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管理速成学程(北服艺术设计速成学程)

合集下载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掌握对材料的应用等
工艺特性,以及对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2.通过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形式法则的变化规律、服装的结构分类与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意识、服装艺术素养和服装艺术的鉴赏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服装设计的各项技术技巧进行创作。

4.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律和要求,以及服装设计教育的独特性,掌握服装设计教学的方法。

5.能结合实际需要,将服装设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弘扬个性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韩静张松鹤编著.《服装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袁仄等编著.《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晓刚等编著.《时装设计艺术》,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公凯卢辅圣编著.《染织与服装设计》,上海书画出版,2003年4月版
《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服装设计大学生学习计划

服装设计大学生学习计划

服装设计大学生学习计划导言服装设计是一门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艺术,它涉及到纺织品、剪裁、时尚、色彩、造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随着时尚产业的日益发展,服装设计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设计能力。

下面,本文将就服装设计大学生的学习计划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一、学习目标1. 深入了解服装设计相关知识:学习并掌握服装设计技巧,包括剪裁、缝纫、纺织品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了解时尚潮流及相关历史文化。

2. 提升设计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风格。

3. 掌握相关软件使用技巧:学习并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相关设计软件的使用,提高图形设计水平。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及文化艺术素养:通过参与课外活动、文化交流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

二、课程学习计划1. 了解服装设计相关基础知识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先从基础知识入手。

通过学习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了解服装历史、纺织品材料、剪裁、缝纫、服装结构、服装制版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基础课程包括:服装与纺织品原理、历史与现状分析、服饰文化与艺术、服装设计基础等。

2. 提升设计能力服装设计的核心是设计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要有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风格。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参加相关的设计大赛、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同时,可以寻找一位资深的导师,与其交流学习,向其请教设计心得和经验,从中受益匪浅。

3. 掌握相关软件使用技巧在当今时代,设计软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应该学会并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

这样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创意呈现出来,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4. 参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也是学习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参加社团、参与义工活动、实习等方式,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北服《服装设计元素》教学大纲及实习大纲

北服《服装设计元素》教学大纲及实习大纲

《服装设计元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服装设计元素课程编号:07102英文名称:FashionDesignE1.ements适应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总学时数:62 学分数:4理论教学时数:32 实习教学时数:30执笔人:编写(修订)日期: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该课程为艺术设计(服装)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服装)本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如:素描、速写等)和部分专业课(如:服装设计原理、服装工艺基础等)之后所开设的服装设计的专业课程,是必修课。

课程目的:1.造型设计是服装设计元素的主要学习内容。

该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设计基础三大构成、服装效果图、服装工艺、立体裁剪、服装心理学、中外服装史等课程衔接;2.了解和掌握服装款式造型、色彩搭配、材料运用的方法和原理;3.培养创造力与服装设计的思维能力;4.学会根据流行理论进行款式设计,从而使学生在服装设计中掌握服装的流行规律;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增强后续课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动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讲授内容第一章服装风格设计第一节确定艺术形式第二节结合流行趋势第三节经济技术配合本章重点(难点)掌握:艺术、技术的发展对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第二章服装款式设计第一节服装外轮廓第二节服装内结构第三节款式变化方法本章重点(难点)掌握:款式结构的变化第三章服装细部设计第一节部件设计第二节结构线设计第三节局部设计与整体意识本章重点(难点)掌握:局部设计与整体意识第四章服装色彩应用第一节色彩的认识第二节色彩的把握第三节流行色与常规色本章重点(难点)掌握:服装的色彩搭配第五章服装材料设计与应用第一节材料的认识第二节材料的运用第三节材料的再创造本章重点(难点)掌握:材料的再创造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习教学和作业练习。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对服装造型知识的掌握和实习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习计划

中国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习计划

中国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习计划在今天的时尚产业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作为中国大学生,选择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中国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规划。

一、专业概况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中国大学文科类的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生将学习服装设计原理、面料知识、流行趋势分析、手工制图技巧以及CAD设计软件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面料认识、人体比例、服装样板绘制等。

同时,还需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2. 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学生应培养对时尚潮流的敏感度,掌握设计元素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3.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如设计实训、实习等,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并通过与时尚行业人士的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学习计划1. 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将学习服装设计理论、面料知识、时尚色彩学、时尚趋势分析等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2. 创意设计课程学习:学生将参加创意设计课程,包括服装绘画、服装造型设计等。

这些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3. 实践活动参与: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设计实训、参观时装展览、实习等。

通过参与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与时尚行业人士进行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

四、个人发展方向1. 设计师:毕业后,可以从设计助理开始,逐步积累经验,成为一名独立的时装设计师。

设计师需要具备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能够捕捉市场需求并设计出独特的服装作品。

6240702_谈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服装设计课的教学方法

6240702_谈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服装设计课的教学方法

20132谈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服装设计课的教学方法陈卓林(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118000)〔摘要〕针对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服装设计课的教学提出了实践教学法,分析了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并且论述了以实践为手段,运用二次设计法进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服装工艺技术;服装设计;实物教学;二次设计〔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389(2013)02-37-03谈到服装设计课总会想到艺术性、多元性。

服装设计本来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的统一体,以实践能力见长。

而艺术设计能力见短的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如何上好涉及到艺术内容较多的服装设计课,看起来是有些难度的。

服装设计即是一种产品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创作。

因此,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服装设计师就显得至关重要。

曾被誉为“时装之王”的法国高级时装设计大师克里斯汀.迪奥就是具备了建筑、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位时装界的巨匠,这样的高度似乎不适合本专业的培养方向,如何能以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服装的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呢?鉴于此,经过了几轮的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服装设计的教学,逐渐形成了适合服装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以动手为主的、实物教学方法。

一、服装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分析就生源,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无任何服装专业知识和绘画的基础,但文化课基础较好,接受的是系统的高中文化课程教育,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类是职业高中生源,有一定的服装基础知识和绘画能力,但文化课基础较薄。

本专业非艺术设计专业,是以服装工艺技术为主,面向服装企业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服装工艺技术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服装样板设计与制作、服装工艺设计与制作、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理单与跟单、服装面辅料采购等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硕士课程表(12研第一学期)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硕士课程表(12研第一学期)

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12研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部2012年7月18日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中国画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油画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插画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

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雕塑艺术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公共艺术设计方向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方向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服装设计与品牌管理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品牌与皮革产品艺术设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现代首饰艺术设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年级:2012研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注:1、没有安排教室的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3、听课研究生名单开课一个月后通知任课教师;2、使用一卡通开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8193);4、正式上课时间:2012年9月10日(教学周第二周)。

考研北服学习计划

考研北服学习计划

考研北服学习计划一、个人基本情况我叫张三,今年准备参加北京服装学院的考研,专业是设计学。

我本科毕业于某985高校设计专业,成绩中等。

在大学期间,因为对设计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经常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相关实践与研究。

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我希望通过考研后,能够在北服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二、学习计划1. 确定目标我对考研北服的学习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通过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为将来的设计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首先需要明确我的学习方向,就是要提高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

2. 制定详细计划(1)基础学习在基础学习方面,我打算从最基础的课程内容开始复习,包括设计理论、设计史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些知识既是对我的专业基础的提升,也是后续高级学习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我打算每天投入10小时的时间,认真学习和复习相关知识。

(2)提高实践能力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我打算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学习各种设计技巧,并进行大量的设计实践。

此外,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实习机会,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将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反馈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

(3)联系相关师资我打算联系北服的一些老师和学长学姐,向他们请教学习经验和技巧,以及参加他们的实践项目。

希望通过这些交流,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和设计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4)提前准备考研材料在考研前准备阶段,我会提前准备好考研所需的复习材料和相关资料,以及模拟题目,做好复习和考试准备。

三、每日学习时间安排我的学习时间安排大致如下:早上:7:00 - 9:00 复习设计理论课程上午:9:00 - 12:00 参与设计实践项目和练习中午:12:00 - 13:00 午休下午:13:00 - 16:00 参与实践项目和练习下午:16:00 - 18:00 复习设计理论课程晚上:18:00 - 20:00 休息晚上:20:00 - 22:00 复习考研相关知识和准备材料通过以上的学习安排,我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成功考取北服研究生。

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艺工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艺工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第46卷第3期2024年3月V o l .46,N o .3M a r .,2024文献引用格式:闵胜男,李宏伟,王建明,等.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 ].纺织科技进展,2024,46(3):60-63.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闵胜男,李宏伟*,王建明,张 梅,王晓春(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摘 要:基于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对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北京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方向)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纺织品的 绿色制造㊁色彩赋注㊁功能实现 ,对 艺工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㊂设立并改革一批专业课程,逐步形成具有 基础培养 兴趣培养 深度培养 3个循序渐进的培养阶段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承的 艺工融合 轻化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㊁教师育人水平等的综合提升㊂研究成果为后续传统工程专业 新工科 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和可借鉴模式㊂关键词:轻化工程;艺工融合;课程体系;新工科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0356(2024)03-0060-04收稿日期:2023-08-24;修回日期:2023-09-21基金项目:北京高等教育 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2110012002);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B P H R 202203063,B P H R 20220306);北京服装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 G 2109);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第一作者:闵胜男(1987 ),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㊂*通信作者:李宏伟(1968 ),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E -m a i l :c l yl h w@b i f t .e d u .c n ㊂ 轻化工程专业是围绕改变和改进纤维材料的服役行为㊁以化学化工为主要手段的工程类本科专业,在办学方向上细分为制浆造纸㊁纺织染整㊁皮革工程和添加剂化学与工程等方向[1]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对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科交叉融合㊁协同共促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2-4]㊂轻化工程专业作为纺织服装产业教育链上贯穿服装设计与工程㊁纺织科学与工程㊁艺术设计学的纽带,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㊁艺术与工程融合㊁设计与工程兼修的天然优势[5-8]㊂基于 新工科 发展需求和学校的优势特长,北京服装学院轻化工程专业的 艺工融合 办学特色逐渐展露㊂秉承 立德树人 的教育理念,面向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战略和服务首都 四个中心 定位㊁服务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需求,紧紧围绕纺织品的 绿色制造㊁色彩赋注㊁功能实现 ,构筑 艺工融合 教育教学体系,培养掌握专业及相关交叉学科知识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9]㊂在原有工程教育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强调 纺织品色彩赋予与功能化 的专业培养特色,通过梳理 艺工融合 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和课程内容,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逐渐建立并完善了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㊂1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轻化工程专业为传统的工科专业,根据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以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本身具有完善的工科课程体系㊂在符合这些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授课内容㊁教学实践环节的调整㊂通过梳理原有课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要,从通识教育㊁学科基础㊁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课程4个梯度建立起内容合理㊁逐层递进的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㊂实践贯穿始终通识教育以科技创新助力时尚设计实现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图1 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调整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在一个完整的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周期(4年)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分为3个阶段:基础培养(通识教育㊁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支撑)㊁兴趣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㊁深度培养(专业拓展课程支撑)㊂结合学院现有实践中心及教学㊃06㊃平台完善实践教学过程㊂人才培养特色体系如图2所示㊂贯彻全程、三级连锁、逐级推进基础培养兴趣培养深度培养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工程基础教育纺织品色彩与功能导论服饰美学鉴赏人文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物理文明与艺术人人爱设计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服装的时尚与功能……毕业论文纺织色彩学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料化学智能可穿戴技术皮革奢侈品材料纺织品概论服装学概论认识实习功能化综合实验色彩综合实验创意手工染服装科学养护纺织品染色印花纺织品整理绿色染整新技术功能智能纺织品纺织品生态检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课题大学生实训计划传统非遗讲座及实践图2 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融合 特色支撑课程与实践体系2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的重点课程和培养路径2.1 第一阶段:基础培养在低年级,改革课程内容㊁授课方式,使学生建立并强化对轻化工程专业纺织品色彩与功能方向的专业认识,了解专业在纺织服装设计中的纽带和支撑作用㊂涉及工程类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如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四大化学 等,为学生打牢打实工程基础,为未来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㊂增设纺织品色彩与功能导论课程,通过纺织服装色彩与功能科技史㊁专业前沿技术与科技成果㊁服装色彩与功能方面的产品案例分析以及行业优秀导师座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并强化轻化工程专业纺织品色彩与功能方向的专业认识,初步形成艺工融合的思维,理解服装色彩的实现形式和方法㊂结合行业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增设 服饰美学鉴赏 ,通过服饰色彩与功能赏析,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㊁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同时要求学生在公共选修课中选修艺术㊁人文类课程,如 当代公共艺术 服装的时尚与功能物理文明与艺术 等,提高学生的艺术㊁人文修养㊂以此,加深艺工融合思维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㊂2.2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调整课程内容与承载,培养学生艺工融合思维,提高专业认识,达到热爱专业㊁努力学习的目的㊂涉及课程: 纺织色彩学 纤维化学与物理 染料化学 智能可穿戴技术 纺织品概论 服装学概论 ,以及实践环节 创意手工染 认识实习 纺织品色彩综合实验纺织品功能化综合实验 等㊂纺织色彩学课程,主要为提高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在色彩管理与科学表达以及色彩方面的鉴赏力,以科学手段对色彩与图案进行分析㊁表征与实施,体现艺工融合㊂实践中调整授课内容,聘请艺术类专业教师为学生讲授色彩的实现方法,并结合纺织品色彩流行趋势研究等,实现行业对专业人才亟需的时尚趋势分析㊁预测能力的培养㊂ 服装学概论 纺织品概论 在纺织服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流行面料㊁色彩图案等内容的检索与设计方法等㊂ 纤维化学与物理 染料化学 智能可穿戴技术 在课程内容上依据各自知识特点渗入艺术表达与呈现㊁时尚纺织品设计等相关内容㊂ 创意手工染 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主要内容为传统非遗手工染色与印花,例如扎染㊁蜡染㊁手绘等技艺的实践与基本原理,使学生理解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㊂实践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自由组合,相互取长补短,将创意以最佳的形式在纺织㊁服装面料上完美呈现,真正意义上体现艺工融合㊂优秀学生作品如图3所示㊂图3 学生优秀艺术染色作品认识实习 纺织品色彩综合实验 纺织品功能化综合实验 分别以产业认知实践㊁创意纺织产品开发㊁纺织品功能化㊁时尚化加工为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体验纺织产品从设计到实现的完整过程,实现产品色彩与功能的完美呈现㊂2.3 第三阶段:深度培养充分贯彻实施艺工融合模式,使学生在扎实掌握轻化工程专业前沿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个性,提高艺术修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㊂涉及课程: 纺织品染色印花 纺织品整理 绿色染整新技术 功能智能纺织品 服装科学养护 纺织品生态检测 毕业设计 等;同时,辅以各类学科竞赛与创业计划㊁大学生实训计㊃16㊃第3期 闵胜男,等: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第46卷第3期教学研究划㊁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入㊂轻化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纺织品染色印花 纺织品整理 突破原有的染色与功能整理基本理论及工艺讲授,进一步借助纺织品色彩与功能化来实现科技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㊂增加了计算机测色配色内容,助力色彩的完美呈现,并用于指导传统手工创意印染作品的实现;突出数码印花理论与实践,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数字化印花技术的发展㊂ 绿色染整新技术功能智能纺织品 服装科学养护 等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艺工融合教育的延伸,课程内容要求不仅强调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要充分体现相应内容的艺术展现㊁艺术设计㊁艺术的作用与美,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意义,同时关注可持续和智能化发展的社会责任㊂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在艺工融合的造诣上达到较高水平,为艺术类专业输送具有工科基础和较高素质的研究生,扩宽学生的就业出路㊂毕业论文阶段是深化 艺工融合 教育的最重要课程㊂此阶段通过兼顾科学与艺术的科研项目,或工科与艺术类教师合作,在艺术设计课题的基础上融入科学研究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研究能力㊂学生利用纺织品色彩与功能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将其与艺术设计和制作相结合,完成毕业论文,真正做到艺工融合,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㊂如课题盘扣的上浆工艺与艺术设计中,学生将盘扣制备过程使用的面料以及上浆工艺进行了科学研究,设计制造了独特的㊁有艺术与使用价值的盘扣(图4);获得了首届北京市大学生文创大赛二等奖㊂在课题变色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中,学生研究了微胶囊的制备工艺㊁印花工艺等科学问题,并将变色微胶囊应用于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图5),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工融合㊂在数码印花仿扎染㊁蜡染㊁仿牛仔㊁仿刺绣㊁仿色织㊁仿水渍色等课题中,通过数码印花技术实现多种面料外观效果(图6)㊂3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的育人效果项目紧紧围绕 艺工融合 理念,改革课程体系㊁突出立德树人㊁加强实践教学,并不断总结提升,取得了突出成果㊂3.1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创意手工染等课程中强调纺织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精神内涵,邀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课堂,充分发挥传承人丰富的实践经图4 盘扣设计(毕业论文)变色前变色后1-11-21-31-41-11-21-31-4图5 变色微胶囊丝网印花(毕业论文)图6 数码印花仿牛仔(毕业论文)验,以及传统手工印染艺术底蕴的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文化自信㊂不仅提高了艺工融合专业特色的可操作性,也激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核自觉传承应用于作品的创新设计中㊂3.2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通过每年举办全校性 创意手工染色大赛 ,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期间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有利条件,提高学生主动探索㊁主动学习的能力㊂这种方法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工科学生在自己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尝到了艺㊃26㊃术创作的成功,达到了艺工融合的效果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采取以轻化工程学生为主,引入艺术类学生组队参加比赛的方式,加深艺工融合实践㊂在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㊁北京市大学生文创大赛㊁毛纺协会 唯尔佳 优秀新产品设计评比等创新创业竞赛中屡有斩获㊂与此同时,依托校内纺织品色彩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人才培养,丰富和拓展了实践基地 本硕协同 育人的内涵㊂3.3专业教师综合育人能力提升以艺工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带动教研室教师思考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以自身发展带动课程和专业进步㊂同时,促成了本专业与产业链上相关艺术设计专业教师㊁设计师的交叉融合,通过联合培养学生㊁联合实施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促进了跨学科教学团队的组建与教学经验的分析借鉴㊂推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㊂4结束语经过一系列课程内容梳理与调整,在理论教学期间穿插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对色彩与图案设计的科学理解㊂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同时完善相关课程内容及资料,形成了有机㊁系统㊁循序渐进的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㊂上述探索,为相关专业实施 艺工融合 培养提供了具体㊁可操作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也为具有突出行业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㊂参考文献:[1]王柏华.关于轻化工程专业内涵的学科认识[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0,20(6):73-77.[2]高云兵,高山,骆王琴. 艺工融合 教育模式的融合机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58-62,76. [3]廉祎,张春庆.学科交叉艺工融合:新工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报业,2021(8):90-91.[4]黄荣川.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J].科技视界,2021(9):148-150. [5]王鹏,陈磊,肖航.面向 新工科 的轻化工程(染整)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2):166-169.[6]罗建勋,马贺伟,李书卿,等.基于O B E理念的工科专业集中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皮革,2021,50(9):79-82,86. [7]黄鑫.‘轻化工程科技进展“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2,32(5):103-105.[8]姜言,刘秀宇.轻化工程学科前沿技术进展的教学改革探新[J].广州化工,2021,49(12):210-212.[9]周星,贾荣林.新文科建设:创设时尚和艺术 艺工融合的优势[J].艺术设计研究,2021(1):119-126.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 o f A r t-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C u r r i c u l u mS y s t e mf o rT e x t i l eC o l o r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u n d e r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N e wE n g i n e e r i n gM I NS h e n g n a n,L IH o n g w e i*,WA N GJ i a n m i n g,Z HA N G M e i,WA N G X i a o c h u n(S c h o o l o fM a t e r i a l sD e s i g n&E n g i n e e r i n g,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F a s h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B e i j i n g10002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 t h e d e m a n do f 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t e x t i l e a n d f a s h i o n i n d u s t r y f o r c o m p o u n da p p l i e d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t e c h n i c a l t a l e n t s,t h e l i g h t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m a j o r(d y e i n g a n d f i n i s h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i r e c t i o n)o f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a s h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b i n e s i t s o w n s c h o o l-r u n n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n e e d s o f t h e c a p i t a l's e c o n o m i c a n d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f o c u s e s o n t h e g r e e n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c o l o r i m p a r t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 t e x t i l e s,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a r t-e n g i n e e r i n g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 m o d e h a s b e e n e x-p l o r e d.An u m b e r o f s p e c i a l i z e d c o u r s e s h a v e b e e nn e w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 o r r e f o r m e d.W e h a v e g r a d u a l l y f o r m e d a l i g h t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c u r r i c u l u ms y s t e m w i t ht h r e e p r o g r e s s i v e t r a i n i n g s t a g e so f f o u n d a t i o nc u l t i v a t i o n i n t e r e s t c u l t i v a t i o n i n-d e p t hc u l t i v a t i o n , a n d t h e a r t-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 l i g h t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w i t h p 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c o m p l e m e n t i n g e a c ho t h e r,w h i c hh a s a c h i e v e d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s t u d e n t s'p r a c t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a n d t e a c h e r s' e d u c a t i n g l e v e l.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p r o v i d e v a l u a b l e i d e a s a n d r e f e r e n c em o d e s f o r t h e s u b s e q u e n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n e w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p e c i a l t y.K e y w o r d s:t e x t i l e c o l o r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a r t-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c u r r i c u l u ms y s t e m;n e we n g i n e e r i n g㊃36㊃第3期闵胜男,等: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 艺工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第46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管理速成学程(北服艺术设计速成学程) BIFT Fast‐track Art and Design Management Course前言:我们所处的职业工作领域中,充斥著还未准备好就已经开始埋头苦干的工作伙伴,当前艺术与设计界管理人才专业知识的不足,是让这个行业有如股票般起伏不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弥补从事艺术与设计相关产业的广大需求,北京服装学院、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与义大利网络电视频道(TELEVISIONET)联合聘请柏林、纽约、北京与台北等地与产业格斗多年的顶尖管理专家,将其过去所受到种种的痛苦与错误经验,在非常短的学时安排中,逐一倾吐给大众,这一系列短期的管理课程,目前初步定为五门课,未来将随著市场需要再增加学门。

第一门课首发的课程将於2009年4月开始,每周末上课,全课程至2009年5月底结束,全系列课程为期两个月。

一.实施日期科目日期/时间1 品牌管理周日0900-1200 4/5 4/12 4/19 4/262 视觉艺术管理周六0900-1200 4/4 4/11 4/18 4/253 剧院管理周日1400-1700 5/10 5/17 5/24 5/314 艺术节管理周六1400-1700 5/9 5/16 5/23 5/305 网络项目管理周六、周日0900-12006/6 6/7注:每堂课人数最多30人,个别课程旁听人数最多20人完成每门科目课程,可获得北京服装设计学院授予学程结业证书二.授课师资品牌管理:易介中教授博士,红鹤顾问公司总经理、台湾师范大学文化创艺产学中心顾问视觉艺术管理:Christoph Noe,The Ministry of Art创办人、国际策展人剧院管理:Mr. Tony Stimac,北京华彬紫金剧院总监、纽约百老汇剧制作人艺术节管理:赖淑君女士,北京新乐团运营总监、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策划文化产业数字化管理:丁肇辰教授,米兰数字娱乐节总策划、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秘书长三.课程内容所有课程皆以中文直接和间接授课,多数课程以四堂课为基础,详细课程内容请见附件四.上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科技报告厅、综合楼909教室五.受众宣传路径•各综合大学以下系所:大众传媒系,公共关系系•各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戏曲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艺术研究院•各剧场,音乐厅,展览空间•各公关公司,整合营销公司,艺术经纪公司,节庆组织,企业形象部门•创意杂志,视觉及表演艺术杂志(报道)•使领馆文化处,大剧院艺术教育部六.课程费用学生社会人士每门科目(四堂课)收费RMB 1200RMB 2000注册二门科目以上每门科目收费RMB 1000RMB 1600每堂课旁听费RMB 400 RMB 550七.联系方式北服艺术设计速成学程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教学楼九层909Tel: +86 10‐84250176 E-mail:d@品牌管理─品牌核心价值实验剧场(4堂课,约12小时)Experimental Theater of the Core Values of BrandBy 易介中 教授 博士讲师简介易介中,台北人,不插电学科的教授,北服“创意大讲堂”的老师,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的专业老师,北服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副主任,实力派豪宅策划、广告、建筑设计专家,学院派先锋建筑师,城市观察与理论学者,红鹤沟通机构总顾问,“沟通杂志”主笔适合听众*专业广告以及公关公司困惑于“大广告”与“大公关”之争的经理级以上策略或创意人员 * 对于跨界思考有兴趣的文化创意产业决策、策略或创意人员*希望能够在市场检验的前提下实现理想的高级设计人员*希望被洗脑的人员*希望参与快速头脑风暴的人员课程目的品牌二字已经浮滥到需要真相大白的时候了,抛开垃圾教材,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品牌大师,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当世界上有多少人想把产品倾销中国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价值观来面对,面对排山倒海的进口翻译资讯,我们其实只要掌握住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够了,因为你自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透过剧场的观察者与表演者角色模糊的特性,抛开无聊的教室印象,让大家来这里一起享受确定“什么是品牌”的快乐。

上课形式每次实验聚会,都在高度激情的创意氛围中完成,希望借此抛开无聊的教材,直指品牌的核心,每个人都有对于品牌的看法,但是由于在一次又一次跨界的冲撞中,可以开始说出品牌的“大白话”,而这才是最真实的品牌核心价值。

每次实验聚会180分钟,充满“偏见”与“歧见”的讨论中,90分钟的演讲与90分钟的创意即兴主题创作,与会者将快速的接收大量在职场或学院很少会提及的话题与知识。

1:什么是在中国有意义的品牌核心价值?我们要把哪些“西方的教科书”丢到垃圾桶去? 2:在中国我们要如何获得“正确”的品牌价值知识?3:品牌核心价值在中国深耕的“通关密码”是什么?4:迈向正确的品牌价值观!视觉艺术管理─中国市场的艺术行政实务与管理(4堂课,约12小时)Arts Management in the Chinese MarketBy Christoph NoeLecturer’s BackgroundChristoph Noe christoph.noe@Born 1976 in Ludwigshafen(GER)Works and lives in Beijing (CN) and Berlin (GER)Studie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history at theUniversityof Mannheim (GER) and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Glasgow (UK)Working for four years as strategic consultant management atSiemens AG, thereof two years in ChinaFounder of THE MINISTRY OF ART, Beijng (CN), a platform topromote emerging Chinese artists overseasEditor of Young Chinese Artists The next Generation, Prestel, 2008Editor of a variety of exhibition cataloguesCurator of divers group and solo exhibitions with young Chinese artistsLecturer for.Asia ‐Pacific ‐Weeks, Berlin (GER).East‐Asia Institute Ludwigshafen, Ludwigshafen(GER).ShContemporary, Shanghai (CN).Siemens Regional Management Asia, Berlin (GER).Art Basel Miami Beach, Miami (US)Course IntroductionThe course is design to foste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estival Management & to facilitate platform for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subject. The course starts with 1st class discussing the purpose of the making of a festival, leading to an overview introduction of festival management. The subsequent five classes include discussion of following topics‐‐Programming, Marketing, Operation, Fundraising, and Planning. The course’s goal is to provide attendees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bout the festival industry, to examine the key areas of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to reflect upon their career planning throughout the idea exchanges & case studies in class.SyllabusLecture 1 Overview on concept of TMOA•About TMOA•Introduction art market / What is art management?•Finding a niche in a broad industry•Lecture 2 Exhibition Management 1 – Case study•Concept•Location (set‐up)•Transportation•Project Management / Budgeting / ToolsLecture 3 Exhibition Management 2•PR / Media•Finding sponsoring partnersLecture 4 Publications – Case study•Concept•Design•Printing•Project Management / Budgeting / ToolLecture 5 Exhibition Center Management•How does an exhibition center runLecture 6 Art Gallery Management•How to run a gallery•Artist – Gallery relationships•Promotion / advertisingLecture 7 Art Fair Management•Overview on art fairs•Exhibitor Management and around剧院管理─剧院经营的艺术与实践(4堂课,约12小时)The Art and Business of Running a TheatreBy Tony StimacLecturer’s BackgroundTONY STIMAC (Artistic Director) A graduate of MarquetteUniversity and the 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 beganhis directing career at the McCarter Theatre in Princeton withAgamemnon, Once in a Lifetime and The Tempest. Othertheatres and plays include: Hamlet (Classic Stage Co),Berkley Square (Manhattan Theater Club), The Rehearsal(The Roundabout), The New Yorkers (Lincolnshire MarriottTheater), Internal Combustion (Paper Mill Playhouse), fiveplays at the Alliance Theatre including The Night Thoreau spent in Jail and the world premiere of Something’s Afoot, Arsenic and Old Lace (Cincinnati Playhouse in the Park), Dracula (Coconut Grove Playhouse), The American Dream (Meadowbrook Rep.), Kiss Me Quick Before the Lava Reaches the Village (North Shore Music Theater), 45 Minutes From Broadway (Goodspeed Opera House). Off ‐Broadway, Tony directed See America First and Papers. He also wrote and directed three musicals with Don Pippin and Steve Brown – The Contrast, Fashion and The Castaways. Overall, he has directed 152 productions.In 1983, he founded and was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Musical Theatre Works in Manhattan. During his fourteen‐year tenure, he produced 51 original musicals and 275 staged readings of new musicals. Shows which began at MTW include: the Off‐Broadway hit, Ruthless, the Tony nominated Broadway musical, Starmites, the international hit, Sisterella, the first two staged readings of Disney’s Beauty and The Beast and Aida and the first readings of the Broadway hits, Smokey Joe’s Café and Footloose. MTW also included the MTW Studios (With 22 studios, it was the 2nd largest rehearsal facility in NYC) and the MTW/NYU Studio (NYU’s musical theater department). While at MTW, Tony had the pleasure of working with Charles Strouse, Jerry Herman, Martin Charnin, Tom Jones and Harvey Schmidt, Pat Birch, Alan Menken, John Kander and Fred Ebb and Mr. George Abbott.In May of 07 Tony became Vice‐President of Theatre Operations for Nederlander New Century’s Beijing Office. He worked on the tour of 42nd Street presented by Nederlander New Century, which was the longest tour in China history. The tour traveled to Shanghai, Hangzhou, Nanjing, Ningbo, Hefei, Wuhan, Beijing, Xian and Tianjin.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d, marketing, logistics, front of house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joint venture partners and the New York office.Course IntroductionThe four lectures will cover an introduction of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run a theatre and where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Over 40 years experience in running theatre all over America has provided Tony valuable lessons, which he will share with you about all aspects of running a theatre. The course will cover not only the business but the art. It is Show Business and one cannot look at only one aspect. Tony developed over 60 original musicals in 15 years and 6 of those transferred to Broadway.Learn how he did it.SyllabusLecture I. Preparing the business model. Writing a proposal. Planning and booking the season. Negotiating contracts with the artists.Lecture II. Budgeting and marketing the season. Preparing collateral materials and selling tickets. Finding sponsorship, and raising money.Lecture III. Putting together the creative teams for the shows, getting the technical information, hiring the crews, building the sets, props and costumes and of course processing the ticket sales.Lecture IV. Putting on the productions. Managing the front of house. Customer service and handling the artists. Legal issues and safety.艺术节管理─深入探讨中国的表演艺术节庆管理(4堂课,约12小时)Inside Look to China’s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 ManagementBy Shu ‐Chun LaiLecturer’s BackgroundShu ‐Chun LAI is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Beijing New Music Ensemble,the only independent contemporary music ensemble in China devotingto present music of living composers in both China and the west.Previously the program director of Beijing Music Festival, Shu ‐Chun hasspecialized in programming both classical music and Chinesecontemporary music performances as well as designing music educationprojects. Equally active in cultural exchange practice with western diplomatic offices for “cultural year” project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as the one performing arts administrator from Taiwan, Shu ‐Chun also facilitated numerous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s of cross ‐strait concerts and Peking opera productions. A graduate from M.A. program of performing arts administration at New York University, she has worked in NYC, Taipei, and Beijing in orchestra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our coordination, opera production, and festival operation. With deep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the related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she is also one of most sought performing arts consultants in Beijing.Course IntroductionThe course is design to foste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estival Management & to facilitate platform for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subject. The course starts with 1st class discussing the purpose of the making of a festival, leading to an overview introduction of festival management. The subsequent five classes include discussion of following topics‐‐Programming, Marketing, Operation, Fundraising, and Planning. The course’s goal is to provide attendees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bout the festival industry, to examine the key areas of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to reflect upon their career planning throughout the idea exchanges & case studies in class.SyllabusLecture 1 The Introduction‐‐Investigate the Purpose of Making a Festival •Why do people need a festival?•Why do you create a festival?•Supply & Demand: definition of a festival•A General Perspective to Festival ManagementLecture 2 The Essential‐‐Festival Programming: Connect Artists with Audience •Mission & Vision—State the Purpose•Program Concept‐‐‐Convey the Message•Outreach & Education Projects—Develop the Audience•Social Trend Sensitivity—Respond to the SocietyLecture 3 The Mix—Festival Marketing: Create & Retain Audience•Media Promotion‐‐‐Tell the Stories•Ticketing Promotion‐‐‐Reach your Customer•Thematic Events‐‐‐Create the Festive Feel•Branding & Result Evaluation‐‐‐Position the FestivalLecture 4 The Frontline‐‐‐ Festival Operation: Sense & Sensibility•Hospitality for Artists‐‐‐Professional, Attentive & Pleasurable•Volunteer Management‐‐‐Efficiency, Responsibility & Talent Retaining•Event Scheduling‐‐‐Balance Need between Promotion & Performance•Crisis Management‐‐‐Priority, Cooperativeness, FirmnessLecture 5 The Necessary‐‐‐ Festival Fundraising: Get the Money•Source the Funders‐‐‐Solicitation & Development•Program‐Funder Match‐making‐‐‐Brand Sponsor’s Product•Sponsorship Benefit‐‐‐Cater to their Need•Special Events‐‐‐Networking with SponsorsLecture 6 The Significant‐‐‐ Festival Planning: Sustain the Festival•Departmental Cross‐Communication‐‐‐Keep the Engine Going Smooth•Fresh Curating & Frequent Show Visits‐‐‐Novelty & Quality •Seasonal Updates‐‐‐Engage the Donors & Audience•External &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Analysis---Make Critical Adjustment网络项目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网络协同工作的成功秘诀(2堂课,约6小时) Tips to a Successful Network Management for the Cultural IndustriesBy Dr. Prof. Zhao Chen DingLecturer’s BackgroundInformation Architect, founder of Digital Entertainment AcademiaLeague, director of 2009 Milan Digital Entertainment Jam,currently associate professor of both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Technology an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e receives Master ofArchitec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Ph.D. ofInformation Design fro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e teachesHistory of Digital Entertainment in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isresponsible for the Digital Entertainment program in Beijing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His focuses of research are Information Design, Interactive Facade, Digital Entertainment, and Pervasive Game.Course IntroductionThe challenges of the Networked office landscape require new ways of working and thinking. Many event organizers and agencies are looking to new ways of collaboration as a method for find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complex problems. As any of us whohave done multi‐disciplinary work have seen, new ways of working bring new challenges. In this course, we propose a collaborative, project‐centered approach to creating methods, furnishings, and technologies that inspire and support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SyllabusLecture 1 So, I heard you work collaboratively?•Why do people collaborate?•Are you in a REAL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What are the state of the art tools for making fast collaboration?•A general perspective to intranet and internet collaboration.Lecture 2 Social Network Visualization and Practice•How to be an expert of PIM: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All you need is to centralize your resources and working knowledge.•Maintain your clients and customers with an easy and fun way.•Learn from the mistakes: building e valuation tools.•The trend of the next social network collaboration.Contact InformationAttn. Art and Design Management CourseAdd: Rm909, 9th Fl. Central Build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100029Tel: +86 10‐84250176E‐mai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