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结合

人无德不立。2014年5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个“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分量要重于普通党员和群众,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规范。“重莫如国,栋莫如德”。要成为国家栋梁,没有比崇高德行更重要的了。习近平同志曾引用古语,强调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德”的重要。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回顾历史上一些很有作为、很有造诣的人,往往是通过人格魅力把别人凝聚在自己周围。我们党的一些优秀领导干部如焦裕禄、杨善洲、沈浩等之所以被人民铭记,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人格魅力,是为官为人之德的楷模和典范。

日前,王岐山撰文指出,中华历史传统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历朝历代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深刻教训。要借鉴我国古代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管权治吏、正心修身等历史经验和思想。要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早在周代统治者就提出“明德慎罚”,将“德”作为政治的基石,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维护政治安宁、社会稳定。从“为政以德”到“以德化民”、“以德服民”,体现了“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的思路。政治道德、权力道德是制约权力的内在基础,是政治正义的决定因素。执政者如果放弃道德自律、道德责任,就必然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

我们绝不能简单将德治等同于人治、专制,德治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哲学,权力的合法性需要有“道统”上的依据,权力者的道德直接影响着执政的权威和公信力。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道德修身不仅关涉到人的欲望和生命追求的调适,也关系到权力人格化和政治生态。

在法治时代,强调执政者的道德自律非常必要,“修己以敬”。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生活也是一种道德生活,要求执政者敬畏法律、敬畏权力、敬畏民意、敬畏自然。修身是执政者责任政治、良善政治、合理政治等价值取向的内化,潜规则之所以在一些领域大行其道,是因为掌握公权力的人没有用严格的道德尺度约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以至于规避法律、违反道德的行为泛滥。古人云:“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信守宗旨、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则、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礼法结合、德法并举是中国传统法治经验,让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辅而行。“徒法不足以自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道德与法律的有机联系。治理国家不可能只靠法律。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如果领导干部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中华历史传统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历朝历代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深刻教训。要借鉴我国古代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管权治吏、正心修身等历史经验和思想。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对于弘扬和集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法律观念与道德观念、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秩序与道德秩序同步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从德治到法治,再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法治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轨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既是对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对以德治国的要求,制定良法是立法者的法律使命,也是道德使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执法者、司法者的法律职责,也是职业道德责任;全民守法是公民的法律义务,也是道德义务。有学者认为:“公民的守法义务首先是道德义务,从道德义务的存在中,才产生出法律义务。只有这样才有守法的正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德治既强调依靠有道德的人治理国家,又强调国家治理的道德根基、人性基础、人文支撑,将道德教化、道德规制融入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从而增强人们对法律的认同和接受。

“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传承传统美德的重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清官执法,不贪权贵。刚正让谁人都平易近人,洁净让谁人都卓尔不群。这成了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希望每个人积极努力,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共造和谐新风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