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外科学总论(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学总论肿瘤

变; ⑤目前,癌基因较多,抑癌基因有十多个,错配修
复基因有6个。
•预防
1. 一级预防:减少致癌因素,防止发生; 2.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3. 三级预防:改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三级止痛基本原则:
①非吗啡类 吗啡类 强吗啡类 ; ②小剂量开始,渐增; ③口服 直肠 注射给药; ④定期给药。
分类:目的是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
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①根据生物学行为
良性:瘤
恶性
癌:来自上皮组织 肉瘤:来自间叶组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母细胞瘤:胚胎性肿瘤
交界性:如唾液腺混合瘤等
②根据有无肿块分为实体瘤和非实体瘤; ③根据组织、器官部位:如乳癌,肝癌等; ④根据不同细胞形态:如肺鳞癌及肺腺癌; 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癌。
2.辅助化疗:用于肿瘤局部满意控制后,针对可能残存的微 小病灶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3.初始化疗:亦称新辅助化疗,用于可手术或放疗的局限性 肿瘤,可使肿瘤缩小,手术范围缩小及减少放疗剂量;优 点:有效杀灭血液中的癌细胞及亚临床转移灶,同时可避 免手术后潜伏病灶因瘤负荷减少而短期内的迅速增长;
4.特殊途径化疗: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如腔内注射、 动脉内注射或门静脉注射等。
5、核磁共振(MRI,MR)
可在三个面上扫描(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无放 射性损害,对神经系统及软组织更好。
6、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
是一项无创、动态、定量、分子水平三维活体生化 显像技术,对脑、结肠、肺、乳腺及卵巢癌诊断率达90% 左右。
7. 内镜检查——检查,录像,活检,治疗。
1、纤维光导内窥镜-----胃镜,肠镜,支气管镜 2、腹腔镜--------腹腔内检查(气腹下) 3、宫腔镜---------子宫腔检查及治疗 4、膀胱镜---------泌尿系检查,造影
复基因有6个。
•预防
1. 一级预防:减少致癌因素,防止发生; 2.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3. 三级预防:改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癌症三级止痛基本原则:
①非吗啡类 吗啡类 强吗啡类 ; ②小剂量开始,渐增; ③口服 直肠 注射给药; ④定期给药。
分类:目的是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
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①根据生物学行为
良性:瘤
恶性
癌:来自上皮组织 肉瘤:来自间叶组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母细胞瘤:胚胎性肿瘤
交界性:如唾液腺混合瘤等
②根据有无肿块分为实体瘤和非实体瘤; ③根据组织、器官部位:如乳癌,肝癌等; ④根据不同细胞形态:如肺鳞癌及肺腺癌; 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癌。
2.辅助化疗:用于肿瘤局部满意控制后,针对可能残存的微 小病灶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3.初始化疗:亦称新辅助化疗,用于可手术或放疗的局限性 肿瘤,可使肿瘤缩小,手术范围缩小及减少放疗剂量;优 点:有效杀灭血液中的癌细胞及亚临床转移灶,同时可避 免手术后潜伏病灶因瘤负荷减少而短期内的迅速增长;
4.特殊途径化疗: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如腔内注射、 动脉内注射或门静脉注射等。
5、核磁共振(MRI,MR)
可在三个面上扫描(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无放 射性损害,对神经系统及软组织更好。
6、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
是一项无创、动态、定量、分子水平三维活体生化 显像技术,对脑、结肠、肺、乳腺及卵巢癌诊断率达90% 左右。
7. 内镜检查——检查,录像,活检,治疗。
1、纤维光导内窥镜-----胃镜,肠镜,支气管镜 2、腹腔镜--------腹腔内检查(气腹下) 3、宫腔镜---------子宫腔检查及治疗 4、膀胱镜---------泌尿系检查,造影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课件

8
肿瘤外科的发展
▪ Block (1894) 结肠癌切除术。 ▪ W.E. Miles (1908)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 Cushing(1910) 脑瘤手术 ▪ Franz Toret (1913) 胸段食管癌切除 ▪ Whipple (1935)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 Metzler & Auer (1930) 肺叶切除术
时间 (年)
治疗方 法
治疗效 果
15~30 5 ~10
预防术
局部切 除
预防肿瘤 发生
治愈
1~5 1~5
根治手 无手术机
术
会
可望达 失去根治 到根治 机会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诱发期时手术切除一些癌前期病变,可以防 止肿瘤的发生,原位癌时如能及时地治疗也可以 获得良好的效果。如乳腺原位癌,几乎100%是 一个局部的病变。Wanebo报道乳腺在原位癌阶 段进行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可达99%~100%。 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肿瘤在确诊时已为侵袭期和播 散期。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 起了很大的作用。免疫功能一方面能防御病原 的侵袭,同时亦可能防止因基因突变的细胞向 恶性转化。恶性肿瘤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亦使 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降低。有学者认为肿瘤手术 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提 高。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手术治疗是一局部治疗的方法,不能防止 血道转移,因而肿瘤的治疗必需根据肿瘤的不同 生物行为而定。有些肿瘤倾向于淋巴道转移,对 此手术应包括原发病灶及区域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有些肿瘤易于有血道播散,即使再扩大手术范围, 其治疗效果亦未能有明显提高。
淋巴转移的程度
NX
无法对区域淋巴结转移做出估计
肿瘤外科的发展
▪ Block (1894) 结肠癌切除术。 ▪ W.E. Miles (1908)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 Cushing(1910) 脑瘤手术 ▪ Franz Toret (1913) 胸段食管癌切除 ▪ Whipple (1935)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 Metzler & Auer (1930) 肺叶切除术
时间 (年)
治疗方 法
治疗效 果
15~30 5 ~10
预防术
局部切 除
预防肿瘤 发生
治愈
1~5 1~5
根治手 无手术机
术
会
可望达 失去根治 到根治 机会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诱发期时手术切除一些癌前期病变,可以防 止肿瘤的发生,原位癌时如能及时地治疗也可以 获得良好的效果。如乳腺原位癌,几乎100%是 一个局部的病变。Wanebo报道乳腺在原位癌阶 段进行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可达99%~100%。 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肿瘤在确诊时已为侵袭期和播 散期。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 起了很大的作用。免疫功能一方面能防御病原 的侵袭,同时亦可能防止因基因突变的细胞向 恶性转化。恶性肿瘤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亦使 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降低。有学者认为肿瘤手术 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提 高。
肿瘤外科的生物学概念
手术治疗是一局部治疗的方法,不能防止 血道转移,因而肿瘤的治疗必需根据肿瘤的不同 生物行为而定。有些肿瘤倾向于淋巴道转移,对 此手术应包括原发病灶及区域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有些肿瘤易于有血道播散,即使再扩大手术范围, 其治疗效果亦未能有明显提高。
淋巴转移的程度
NX
无法对区域淋巴结转移做出估计
外科学课件肿瘤总论

• 相关分子:粘附分子、降解酶类、细胞
运动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2020/8/3
2020/8/3
肿瘤的免疫学特征
• 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 固有免疫/获得免疫 • 免疫逃脱 • 机体长期抗衡、慢性疾病
2020/8/3
How does immune system work?
3
2 1
4 7
2020/8/3
5q丢失APC
正常结肠上皮
染 色 DNA甲基化异常
体 和 12p激活ki-ras
基
因 18q丢失DCC
变
化
17q丢失p53
其它变化
上皮增生 组 织
早期腺瘤 形 态
中期腺瘤 学 的
晚期腺瘤 变 化
结肠癌
转移
大肠癌的多步骤多阶段发病模式图
2020/8/3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癌基因激活 细胞增生 • 抑癌基因失活 DNA复制过度 • 修复基因功能缺失 凋亡逃逸 • 端粒酶过度表达 细胞周期功能紊乱 • 信号转导机制失调 血管增生浸润转移
5
6
Ira Mellma2n0, 2N0a/t8u/r3e, 2011.
Chen D.S, Cell, 2013
1. Release of cancer cell antigens •
2. Cancer antigen presentation •
3. Priming and activation •
节,可破坏正常组织和器官。
2020/8/3
肿瘤对人类的影响
• 全世界每年新发肿瘤1000多万,约760万人 死于癌症。
•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亡约140万 •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谱:
运动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2020/8/3
2020/8/3
肿瘤的免疫学特征
• 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 固有免疫/获得免疫 • 免疫逃脱 • 机体长期抗衡、慢性疾病
2020/8/3
How does immune system work?
3
2 1
4 7
2020/8/3
5q丢失APC
正常结肠上皮
染 色 DNA甲基化异常
体 和 12p激活ki-ras
基
因 18q丢失DCC
变
化
17q丢失p53
其它变化
上皮增生 组 织
早期腺瘤 形 态
中期腺瘤 学 的
晚期腺瘤 变 化
结肠癌
转移
大肠癌的多步骤多阶段发病模式图
2020/8/3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癌基因激活 细胞增生 • 抑癌基因失活 DNA复制过度 • 修复基因功能缺失 凋亡逃逸 • 端粒酶过度表达 细胞周期功能紊乱 • 信号转导机制失调 血管增生浸润转移
5
6
Ira Mellma2n0, 2N0a/t8u/r3e, 2011.
Chen D.S, Cell, 2013
1. Release of cancer cell antigens •
2. Cancer antigen presentation •
3. Priming and activation •
节,可破坏正常组织和器官。
2020/8/3
肿瘤对人类的影响
• 全世界每年新发肿瘤1000多万,约760万人 死于癌症。
•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亡约140万 •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谱:
外科学肿瘤ppt课件

•恶性肿瘤:
• 生长快,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组织间 隙、神经纤维间隙或毛细淋巴管扩展, 境界不清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转移扩散
•直接蔓延:
• 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如直肠癌、子宫颈癌侵及骨盆壁。
•转移:
•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 腔,被带到它处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同种 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病理
发生发展过程:
癌前期
原位癌
浸润癌
10-30年
10年
3-5年
病理
• 肿瘤细胞的分化:
• 高分化 • 中分化 • 低分化
恶性程度低 恶性程度中 恶性程度高
Ⅰ级 Ⅱ级 Ⅲ级
病理
生长方式: • 良性 外生性 膨胀性 有包膜 生长慢 • 恶性 浸润性 无包膜 生长快
肿瘤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
• 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
肿块
• 就诊主诉。
• 在体表发现或在深部触及新生 的肿物,也可发现器官或淋巴 结肿大。
• 良性肿瘤增长较慢,境界清楚, 表面光滑,与基底组织无愈着 (可活动)。
• 恶性肿瘤增长较快,表面凸凹 不平,与基底组织愈着而不易 推移,边界不清楚。
• 无论良性或恶性肿块,使用一 般抗感染治疗,外敷药物或理 疗,均不能控制肿块生长。
• 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营养, 又为肿瘤的转移准备了条件。因此对抑制肿瘤 血管生成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临床表现
•一般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局部表现:
• 肿块 • 疼痛 • 溃疡 • 出血 • 梗阻 •转移症状: • 区域淋巴结肿大、局部静脉曲张、肢体水肿 • 骨转移疼痛、病理性骨折
• 生长快,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组织间 隙、神经纤维间隙或毛细淋巴管扩展, 境界不清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转移扩散
•直接蔓延:
• 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如直肠癌、子宫颈癌侵及骨盆壁。
•转移:
•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 腔,被带到它处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同种 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病理
发生发展过程:
癌前期
原位癌
浸润癌
10-30年
10年
3-5年
病理
• 肿瘤细胞的分化:
• 高分化 • 中分化 • 低分化
恶性程度低 恶性程度中 恶性程度高
Ⅰ级 Ⅱ级 Ⅲ级
病理
生长方式: • 良性 外生性 膨胀性 有包膜 生长慢 • 恶性 浸润性 无包膜 生长快
肿瘤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
• 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
肿块
• 就诊主诉。
• 在体表发现或在深部触及新生 的肿物,也可发现器官或淋巴 结肿大。
• 良性肿瘤增长较慢,境界清楚, 表面光滑,与基底组织无愈着 (可活动)。
• 恶性肿瘤增长较快,表面凸凹 不平,与基底组织愈着而不易 推移,边界不清楚。
• 无论良性或恶性肿块,使用一 般抗感染治疗,外敷药物或理 疗,均不能控制肿块生长。
• 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营养, 又为肿瘤的转移准备了条件。因此对抑制肿瘤 血管生成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临床表现
•一般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局部表现:
• 肿块 • 疼痛 • 溃疡 • 出血 • 梗阻 •转移症状: • 区域淋巴结肿大、局部静脉曲张、肢体水肿 • 骨转移疼痛、病理性骨折
外科肿瘤PPT演示课件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外科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基因 突变、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慢性炎症、辐射、化 学物质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细胞异常增 生,形成肿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外科肿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部位、大小、性质等因素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局 部肿块、疼痛、压迫症状、出血等。恶性肿瘤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消瘦、 乏力、发热等。
细胞的损害。
个体化用药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进行分析, 预测其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从而
选择最有效的药物。
临床试验与药物研发的进展
临床试验
对新药或新疗法进行严格的测试,以评估其安全 性和有效性。
药物研发
不断探索新的药物分子,针对肿瘤细胞的关键靶 点进行设计。
跨国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资源, 加速肿瘤治疗领域的进展。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通过定期进行相关筛查,可以早期发现 肿瘤,提高治愈率。常见的筛查项目包 括乳腺X线摄影、结肠镜检查等。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控 制体重,增强免疫力,降低肿瘤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 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肿瘤。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外科肿瘤ppt演示课件
目录
• 外科肿瘤概述 • 外科肿瘤的治疗方法 • 外科肿瘤的预防与护理 • 外科肿瘤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外科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肿瘤是指发生在人体组织或器官 的异常增生性病变,通常表现为肿块 或占位性病变。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 异常核分裂像
正常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花瓣 状和赤道板状,称为 菊花状和赤道板状核 分裂像,在正常组织 可见,但在恶性肿瘤 时,其数目明显增多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 异常核分裂像
病理性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3极、 4极、不对称和顿挫状, 称为多极、不对称和 顿挫型核分裂像。为 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 特征之一
外界因素
• 化学因素:⑴烷化剂;⑵多环芳香烃类化 合物;⑶氨基偶氮类化合物;⑷亚硝胺类 ;⑸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⑹其他
• 物理因素:⑴电离辐射;⑵紫外线;⑶其 他
• 生物因素:主要是病毒病因;寄生虫
内在因素
• 遗传因素:癌症的遗传倾向性(遗传易 感性)(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
肿瘤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 防止癌症的发生
• 二级预防:癌症一旦发生,应早期及时发 现之并予以及时治疗
• 三级预防:注重治疗后的康复,提高肿瘤 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肿瘤的分类
•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 选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 分类:
良性肿瘤
肿瘤的实验室检查
• 常规化验:三大常规、血沉 • 血清学检查:测定人体内由肿瘤细胞产
生的分布于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的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包括⑴酶 学检查;⑵糖蛋白;⑶激素类;⑷肿瘤 相关抗原等 • 流式细胞分析术(Flow cytometry,FCM ) • 基因或基因产物检查:即基因诊断
• 恶液质: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现 • 某些部位肿瘤可以引起相应的功能亢进
或低下,继而发生全身性改变。如肾上 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脑肿瘤等
肿瘤.外科学总论(精品课件)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种类命名:如肺鳞 状细胞癌、肺腺癌、肺燕麦细胞癌等
肿瘤细胞类型相同者,根据细胞分化程 度不一又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 或未分化癌,如胃高分化腺癌、肺未分 化癌等
精品 PPT
肿瘤的诊断
正确诊断肿瘤是肿瘤治疗的先决条件。 肿瘤的诊断应包括肿瘤的部位、性质, 恶性肿瘤还应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临 床分期
抗肿瘤药物的种类:⑴细胞毒类药物; ⑵抗代谢类药物;⑶抗生素类;⑷生物 碱类;⑸激素和抗激素类;⑹其他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放射疗法
放射线及放射治疗机的种类 放射线分两大类——电磁辐射和粒子辐
射 放射治疗机的种类有:加速器(电子感
应、直线和回旋加速器);60Co远距离治 疗机;137Cs中距离治疗机;X线治疗机 (接触、浅层和深层X线治疗机)等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不切割原则:手术不直接切割肿瘤,手术
应在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中进行 整块切除原则:将原发病灶和所属区域淋
巴结做连续的整块切除 无瘤技术原则:为防止手术过程中的肿瘤
细胞脱落和种植,手术过程中不接触肿 瘤本身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化学疗法
肿瘤化疗适应证:应首选化疗的恶性肿 瘤;化疗后可获长期缓解的某些肿瘤以 及化疗配合其他治疗有一定作用的肿瘤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细胞中基因改变积 累的结果,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 病。包括:⑴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
和过度表达;⑵抑癌基因的突变和丢失; ⑶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 联重复分布于基因组;⑷错配修复基因 (Mismatch repair gene)突变
精品 PPT
内在因素
内分泌因素:有些肿瘤的发病与内分泌 激素水平有关。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 腺癌的发病有关;雄激素水平与前列腺 癌相关;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有关;生 长激素可刺激癌的发展等
肿瘤细胞类型相同者,根据细胞分化程 度不一又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 或未分化癌,如胃高分化腺癌、肺未分 化癌等
精品 PPT
肿瘤的诊断
正确诊断肿瘤是肿瘤治疗的先决条件。 肿瘤的诊断应包括肿瘤的部位、性质, 恶性肿瘤还应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临 床分期
抗肿瘤药物的种类:⑴细胞毒类药物; ⑵抗代谢类药物;⑶抗生素类;⑷生物 碱类;⑸激素和抗激素类;⑹其他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放射疗法
放射线及放射治疗机的种类 放射线分两大类——电磁辐射和粒子辐
射 放射治疗机的种类有:加速器(电子感
应、直线和回旋加速器);60Co远距离治 疗机;137Cs中距离治疗机;X线治疗机 (接触、浅层和深层X线治疗机)等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不切割原则:手术不直接切割肿瘤,手术
应在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中进行 整块切除原则:将原发病灶和所属区域淋
巴结做连续的整块切除 无瘤技术原则:为防止手术过程中的肿瘤
细胞脱落和种植,手术过程中不接触肿 瘤本身
精品 PPT
恶性肿瘤的化学疗法
肿瘤化疗适应证:应首选化疗的恶性肿 瘤;化疗后可获长期缓解的某些肿瘤以 及化疗配合其他治疗有一定作用的肿瘤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细胞中基因改变积 累的结果,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 病。包括:⑴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
和过度表达;⑵抑癌基因的突变和丢失; ⑶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 联重复分布于基因组;⑷错配修复基因 (Mismatch repair gene)突变
精品 PPT
内在因素
内分泌因素:有些肿瘤的发病与内分泌 激素水平有关。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 腺癌的发病有关;雄激素水平与前列腺 癌相关;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有关;生 长激素可刺激癌的发展等
外科学教学-肿瘤PPT课件

病因研究
研究肿瘤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控制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干预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评估预防和控制肿瘤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预防 策略提供依据。
05
肿瘤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肺癌的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内 窥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其中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
中晚期症状
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 渐加重,可能出现全身症 状,如消瘦、乏力、发热 等。
体征
肿瘤体征主要包括肿块、 溃疡、结节等,不同部位 肿瘤的体征也有所不同。
02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 良恶性、组织来源和分化程度。
病理诊断的方法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等,其中活检是最常用 和可靠的方法。
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 物,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提高
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肿瘤的放疗与化疗
放疗
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 和繁殖。
化疗
通过全身或局部注射化学药物,对肿瘤进行广泛的治疗。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基因突变
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 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导 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 瘤。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 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 攻击,从而在体内生长和 扩散。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以刺激组织细 胞发生异常增生,增加肿 瘤发生的风险。
研究肿瘤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控制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干预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评估预防和控制肿瘤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预防 策略提供依据。
05
肿瘤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肺癌的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内 窥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其中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
中晚期症状
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 渐加重,可能出现全身症 状,如消瘦、乏力、发热 等。
体征
肿瘤体征主要包括肿块、 溃疡、结节等,不同部位 肿瘤的体征也有所不同。
02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
肿瘤的病理诊断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 良恶性、组织来源和分化程度。
病理诊断的方法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等,其中活检是最常用 和可靠的方法。
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 物,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提高
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肿瘤的放疗与化疗
放疗
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 和繁殖。
化疗
通过全身或局部注射化学药物,对肿瘤进行广泛的治疗。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基因突变
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 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导 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 瘤。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 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 攻击,从而在体内生长和 扩散。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以刺激组织细 胞发生异常增生,增加肿 瘤发生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的命名
根据肿瘤组织及器官来源的部位命名: 如乳癌、肺癌、结肠癌、股骨骨肉瘤等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种类命名:如肺鳞 状细胞癌、肺腺癌、肺燕麦细胞癌等
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胞类型相同者,根据细胞分化程 度不一又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 或未分化癌,如胃高分化腺癌、肺未分 化癌等
肿瘤的诊断
正确诊断肿瘤是肿瘤治疗的先决条件。 肿瘤的诊断应包括肿瘤的部位、性质, 恶性肿瘤还应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临 床分期
围组织 癌细胞可以浸润周围结缔组织、神经、
血管及邻近脏器,无包膜,与周围组织 无明确分界 癌细胞可脱落,沿淋巴系统、循环系统 转移到全身各脏器及骨髓
交界性肿瘤
有的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生长方式为 浸润性生长,切除以后易复发,甚至出 现转移。这种生物行为上处于良恶性之 间的肿瘤为交界性肿瘤
有的肿瘤虽系良性肿瘤,但由于生长部 位与器官特性所致的恶性后果,显示为 恶性生物行为肿瘤。
肿瘤的定义和特点
肿瘤(TUMOR)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 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 所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 生
肿瘤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 且破坏正常组织和器官
肿瘤的流行病学
肿瘤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我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200万人,死亡约
诊断恶性肿瘤应尽量争取早期发现和早 期诊断,已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肿瘤的命名
肉瘤
软骨肉瘤
肿瘤组织中软 骨细胞丰富, 形态各异。细 胞核大小不一, 染色质丰富、 深染,可见核 分裂像
肿瘤的命名
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 “瘤”“病”。如恶性淋巴瘤、 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氏 病等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癌细胞的异形型
癌的异形性
癌细胞常排列成 巢团状或条索状, 细胞和核大小均 极不一致,核染 色质深染,可见 核分裂像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分化异常
鳞状细胞癌(高 分化型)
癌细胞排列成巢 团状,鳞状上皮 的各层次细胞均 清晰分明,有角 化珠(癌珠)形 成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分化异常
鳞状细胞癌(低 分化型)
癌细胞排列成小 巢状和条索状, 鳞状上皮各层次 细胞难分辨,无 角化珠形成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癌的浸润和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可侵犯器官组织包膜和周
肿瘤
教学目的
熟悉肿瘤的分类 熟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病理生理特
点和区别 熟悉恶性肿瘤的检查诊断步骤和治疗原
则 了解肿瘤的病因 了解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学习思考题
什么是肿瘤? 什么是肿瘤的三级预防?有那些措施? 如何区别良性或恶性肿瘤?二者在病理
生理特点上有那些区别? 简述恶性肿瘤的诊断步骤 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有那些?
肿瘤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 防止癌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癌症一旦发生,应早期及时 发现之并予以及时治疗
三级预防:注重治疗后的康复,提高肿 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 命
肿瘤的分类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 于选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分类:
良性肿瘤
瘤
肿瘤
140万人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城市为肺癌、
胃癌、肝癌、肠癌和乳癌;农村为胃癌、 肝癌、肺癌、食管癌和肠癌
肿瘤的病因
目前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环境与行为对人类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8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 素又分为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 患者机体的内在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 着重要作用。如遗传、内分泌与免疫机制等 致癌的过程是机体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联合作 用,致使细胞中基因改变并积累的多阶段过程 的结果
免疫因素:先天或后天性免疫缺陷者易 发生恶性肿瘤。如爱滋病患者、器官移 植后的病人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均易发恶性肿瘤
肿瘤的三级预防
国际抗癌组织提出1/3的癌症可以预防, 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诊断治愈,1/3 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因此 实施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预防的目的:不仅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而且着眼于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异常核分裂像
正常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 花瓣状和赤道板 状,称为菊花状 和赤道板状核分 裂像,在正常组 织可见,但在恶 性肿瘤时,其数 目明显增多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异常核分裂像
病理性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 3极、4极、不对 称和顿挫状,称 为多极、不对称 和顿挫型核分裂 像。为恶性肿瘤 的重要形态特征 之一
外界因素
化学因素:⑴烷化剂;⑵多环芳香烃类 化合物;⑶氨基偶氮类化合物;⑷亚硝 胺类;⑸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⑹其他
物理因素:⑴电离辐射;⑵紫外线;⑶ 其他
生物因素:主要是病毒病因;寄生虫
内在因素
遗传因素:癌症的遗传倾向性(遗传易 感性)(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
癌
恶性肿瘤
肉瘤
肿瘤的命名
瘤:通常良性肿瘤被称为“瘤”
皮肤乳头状瘤 (整体切面)
肿块由两部分 组成,表面为 增生的鳞状上 皮细胞,中央 为肿瘤的轴心, 内有结缔组织 和血管
肿瘤的命名
瘤
纤维瘤
主要为成纤维 细胞和纤维细 胞构成 。细胞 分化良好,无 明显异形性, 未见核分裂像
肿瘤的命名
癌: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者为癌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细胞中基因改变积 累的结果,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 病。包括:⑴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
和过度表达;⑵抑癌基因的突变和丢失; ⑶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 联重复分布于基因组;⑷错配修复基因 (Mismatch repair gene)突变
内在因素
内分泌因素:有些肿瘤的发病与内分泌 激素水平有关。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 腺癌的发病有关;雄激素水平与前列腺 癌相关;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有关;生 长激素可刺激癌的发展等
高分化腺癌 癌细胞排列成腺 圈状,但细胞层 次增加,核异形, 可见核分裂像
肿瘤的命名
癌
低分化腺癌
癌细胞呈散在分 布,不形成腺圈 状,核深染、大 小不一,有较多 核分裂像
肿瘤的命名
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 为肉瘤
平滑肌肉瘤
瘤细胞丰富, 排列密集,细 胞核大小不一 致,核染色质 丰富,可见核 分裂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