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志失调论治焦虑性失眠

合集下载

情志失调如何诊断与辨证

情志失调如何诊断与辨证

情志失调如何诊断与辨证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失调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概念。

情志,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

当这些情绪的产生和变化超出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身体的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那么,如何诊断和辨证情志失调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患者的情志表现。

这包括仔细询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出现过度的喜悦、愤怒、忧愁、思虑、悲伤、恐惧或者惊恐等情绪。

比如,一个人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焦虑不安的状态,这都可能是情志失调的表现。

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神态也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情志失调往往会在面部有所反映。

例如,长期愤怒的人可能面色发红,肝气郁结的人可能面色发青。

神态方面,如果一个人总是目光呆滞、精神萎靡,或者烦躁不安、坐立不定,也可能提示情志方面出现了问题。

脉象也是诊断情志失调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的情志失调在脉象上会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肝郁气滞的人脉象往往弦而有力;心脾两虚的人脉象则可能细弱无力。

除了上述直观的诊断方法,了解患者的生活经历和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一个人近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如失业、离婚等,那么他出现情志失调的可能性就较大。

或者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也容易导致情志失衡。

在辨证方面,中医将情志失调分为多种类型。

肝郁气滞是常见的一种,患者常常表现为情绪抑郁、胸胁胀痛、善太息等。

这是由于肝气不舒,气机郁滞所致。

治疗上通常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

心脾两虚型的情志失调,患者多有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是因为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气血不足。

治疗时需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是常用的方剂。

还有心火亢盛型,这类患者往往心烦易怒、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多因情志过激,心火内生。

治疗应以清心泻火为主,导赤散是常用的方子。

肝郁化火型的情志失调,表现为急躁易怒、头痛目赤、口苦咽干。

是由于肝气郁结,日久化火。

治疗需清肝泻火,常用龙胆泻肝汤。

心情烦躁试试中医情志调摄法

心情烦躁试试中医情志调摄法

心情烦躁试试中医情志调摄法心情的变化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压力、焦虑、烦躁感很容易成为我们的日常伴侣。

这种不良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情志调摄法是一种通过调整情绪来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情志调摄法,帮助缓解心情烦躁。

一、舒怀调情法舒怀调情法是一种通过舒缓心情,调整情绪的方法。

其中包括各种放松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抚平心灵,恢复内心的平静。

此外,可以尝试与友人或亲人的交流、聚会,找到喜欢的音乐、电影或书籍等方式,通过放松和娱乐来缓解心情,减轻烦躁感。

二、饮食调节法饮食是中医调节情志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医认为,情绪与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调整饮食也可以调节情绪。

比如,可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加重烦躁感。

相反,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瘦肉、鱼类等,有助于减少身体的负担,保持身心愉悦。

三、中草药辅助法中草药是中医情志调摄法中常用的一种调节工具。

中医药材常常被用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缓解心情的效果。

例如,黄连、茯苓等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不适和炎症引起的烦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有些决明子、菊花、薰衣草等中草药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舒缓焦虑、烦躁的情绪。

四、理疗和按摩法理疗和按摩也是中医情志调摄法的一种常见方式。

通过调整气血流通,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身体的能量平衡,缓解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针灸、推拿、拔罐等。

通过寻找合适的压力点、施加适度的按摩力度,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心平衡和放松。

五、运动调节法运动是缓解心情烦躁的有效途径之一。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器官的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中医如何调理失眠

中医如何调理失眠

中医如何调理失眠近年来,伴随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临床失眠患者数量日益增多。

失眠是指患者虽然有睡眠机会和环境,但是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且对患者白天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的一类症状。

目前,失眠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睡眠卫生宣教、心理干预、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中医疗法也被逐渐运用于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中医在失眠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1.失眠的病因诱发失眠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因素过度的紧张、焦虑或其它情绪激动、不安都可能导致失眠的发生。

1.生理因素年龄、过劳、过饱、饥饿、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是失眠的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突然变化、噪音和光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睡眠。

1.药物因素部分药物(阿托品、甲状腺素)等药物会造成兴奋,可能影响睡眠。

1.生活行为因素如喝咖啡、喝茶、熬夜、入睡时间不规律等不良行为习惯也可能是失眠的诱发因素。

1.其他因素如个性特征、精神疾病或其它全身疾病也可能导致失眠的发生。

二、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导致失眠发生的因素以情志、饮食、疾病、身体素质等因素为主,具体如下所示:1.情志失调情志失调是导致失眠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发病病机如下:情志所伤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3.身体素质病后、年迈久病血虚,产后失血,年迈血少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4.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素体阴盛,兼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火盛神动,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

三、失眠的中医治疗1.辨证施治1.1从脾论治1.1.1脾虚湿胜针对脾虚湿胜型失眠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进行治疗,参苓白术散由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等组成,全方共奏补脾胃、益肺气功效,再加以酸枣仁、柴胡等药物,促进患者睡眠。

中医药情志干预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

中医药情志干预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

中医药情志干预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更年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绝经是更年期的重要标志,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及绝经后期。

由于更年期脑垂体与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神经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使更年期心理也发生一些变化,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失眠、多梦、烘热汗出等及烦躁易怒、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多疑、易怒、易紧张焦虑、注意力不够集中、心理敏感性增强、感觉易敏感、记忆力减弱等。

两方面症状的叠加,更易使患者出现失眠等躯体疾患,而躯体疾患又加重心理症状。

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左右。

除生理性绝经之外,还有病理性绝经,可见于卵巢早衰患者,即绝经发生在<40岁。

另外,如果双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坏,可导致人工绝经,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更年期综合征。

国内研究报道,更年期妇女抑郁症发生率的增加,不单纯是由雌激素缺乏等生物因素引起的,同时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存在。

因为雌激素的缺乏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而抑郁症状的发生并非每个人都出现。

古代中医医籍对本病无专篇记载,多散见于“年老血崩”“脏躁”“百合病”等病症中。

1964年始以“经断前后诸证”列入中医教材。

中医学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

这是女性衰老的自然规律,多数妇女可以顺利度过,但部分妇女由于体质、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调节这一生理变化,使得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不相协调,而围绕经断前后出现诸多身心和躯体证候。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营养状态改善,绝经年龄有后延趋势,寿命普遍延长,故围绝经期的保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2 失眠症的概念失眠,中医学中称为“不寐”“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中医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当这些情绪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超出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身体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喜,本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但过度的喜悦可能会“伤心”。

比如突然中了巨额彩票,大喜过望,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过度的喜会使心气涣散,心神不宁。

怒,更是常见的导致疾病的情志因素。

愤怒会使肝气上逆,出现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甚至昏厥。

长期的愤怒情绪还会导致肝气郁结,引发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等疾病。

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都容易让人动怒,而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忧思,往往会伤及脾胃。

当一个人过度忧愁或思虑重重时,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正所谓“思则气结”,长期的忧思还可能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悲,会损伤肺气。

过度的悲伤哭泣会使肺气消耗,出现气短、乏力、咳嗽等症状。

在生活中,遭遇重大的挫折或亲人离世等悲痛事件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情绪,就容易给肺部带来损害。

恐惊,主要影响肾的功能。

突然受到惊吓或长期处于恐惧状态,会使肾气不固,出现遗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状。

比如,小孩子受到惊吓可能会夜间尿床,就是因为恐惊伤肾。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志与脏腑之间通过气血经络相互联系。

情志失调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而脏腑功能的异常也会反过来导致情志的改变。

例如,肝郁气滞的人往往容易情绪抑郁、烦躁易怒;心脾两虚的人则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焦虑等症状。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情志失调与身体疾病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比如,长期的焦虑和抑郁会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失眠的中医情志调护

失眠的中医情志调护

【 关键词 】 失眠 ; 护理
随 着 社 会 生 活 节奏 的 加 快 , 作 压 力 的加 剧 , 工 人们 的情绪经 常处 于 紧张状 态 , 眠患者 日渐增 失 多 , 眠这一疾 病 已成为 社会 关注 的 问题 。失 眠 失 的护理很重要 , 中情 志调护是该病护理 的关键 。 其 1 情 志 变 化 是 导 致 失 眠 的重 要 原 因 失眠轻者入 寐 困难 、 多梦易惊 , 重者可彻夜 不
维普资讯
72 8
河 北 中 医 2O O2年 1 0月第 2 卷 第 1 期 4 0
H bi C O t e O2 V l 4 N .0 ee JT M, c br O , o 2 , o 1 o 2
失 眠 的 中 医 情 志 调 护
武笑 园( 宁夏 医学 院 附属 医 院 银川 700 ) 50 4
能 胜恐 , 因此 可 导 致 患 者 思 考 分 析 所 担 忧 惊 恐 的 事 由, 认识发病原 因 , 主动战胜 自己, 战胜疾病 。
寐 。中医认为其 发生与情 志变化关 系密切。七情 的变化导致人 体脏腑功 能失 调 , 阴阳不循其道 , 阳 气不得入于阴 , 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而至失 眠。如 怒伤肝 , 气郁结 而见两 胁胀痛 、 躁易怒 、 眠 ; 肝 烦 失 思虑过度 , 劳伤心 脾 , 可致 头晕乏 力 、 心悸健忘 、 寐 差梦多 ; 老 肾阴亏 , 之惊恐伤 肾, 肾不交、 年 加 心 虚 火上扰可致头晕耳鸣 、 心烦难 以入睡等。因此应重 视情 志调护在治疗失眠病症 中的重要作用。 2 察言 观色 。 了解 患 者 七 情 变 化 情志护理就 是对 患 者的心 理活 动进行 调 节 , 这就要求护 理人员要 了解患者 的七情变化 。因此 护理人员要调 动好 自己 的角色 , 注意 自己形体端 庄, 态度 和蔼 , 言具有 安慰性 、 语 艺术 性 , 尊重 、 同 情体 贴患者 , 到患者 的信赖 , 而缩短 与患者 之 得 从 间 的距 离 , 患 者 主 动 与 护 理 人 员 交 谈 倾 诉 。 在 使 与患 者的交谈 中, 理人员要察言观色 , 护 了解 患 者 的发 病原 因 , 掌握患者 的七情变化和心理状态 , 从 而得 以 对症 施 护 , 助 患 者 解 除烦 恼 , 除 思想 顾 帮 消 虑, 以利 于疾 病 的治 疗 。 3 辨证施 护 。 以情 胜 情 临床 中多见紧张 、 焦虑失 眠或过度 悲伤及 遭受 精 神刺激而致失眠等等 , 治疗应针对不同情况 , 辨证施 护, 同时还可以情胜情, 帮助患者摆脱失眠的困扰。 3 1 患者郁 闷不乐 , . 紧张 、 焦虑失 眠并伴有纳差 、 腹 胀 , 为 思 虑 过 度 导 致 失 眠 。 思 虑 过 度 使 脾 气 多 郁 结 , 化失调 , 出现 以上症状 。应积极开导患 运 故 者, 转移 患者 的情志 , 使患者勿过于思虑某事而焦 虑 不 安 。 因脾 为 思 志 , 思 伤 脾 , 能 胜 思 , 此 过 怒 因 患者思虑过 度 , 无法摆脱 , 也可用启发性语言 帮助 患者忆起 以往令人气愤 的事 , 转移其兴奋点 , 离 远 紧张焦虑 , 配合 治疗 。 32 患者遇到 不顺 心 的或 悲伤 的事 , 度悲 伤 , . 过

中医如何通过情志调理促进睡眠健康

中医如何通过情志调理促进睡眠健康

中医如何通过情志调理促进睡眠健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而中医在促进睡眠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其中情志调理就是重要的一环。

情志,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状态。

中医认为,情志的过度变化或失调会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进而影响睡眠。

比如,过度的喜悦可能会导致心气涣散,过度的忧虑可能会损伤脾气,过度的惊恐可能会扰乱肾气。

当这些脏腑功能失调时,睡眠就容易出现问题。

那么,中医是如何通过情志调理来促进睡眠健康的呢?首先,中医强调“和喜怒”。

就是要让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

遇到高兴的事情,不过度兴奋;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过于悲伤。

这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骄傲自满;当面临挫折时,要积极面对,不消极抱怨。

通过这样的情绪调节,使我们的心境保持平稳,有助于气血的通畅,从而为良好的睡眠创造条件。

其次,“节思虑”也是中医情志调理的重要方法。

过度的思考和担忧会损耗心血,影响心主神明的功能,导致失眠。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会为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操心。

但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大脑“放假”,适当减少不必要的思考。

比如,在睡前不要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以免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难以入睡。

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再者,“去惊恐”对于睡眠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突然的惊吓或者长期处于恐惧的状态,会损伤肾气,导致心神不安,从而影响睡眠。

要避免接触过于恐怖、惊悚的事物,保持内心的安宁。

如果曾经受到过惊吓,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如艾灸、按摩等,来恢复肾气,安定心神。

此外,中医还提倡“舒忧悲”。

长期的忧愁和悲伤会损伤肺气和肝气,影响人体的气机运行。

在生活中,当遇到令人忧愁和悲伤的事情时,要学会及时调整心态,通过与朋友倾诉、参加娱乐活动等方式来缓解不良情绪。

比如,失去亲人时,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悲伤,但也要逐渐走出阴霾,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平阴阳,畅情志”推拿治疗焦虑性失眠探讨

“平阴阳,畅情志”推拿治疗焦虑性失眠探讨

“平阴阳,畅情志”推拿治疗焦虑性失眠探讨李 莹1,2,刘子嘉1,3,王亚旎1,2,汤梦珍1,2,郭现辉1,2(1.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推拿科,河南 郑州 450008; 3.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摘要] 焦虑性失眠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阴阳失衡、情志失调,与肝、心、脑等关系密切。

根据睡眠的生理基础以及焦虑性失眠发生的病因病机,提出“平阴阳,畅情志”诊治方法,运用推拿治疗焦虑性失眠。

该法从机体经络入手,以腹部、项背部作为主要推拿部位,通过推拿手法调整任脉、督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的气血运行,起到调节气机、引阳入阴、平衡阴阳、安神定志的作用。

[关键词] 焦虑性失眠;阴阳失衡;情志失调;平阴阳;畅情志;推拿[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7-358X (2024)05-0446-05DOI :10.16295/ki.0257-358x.2024.05.002Discussion on “Harmonizing Yin and Yang ,Smoothing Emotions ” Massage in Treatment of Anxiety InsomniaLI Ying 1,2,LIU Zijia 1,3,WANG Yani 1,2,TANG Mengzhen 1,2,GUO Xianhui 1,2(1.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46,China ;2.Department of Massag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8,China ;3.College of Bone Injur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anxiety insomnia is the im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ver ,heart and brain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harmonizing yin and yang ,smoothing emotions" and applies massage to treat anxiety insomnia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sleep and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anxiety insomnia. This method starts from the meridians of the body ,takes the abdomen and the back ofthe neck as the main parts of massage ,adjusts the qi -blood movement of conception vessel ,governorvessel ,liver meridian of foot jueyin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 shaoyang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 taiyang and so on through massage manipulation ,plays the role of regulating qi ,introducing yang into yin ,harmonizing yin and yang ,calming themind and settling the emotion.[收稿日期] 2022-07-03[基金项目]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018ZY2011,2019ZYBJ19)[作者简介] 李莹(1993—),女,河南南阳人,2020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