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印刷色彩管理

正确认识印刷色彩管理
正确认识印刷色彩管理

色彩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核心。在印刷企业整个生产管理中,色彩管理处于中心地位。1.印刷色彩管理的三个步骤

色彩管理理论将色彩管理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校准、设备特性化、色彩转换。校准是指对印刷生产流程中的各设备进行校正,规范化工艺参数,使其工作在稳定的状态;设备特性化是指在对设备进行校准的前提下,通过各种软硬件工具测量色彩数据并生成设备的色彩特性文件,记录设备的色域特征,一般色彩特性文件有三种,即输入设备、显示设备和输出设备的特性文件。第三步是利用色彩管理模块通过设备无关颜色空间(Lab)进行设备相关颜色空间(CMYK、RGB等)的转换,实现从印前到印刷整个过程颜色输出的一致性。

在三个步骤中,校准与设备特性化是有效实施色彩管理的关键。校准不只是对各设备的简单校正,而是对印刷生产工艺与过程的一次全面性的诊断,是印刷生产工艺参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设备特性化的关键在于获得高质量的色彩特性文件,重点在于选择能正确反映上海印刷条件的印刷样张,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及专业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生成软件。

2.印刷色彩管理是自动化颜色控制过程

印刷过程是颜色传递及复制的过程,颜色在各种不同的颜色空间相互转换,颜色的准确传递是重点也是难点。以往主要依靠人为经验控制颜色的传递,是一种事后的控制,这种低效率的方法在过去可行,但已不能适应现代印刷企业所面对的激烈竞争环境。因此,实现高效的、自动的颜色传递控制,实现色彩的准确复制,对提高印刷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印刷色彩管理就是在印刷生产中自动化颜色传递与控制的手段。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从印刷机的角度来看色彩再现,协调印前处理、制版、打样、印刷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把印刷机的特征集成到印前阶段,使得印刷条件的任意变动都会在打样样张和制版工艺中自动地体现出来。因此,完整的印刷色彩管理应该是利用印前数据进行印刷预设定、校准、特征化、色彩转换、在机测量、反馈与修正的循环过程。印刷色彩管理对颜色的自动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印刷企业通过色彩管理来降耗增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印刷色彩管理是持续的过程

近年来,笔者在与印刷企业的交流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了数码打样,并认为色彩管理就是数码打样;二是认为数码打样的应用是一次性的,不注重印刷生产规范化的持续性与色彩特性文件的更新。这两个问题对印刷色彩管理的有效实施有相当的阻碍。认为色彩管理就是数码打样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数码打样只是色彩管理的一个部分,是对印刷结果进行模拟的系统,是一种更适合于CTP系统的打样方式。色彩管理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随着印刷条件的变化,在对印刷生产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颜色传递与控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重庆印刷https://www.360docs.net/doc/8413674686.html, 编辑:feijchs

印刷中的色彩管理几点体会

印刷中的色彩管理几点体会 彩色图像在复制过程中,要做到从扫描、显示、输出到印刷的颜色统一性,要实现颜色的统一性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的色彩管理。所谓标准化,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用标准的原材料,印刷设备在标准的印刷状况下运转,标准数据进行生产;规范化是指生产工艺按一定的程序规范加工;数据化是标准化和规范化须执行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一切以数据值表示,三者相辅相承,整体科学地结合起來,达到印刷品生产时印刷品的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色彩管理包括:1、输入设备之间的颜色匹配;2、印刷原稿与显示器颜色之间的匹配;3、输出设备之间的颜色匹配;4、显示器与数码打样及最终印刷成品之间的颜色匹配。5、印刷品原材料的稳定;6、印刷机运转的状况稳定;7、原稿与印刷品之间的颜色匹配。色彩管理就是要解决各种设备之间颜色匹配问题。 要进行色彩管理首先要建立标准光源,现行国际标准光源的色温是5000K (D50),使用標准光源对样张进行观测的同时也要求室内光源恒定,以达到观测检测印刷品的一致性。然后选择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CIE LAB),利用独立的与设备无关的物理量CIE L*a*b*,沟通和推算出原稿色、屏幕色和印刷色在色域空间的对应关系,达到颜色在视觉上的一致,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色彩转换,简化了匹配转换的复杂性。 一、色彩管理的3C工作程序:1、设备的校正,只有对设备正确的校正,才能保证印刷品从原稿、数码打样及最终印刷品之间的一致性。从显示屏幕的校正(屏幕ICC的生成)、数码打样的校正(打样机的选择,耗材的正确选择,测量仪器的选择,最终产生数码打样的ICC特征文件)、印刷机的校正(纸张、油墨、色序、加网方式的选择,标准的确定,网点扩大、叠印率的收集,最终产生印刷ICC曲线)。 二、印刷的标准:1、国际标准 2、国家标准 3、行业协会推荐的标准 4、企业自定标准。企业应制定自已的标准,尽量和国际标准接轨,以更优势的产品、更稳定的质量、更完善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下表是各类纸张Lab色域空间的印刷颜色的国际化标准:

印刷色彩管理与实施

印刷色彩管理与实施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色彩管理技术也应运而生。色彩管理技术不仅用于印刷行业,在其他与颜色信息复制和传递相关的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色彩管理,是指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一、色彩管理的意义 色彩是光刺激人眼的视觉特性。因此,对色彩进行定量的描述和控制是一个重要而艰难的工作。就彩色复制技术而言,色彩管理是在整个图像复制工艺流程中包装安全,对色彩信息进行正确解释和处理的应用技术。 色彩管理的目标是: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对色彩传递进行精确的控制与管理,真正做到色彩再现与所使用的设备无关,即相同的色彩数据,用任何系统输出,都会获得理想的色彩复制效果。 色彩管理的意义是:将色彩处理、控制技术和相应的软、硬件结合起来,简化控制与操作,让经验不足的操作者能轻松、准确、迅速地完成彩色复制。色彩管理系统还能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减少工作时间和支出量。它可让操作者在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上进行色彩搭配。所以,要想获得“所见即所得”的印刷效果,就必须利用色彩管理系统对整个印刷流程进行控制。 二、色彩管理的应用 目前色彩管理技术在彩色印刷复制工艺中主要应用在印前三个方面: 1.分色技术 首先出版印刷,对于一幅有正常色彩的原稿,先用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输入,由于扫描仪的特性文件,提供了扫描仪上的色彩(即红、绿、蓝)与CIE1976Lab色度空间的对应关系,因而应用软件系统可以按照这一关系获得原稿颜色的色度值Lab。 由于系统已经掌握了Lab色度值与显示器上的红、绿、蓝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因此按照显示器的特性文件给出的转换关系,在屏幕上能正确显示原稿色彩。这样就确保了显示器上显示的色彩与原稿颜色相匹配。 操作者观察到准确的图像色彩显示后,可根据客户要求,依照屏幕色进行图像调节处理,又由于含有印刷设备的特性文件,在图像分色以后,可以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印刷以后的正确颜色。当操作者对图像的颜色满意后,对图像进行分色并存储。分色时,按照印刷设备的特性文件携带的颜色转换关系,得到正确的网点百分比。 2、屏幕软打样 所谓屏幕软打样柔印,是在屏幕上仿真显示印刷输出效果的打样方法,这种打样技术是除在纸张上打样以外的另一种打样技术。 屏幕软打样通过专用软件,结合设备特性文件,通过显示设备校正,完成图像色彩在显示器上的模拟。 屏幕软打样技术要求操作者熟练地应用色彩管理技术纸品包装,进行色彩匹配,从而实现印刷样张的模拟。 3、数码打样 数码打样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打样工作原理不同,数码打样是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利用同一页面图文信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来再现彩色图文的效果。 三、色彩管理的实施 1、印刷工艺的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根据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制定承印物,油墨等原辅材料的标准北人股份,还有设备、环境光源、检测的标准并制定标准化管理文件。 规范化: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特别关注控制点及控制要素。 数据化:在标准和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凡是可用数据表示的方方面面,都要通过测试手段,尽可能用数据表示数码印刷,三者相辅相承,从而达到稳定的质量标准 2、显示器校正 显示器是人和计算机对话的窗口,是印前色彩管理的软打样工具。是色彩控制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校正步骤﹙使用专业软件﹚: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色彩管理基础知识

色彩管理基础知识 一、色彩形成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1、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2、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3、光源色复色光白色光(全色光)投射在物体上不透明物体反射 4、有色光半透明物体 5、单色光透明物体透射 6、光源色复色光白色光(全色光)投射在物体上不透明物体反射 7、有色光半透明物体 8、单色光透明物体透射 二、色彩组成 1、基本色 一个色环通常包括12种明显不同的颜色。而对于艺术设计师充分理解的色环和色论的重要方面,也许不会被我们中的网页设计者们能够充分欣赏。缺少多这方面的了解,你将会把事情搞乱。 2、三原色" 从定义上讲,三原色是能够按照一些数量规定合成其他任何一种颜色的基色。为了确定三原色,你必须首先确切明确哪一种颜色是你正在使用的中间色。在上小学时,你可能就知道了三原色:红、黄、蓝,并且你现在用于展示的,仍然是红、黄、蓝三原色。但是如果你有喷墨打印机的话,花点时间把它的盖子打开,看看它的墨盒。你能看到红、黄、蓝吗?不能!你可能看到的是四种墨色:蓝绿(青)色、红紫(洋红)色、黄色和黑色。颜色的不同是由于你的电脑用的是正色,而你的打印机用的是负色。显示器发出的是彩色光,而纸上的墨则吸收灯光发出的颜色。更进一步的解释就超出了本文要探讨的范围。 除了发射与吸收光的不同之外,本文涉及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正色和负色模式,出于本文的写作目的,我们仅探讨着正色模式的三原色:红、绿、蓝。

印刷流程的色彩管理办法

印刷流程的色彩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先从印刷厂中怎么样的去做色彩管理的一个架构来看:我们这次实际的去做了一个实验,所使用的工具包括: ●上海印刷厂的罗兰五色印刷机700+Pecom ●爱克发的色彩管理系统ColorTunePro3.02 ●海得堡的色彩管理系统PrintOpen3.0 ●爱克发印前流程管理系统Apogee ●台湾巴而可屏幕及色彩管理系统 ●爱克发印前校样设备ApogeeSherpa43 ●标准光源D65灯箱 在这样的一个架构之下,我们就产生一个印刷的色彩管理流程。 (一)在整个色彩管理流程中最重要,也是色彩管理最后想达到的目

标,就是最后要印刷的印刷品,所以我们针对这个部分,必须要先做PrinterProfile(印机的色彩描述档),为什么要先做PrinterProfile因为我们希望我们色彩仿真的对象是根据最终要去交货的印刷品,先做PrinterProfile这样才会有一个依据,因此在整个色彩管理流程中,印机的色彩描述档,必须要先去做,做完之后才可以往前、往下去做,继续推演每一个流程你应该去取得的一个参数。所以我们做的流程是利用IT8-7/3的一个电子稿直接送进底片输出机,晒成版或利用CTP直接制成印版,在印刷机上利用一个标准印刷条件,这个印刷条件是依据SID(满版印墨浓度)、及DG(网点扩大)来控制的,这两个参数一定要先设定在一般工厂生产的常用值,在这样的设定下去求取印刷机的色彩描述档,而在IT8-7/3的原稿中共有928个色块,利用色度计去量取,就可以得到印刷机的色彩描述档。 (二)另外,我们在仿真印刷机方面利用喷墨打样机直接做出印刷机的打样,在这一个部分我们在喷墨打样机的SID、DG部分必须要先做一个“线性的校正”,让喷墨打样机符合我们印刷机所能印刷出来的色域,而这个“线性校正”所根据的就是之前所说的印刷生产的常用值,否则喷墨打样的样张就可能是印刷机所无法印刷的颜色,经过这样的流程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ProoferProfile(喷墨色彩描述档) (三)屏幕是大家在看档案的一个依据,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做

色彩管理在印刷工艺中的应用

色彩管理在印刷工艺中的应用 [摘要]一张包括图文的原稿,往往要经过多种设备的处理才能得到其复制品。这些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图形及图像处理设备、输出设备等。由于数字化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开放的,并不受限于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过程,各种品牌、类型和颜色特征的设备呈色特征的多样性增加了颜色准确再现的难度,造成显示器看到的与最终印刷品颜色不一致,数码打样与显示器显示和印刷成品颜色有区别。要正确而完善地复制原稿,使整个生产流程过程中呈现颜色显现的一致性,必须有一种对色彩转换和传递进行控制的机制,这就是色彩管理。 [关键词]色彩管理;设备特性化;颜色转换 色彩管理简称CMS(Color Mangement System),它首先是一个色彩空间的问题,即基于哪个色彩空间来进行色彩的控制。显示器、数字相机、扫描仪等都工作在RGB的色彩空间;打印机、打样机、印刷机等都工作在CMYK的色彩空间中,同一幅图像在这些设备上输出时,最后的颜色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色彩空间的缘故,出现色彩表达上的差异。通过色彩管理方案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一、色彩管理的意义 色彩是光刺激人眼的视觉特性。就彩色复制技术而言,色彩管理是在整个图像复制工艺流程中对色彩信息进行正确解释和处理的应用技术。 色彩管理将色彩处理、控制技术和相应的软、硬件结合起来,简化控制与操作,让经验不足的操作者能轻松、准确、迅速地完成彩色复制。色彩管理系统还能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减少工作时间和支出量,它可让操作者在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上进行色彩搭配。所以,要想获得“所见即所得”的印刷效果,就必须利用色彩管理系统对整个印刷流程进行控制。 二、色彩管理的实施过程 进行色彩管理必须遵循一系列规定的操作过程,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色彩管理过程有三个要素,简称“3C”(即“Calibration”、“Characterization”及“Conversion”)。 1、Calibration(标准) 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校正,以保证它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输入校正 输入校正的目的是对输入设备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RGB三原色的平衡)进行校正。以对扫描仪的校正为例,当对扫描仪进行初始化归零后,对于同一张原稿,不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应当获得相同的数据。 (2)显示器校正 显示器校正使得显示器的显示特性符合其自身设备描述文件中设置的理想参数值,使显示卡依据图像数据的色彩资料,在显示屏上准确显示色彩。 (3)输出校正 输出校正是校正过程的最后一步,包括对打印机和照排机进行校正,以及对印刷机和打样机进行校正。依据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描述文件,对输出设备的特性进行校正,使该设备按照出厂时的标准特性输出。在印刷与打样校正时,还必须使该设备所用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符合标准。 2、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

印刷色彩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印刷色彩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印刷时色彩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印刷色彩管理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昇华印务在这里给大家详细讲解。 不少中小型印刷企业了解到色彩管理可以让印刷生产和业务的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从而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希望在本企业实施色彩管理。为了帮助提高成功率,本文总结了做色彩管理的两个基础条件和四个关键点供印刷企业做参考。 ①色彩管理专家团队 色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做的过程当中还会涉及到印刷企业的人员培训、设备保养与维护、印刷耗材的选择、制度的建立、仪器工具使用等很多方面,色彩管理专家就是指导建设这个系统工程的总工程师。甚至可以说,有了负责任、懂印刷理论、有实践经验、能培训授课的印前与印刷专家团队,实施色彩管理已经成功了一半。 ②重要的硬件与软件 做色彩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把印刷生产当中的变量按一定印刷标准进行数据化控制而得到符合标准的产品。从印前到印刷的各生产环节色彩管理专家都有数据给企业员工按标准进行操作,除了人工放墨。传统上,放墨对操作人员而言只能凭经验,没有数据。而要想让整个生产环节全部数据化就要依靠自动放墨软件(它可以在印前计算生成每一个印件的油墨覆盖率),通过印前与印刷机的连线传输数据且自动转换成印刷机能识别的墨

键开度及墨斗辊转幅,从而完成印刷生产最重要环节的数字化。所以要使色彩管理长期稳定且较少依赖于人为因素,相关印前软件与CTP设备、印前与印刷机的连线、自动放墨是重要的条件。 讲解了这些,大家了解到了嘛?了解更多印刷相关信息,可以咨询成都市昇华印务有限公司。 成都市昇华印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坐落在美丽的成都,现员工80人,我们秉承“诚信、务实、完美”的经营理念,立足印刷行业的专业品质,凭借丰富的中高端商务领域管理服务经验,形成以精品彩印为主体,集策划、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于一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解决方案的优质服务体系! 昇华印务拥有多台全新海德堡速霸CP2000印刷机,全套电分及制版设备,可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主要印刷设备包括海德堡新对开机、海德堡印刷机速霸系列CP2000-CD102对开四色机、SM74四开四色机、SM52六开四色机、海德堡斯塔尔、日本正荣折页机、数控切纸机,瑞士马天尼胶装机及其它辅助设备。公司印务部主要针对客户的需求对其产品进行订做、加工、印制、制作等工艺。更灵活的是在本公司您可以感受到一站式的服务,为客户的需求提供****的选择。给我一个理念;还您一份精品!

色彩管理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色彩管理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中广网2008-02-25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大中小] [关闭] 颜色管理的过程非常复杂,但是色彩管理的原理并不复杂,它只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明:色彩管理就是使用不同的色域转换策略,处理采集、显示、输出之间色域不匹配的问题。再浓缩一点更简单:用不同的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上还原再现相同的颜色。 图5-18 色彩管理并不是万能的,没有人吹嘘的那么好,没有一种转换方式的影调、层次、压缩、扩展或复制的方案是十全十美的,任何色彩管理都离不开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对色彩的最终的判断是人的评价,人眼是最精密的仪器。色彩除了数据外观之外,还受哲学、心理、艺术等因素影响,它是综合的。色彩管理只是管理了一些数字,与我们真正的高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色彩管理的科学研究非常有价值,它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再现方向前进,明确地传递了色彩的外观。如果用一个比例来界定,色彩管理可以使80%的色彩得到80%的准确再现度,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色彩管理

的色彩转换过程如下。 把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或其他形式获得的影像与PCS对应,PCS使用CIE XYZ或CIE Lab 独立色彩空间认识其真实的色彩,确定它的色彩感觉,具体的运算是:运用相对意图,建立颜色对应表,也就是数学换算方式,如图5-18所示。 PCS再与输出设备的ICC对应,运用独立色彩空间,与输出的CMYK或者是RGB相关联,并且建立颜色对应表,计算出还原真实颜色应该在什么颜色上使用什么数据才能够再现色彩原有的外观(图5-19)。一般要指定再现意图。 图5-19 自主选择或自动选定CMM转换模块,可以从源文件到目标文件由PCS直接将两个颜色转换表联接在一起,建立一个从采集设备到输出设备的转换表(图5-20)。

印刷基础知识_

印刷基础知识 导入:广告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许多东西必须很直观的表达出来,作为一个设计师也必须了解印刷及流程和整个的印刷质量的等方面的知识。 印前作业是指印刷工艺的前期工作,包括排版拼版、分色扫描等工作。其工作的要性主要在于对计算机在印前作业中所用到的软件的熟练掌握、熟悉印刷工艺的基本工作流程、良好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等。 目前在国内对于印前作业,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印前作业操作人员基本上不是印刷专业人员;印刷院校出来的学生基本上对印前工作不甚了解。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如何处理好桌面系统的操作和印刷专业技术的结合。对于想由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转入到印前作业的设计人员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接触印前工作之后,要不惜一切地掌控住印刷专业知识,否则便极有可能无法开展工作。 第一节印刷分类及流程 一、印刷目前一般分为: 1、凸版印刷:树脂版、纸箱版、铅字、雕版印刷,多用于单色书刊、纸具、纸箱、特大海报、广告等; 2、平版印刷(胶印):目前最普及的纸张、胶片、转印前序印刷。 3、凹版印刷:印刷层次最好,但制版太贵了。 4、网版印刷(孔版印刷),最常见的是丝网印刷;多用于布料、皮料、玩具、玻璃及表面加工局部UV、磨砂、金葱等。 5、其它:烫印、转印、移印(主要是网版印刷、凸版印刷),水印(凸版印刷,很大尺寸的印刷,比如:大海报)。 二、印刷流程 1、电脑平面制作设计(档案,如AI,PDF,CDR等),打样确认。

2、出菲林(将图稿的影象及图案、字体等等通过拼版、输出等打在底片上)。 3、晒PS版(将菲林上的图案等通过爆光原理晒在PS版上)。 4、准备纸张及印刷油墨、原料。 5、开机印刷。 6、装订。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印刷的类型,可以连线裁切、计数和简单装订或在其它机器上完成。 第二节印刷基础知识 一、印刷色彩基础知识: 印刷品中分为单色印刷、彩色印刷。 单色印刷是指利用一版印刷,它可以是黑版印溪刷、色版印刷,也可以是专色印刷。专色印刷是指毒专门调制设计中所需的一种特殊颜色作为基色,通过一版印刷完成。 单色印刷使用较为广泛,并且同样会产生丰溺富的色调,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单色印刷中,还可以用色彩纸作为底色,印刷出的效果类似二色印刷,但又有一种特殊韵味。 单色印刷中,最深的实底是100%;白是0%,其间不同的深浅灰调用不同的网点制成,即利用百分比控制。为了便于阅读,通常在5 0%一1 00%j的深灰色调上应用反白字,而5 0%一0%之间则用黑字,但也应根据单色的不同而酌情考虑。 彩色印刷则可以印全彩色图片,这种印刷方式大都采用分色版体现各种色相,分色版多由红(M)、黄(Y)、蓝(C)和黑(K)四色网线版组成,分色版的色相可依据分色原理,直接用文字标明,色谱中CMYK的网点成数即可。 设计中所期望的文字或图形的色彩可以利用色标查阅每一种颜色的CMYK 数值。但是某些特殊的颜色如金色、银色及荧光色等不能由四色油墨叠印组成,必须用专色版的专色油墨印出。 二、广告设计常用规格尺寸 1、企业专用名片

印刷企业中的色彩管理

印刷企业中的色彩管理 一张包括图文的原稿,往往要经过许多设备的处理,才能得到其复制品。这些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图形及图像处理设备、输出设备等。由于数字化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开放型的,并不受限于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过程。各种品牌、类型和颜色特征的设备的呈色特征的多样性增加了颜色准确再现的难度。图文信息在这些设备的传递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信息损失,使复制出的图像与原稿无论在色彩、层次及饱和度上均相去甚远,严重的甚至使整幅图像面目全非。要正确而完善地复制原稿,必须有一种对色彩转换和传递进行控制的机制,这就是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简称CMS(Color Mangement System),它首先是一个色彩空间的问题,即基于哪个色彩空间来进行色彩的控制。显示器、数字相机、扫描仪等都工作在RGB的色彩空间;打印机、打样机、印刷机等都工作在CMYK的色彩空间中,同一幅图像在这些设备上输出时,最后的颜色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同。这就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色彩空间的缘故,出现色彩表达上的差异。 色彩管理需要建立在一个与任何具体的设备、材料、工艺无关的颜色空间的基础上。目前,在色彩管理技术中,所谓的颜色特征连接空间,是采用CIE 1976 Lab的色度空间,任何设备上的颜色都可以转换到此空间上,形成“通用的”描述方式,然后进行色彩的匹配转换。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部,实施色彩匹配转换的任务是由“颜色匹配模块”完成的,它对颜色转换的可靠与否,对颜色是否匹配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实现色彩在“通用的”色彩空间中传递,实现颜色的无损或尽可能少的损失呢?这就要求每一套设备生成一个profile,即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我们知道,在呈现和传递颜色时,各种不同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流程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性。在色彩管理中,要将一种设备上呈现的颜色高保真地呈现在另一种设备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色彩在各种设备上的颜色呈现特点。由于已经选定了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即CIE 1976 Lab色度空间,设备的颜色特征就表现为:该设备的描述数值与“通用的”颜色空间的色度值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即为该设备的颜色描述文件。 色彩管理技术中,最常见的设备颜色特征描述文件有三类。第一类是扫描仪特征文件,它提供了柯达、爱克发、富士公司的标准原稿及这些原稿的标准数据,利用扫描仪输入这些原稿,扫描数据与标准原稿数据的差值反映了扫描仪的特性;第二类是显示器的特征文件,它提供了一些软件,可测出显示器的色温,然后在屏幕上生成一色块,这些色块信息反映出了显示器的特征;第三类为打印设备的特征文件,它也提供了一套软件,该软件在计算机中生成一个含有数百个色块的图形,然后将图形在输出设备上输出,如果是打印机就直接打样,印刷机就先出胶片、打样再印刷,对这些输出的图像进行测量即反映出打印设备的特征文件信息。 生成的profile,即颜色特征文件,其格式是由文件头、标记表和标记元素数据三大部分构成的。文件头,它包含了该颜色特征文件的基本信息,如文件大小、色彩管理方法的类型、文件格式的版本、设备类型、设备的颜色空间、特征文件的色度空间、操作系统、设备制造厂商、色彩还原目标、原稿的介质、光源色度数据等,文件头共占128个字节。标记表,它包含了标记的数量名称、存贮位置、数据大小的信息,而不包含标记的具体内容,标记的数量名称占据4个字节,而标记表的每1项占12个字节。标记元素数据,它是按照标记表的说明,在规定的位置上存储色彩管理需要的各种信息,根据标记信息的复杂程度、标记的数据量大小各异。 对于印刷企业中的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图文信息处理的操作员有两种途径获得。

印刷色彩管理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显示器上观察图像时,周围的颜色最好选( B ) A:红色;B:灰色;C:蓝色;D:绿色 2、红色植物和品红色油墨在蓝色灯照射下,呈(C ) A:黑色和蓝色;B:红色和蓝色;C:红色;D:黄色3、白炽灯和荧光灯光源相对比,荧光灯相对来说偏( B ) A:黄;B:蓝;C:红;D:绿; 4、光谱组成不同,但颜色感觉却相同的现象叫做(A) A:同色异谱;B:同色同谱;C:异色同谱;D;异色异谱 5、L a b颜色立体中a 的取值范围是( C) A:0-100;B:0-120 ;C:-120-120 D:-120-0。 6、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是(C) 。 A:RGB B:CMYK C:Lab D:RGB和CIE XYZ; 7、测量黄色实地油墨的密度值,应该采用( C ) 滤色片。 A:红色B:绿色;C:蓝色;D:黄色 8、1993年由八大电脑及电子影像发展商所组成的国际色彩联盟简称( A ) 。 A:ICC B:ICM C:WCS D:DMC 9、在CIE标准中,色差的单位是( B ) 。 A:LU;B:NBS;C:MBS;D:CD

10、MAC OS操作系统中的色彩管理软件是(A ) 。 A:ColorSync;B:ICM ;C:WCS;D:EFI。 11、在测量印刷油墨的色彩密度值,在普通密度计中应加入( A ) 。 A:滤色片;B:分光镜C:偏振片;D:光源 12、两异谱颜色如要成为同色异谱,则其光谱反射曲线在可见光谱波段上至少应该有( D ) 个交点。 A:6;B:5;C:4;D:3 13、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是待测样品的( D) 。 A:色温;B:分光率;C:光谱值;D:光谱反射率14、印刷品上颜色的深浅通过(B ) 表达。 A:网点形状;B:网点大小C:网点角度D:网点线数 15、在色彩管理转换时,在扫描的时候就将图像文件直接转换到最终输出的色空间,或者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将图像文件转换到最终色空间,称为(C ) 。 A:前期转换B:后期转换;C:中期转换;D:过渡转换16、Indesign中色彩管理设置在( A ) 菜单的“颜色设置”命令下。 A:编辑;B:视图;C:文件;D:混排。 17、Photoshop的色彩管理设置功能都是在( A) 菜单下设置的。

不错的印刷色彩搭配方法

不错的印刷色彩搭配方法 过去对色彩的认识多是感性的、不可知的、神秘的,而计算机的软件将色彩变成了绝对可分辨的、数字化的、可调配的。当然,色彩的感觉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专业化的程度,也就是能够掌握色彩的规律。 从理论上讲,计算机的色彩调配应该是绝对准确的,但是在实践中,每种软件、屏幕显示,以及不同的打印机得出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这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对于屏幕上显示的“调色板”的色彩绝不能确信无疑,光和色的显示范围不是重合,而必须看到打印的结果,再加以调整。 生理学家研究了光与色对我们的视觉器官——眼和脑(部分)的各种效能。 心理学家研究了色彩对我们头脑和精神的影响及色彩的象征力等。 归纳起来,一方面是设计色彩的“功能”,它对人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影响,较侧重于“感觉”;另一方面是设计色彩的“联想”,它可以使人产生具体的或抽象的联想,这种影响更偏重于“思维”。 单色 ——红色 红色是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最容易引起注意的色彩。人在大面积红的环境中,心跳会加剧,这是生理上的作用。红色在心量上会使人感充满了内在的温暖。一场面圆形的红色,孩子们可能会具体的联想到太阳、苹果。血一般的红色,成人会联想到爱国精神、革命。 在表现上,红色向黄或蓝色的移动是敏感的,能形成桔红、玫瑰红却又不失其红色的基本特征;在黄绿色的衬托下,红色有强烈、冒失的感觉,在深褐色的衬托下,又会有干燥、燃烧的效果。 红色和黄色光线结合在一起时,它就会产生一种动人的活泼的色调。面部的红色意味着愤怒或兴奋。红橙色是一种浓密的、不透明的色彩,红色的温暖在红橙色里被强化成火焰似的力量。红橙色光线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机体的功能。适当的对比可以使红橙色具有一种兴奋的力量,同黑色进行对比时,红橙色才会迸发出它最大的、不可征服的、超人的热情来。红色同黄色不同,它有着丰富的变调手段,因为它可以在冷与暖、模糊与清晰、明与暗之间进行广泛的变化,而不会毁坏它的红色特性。从在黑底上表现出的邪恶的红橙色,到漂亮甜蜜的天使般的粉红色,红色可以在邪恶与崇高之间表现出所有的中间程度效果。 红色成了原始人类最崇拜、最爱好的色彩。现代世界的某些民族,还保持着对红色的普遍而强烈的喜好。当火被人类所掌握,并被用来为人类造福之后,光明、温暖、幸福等意义便与红色联系在一起了。在自然界的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黄色阴影、紫色光线、蓝绿色火光、红橙色冰水,这些都是和经验明显相矛盾的效果。红色具有更丰富的感情意义与象征性。如由霞光引出富丽、活跃,由红花引出娇艳、美好,由小孩的脸与苹果转为爱、健康,由驱邪避凶转为吉利、喜庆,由血色转为血统、血缘,继而转为亲近与真诚,如言“赤诚”、“赤子”等,又转出友好、团结,如许多国家迎宾礼中的红地毯,更有尊贵、隆重、庄严等含义,以及由革命引出鼓舞、号召、前进……此外,红色又有火急、危险、警戒等意义。现代世界各国普遍用红色信号来指示交通危险、禁止通告等,在“有电”、“危险”、“严禁烟火”等处均用红色标记。 ——蓝色 纯度蓝色应该是一种不包含黄色或红色成分的色彩,但是在色彩学上往往把包含适当红色的色彩规为蓝色,把纯度蓝色看成青。从有形空间的观点来看,由于红色总是积极的,所以蓝色就总是消极的。然而从无形的精神观点来看,蓝色似乎是积极的,而红色则是消极的了。蓝色总是冷色调,而红色总是暖色调。蓝色是收缩的、内向的色彩。红色常同血联系起来,蓝色常同神经系统相联系。当所有的促使发芽与生长的力量都隐藏到黑暗与寂静之中时,蓝色就成为反映冬天大自然这类事物的力量。蓝色总是带有阴影感,并以它自身的最大能量倾向于黑暗方面。它是一种捉摸不到的东西,然而又作为一种透明的气氛而出现。在地球的大气中,从最明亮的天蓝色晴空到是深沉的蓝黑色夜空,都可以用蓝色来表现。蓝色将我们精神上对信念的颤动召唤到无限遥远的精神境界中。蓝色对

有关色彩管理的基本知识介绍

有关色彩管理的基本知识介绍 工业产品色彩质量的管理。内容包括材料的选定、试验、测色、判定完成色彩之好坏、限定与色样本的误差允许范围、色彩的统计及整理等。在各种色彩材料、印刷、涂饰、染色、彩色电视、彩色照片、色彩调节等的生产和应用中,严格色彩管理至为重要。方法有测色学的色彩管理(用测试的办法)和现场的色彩管理(使用色标)。 所谓色彩管理,是指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 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色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不同输入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各种扫描仪、数字照相机、PhotoCD等;实现不同输出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彩色打印机、数字打样机、数字印刷机、常规印刷机等;实现不同显示器显示颜色的一致性,并使显示器能够准确预示输出的成品颜色;最终实现从扫描到输出的高质量色彩匹配. 色彩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所见即所得。 色彩管理的过程 进行色彩管理,基本需要顺序地经过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称为“3C”,即“Calibration”(设备校正),“Characterisation”(设备特征化)及“Conversion”(转换色彩空间). 色彩管理的方法 1、输入设备的校正与特征化; 2、显示器的校正与特征化; 3、印刷打样设备的校正与特征化; 4、色彩转换。 色彩管理系统是以CIE色度空间为参考色彩空间,特征文件记录设备输入或输出 的色彩特征,并利用应用软件及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作为使用者的色彩控制工具,其 核心是用于标识彩色设备色彩特征的设备特征文件,而设备特征文件必须在一定的标 准基础上建立,才能达到色彩管理的目的.ICC国际色彩聪明为了通过色彩特性文件进行色彩管理,以实现色彩传递的一致性,建立了一种跨计算机平台的设备颜色特性文 件格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包括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设备颜色特性文件的标准格式(ICC Profile)和色彩管理模块CMM(Color Management Modle)的系统级色彩管理框架,称为ICC标准格式,其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可以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交流和处理图像的色彩管理模块,并允许色彩管 理过程跨平台和操作系统进行.

色彩管理-印刷色彩管理教学大纲

《印刷色彩管理》教学大纲 Printing Color Management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印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讨论各种颜色的空间的转换,设备的色彩管理,颜色的描述与表达。本课程的前课程是《印刷色彩学》,后课程是印前与印刷工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色彩转换技术,管理各种设备。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全面系统的掌握色彩的描述与表达方法,掌握各种色彩转换技术;掌握各种设备的特征与特点,以便能有效地解决生产实践中发生的问题。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色彩的表达与转换技术,教学的难点是各种设备之间的转换。 四、本课程的特色 本课程是印刷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法,辅之以必要实践,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容易理解专业课程的有关操作。 五、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第一章色彩的形成与色觉 教学内容:色觉的形成,物体色的形成,颜色感觉标准的观察条

件。 教学要求:掌握色觉的形成,物体色的形成原理。 第二章色彩的描述 教学内容:色彩的表示法,色彩测量与测色仪器。 教学要求:掌握测色仪器的原理 第三章色彩空间与色彩转换 教学内容:设备相关色彩空间,设备无关色彩空间 教学要求:掌握相关空间与无关空间的原理,掌握各种色彩转换技术。 第四章色彩复制工艺与质量评价 教学内容:印刷色彩复制工艺系统,印刷工艺中影响颜色的因素,彩色印刷品质量评定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色彩复制工艺系统的原理,掌握质量的方法。第五章色彩管理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ICC国际色彩联盟,色彩管理系统的3C。 教学要求:了解ICC,掌握色彩管理系统的原理。 第六章色彩管理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ICC设备特征文件,色彩转换引擎。 教学要求:掌握ICC设备特征文件与转换引擎。 第七章扫描仪及其特征化 教学内容:扫描仪特点,扫描仪的校正,扫描仪的特征化,扫描仪的特征文件的应用。

色彩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正确认识印刷色彩管理

色彩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核心。在印刷企业整个生产管理中,色彩管理处于中心地位。1.印刷色彩管理的三个步骤 色彩管理理论将色彩管理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校准、设备特性化、色彩转换。校准是指对印刷生产流程中的各设备进行校正,规范化工艺参数,使其工作在稳定的状态;设备特性化是指在对设备进行校准的前提下,通过各种软硬件工具测量色彩数据并生成设备的色彩特性文件,记录设备的色域特征,一般色彩特性文件有三种,即输入设备、显示设备和输出设备的特性文件。第三步是利用色彩管理模块通过设备无关颜色空间(Lab)进行设备相关颜色空间(CMYK、RGB等)的转换,实现从印前到印刷整个过程颜色输出的一致性。 在三个步骤中,校准与设备特性化是有效实施色彩管理的关键。校准不只是对各设备的简单校正,而是对印刷生产工艺与过程的一次全面性的诊断,是印刷生产工艺参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设备特性化的关键在于获得高质量的色彩特性文件,重点在于选择能正确反映上海印刷条件的印刷样张,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及专业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生成软件。 2.印刷色彩管理是自动化颜色控制过程 印刷过程是颜色传递及复制的过程,颜色在各种不同的颜色空间相互转换,颜色的准确传递是重点也是难点。以往主要依靠人为经验控制颜色的传递,是一种事后的控制,这种低效率的方法在过去可行,但已不能适应现代印刷企业所面对的激烈竞争环境。因此,实现高效的、自动的颜色传递控制,实现色彩的准确复制,对提高印刷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印刷色彩管理就是在印刷生产中自动化颜色传递与控制的手段。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从印刷机的角度来看色彩再现,协调印前处理、制版、打样、印刷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把印刷机的特征集成到印前阶段,使得印刷条件的任意变动都会在打样样张和制版工艺中自动地体现出来。因此,完整的印刷色彩管理应该是利用印前数据进行印刷预设定、校准、特征化、色彩转换、在机测量、反馈与修正的循环过程。印刷色彩管理对颜色的自动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印刷企业通过色彩管理来降耗增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印刷色彩管理是持续的过程 近年来,笔者在与印刷企业的交流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了数码打样,并认为色彩管理就是数码打样;二是认为数码打样的应用是一次性的,不注重印刷生产规范化的持续性与色彩特性文件的更新。这两个问题对印刷色彩管理的有效实施有相当的阻碍。认为色彩管理就是数码打样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数码打样只是色彩管理的一个部分,是对印刷结果进行模拟的系统,是一种更适合于CTP系统的打样方式。色彩管理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随着印刷条件的变化,在对印刷生产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颜色传递与控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印刷色彩管理技术介绍

课程名称: 印 刷 色 彩 管 理 技 术 介 绍

印前工作中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在屏幕上看来漂亮的色彩,在印刷后却晦暗浑浊,黯然失色,与屏幕所见到的却是两回事。一幅图用彩色打印机打印时颜色令人满意,而印刷时则颜色灰暗。 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上得不到同样的颜色。 不能确定客户的文件印刷出来是什么样子(不可预见)。

需要多次打样调色,才能追到客户的标准色样,浪费了成本,延误了交样时间,影响了客户的信任度。 我们需要建立色彩管理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1.何谓“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是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 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2. 色彩管理的意义? 1、由传统彩色复制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即按纸张、油墨及其他印刷条件进行基本的操作,包括阶调复制、灰平衡及色彩校正等内容; 2、特定于桌面出版系统的自动色彩管理,即以软件的方式来进行校准,对不同色彩空间进行特性化,针对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传递颜色以取得最佳的色彩匹配。 3.什么是色彩管理系统? 色彩管理系统(CMS)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设备的管理、补偿 和控制这些设备间的差别,以得到精确的可预测的色彩。 一个色彩管理系统应该包括: 1.一个色彩匹配处理程序。即色彩管理模块(CMM)。 2.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通常叫做参考色彩空间或特性文件连接空间,在转换过程中起着连接的作用。 3. 设备特性文件。设备特性化是用以界定输入设备可辨识的色域范围与输出设备可复制的色域范围的工作,并将不同设备之间RGB或CMYK的色彩与CIE所制定的设备色彩建立设备色彩与设备独立色彩间的色彩转换对应文件,该文件被称为设备特性文件。

如何理解色彩管理

如何理解色彩管理 什么是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是一个常常让人感到糊涂、迷惑和混淆的课题,并且使很多不了解它的用户望而生畏。我曾经见到许多人在使用Photoshop以及很多软件时将其中的色彩管理选项关闭掉。其实这是很明智的,既然我不了解它,不能控制它,最好是不去使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那些让人误解的宣传,有些供应商将它们的色彩管理系统说成是一种解决所有色彩问题的魔法。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那些软件制造商,他们坚持使自己的色彩管理执行方法和操作界面甚至是专用名词与其它的软件商不同。但是一旦你明白了色彩管理系统真正做了什么,你就会很容易地看懂这些大肆宣扬的广告,那些不知所云的界面和繁琐的步骤,并且会理解你所喜欢的应用软件里弹出的那些曾使你心烦的对话窗的真正含义。 简单说来,色彩管理实际上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它们描述了每一个象素的色彩感觉;第二件,改变这些象素的数值来在不同的设备间保持色彩的一致。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简单的规则往往会产生非常复杂的行为和变化,色彩管理就是这样的。 色彩管理是设计用来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的,“为什么我的扫描仪所捕获的图像看起来跟我的原稿图像不同?”还有“为什么我的显示的图像跟最后打印的图像一点都不像?”以及“为什么最终的印刷品根原稿的差别如此大呢?”(如果你没有为这类的问题而困扰过,你可以不必坐在这里忍受我的讲课)。如果你对此感兴趣的话,接下来我将会告诉你事情的真相。 要想知道色彩管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的产生

计算机不懂颜色。从根本上说,它们只是一种按照我们的指令来处理0和1加法器。当我们使用0和1在计算机上来再现色彩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创建了一个RGB的数字控制系统或者是CMYK的模拟控制系统来控制各种具有色彩再现能力的计算机外设,像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照排机,制版机等等。 RGB和CMYK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使用三种或四种原色的混合来产生出希望的颜色。每一种组成成分的信号的强度决定了使用多少相应的原色。当我们使用数字来表现RGB和CMYK色彩时,我们只是使用数字来再现每一种成分的强度。 当我们在特定的某一台设备上来再现颜色时,这个系统会工作得很好。不幸的是,当我们把这些相同的RGB和CMYK数值送到不同的设备上时,它们通常会产生不一样的颜色。这是因为RGB和CMYK在电脑上产生的是电信号而不是具体的颜色,而每一种设备对这些电信号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如果你曾经在电子商店看过不同品牌的电视机,你就会看到这种实际的现象:许多的显示屏幕虽然收到的是同一个信号,但是却产生了不同的颜色。为什么?因为RGB的数值是用来控制调节电子束的强度来使显示器的荧光粉发热,从而发出光线,而每一个显示器对信号的响应是不一样的。原因之一是不同的生产商使用不同的荧光粉,它们对电子束的反应是不同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还有就是荧光粉的衰减老化程度也是不一致的,这种衰减会影响产生光线的能力。再有一个原因就是用户自己对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的设置也会影响到色彩的显示。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一台显示器对色彩的再现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一些稍微不同的原因,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我们使用的其他的RGB和CMYK设备上。不同品牌的扫描仪和数码相机使用不同的滤色片,这些滤色片的色彩过滤能力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改变,并且每一种产品会使用不同的光源,不同的扫描仪光源的光谱曲线是不一样的。而数码相机在拍摄时环境的光源也是千变万化的。CMYK同RGB比起来可变因素更多。有多种配方的油墨,上光蜡,染料,都会造成颜色的不同,并且如果你把纸张的因素也考虑进来的话,你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