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教材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新版教材

七年级上册语文新版教材

七年级上册语文新版教材一、字词积累。

1. 生字。

2. 词语。

- 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如“呼朋引伴”这个词,要理解它的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并且能够在写作中准确运用。

同时,要关注课本中的词语辨析,像“寂静”和“安静”的区别,“寂静”更侧重于一种没有声音的环境,程度上比“安静”更深。

二、古诗词背诵与理解。

1. 必背古诗词。

- 诗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名句,通过想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切的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自己的愁思寄托给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西。

- 在背诵古诗词时,要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注意古诗词中的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和字词的古意(如“左迁”是降职的意思)。

三、现代文阅读。

1. 课文分析。

- 内容方面:文章通过描写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 写作手法:运用对比手法,如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的枯燥拘束形成对比;描写手法上,对百草园的描写细致入微,有视觉(碧绿的菜畦)、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触觉(光滑的石井栏)等多种感官描写。

- 在阅读现代文时,要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如果是写人的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写作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 阅读技巧。

-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抓住关键信息,如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每段的中心句等,用于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旨。

四、作文写作。

1. 记叙文写作。

- 七年级上册主要以记叙文写作为主。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明确。

- 例如写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记叙文,可以先确定一个主题,如“校园里的友谊”。

然后选择合适的素材,如和同学一起参加比赛、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备课参考(教材整体变化+单元立意分析)(2024秋)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备课参考(教材整体变化+单元立意分析)(2024秋)

七年级道法上册备课参考一、新教材的整体变化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13课,每课2框,共计102页。

教材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追求美好人生为目标,以道德教育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为主题,围绕如何开启初中生活、如何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等问题。

教材从少年有梦、认识自我开始,讲述了如何徜徉在成长的空间,如何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最后落脚于如何追求和塑造美好人生。

教材整体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整体来看1.原来的四个单元十课调整为四个单元十三课,对旧教材进行大幅整合。

2.单元末新增【单元思考与行动】板块,分为【情境思考】【实践活动】两个部分。

3.新增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三课内容分别为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

4.原七上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和七下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整合为一个单元《成长的时空》。

5.由原来的课、框、目三个层级变为课框两个层级,删除课中的目层级。

6.教材活动栏目减少40%左右;【运用你的经验】更名为【生活观察】,【拓展空间】更名为【启思导行】。

二、从内容来看1.课数增加。

旧版10节课增至13节课,增加“在集体中成长”“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3节课的新内容。

2.栏目与素材更符合时代要求。

新教材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学科本质与内在逻辑。

从整体上看,教材的逻辑结构没有大的变化,采取的是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与交往范围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依据自我认识,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来编写教材。

但新教材先谈自己,谈亲情,谈师生,谈友情,扩展到集体、珍爱生命,规划人生。

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显得层次清楚、逻辑严谨,便于操作,易于落实。

而老教材先谈师生关系,再谈亲情之爱,就不太合乎情理。

3.注重单元综合实践、单元思考与行动设置,凸显学科实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教材概述教材以道德和法治为主题,涵盖了以下内容:1.道德规范:介绍了个人行为规范、家庭规范、学校规范等各个方面的道德规范。

通过具体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道德规范。

2.法律知识:讲解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的适用以及法律的制定过程。

通过法律案例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公民责任:强调了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尊重他人权利、关心社会环境和参与公益活动等。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使其能够遵守道德规范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2.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其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3.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使其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使其在面临道德和法律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1.真实案例分析:通过讲解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道德和法律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生活场景,体验道德和法律问题的处理过程,并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道德和法律问题。

4.信息搜索: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查找和获取与道德和法律相关的知识,提高信息素养和独立研究能力。

总结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和公民责任感。

希望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全套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原版电子教材

全套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原版电子教材

全套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原版电子教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经纬度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本单元主要介绍太阳系、地球的外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本单元主要介绍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地表水的形成和地下水的形成。

第四单元:地理位置与地区划分
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理位置与经济活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区划分。

第五单元:人口与聚居
本单元主要介绍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和聚居规律。

第六单元:交通与通信
本单元主要介绍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七单元:资源与工业
本单元主要介绍资源与资源分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工业与工业布局。

第八单元:农业与农村
本单元主要介绍农业与农业区划、农业与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以上是全套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原版电子教材的简要内容介绍。

如需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电子教材。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秋季教材全新目录与新增课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秋季教材全新目录与新增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新目录与新增课文一、目录第一单元1 春/朱自清2 济南的冬天/老舍3*雨的四季/刘湛秋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与上一首诗互换位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改为:热爱写作,学会观察)第二单元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6 散步/莫怀戚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8 《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0 新增“往事依依/于漪”(旧版7上苏教语文学过)11*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2 《论语》十二章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换成“如何突出中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改为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第四单元13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3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换成 14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原8上第7课)14*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换成15* 梅岭三章原9下第2课)16 诫子书/诸葛亮写作: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第五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17 猫/郑振铎18 我的白鸽/陈忠实(新增)17*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换成“19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原8下第7课)20 狼/蒲松龄任务二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任务三记述与动物的相处写作:如何突出中心(删除)第六单元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新增)(2017年教改前7上语文选过)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0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删除)23* 女娲造人/袁珂24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删除)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改为“整本书阅读《西游记》”)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二、新增课文往事依依于漪年华似流水。

七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

七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
跨学科实践
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如历 史剧表演、科学实验报告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性评价方法
01
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02
结果性评价
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03
综合性评价
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同
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修改和完善作文
鼓励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和修改建议对 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学生的自 我修改能力和写作水平。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作 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 行点评和指导,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04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与策略
口语表达技巧训练
语音语调训练
通过模仿、朗读等方式,帮助学 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口
100%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 阅读方法,理解文本内容,体会 作者情感;学习记叙、描写、说 明等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8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材结构体系
01
02
03
04
阅读单元
按照主题编排,每个单元包括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自读课 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影视作品
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 等电视剧或电影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词汇积累与运用
引导学生积极积累词汇,学会在 口语表达中恰当运用词汇,增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七上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七上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一)1 在山的那边2 走一步,再走一步3 短文两篇蝉、贝壳4 紫藤萝瀑布5 童趣 6 理想7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8 人生寓言(节选)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9 我的信念10 论语十则11 春12 济南的冬天13 夏感14 秋天15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16 化石吟17 看云识天气18 绿色蝈蝈19 月亮上的足迹20 山市21 风筝22 羚羊木雕23 散步24 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25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26 皇帝的新装27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28 女娲造人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30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年级上册课外诗词阅读01、曹操龟虽寿02、孟浩然过故人庄03、常建题破山寺后院0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05、李商隐夜雨寄北06、杜牧泊秦淮07、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08、朱熹观书有感09、晏殊浣溪沙10、李清照如梦令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爸爸的花儿落了3.丑小鸭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5.伤仲永 6.黄河颂7.最后一课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土地的誓言10.木兰诗11.邓稼先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3.音乐巨人贝多芬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5.孙权劝学16.社戏17.安塞腰鼓18.竹影19.观舞记20.口技21.伟大的悲剧22.在沙漠中心23.登上地球之巅24.真正的英雄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26.猫27.斑羚飞渡28.华南虎29.马30.狼七年级下册课外诗词阅读01、吴均山中杂诗02、王维竹里馆03、李白峨眉山月歌0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05、岑参逢入京使06、韦应物滁州西涧0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08、刘长卿送灵澈上人09、赵师秀约客10、赵翼论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1.新闻二则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中原我解放南阳2.芦花荡3.蜡烛4.就英法联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6.阿长与【山海经】7.背影8.台阶9.老王10.信客11.中国石拱桥12.桥之美13.苏州园林14.故宫博物院15.说“屏”16.大自然的语言17.奇妙的克隆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爱被压扁的沙子】19.生物入侵者20. 落日的幻觉21.桃花源记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26.三峡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阅读01、长歌行汉乐府02、野望王绩0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0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05、黄鹤楼崔颢06、送友人李白07、秋词刘禹锡08、鲁山山行梅尧臣09、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 列夫·托尔斯泰5 再塑生命6 雪7 雷电颂8 短文两篇日月9 海燕10 组歌【浪之歌、雨之歌】11 敬畏自然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 旅鼠之谜14 大雁归来15 喂——出来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 春酒20 俗世奇人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山坡羊·潼关怀古】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29 满井游记30 诗五首【行路难】(其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陶渊明【饮酒】八年级下册课外诗词阅读01、刘桢赠从弟(其二)0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04、王维终南别业05、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0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07、李商隐无题08、李煜相见欢09、王安石登飞来峰10、范仲淹苏幕遮1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9.故乡10.孤独之旅11.我的叔叔于勒12.心声13.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7.智取生辰纲18.杨修之死19.范进中举20.香菱学诗21.陈涉世家22.唐雎不辱使命23.隆中对24.出师表25.词五首李清照【武陵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范仲淹【渔家傲】、【江城子·密州出猎】、温庭筠【望江南】、李煜【相见欢】九年级上册课外诗词阅读01、观刈麦白居易02、月夜刘方平03、卜算子. 咏梅陆游04、商山早行温庭筠05、破阵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课件(共50张PPT)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课件(共50张PPT)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基本立意与思路 1.本单元以“生命”为主题,围绕“珍爱我们的生命”展开,树立敬畏 生命的态度,培养守护生命健康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安全观、 健康观和幸福观。本单元是对前两个单元的拓展和深化。 2.本单元从生命不断发展的角度,将生命理解为动态开放的系统、不断 丰富的过程,揭示我们的生命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 可贵,进而做到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3.对于生命的思考虽然只是用一个单元的内容来呈现,但是教师对初中 生的关切,要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一框 家的意味 主要把握2个观点: 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 家的作用。家是生命的居所、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 身之所;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第二框 让家更美好 主要把握4个观点: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第四部分 章节主要内容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需要把握的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了 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 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 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具有团 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 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的责任。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的要点为:
1.三则神话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 神 话的特点,结合注释和译文大致了解每则神话 的内容。 2.基本的叙事方法。 3.民间传说产生的背景。 4.童话的主要特点。充满奇异的联想和想像。。 5. 童话的写作。只要想像合理、把意思表达清 楚,能反映学生的主观感受就应该鼓励。 6. 通过“拓展链接”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哈 利· 波特》为代表的当今童话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建议: 1.结合鲁迅的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内容,引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对主题思想的不同认识可 以组织学生讨论。重在讨论过程,对先生的看法, 也适当引导分析,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即可。 3 .本 文第二段的几处景物描写很生动,第七段雪地捕鸟 的过程写得很传神。要引导学生在品味中背诵。 4 .教参上的“有关资料”是帮助老师了解作者, 希望能认真阅读。 5 .因为这是一篇传统教材,在 教学过程中容易受过去的意识和方法影响,希望老 师们能够用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
三、写作 11.写童话故事,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集中。 12.学习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13.学习运用本单元诵读诗词中的名句描写自然景色,表 达自己的情感。 四、口语交际 14.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做到语言流畅,情节完整。 15.背诵两首诗词。 16.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注意正确使用普通话。
在教学时,从单元总体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体会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 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引导孩子们从回味 自己的童年生活入手学习课文,体会语文学习 和自己生活的关系,理解作品是生活的反映, 学习作品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活这样一个道理。 2. 体会作家笔下的童年,品味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这几篇课文语言风格各异,引导学生通过熟读 课文理解作品。语文课接触的是形象,不要把 鲜活的课文教成枯燥的概念。 3. 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底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怎样的童年更有意义等,进行讨论,鼓励学生 形成独立见解。
4 牛郎织女
教学建议 1.利用民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语言朴素自 然的特点,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2.可结合课文简要介绍民间故事的特点,特 别是充满奇特想像这一特点。 3.这个故事的某些情节,不易为我们今天的 青少年读者所理解。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产生 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5 小溪流的歌
教学建议: 1.学习这篇文章,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 生反复诵读上。 2.向学生推荐严文井的其他童话作品,课 下阅读,体会作品的寓意,了解严文井童话的 特点。 3.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家的童话作品。
9 童年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诵读。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3.引导学生感悟内容。 4.引导学生运用修辞。
10 童稚记趣
教学建议: 1.从激趣切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2.从培养人的宏观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文言 文。 3.整体感知,熟读成诵。 4.学习这篇课文可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写“百草园”的部分比较阅读,让学生找出二 者 的相同点。
14 合欢树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课文 中寄托的那种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2.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一些情况,让学生了解 作者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激发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后面附加的有关资料,是给教师看的,目 的是帮助教师了解作者的一些情况,使教师更好 地理解作品,不必向学生介绍很多。
单元教学建议 1.识字与写字教学要落到实处。 2.确立现代阅读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 良好习惯。
1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不要 逐字逐句串讲,应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并对照译文, 弄懂大致意思即可。 2.对于神话故事学生可能知道一些,在教学时可 以从学生知道的神话导入课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3.对于神话的知识,可以适当向学生讲解,以便 更好地学习课文的内容。 4.对课文的内容不必做过多的分析,要把重点放 在课文的诵读和故事的复述上。
诗词诵读:
《归园田居》 《望岳》
第三单元
教学时,从单元总体上,应该注意突出四点: 1. 调动学生的感情,使他们带着感情学习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美好情感,体会亲情美和人性美。 3. 课文有的表现感情含蓄、细腻,例如《合欢树》; 有的结构十分巧妙,例如《父亲的谜语》《麦琪 的礼物》,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学习。 4. 几篇课文的语言都比较浅近,应该以学生的自读、 自悟为主,教师主要在调动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
诗词诵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浣溪沙》
第二单元
选编这样一个单元,主要有这样几点考虑: 1.孩子们对童年生活十分熟悉,也很 感兴趣,学习起来有动力。 2. 作家笔下的童年生活已经是“艺术 化” 了的,学生学习后能获得多方面的收获。 3.因为童年生活距离孩子们最近,所 以把这个内容放在第二单元。
写作实践:留在记忆里的童年
教学建议: 1.认真阅读写作短文,领会其要义。 2.学会选取材料。 3.注意凸现主题。 4.借鉴好的方法。 5.提倡新颖,力避雷同。 6.明晰写作与生语文活动
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说普通话。 2.“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培养兴趣,提 高 阅读能力,真正发挥读书的作用。 3.排课本剧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 内容,分析人物,安排好情节,允许学生的发挥 创造,最后引导学生认真总结,积累经验。 4.办手抄报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办手 抄报的常识,了解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等。
写作实践: 家,有许多温暖的感觉 拓展链接: 一幅多彩的时代画卷——走进高尔基和 他的《童年》 诗词诵读: 《钱塘湖春行》 《夜语寄北》
11 送董邵南序
教学建议: 1.本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 易理解,需要教师补充有关的时代背景及韩 愈的思想倾向。 2.学习本文要搞清楚每个段落的意思, 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3.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12 父亲的谜语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猜谜语”这 个 线索,贯穿故事。通过对父亲眼睛的细致描绘, 使学生感受父爱之深、父爱之博大。 2.选材独特,构思巧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学习时要认真体会。 3.结尾处父亲的回信蕴意深刻,学习时引导 学生仔细理解。
15 麦琪的礼物
教学建议: 1.这篇小说以平淡琐事为题材,读后请学生复述,理清小 说情节结构,然后再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的疑问 做适当讲解。 2.引导学生精读细品心理描写和行为刻画,体会人物细微的 心理活动。 3. 紧扣题目把握小说主旨,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小说“含泪 的笑”的风格,形成理解全文的突破口,可以围绕“作者为什 么 将小说命名为《麦琪的礼物》”这样的问题展开开放式的讨 论。 4.引导学生阅读欧· 亨利的其它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评价时,要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 2.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过程的评价。 3.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评价。 4.在写作实践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选取素材、提 炼主题的评价。 5.在这个单元的“综合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过 程中, 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合作态度与参与程 度”的评价。
七年级上册教材 各课介绍
第一单元
把这些内容组织成一个单元放在第四学段七年级上 册之首,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 1.课文内容符合小学毕业生的认知水平,便于小 学向初中的过渡衔接。 2.以《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引领全册,实际也是 引领整个学段,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初中第一学期从能 够体现民族文化之根的神话学起,帮助学生领略中国 古代文化的原始风貌,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 3.集中学习这类以联想和想像为主要特征的文学 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评 价: 1.要注重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 理解和价值取向。 2.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 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的考察。 3. “写作实践” 要重视材料的选取和准备。 4. “拓展链接” ,要注重阅读拓展和提取信息 的 评价,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
单元教学目标 :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识本单元课文中所有汉字,在小学 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识字量。 2.能使用字典、辞典查找所要检索的汉 字、词条。 3.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书写正 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二、阅读
4.能用普通话朗读童话、民间故事。 5.认识本单元课文虚构的的特点,认识童话、民间故事 的形式。 6.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清故事梗概,理解内容大意。 7.能认识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及意义,能联系背景或现实 做出自己的评价。 8.欣赏本单元课文,加强情感体验,获得对社会、人生 的有益启示。 9.诵读两首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提高欣赏品位 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拓展链接”,课外阅读《哈利· 波特》,了解 故事大意。
2 皇帝的新装
教学建议: 1.练习分角色朗读、复述、表演,加深对作 品的理解。 2.可根据情节安排和人物描写设计有思考力 度的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含 意,从而提高学生解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3.启发学生推测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情景,培 养想像和创新思维能力。 4.向同学推荐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指导阅读。
拓展链接:童话世界的新成员——哈利· 波特 1.《哈利· 波特系列丛书》是当今风靡全球的 畅销书,中文译本有五本。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 分成五个小组,指定每组仔细阅读系列中的一本。 有兴趣的、时间及精力允许的同学也可以阅读其 他本。 2.利用一次语文课外活动时间召开《哈利· 波 特系列丛书》专题读书报告会,相互交流。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哈利· 波 特》的电影。
3 金鸟
教学建议: 1.由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 础上,再对课文进行分析。 2.可以采取学生讨论的方式学习本课,小王子 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他 带走金宫公主、金马、金鸟对吗?大儿子和二儿 子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没能找到金鸟?狐 狸为什么要帮助王子?国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等等。 3.可以再选择一篇格林的童话,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