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课程教学大纲
2023年度蒙语教学课程

2023年度蒙语教学课程随着蒙古族人民的发展和进步,蒙古语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更好地推进蒙语教育工作,2023年度蒙语教学课程必须持续改进,以确保蒙语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2023年度蒙语教学课程内容,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内容实现蒙语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2023年度蒙语教学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蒙语水平、掌握蒙古族文化、增强蒙古族自豪感。
此外,课程还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培养良好的民族意识。
二、课程内容1. 蒙语语音和拼音在课程的早期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蒙古语的语音和拼写规则。
这对于学习蒙古语的基础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蒙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2. 蒙古族文化在学习蒙语的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这包括了解蒙古族的历史、传统、艺术、宗教和风俗等方面。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蒙古族文化。
3. 语法和词汇学习蒙语语法和词汇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蒙古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蒙古语的基本词汇。
4. 蒙古族文学蒙古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独特性和传统性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将学习蒙古族传统故事、民间传说、诗歌和小说等文学形式。
5. 讲演和写作学生需要学会用蒙古语交流,这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用蒙古语进行讲演和写作。
三、课程安排- 从蒙语音和拼音开始学习,然后跟进词汇和语法;- 学习蒙古民间传说、诗歌和小说;- 学习蒙古神话和历史;- 学习蒙古族歌曲;- 学习蒙古族手工制作。
四、教学方法2023年度蒙语教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
这需要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演讲、小组讨论、视频教学、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自学材料,以便他们自我学习和巩固自己的蒙古语知识。
蒙古语课程教学大纲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蒙古语》课程教学大纲系蒙古学系制定人秀兰审定时间 2014/12 页脚.《蒙古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全学院汉语授课的或其他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以及对蒙古语感兴趣的其他民族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为全学院汉语授课的或其他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以及对蒙古语感兴趣的其他民族学生提供的学习蒙古语的选修课程,又是城镇蒙古族学生的学习蒙古语入门课程。
本课程集蒙古语听、说、译为一体的综合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蒙古语生活中各个场面中的用语;掌握蒙古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基础发音不同;了解蒙古语的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力求灵活运用蒙古语口语。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是中级蒙古语、以及学习蒙古习俗文化课的基础课程,教学重点从蒙古语的一、二年级的讲解元音、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转到简单文章,从而掌握地道的蒙古语。
后续开设的课程有<蒙古文化>等课程。
三、教学对象及适应围适用于全学院汉语授课的或其他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以及对蒙古语感兴趣的其他民族学生。
四、教学目标页脚.1 知识目标《蒙古语》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学习蒙古语的基本入门知识。
旨在通过系统地传授蒙古语知识,特别是元音、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知识。
教学重点放在加大词汇的补充,掌握基础知识、句型、短句、主题词、会话方面掌握相关的语法点,通过对语法的总结加深对各课语法的纵向理解,建立每单元所学语法的横向联系。
2 能力目标综合训练学生的蒙古语的读、说、写等的基本技能。
达到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日常会话交流能力。
3 素质目标提高对蒙古族、蒙古文化等素质。
五、课程的主要教学容及基本要求《蒙古语》(36学时)第一单元(4学时)蒙古语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蒙古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蒙古语的音节、发音、书写、语法等事项做初步的了解。
第一课至第四课元音的发音和书写。
重点难点:1、重点元音的书写与读音。
2、了解元音行的字母以及使用方法。
页脚.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加强练习。
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语言与文化课程代码:1906920课程类型: 公共选修课学分: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实验(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适用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语言与文化》是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
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敏锐的感知力。
本课程涉及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成语、谚语和格言、典故、委婉语和禁忌语以及敬辞和谦辞等,以实例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它告诉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才能做到得体,如何才能不出“洋相”。
本课程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本课程,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西方日常交际、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有一个较系统和清楚的了解,并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领域能够写出较高水平的论文。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课外作业、考试等。
教学以课本为依据,通过对课文的详细讲解使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过程性成绩占10%,期中考试占20%,期末测试占70%。
无故缺课每达到三次,扣平时成绩2分;书面作业出现雷同,所有相关人员扣平时成绩1分;考试作弊,成绩为零。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Chapter 1 Introduction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exampl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U.S.;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k;理解The reason causing these differences;掌握The concept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Chapter 2 Words---Same, Similar, Different?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examples of words used in translating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version;理解:The differences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es;掌握:How to deal with the difference when translating.Chapter 3 More on Words---Cultural Distinctions and Connotations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examples of words used in translating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version;理解:The differences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es;掌握:How to deal with the difference when translating.Chapter 4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veryday Conversation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exampl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daily life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American;理解:The differences in greetings and farewells; The differences in ways of address; The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s and praises; The differences in miscellaneous social amenities;掌握:The differences in greetings and farewells; The differences in ways of address; The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s and praises; The differences in miscellaneous social amenities;Chapter 5 Idioms, Proverbs and Sayings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functions of idioms, proverbs and sayings in Chinese and English;理解:The concepts of idioms, proverbs and sayings in Chinese and English.掌握:The examples and translation of idioms, proverbs and sayings in Chinese and English.Chapter 6 Metaphor and Association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 and Associ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理解:The concepts of Metaphor and Associ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掌握:The examples and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and Associ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Chapter 7 “Colorful” language---More on Metaphor and Association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differences of “Colorful”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English理解:The reason causing these differences掌握: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Colorful”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EnglishChapter 8 Allusions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sources and concepts of allusions;理解:The functions of allusions;掌握:The examples of allusions in China and the USA. Chapter 9 Euphemisms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concepts of euphemisms;理解:The functions of euphemisms;掌握:The examples of euphemismsChapter 10 Taboos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concepts of taboos;理解:The functions of taboos掌握:Different taboos in different culturesChapter 11 Language of Respect and Humility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concepts of Language of Respect and Humility;理解: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of Respect and Humility;掌握: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Language of Respect and Humility. Chapter 12 Some Differences in Writing Style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reasons causing Chinglish理解:The differences of Writing Style掌握:Some aspects should be noticed in translationChapter 13 Varieties of English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concept of variety;理解:The reasons causing different varieties;掌握:Different varieties of EnglishChapter 14 Body Language----Nonverbal Communication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The concept of body language;理解:The functions of body language;掌握:Different embodiments of body language.四、实验(上机)内容无五、学时分配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邓炎昌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普通语言学教学大纲

《普通语言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I, II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英语专业蒙语授课高年级开的一门专业限制性选修课。
以传授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任务,属于理论知识课,同时也反映语言学的最新发展。
三、教学目的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认识,即对语言起源及内部各层次、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思维、文化、社会、语境、文学等外部因素的关系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使本科高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语言的基本观点和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使用英语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要对人类语言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懂得一些语言学的知识和语言理论是完全必要的。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包括母语和外语)。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教学中可遵循以下几项主要的原则:1.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讲解和介绍现代语言学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2.使学生了解一些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3.使学生从语言体系、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三方面认识语言的本质;4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语言学是现代科学体系和信息时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之一,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发展较快,在其研究领域里获得了大量的成果,使得这门课程的内容量大面广。
同时,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有些理论的抽象程度又比较高,涉及到的术语又特别多,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选用英语编写的教材,在讲解过程中基本上采用英语讲授,并全部采用英语的例子,这对于学生又增加了难度。
在教学方法上以讲解为主,可采用论述式讲解、概述式讲解,或将几种讲解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同时,辅以课内外讨论、思考题、作业等方式。
蒙语教学入门课程

教你学蒙语今天世界上一千万左右蒙古族人口使用着传统蒙古文(包括内蒙古的旧蒙古文和新疆的托忒蒙古文)和新蒙古文(或叫斯拉夫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蒙古人使用)两种拼音文字。
所以,学习蒙古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文字或两种文字。
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很多人在写手机短信、发电子邮件、网上留言时选择用拉丁文拼写蒙古语的方式,也很方便。
在这个会话本里采用了传统蒙古文对照汉字和拉丁文注音的形式。
但汉字注音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准确掌握发音还是以拉丁文为主的好。
我们的原则是先学一些会话,有了一定的基础、兴趣和信心后,再学蒙古文整词,最后学传统蒙古文的构词原理。
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蒙文和适应喀尔喀(蒙古国)方言比较容易。
根据以往对初学者教授蒙古语和蒙古文的经验,这种办法更有效、更具有趣味性。
也可以叫做轻松、快乐、随心所欲的学习方法。
本书安排了较多的歌曲内容,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也可叫做唱歌学蒙古语方法。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是,考虑到学习者随身携带本书随时随地请教别人,记下新学的单词,记录一些诸如电话号码、日常事务等的便利,每页底下留下了空白。
学蒙古语一点都不难,只要你大胆开口《发言》。
蒙古语是最不怕发错音的语言,尽管蒙古人散落在欧亚两大洲,方言千差万别,两个人见面只要说的是《蒙古语》,他们从来不需要翻译!即使您不懂一句蒙古语,您脑子里的蒙古语词汇不下几百个。
您想一想您所熟悉的蒙古人名和地名,那些就是单词呀。
有人开玩笑说只要会说《白那(在,有),乌贵(不,没有)》,蒙古语就会说一半了,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总之,成吉思汗的语言非常好学,非常有趣。
如果您是蒙古族人,还不会说蒙古语,那就找借口不如早开口,学吧,讲吧!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使用拉丁字母注音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特意采用了接近于汉语拼音的注音方式。
蒙古文字母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蒙古语会话第一编汉字注音部分第一章问候、认识、致谢、道歉、天气、道别、打电话等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第二编打电话,数字等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第三编在饭店、民族用品店、书店等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第四编学校、职业、爱好、文化等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第五编蒙古族风俗、礼节文案大全文案大全第六编出行、交通工具等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大纲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7221620英文名称:Langue of Minority学时数/学分:24/2 授课对象:试点治安学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一、课程设置和地位本课程为试点治安学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共计24学时,其中理论课程为22学时,实验课程为2学时。
它是向试点治安学专业学生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分布、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东北三省广泛分布的朝鲜民族使用的朝鲜语。
通过该课程既能使试点治安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能多掌握一种民族语言,学生开阔了眼界,又掌握了技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朝鲜语的简单日常用语。
知识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后要求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掌握朝鲜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
素质要求:在熟悉掌握知识的同时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使用情况、语言情况、文字情况、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简介一、中国的少数民族二、少数民族语言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第二节概况少数民族语言及所属语系。
第三节使用情况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族,有大片聚居区,人口均在百万以上,文字历史也比较悠久,他们的语言除了在家庭内部、邻里亲友间使用外,还在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中使用,甚至在一些邻近的或者杂居在一起的其他民族中使用。
第二种类型,如彝族和傣族,他们虽然也有成片的聚居区,有传统的文字,但是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方言差异也较大,本民族的语言在社会上的应用不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那么广泛。
壮语和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载瓦语由于语言内部差别较大,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还没有形成,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很小,语言使用情况与彝语、傣语接近。
蒙古语入门自学教程

蒙古语入门自学教程
蒙古语是一种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在蒙古国、中国内蒙古、俄罗斯等地广泛使用。
如果您对蒙古文化、历史或者旅游感兴趣,学习蒙古语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以下是一些蒙古语入门自学的教程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您快速入门。
1. 学习蒙古语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学习蒙古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蒙古语的发音、语法、词汇等。
可以通过教材、网络课程、语言学习软件等途径进行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跟读、口头表达、写作等方式进行练习,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2. 初步认识蒙古文化
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其语言能力,还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蒙古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从古代蒙古帝国的兴起到现代蒙古国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了解一些蒙古文化的背景和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蒙古语的表达和使用。
3. 练习听力和口语
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能够与人交流,因此我们需要练习听力和口语。
可以通过多听蒙古语音频、视频、电影、电视剧等途径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也可以通过和蒙古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多读、多写、多练习
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不断地练习,多读、多写、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阅读蒙古语小说、诗歌、报纸、杂志等途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也可以通过写日记、作文等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同时,多与人交流、多练习口语,可以巩固自己的语言能力。
总之,学习蒙古语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希望通过上述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您快速入门蒙古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蒙古文化和历史。
《大学俄语1》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俄语1 课程教学大纲College RUSSIA 1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非英语专业专科学时数: 64 学分数: 4.5执笔人: 编写日期:2011年02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属于全校在高中阶段学习过俄语学生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1、实用性俄语篇章的阅读和翻译。
2、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3、能用俄语交流信息。
4、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
为进一步提高俄语应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课堂讲授:1、课堂教学要立足我校实际,博采众长,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教学要求和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
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训练的重要场所。
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要让学生懂得外语课是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2、既要注重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教学,更要重视语言内容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3、课堂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4、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听说教学中可采用对话、复述、演讲、和听-说-写形式;在读写课中采用听写、改写、俄汉互译和读-说-写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
作业方面:1、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
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
2、作业应该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作业应该把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使各项语言技能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蒙古语》课程教学大纲
系蒙古学系
制定人张秀兰
审定时间2014/12
《蒙古语》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全学院汉语授课的或其他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以及对蒙古语感兴趣的其他民族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全学院汉语授课的或其他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以及对蒙古语感兴趣的其他民族学生提供的学习蒙古语的选修课程,又是城镇蒙古族学生的学习蒙古语入门课程。
本课程集蒙古语听、说、译为一体的综合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蒙古语生活中各个场面中的用语;掌握蒙古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基础发音不同;了解蒙古语的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力求灵活运用蒙古语口语。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是中级蒙古语、以及学习蒙古习俗文化课的基础课程,教学重点从蒙古语的一、二年级的讲解兀音、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转到简单文章,从而掌握地道的蒙古语。
后续开设的课程有V蒙古文化〉等课程。
三、教学对象及适应范围
适用于全学院汉语授课的或其他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以及对蒙古语感兴趣的其他民族学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蒙古语》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学习蒙古语的基本入门知识。
旨在通过系统地传授蒙古语知识,特别是元音、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知识。
教学重点放在加大词汇的补充,掌握基础知识、句型、短句、主题词、会话方面掌握相关的语法点,通过对语法的总结加深对各课语法的纵向理解,建立每单元所学语法的横向联系。
2能力目标
综合训练学生的蒙古语的读、说、写等的基本技能。
达到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日常会话交流能力。
3素质目标
提咼对蒙古族、蒙古文化等素质。
五、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蒙古语》(36学时)
第一单元(4学时)蒙古语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蒙古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蒙古语的音节、发音、书写、语法等事项做初步的了解。
第一课至第四课元音的发音和书写。
重点难点:1、重点元音的书写与读音。
2、了解元音行的字母以及使用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加强练习。
练习题:1、熟练背诵与书写元音。
蒙古语句型的发音和书写,蒙古语的基本句型和几个助词的使用方法。
第二单元(4课时)
第五课至第八课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句型:1主语+谓谓句型。
2定语+主语+谓语句型。
3主语+状语+谓语句型。
4定语+主语+状语+主语句型。
5主语+宾语+谓语句型。
6定语+主语+宾语+谓语句型。
7定语+主语+宾语+状语+谓语句型。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演示。
练习题:1、阅读练习。
2、写句型的书面作业。
第三单元(4学时)
蒙古语短句的发音和书写,以及相应助词的使用方法。
第九课至第十二课
表示限定范围时的句型的说法及其相应敬语的使用方法。
达到灵活运用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迎宾、问候、相爱、健康、相识、购物、购书、问路、打电话、询问岁数、歉疚与后悔、借钱、搭车、家庭状况、祝福、在饭馆用餐、洗澡、理发、美容、告辞等限定场合的短句用法。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演示。
练习题:1、熟读短句句型后达到灵活运用。
2、课后的题做书面作业。
第四单元(2学时)
主题词的使用方法。
第十三课至第十四课。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的主题词有表示方向、颜色、形状、质量、味道、数量、外形、程度、人体器官、家具、时间、日期、星期、民族、天气(一、二、三)、畜生、蒙古族食品、数词(一、二)、服装、代词、称呼、辈分、量词、职业、家用电器、饮品等。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练习题:1、熟读与背诵典型的主题词。
2、课后题做书面作业。
第五单元(3学时)
会话部分第十五至第十七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的会话场合有在机场、在宾馆、在巴音饭店、在大街上、在火车上、在牧人家、在草原旅游点、在达里湖畔、在牧场、送行等。
六、课程教学时数分配和教学形式
【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课程具体情况,按章(节)进行课程分配,格式见下表。
)
七、学生成绩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原则
(1)注重形成性考核评价;
(2)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技能考核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
(3)成绩评价主体由教师、课外辅导员、学生三方组成;
(4)鼓励和发展科学探究精神,对突出表现者给予加分奖励;
(5)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一致。
学生课程总成绩构成
蒙古语课程总成绩构成明细表
1、成绩评定总则
学生课程考试成绩的评定由平时、期中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平时和期末为必填内容,期中成绩可根据课程考核实际情况确定。
如该课程不安排中期考试,则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讨论等情况综合评定给出,一般占总成绩的10%
3、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试卷面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
九、教材、多媒体资源及参考书籍。
课程教材:《轻轻松松学蒙古语》那顺巴图编,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教材:《蒙古语会话手册》阿迪雅主编,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多媒体教材:内蒙台制作的《学习蒙古语》教材
反映蒙古族文化、生活的优质影片
2008.5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