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作文训练文档
2017高考3卷英语作文

2017高考3卷英语作文I remember the day I first learned to ride a bike. It was a hot summer afternoon, and I was determined to conquer my fear of falling. I wobbled and swerved, but eventually, I found my balance and felt the exhilaration of freedom as I pedaled down the street.One of my favorite childhood memories is building sandcastles at the beach. The feeling of the warm sand between my toes and the sound of the waves crashing against the shore is something I will never forget. I would spend hours creating elaborate structures, only to watch them get washed away by the tide.I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the stars. On clear nights, I would lie on the grass and gaze up at the twinkling lights above. I would make up stories about the constellations and imagine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travel through space.There is something magical about the first snowfall of the year. The world becomes quiet and still, and everything is blanketed in a layer of pristine white. I love the feeling of crunching through the snow and the way it sparkles in the sunlight.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experiences of my life was traveling to a foreign country for the first time. Everything was so different – the language, the food, the customs. It was both exhilarating and terrifying, and it opened my eyes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ld.I will never forget the feeling of accomplishment when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All those years of hard work and late nights finally paid off, and I felt a sense of pride as I walked across the stage to receive my diploma.The sound of rain tapping against the window has always been comforting to me. I love curling up with a good book and listening to the rhythmic patter of the rain outside.It's the perfect way to relax and escape from the busyness of everyday life.In conclusion, life is full of unforgettable moments that shape who we are. Whether it's learning a new skill, experiencing the beauty of nature, or overcoming a challenge, these moments stay with us forever.。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7篇 .doc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7篇点评: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
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篇:2017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点评(二)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的材料“通过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可谓是国际视野,全面驱动,奏响时代最强音。
2017全国丙卷语文作文

2017全国丙卷语文作文青春是一首歌,歌里充满着欢乐与忧伤;青春也像一条河,河水奔腾向前永不回头。
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总喜欢唱起这首熟悉又陌生的青春之歌,却从来没有想过在十几年后或许还会如此地去哼那首歌曲——因为太多东西都无法改变了…然而,在高三的日子里,每个人似乎只剩下了沉重和疲惫,到底何时才能卸下负担呢?于是,作业就成了学习的唯一目标,可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真实的感受是否仍是快乐吗?我常常在反问自己:难道今天的你是昨天的翻版吗?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窗外空***的月亮,内心总泛起阵阵孤独,家长在耳边催促,老师在台上讲课,同学们埋头奋笔疾书……无形中给我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很想发泄出来,但真正敢怒不敢言,甚至连牢骚都不能说,整日沉浸在抑郁中的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迷失了方向。
青春不应被抱怨,更不应被叹息所代替,也不要轻易将自己定格在“晚睡族”、“电脑族”、“手机控”的框架里,请不要忘记“忙碌”是为明天做准备!正如泰戈尔说的那句话:“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放下你所谓的休闲娱乐吧,拿起书本,用知识丰富自己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知识的海洋才是你最终的归宿,如果想获得智慧,先必须让自己渊博起来。
让我们珍惜好时光,让灵魂跟上脚步!把握住属于自己的青春,因为她仅仅属于现在,只属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凋零枯萎。
让我们共勉,一切还未完成的事情还需努力,尚未完全到达的远方还需跋涉。
我相信,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勇往直前,只要奋斗,梦想就能触手可及,只要追求,幸福就会不期而遇。
亲爱的朋友,愿你打点好行装,收拾好心情,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最后送你一段美文:要像一株挺拔的树,在寒冷季节依旧能傲然屹立,没有风雨没有折磨,没有惊涛骇浪,平安,顺利,理想就一定能够抵达彼岸。
2017语文高考安徽卷作文题目和范文(共5篇)

2017语文高考安徽卷作文题目和范文(共5篇)高考,作文,安徽,题目,语文篇一: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各地模拟作文题100题(附立意参考)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各地模拟作文题100题(附立意参考)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结束】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在《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一文中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笔记却记得越来越少。
上课,我们可以下载相关课件、拷贝老师的PPT、上网搜到需要的内容。
看起来学习的方式更加轻松了,但并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有些知识变得似是而非,有些观点变得人云亦云,有些宝贵的想法一闪而过。
海量信息的冲击淹没了我们对知识的选择与吸收,许多知识还没有好好消化就成了过眼云烟。
该文提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仍要拾回课堂记笔记的传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高度加高到100米。
2017高考天津作文4篇 .doc

2017高考天津作文4篇人生的旅程中,有的旅程虽时间不多,却令我们永生难忘。
前不久的射阳两天之旅,就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乘车去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一路上,兴奋的我们差一点一路高歌,每个人都有抑制不住的喜悦。
车刚一停下,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下车。
啊!好一个蓝天白云下诗情画意的地方。
在这儿,天仿佛更蓝,草仿佛更绿,整个人都沉醉了。
不过接下来的体能训练很快让饿哦们头脑清醒过来,别忘了,我们可是来磨砺意志的!第一节课叫做“自保自极”。
在这儿,我们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也学会了如何保护生命之安全,还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一些抵抗灾害的知识。
保护自己的生命后,当然还是要维护国家安全的。
在“国防”课程中,我们学到了一些国家安全保卫方面的知识,还亲自学习射击,体验射击的乐趣。
最令人兴奋的恐怕要是“军事训练”了。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学了这么多保护生命安全的知识,不实践一下怎么行?梅花桩,三米跳台,五米跳墙……一个个有趣而危险的活动,无不吸引着我们,大家跃跃欲试,都想尝个鲜。
不过,嘴上逞能不算真本事,真到那儿,别说当英雄了,看都不敢看,教官不住的鼓励我,再加上老师的帮助,终于通过了考验,可是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如果你认为已够刺激了,那你可就错了,更惊险的还在后面,8米高的跳板,让人看了就害怕。
可没有办法,只得一步一步爬上去。
每上一步,都有种晕眩的感觉,内心的紧张化成了掌心的汗珠,我觉得自己都快不能呼吸了。
终于到了顶峰,腿越来越哆嗦了。
教官不住地喊:“蹲下,双手抱胸,跳下来!”我却慌了神,后来好不容易在大家的鼓励下条下来,我慢慢睁开眼睛。
那一瞬,蓝天仿佛更蓝,云朵似乎更白,我也成了小鸟,无拘无束地飞翔着。
回到地面,我长舒一口气,啊!我终于战胜自己了。
美妙的旅程很快接近尾声。
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的教官,他们让我更加坚强,不仅战胜了恐惧,也对未来,对梦想充满信心。
它将化做一颗宝石,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宝盒里。
三: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试题: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高考三卷作文

2017高考三卷作文
2017年高考三卷作文题目,人生需要理想。
范文参考:
人生需要理想。
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理想,而理想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不断奋斗,不断超越自我。
因此,人生需要理想。
首先,理想是人生的动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
挑战。
而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在困难面前坚定不移,不断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比如,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有了理想,他们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次,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人生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有方向,有
了方向才能不迷失。
而理想正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它给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他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而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理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失去的,但理
想是不能失去的。
因为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奋斗,不断超越自我。
正是因为有了理想,我们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综上所述,人生需要理想。
理想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不断奋斗,不断超越
自我。
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理想,而理想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理想,让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2017年全国3卷作文及范文,已更正

2017课标全国Ⅲ作文题目及范文(参照《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书,已校正。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1)看材料信息,拓宽思路可粗略对材料加以分析。
前两句,从社会国家角度谈高考的积极意义;第三句,从个人角度谈高考的影响——激扬梦想,牵动喜忧;末句,从历史的角度看高考改写历史、创造历史等意义。
(2)看写作要求,确定写作重点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故题目要用心拟,争取出彩。
如果写“我看高考”,重点在“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理解,注意结合材料,运用历史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谈出自己对高考的独特理解。
此题最适宜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
如果写“我的高考”,重点在“我”上,要写出“我”与高考的关系,即高考对“我”的影响、启示,“我”对高考的理解、感悟。
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抒情散文。
(3)参考立意①高考成就踏实人生。
②高考成就坚强、忘我品格。
③人生处处是高考。
④高考意味着用拼搏赢得尊严。
⑤以高考的公平公正来规范社会准则。
[例文1]我的求知,我的根——我的高考1978年,是爷爷的根系深扎入地,枝干开始繁茂的时候。
爷爷瘦,却极精壮。
茂密的毛发从突起的毛囊里长出来,覆盖在那两条肌腱坚实的腿上,鼻孔下的地方一茬儿青。
他昔年在学校里念过书,做知青时又是队里的劳模,正如他后来对我说,这庄稼不是一日长起来的,得先等它长根,根长齐整了,这庄稼的籽粒才饱满、才踏实。
2017年高考作文训练材料

2017年高考作文训练材料第一篇:2017年高考作文训练材料2017年高三作文训练最后冲刺材料1.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
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文题解析】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
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
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
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
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
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阅读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第二次作文训练
作文题目:阅渎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一枝花开在去往春天的路上,安安静静,不争不吵。
我问:你为什么不在春天里开放呢?她说:春天太拥挤,何必凑热闹!我问:在去往春天的路上你不觉得寂寞吗?她说:正因为寂寞,所以我要开放,以消除一季的寂寞。
我说:等春天过了,游人就都走了。
她微笑道:我开过了,何必在意游人呢?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作文,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审题立意:
角度一,“我•问的角度可立意为: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个人要融入集体,不能游离于集体之外。
角度二,花的回答,又分为三个次级角度:1从“我•与••花•的第一轮对话,可立意为做人要有与世无争、淡然处之的处世态度,2第二次花的回答中可立意为:处于花季的年青人要有责任感,勇于担当;要甘于寂寞,勇于奉献,3花的第三次回答,体现了花专注于自己的独立绽放,不因是否有游人欣赏而営忧,由此可立意为:不随波逐流,做好自己,保持人格独立之重要。
角度三,从材料的整体看,可立意为: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价值;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卑,
命题思考:第一次普特大师的命题,是建立在具有思辨意义基础上的,故调动了学生感思的神经,使之写出了不少有一定深度的佳作。
但有不少学生在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方面存在缺陷,如文体不清(编故爭)、结构混乱(不少学生议论文主体结构不清)、观点不鲜明(文章读下来搞不淆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认识)、内容空洞(没有丰赂的材料,只有干巴巴地说教)等,鉴于此,本次提供一个故爭性的能多个角度立意的材料,要求写议论文,从而规范其议论文体的写作。
标题参考:从故爭••我•的问话中——一枝独秀不是春;融入集体,绽放自我
从“花•的回答中——不争不吵,淡然处之
勇于担当;铁肩担道义;甘于寂寞,勇于奉献(若拟为••尽享孤独•偏題)
高标独立;玉妆于成;不见赏不自卑
参考例文:
不从众,做自己来
梅花不争春,独开汉水滨边,吹香弄影,黯淡了一山春色.成就了一世美名。
溪水不争流,叮咚山林幽壑间,清澈婉转,照映西子的容、二乔的貌,不负一生清誉。
人也不从众,即使要遗世独立,也要循着心灵的指引,做自己,给世界留下个巍峨背影。
本文庄子不从众,他便让世人都随着他一起逍遥渭水,逍遥天下。
当别人都着纶巾、持羽扇,站在楚王座下,痛拍栏杆,直欲把胸中丘壑吞吐的时候,他却破衣敝履,独钓渭水滨边;当别人恨不能把自己比作光芒四射的太阳,可以洞彻一切的时候,他却指着衔泥而行的乌龟,对身后楚官淡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当别人对亲的的离去而痛哭流涕、情难自己的时候,他却背对亡妻鼓盆而歌。
他唱的什么?无非"羽化而登仙兮,却离伤
即使现在,我们高吟“圣人无功,至人无名"的时候,他已作古,乘着鳗化的鹏“扌专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他之身殁,不幸却又幸甚。
他不从众,便让人即使望眼欲穿,也难望其项背。
屈原不从众,他便让汩罗江水都随他澎湃千年、滋养千年。
那时,怀王的身侧已无他的立足之地了,身后是郑袖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身前是令尹子兰的肺腑之言,言之肺腑。
他不能从俗,他便行吟泽畔:“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他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啜其糟而哺其醴,他只好指天则问:"指九天以为正兮,其惟灵修之故也”。
不!他还不愿随众而降.只好举身赴清流了。
本文来自语文茶
他没有从众,他是他自己,他也是我们的先祖。
时至今日,还有谁不从众?方文山,那个钟情于诗情画意的男子。
他用笔勾勒那素胚青花,即使笔锋由浓而淡,那韵致也通过麦克风为江山染上印迹;他用眼看穿千里之外,即使只寻得一行青苔,也绿了那江南两岸;他用心感悟东风,在这荒草蔓烟的年代,让那浓词艳句都黯淡了颜色。
还好,他不从众,他用自己的独特坚守为我们奉上了诗情如风。
从众为众,不从方立。
立之有骨,自己为骨。
名人名言材料作文:1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II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
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第二步:抓关键词。
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欣赏■•换成其他词。
第三步:理清关系。
要注意分析■■欣赏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名牌学校",也就意味着■■当自己比他人出鱼的时候“;而同样,"欣赏自己“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三四流学校•,也就是说"当自己不如他人的时候-。
这个关系理清楚了,对于我们准确立意十分关键。
第四步:准确立意,结合上述的分析,再整理一下语言,可以立意为:人在高处时,我们需要欣赏他人;人在低处时,我们需要欣赏自己。
也可以从两句中任选一句来立意。
2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
许多名人名言类材料都罡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现实生活中时新材料作文:1这几天,51岁的永康男人张永康火了,他自己却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只不过是跟往常一样,抱着82岁的母亲在江边唠嗑.结果这一幕被人拍下,还发到了朋友圈,一时间被好多人转发。
张永康说,自己做的这一切,不值一提,“因为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抱着我,现在轮到我抱着她了。
”这则新闻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受?
・2这是一个一切都发生得太快的时代,有人以为说的话可被风吹走;有人以为做的事可被时间遗忘;
有人站在高楼大厦的顶端,却再也望不见家乡。
家园废失,我们模糊的不仅是以往生活的印迹,我们的精神也极易迈上虚无之途。
房屋可以推倒,精神家园不能废失。
我们不希望高楼大厦里的人
群,内心茫然,无所依待;我们希望家园里种上我们最希冀的花朵,并能优雅绽放、散发芬芳。
・请以家园里最希冀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童。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2015年6月27日,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的小品《木兰从军》中,贾玲塑造了一个贪吃、
花痴、胆小怕事的花木兰形象。
7月9日,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出公开信,要求节目组道歉。
7月18日晚,节目主角贾玲在微博上发文道歉:“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
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
感谢对我批评教育的观众”。
之后,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在微博上为贾玲的道歉点赞,称她开了好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橡?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
自拟标
题。
立意角度:1从贾玲公开道歉的角度看;2从贾玲表演的节目看;3从六小龄童看;4从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出公开信的角度看:维护正能量.敢于批评。
5从整体看:弘扬文化传统,不能践踏英雄形象,要维护正能量。
古诗材料作文:朱熹: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黑暗终会过去,风浪终会平静,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是不可遏止的现代诗材料作文:钟总在我们耳边/嘀嗒嘀嗒/告诫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用双手把握
命运的脉动/将自己的身影雕刻在/历史的版图中。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
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果实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指导】
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还是新材料作文。
材料提供的是一则寓言。
这则寓言故事中有飞禽、走兽和大树
三个对象。
三个对象有分为两类。
一类以树为材料的主体,一类是以飞禽、走兽为材料的客体。
材料拿飞禽、走兽和大树来说事.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