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果树防病虫害三招

果树防病虫害三招

果树防病虫害三招果树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受到了许多病虫害的困扰。

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果树防病虫害措施是果树种植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三种果树防病虫害的方法,帮助果农更好的管理果树,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一、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一种非常自然且有效的果树防病虫害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物理方法来防治果树的病虫害,在不污染环境的基础上,保证果树的健康和营养价值。

1.覆盖网防止病虫入侵覆盖网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防病虫的方法,它通过将果树覆盖一层细网,以防止病虫的入侵。

在使用覆盖网前,可以在网上喷洒适量的杀虫剂,对于一些小虫子,可以将它们直接摆脱。

覆盖网一般用于农家自留果树,适用于一些高档水果的种植,比如从未喷洒过农药的有机水果。

2.花板剪枝防止果树病虫花板剪枝也是一种物理防治方法,它是将果树的枝条剪成板状,让果枝光洁无毛,并切断虫害繁殖的重要路径。

此外,果农还可以在花板上使用一些有机杀虫剂,如咖啡渣、辣椒籽等,以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生物防治法在防治果树病虫害方面,生物防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特定的有益生物来防治果树病虫害,增强果树的抵抗力,使果树更加健康。

1.利用天敌防止害虫天敌是指一些动物或昆虫,它们自然生长并具有捕食和控制一些害虫的能力。

果农可以采用人工饲养,将天敌引入果林中,让它们在果林中猎食害虫,达到防治病虫的效果。

市场上常见的天敌包括蚜虫天敌和白粉虱卵黄粉虱天敌。

2.利用菌类防治果树病害菌类防治是一种自然的防虫方法。

使用菌类可以有效地灭杀果树的病虫,还可以改善土壤,增强果树的免疫力。

在使用菌类防治时,需要根据病虫种类进行选择。

市场上常见的菌类有瓜蜜菌、佩比菌等菌类。

三、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目前常见的一种防止病虫害的方法,它通过喷洒一定量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来杀灭果树的病虫,并达到预防和控制病虫的效果。

化学防治通常采用雾化喷雾的方式进行,但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剂量。

果树疾病与虫害防治技巧

果树疾病与虫害防治技巧

果树疾病与虫害防治技巧一、常见的果树疾病1、炭疽病。

炭疽病是苹果、梨、杏等果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它会导致果实变黑、萎缩并腐烂,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预防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果园周围的树叶和杂草、避免果树之间过于密集、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2、果实腐烂。

果实腐烂是苹果、梨、桃、李子等果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果实外表发生黑斑,并逐渐变大,最终导致果实腐烂。

预防果实腐烂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果园周围的树叶和杂草、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3、黑星病。

黑星病是桃、李子等果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会导致果树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并渐渐扩大。

预防黑星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果园周围的树叶和杂草、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二、常见的果树虫害1、蚜虫。

蚜虫是苹果、梨、桃、李子等果树上常见的虫害之一。

它会在果树新梢上形成密集的群集,并吸食树汁。

预防蚜虫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果园周围的树叶和杂草、定期喷洒杀虫剂等。

2、苹果白蚁。

苹果白蚁是苹果树上常见的虫害之一。

它会在果树根部附近产卵,并吸食树体中的养分。

预防苹果白蚁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果树根部、及时清理枯死的树干和枯萎的果树、定期喷洒杀虫剂等。

3、果实蛀虫。

果实蛀虫通常会在果实成熟期时出现。

它们会在果实中产卵,并进入果肉,导致果实腐烂。

预防果实蛀虫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果园周围的树叶和杂草、及时采摘熟果、定期喷洒杀虫剂等。

三、果树疾病与虫害防治技巧1、保持果园清洁。

定期清理果园周围的树叶和杂草,及时清理枯死的树干和枯萎的果树,防止它们成为害虫和病菌的温床。

2、合理使用农药。

在果树有病害和虫害时,合理使用农药是必要的。

但是,使用农药需要有针对性,不能滥用。

同时,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应选择绿色无公害农药。

3、加强肥料管理。

果树肥料管理也是防治果树病害和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定期施肥,保证果树有充足的养分,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

4、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

在果树栽种时,应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

这样可以减少果树受病害和虫害的侵害,提高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果树病虫害是困扰果树种植者的常见问题之一。

它们会给果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果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

一、炭疽病病因: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真菌病,主要通过病斑上的分生孢子传播。

防治方法:1. 剪除和销毁病损枝干,减少病菌的来源。

2. 用药剂喷洒果树,可选用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根据药剂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使用。

3. 调整果树的生长密度,保持通风和阳光充足,有利于病害的防治。

二、病毒病害病因:病毒病害由病毒引起,病毒可以通过昆虫或根部伤口传播。

防治方法:1. 使用无病毒的种苗,选用抗病毒品种。

2. 建立病害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隔离病株。

3. 加强果树的营养管理,增强抵抗力,使果树免疫系统建立和运作。

三、蚜虫病因:蚜虫以果树的汁液为食,会导致树体衰弱、叶片枯黄和花果减产。

防治方法:1. 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性小蜂等,控制蚜虫的繁殖。

2. 选用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辛硫磷、苦杏仁等,注意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四、蜘蛛螨病因:蜘蛛螨是比较常见的果树害虫之一,会寄生在果树的叶片上,吸食叶绿素,导致叶片脱水、凋萎。

防治方法:1. 提高树冠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螨虫的滋生环境。

2. 喷洒防治药剂,如氧乐果、新高脂、甲氟螨酯等,根据螨害程度和药剂说明进行使用。

五、果实腐烂病病因:果实腐烂病常由真菌引起,多发生在果实成熟期和采摘后的贮藏中。

防治方法:1. 采摘果实时注意避免创伤,避免因伤口引入病菌。

2. 控制果实的湿度,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菌的生长条件。

3. 使用防腐剂进行果实的处理,如氯化汞、石灰等。

六、鸟害病因:果树上的果实对鸟类具有诱惑力,鸟类会啄食果实导致损失。

防治方法:1. 在果园周围搭建鸟网或者设置鸟哨,避免鸟类进入果园。

2. 安装吓鸟装置,如啄木鸟模型、发出鸟叫声的装置等,有效驱逐鸟类。

以上是一些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果农在种植果树时应密切关注果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果树病虫害防控的综合治理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控的综合治理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控的综合治理方法果树病虫害是困扰果农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果树的生长和产量,还可能污染果实,影响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分点列出一些常见的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

1. 预防为主,统筹治理。

预防是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关键,果农应该注重果树健康管理,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摆放果树、保持树木整洁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以天敌或益生菌等生物物种为主要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或增加自然界已有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鸟类、蜜蜂等。

同时,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来对付病菌,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3. 农药应用。

农药是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使用农药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按照标签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同时,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频繁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4. 防区划分和监测监管。

果农可以根据果树病虫害发生的程度和分布情况,将果园划分为不同的防区,精准施药。

同时,建立果树病虫害的监测网络,及时获得病虫害的消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栽培管理措施。

合理的栽培管理是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包括适宜的修剪、追肥、保水保湿、合理疏果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增强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6. 防治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研发新的防治技术,例如利用遗传工程改良果树抗病虫性,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新品种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7. 农民培训和指导。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果农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病虫害的认识、防治方法的介绍和示范等。

通过培训和指导,可以帮助果农更好地掌握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方法。

综上所述,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源头控制和预防为主,配合合理的施药和防治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有效的病虫害防控。

果树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有效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有效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有效方法果树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不仅能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还能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1、合理修剪定期对果树进行修剪,去除病枝、弱枝和交叉枝。

这样可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滋生的环境。

同时,修剪下来的病枝要及时清理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以防止病虫害传播。

2、清洁果园在冬季和早春,彻底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枯枝、病果等。

这些废弃物往往是病虫害越冬的场所,清理它们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基数。

3、合理施肥科学合理地施肥,增强果树的树势和免疫力。

多施有机肥,适量搭配氮、磷、钾等化肥,避免偏施氮肥。

健壮的果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更强。

4、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果树品种进行种植。

在引进新品种时,要严格检疫,防止带入新的病虫害。

二、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对于一些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弱的害虫,如天牛、金龟子等,可以通过人工捕捉的方法进行防治。

2、黄板诱杀利用害虫的趋黄性,在果园内悬挂黄板,可以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3、灯光诱杀在果园内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夜间开灯诱杀蛾类、金龟子等害虫。

4、果实套袋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套袋处理。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食心虫、蝽象等害虫对果实的侵害,同时减少果实病害的发生。

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果园内的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赤眼蜂等,它们可以捕食或寄生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2、微生物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病害的发生。

3、性诱剂诱杀针对一些害虫的性信息素,使用性诱剂进行诱杀。

这种方法具有专一性强、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四、化学防治1、药剂选择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合理选择药剂。

2、适时用药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关键时期及时用药。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六个有效措施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六个有效措施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六个有效措施果树病虫害是困扰果农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

为了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六个有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帮助果农有效管理果园。

1. 良种管理良种选择是有效预防果树病虫害的第一步。

果农应该选择抗病虫害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在购买果树苗木时,要选择健康无病虫的苗木,以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

2.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能够提高果树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果农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改良土壤结构、保持适当的湿度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

此外,定期清除果园周围的杂草和残留物也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是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果农可以利用专业的病虫害监测设备或人工巡视果园,观察果树叶片、枝干和果实的异常情况,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同时,果农还可以根据病虫害的历史数据和气象条件进行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农药合理使用农药的合理使用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果农在使用农药前应该仔细阅读标签指导,并按照推荐剂量和喷洒规则进行施药。

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果农还需要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合理掌握施药的时间和方法。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果农可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数量,降低防治成本。

果农可以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对抗害虫的捕食性昆虫或使用生物杀虫剂。

6. 栽培管理技术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果树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果农可以采用合理的修剪技术,保持果树的通风和日照,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此外,果农还可以利用覆盖材料、育苗技术或温度控制等手段改善果树生长环境,提高果树的免疫力。

通过以上六个有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果农可以降低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有效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果树病虫害是制约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天敌生物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没有污染等优点。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进天敌昆虫、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繁殖、发展益生菌等。

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和蜻蜓来控制果树上的有害昆虫,或者使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害虫的繁殖行为,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通过使用农药或化学药剂来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但使用过量或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控制和使用时机选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止果树上害虫的危害。

常用的物理防治法包括粘黄板和黏虫球控制飞虫,使用陷阱和挡板阻止爬行虫的侵入,利用粉剂和烟熏驱赶病菌等。

这些方法不会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并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四、栽培管理防治法栽培管理防治法是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来预防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的施肥和浇水,及时修剪和清理病虫害部位等。

通过优化栽培管理,可以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综合防治法综合防治法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来控制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性方案。

这种方法相比单一防治手段更具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综合防治法通常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栽培管理防治的综合应用,结合果树生长的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总结: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是果树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栽培管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和高产丰收。

然而,应充分考虑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低毒、低残留的产品,合理使用,确保果实的安全和质量。

果树防病虫害三招

果树防病虫害三招
定期检查果树周围的环境,包括杂草、枯叶等,防止病虫害 的传播。
清理果园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枯枝、落果等,减少病虫害的越 冬场所和食物来源。
定期修剪果树,去除弱枝、病枝、虫枝,改善树体结构, 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够增强果树的长势和抗病能力,应根据果树生长需求进行施肥。 注意控制施肥的量和种类,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果树生长失衡和病虫害加重。
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并遵循 农药使用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 和使用量,不得随意增加用量
或改变使用方法。
合理安排防治时间
病虫害防治应选择在发病初期或虫 害孵化期进行,此时防治效果更佳 。
注意个人防护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个人防护,穿戴 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避免农药接触皮肤或吸入农药。
遵守农药使用规定
农药的剂型
根据防治对象和果树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农药剂型,如乳油、悬浮剂、粉剂等,以确保防治效果。
合理使用农药
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
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掌握防 治的最佳时机和次数,避免盲目用药。
VS
稀释与配制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和配制,确保 药液浓度适宜,同时注意配制时的安全操 作。
轮换使用农药
详细描述
红蜘蛛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叶片出现白色或黄 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会变成灰白色或黄色。 嫩枝受害后会出现弯曲或枯死现象。红蜘蛛 还会分泌蜜露,引起煤烟病等病害。防治方 法包括使用杀螨剂进行防治,如阿维菌素、 炔螨特等,同时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等

05
果树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安全使用农药
正确选择农药
02
第二招:物理防治
使用防虫网
防虫网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方 法,通过在果园上方覆盖防虫网 ,可以阻止害虫进入,保护果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烂病危害 枝干


(二)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器褐色,不规则形,有1个或多个腔室。内壁密生孢子 梗无色,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香蕉形或长肾状,单胞,无色, 内有油球,子囊壳黑色,烧瓶状,内壁基部密生子囊。子囊长椭圆 形或纺锤形,无色,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肾状,单胞,无 色,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4~28℃,但在低温下也能萌发。菌丝发 育最适温度为28~32℃,最低为5~l℃,最高为37~38℃。病菌在 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生长较快,开始为灰白色至乳 白色,边缘较整齐,稍呈羽毛状,气生菌丝不繁茂,较平伏。

三、斑点落叶病
(一)症状表现

春天苹果落花后不久,在新梢的嫩叶上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圆形斑, 直径约2~3毫米。病斑周围常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着气温的 上升,病斑可扩大到5~6毫米,呈深褐色,有时数个病斑融合,成 为不规则形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至暗黑色霉状物, 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中后期病斑常被叶点霉真菌等腐生, 变为灰白色,中间长出小黑点,为腐生菌的分生孢子器。有些病斑脱 落,穿孔。夏、秋季高温高湿,病菌繁殖量大,发病周期缩短,秋梢 部位叶片病斑迅速增多,一片病叶上常有病斑10~20个,影响叶片 正常生长,常造成叶片扭曲和皱缩,病部焦枯,易被风吹断,残缺不 全。



(二)形态特征

(1)形态:①菌丝有分隔。②分生孢子器。扁球形或椭圆形,有 乳突状孔口,器壁黑色,炭质,内壁色浅,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 孢子梗无色,单胞,丝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②分生孢子。瓜 子形至长椭圆形,单胞,无色,④子囊壳。生于树皮表皮下,黑 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壳壁薄,炭质,顶端有孔口,底部生有许 多子囊和侧丝。⑤子囊。棍棒状,无色,顶端肥厚,侧壁薄,基 部较窄,内含8个子囊孢子。⑥子囊孢子。单胞,无色至淡黄色, 椭圆形。
(二)形态特征

(1)形态:黄褐色至暗褐色,呈棍棒形、卵圆形或椭圆 形,有1~7个横隔,0~5个纵隔,顶端有很短嘴孢,嘴 孢大小差别较大。分生孢子大小微米,表面光滑或有小粒 状突起,通常5~8个链生在有分隔的分生孢子梗上。
(三)发生规律

病原以菌丝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春天气温上升到15℃ 左右,天气潮湿时,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在叶面有雨 水和湿度大、叶面结露时,病菌在水膜中发芽,从皮孔侵入进行初侵 染,在温度为20~30℃、叶片有5小时水膜,病菌可完成侵人。在 17℃时,侵人病菌经6~8小时的潜育期即可开始出现症状。在20~ 26℃的条件下,其潜育期约为4小时;在28~31℃时,潜育期仅为3 小时左右。分生孢子一年有2个活动高峰:第1高峰从5月上旬至6月 中旬,孢子量迅速增加,致春秋梢和叶片大量发病,严重时造成落叶; 第2高峰在9月份,这时会再次加重秋梢发病重度,造成大量落叶。受 害叶片上孢子形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枝条上7月份才有大量孢子 产生,所以叶片上形成孢子较枝条上早。
(三)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树及病残枝中越冬, 第2年春遇降水产生分生孢子,其孢子靠雨水和昆虫传播,从死 组织伤口、叶痕、果柄痕和皮孔等处侵入。潜伏的病菌主要在夏 季树体形成的落皮层组织上扩展,发生早期病变,出现表面溃疡, 再经冬、春发病盛期,到第2年果树进入生长期病势停顿,发病 盛期结束,是腐烂病的一次发生过程。 树势衰弱,愈伤力低,是引起腐烂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凡 能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都可引起病害发生。 (1)树体负载量:在果树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 右发病的1个关键因素。通常,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斑 开始出现;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 多。由于栽培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苹果结果常有大小 年现象,凡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或植株,腐烂病也严重。

(1)寄主抗性:新红星、元帅、红星、红冠、北斗、
青香蕉、秋锦、印度、玫瑰红、王林和陆奥等品种,易发 病。 (2)气候因素: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多、降雨早、 雨日多,或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田间发病早,病 叶率增长快。在夏秋季有时短期无雨,但空气湿度大、高 温闷热时,也利于病菌产孢和发病。 (3)栽培因素:果园密植,树冠郁闭,杂草丛生,树 势较弱,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等,易发病。

(1)寄主抗性:苹果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 与各品种皮孔的大小、多少及组织结构有关,凡皮孔密度大,细 胞结构疏松的品种均发病,反之则抗病;在田间,树冠外围的果 实,及光照好的山坡地苹果树的果实,发病早;树冠内膛果,光 照不好的果园,果实发病相对较晚。这可能与果实糖分上来的早 晚和糖酸比变大有关。 (2)气候因素: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 雨,雨量达10毫米以上时,有利于病菌繁殖和田间孢子大量散布 及侵入,病害严重发生。 (3)果园条件:山间窝风、空气湿度大、夜间易结露的果园, 较坡地向阳、通风透光好的果园发病多;新建果园在病重老果园 的下风向,离得越近,发病越多。 (4)栽培管理:果园管理差,树势衰弱,重粘壤土和红粘土, 偏酸性土壤上的植株易发病,被害虫严重为害的枝干或果实发病 重。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栽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秦冠、红魁、首 红、红玉、国光等。果园附近不宜种植杨、柳、刺槐等树。水肥 方面,萌芽前以氮肥为主,幼果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 (2)物理防治:果实5℃以下贮藏,基本不发病;0~2℃贮藏, 可完全控制发病。 (3)药剂防治:①刮除枝干病斑后及时喷洒5%安索菌毒清50 倍液;也可用苹腐速克灵3~5倍液直接涂在病瘤上,不用刮除病 瘤。②发芽前喷铲除性药剂,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倍液,或35%轮纹铲除剂100倍液,或腐必清50倍液,或苹腐 速克灵200倍液等。③生长期喷药,雨季为放药重点时期,常用药 剂有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 800~12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加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1:(2~3):240倍波尔多液。喷5~6次。

(2)药剂防治:刮除病斑后要表面涂波美10度石硫合剂,或果康宝 50~100倍液,或菌立灭2号50~100倍液,或5%田安水剂5倍液。为防 止复发,一要连续涂药,一般保护性药剂应每月涂1次,连续4~5次; 二要尽量采用渗透性较强的药剂或内吸性药剂,如菌立灭、果康宝等。

(1)枝干:秋天,最先在当年生枝条上,皮孔稍微膨大和隆起。春季 以膨大隆起的皮孔为中心,开始扩大,树皮下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红 褐色小斑点,稍深人白色树皮中,直径约2~3毫米,病斑中心逐渐隆起 成瘤状。进人夏季高温期,病瘤周围逐渐失水,凹陷,颜色变深,质地 变硬,停止扩展。秋季再继续扩展,病瘤周围表层和浅层变为褐色,坏 死范围扩大,往往2~3个病瘤连生。凹陷部位树皮表层散生出稀疏的突 起小粒点,为轮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冬季温暖潮湿,或第3年春天降 水时,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白色的分生孢子团。
果树病虫害防治
农业工程系
席敦芹
一、苹果腐烂病

(一)症状表现
主要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小枝、幼树和果实。 (1)枝干: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但以溃疡型为主。病部 初呈圆形或不定形红褐色病斑,水渍状,稍肿起,组织松软,湿腐, 有酒糟味,多烂致木质部,有时流出红褐色汁液。当苹果进入生长期, 病部表面逐渐变为黑褐色,病健交界处裂开,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 四周稍隆起。展叶开花后,病部形成红褐色干斑,呈椭园形,易剥落。 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衰弱树和小枝上,以及果台、干桩等部位。病部 扩展迅速,形状不规则,不久即包围整个枝干,枝条逐渐枯死。后期 病部也出现黑色小粒点。 (2)果实:发生在果实上,初期病斑呈褐红色,圆形或轮纹状, 边沿清晰,病组织松软,有酒糟味,后病斑呈黄褐色与褐红色交替轮 纹向果心发展,后期病斑中部形成黑色小颗粒,有时呈轮纹状排列。
二、苹果轮纹病


(一)症状表现
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具同心轮纹,直径0.5~1.5厘米, 后渐变为灰白色并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干 枯早落。 果实上的轮纹病,多在近成熟期或贮藏期出现发病症状。病斑扩 大后,常发展成3种类型。 ①轮纹型。病斑表面形成黄褐色与深褐色相间的圆形或近圆形同心 轮纹,烂果肉褐色,果酱状,外表渗出黄褐色勃液,烂得快,腐烂时果 形不变。整个果烂完后,表面长出粒状小黑点,散状排列。 ②云斑型。果面病斑形状不规整,成黄褐与深褐色交错的云形斑纹。 果肉烂的范围大,往往从里往外烂,流出茶褐色赫液。果实烂的速度很 快,整个果实几天就烂完,成为一堆烂果泥。 ②硬痂型。果面病斑的原发点周围形成暗褐色硬痂,硬痂周围稍凹 陷。外围病皮暗褐色,无明显同心轮纹,病斑易形成分生孢子器。在这 些烂果中,有一部分是轮纹病菌引起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干腐病和其 他林木病害的枝枯病菌引起的。
(三)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被害枝干上越冬, 是初次侵染和连续侵染的主要菌源。枝干病组织中的菌丝 体可存活4~5年,其中前3年能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分生 孢子主要借风雨飞溅传播,其传播距离多为10m左右。病 菌在苹果果实上具有潜伏侵染性。即分生孢子萌发后,经 皮孔及气孔侵入幼果,在皮孔腔内潜伏,直到果实近成熟 期和贮藏期才显症状,至采后贮藏20~30天达发病高峰。 潜育期长短,随苹果果实不同生育期而异,最短19天,一 般80~185天,最长可达342天。苹果果实不抗病菌侵入, 但在幼果期具有抗扩展能力。
(四)防治方法

(1)检疫:封锁疫区,禁止采集带病接穗和购买带病苗木。 (2)农业防治:①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充足,树体健壮则树体抗病 力强。②清扫落叶每年秋末冬初清扫落叶,结合施肥埋入地下。③剪 除徒长枝苹果斑点落叶病以徒长枝中部皮孔为中心形成病斑,因此, 6月后,要随时剪除徒长枝,以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冬季将无用发育 枝疏掉。 (3)药剂防治:展叶后至开花前,喷50%异菌脲1000~1500倍液 或20%扑菌灭800倍液,或80%乙生800~1000倍液,或1.5%多抗霉 素400倍液。6月下旬至8月初,以喷波尔多液为主,对易感锈品种可 间歇喷前期用的有机杀菌剂。8月份以后,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或10%宝丽安1000~1500倍液。9月中旬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