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杭州》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白居易生平介绍及各个时期主要诗词作品详述课件

白居易生平介绍及各个时期主要诗 词作品详述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白居易生平概述 • 早期诗词作品 • 中期诗词作品 • 晚期诗词作品
01 白居易生平概述
出生及家庭背景
出生年月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
年)。
籍贯及家庭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 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 下邽(今陕西渭南)。
04 晚期诗词作品
《暮江吟》
诗意深远
此诗以暮江为背景,表现了作者 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的赞 美,诗意深远,充满哲理。
意象丰富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 “残阳铺水”、“半江瑟瑟半江 红”,描绘了暮江的美丽和宁静 。
《赋得暮雨送李胄》
情感真挚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送别好友李胄而作,诗中表达出对友人的 深深眷恋和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暮江吟》
通过对江边暮色的描绘, 表现了作者孤独、无奈的 心境,展现了其诗歌中独 特的审美情趣。
03 中期诗词作品
《琵琶行》
总结词
音乐之美,人生之哀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琵琶声为引子,通过描述琵琶弹奏的美妙旋律,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 热爱。同时,诗中借助琵琶女的身世遭遇,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红颜易老的哀 叹,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无奈。
《钱塘湖春行》
总结词
春意盎然,自然之美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钱塘湖周边的美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湖水、柳树、黄莺等元素呈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向往。
其他中期作品选读
要点一
总结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白居易生平概述 • 早期诗词作品 • 中期诗词作品 • 晚期诗词作品
01 白居易生平概述
出生及家庭背景
出生年月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
年)。
籍贯及家庭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 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 下邽(今陕西渭南)。
04 晚期诗词作品
《暮江吟》
诗意深远
此诗以暮江为背景,表现了作者 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的赞 美,诗意深远,充满哲理。
意象丰富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 “残阳铺水”、“半江瑟瑟半江 红”,描绘了暮江的美丽和宁静 。
《赋得暮雨送李胄》
情感真挚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送别好友李胄而作,诗中表达出对友人的 深深眷恋和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暮江吟》
通过对江边暮色的描绘, 表现了作者孤独、无奈的 心境,展现了其诗歌中独 特的审美情趣。
03 中期诗词作品
《琵琶行》
总结词
音乐之美,人生之哀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琵琶声为引子,通过描述琵琶弹奏的美妙旋律,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 热爱。同时,诗中借助琵琶女的身世遭遇,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红颜易老的哀 叹,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无奈。
《钱塘湖春行》
总结词
春意盎然,自然之美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钱塘湖周边的美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湖水、柳树、黄莺等元素呈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向往。
其他中期作品选读
要点一
总结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暮江吟课件(共16张PPT)

绿色,原意为碧色珍宝。
可怜: 可爱。
九月初三: 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这里指珍珠。
诗词赏析 水景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译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 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诗词赏析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 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致的弯弓。
白 居 易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作于 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 猛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 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中沿长江作此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 醉吟先生,别号诗王、诗魔、白二十二。生于河南 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 西渭南东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 之一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 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要求严缉刺死宰相武 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 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 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 传世代表作《白氏长庆集》《琵琶行》《长恨歌》 《卖炭翁》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音字
pū(铺满) 铺
pù(店铺)
同音字
暮(暮色)
mù
墓(坟墓)
慕(敬慕)
幕(夜幕)
会写字组词
暮(暮年)(暮色) 吟(吟诗)(吟唱) 瑟(瑟缩)(瑟瑟)
诗
词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古文运动
•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 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 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 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 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 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 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 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 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 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 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 “乐 府” 与 “新 乐 府”
用新题写时事 主要是写实:现实主义
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平易浅切、自然流畅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 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 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才华和第 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步 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入选, 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 元和十年(815年),贬为江州司马(816年于愤懑感慨中作 《琵琶行》)。
新乐府运动
乐府(音乐机构) 乐府精神: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新乐府运动
◆ “新 乐 府” 名 称 的 确 立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李绅 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元稹作《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 后白居易又写成《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
《钱塘湖春行》PPT【优秀课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春时早 来的黄莺。
衔取。
诗意: 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
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பைடு நூலக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刚刚长出地面, 副词,将要,就要。还不太高的春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各种颜色的野花。 使人眼花缭乱。 遮没,盖没。
合作探究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 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
早春景象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初春
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 草、杨柳、白沙堤
3.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行”?
是该有的生活!无论未来的每一天,是什么样子,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的选择来生活,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诗意: 五颜六色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
刚没过马蹄。
百游不厌。 同“荫”,指树阴。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孤山为参照物。
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 堤”或“断桥堤”。
诗意: 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游赏得还不够,那
便是碧绿的杨树阴里的白沙堤。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颈联写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 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 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 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 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 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 限喜悦的心情。
初春时早 来的黄莺。
衔取。
诗意: 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
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பைடு நூலக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刚刚长出地面, 副词,将要,就要。还不太高的春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各种颜色的野花。 使人眼花缭乱。 遮没,盖没。
合作探究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 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
早春景象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初春
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 草、杨柳、白沙堤
3.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行”?
是该有的生活!无论未来的每一天,是什么样子,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的选择来生活,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诗意: 五颜六色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
刚没过马蹄。
百游不厌。 同“荫”,指树阴。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孤山为参照物。
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 堤”或“断桥堤”。
诗意: 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游赏得还不够,那
便是碧绿的杨树阴里的白沙堤。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颈联写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 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 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 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 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 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 限喜悦的心情。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课堂ppt

精品课件
人物生平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 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 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晚年生活
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停 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
洛阳安逝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 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精品课件
温故知新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
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 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 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 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 “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 该诗前四小句。
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 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 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 司马。
精品课件
接上图!接上图!接上图!重要的事说三遍!!!
任职苏杭
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 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 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 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 疏浚六井等政绩。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在洛 阳履道里购宅。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5月到任。
人物生平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 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 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晚年生活
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停 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
洛阳安逝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 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精品课件
温故知新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
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 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 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 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 “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 该诗前四小句。
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 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 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 司马。
精品课件
接上图!接上图!接上图!重要的事说三遍!!!
任职苏杭
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 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 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 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 疏浚六井等政绩。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在洛 阳履道里购宅。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5月到任。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
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 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 限喜悦的心情。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春行》PPT-完美版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 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 士,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官至 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 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称为 “诗王 ”“诗魔”。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刚没过马蹄。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百游不厌。 同“荫”,指树阴。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孤山为参照物。
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 堤”或“断桥堤”。
诗意: 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游赏得还不够,那
白居易简介(课堂PPT)

9
艺术特色
▪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 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
▪ 主题、题材集中,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 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
6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 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 诗,影响巨大。而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 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 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 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 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 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 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8
诗歌理论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 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 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 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 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 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 居 易 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艺术特色
▪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 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 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
▪ 主题、题材集中,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 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 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
6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 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 诗,影响巨大。而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 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 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 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 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 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 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8
诗歌理论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 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 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 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 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 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 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 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 居 易 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8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20号字。
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
“沙堤”或“断桥堤”。
译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 文 条白沙堤。
感悟诗歌
1.哪些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是什么特征?从所写的景物来看,
诗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水
初平
刚涨
描
几处、早莺、争暖树
莺
谁家、新燕、啄春泥
绘 早
燕
刚回来,鸟儿不多,春寒料 峭,寻找向阳之树以驱寒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 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号字。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
了,在不知不觉中字感,20号受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 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 言律诗。
初读诗歌
钱塘湖春行 白点居击易添加标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字,20 号字。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 字,20号字。
春 之 景
花、草
渐欲、才能
刚长起来
感悟诗歌
2.诗人描写早春景物时发生了哪些视角的转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远景
仰视 近 俯视 景 远景
感悟诗歌
3.赏析颔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问题
1.白居易是哪里人?
• 答案:原籍太原,生在河南。
2.白居易在杭州当官时做了哪些好事?
• 答案:建造苏堤,为民造福。
3.白居易一生写了多少首诗?
• 答案:三千八百多篇。(诗文)
4.现在的白堤真的是白居易带人 修筑的那条湖堤吗?
• 答案:现在的白堤并不是白居易修的。 当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确曾修筑 过一个白公堤,又名捍湖堤,因夹堤 种柳,宋时称柳林。这在《西湖游览 志》、《西湖志》和《湖山便览》中 均有记载。由于沧海桑田的原因,当 时的白公堤早已不复存在。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中明确告诉我们, 白堤原名白沙堤。
•
白居易听出话中的讥笑之意,但一言不发。
•
顾况掀开诗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读完
前四句,顾况就不由得高声赞叹说:“好诗!”又想起刚才自己挖苦
的话,于是又赞许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说是长
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居易’了!”
任上所写的修治西湖水利以灌
田,是水利史上不可多
得的美文。
•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钱
塘湖石记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
关爱。处处为人民着想,处处
为国家着想,让人民专心于农
耕,且希望有好的收成。更写
出了朝廷的黑暗,官府的自私。
白居易的政绩
• 唐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白居易任杭州刺 史,见杭州有六口古井 因年久失修,干枯无水, 便主持重修六井,以利 农田灌溉。又见西湖旧 堤倒塌,往往造成农田 干旱,因此修建一道从 西湖断桥到孤山的长堤, 在堤的两岸栽种杨柳, 既修水利又美化西湖; 后人称这条长堤为白堤。
白居易的故事
•
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顾况是长安的一
位名士,许多人都到他那里求教。白居易虽然诗才过人,但由于没有 诗作传播在外,父亲又只是一个州县小吏,所以在长安只算一个无名 小卒。白居易也早已听说顾况的大名,于是使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拜 谒顾况。顾况的门人把白居易领入府中,他呈上自己的诗作。顾况一 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了。接过诗集 一看署名“白居易”,便取笑说:“长安的什么东西都贵,想居住在 长安可是不容易哟!”
白居易的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 红胜火 春来江水 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钱塘湖石记
•
白居易于长庆四年(824年)
三月十日作,是其在杭州刺史
白简 居介 易
钱塘 湖石 记
目录
白居 易的 故事
白居 易的 诗
小
白居
问
易的
题
政绩
白居易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 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 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 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 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 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 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