子简直像被扔进了一个疯狂的科学漩涡!你说这量子物理,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也许它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盒子,打开之后里面全是让人目瞪口呆的奇迹。
我原本以为物理就是那些干巴巴的公式和定理,可这本书却让我发现,物理世界简直比科幻大片还刺激!书里提到的那些科学家们,一个个都像是超级英雄。
比如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已经够让人惊叹了,可在量子物理面前,他也会犯迷糊。
这让我不禁想问:难道天才也有搞不定的时候?可能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吧,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不断的探索。
我觉得吧,量子物理就像是一场疯狂的游戏,粒子们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在那里,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这难道是上帝在掷骰子,随意决定着粒子的位置和状态?也许是,也许不是,反正我是被搞得晕头转向。
不过,虽然读得很吃力,但那种一点点揭开神秘面纱的感觉,真的太棒了!就好像我在黑暗中摸索,突然看到了一丝亮光,然后拼命朝着那亮光跑去。
我想,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可站在门口又有点瑟瑟发抖。
未来的科学之路还长着呢,我能跟上这疯狂的节奏吗?篇二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聊聊我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的感受,这可真是一次奇妙的冒险!一开始,我心里直犯嘀咕:量子物理?这不是那些超级聪明的科学家才能搞懂的东西吗?我能行吗?但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哇塞,原来科学也可以这么有趣!书里讲述的那些实验和理论,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谜题。
比如说,那个双缝干涉实验,粒子怎么就像有了自己的思想一样,知道我们在观察它?这难道是上帝在背后操纵?我觉得这也太玄乎了吧!也许上帝真的在掷骰子,决定着微观世界的一切。
还有那些科学家们,他们可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神,他们也会犯错,也会争论。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正是这只非死非活的姓薛的猫,开启了一道大门,并用它的爪子在上面歪歪斜斜地印上了“骰子”两个大字,门里释放出的意识的幽灵在物理世界里游荡近百年,没有人不为此头痛不已。
在路上(附照片)■朱芳艺如果说人们经常因“离终点不远了”而感到喜悦或恐惧的话,看上去已近完美的19世纪末的物理学就是这样一个幻觉的肥皂泡。
在这个牛顿王国里,给我一个初始条件,则一切都可以被推演。
若抛开决定论可能引发的自由意志问题,我们是很可以为如此一个严整的秩序世界目眩神迷的,这是理性的骄傲,真理的健康气息,几可替代上帝的力量,似乎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修补几个小缺口,然后上帝之杯就归人类所有了。
而与堂皇的经典物理大厦相比,量子论更像是叛出神殿的浪子,曹天元选择量子论为题,其实是聪明之至:若是写经典物理史话,则大致是牛大帅大旗一挥,麦上将又下一城,科学如何伟大光明之类……而一个没有止境的旅途,永远是比已臻圆熟的状态更值得叙述的;充满矛盾的混合体,也往往比看上去井然自洽的体系具有更多的价值。
惊艳——中文世界里,哪有科普写得如此跌宕精彩的呢?《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从其网络连载的时候我就开始跟踪,第一感觉是惊艳:中文世界里,哪里有过科普写得如此跌宕精彩的呢?光的本质问题是书的第一条主线,作者以武侠小说的架势叙述了波动论和粒子论长达几百年的纷争,就像紫霞和青霞这对佛祖面前的双股灯芯一样纠缠不休,喜欢武侠的朋友们不妨把某大牛读成某大侠,把波动和粒子当成剑宗和气宗,把柏林和哥本哈根看作武当和少林,一样能读得很high。
怎么能不high呢,文笔既佳,情节又曲折,又很少用方程式和名词来恐吓人民群众,恰如其分的比喻,再加上中文写作里并不算普遍的幽默感像雨后的蘑菇一样散布各处。
但若仅仅是high了的话,这就不过是一个点头赞许之余,看过即忘的传奇故事而已,所幸作者写的是量子论——有史以来最叛逆得不像话的科学理论:自身充满矛盾也就罢了吧,还与哲学、精神、意识这些科学世界里的异客暗渡陈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
读书笔记
中学时学的是理科,还记得当时的自己对数学、物理尤为感兴趣,而对化学、生物就兴味索然了。
也看过几本科普著作,《数学的语言》、《什么是数学》、《从一到无穷大》,还有加来道雄,阿西莫夫,张景中的系列等等,尤其是《什么是数学》一书,当时是高二快结束的时候,仿佛入了迷一般,从集合论到极限与微分,即便没有任何高数的基础,也看得如痴如醉,连章末习题都做了一遍,虽然拓扑那一章实在是看不懂。
谁曾想,这样一个人,居然恍惚中来了财大,学习金融,既非自愿,也非不愿。
大学两年,似乎再没有接触科普著作了,直到近日看了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
其内容于我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惊喜,毕竟作为科学史,内容上早有前人写过:像第十章《不等式》之前的内容我都看过两三个版本了,即便是最后三章的内容也在加来道雄的书中看过。
就是在这样一个许多科普名家都涉猎过的领域中,居然能够开拓一片自留地来。
在我眼中,这本书绝对称得上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尤其是在国内来讲)。
之前看到作者简介是个八零后的时候着实有一丝惊讶,我还以为是哪位五六十岁的中年教授写的呢。
接下来,言归正传,谈谈阅读体会吧。
首先,从科学性上讲,对我这种现代物理的门外汉而言,就算书中有科学错误,只要不是低级的逻辑错误,我也发现不了呀。
但从作
者标注的引文,对一些理论的解释澄清看,是比较严谨的。
这部分就只有略过了。
其次,作为科普这种通俗读物,文学性是非常,甚至是最重要的。
而曹天元的文笔流畅,语言诙谐幽默,阅读感十足。
一百多年的量子力学成长史:从法拉第的电磁实验,到多历史,多世界诠释的提出,数以百计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前仆后继,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量子力学画卷。
让人心襟荡漾,恨不能立即投入到理论物理的大海中去,寻觅璀璨的量子力学珍珠。
同时,作者文风犀利,将物理学界的学术之争描写的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帮派纷争一般,大大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如“从黄金年代走来的老人,在革命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反叛青年,经典体系的庄严守护者,新时代的冒险家,这次终于都要作一个最终了断。
世纪大辩论的序幕即将拉开,像一场熊熊的大火燃烧不已,而量子论也将在这大火中接受最严苛的洗礼,煅烧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来。
”(摘自第八章-《论战》)这个片段仿佛《倚天屠龙记》中群雄围剿光明顶一般,令人紧张不已。
而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争论更是写的如同两位绝世高手过招,简直酣畅淋漓!单从文学性上讲,我觉得曹天元可以和伽莫夫媲美。
除了文学性,科学史的史学性也尤为重要。
而本书除了人物对话之外(感觉像是作者自行脑补的),对史实的阐述在我看来是比较严谨的。
一百多年的量子力学发家史写的清清楚楚,众多物理学者如走马灯般来来往往。
而作者的历史叙事风格与《明朝那些事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说不足的话,就是有些作者本身理解不周全或解释不到位的地方,比如“一个原子就像一幢宿舍,每间房间都有一个四位数的门牌号码。
底楼只有两间房间,分别是1001和1002。
而二楼则有8间房间,门牌分别是2001,2002,2101,2102,2111,2112,2121和2122。
越是高层的楼,它的房间数量就越多。
脾气暴躁的管理员泡利在大门口张贴了一张布告,宣布没有两个电子房客可以入住同一间房屋。
于是电子们争先恐后地涌入这幢大厦,先到的两位占据了底楼那两个价廉物美的房间,后来者因为底楼已经住满,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开始填充二楼的房间。
二楼住满后,又轮到三楼、四楼……一直到租金离谱的六楼、七楼、八楼。
不幸住在高处的电子虽然入不敷出,却没有办法,因为楼下都住满了人,没法搬走。
叫苦不迭的他们把泡利那蛮横的规定称作“不相容原理”。
”(摘自第四章-《白云深处》)这一原理高中化学有阐述过,作者没有将原子的排列方向解释清楚。
但瑕不掩瑜,我觉得一本好的科普学书籍像是一个朋友在跟你说话,而不是老师在一板一眼跟你讲课,更不是教授飞快地点着PPT。
当然了,科普和科学是两码事。
一口气看完这本量子力学史话,便有一种为量子力学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冲动,不过想一想我这学实变函数,泛函分析都费劲儿的数学水平,还是看看科普就好了。
毕竟,吃不成猪肉,能看看猪跑也是极好的。
41521092
金融工程
姚贺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