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础知识图文详解

合集下载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植物从种子 萌发开始, 随着时间的 推移,在形 态、生理机 能等方面, 不断地起着 量和质的变 化,直至死 亡,这个过 程称为生物
学年龄。
1、合子
2、种子及插穗
3、幼苗期 4、幼年期
茶树生物学年龄
7、衰老期
5-6、成年期
11
茶树的适生环境
喜温怕寒、喜光怕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 ——“四喜四怕”
1. 温度:喜温怕寒,N45°到S38°之间均可栽培。 最适温度20- 30℃,最高临界温度为45℃。
• 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 • 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
“苦茶久食,益意思” 。
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
•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 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
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 中国茶道精神。
曜 “以茶代酒”。
• 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
元代“玩茶”、明清“撮泡
法” 。
20
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 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生产红茶、 绿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我国 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 地之一 。
31
江南茶区
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优茶的适 宜区域,位于长江以南。
土壤肥沃:基本上是红壤,部分是 黄壤或黄棕壤。
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8℃,有伏旱或秋旱。
产的兴盛时期。
16茶叶制作的起源来自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从蒸青到炒青: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晋书》
至干…” 。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茶疏》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 捣之…。”——《茶经》

各类茶叶介绍(图片版)PPT共33页

各类茶叶介绍(图片版)PPT共33页
各类茶叶介绍(图片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各类
茶叶
茶青(鲜叶)
一、绿茶(1、龙井)
2、碧螺春
二、红茶
三、青茶25、学习是劳动,是充源自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谢谢!
四、白茶
五、黄茶
六、黑茶(普洱)
散普
花茶、果味茶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茶文化基本知识ppt课件

茶文化基本知识ppt课件
◦ 上部为廿,像茶的芽叶; ◦ 中部是人,像树冠; ◦ 下部为木,代表树干,是木本植物。
象征意义:茶人采茶。 延伸:人应该根植于大地,就能枝繁叶茂,郁
郁葱葱。
13
茶字的生命寓意
茶字也是寓意文字,有长寿之意: 茶字分解三部分
◦ 上部为廿,中部为八,下为十八, ◦ 廿加八十八,合计为一百零八岁,
煮茶时,先烧开一锅水,放盐调成咸味,茶 粉撒人锅内稍煮,即舀入茶碗,趁热连汤带 茶粉末一道喝下去————谓之“吃茶” 。
37
煮茶:
旧时“煮茶” :烧水开→调味盐→撒茶粉 入锅→煮沸→舀入茶碗→连汤带茶粉→“吃 茶”。
现代煮茶:水开→投茶→煮沸→喝茶去渣。
38
2、宋点: ——“点茶”
点茶——即将茶碾碎成粉,放入茶碗,用沸 水冲泡茶粉、饮用。
茶叶 + 粮食——煮“茶粥”、“羹饮”, 茶鲜叶—焯煮—捞起—调料—茶食佐餐。 如:
◦ 云南——“凉拌茶菜”(基诺族); ◦ 以茶为主的“茶餐馆”“茶菜”; ◦ 海南的“茶饭”。
23
凉拌茶
凉拌茶是集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些村寨 中的基诺族同胞至今保留着的食用茶叶的习 惯方法。
◦ 将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嫩茶叶,用手工搓细揉 软;
45
五、茶业产业链的构成:
环节:种茶→制茶→卖茶→喝茶 → 对象:茶园 茶厂 茶庄 茶人 品茶 → 藏茶 →说茶→唱茶→写茶 爱茶人 有钱人 爱茶的文化人
46
茶业产业链的构成:
生产:谋生—获得生存的必备 经营:谋生、生产、经营—获得收入的增加 饮食:解渴、茶膳—获得感官上的满足 医药:治病、 保健、美容—获得身体的健康 文化:送礼、收藏、表演—获得额外的收获、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全文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全文

32
茶叶以季节分类
春 夏 秋 冬
春茶
•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 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 ,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 ,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 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 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泡茶用水
• <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泡茶用水特点:(清、轻、甘、活、冽)
其一,水质要清。
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 茶的本色。
2024/9/3
38
其二,水体要轻
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 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时,茶汤 发暗,滋味变淡; 铝含量超过时,茶汤便有明显 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 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所以水以轻为美。
2024/9/3
27
• 祁门红茶
2024/9/3
28
• 坦洋工夫
2024/9/3
29
• 正山小种
2024/9/3
30
• 花茶
• 以烘青绿茶为原料,与香花拼和
窨制,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制成花茶, 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 桂花茶等品种,以茉莉花茶最常见。
2024/9/3
31
2024/9/3
秋茶
•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 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 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 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冬茶
• 4、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 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 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 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 厚,香气浓烈。 (如冻顶乌龙)

茶叶介绍-PPT(精)

茶叶介绍-PPT(精)
茶叶介绍-PPT (精)
茶(英文:tea)是以茶树的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物的、 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2茶的别名有“槚、蔎、茗、荈、荼、 苦荼、腊茶”,3茶 叶的植物学分类是在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为小乔木状或灌木状。45茶树是 由地上的茎、芽、叶、花、果和地下的根组成,其主要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饮茶 是用茶叶的芽,根据芽的数量,叶子展开程度和开1中国茶被世界誉为“东方神秘树叶”,8茶在中国是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9根据《神农本草经》相关记载,茶最早当做解毒用,到了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播起来到周围各地。西汉时期,茶叶被当做商品,再从被当做祭 品和蔬菜到成为茶饮品。两晋南北朝时期,茶叶在官府和宫里流行起来,并从中国传播 到周围国家。唐朝时期,茶叶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并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宋朝 时期,饮茶风兴盛起来。
国际上通用的茶叶分类标准把茶叶分为绿茶和红茶两大类。17茶在中国的分类有绿 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和再加工茶。12茶的制成有许多的古法工艺。 18茶的品饮讲究水源、判断茶的好坏1920,并延伸出来茶道。21不同的茶有不同的 风味特点。222324252627世界四大茶区分别为东亚、南亚、东非和东南亚。其中 茶叶的生产,在亚洲高度集中,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3以上,其中中国、印度两国生 产的茶叶约占世界茶叶产量 1/2 以上。
元朝和明朝时期,出现了制茶工艺,茶叶传入东南亚各国和欧洲。中国茶业在清朝 时期开始衰败,这时欧洲对非洲殖民,茶叶也随之传入非洲。在新中国阶段,茶业 得到重视,开始恢复起来,1011并出现新的茶饮方式。1213茶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 越大,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14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 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1516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25张)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25张)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 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大观茶论》。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茶叶知识
卢敏华
茶叶知识
茶叶知识
目录
一、茶叶的起源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三、中国六大茶类 四、服务八部曲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一、茶叶的起源
有关茶最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
神农氏 炎黄子孙·炎黄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
衰于近代,现在慢慢复苏。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
青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黄茶
白茶
红茶
黑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烘青绿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黄芽茶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黄茶 黄小茶
平阳黄汤 温州黄汤
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基础知识 PPT课件

茶叶基础知识 PPT课件

茶树果实
茶树花
• 秋冬可见,5-7瓣
什么是茶叶
• 茶为茶树(山茶科)的嫩叶和芽制成的饮料,可冷饮也可热饮。
制茶史
• 咀嚼鲜叶(神农时代) • 生煮羹饮 • 晒干收藏 • 蒸青做饼(唐代) • 龙团凤饼(宋代) • 明清散茶(蒸青法制成)
茶类的演变
• 绿茶 • 黄茶 • 黑茶 • 白茶 • 红茶 • 青茶 • 花茶
红茶冲泡
• 红茶品饮,主要是清饮和调饮 • 红茶保质期:12——18个月 • 器具选择:盖碗、白瓷杯、玻璃杯、瓷壶等 • 水温要求:一般是85——90℃左右的水温 • 茶叶用量:60mL左右水容量需要干茶1g而红
碎茶是70—80mL水 • 泡茶法:高冲水
乌龙茶(青茶)
闽北: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闽南:铁观音、奇兰、黄金桂等 广东:凤凰单从、凤凰水仙、岭头单从等 台湾:冻顶乌龙,阿里山高山茶等
茶叶基础知识
• •
• • • •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氏。”
代饮 风 晋发 饮 饮用茶 现中 以茶 俗 南展 茶 用和最 和国 后普 成 北于 始 则药早 利人
及 于 朝三 于 稍用是 用最 于 中 国 西 晚,作 茶先 宋 唐 两 汉 。作食 发
茶树基本知识
• 1、“茶树”是什么样的植物
黑茶
• 黑茶是指茶叶初制中有一特定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的毛茶,以及以这种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 统称黑茶。
• 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 久。
• 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道 工序。
黑茶
湖南黑茶 (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 (蒲圻老青茶) 四川边茶 (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 (普洱茶、六堡茶等)

一张图表读懂中国茶叶类别(含35种世界名茶)

一张图表读懂中国茶叶类别(含35种世界名茶)

⼀张图表读懂中国茶叶类别(含35种世界名茶)导读:中国茶类的划分有多种⽅法,根据制作⽅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类:绿茶(不发酵)、⽩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

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渐变。

⼀、绿茶特征与知名品类绿茶基本特征是:叶绿汤清,清⾹、醇美、鲜爽。

属不发酵茶。

外形多种多样,主要有:条形、针形、扁形、螺形、尖形、⽚形、束形、⽑峰、⽑尖、卷曲形、圆珠形、单芽形等等。

绿茶最讲究外形和⾊泽,追求清纯淡雅,故多采嫩芽制成。

明前茶(清明前采制)最为珍贵,其次为⾬前茶(清明后⾕⾬前采制)。

知名绿茶有:①西湖龙井(扁形,杭州);②洞庭碧螺春(螺形,苏州);③黄⼭⽑峰(⽑峰,安徽);④太平猴魁(尖形,安徽);⑤六安⽠⽚(⽚形,安徽);⑥信阳⽑尖(⽑尖,河南);⑦庐⼭云雾(条形,江西);⑧都匀⽑尖(⽑尖,贵州);⑨恩施⽟露(松针形,湖北)等。

⼆、⽩茶特征与知名品类⽩茶基本特征是:⾊⽩隐绿,汤⾊黄⽩,滋味鲜醇,清⾹⽢美,属轻微发酵茶。

主要产于福建福⿍、建阳、政和、松溪等地。

⽩茶分为⽩芽茶和⽩叶茶。

知名⽩茶有:①⽩毫银针,产于福⿍、政和等县;②⽩牡丹,产于建阳、政和、松溪、福⿍等县;③贡眉(寿眉),产于建阳、浦城等县;④天⽬湖⽩茶,产于江苏常州溧阳市天⽬湖旅游区。

三、黄茶特征与知名品类黄茶基本特征是:叶黄汤黄、⾦黄明亮,⽢⾹醇爽,属轻发酵茶,基本⼯艺似绿茶。

分为黄芽茶、黄⼩茶、黄⼤茶三类。

知名黄茶有:①湖南的君⼭银针、北港⽑尖、莫⼲黄芽;②四川的蒙顶黄芽;③安徽的霍⼭黄芽、皖西(霍⼭)黄⼤茶;④湖北的远安⿅苑⽑尖;⑤⼴东的⼤叶青等。

四、青茶特征与知名品类青茶基本特征是:青绿⾦黄,清⾹醇厚。

因外形青褐,故称为青茶,也叫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

知名青茶有:①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红袍);②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③⼴东乌龙茶(凤凰⽔仙—凤凰单枞);④台湾乌龙茶(⽂⼭包种、冻顶乌龙、东⽅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茶名品简介:
有名的青茶还有:凤凰水仙、台湾乌龙、铁罗汉、武夷 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白毛猴、角亭龙须茶、黄金桂、 永春佛手等。
第一部分 茶艺文化
茶是血 茶是肉 茶是生命
第二章 茶叶基础知识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茶树 第三节 茶叶制作基本工艺 第四节 茶叶的鉴别与储藏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一、茶叶分类简介
欧美
• 红茶、乌龙茶、绿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本
•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中国
• 基本茶、再加工茶
• 基本茶又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 黑茶
分类:
红茶
小种红茶
工夫红茶
红碎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二)红茶
红茶名品简介:
滇红工夫:滇红茶 即云南工夫红茶,产于 凤庆、临沧、云县、双 江、昌宁和勐海等县, 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 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 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 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 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 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 叶底红匀明亮
(一)绿茶
绿茶名品简介:
黄山毛峰:产 于安徽歙县黄山。 外形细嫩稍卷曲, 芽肥壮,匀整,有 锋毫,形似“雀舌”, 色泽金黄油润,俗 称象牙色,香气清 鲜高长,汤色杏黄 清澈明亮,滋味醇 厚鲜爽回甘,叶底 芽叶成朵,厚实鲜 艳。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二、基本茶类
(二)红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二、基本茶类
(六)青茶(乌龙茶)
分类: 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 • 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
根据其产区不同 • 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
乌龙等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六)青茶(乌龙茶)
青茶名品简介:
铁观音:产于闽南安溪县内,成品茶外形头似蜻蜓,尾 似蝌蚪。泡于杯中“绿叶红镶边”,是乌龙茶之上品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四)白茶
白茶名品简介:
有名的白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银针白毫
白牡丹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二、基本茶类
(五)黑茶
黑茶:由于原 料粗老,黑茶加工 制造过程中一般堆 积发酵时间较长, 因为叶色多呈暗褐 色,故名
特性: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性温和。 此茶主要供一些少数民族饮用,藏族、蒙古族和 维吾尔族群众喜好饮黑茶,黑茶是其日常生活中 的必需品。
蒙顶黄芽
霍山黄芽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二、基本茶类
(四)白茶
白茶:顾名思义,这 种茶是白色的,人们采摘 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 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 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 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 留下来
特性: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 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 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味鲜醇可口,还能 起药理作用。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二、基本茶类
(三)黄茶
黄茶:其品 质特点是“黄叶黄 汤”。这种黄色是 制茶过程中进行 闷堆渥黄的结果, 故名
特性: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 具有“黄叶黄汤”的特色,属于轻发酵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三)黄茶
分类:
黄茶
黄小茶
黄大茶
黄芽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二、基本茶类
(一)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 酵茶。以适宜茶树新 梢为原料,其干茶色 泽和冲泡后的茶汤、 叶底以绿色为主调, 故名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一)绿茶
特性: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 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 少。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 炎等均有特殊效果。
分类:
炒青绿茶 • 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
烘青绿茶 • 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
晒青绿茶
蒸清绿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一)绿茶
绿茶名品简介:
西湖龙井: 产于杭州市西湖 区,鲜叶采摘细 嫩,要求芽叶均 匀成朵,高级龙 井做工特别精细, 具有色绿、香郁、 味甘、形美的品 质特征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六)青茶(乌龙茶)
青茶名品简介:
大红袍: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 的武夷山。“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 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 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六)青茶(乌龙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二)红茶
红茶名品简介:
祁门红茶:又 称祁红。产于安徽省 祁门、东至、贵池、 石台、黟县以及江西 的浮梁一带。茶叶的 自然品质以祁门的历 口、闪里、平里一带 最优。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 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 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五)黑茶
黑茶名品简介:
有名的黑茶有普洱茶、黑砖茶、获砖茶、康砖子、湘 尖、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六堡散茶等。
云南普洱茶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第一节 茶的分类标准
二、基本茶类
(六)青茶(乌龙茶)
青茶: 亦称乌龙茶、 半发酵茶, 以本茶的创 始人得名
特性: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 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 原料,经萎调、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 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 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二)红茶
特性: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鲜叶中的茶多酚 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 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三)黄茶
黄茶名品简介:
君山银针:我国黄 茶中的珍品,它产于岳 阳洞庭湖中的青螺岛, 君山银针全由没有开叶 的肥嫩芽尖制成,满布 毫毛,色泽鲜亮,香气 高爽,汤色橙黄,滋味 甘醇。
赤橙黄绿青白紫,各样茶叶各样制
(三)黄茶
黄茶名品简介:
黄茶有名的还有: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 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 大叶青、海马宫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