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经验

合集下载

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珍贵36条

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珍贵36条

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珍贵36条李可老中医是谁?他是《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的老师,50多年来奔走于乡土为民解危治病;他曾治愈十几万例重症患者,其中有两万多例是被医院宣判死刑的绝症患者,逆转阴阳起死回生。

他,就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李可教授。

李可,山西灵石人,生于1930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香港中医药报医学顾问,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52年,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才识超绝,医术精湛,并自拟处方三十多首,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

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记录了李老有关内科、小儿科、妇科、外科、泌尿科等各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的珍贵的治疗经验。

书中所载“破格救心汤”曾成功治愈千余例重症心衰病人。

李可经验语录36条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

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

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

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李可,男,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3 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 年,崇尚仲景学说。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自创方剂28 首,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之一。

李氏最突出之处是擅长以重剂附子、乌头类峻药抢救濒危病人,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者已有百余人。

毋庸讳言,目前急救一般都是西医的事,然而,在他任职灵石人民医院中医科时,急救却是中医科的事,这在全国各医院中可谓绝无仅有,由此被著名中医大家邓铁涛称为“中医的脊梁”。

--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皮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

患者痛苦缠绵,医者焦头烂额,确是医学一大难题。

故有"医生不治癣,治癣丢了脸"之谚。

作为基层中医,求治者五花八门,不允许自封专家,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

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

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诚还是有的。

于是逼上了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见皮治皮,搜集了大量外用方,以涂抹擦敷为能事,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也有小效。

但大多暂愈后发,此伏彼起,穷于应付。

此路不通,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

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

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

见皮治皮,永无愈期。

遂创"乌蛇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

李可经验集

李可经验集

李可经验集(一)论病1·破格救心汤抢救心衰:附子3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人参10-30克山萸肉60-120克生龙骨牡蛎磁石各30克麝香0.5克水煎服。

本方可以挽救危重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阳,凡内外妇儿科危重急症,或者大吐大泻或者吐衄便血妇女崩漏或者外感寒湿大汗不止或者久病气血耗伤殆尽导致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之重症急症皆可救之。

足跟痛:补阳还五汤合桂附地黄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化裁。

2·引火汤治疗糖尿病:病由劳倦内伤,导致肺脾肾三脏气阴俱伤,壮火食气,三消重症。

治以滋阴补肾,而制亢阳,固摄下焦,补肾纳气,引火归元为治(面色苍黑):熟地九十克枸杞子三十克山萸肉三十克补骨脂三十克红参十五克天冬麦冬各十五克油桂二克(吞)生姜五片大枣十个胡椒四枚。

医案1虚寒型糖尿病:命门火衰,相火上奔,肾不那气,用引火归元法:熟地九十克巴戟天十五克天冬麦冬茯苓各十五克吴茱萸五味子甘草各十克山药三十克山萸肉三十克油桂二克鲜姜五片大枣十个胡桃四个。

2.糖尿病火不生土:面色灰暗不渴,少腹坠胀,纳呆吞酸,火不生土,责其釜底无火,治当温肾阳,予三畏汤加味:红参五灵脂丁香郁金各十克油桂三克吞赤石脂三十克附子焦三仙炭姜炭炙甘草各十克山药六十克,三剂而愈。

后以培元固本散连服百日,得以巩固,五年不服降糖药。

3·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治疗腹水。

4·无苔舌主病:皆属于阴虚,凡临床所见不少气虚,阳虚甚至亡阳危证中也出现这样的舌象。

病性危重遂舍舌从证“兼见阴虚舌”的亡阳症,经投四逆加人参汤,少则四小时多则一昼夜,干红无苔舍全部生苔生津。

气虚以及阳虚用大剂补中益气汤加附子肉桂。

肺痨骨蒸潮热用方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六十克加乌梅山萸肉生龙骨牡蛎各三十克甘温除大热,补土生津,一周而潮热退,舌象也改变。

5·小儿湿疹:湿热化毒,连翘败毒然合三妙汤重加土茯苓苦参白癣皮薏仁化湿,生石膏清阳明经热。

李可验方

李可验方

35 有一个将军去找梁秀清看病,其实也不是看病,本来是计划砸他那个牌子。这个将军进去以后,这个梁秀清一般不许病人讲话,他就看脉,看了半天以后啊,他说你 这个背部太阳经第几个穴位那个部位啊,有一个异常的东西,不是你本来应该有的,这个将军就惊呆了,说我那是个弹片,正好在那个肺和心的中间。
17 最好的中医教材是啥?绝不是统编的这套东西,而是有个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们的教材都是吕炳奎主编的,那是最正宗的。那些个教材把中医的基本体系都贯穿下来了。
18 中医绝对不会从什么动物实验中得出什么高招来,那完全是徒劳,完全没有用!活着的人,不但是和那些个小动物不同,而且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模式。绝对不可能像西医的那种,研究一种药,以前的中医学。汉唐以后由于好些人误解里面的主要观点,所以中医就走向了歧路。近现代的、西化以后的中医,都有好多错误的看法。
20 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是灶台上的锅,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就是锅下的火,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水,火力不够,这个水和食物怎么样才能熟得了?所以到最关键的时候,要照顾锅底之火。保护少阴经的那个元阳,元气不要走散。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 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 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15 阳气是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很难分清哪个是中气哪个是先气。肾气又称元阳,命门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动力。阳气损伤的后果非常严 重。一个就是健康人,他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但是他脸色一般是一种苍白灰暗的,不是非常红润。我们在各个机关、团体,特别是在饭店,看到的工作人员,长 期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很多小青年儿,他的那个脸色非常不好看,但是并没有发病。

李可老中医应用破格救心汤经验总结

李可老中医应用破格救心汤经验总结

李可老中医应用破格救心汤经验总结导读中医李可,山西晋中灵石人,从医50余年,因为善用附子,在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上战绩彪炳,人称“救命先生”“李附子”,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

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剂“破格救心汤”。

破格救心汤组成: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另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

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

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功效:回阳救阴。

主治: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衄便血,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休克、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

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惨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志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细弱,一分钟50克次以下,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潮涌壶沸,数急无伦,一分钟120~240次以上。

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及七怪脉等必死之症。

西医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

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危险,1昼夜转危为安。

“破格救心汤”制方理论本方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四逆汤、四逆汤衍生方参附龙牡汤及张锡纯的来复汤。

破格救心汤(下文简称“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方中四逆汤是中医强心的主剂,临床应用近2000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汇总1篇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汇总1篇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汇总1篇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1六经阳气亏者,皆可加附子,皆可加四逆汤以助之,六经本是一经,六气乃是一气,皆人体坎中阳气也。

一、桂枝甘草汤治心阳虚心悸证,不愈者或较重者,可加炮附子,或四逆,或理中汤。

桂枝甘草汤助心阳,四逆、附子、理中类可助之。

可与桂枝附子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互参。

二、甘草干姜汤可治虚寒肺萎,可治多涎,可治少阴咽痛,甚者可加附子以助之,合而成四逆也。

三、麻黄甘草汤可治水,开腠发汗,若阳虚者,可加附子,或麻附辛汤,或麻附草汤。

四、附子甘草汤可治阳虚畏寒,甚者加干姜,以成四逆汤也。

五、吴茱萸汤治厥阴脏寒犯胃证,若剧者,可加附子或加四逆或理中类以治之。

六、当归四逆汤以治厥阴经证,不愈者加吴茱萸、附子、生姜以助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

六经阳衰皆可加附子、理中、四逆,以上可证之。

七、五苓散证若不愈者,可加四逆或加附子以助之,效佳。

体会14:论栀子豉汤系列方1.栀子豉汤栀子―――清热(郁热)豆豉―――宣表合用清宣胸膈郁热,除心烦―――从太阳而出也2.栀子枳实汤――伤寒差后劳复食复者胸膈郁热――栀子痞满食滞――枳实3.栀子干姜汤兼脾气虚寒――便溏者――加干姜4.栀子厚朴汤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枳实――消痞(滞塞)厚朴――除满(胀)体会15:三阳病机,重在经气转输失常――失开、失枢、失阖1. 天之大宝唯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唯此一息真阳!2. 人之一身,凡阳气不到即是病。

3.救治阳气,治病之总则。

4.三阳病机――重在开阖枢失用!⑴太阳――失开!故治疗太阳经病重在开腠疏表⑵少阳――失枢!故治疗重在枢,三焦之气液,通畅上下内外,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解也”。

⑶阳明――失阖!――失于通降!三阳统于阳明,六府以通为顺!六府皆借阳明为出路!白虎、承气皆为阖剂,潜镇阳气,通降六府也。

体会16:三阴病机第一个问题:重在本气失化――湿盛!热少!风大!⑴ 少阴病机―――阳衰――热少――四逆辈⑵ 太阴病机―――阴寒――湿盛――理中类⑶ 厥阴病机―――风大或风小――气散或气闭(疏泄太过或不及)经证―――当归四逆汤;脏证―――乌梅丸加减。

名老中医李可——临床经验集3

名老中医李可——临床经验集3

名老中医李可——临床经验集3十二、痛经痼疾马金枝,女,25岁,婚后5年不孕。

室女时即患痛经,经医多人,服药数百剂不效。

其症,经前3日,少腹开始坠胀绞痛,日甚一日,辗转床笫,冷汗淋漓,肢厥如冰,头痛而呕涎沫,如害一场大病,至第4日经行始减。

经量少,色黑多块。

面色乌暗,眼圈、山根、环唇色黑。

诊脉沉紧搏指,舌左边尖布满瘀斑。

证属寒凝胞宫,寒主收引,不通则痛。

且病程已达10年以上,久治不愈,深入血络,已成痼疾。

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少腹逐瘀汤合方化裁,开冰解凝,逐瘀通经:当归45克,炙草、赤芍各30克,肉桂、细辛、吴茱萸(洗)各15克,通草、川芎、没药、炮姜各10克,桃仁20克(研),红花、土元、炒小茴各10克,失笑散20克(包),柴胡15克,丹参30克,炮甲珠6克(研粉热黄酒冲服),鲜生姜10大片,大枣12枚。

上药,经前服3剂,出现月经前兆即连服3剂,连服2个月。

1980年1月3日二诊。

两个月共服上药12剂,当月月经畅行,下黑块屑甚多,痛减其半。

次月经前痛止,经临胀痛轻微,已能耐受。

刻诊,面部红润光泽,山根、环唇之黑色均退净。

唯牙龈棱起处仍见淡黑;腰困如折,不耐坐立,脉中取和缓,舌上瘀斑少有淡痕。

原方桃仁减为10克,加肾四味120克,每月经见连服3~5剂,经净停药,连服2个月。

次年春,路遇其婆母,知上药又服10剂后已全好,现已怀孕。

十三、急性盆腔炎寒症耿淑珍,女,33岁,草桥村农妇。

1983年8月27日初诊。

少腹两侧痛,拒按,黄带如注,秽臭。

妇检子宫前位,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80。

诊为慢性盆腔炎急性感染,转中医诊治。

诊见脉迟细,58次/分,舌淡胖水滑。

胃中酸腐作呕,腰困膝冷,神疲欲睡,面色嫩红如妆。

妇科虽诊为急性盆腔感染,而患者症情有异,不仅中上气化无权,且见浮阳飞越之戴阳危象。

若妄用清热利湿之剂,难免顷刻生变。

予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加党参、云苓、泽泻、鸡冠花各30克,附子15克,易官桂为油桂3克(研粉冲服),引浮游之火归原,3剂。

【李可:经验方】

【李可:经验方】

【李可:经验方】一、太阳1、颈椎病增生——桂枝葛根止痉散2、颈椎病——葛根双五止痉散(肾五味、补阳还五)3、急性结核性胸膜炎重症——瓜丹桂枝苇茎汤(瓜蒌三方合丹参饮、苇茎汤)4、白癜风——乌蛇荣皮汤5、太阳无汗症——麻黄五虎汤(彭子益五虎:姜枣葱黑豆核桃)6、糖尿病肾病——麻辛参梅炙草汤7、皮肤划痕症——麻辛红参脱敏汤(脱敏灵;苏叶浮萍蝉衣地龙)8、偏头痛——麻附细辛芎芷汤9、鼻炎——麻辛参肾通窍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四、苍耳子散)10、自汗症——桂枝附子肾石汤(太阳虚化,肾四,三石)11、咳嗽(痰气交阻)——姜夏细味小夏汤(小青龙减味,减麻桂芍,加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12、咳嗽(喘痼疾)——小青龙虚化汤(加参附、款冬紫苑白果)13、湿疹——连败鲜苦三妙散(连翘败毒合三妙,加苦参白鲜皮土茯苓)二、阳明1、妊娠恶阻——止呕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旋复代赭石汤)2、胃溃疡出血——双呕汤(吴茱萸汤合止呕汤)3、风湿热痹——苍术白虎汤(四妙合白虎汤,加赤豆山药豨签草追风散止痉散)4、烂尾脓肿合并肠梗阻——攻毒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合透脓散,加薏仁),透脓芙薏清肠饮(透脓散,四妙勇安汤,芙蓉薏仁)5、疫毒痢——辟秽解毒汤(重银花大黄白头翁黄连,配薷菖佩藿扁豆大力子芍甘,佐肉桂)6、秋季结膜炎——银翘犀军普济饮(普济消毒加银花连翘大黄犀四味)7、肺脓肿——双脓攻四苇茎汤(黄芪托透,透脓散,银翘硝黄攻四,苇茎汤)8、中风闭证(脑出血)——大续虎承开窍汤(大续命,白虎,承气,安宫丸,麝菖开窍)9、阳明不降(上不入下不通)——止呕泻心黄木汤(止呕汤,半夏泻心汤,加大黄木香)10、小儿流脑——麻杏犀角虎承汤(麻杏石甘汤,白虎,调胃承气,犀四味)11、肺结核大咳血(降逆化瘀)——旋复代赭枇杷汤(加三七)12、胃结石——保和金灵黄木汤(保和丸合参灵散,重内金莱菔子,加大黄枳实)13、疳积症——疳积固本散(鹿茸紫河车红参三七麦谷内金蛋壳)三、少阳1、肾炎感冒——改良小柴胡汤(柴芩夏姜)2、少阳头痛——柴胡细辛芎芷汤3、少阳夹湿——柴芪葛人三仁汤(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黄芪葛根)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银翘蚤牛三妙汤(抑肝消毒散之银翘柴栀合三妙加白芷蚤休)5、急性胰腺炎——攻毒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合攻毒承气汤)6、急性胆道疾病、恶性淋巴瘤——柴胡黄芩黄木汤7、胆石合并胆囊炎——大柴金灵黄木汤(大柴胡汤,加三金、参灵、木香)8、胸痛胸腔积液——大柴瓜薤丹参饮(大柴胡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丹参饮)四、太阴1、胃溃疡——参灵散2、肝脾肿大——参灵甲珠散3、胃溃疡、腹胀、溃疡性结肠炎——三畏汤4、内伤发热——补中退潮汤(加龙牡,山萸肉、乌梅)5、剖腹产后二便难——补中通窍汤(加木香砂仁、桂沉香葱白通窍)6、脾气不升崩漏——补中灵炭肾龙汤(加四炭、参灵、肾四味、龙牡)7、左关弱、木不疏土、急肝误治变证——补木疏土汤(芪桂芽,合补中益气汤,加参灵)8、术后肠粘连——粘连汤(重参芪,佐木香沉香,用莱菔子加代赭石厚朴破降)9、肠梗阻——硝菔梗阻汤(硝白萝卜;代赭石旋复花厚朴枳实沉香木香红参生姜)10、梅尼埃病——三饮四石汤(治饮三方,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吴茱萸汤,加四石)11、膝关节积液——黄芪五苓三妙汤12、宫颈癌——醒脾汤(参灵麦谷焦三仙藿香佩兰砂仁)13、胃溃疡兼便秘——附桂理灵丸(附子理中丸,加油桂五灵脂)14、胃病久虚——附桂理中救胃汤(理中法,桂附,参芪,砂仁藿香佩兰)15、久痢成痨(扶正邪自去)——五味回生饮(参夏姜草、山药)16、复发性口腔溃疡——理君肾四肉辛汤(理中四君子参四味肉桂细辛),引火砂参炮附汤(引火汤砂仁炮姜附子)17、口臭——附泻枳术醒脾汤(附子泻心汤,枳术丸,藿佩砂醒脾)18、太阴病——三四汤(四君子、四逆汤、肾四味)10、阴阳两虚便秘——附肉引火汤11、胰腺癌——薏附酱参止痉汤12、食管癌——开道散1号(硇砂6克,硼砂6克,礞石、丁香各9克,冰片3克);开道散2号(壁虎10条,天葵子30克,浸入黄酒);开道散3号(麝香1.5克,人工牛黄9克,乳香、没药各15克,硼砂30克,三七粉30克)13、胃溃疡出血——溃疡固本散(紫河车参灵三七琥珀鱼鳔胶大贝海螵蛸煅牡蛎灵芝凤凰衣,鹿茸内金血竭元胡)14、咳嗽(太阳少阴同病)——肺系固本散(紫河车参三七琥珀鹿茸脐带灵芝虫草川贝沉香蛤蚧)15、肺结核——肺痨固本散(紫河车参灵三七琥珀鹿茸脐带灵芝虫草蛤蚧龟鹿胶),黄芪膏(黄芪鳖甲散去鳖甲合百合固金汤)16、肺结核夹寒饮——阳和小青芪灵汤(加参灵、山萸肉山药)17、呼吸衰竭——破格救肺升陷汤(参附龙牡救逆汤合升陷汤去知母)18、肺间质纤维化——肺间固本散(参灵三七琥珀鹿茸虫草川贝沉香蛤蚧红花土元水蛭止痉)19、间质性肺炎——肺间质汤(四逆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小青龙汤,加百合山药)20、糖尿病——引火附子理中汤,附理砂半芍萸汤五、少阴1、心衰休克——破格救心汤(四逆汤加参萸龙牡磁石麝香)2、久病大虚、重建免疫——培元固本散(琥鹿参灵七仙)3、精神分裂狂躁症——涤痰清脑汤(犀四芩柏连青黛,大黄芒硝礞石滚痰,菖蒲郁金南星天竺黄竹沥牛黄,铁落夜交藤4、退高热——犀四味(丹皮紫草石膏蚤休)5、疔疮肿毒——七味消毒饮(五味消毒合犀四味)6、肾气、肾精不固——肾四味,肾十味(菟枸补骨灵仙,骨碎续断仙茅戟肉杜仲沙苑子)7、恶性肿瘤(头颈淋巴消化道)——攻癌夺命汤痰:桂苓海布生半生姜莱菔子(海藻甘草汤)(桂苓海布半姜来)瘀:五灵脂土元生水蛭桃红炮甲三莪(鳖甲煎丸)(桃红甲灵三莪水土)水:泽二苓硝黄牵牛(十枣汤)(泽苓牵硝黄)破:二香(木附)(黑牛香香灵)散:鳖甲牡蛎大贝夏枯草木鳖子(消瘰丸)(甲母蛎夏木枯)毒:舌草黄药山慈姑半莲(舌莲解毒丸)(药莲舌菇)8、阳虚寒凝型肿瘤——攻癌2号五生饮(五生:半夏南星附子川乌白附子,星半黑白乌)9、良性肿物腺瘤增生脂肪瘤——攻癌夺命减味汤(母夏姜芥藻草蜈蝎玄蛎木鳖枯)10、风湿性心脏病——风心固本散(紫河车鹿茸三七参灵灵芝琥珀炮甲红花蜈蝎)11、冠心病、心梗、心衰——冠心固本散(鹿琥参灵七仙,灵芝炮甲红花蜈蝎血竭水蛭)三香丹参饮(降香沉香苏合香代麝香,丹参饮),破格桂枝丹参饮(破格救心汤合三香丹参饮,加桃仁)12、风心病水肿——破格真五黄芪汤(破格救心汤合真武汤、五苓散,加黄芪)13、痰迷心窍——礞石滚痰开窍饮(礞石滚痰加菖蒲郁金麝香开窍,竹沥)14、中风昏迷痰鸣——三生夏九麝沉汤(夏星乌麝香沉香菖蒲竹沥)15、肾不封藏、气随血脱——来肾当补胶七汤(来复汤去白芍,肾四归,姜炭胶七)肾不封藏、阴损及阳——平格当补胶炭汤(平格救心加当归四炭阿胶)肾不封藏、血脱亡阳——大格当补炮发汤(大格救心加当归姜炭血余炭)16、肾不固守之汗喘奔豚——固肾汤(来复,龙牡英,蚧虫草沉香,核桃人参油桂)17、四逆汤证兼腰困——四逆参肾汤18、厥气上攻之奔豚——奔豚紫干汤(紫石英干姜合奔豚)19、肝肾气阴两虚之脱证——三复汤(来复汤,当归补血汤,生脉散三方)20、虚寒性不孕——调经促孕汤(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生姜汤,益母,决明鹤草)21、脾肾两虚(太少两虚)——两本汤(附桂理中,四逆汤)22、腹腔囊肿(胆胰卵巢)——桂苓五苓芷甲汤23、失眠(后半夜)——夏米潜阳四逆汤24、肾虚骨冷——四逆肾辛桂枝汤25、奔豚肥胖——奔豚灵车汤26、腰椎增生坐骨神经痛——麻辛参葛肾八味27、自汗症——潜阳参萸三石汤28、少阴咽痛——桔甘四逆汤29、中风脱证——小续破格潜阳丹30、急性泌尿炎症二便闭结——癃闭散(一方.)莱菔子30g(生炒各半),栀子、黄芩、黄连、竹叶、肉桂、大黄、芒硝(冲)、甘草各10g,连翘、滑石、川牛膝各30g,乳香3g,薄荷5g,水煎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可老中医经验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内容简介李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病人生死存亡这际,他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得失与风险,像孙思遥、邈所称道的苍生大医那样“一心赴救”,并常以数百克附子,挽救病人于无何之乡!使剧毒之品变成了救命仙丹。

无怪乎广东一位老中医赞李可为中医的脊梁。

李师不仅不识超绝,医术清湛,而且医德高尚。

他治病从不率富贵贫贱,皆一视同仁。

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以悲天悯人之心,救治穷苦百娃。

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不能按医嘱服药时,他常常是深夜守候在侧,亲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方才离去。

他常自谦地说自己不是中医科班出身,一生涉猪颇杂。

作者简介李可(1933~)主治医师,《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

山西灵石人。

著有《40年治验回忆录》。

目录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肺心病急性感染风心病合并冠心病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戴阳危证)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医案二则中风七则一、中风闭症(脑溢血)二、中风脱症三、中风偏瘫(脑血栓形成)四、卒中前兆五、面瘫误治坏病六、顽麻怪症七、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结核性胸膜炎重症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真热假寒、大实有赢状三消重症虚寒型糖尿病糖尿病火不生土重症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胆囊炎——兼探无苔舌主病之机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同病异治——兼探仲景运用毒剧中药乌头附子的经验小儿重危急症医案一、高热惊风危症二、无热惊风成痿三、小儿大脑发育不全症四、小儿暴发型脑炎五、疹毒内陷六、小儿痄腮,过用苦寒冰结七、小儿暴喘八、小儿半声咳嗽九、婴儿黄疸十、婴儿幽门梗阻十一、丁奚疳重症十二、小儿遗尿二则十三、小儿湿疹二则十四、小儿舞蹈病……妇科重危急症、疑难病医案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危重痢疾六则泌尿系统疾患七则肝病五则发热待诊直中少阴阴盛格阳目疾八则耳病四则鼻病五则口舌齿咽喉病十四则肺结核临症得失录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肿瘤临证初探温氏奔豚汤治验录培元固本散治者诸虚百损恢复促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序言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

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竞,毅然从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

所聿28年时光,未敢虚度。

逆境中学习中医,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

我一生大部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

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

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

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

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辨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

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

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奋发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

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

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竞获成功。

擅治急症,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何以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

要充满自信心与豪情,走中医自身发展的道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本书初稿曾蒙邓铁涛老前辈审阅,抱病约见,并亲笔题词,嘉勉后学,不胜感激!有生之年,当铭记邓老鼓励教诲,为中医事业克尽微力。

感谢原山西省卫生厅蒋天佑副厅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郭博信总编辑,在落实中央抢救老中医经验的工作中,多次屈尊下访,给我以多方面的关怀、鼓励与鞭策。

感愧之余,反思一生医事的成败得失,凑成了这本医学杂录,自知先天不足,根底浅薄,一得之见,难免偏颇。

除了一点为救人命甘担风险的赤子之心外,别无所求。

复兴中医,任重道远,愿与青年一代共勉,尚望前辈及同仁不吝斧正。

李可2002年元月[1]李可老中医经验⑧肝病五则一、急性黄疸型肝炎1、吴瑞宏,男,76岁,退休煤矿工人,水头北街人,1984年4月24日初诊。

内科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黄疸指数15,射浊5,射絮+,G.P.T.112(门诊号014779)。

全身突然发黄3日,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右肋下刺痛,肝在肋下2横指,质软,压痛,腹胀,吐泻交作,溲若浓茶,泻下物秽臭,舌红苔黄厚腻,脉浮滑。

证属高年嗜酒,胆胃湿浊内壅,气机逆乱,发为黄疸,侧重芳化:茵陈45克,栀子、柴胡、枳壳、桔梗、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生半夏、云苓各15克,六一散21克(包煎),苍术12克,白蔻仁6克(捣后),鲜生姜1O片,姜汁1盅对入,3剂。

4月27日二诊:首方服1剂后吐泻即止,纳食如常,小便转为淡黄,高年行动不便,带药5剂。

茵陈45克,栀子、柴胡、桃仁、红花各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赤芍15克,茯苓30克,六一散21克(包煎),炒麦芽60克,猪苓、泽泻各15克,生姜7片。

5月5日来门诊复查,黄疸退净,症状消失,肝功阴转而愈。

1987年10月追访,已79岁,红光满面,耳不聋,眼不花,食纳较病前尤好。

按:中医学无“肝炎”病名。

中医之“肝病”与“肝炎”亦风马牛不相及。

黄疸多因中焦失运,湿热或寒湿停聚,脾主“湿”,故治在脾胃。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故余治黄疸型肝炎,茵陈蒿汤除人实、证实、脉实外,不用栀子大黄,常用茵陈五苓合藿朴夏苓合方化裁。

从芳香化湿醒脾、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利水、降逆和胃、调燮三焦气化入手。

保护脾胃元气为先,不使苦寒败坏中焦气化。

40余年经治此类疾患(包括无黄疸型、甲乙混合型)数千例,少则10天,多则半月必愈,无一例转为慢性。

中医懂一点西医知识,西医懂一点中医方药,两者各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套用中药,于是见“炎”消炎,治黄疸而加二花、连翘、板蓝根,甚至蒿陈蒿汤一方用到百余剂。

结果导致苦寒败坏中焦气化,升降乖乱,湿浊不化,阳证转阴,渐渐毒入血分而转为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当局者迷,有一生悟不透此理者,特为点出,愿与青年同道共勉。

2.1983年6月7日,本院传染科病房住院病人李树龙,23岁。

人院诊断:急性传染性肝炎,当日化验:黄疸指数16,射浊13,射絮++,G.P.T.125,患者自幼怕打针输液,要求服中药。

询知类似感冒3日,无热恶寒无汗。

从第2日起,一昼夜间全身皆黄,苔黄厚腻,口苦、恶心,身痛脉紧。

此属寒邪郁闭表气,湿浊熏蒸,发为黄疸。

予荆防败毒散加茵陈栀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薄荷、栀子各10克,茵陈45克,川芎10克,茯苓30克,鲜生姜3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7分钟,2次分服,2剂。

2月9日二诊:药后得汗,恶寒已罢,小便特多。

面目舌下、胸部之黄已退八九,呕止,食纳好,舌上黄厚腻苔化去大半,小便清长。

当日化验:黄疸指数8,射浊10,射絮+,G.P.T.110,自汗不渴。

予和营卫,化湿退黄:茵陈45克,桂枝、赤芍、炙草各10克,白术、茯苓各24克,猪苓、泽泻、桃仁各12克,鲜生姜5片,枣6枚,2剂。

6月11日三诊:全身黄已退净,气短口渴,舌红少苔,尿淡黄,脉虚而数。

二诊过用渗利,气阴两伤。

口中觉腻,湿浊未化。

予益气养阴芳化:生芪、茵陈各30克,生山药、石斛各30克,知母18克,白参(另炖)10克,藿香、佩兰各5克,3剂。

6月14日四诊:纯中药治疗7日,肝功阴转,诸症均退。

唯舌红,口渴,脉数,气阴未复,原方去茵陈,加玉竹15克,带药3剂出院。

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七二五厂工人武文荣,33岁,1983年5月7日初诊。

病程75天,住院73天。

服茵陈蒿汤加板蓝根、大腹皮30余剂,板蓝根注射液160支,计用茵陈、板蓝根、大腹皮各1000克多,食纳日见减少,体质日见瘦削,面色黧黑,泛酸作呕,腹胀气急,腰困如折,左肋下隐痛不休,整日怠惰思卧。

舌胖淡有齿痕,苔白滑。

脉滑细,尺部极弱。

日仅进食不足半斤,食入则胀急不堪,恶闻油肉味,吃水果则吐酸水,口中粘腻不爽。

追询得病始末,始知患者素体阳虚,平日即觉胃寒膝冷,食少肢软。

病后倍感困乏无力,食入则吐,不以为意。

后被车间同事看出脸色发青,敦促就医,一查GPT已高达500单位,愈服药愈觉不能支撑。

据上证情,属劳倦内伤,寒湿浊邪阻塞中焦气化所致。

既无黄疸见症,何所据而用茵陈蒿汤?以阳虚之体,寒湿之邪,复加寒凉攻泻妄施,无怪中阳日困。

且脾胃为后天之本,必赖先天肾阳之温煦,始能蒸化水谷。

今误投苦寒,先伤脾阳,后及肾阳,阴寒肆虐,永无愈期矣!其面色黧黑,腰困如折,即是明证。

当以温药治其本,芳化治其标:党参30克,灵脂15克,公丁香、郁金、吴茱萸、肉桂、藿香、佩兰、炙草各10克,炒麦芽60克,生半夏20克,泽泻18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姜汁10毫升(对入),3剂。

5月11日二诊:药后呕止,胀消,食纳大增,日可进食1斤多,开始想吃肉类。

唯腰困仍著,予原方加肾四味120克,胡桃4枚,7剂。

11月16日,患者从孝义来信,知药后肝功阴转,体质较病前更好。

并寄赠名家医著3册,以表寸心云。

三、急性肝炎误治变症高香香,女,30岁,灵石煤矿工人家属。

1983年6月27日初诊。

1979年初患急黄肝炎,经治3个月,服茵陈蒿汤加味方70余剂,计茵陈3000多克,板蓝根2000多克,栀子、大黄250克。

黄疸虽退,肝功持续不降,GPT120单位。

日见食少神疲,畏寒肋痛。

又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方20余剂后,变生经闭、厌食、腹胀而呕涎沫,亦已3个多月。

面色萎黄无华,肋间刺痛不休。

痛作时按腹弯腰,头汗淋漓。

近日更增腰困如折,足膝冰冷,小便不禁。

脉细,左关特弱,舌淡,苔灰腻。

已成迁延性肝炎,病程长达5年。

证由过用苦寒攻下,损伤肝、脾、肾三脏之阳。

又过用辛散,致气血耗伤。

脾胃为后天之本,恶湿又主化湿,此经一伤,气血生化无源,故面色萎黄,食少经闭。

肝为人身元气之萌芽,过用辛散攻伐、苦寒解毒等品,致伤肝气。

肝寒则络脉滞,故胁痛不休。

肝虚则自顾不暇,木不疏土,土气更壅,故见厌食腹胀纳呆。

肾为先天之本,人之有生全赖命火之温煦,肾阴之濡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