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与实例
ppt课件--地质填图

LOGO
表1 剖面记录表
LOGO
根据表1,剖面测量的项目分述如下: ①导线号:导线即剖面具体实测的路线,导线点是每一测绳的起点和终点,导线点不一定 是地层分界点,多为地形转折点和导线方位变化点,导线号按0-1,1-2;…顺序编写。 ②导线的方位角和坡度角:由前后尺手用罗盘测出,坡度角仰角为(+),俯角为(-)。
(四)矿床勘查
1:仍使用与矿区评价阶段同一比例尺的地质图。这时须根据工作进展,利用新
资料对原有地质图进行修改补充,不另测图。 2:根据需要测制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
根据各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具体情况不同,该阶段地质填图工作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LOGO
第二节:地质填图前期准备工作
(一)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收集资料主要是收集前人工作成果和相关文献。 主要内容有:地质图、地质报告以及其他各项图件文字资料(实测剖面、专题成
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及时进行编录、包括填写标本签,编号,并标注在剖面和记录本上,回 驻地后应及时整理,在标本上用记号笔编号,填写标本登记本,外送鉴定者应填写送 样单并妥善包装。
LOGO
5:素描和照相 在测制剖面中,对重要的地质现象和接触关系,岩层特征等应作素描图或照 相。 6:剖面记录 剖面记录可分为两种: ①填写剖面记录表,如表1; ②野外记录本上绘制信手剖面图,素描图及详细文字记录。
LOGO
3:地层剖面的比例尺选择 视地质填图的比例尺确定。一般采用1:5000,1:2000,1:1000,1:500,1: 200,1:100等比例尺 同时考虑以下方面: 地层本身特点:岩性单一,较稳定的地层,比例尺可小些;标志层,含矿层等 则实测较大比例尺剖面。 最小分层的厚度:最小分层的厚度按比例尺在剖面图上应大于1mm。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ppt课件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总结归纳
尽量垂直测区主构造线、穿过已知 异常区及矿(化)点、尽可能多的观 察到基岩或残坡积露头、目的性强、 有疏有密,不能等间距同方向机械地 布置。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填图单元的确定
正式进行野外路线调查前,首先确定工 作区填图单元。
经充分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和野外实地 踏勘后,初步确定工作区基本填图单元后, 通过测制剖面最终确定填图单元。即每个填 图单元都要有1-2条剖面控制。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通过测制剖面,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 岩石组合、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 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和含(控)矿性质、 时空分布变化等。
矿区地质图(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图、 地质构造图、 构造岩相图、 综合地质图等。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地质填图
地质图是由地质人员经野外实地填制而成。 方法:主要是路线地质调查。 首先确定填图单元:根据区内已有地质资料,通过综合 分析、研究、对比,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经野外实地踏勘 及剖面控制划分和厘定测区填图单元,并确定各填图单元 特征、主要标志及相互接触关系等。 同时,填图人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路线布置必须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即必须将已有资料充分收集研究:包括区域知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矿点、矿化点基本特 征及遥感初步解译成果(环形构造、线形构造及 各类构造交汇部位)等,同时,要经野外实地踏 勘(选择主干路线,进一步了解主要地质体出露 及分布情况、主构造线方向、交通、露头分布)。
地质填图方法详解PPT课件

2021年4月1日星期
3
四
2、特点
• 区域地质填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综合性的基 础地质工作。具有多学科、多工种、综合性强、 服务领域广等特点。
3、任务
• 通过地质填图,查明测区内的地层、岩石(沉积 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地貌、水文地 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其属性、 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以及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 规律等基础地质问题,并提交地质图、说明书与 区调报告等基础性资料。
2021年4月1日星期
17
四
2、实习区填图单位及其代号
• 沉积岩:第四系(Q) 新生界老第三系(E) • 下元古界三合明群(Pt15),分为六个岩段, • 1、下角闪岩段(Pt15-1): • 2、下磁铁矿石英岩(Pt15-2): • 3、片岩段(Pt15-3): • 4、中角闪岩段(Pt15-4): • 5、上磁铁石英岩段(Pt15-5): • 6、上角闪岩段(Pt15-6): • 岩浆岩:以侵入体(含岩脉等)或“岩相”为单位 • 闪长岩()、花岗岩()、伟晶岩()。
3、便于短期资料整理和连图、搬家,少而精。
4、通行条件好、露头佳,地质现象丰富、接触关系明确的, 以穿越路线为主,追索路线为辅。灵活掌握,反对机械。
2021年4月1日星期
24
四
4、地质观察点布置
• 地质观察点:为控制地质体的岩性及其变化、构造形
态及变形特征而确定的点。有岩性控制点、界线点、断裂 点、褶皱控制点、矿化点、化石点等。在野外路线观察过 程中需要及时标定地质观察点,其作用在于
2021年4月1日星期
7
四
7、地形底图
• 用于地质填图的地形图。
8、野外手图
• 在野外用于填制、勾绘各种地质内容的地形底图。 是野外第一手资料。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陆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三、地质填图方法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
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
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完整版)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与实例

820000
840000
860000
880000
3620000
3620000
3600000
3600000
L1
39 3 2
28 1
3580000
3580000
3560000
3560000
3540000
3540000
760000
780000
800000
820000
840000
Scale 1:750000
基底界面起伏推断模型
浅表天然地基、 浅层防污性能等
含水层 浅层地热能开发 工程地质
划分
利用条件分析 条件分析
深部地热找矿等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1层次:槽型钻+DEM构建浅表(3m)第四纪沉积物粒度三维空
间分布模型,服务土地规划利用,浅表地基工程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2层次:钻探+综合测井构建第四纪地层空间结构模型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与加拿大萨省地调局联合填制并公开发表2 幅1:2万地质图 ①查明古元古代表壳岩和侵入体特征 ②查明构造和变质演化 ③研究VMS铜锌矿成矿潜力 ④提供大比例尺填图参考
2015
2016
构建新的区调技术标准体系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主要工作
我国区调已形成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但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一是更新和补充的不够。二是标准繁多,重 复冲突现象突出。
加拿大“能源和矿产地质填图计划(GEM )”
包括:1)GEM-能源地质填图;2)GEM-矿产地质填图
GEM 地质填图目的:应用现代地质方法和标准进 行北极地区地质填图,评价能源和矿产资源潜力 。
填图原则:填图采取多单位、多学科综合研究, 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和环境评价相结合,基 岩地质填图与第四纪地质填图相结合。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是一项地质工程学中重要的技术,它是为了掌握矿床地质学、岩石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综合信息而进行的。
其方法和步骤通常如下:
方法:
1.考察:详细收集地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地质等各种资料,对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调查和研究。
2.分析:分析选定的工作区域的地质体系,并建立相关的地质模型。
3.采样:实地进行地质采样,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实验,以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信息,从而作为地质图的基础。
4.绘图:结合采样成果和实地勘测结果,通过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利用符号和色彩将地质情况表现出来,具有较高准确度。
步骤:
1.研究研究区的历史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结构特征和矿化类型等。
2.根据研究区的特点,选择划定地质填图区域的范围。
3.进入现场,进行地质现场调查,对所选区域的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采样分析。
4.通过对采样资料和现场勘测等实践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起地质模型。
5.利用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根据实地勘测和采样资料,将地质模型沿着地图进行绘制。
6.进行地质填图的审核和调整,以确保绘制地质填图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04野外填绘地质图方法

野外填绘地质图方法与要求一、地质填图方法简述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个地区的主要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地质填图,则是沿着布置的观察路线,将地质点或构造点标在地形图上(即定点),并在地形图上勾绘出点周围的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等。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步骤1.明确填图的比例尺,确定观察点、线密度为了确保填图质量,1:5000地质图总的要求线距200-250m,点距视构造的复杂程度,基岩的出露情况和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而决定,点距一般应小于线距。
2.确定填图单元填图单元的划分是地质填图的基础,根据比例尺及岩性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确定本次实习区的地质填图单元,本次填图单位为:莲沱组(Nh1l);南沱组(Nh2n);陡山沱组(Z1d)一、二、三、四段;灯影组(Z1dn)一、二、三段;第四系(Q4)。
3.布置观察路线布置观察路线一般有两种方法:(1)追索法:在制绘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界线时,沿地层走向,或者为了解决某一地质问题(如断层),而沿着一特定方向进行地质观察来填绘地质图的方法。
追索法适应下列情况:A.地层岩性、厚度变化大,只有在追索过程中才能准确地了解其横向变化,掌握地质界线的延伸和分布;B.地质界线不明显,一定要经过追索才能填绘;C.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区,为了更好的填绘出断层线而采用追索法;D.山脊、沟谷、水系平行于地层走向分布,地形条件有利于追索性。
(2)穿越法: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布置观察路线进行地质观察和填绘地质图的方法。
穿越法适用于下列情况:A.露头好,岩性、厚度变化不大,地层分界清楚;B.构造相对较简单;C.地形平缓,且沟谷、水系多垂直或斜交地层走向分布。
穿越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岩层的厚度、地层剖面及纵向变化。
实习区地形、地质条件适合用穿越法,可以采用以穿越法为主,局部地段选用追索法。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填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填图方法及注意事项前言:地质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
现将地质填图的方法及一些要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一般程序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质小结—开展正式填图工作。
2、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
1:50000和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少量追索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追索性的布置;1:5000-1: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法,地质简单区可辅以少量穿越法。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1)、地质观测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2)、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布设地质观测点;(3)、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
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测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高精度GPS亦可)。
3、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集原始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
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的观察记录重点应该各有侧重。
(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①、沉积岩: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数字地质填图
美国(自主研发): 在阿拉斯加试行 澳大利亚(自主研发): 全面实施, 并将掌上机采集的野外原始数据全部 入库上网(不写报告和说明书)
英国(自主研发):最早提出研发数字填图技术,但一直没在野外推广, 仅限于室内建库。
通过1:25万填图,细化玄武岩北部边缘特征,理解古近纪构造 ,上、下板块的构造关系及和上、下板块接触带有关的浅成低 温贵金属矿床潜力
通过1:5万填图,限定古老大陆(28亿年)和较年轻的洋壳碎 片(27亿年)的接触关系,解决构造演化和矿产资源潜力 确定晚太古代绿岩带构造岩石和构造位置;确定古元古代构造 热事件的范围、性质;调查晚太古代大陆地幔和下地壳演化; 识别基本的构造边缘;研究矿产资源与区域地质、构造历史的 关系 通过1:5万基岩和第四系地质填图,了解前陆地层、生物地层、 相分布和构造特征,调查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潜力 解决地体间相互关系,矿床古地理位置模型,构造事件的时间 和性质,相对于北美克拉通地体的活动性,构造边缘性质
英国地质填图
基岩地质图 地表沉积图 基岩+地表沉积地质图 地表沉积+简化基岩图 综合地质图 不同比例尺的三维地质图
英国地质图系列
1:250000地质图系列 1:50000地质图系列 1:25000地质图系列 1:10000地质图系列
三维地质图在油气勘 探和CO2储存中的应 用示意图
国内外区域地质调查 技术方法简介
引自 英国地质填 图野外工作指南 (Jerram and Petford , 2011)
张克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
2018- 3- 25
中国地质填图 技术方法简介
我国近年执行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特殊区填图试点
高山峡谷区 基岩裸露区 岩溶区 戈壁荒漠区 荒漠草原区 浅覆盖区 森林沼泽区 南方强风化区 平原区 深覆盖区
基底界面起伏推断模型
深部地热找矿等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1层次:槽型钻+DEM构建浅表(3m)第四纪沉积物粒度三维空
间分布模型,服务土地规划利用,浅表地基工程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2层次:钻探+综合测井构建第四纪地层空间结构模型
服务地下空间利用,含水层划分,浅层地热资源开发
中砂 粗砂 粘土 地质
黄土区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发育区
我国现今试行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特殊区填图试点
示例:平原区多层次填图方法
三个层次目标、有效技术方法组合、成果创新和应用探索
深覆盖平原区多层次地质结构调查
填图 目标 遥感
浅表地质填图
第四纪以来松散层地质填图 第四纪地 质钻探 多重地层 划分
冀北尚义陆相盆地1:5万填图:岩石地 层+沉积相和盆地分析要素填图
内幕花岗岩谱系单位填图及大比例尺构造填图
辽西火山机构+岩性组合+岩相作 为图面表达的基本要素
狼山地层(岩石)+构造-构造系统填图
祁连蛇绿混杂带基质+岩块+变形填图
北衙“岩体-蚀变-矿化”填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现今的国际填图合作
与西澳地调局联合填制出版3幅地质图(西澳1:10万2幅、中国1:5万1幅) ①厘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②首次在混杂岩北部发现典型埃达克岩;③提出 北山地区构造演化新模式;④1:5万区调技术标准修订、样板图幅参考
国际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等国的地质填图有比我国更为系统的系列 “填图指南”,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 《Basic Geological Mapping地质填图基础》、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Field沉积岩野外工 作》、《The Field Description of Igneous Rocks火 成岩野外描述》、《The Field Description of Metamorphic Rocks变质岩野外描述》、《The Mapping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地质构造填图》、 《Field Geophysics 野外地球物理》,美国出版的 《Suggestions to Authers of the Re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美国地质调查报告 编写建议》 。简称“欧美填图六指南”
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主要项目及目标任务
项目名称
Slave省 Prairie省第四纪地质 安大略地表地质
项目目标
开发丰富的地学数据库,用于贱金属和贵金属勘查和土地利用 及环境规划,并理解地质演化 开发第四纪矿床综合模型 通过地表和亚地表填图,识别区域含水层
英属哥伦比亚省尼查 考项目
苏必略太古代大陆和 大洋构造演化与矿产 丘吉尔河西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与加拿大萨省地调局联合填制并公开发表2 幅1:2万地质图 ①查明古元古代表壳岩和侵入体特征 ②查明构造和变质演化 ③研究VMS铜锌矿成矿潜力 ④提供大比例尺填图参考
2015
2016
构建新的区调技术标准体系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主要工作
我国区调已形成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但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一是更新和补充的不够。二是标准繁多,重 复冲突现象突出。 构建三个系列标准
自然伽马等测井参数来反映地层粒度、泥质含量和分选性,确立各个钻孔 主要地质时期的地质分界线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3层次:区域重力反演+浅层地震勘查推断深部基岩和地质界面
服务区域稳定性评价、深部地热资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关键地质问题区填图试点
开展了陆相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前寒武纪变质岩、复杂构造区、 蛇绿混杂岩、矿区等不同类型填图试点,初步总结方法
英国
1:1万为主,标准图幅25km2 少量1:2.5万
1:10000 sample
1:25000 sample
英国
1:1万约完成陆域国土面积1/2 1:2.5万仅在西部和北部少量地方开展
1:1万
1:2.5万
澳大利亚地质填图
地质图要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图区内的地质 实际,为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提供可靠、实用、 便于使用的基础地质资料 填图 理念 地调与 矿产 资 料 收 集 野 外 工 作 地调与 科研 成 果 表 达 地质 背景 支撑 条件
国外新一代地质填图计划(目的任务)
美国 “国家合作地质填图计划(NCGMP)” (1992年启动)
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NATMAP)” (1991年启动 ) 加拿大“能源和矿产地质填图计划(GEM) ” (20082013年) 澳大利亚“国家地质填图协议(NGMA)” (1990年启动 )
① 规范:1:5万区调/1:5万覆盖区
② 方法指南:四大岩类区/造山带/特殊区/野外工作手册
③ 术语和产品格式:岩石分类命名/图例/数据库建设/岩 石地层单位代码
提供样板图幅,建立野外填图培训示范基地
国外发达国家 地质填图简介
美国地质填图标准与填图方法
美国地质图符号标准; 北美科学语言标准; 北美地层规则(与加拿大共同制定); 1:2.4万构造地质填图要求; 数字填图技术(阿拉斯加地区试用); 元数据; 地质特征的科学描述和位置精度标准; 美国地质报告编写建议(1909年第1版,1991年 第7版); 9. 对评审地质图与剖面图的建议; 10. 出版指南。 1. 2. 3. 4. 5. 6. 7. 8.
丹麦:从中国引入,试行
所有国家都建数据库
地质填图的 基本准则
区域地质调查的最基本准则:
取全取准各类 地质观测资料
突出野外如何调查? 突出所获野外第一手资 料齐全、真实、科学、 前沿!
温家宝1960年在北京周口店地质填图实习
取全取准各类地质观测资料
温家宝1972年野外地质填图记录
取全取准,需地、物、化、遥综合运用 遥感数据收集与利用 遥感地质解译工作重点是:区域构造格 架解译;各类地质填图单元解译;矿产地 质解译(如已知成矿、控矿地质体、地质 构造追索圈定,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遥感 线、环、纹、斑、色调等特征影像提取, 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隐伏岩体圈定等)。 灾害、环境地质解译(如滑坡、泥石泥、 地裂缝、地面塌陷圈定等)。
实施 过程
质量 控制
社会服务(用户评价)
(1)根据矿业开发的需要, 优先选择成矿有利部位,逐步 推进。 (2)根据成矿带特征,分别 设置不同的填图小组,持续在 一个地区开展工作,形成区域 专家—国际地质大会 (3)根据地质特征分配人员
西澳项目组织
俄罗斯地质填图
提出了填绘国家地质图系列、国家地质生态图系列 和国家海域地质图系列的计划。
英属哥伦比亚省东北 部和西北区南部 古太平洋边缘
加拿大“能源和矿产地质填图计划(GEM )”
包括:1)GEM-能源地质填图;2)GEM-矿产地质填图
GEM 地质填图目的:应用现代地质方法和标准进 行北极地区地质填图,评价能源和矿产资源潜力 。 填图原则:填图采取多单位、多学科综合研究, 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和环境评价相结合,基 岩地质填图与第四纪地质填图相结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国、澳大 利亚等国地 质填图的系 列“填图指 南”
美国1:2.4万构造 地质填图要求
捷克1:2.5万地质 填图技术要求
我国在20年前(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期)为提高填图质量,大力引进地学新理 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相继开展了一系列 区调填图方法研究与总结,出版了《沉积 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 《火山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 南》、《花岗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 法指南》、《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 图方法指南》,习称为“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