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合集下载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陆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三、地质填图方法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

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

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陆相火山岩三重填图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示例

陆相火山岩三重填图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示例
2 火山岩填图方法研究历史
20 世 纪 50 年 代 以 来 , 国 外 火 山 岩 区 地 质 工 作 制 订 出 专 门 研 究 火 山 地 层 、 火 山 构 造 、 火 山岩相的一系列方法.在火山地层研究方面,前 苏 联 在 1∶5 万 区 调 填 图 时,对 火 山 岩 相 和 火山构造研究特别重视,对火山地层研究虽然也划分出段,但没有划分到具体岩性层,地层 研究比较粗略,这样对查明火山岩相特征和火山岩的横向变化及其与火山构造的关系是有利 的,但由于火山地层研究较薄弱,因而不可避免地把同时期不同阶段喷发的火山产物合并到 一个层位级别内,不利于建立详细的地层层序,当然也就不能正确阐明区内的地质发展历史 和构造演变规律;美国则采用 地 层G岩 性 法 填 图,特 别 重 视 火 山 地 层 和 火 山 构 造 的 研 究, 在 1∶5万区调填图时,对火山地 层 研 究 不 仅 划 分 到 段,而 且 划 分 到 具 体 岩 性 层, 这 样 做 有 利 于查明火山构造范围,阐明火山岩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揭露火山构造的演化规律.在火山岩 相 研 究 方 面 ,20 世 纪 70 年 代 以 来 对 火 山 碎 屑 岩 形 成 机 制 和 岩 相 研 究 做 了 大 量 工 作 , 运 用 现 代火山地质学的理论,结合近代高密度流体的流体力学研究成果,并转用于对火山物质的研 究,提出了火山碎屑岩的成因分类 . [5G9] 美 国 科 罗 拉 州 圣 胡 安、 英 国 苏 格 兰 等 地 火 山 岩 区 都 相继发现复杂叠覆的破火山口组合体,使人们对火山岩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认识有了极大 的变化,这一发现使火山岩区 的 火 山 地 层 层 序 和 地 层 骨 架 的 建 立 又 有 了 新 的 突 破 . [10] 近 年 来,部分学者基 于 火 山 碎 屑 岩 的 详 细 地 层 研 究 之 上, 推 动 火 山 碎 屑 密 度 流 动 力 学 向 前 发 展 ; [11G13] 部分学者重视重要的标志层或岩性层位识别、火山喷发韵律和火山碎屑岩层之间的

花岗岩类区填图方法ppt课件

花岗岩类区填图方法ppt课件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4.原生组构的调查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4.原生组构的调查
• 岩浆组构和固态组构真正纪录的是从低晶 体含量、低粘度的牛顿熔体向近固相线的、 高粘度的宾汉岩浆过渡的“晶粥”带的应 变,而且通常是在岩浆房形成的最后阶段 或岩浆房形成之后,整个岩体完全结晶之 前形成的。深成岩中所保存的岩浆组构通 常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仅 记录了岩浆结晶过程中最后的应变增量, 所以,近年来普遍把岩浆组构称为岩浆应 变的“的搜集 2.花岗岩类岩石中包体的调查
• 包体的研究意义 (1)探讨花岗质岩石的岩浆侵位和演化过程 是同源岩浆演化还是混浆作用形成的? 捕虏体的形态和分布可以为岩浆侵位方式
提供证据
同源包体和残留体可以提供岩浆的源岩证 据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 陶野勒外盖信花息岗的岩搜集 2.花岗岩类岩石中包(体T的3Tγ调)查 :中粗粒钾
• 近年来,岩浆混合作用理论的兴起,导致人们对 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质疑。
• 目前,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岩浆混合作用理论并 列。
花岗岩类成岩作用与时空关系分类-李永军 (2003 )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1.填图单位的确定
侵入岩按侵入体为基本的填图单位,对不同类 型的侵入岩,均按 “岩性+时代” 或 “岩性+时 代+典型命名地” 的方法进行填图单元的划分和 填绘
二、花岗岩类岩石的填图和野外信息的搜集
4.原生组构的调查
• 岩浆组构和固态组构的产出特征
• 深成岩可以呈岩基、岩株、岩席等不同的产状产出,但不论其产状如何,岩 浆组构和固态组构都表现出这样一个总体趋势,在岩体边部十分发育,向着 岩体中心,组构逐渐减弱并消失。

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39页文档

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39页文档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十一讲: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3)复式火山机构:
这类火山机构按成因可能有两种 情况: A 在一个火山喷发旋回中,主火 山通道位置发生迁移,其堆积的火 山体也相应位移,互相叠复向某一 方向扩展,但火山类型保持不变。 B 在大型破火山和层状火山的斜 坡上,于火山通道上方出现寄生火 山锥、火山穹丘 ( 岩钟 ) 等附生体, 或者在破火口内出现多个由晚期活 动产生的规模较大的岩钟等。不同 旋回产生的类型不同的火山叠置在 一起时不应认为是复式火山机构。
第六章 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一、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 二、火山岩区工作方法 三、确定古火山位置的标志 四、火山构造 五、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几个特点
地下有火、火从山出
一、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
1.在详细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 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喷发韵律 、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 2.查明火山岩岩石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构构造、 岩石类型、产状、厚度、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4 .火山口附近的岩石常出现热液蚀变现象,如次生石 英岩化、碳酸盐化和某些矿化现象,远离火山口时蚀变现 象逐渐减弱并直至消失; 5.火山口附近常见有环状、半环状及放射状裂隙系统 ,这些断裂多属张裂或张扭性质,多为岩墙和岩脉充填; 6.火山口附近常有稍晚期次火山岩岩体分布,如果为 裂隙喷发,这些岩体呈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7.多数中心式古火山机构常具有等轴状或环状分布的 航磁、重力和各种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或放射性异常: 8.遥感图像常显示环状、半环状影像特征;
表:苏吉火 山活动旋回 特征
(一)实测剖面
火山岩区测剖面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任务: ▲.正确划分火山岩地层,建立火山岩地层的填图单位; ▲.详细研究火山岩岩性、岩相和火山机构、火山构造及岩石的含矿性, 后者除实测剖面外尚需结合面上填图工作方能完成。

火山岩区填图的调查内容及工作方法

火山岩区填图的调查内容及工作方法

• 溢流(effusions) • 侵出(extrusions) • 侵入(trusions)(潜火山岩(subvolcanical
rock和火山侵入岩)
• • • •
三、火山作用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连续性 火山作用具多样性 火山活动的不均一性和变异性 火山作用具突发性
四、火山岩区基本地质特征
二、火山学与火山地质学
是研究深部岩浆经过火山管道喷出地表或 侵位于近地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作用和 变化的科学。①岩浆的形成与演化;②岩浆从岩
浆房经过火山管道到达地表的火山喷发方式与过程; ③喷出物在不同环境下搬运、堆积定位方式和岩浆 近地表侵位形式; ④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⑤ 喷出物定位后经过冷却、熔结、固结、逸气等作用 形成各类火山岩;⑥伴随火山活动的资源(矿产、 地热、热泉和地貌景观等);⑦火山环境与灾害
(2)火成岩也是板块运动过程与大地构造 事件的记录。通过火成岩的研究,可以 恢复古板块构造格局,追溯大地构造演 化历史。 (3)确定传统大地构造环境同样离不开火 成岩的重要作用
3、岩石构造组合及岩石构造分析
• 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是指表示构造环境(边界或 内部)特征的岩石组合。 • 岩石构造组合分析是恢复古板块构造格局 和历史的基本手段。 • 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是指在一定构造环境 下所产生的具有相似岩石化学、地球化学 特征的一种或几种火山岩组合或(和)侵入 岩组合的总称。
1、火山作用研究现状
深部岩浆依照一定的方式经过火山管道喷出地表或侵位于 近地表,从而形成各类火山产物的过程,称为火山作用。
• • • •
火山作用与岩石圈结构 火山作用过程与喷发机制的研究 岩浆物理和火山喷发柱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火山喷发物体积、能量与大气圈、水圈相互关系, 水污染,对臭氧层的破坏,气候的影响等(火山 作用是一个系统,可影响地球的多个圈层。是地 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地球内部 物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 的典型实例)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填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填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填图方法及注意事项前言:地质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

现将地质填图的方法及一些要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一般程序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质小结—开展正式填图工作。

2、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

1:50000和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少量追索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追索性的布置;1:5000-1: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法,地质简单区可辅以少量穿越法。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1)、地质观测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2)、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布设地质观测点;(3)、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

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测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高精度GPS亦可)。

3、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集原始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

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的观察记录重点应该各有侧重。

(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①、沉积岩: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火山活动的基本规律火山构造的级别划分和识别火山机构的圈定

火山活动的基本规律火山构造的级别划分和识别火山机构的圈定

火山构造的级别划分和识别
• 火山构造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包括单个的火山机 构和由其组成的更大、更高一级的火山构造
• 中国东部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火山构造可由小 到大分以下三级:
III级火山构造: 破火山 火山穹隆 火山锥 II级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洼地、火山构造隆起 I 级火山构造:火山喷发区或火山喷发带
三个重要手段: 1。大比例尺遥感影象解译:
识别环形构造和放射状构造 2。地层-岩相双重填图
重点是要对具相标志特征(火口相、近火口相、远火口相) 的火山岩以岩相界线标在图上 3。注意不同相火山岩厚度、火山碎屑岩粒度及熔结程度的空 间变化
火山岩相的划分
溢流相 爆发相 次火山相
侵出相 火山通道相
火山沉积相
塑性岩屑粒度一般大于2mm,内部常见斑晶,可具有气孔 、杏仁和流纹构造。在正交镜下可见梳状边、球粒等脱玻 化结构。
半塑变岩屑---火山弹
半塑变岩屑---火山弹\火山饼
塑变岩屑
刚性岩屑(火山角砾)
塑变岩屑,内部 具斑状结构
②玻屑 玻屑是气泡化的岩
浆气孔壁爆碎的产物,喷 发时一般尚未完全凝固, 只有半塑(变)性和塑性 (变)玻屑之分。
③晶屑 晶屑是矿物晶体的碎屑,大多数来源于岩浆中 析出的晶体,也有来源于早期形成的粗粒结晶的岩石。
最常见的晶屑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其次是黑 云母、角闪石。
浆源晶屑的矿物组合与火山熔岩中的斑晶一 样,是判断岩浆成分的重要依据。
• 安山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 • 英安质:斜长石+石英(+黑云母) • 流纹质:透长石+石英 • 粗面质:透长石(+黑云母+角闪石)
I 级火山构造:火山喷发区或火山喷发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次火山岩相
与火山岩具有同源和时空分布有联系的超浅成侵入体( 时间上稍晚于火山岩),岩性多为斑岩和玢岩,产状上常为 岩墙、岩脉、岩株、岩枝等,脉体组合常为环状、放射状
.有时充填于火山通道的根部。次火山岩相的岩石中矿物 有两个特点:
(1)角闪石、黑云母,一般不具暗化边或仅在岩体边缘 个别矿物中有暗化边;
海底喷溢的熔岩常具枕状构造。 岩浆来源较深时,尚可把上地慢物质带上来, 如张家口地区的玄武岩常含有较粗大的镁橄榄石晶体(地 幔岩包体)。
•1
西藏羌塘地区----蛇绿岩中的枕状玄武岩
节理发育
B 酸性熔岩: 主要是英安岩和流纹岩等,它们分布面积小于中—基性溶 岩,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在熔岩中常可见到熔岩泡和自碎 角砾状熔岩。
•1
(5)结合填图查明 古火山机构或火 山喷发中心。
火山机构;在一
定时间内火山喷 出物围绕火山通 道所形成的堆积 体以及火山通道 内、外部岩石和 构造的总称。其 实际内容是火山 锥、火山通道以 及火山通道附近 的环状、放射状 构造的岩石。
(6)确定火山岩的喷发时代
常采用以下方法; A.根据火山岩中沉积夹层中所含的化石。 B.火山岩及同源侵入体的同位素年龄或古地磁年代, C.与正常沉积岩顶、底接触关系以确定其相对地质年代

(二)火山岩的岩相
1.火山岩相 2.次火山岩相 3.喷发相 4.侵出相 5.喷发—沉积相
•1
1.火山岩相
充填于火山通道中的各种岩石,它们可能是结晶程度 不同的熔岩、溶岩角砾岩、集块岩,在平面上一般面 积几百——几千个平方米,多呈园形一椭圆形,如果 属裂隙喷发时则呈条带状或断续条带状,与围岩呈侵 入接触,剖面上产状很陡,围岩常有热变质现象;火 山颈周围常有放射状或环状节理(断层),它们常被脉 状岩石充填。 火山颈的上部即火山口或火山喷发中心,但古老的火 山颈常常被破坏,改造难识别。
C 火山岩的小分层是以火山岩的颜色、结构、构造和成分的 差异或沉积夹层来划分的。
(2)查明火山岩的结构类型是指火山地层中在垂向上岩石组合 特征:
A 以沉积岩为主,火山岩仅以夹层出现 B 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类型(中酸性火山岩为主), C 以熔岩为主的玄武岩;如四川峨眉山玄武岩; D 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的结构类型; E 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的结构类型. 火山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指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由于许多
表:苏吉火 山活动旋回 特征
(一)实测剖面
火山岩区测剖面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任务: ▲.正确划分火山岩地层,建立火山岩地层的填图单位; ▲.详细研究火山岩岩性、岩相和火山机构、火山构造及岩石的含矿性, 后者除实测剖面外尚需结合面上填图工作方能完成。
1 剖面线选择的原则和实测比例尺 火山岩剖面应选出火山岩岩相发育较全的地段,尽可能通过
火山机构的中心。对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火山岩至少有1—2 条剖面控制,实测的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1:5000,对火山机 构的研究尚需放大比例尺。
2.火山岩剖面测制的一般要求
(1)确定火山岩地层层序、厚度,正确划分火山地层;
A 火山岩的厚度应该是以同喷发期,按火山机构为单位测得 的厚度.
B 火山岩的“组”常以喷发旋回作为一个组的划分标志。它 可以是几个组合相或相似的韵律的组合,也可以是一个厚度较 大的完整的韵律组成。火山岩的“群”是具有两个以上时代相 关而相邻的组归并而成。
2.查明火山岩岩石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构构造、 岩石类型、产状、厚度、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3.依据岩石特征和火山岩体的分布形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 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
4.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岩性、岩相资料研究 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区域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二、火山岩区工作方法
(2)岩石的基质中常含有(OH)、F等挥发组分的铁镁硅酸 盐矿物,如角闪石和黑云母。
3. 喷发相
喷发相泛指各种溶岩和火山碎屑岩。
按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又可分为:
(1) 爆发相 (2) 喷溢亚相
•1
(1) 爆发相:
当岩浆中含大量气体,压力很大,突然喷出火山口并伴有 岩浆爆炸现象,形成不同粒级到细,常是由火山 集块岩+火山弹一火山角砾岩一火山凝灰岩(粗+细)。
采用“双重”地质制图方法, 火山岩具有两重性,既要采取部分沉积岩区的工作方法,也要 适当地采用岩浆侵入岩的岩石学的研究方法,而它们又不完全 和上述两者的研究方法相同。 火山岩多具成层性,像火山碎屑岩,熔岩有旋回性和韵律性, 要像沉积地层那样划分火山地层(群、组、段), 近地表的次火山岩和产于火山通道或通道附近的岩石又像侵入 岩,又有不同的喷发相和喷发类型,这些内容均应填绘在地质 图上,因此,又叫“双重”地质制图法。
岩石常具隐晶质和玻璃质,岩石的化学成分是划分火山岩类 及其命名的主要依据。
(3)查明火岩的形成环境 火山岩的形成环境包含
两个含义,其一是火山喷 发的构造环境,如大陆裂 谷、岛弧、大洋,其二是 指地理环境,如海底喷发 或陆地喷发。
•1 海底喷发与陆地喷发的区别
枕状玄武岩
火山弹
•1
(4)查明火山岩 的相,包括火 山颈、次火山 岩相,喷发相 (溢流相、爆 发相)、喷发 一沉积相等.
火山岩的喷发强度,可根据火山岩的颜色来定性的确定, 火山岩的堆积速度由快到慢时,其岩石的颜色由绿色一红 色。
(2)喷溢亚相
当火山物质从火山口较平静地溢流形成的各种熔岩、
熔岩角砾岩、凝灰熔岩等,该属流相产物,由于岩浆成分 的不同,熔岩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A 基—中性性熔岩: 厚度不太大但分布面积较广,形成熔岩被、熔岩带,常 具柱状节理和气孔、杏仁构造,有时在它们的流经的途中 ,边流动边凝固而形成绳状或其它不同的构造.
第六章 火山岩区填图方法
一、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 二、火山岩区工作方法 三、确定古火山位置的标志 四、火山构造 五、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几个特点
地下有火、火从山出
一、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
1.在详细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 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喷发韵律 、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