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恶性肿瘤

合集下载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

术前 曾 行 肿 瘤 标 记 物 检 查 , 果 示 : 状 复 发 , 进 一 步 内 窥 镜 或 手 术 检 查 基 胆 蒽 等致 癌 物 质 有 关 。 结 经
C A增高 3 ; A1— 高 1 E 例 C 99增 2例 . 其 才 发 现 _ 2例在 行 开 腹 手 术 中发 现 并 确 22 肿 瘤 的生物 学特 性 本 组 资料 中 8例 >l0 0 / (4 0 u ml28~ >5 o u/ 诊 。 oo 和有关文献都 表 明原发性 十二 指肠恶 m1,A 99的阳性率为 7 %(21 ) l6 病理 检查 结 果 )C 1 — 5 1 16 。
低, 缺乏特 异性 症状 , 早期 诊断 困难 , 镜检查 见十二指肠 肿块或局部 糜烂 并
容 易 漏 诊 、 诊 。 现 回 顾 分 析 两 院 误
表 1 十 二 指 野 肿 瘤 部 位 与 临床 表 现
19 -20 9 3 0 1年收治并经手术 和病理证
实的4 O例 原 发 性 十 二 指 肠 恶 性 肿 瘤
临床资料 , 探讨本病 的发病 特点 、 断 诊 手段和误诊原因 , 提高认 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 般资料 . 本组 4 0例 中, 2 男 0
部 位 侧数 B超 C T M R P 内 窥镜 E c c R P 钡 餐 “ 管 造 影 T”
例, 2 女 0例 , 女 之 比 为 1 1 平 均 年 男 :; 龄 5 ( 0 7岁 ) 中 位 病 程 10天 5 4 3 ~7 ; 8
5 , % 贫血 占 2 % , 0 见表 1 。 13 实 验 室 检查 腔 镜 下 胆 总 管 切 开 取 石 术 , 中 未 能 指肠降部 是好 发部 位 , 可 能与 胆 汁 术 这 本组 4 0例 中 1 6例 发 现 肿 瘤 , 后 因 “ ” 不 能 拔 J 或 症 中的胆酸在 细菌作 用下形 成胆蒽 和 甲 术 T管 i 袅

CDK12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CDK12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Abstract】CDK12belongstothetranscription-relatedcyclin-dependentkinases(CDKs)andplaysanimportant roleinvariouscellprocesses,including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mRNA splicing,DNA damagerepair,cellgrowth anddifferentiation,regulationofepigeneticmodification,andmaintenanceofgenomestability.SomaticCDK12altera tionshavebeendetectedinavarietyofsolidtumors,suchasprostatecancer,ovariancancer,breastcancer,melano ma,esophagealcarcinoma,endometrialcarcinoma,bladdercancer,colorectalcancer,andheadandnecksquamouscell carcinoma.RecentstudieshaveshownthatCDK12mutationsordeletionscansensitizecancerpatientstoPARPinhib itors,platinum-basedchemotherapydrugs,andimmunotherapy.Therefore,CDK12isexpectedtobeanewmolecular targetfortumortherapy.Inthispaper,wereviewthestructure,functionandresearchprogressofCDK12inmalignant tumorstofacilitatetheclinicalresearchoftargeteddrugsinvarioustumors. 【Keywords】CDK12,malignanttumor,targetedtherapy

12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12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结 果
表 2 男性前十位恶性肿瘤病人每 四年 年龄构成
1 . 1 9 9 9 — 2 0 1 0年前十位恶性肿瘤顺位 、 性别及 民
族 构成 1 9 9 9— 2 0 1 0年 1 2年 间 1 3 4 1 9例 恶 性 肿 瘤 首 次 住
院患者 中, 肺癌患者 占首位 , 其 构成 比为 1 4 . 0 4 %, 其 次为肝癌 、 大肠癌 、 胃癌 和乳 腺癌 , 其 构成 比见 表 1 。 男 女 比例 为 1 . 3 1 : 1 , 朝 汉 比例 为 1 . 1 5 : 1 。 2 . 不 同性别 、 不同年龄和不 同时间段恶性肿瘤的
朝鲜族 患 者 年 龄 高 峰处 在 6 0 ~6 9岁, 分别 占
3 1 . 5 0 %, 2 7 . 9 3 % 和 2 8 . 8 9 %。 1 9 9 9 —2 0 0 2 年 和
2 0 0 3 — 2 0 0 6 年汉族患者发病高峰在 6 O~ 6 9岁 , 分别
变 化
表 3 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病人每 四年年龄构成
1 9 9 9— 2 0 0 2年 、 2 0 0 3—2 0 0 6年 和 2 0 0 7— 2 0 1 0年 ,
男性患者年龄高峰处在 6 0~ 6 9岁 , 分别 占 3 4 . 0 0 %,
2 奎 萋 医 学 教 研 部 0 0 0 延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关键 词】 恶性肿瘤
疾病构成
年龄
民族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及 生活 环境 的变 化 , 恶 性肿 瘤 , 已 成 为严 重 危害 人类 健康 的重要 因素 。2 0 0 9年 , 恶 性 肿 瘤 为 我 国城 市 和 农 村 居 民 死 亡 的 第 一 主 要 原 因¨ J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庄亚强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9(16)4
【摘要】@@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率低而影响治疗效果.现将我院1985~1996年诊治的12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总页数】1页(P526)
【作者】庄亚强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柳州,5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J], 李先玮
2.老年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66例临床分析 [J], 徐佰国;王风梅;尹伟利;程洪晶;孟祥伟
3.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64例临床分析 [J], 郭春光;田艳涛;刘骞;单毅;赵平
4.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43例并胆肠瘘3例临床分析 [J], 陈霞;陈掌珠
5.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12例临床分析) [J], 薛宏怡;周平;郑玉龙;方维佳;赵鹏;徐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原 发 性 十 二 指 肠 恶 性 肿 瘤 的 临 床 治 疗 分 析
关爱 军
作者 回顾性分析本 院 20 0 5年 1月至 20 0 8年 1月收治的 2 3例 原发性 十二 指肠 恶性肿 瘤患 者 的临床及影 像学 表现 , 病理特征 , 治疗 手段 及生存 情况 , 现报告如下 。
5 % , 息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的手术 治疗 : 本组行 十二 指 ④ 肠肠段切 除 4例 , 中 1例类 癌位 于球部 , 其 属前肠 神经 内分 泌瘤 , 与中肠类癌不 同 , 其转移率低 , 因此局部 十二指肠上段 切除加 胃大部切除效果较好 。另 3例腺癌 , 1例位于水平部 , 2例位于升部 , 在距瘤体 2~ v处切 除病变 肠管 , 中行快 3el i 术 速病 理检查 , 切缘无瘤残余 。本组 4例 患者术后 随访 5年生
方 式 。如 本 组 6例 乳 头 部 肿 瘤 行 MR P 检 查 , 性 率 达 C 阳
指肠恶性肿瘤 。胆总管下段 , 头原 发肿瘤不 纳入本组 。 胰 12 病理类型与发生部位 . 2 3例患 者 中, 腺癌 2 , 0例 平滑 肌 肉瘤 2例 , 类癌 1 。肿瘤发生球部 1 , 例 例 降部 1 , 9例 水平 部 1例 , 升部 2例。其 中乳头区 1 , 5 . % 。 3例 占 66 13 临床表现 . 分别为 : 黄疸 1 , 3例 上腹部疼 痛 7例 , 消化 本组 2 3例患 者行纤 维十二指 肠镜 检查 道出血 4例 , 呕吐 4例 , 体重减轻 3例 , 腹部肿块 2例 。 14 影像学 检查 . 2 0例 次 , 阳性率 9 %( 82 ) 十二指肠 气钡 双重造影 9例 0 1/ 0 , 次, 阳性率 8 .% (/ ) MR P6例次 , 8 9 89 , C 阳性 率 10 6 6 。 0 %(/ ) 1 5 手术方式 .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钡餐及 c 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技术要求和价值。方法 T
肠恶性肿瘤作 回顾性分析 , 中 1 其 3例作 胃肠 钡餐 检查 ,0例作 C 1 T检 查。结 果 钡 餐检 查正 常 3例 , 误诊 2例 , 确诊 8
例 , 率为 6.% 。C 准确 15 T检查误诊 3 , 例 确诊 7例 , 率为 7 .% 。结论 对疑 有 十二指 肠病 变者 应首选 胃肠 钡餐 准确 00 检查, 钡餐疑有肿 瘤者再选择 内镜及 c T检查 。c T检查对制定手术 方案及判 预后 有很 大帮助 。
则龛影 为主要表 现 , 疡位 于腔 内, 有环 堤 、 压迹及 尖 角改 及胆总管扩张 , 体尾常无萎缩 , 溃 可 指 胰 肿块 内可见 高密 度 的造影 剂及
变, 附近黏 膜破 坏 ; 腔呈 动脉瘤 样扩 张 1 , ④肠 例 表现 为张力 低 , 气体 。到晚期两者鉴别 常很 困难 。平 滑 肌 肉瘤 胃肠 钡餐检 查
【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恶性肿瘤 影像诊断
十二指肠恶性肿 瘤 较为少 见 , 常 占 胃肠道 恶性 肿瘤 的 0 通 . 3% 一 5 3 4 %。影像诊断有时较难 , 本文收集 了 2 3例进行分 析。
1 资料与方法
取活检 , 正确诊 断 9例 , 准确 率为 7 . % 。 比影像 检 查 略高 , 50 但 钡餐 检查 , 而钡餐 检查怀疑肿瘤者再 选内镜及 c T检查 。c T检查 可显示病变大小 、 范围 、 肿块有 无坏死 、 病灶与临近组 织器官 的关 钡餐 检查的准确性取决 于病 灶大 小及检 查者 的技 术熟 练程
7 。 %
3 %泛影 葡胺 5 0m , 0 l上检 查床前再 口服 3 0 m 。本组病 例按上 0 l 述方法一般都 能显示十二 指肠病变 。有报 道在 第一 次 口服造影 x线表现 正常 3例 , 误诊为球部溃疡 、 核 剂 1 i 结 5m n后肌注 山莨 菪碱 ( 0 m ) 即采用 十二 指肠 低 张法造 1 g ,

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诊断(附8例分析)

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诊断(附8例分析)
32 病变 部位 . 临床 上根 据 十 二 指 肠 病 变 发 生 的 部 位 与 V t ' ae s r
症状和体征与肿瘤所在部位及病理类 型有关 , 最
常见 的症 状是 上 腹 不 适 与疼 痛 , 括 隐 痛 、 包 闷痛 、 痛 胀
壶腹的关系 , 把病变分为壶腹上型( 发生于十二指肠第

等共 7 , 例 伴有恶心 、 呕吐 2例 , 黄疸 6例 , 黑便 4例 , 上腹包块 4例 , 另外 1 例无明显症状。
13 检查 .
段或球部)壶腹周 围型( , 发生于第二段或降部 ) 壶 ,
腹下型( 发生 于第三段 或水平部与升部 ) 。各个 部位 发病率在文献报告 中颇不一致 , 多数报告壶腹周围型 为多 , 此型容易引起梗 阻性黄疸 , 本组壶 腹周 围型 占
收稿 日期 : 0 6—1 2 。 20 2— 9
偏高。本组病例不包括壶腹癌 , 十二指肠乳头部易发 生恶性肿瘤可能与胆酸降解产物 的致癌作用有关 。 J
3 3 x线 检查 的重 要性 . 原 发 十二指 肠恶 性肿 瘤 的临 床症 状与 体 征无 特 异
性, 术前诊断主要取决于 x线造影及 内镜检查 。内窥 镜能直观显示病变并得到组织学诊断 , 对发现病变和
诊 断十 二指肠 病变 的首 选方 法 , x线征 象 不典 型尤 其 是早 期 病 变 , 结 合 内窥 镜 进 行组 织 学诊 断 ,T是 两 当 应 C 者 的补充 。
关键 词 :十 二指 肠 ; 原发 恶性肿 瘤 ; X线造影 检查
中 图分类 号 : 753 R 3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3 讨 论
分析 8 例经病理证实 的十二指肠原发恶性肿瘤 , 并探 讨其 x线诊 断价值 , 旨在提高对 本 病 的早 期诊断 水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malignancy-associated nephrotic syndrome,MAN)是指肿瘤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

该研究对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对象为12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7例女性和5例男性,年龄范围为32-69岁。

这些患者的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其中7例患者有肺癌,2例有胃癌,1例有乳腺癌,1例有卵巢癌和1例有淋巴瘤。

这些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1个月内发生。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12例患者的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显示为膜性肾病。

其中11例患者有肾小球系膜增生,5例患者有部分肾小管萎缩,1例患者有肾乳头坏死。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肾小球系膜区有IgG沉积,其中10例患者有C3沉积,2例患者有IgM沉积,1例患者有IgA沉积。

电镜检查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局灶增厚、电密度增加和足突脱落。

研究还分析了肿瘤与肾病综合征之间的时间关系。

结果显示,9例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1个月内发生,1例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3个月内发生,剩下2例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6个月和9个月内发生。

这些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可能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

该研究对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进行了临床及病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肾病综合征主要为膜性肾病,与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萎缩和肾乳头坏死等病理改变相关。

恶性肿瘤和肾病综合征之间存在时间关系,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部
陈维亚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 病,由100余种不同部位肿瘤组成。 ♣近年来,其发病和死亡都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最新研究表明,每年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 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 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中国的重点癌症(2004-2010)
(根据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肺、肝、胃、食管、结直肠、乳腺、宫颈、鼻咽
肝癌
胃癌
食管癌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在致癌因素和促癌因素
的长期刺激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过度增生或异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2)乳腺囊性增生病:是指乳管或腺泡的上皮增生及增生上 皮处的乳管扩张或形成囊肿。此病好发于40岁前后的妇女, 但青年妇女及年迈老妇亦可患之,病程长短不一,最短者 仅数日,最长者十余年。 乳头溢液(血性或 主要症状是肿物,可有4种不同表现: 浆液性):乳腺检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流行概况
全世界
2002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1090万,发病率前三位
肺癌(12.4%)、乳腺癌(10.6%)、结直肠癌(9.2%)
2002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670万,主要死因前三位
肺癌(17.6%)、胃癌(10.4%)、肝癌(8.9%)
估计到2015年,发病人数可达2000万,死亡人数达
病理生理教研室
肉瘤Sarcoma
是上皮细胞以外的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如构成胃肠道的肌肉细胞、构成骨、结缔组织、 脉管、神经的纤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血液 内的白血病等也是肉瘤的一种,因此称为血液 的恶性肿瘤。
骨肉瘤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淋巴瘤Lymphoma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 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
900万,2/3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WHO-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中国常见癌症分布
乳腺癌——散发分布
鼻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
食管癌——河南、河北、山西 胃癌——西北及沿海各省(甘肃、青海、浙江等) 肝癌——东南沿海(上海、广西、福建、江苏、广东) 肺癌——京、沪、津、辽宁、吉林、河北等
肝癌
病理生理教研室
显微镜下的黄曲霉素
乙肝病毒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大肠癌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 便血、排便习惯及便质改变 腹痛、腹胀、腹部包块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发病率
白血病
5
15
25
35
45
55 年龄
Pathophysiology
我国癌症死亡谱
城 市 农 村
病理生理教研室
顺序 部位 1 肺癌 2 胃癌 3 肝癌 4 食管癌 5 结直肠肛管癌 6 白血病 7 女性乳癌 8 鼻咽癌 9 宫颈癌 10 膀胱癌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部位 胃癌 肺癌 食管癌 肝癌 结直肠肛管癌 白血病 宫颈癌 鼻咽癌 女性乳癌 膀胱癌
宫颈癌——山西、内蒙、陕西、湖北、江西等
大肠癌——浙江和长江下游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各年龄段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及类型有所不同
婴幼儿期高峰型:发病以婴幼儿时期为高,以后 下降,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提示与遗 传因素有关。
发病率
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发生于5岁以下, 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本病易发 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人们传统认为胃癌多见中老年人,青 壮年少见。但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 青壮年胃癌并不少见,特别是在19岁 至35岁的青年人中胃癌的发病率比70 年代增加了一倍。由于青年人患的胃 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加之容易 误诊,使得预后往往不良。
Pathophysiology
单一肿块:多为 大囊肿所致,边 界清晰,可自由 推动,若引起周 围组织粘连,邻 近乳头时可使乳 头回缩。 多肿块:由 多个囊肿所 致,触诊为 多发囊性结 节,可累及 全乳 。 查无明显阳性发现, 但按压乳腺周围区 乳腺区段性 的某些部位,可引 结节:此结 多呈三角形, 起一个乳管或几个 乳管溢液。 底边位于乳 房边缘,尖 端指向乳头。
病理生理教研室
环境和饮食因素 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 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食盐、高 盐的盐渍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诱
发胃癌的相关因素,另外还有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
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 经常食用霉变食物、咸菜。腌制烟熏食品, 以及过多食用食盐,可增加危险性。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确储藏食物,可降 低胃癌的发生。
常分化而形成的机体新生物。从细胞水平看,肿瘤是
一种生长失控、分化异常的细胞增殖病。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生长速度缓慢 不发生转移
恶性肿瘤
生长速度比较快 恶性肿瘤易转移
质地较软,多数有包膜和周围组织 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和周围组 相隔, 织的界线不清楚,
5
15
25
35
45
55 年龄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持续升高型:发病率随年龄持续升高,如胃癌、食管 癌和肺癌,提示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在人生过程中的持 续致癌作用。
发病率
胃癌
5
15
25
35
45
55 年龄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单峰型。发病率上升至一定年龄后下降,如宫颈癌, 48—5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发病率
宫颈癌
5
15
25
35
45
55 年龄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双峰型。发病率在人生过程中可出现两个年龄高 峰,如乳腺癌的高峰期是青春期和更年期,提示与 内分泌有关。
发病率
乳腺癌
5
15
25
35
45
55 年龄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倒峰型。如白血病,发病率高峰在2~4岁,儿 童及少年期较低,成年后又再次缓慢上升。
பைடு நூலகம்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鳞状上皮癌
发生于皮肤、食管、肺、子宫颈、阴道、 外阴、阴茎等部位。
皮肤癌
食管癌
肺癌
宫颈癌
Pathophysiology
腺癌
病理生理教研室
发生于消化管、肺、子宫体、乳腺、卵巢、前 列腺、甲状腺、肝、肾、胰腺、胆囊等部位。
甲状腺癌
Pathophysiology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途径:生吃膳食,共餐,龋齿,接吻等。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发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腺癌占95% 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 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目前胃癌手术 切除率仅50% 根治性切除术5年生存率在40%左右 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或有类同于 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乳腺良性肿瘤
(1)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是青年妇女最多见的良性肿瘤, 大多为无疼性肿物,多在无意中发现;初期较小,但生长较 快,长达3cm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呈圆形或卵圆形,边 界清晰,多较隆突,扁平者较少,表面不甚光滑,细触之 为小结节状,有些呈明显分叶状,中度硬,多无压痛,可 自由推动。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但乳腺纤维瘤可重复发生, 此时可试用雄激素治疗。
罗京患恶性淋巴瘤
常见恶性肿瘤
Pathophysiology
胃癌
病理生理教研室
胃癌在我国是高发、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 2003~2007年全国发病率为33.14/10万,男性 44.36/10万,女性21.64/10万。 浙江省胃癌发病率为32.18%在全国拍第六位。 吃得太咸+幽门螺旋杆菌=胃癌高危人群 A型血的人易患胃癌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什么是恶性肿瘤
是指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且可发生扩散 转移的肿瘤 。
恶性肿瘤 癌(carcinoma) 肉瘤(sarcoma) 淋巴瘤(lymphoma)
Pathophysiology
癌Cancer
病理生理教研室
定义: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任何脏器或部位都可能发生。癌的组织类型分 为以下三大类: 鳞状上皮癌 腺癌 未分化癌,既不是鳞状上皮癌,也不是 腺癌,是分化程度很低的一类癌。
Pathophysiology
病理生理教研室
不良生活习惯与脂肪瘤
一、过度饮酒,经常进食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或蛋黄 等。这些食物含胆固醇高,可造成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使 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异聚,变硬。 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易生气。焦虑可造成正常 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长时间可形成结缔组织包 裹脂肪细胞,形成脂肪瘤。 三、经常熬夜,用脑过度可伤及脾胃,使人体对脂肪的分 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组织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 形成异常的脂肪组织,即“脂肪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