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巴西(2)

合集下载

9.2巴西 教案2(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9.2巴西 教案2(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2)
用你自己的语言说出,热带雨林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3)
请你就如何保护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4)文中“巴西境内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中的“最大”指的是哪些方面?
七、学后记(教学反思) :源自5.巴西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 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的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 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 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 世纪议程》 。然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 保护,仍有许多问题不好解决。 读 96 页图 29,根据三位中学生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后保护热带雨林的 看法。
6.过渡:巴西不仅存在热带雨林环境问题,还存在着城市化问题。下面我 们就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知识点 4:城市化问题。 分析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巴西有哪些城市?
2、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3、从气候地形,交通方面分析原因。
思考:巴西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你所在的或熟知的城市,有哪些“城市病”?该怎样解决?
小结:中国和巴西同样是发展中大国,有些问题两国很相似。
四、我的疑惑:
五、我的收获(整理知识)
六、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亚马孙原始森林的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主要原因是: ( ) A、虫灾 B、火灾 C、旱灾 D、乱砍滥伐 2.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森林 C.各种资源都十分缺乏 D.在环境方面将重点保护热带草原 3.下列对巴西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首都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 B.森林蓄积量居世界首位 C.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 D.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4.关于巴西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巴西矿产资源中煤、铁、锰极为丰富 B.巴西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 C.巴西热带雨林已遭到毁灭性破坏,现今森林资源贫乏 D.巴西耕地资源极为广阔,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 5.关于亚马孙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亚马孙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森林,亚马孙原始森林产生的氧气占全地球 的 1/3,被称为“地球之肺”,仅此一条,就足以说明对它必须加以保护,保护它就是 保护地 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是可以不停地砍伐的,因为它可以自身恢复,长出新的森林 C.可以将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改变成良田,以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D.亚马孙原始森林地区是拉丁美洲唯一的热带雨林. 6.某探险者,想去美洲享受“地球之肺”的清薪,体验热带原始森林的乐趣,你认为下 列地区最合适的是 ( ) A.安第斯山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落基山脉 7、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地区 B、东南部沿海 C、南部地区 D、热带雨林地区 8.世界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其名称是: ( )

9.2巴西 学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9.2巴西 学案5(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课题: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城市化问题)课型:新授课我的目标:1、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特征、以及主要城市名称和分布地区;2、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我重点学:主要城市的分布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我的难点:1、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地形对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影响2、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这样学:图表分析、讨论、比较、合作探究等综合法精彩课堂: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8分钟}1.二战前,巴西的经济特点是____ ____,国内的资源、资金绝大部分被________夺走。

2.巴西90%的人口居住在____地带,特别是____部人口特别稠密。

大城市____ ____也集中在这一地区。

3.巴西在西南边境与____国合作,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____。

4.巴西的首都,由原来沿海__ __城迁至中部高原上的___ _城。

Ⅱ、学习目标我了解。

(2分钟)Ⅲ、合作探究我快乐:(20-25分钟)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1、二战以前,巴西的经济有何特点?为什么?2、二战以后,巴西的经济又有何变化?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是依靠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3、巴西政府主要依靠哪些措施来解决能源不足的?4、巴西主义有哪些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四、城市化问题:1、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2、圣保罗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城市规模过大有何利弊?3、巴西政府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避免人口的过分集中?Ⅳ、我能掌握我总结:(10-15分钟)(一)考考我能行1、.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A.锰矿B.铁矿C.煤矿D.钨矿2.巴西全国90%的电力是依靠( )A.水能发电B.火力发电C.核能发电D.风能发电3.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的是( )A.橘汁B.可可C.咖啡D.甘蔗4.巴西现代工业方面,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行列的部门是( )①纺织②石油③钢铁④造船⑤汽车⑥飞机⑦化学⑧食品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⑦⑧D.③④⑤⑥5.与巴西共同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的国家是( )A.乌拉圭B.圭亚那C.巴拉圭D.阿根廷6.巴西最大的城市是()A.里约热内卢B.巴西利亚C.贝洛奥里藏特D.圣保罗7.巴西人口分布稀少的地区有()A.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全部B.巴西高原东南部C. 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部分D.东部沿海地带8.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亚马孙平原是农业发达地区B.水力资源丰富,江河径流量居世界首位C.首都建在伊斯兰堡,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分开D.工业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钢铁、造船、汽车等生产国9.读下面两国轮廓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A国的首都是______,东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是______。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2.2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2.2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2. 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雨林开发出现的问题
1
垦荒者砍
3
倒树木、
烧毁
几年后, 作物耗尽 土壤中的 养分
在烧荒的 土地上播 种
2
4
垦荒者迁移 到新的林地, 再砍树开垦
知识讲解
二的雨林开发出现的问题
待出口的大豆产自热带雨林中的农场。开辟农场会破坏雨林。
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长河, 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 最大的河流 发源于安第斯山东麓,向 东注入大西洋
知识讲解
一、热带雨林的效益
1.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流域分 布着地球上面积 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雨林, 其中60%在巴西 境内
知识讲解
一、热带雨林的效益
2.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其中60%在巴西境内。
课堂小结
热带雨林的作用:
课堂小结
3. 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及产生的后果 (1)热带雨林遭受的破坏: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
火种的方法开荒种地;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 开辟大型的农场、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 (2)产生的严重后果:___水__土__流__失___加剧; 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锐__减___;影响全球气候。
B. 释放氧气
C. 物种丰富
D. 涵养水源
2. 亚马孙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B )
A. 城市交通拥堵 B. 雨林破坏严重
C. 工业污染严重 D. 矿产资源枯竭
当堂练习
3. 若亚马孙雨林的植被遭到破坏,对全球环境将产生的 影响不包括( D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出现臭氧层洞,紫外线增多

地理《巴西》PPT优秀课件

地理《巴西》PPT优秀课件

A图: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B图: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干湿季明显
A
500 400 300 200 100
B
三、巴西的人种
1.看右图P82, 说一说巴西的 主要人种。
巴西以白 色人种为主, 其二以黑白混 血人种最多。
卞卡的一家:
我叫卞卡。我的家 族有黑种人、白种 人和黄种人的血统。 巴西有很多像我家 这样的家庭。
二、自然环境—地形
1.看思右考图巴西 P85,找一 北找部亚和马南孙部平的 地原形、地巴势西特高点。 原
北部: 亚马孙平原

南部: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 巴西高原的面积有500多 东到大西洋,由亚马孙河冲 万平方千米,世界最大高 积形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原。地形起伏和缓。 的平原。
第八章
第二节 巴西
学习目标
1.运用巴西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掌握巴西的 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征。(难点)
2.运用巴西地形图,掌握巴西的主要地形地势 特点。
3.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巴 西多元文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巴西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巴西的人种 四、巴西的文化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
巩固练习
4.巴西北部主要的地形有( D ) A.刚果盆地 B.巴西高原 C.墨西哥高原 D.亚马孙平原
读右图,完成5~6题。 5 .该国是( D ) A.法国 B.澳大利亚 C.埃及 D.巴西 6.①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7. 读“巴西轮廓示意图”, 完成: (1)图中数字代表的海域:
① 大西 洋,② 太平 洋。

《巴西》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巴西》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典型例题
课堂小结
1
亚马孙流域
亚马孙河发源于 山脉,向东注入 , 是世界上水量 、流域面积 的大河,长度 多千米,仅次于 河,居世界第 。
安第斯
大西洋
最大
最广
6400
尼罗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东南沿海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活动
分析巴西工业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2.在图上找出三座城市,完成下表。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原材料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萨尔瓦多
钢铁、纺织
钢铁、汽车、造船
石油、汽车
煤、铁

煤、铁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圣保罗、里约等城市是巴西的工业中心,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资源,交通便利,这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读图,了解巴西的橙汁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世界产量第二:大豆、可可、木材
1
巴西的农业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
巴西的农业
咖啡:巴西高原东南部天然橡胶:亚马孙平原甘蔗:巴西东北部沿海
读图,说出巴西农产品的分布的特点
作物分布
(1)世界第一: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甘蔗和蔗糖产量;柑橘和橙汁产量; 蓖麻籽产量。 (2)世界第二:大豆产量;可可产量;木材。 (3)世界第三:玉米生产。 (4)世界第四:烟草生产;牛肉产量。 (5)其他重要农产品:棉花、橡胶、热带水果、植物纤维、蜂蜡。
2
巴西的工业
石油:东南沿海煤炭:南部沿海铁矿:东南沿海
在图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
矿产分布
巴西的矿业与工业
巴西铁矿的产量和出口量都位居世界第二位。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塔比拉铁矿为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接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第二节 巴西

第二节 巴西

地理组【82号教案】第二节巴西学生特点分析1.七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久。

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观察世界,而且带着好奇心探求知识。

因此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达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最佳效果。

2.巴西是国家地理学习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学会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读图用图技能,具备了探究学习本课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巴西是认识拉丁美洲的自然、文化、经济等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所以教材把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作为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创设学习情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探究为形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教学策略:教学中充分运用地理学科特有的教学工具—地图,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教学方法—以图为载体:利用地图、资料、辅助图片、投影、录像、等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形成地理思维,学会地理学习的方法。

学习过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探究、合作,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

通过对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突出巴西的特色,巩固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了一项活动——“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探究。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及综合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体现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组织学生利用不同渠道搜集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整合信息资料,编排短剧;制作幻灯片、录像片段;准备巴西地形图、农产、矿产和工业分布图;绘制巴西板图。

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九章第2节《巴西》优质课件 (共29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九章第2节《巴西》优质课件 (共29张PPT)-PPT文档资料
人口集中于_东__南__沿__海__
发展中的工农业
二战以后巴西的经济
首都:巴西利亚
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工业: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热 带 雨 林-开发与保护
植物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被破坏
修毁路森林、建造林房田火、采灾矿
环境效益: 地球之肺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良好的 生物生存环 境,维护生 物多样性。
弊 >利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 土壤侵蚀。
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 等。(经济效益)
练一练 • 1.下列关于巴西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白种人与黑种人、印第安人很少通婚 B.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 C.混血种人约占40% D.巴西还有少数的日本人和华人
第二节 巴西
狂欢节是欧 洲基督教的节日,
后传到巴西。每 年2月下旬,巴 西各地都要举行 盛大的狂欢活动, 人们载歌载舞, 通宵达旦。
欧洲
巴西人喜欢跳
桑巴舞。葡萄牙 的民歌、游戏, 非洲的鼓乐、舞 蹈,在桑巴舞中
得到完美的结合。 巴西各大城市都 有不少桑巴舞学 校,民间还有桑 巴舞协会。
葡萄牙、非洲
• 4、关于亚马孙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亚马孙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森林, 亚马孙原始森林产生的氧气占全地球的1/3,被 称为“地球之肺”,仅此一条,就足以说明对它 必须加以保护,保护它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 人类自己
B.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是可以不停地砍伐的,因 为它可以迅速自身恢复,长出新的森林
巴西国家队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支获得过五次足球世 界杯冠军的球队(分别在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 年、2002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距离深入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巴经贸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对国际友好合作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文字材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