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开国大典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

擎(擎起)钮 (按钮)
( zhān )
( niè )
瞻(瞻望)聂 (姓聂)
( dǎng )
党(共产党)
典副委协 宾泽奏诞钮 瞻拂骑嗓党
协(协助) 檐( 胁(威胁) 瞻( 宣(宣传) 帜( 喧(喧闹) 织(
)屋檐 )瞻仰 )旗帜 )纺织
钮(按钮) 泽( 扭(扭打) 择( 袖(衣袖) 徐( 抽(抽芽) 除(
思考讨论
1、为什么说: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标志着中国 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保障。 2、《开国大典》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什么 的心情? 开国大典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 豪激动、高兴,对未来期待、爱戴领袖、拥护领 袖等的思想感情。
表达感情
热爱领袖
当家作主, 情不自禁 热爱尊敬国 旗,兴奋 热烈拥护
政府
时间 典礼前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时 (阅兵式)
典礼后 (游行)
完成表格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前 群众入场
擎、提、人的海洋、 兴奋
、直奔会场、赶
喜悦
检阅、 海军 、步兵、 抛帽子、报纸 典礼时 炮兵、 战车 欢呼、喊哑了、 (阅兵式)师、骑兵师、 拍麻了
开国大典
点此播放视频
学习目标 课文朗读 学习生字 自主学习 课外扩展 阅读练习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 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 大历史意义。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 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 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26课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26课笔记
以下是五年级上册语文书26课的笔记:
26课《开国大典》笔记
一、字音:
乐(yuè)曲、招(zhāo)待、电钮(niǔ)、瞻(zhān)望、完毕(bì)、擎(qíng)着、制服(zhì)、排山倒(dào)海、乘(chéng)机、俯
(fǔ)首
二、多音字:
倒:dào倒立dǎo倒下
三、近义词:
汇集—聚集、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检阅—检查、整齐—整洁
四、反义词:
肃静—喧闹、紧张—放松、整齐—凌乱、庄严—随便、盛大—小气五、词语解释:
典礼:隆重举行的仪式。
就位: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规定:对某事做出决定或要求。
雄伟:气势盛大。
庄严:庄重而严肃。
迎风招展:形容旗帜等迎风飘扬。
瞻望:往远处看。
天安门广场:北京的中心广场,也是中国的政治活动中心。
26.开国大典课件ppt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说明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 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热 爱,对新中国成立的无限期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 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 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 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 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 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 来。
理解句子: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 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升起”代表中国人民共和国, 代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代表中国 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了,站起 来了。
理解句子: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 火车就直奔会场。
“直奔”反映了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急切、 兴奋的心情。
研读交流第二部分(5——14自然段)
主要讲了哪些场面?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鸣礼炮—— 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场面读一读,
两股“红流”:指人民群众组
成的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灯笼、
火把照亮了北京城;二是指(象
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 北京城,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 暗通知,获得了光明。
课后练习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兴奋、激动、自豪的语气)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的。)
认真读第11、12、13、14自然段,思 考: 1、分别描写了哪个场景? 2、在第12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比喻 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3、在第1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夸张句, 并说说你的体会。
26.开国大典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 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欢 跃起来。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 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 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主席台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 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 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 了 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 “五 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
26.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即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生字
diǎn wěi xié bīn 典 礼 委 员 协 商 外 宾 niǔ zhān fú huì 电 钮 瞻 仰 飘 拂 汇 集 zhuāng xuān huān sù 庄 严 宣 告 欢 呼 肃 立 qíng dǎng zòu zé 擎 着 共产党 奏国歌 毛泽东 fù qí sǎng dàn niè zhēn 副主席 骑兵 嗓子 诞生 聂荣臻
海军
步兵
等候检阅的炮兵
炮兵
战车师
装甲车部队
装甲车
坦克车
骑兵师
人民空军的飞机
“人”字形飞机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 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 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 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 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 喜悦的心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26课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26课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应该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整理,以下是一份五年级上册语文书26课《开国大典》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生字
生字是学习课文的基础,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典、式、擎、踏、凝、伟、固、凌。
二、词语
本课出现了许多新词语,需要重点掌握的词语有:典礼、仪式、检阅、顺序、排山倒海、就位、肃立、瞻仰、肃静、交叉等。
三、句子
本课出现了许多长句和生词,需要重点理解和学习的是:
1. 接着升国旗。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四、段落
本课共有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10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第三部分(第11-15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五、主题思想
本课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记叙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26、开国大典学习单

B
C
4、完成小练笔。
(15分钟)
展开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某一个动人场面及感受写下来。
完成后组内传阅小练笔,组长根据内容、书写等情况评价等级,组里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班级展示。
A
B
C
小练笔:
★ 我的积累(好词佳句)(15分钟)
自我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老师评价:A B C
《26、开国大典》
学生课 堂学习单
班级
五年级 班
组名
姓名
日期
月 日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18分钟)
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组长组织组员对思路图进行评价,评选书写和思路图清楚、新颖的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A
B
C
品 读·自 我 探 究
品
读
·
自
我
探
究
2、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
3、3、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先组内说一说,再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
自学指导
成果记录
交流方案
结果评价
初读·整体把握
1、快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读不准的字词可以问同学、问老师)(7分钟)
独立完成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换活动单,根据书写、内容等评价等级。班级展示时,自主修改学习单。
26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含答案)

26 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1.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到2009年已有60周年。
2.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开国大典的过程。
二、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拼音。
电牛点犁斗里站羊。
三、辨别语境中的音节。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奔跑)会场。
2.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四、改正词语错误。
旗帜飘扬,翻天覆地。
拖帕肃立,忘加评论。
五、正确组词。
择优,党员,副手。
泽国,常识,辐射。
六、用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
1.下课时同学们都聚集起来,研究班级庆“六一”的事情。
2.丁字形的广场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3.我出生于1985年8月。
4.经历了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诞生了。
5.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6.他站立在那儿,一动不动。
七、仿写句子。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汹涌的海浪。
2.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我们站在山顶上,像巨人一样俯瞰着整个城市。
仿句:我们走在街上,像一支队伍一样整齐划一。
八、比较意思相近但不同的词语。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像排山倒海一样响亮。
2.他的演讲引起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掌声如雷霆般响起。
2.群众的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改写:飞机的隆隆声被群众的欢呼声所掩盖。
九、按课文顺序排序。
①XXX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国旗。
XXX秘书长XXX宣布典礼开始。
③XXX宣布:“XXX在今天成立了!”②XXX宣读XXX的公告。
XXX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④群众游行。
正确的顺序是:①⑤③②⑦⑥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26开国大典》PPT课件

开国大典会场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含 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 的思想感情。
换掉括号里的词,对比体会。 洪流 游行队伍 流 走 光明 光亮
小组互相学习,把你还没有弄懂的 地方 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1、“两股洪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 出了什么?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 旗”、 “红灯”,群众的“掌声”、 “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qí ng) (擎起) (niǔ) (按钮) 擎 (zhān) (瞻望) 瞻 钮 (niè) (姓聂) 聂
(dǎng) (共产党) 党
典副委协 宾泽奏诞钮
瞻拂骑嗓党
协(
) 檐(
) 钮(
) 泽(
)
胁(
) 瞻(
) 扭(
) 择(
)
宣(
喧(
) 帜(
) 织(
) 袖(
) 抽(
) 徐(
) 除(
)
)
按钮 ) 泽( 协(协助 ) 檐(屋檐 ) 钮( 润泽 )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 大炮齐响28响的意义吗?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 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54 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 文的写作特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 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教学难点
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预习要求
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课题
26、开国大典
教学内容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