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发言稿

合集下载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范本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范本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范本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纪念汶川地震,铭记历史,携手未来》。

2008年5月12日,一场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发生了。

这场地震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亲人、家园和梦想。

整个中国哭泣了,世界也在为我们的悲伤默哀。

地震过去了,可是灾区的人民依然要面对因地震造成的巨大伤痛。

然而,在那一刻,我们的国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勇敢斗争的精神!我们的解放军,医生、救援人员冒着危险,抢救伤员;全国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了灾区人民无限的温暖与关怀。

我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中国精神。

面对巨大的困难,同样也面对着无限的希望。

汶川地震,改变了整个中国,改变了我们每个人。

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看到了爱与希望的力量。

长大后,我将会记住,汶川地震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珍惜生命和关爱他人。

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礼物,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对生命充满希望。

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因为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触摸到了自身的温暖和幸福。

今天,灾区已经重建,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无辜的生命和英勇的抢救者。

我们要用行动,告诉他们:你们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不会被遗忘!
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珍爱和平,因为我们看到地震带给我们的灾难是如此的巨大和可怕。

只有宽容和珍爱和平,我们才能够构建和谐的社会,构建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停下脚步,默哀一分钟,以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

纪念汶川地震,铭记历史,携手未来。

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间2021年5月12日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周年的时间。

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就在一年前的今天发生了。

而我那时就在距离震中只有100公里左右的成都市, 亲身经历了这场浩劫。

也许作为当时亲身经历地震的人来说, 我应该是
最有发言权来表达受灾人们的感受。

所以尽管我现在很忙, 今天我也要抽出时间在
这个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特别日子里写点什么。

抗震救灾, 党中央、国务院迅速行动, 温总理当晚就赶赴都江堰重灾区视察并指导抗
震救灾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全国人民在此时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捐款、捐物、志愿者、所有的中国人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齐心协力、抗震救灾。

这是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所做的一件最伟大的事情。

任何困难除以13亿, 都显得那么微
不足道。

总理的话表明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夺取最终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是啊!这是一个让我足以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祖国!因为她的子女们可以经受任何
困难的考验和洗礼而不退缩!他们有着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去解决一切问题。

一年
过去了, 作为亲历地震的我来说对于灾区的人民有着比别人更多的牵挂!尽管这次
地震让我有了心理阴影对成都这座城市有了一种恐惧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
觉也许会慢慢改善。

无论怎样我对灾区人民牵挂的心情是不变的。

此时此刻, 谨献上一个亲历地震和灾区人民有同样感受异乡人最真挚的祝福:祝四
川的同胞们平安健康快乐到永远!。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1自有人类始,来自天空和地底下的灾难攻击便始终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噩梦。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的芦苇,不经意间生命就会被灾难这只巨大的黑手轻轻抹去。

正由于在生理构造上如此的脆弱,人类才倾力制造和固执地守望文明。

这是一种让人类超越于逆来顺受的动物状态的“其次本能”,它要穿透肉体不行能穿透的黑暗。

在这次让泱泱华夏痛彻心肺的震灾中,文明,成为我们脆弱的血肉之躯的拐杖。

震灾发生几小时之内,总理就亲赴灾区。

国家动用一切必要的力气,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废墟中的生命。

这是国家对公民生命的责任。

人类成立国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免于个体的孤弱。

当总理哽咽着劝慰被救出来的孩子,说:“你别哭。

政府会管你们的。

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你们肯定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看着温总理那悲戚的容颜,许多人无法抑制自己的感动。

我们之所以在灾难之中抱成团,正在于文明所塑造的共同体的力气。

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灾区。

人们为灾区人民祈祷,捐款捐物,亲赴灾区参加抢救。

当逝去的生命越来越多,突破9000,突破12023,再突破14000,到14日14时到达14866人,那些抽象的数字符号像一条鞭子抽在每个人的心上,越来越痛。

中华民族在这一刻表达出了巨大的分散力。

“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每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不行违背的肯定命令。

灾难对生命的摧残,暴露出了人类“存在”的本真状态。

这时候,那些穿在“存在”上的外衣,比方种族、国家、政见……都必需脱去。

不仅仅是灾区人民担当着不幸,也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担当着不幸,整个人类都在承受这样的不幸。

差异仅仅在于,人类的普遍不幸,不幸地在那些不幸的人们身上表达了出来。

正是这样,世界对汶川大地震没有无动于衷,而是以捐款、慰问、情愿参加救援等方式,来表达生命至高无上的文明准则。

文明的程度对应着人类的自我挽救力量的强弱。

在这次震灾中,一个叫邓清清的贫困女学生,尤其让我们看到文明的漂亮和力气。

纪念汶川地震学生发言稿(3篇)

纪念汶川地震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缅怀汶川大地震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纪念这场灾难中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我是XXX,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同学发表这篇纪念汶川地震的发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爆发,瞬间夺走了数万条生命,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痛苦。

这场灾难,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巨大打击,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挑战。

在这次地震中,无数英勇的救援人员、志愿者和普通民众,用他们的勇敢和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

那一刻,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

无数同胞在废墟中呼救,无数家庭失去了亲人。

然而,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方力量投入抗震救灾。

解放军、武警、消防等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争分夺秒进行救援。

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抗震救灾。

在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无数英雄人物涌现出来。

首先,我们要缅怀那些在地震中英勇牺牲的救援人员。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抢救被困群众。

有的救援人员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们是我们的英雄!其次,我们要致敬那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业,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震救灾的行列。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

再次,我们要铭记那些顽强拼搏、自救互救的受灾群众。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们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勇敢地面对灾难,互相搀扶,共度难关。

他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坚韧。

同学们,汶川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那段历史仍然历历在目。

今天,我们纪念汶川地震,就是要缅怀那些英勇牺牲的同胞,传承抗震救灾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首先,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演讲稿(写写帮推荐)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演讲稿(写写帮推荐)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演讲稿(写写帮推荐)第一篇: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演讲稿(写写帮推荐)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演讲稿纪念5.12演讲稿,几个鲜红的数字,是让人精神紧崩的数字,是让人心情沉重,但又唤来坚毅与顽强的数字.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始无前例的强度.倾刻间,强大的能量由地底纷涌而出.在毫无预兆的几分钟内,把一切化为人间炼狱.四起的岩石破裂声中夹杂人们惊恐绝望的呼号.道路挤压着变形.到处是楼宇崩坏的声音.砖瓦岩石坠地的声音.玻璃碎裂的声音.人们呼喊.尖叫.却显得那么无助和无济于世.在这强大的毁灭性力量面前.人类是软弱和无助的.几分钟后的宁静.时间仿佛停止了.只有远处楼房倒塌的声音.沉闷地像是骨头在体内被压断.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着痛楚的泪水模糊着人们的视线.断断续续的痛哭声和呻吟声显得四周更加安静.转眼的变化让人们目瞪口呆.耳边仿佛隔了一层水.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无规则地散落在分成大小不一.不计其数的道路碎片上.它们被轻易地挤碎,像。

点击更多的5.12汶川地震纪念演讲稿第二篇: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演讲稿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演讲稿2008年5月12日,是举世瞩目的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子,那场百年一遇的大地震让众多的中国同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阴阳相隔、流离失所,也曾经牵动了无数的中国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心。

时光荏苒(rěn rǎn),距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0年之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虽然岁月已经变迁,尽管历史成为过去,但是那一刻,必将永远的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那痛彻心扉,那血流成河,那一片废墟……都将会象一个烙印一样,永远的留在了你我的记忆中!十年的时间,带走了昨日的伤痕,却带不走我们深深的缅(miǎn)怀!十年的日夜变换,改变了城市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对死去同胞的深深思念!我想问:孩子们,你们在天堂过的还好吗?那里有宽敞的教室吗?我想问:叔叔们,你们在天堂过的还好吗?那里有悦耳的山歌吗?我想问:阿姨们,你们在天堂过的还好吗?那里有乡村的炊烟吗?我想问的太多太多,以至于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当我们在享受小康生活的今天,当我们在放飞梦想的今天,当我们在喝彩祖国的今天,本来这份快乐、这份喜悦、这份荣耀也有你们的一份,可是却因为那一场无情的地震,将这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但是,我坚信,你们在天国会看见的!你们会为生在中国而骄傲, 你们会为生在四川而自豪,你们会为生在汶川而微笑!你们要知道,尽管你们悄无声息地走了,尽管你们没有来的及说一句道别的话,但是你们永远的活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昔日的四川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的村庄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小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绿荫生机昂然,一朵朵鲜花争先怒放。

纪念汶川地震领导人讲话

纪念汶川地震领导人讲话

纪念汶川地震领导人讲话纪念汶川大地震,重拾起那段刻骨铭心的痛,无非是想让大家关心汶川,关心灾区,痛定思痛,完成死者未尽的人生,认认真真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纪念汶川地震领导人讲话,仅供参考。

纪念汶川地震领导人讲话篇1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

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

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

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学校,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

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珍爱生命,防震减灾》。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的5月12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的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自新中国以来最为可怕的灾难。

倾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公路断裂、桥梁坍塌、通讯中断、尸横遍野、大地悲泣。

地震造成7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5.12”是一个需要永远记住的日子。

经国务院批准,自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震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增加,重大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

“512”大地震过去了,除了悲痛,我们应该以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历史性的灾难。

“防震减灾日”的设立,既是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们,也是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更要唤起全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地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们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同学们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慌乱,任何突发应急事件都忌慌乱。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 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台,以防玻璃碎片伤人。

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果在操场、大街等户外的地方,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广告牌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

如果在家里时发生地震,家住底楼的,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停止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家住高楼的,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汶川大地震演讲稿

汶川大地震演讲稿

篇一: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如今时隔八年,在这八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

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

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

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在“5.12”汶川大地震灾难中逝去的同胞们。

一年前的今日,公元2008年5月12日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八级大地震打破了这沉静多年的蜀川大地,撼动全国。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那一刻,每个中国人的心都紧紧相连,都在为灾区默默的祈祷,天佑我汶川!天佑我中华!
“5.12”是国人心中永远无法忘记的伤痛,69227个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

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浓地含愁。

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庄严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深沉的汽笛第一次为逝去的生灵而哀鸣,共和国的史册上将永远铭记那一刻。

今天,我们不愿再去回忆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因为他们就像一把把利剑,将我们的心刺得很疼,很疼。

汶川之难,人民之痛,国家之殇,锥心之痛,情何以堪!在生与死的危急关头,伟大的亲情、师生情、同学情、鱼水情,母爱、骨肉爱、同志爱、同胞爱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成为永远震不垮的脊梁。

同学们,让我们把对死难同胞的追忆化为对灾难中失去亲人者的关爱,转化为让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大地无情,万民罹难倾血泪;人间有爱,举国同心抗天灾。

难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

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指挥下,我们的军队在危急时刻排除万难冲到了最前线,空降兵穿过云层落在地震中心,冲锋艇靠上去了,通往汶川的道路打通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他们的到来而坚强起来。

奇迹不断的创造着,无数的幸存者被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解救出来。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意着中国的骄傲。

在第一时间里,为抢救灾民的生命,医护人员不分昼夜、无私奉献着,白衣天使用坚强和忙碌演绎着国际护士节精彩的篇章。

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有限,可所有人的力量加起来,就能够凝集成最美的光环。

义务献血的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和心情为灾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一批批捐赠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四川的灾区,板房搭起来了,临时的学校建起来了,人民的生活又有保障了。

历经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一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

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的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

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看到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炷心香,深深地为遇难的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自己力量的人们!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在宿州学院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学习,对待老师,对待同学,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姐妹弟兄。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