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方正电子工具书使用指南:

方正电子工具书使用指南:

方正电子工具书使用指南:
数据库登录:
方正电子工具书数据库的登陆网址为:数据库采纳IP地址操纵,无用户名、密码只要是在校园网范围内均可使用。

数据库主页见〔图1〕
数据库检索方法:
数据库提供了简单检索、高级检索、按书扫瞄三种查寻方式。

可检索条目、图片、工具书。

简单检索界面〔见图2〕
实例1:检索条目“转基因〞见〔图2〕
检索到与转基因相关的条目115项,见〔图3〕
可检索条目、图片、工具书。

高级检索界面见〔图4〕
实例2.检索图片“蝴蝶兰〞见〔图4〕
检索到与蝴蝶兰相关的图片7项,见〔图5〕
在按书扫瞄方式中提供了按学科、按类型、按查寻方向等方式。

按学科扫瞄包括: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等
按类型扫瞄包括:辞典、百科全书、手册等
按查寻方向包括:人物、图片、知识概念等
按书扫瞄界面见〔图6〕
实例3.按图书类型扫瞄辞典
在按书扫瞄界面点击“按类型〞见〔图7〕
图7.按书扫瞄界面
查瞧辞典类工具书,选择点击?英汉遗传工程辞典?见〔图8〕
进进?英汉遗传工程辞典?首页,见〔图9〕
图9.英汉遗传工程辞典首页。

第3章 参考工具书及其使用

第3章 参考工具书及其使用

•上面谈到的几点功能,只是就工具书的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一部书,其作用可 上面谈到的几点功能,只是就工具书的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一部书,
Company LOGO
3.1.3工具书的特点 工具书的特点 • 内容丰富,概括性强 内容丰富, 工具书是在大量普通图书的基础上,对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 提炼浓缩而成的信息密集型文献,能提供完整详尽、系统 概括的基本知识和高密度信息。 • 编排特殊,便于查检 编排特殊, 工具书十分讲究科学的编排形式和高效率的检索方法,或按 部首,或依笔划,或用号码,或以音序,或按分类,或按 时间,或按地域,并配备辅助索引。 • 准确可靠,权威性强 准确可靠, 工具书一般收录比较确定的、可靠的、公认的、权威的观点 和概念,而且论述精练、出处详明。此外,它还经常采用 修订、再版等形式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内容,以适应社会 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和客观实际。
Company LOGO
3.3 工具书选介
4.索引的种类 索引的种类 (2)内容索引。字句索引、主题索引、专名索引。其中字句索引 是从书中摘录字、词语、句子编成的索引。 如《论语引得》、 《汉书及补注综合引得》和《十三经索引》。专名索引是以书中 的人名、地名、书名为著录和检索对象的索引,如《二十四史纪 传人名索引》、《三国志地名索引》;主题索引是把出版物内论 及的各方面内容用主题词标引出来,指出其在出版物内的位置的 索引,如《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主题索引》等。
Company LOGO
2.指引门径,辅助治学 指引门径, 指引门径
我们可通过翻检查阅各种工具书,了解新知识或者新知识的线索,从而为我们的学习 和研究指引门径。
3.提示线索,提供参考 提示线索, 提示线索
从文献类型来说,工具书属于二次、三次文献,它是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整理和综合。 工具书是人们获取原始文献的桥梁和通道,利用工具书,能够较快地查出有关资料。

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

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

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语文工具书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工具,包括字典、成语词典、词汇本、写作指南等。

使用这些工具书,能够提高阅读能力、拓展词汇量、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等。

然而,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书,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语文工具书。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语文工具书。

字典是我们使用最多的语文工具书之一,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外语词典等,在语文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语词典和词汇本则是用来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的工具书,通过学习常用成语和生词,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指南则是用来指导我们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工具书。

第一,建立工具书使用的好习惯。

在我们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要经常使用各种语文工具书。

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翻译,都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当我们遇到生词、搭配、句型等问题时,要及时地查阅字典或者更专业的词典,这样才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要熟练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虽然使用工具书是学习语文的必备手段,但如果不熟悉书中的使用方法,也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比如,字典中有查字表、拼音索引、部首检字等多种功能,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善于灵活运用。

成语词典则包括汉字索引、拼音索引、关键词索引等多种查找方式,而词汇本则可以根据主题或单词首字母来进行查阅。

只有在熟练掌握了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些工具书进行语文学习。

第三,注重工具书的细节。

有些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时候,只注重查找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而忽略了工具书中的细节部分。

比如,一些字典中会标注词语的常用汉字、读音、义项、用法、例句和搭配等,这些内容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非常有帮助。

而成语词典中则会穿插一些成语的故事、典故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同样地,写作指南本中也会详细介绍一些写作技巧、常犯错误和避免方法等内容,有及时避免学生平凡或者不够准确的表达问题。

参考工具书的使用

参考工具书的使用

例4. “咸” “咸菜” “酸甜苦辣咸” “咸阳” “老少咸宜”
查《辞海》p. 3973
㈠ (xiá n)①都;皆。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 少长咸宜。” ②普遍。《国语•鲁道上》:“小赐不咸”。《庄子•知 北游》:“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③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兑上。《易•咸》:“象曰:山上 有泽,咸。” ㈡ 鹹(xiá n)盐的味道。如,咸菜。 咸阳 ①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镇附近。 因位于九嵏山(zōng)之南,渭水之北,在山、水之阳, 故名。
在《科学传记辞典》(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 进行检索,分别查拉瓦锡( 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 和克雷尔(Lorenz von Crell)的传记,最后证明世界上 第一种化学期刊是由德国科学家克雷尔1778年创刊的 Chemisches Journal,而不是Annales de Chimie (1789~)
电话机种的演变:①1909年壁挂式电话机。②1927年拨盘式 桌上电话机。③1933年拨盘式电话机。④1969年按键式电话 机。⑤1986年多功能答录式电话机。
我们生产大队革委会上世纪70年代用的摇把式电话机
读者选择了第二个读音。
例3. “那” 那两个喜道:“这个和尚却好,会唱 个喏儿,又会称道一声儿。”问道:“长 老,那里来的?”八戒道:“那里来的。” 又问:“那里去的?”又道:“那里去 的。”
查《辞海》p. 1178
㈠ (nà ①远指之词,与“这”相对。 ) ②那么。如,那好吧;那我就走了。 ㈡ (nèi) “那一”的合音。如“那边”即“那一 边”。 ㈢ (nă) 同“哪㈠”,表示疑问。 ㈣ (nĕi) “哪一”的合音。《儒林外史》第一回: “县里人那个不晓得?” ㈤(nuó ㈥(nuò) ㈦(né ㈧ (nā) ) )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工具书是指能够提供各种信息、知识的书籍,广泛用于解决问题和获取相关知识。

正确使用工具书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还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

本文将探讨如何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

一、选择适合的工具书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工具书是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的首要任务。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书,如词典、百科全书、地图集等。

在选购时,我们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与之相关的工具书。

例如,如果想了解某个专业知识领域,可以选择相关的专业词典或参考书;如果对多个领域感兴趣,可以选择综合性的百科全书。

二、熟悉工具书的结构不同的工具书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我们需要熟悉并理解其结构,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信息。

以词典为例,一般包括词目、词义解释、例句等内容。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够更快地找到需要的词语及其相关解释和用法。

三、正确使用索引和目录索引和目录是工具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索引可以根据作者、主题、关键词等进行检索,而目录可以让我们直接找到所需内容所在的页码。

我们在查找信息时,可以先通过索引或目录缩小范围,再具体查找相关内容,从而提高效率。

四、注重工具书的引用准确性当我们需要引用工具书中的内容时,要确保引用的准确性。

我们可以将所引内容标注清楚,包括书名、页码等信息,以方便读者核实。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版权问题,尊重作者和出版社的知识产权。

五、善用工具书辅助学习工具书不仅可以用于解决问题和获取信息,还可以作为辅助学习的好帮手。

我们可以通过工具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查阅写作指南、修辞手册等工具书,来提升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积累。

我们应该经常翻阅工具书,提高自己的查询和阅读能力。

同时,也要善于结合互联网的资源,利用各种在线工具书和数据库,以便更加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总之,正确使用工具书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合的工具书、熟悉其结构、正确使用索引和目录、注重引用准确性,以及善用工具书辅助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获取知识的准确性。

第一讲 工具书使用

第一讲 工具书使用

《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 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 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 形成现在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 词语4300多个。
汉代刘熙《释名》:“《尔雅》: 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 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 也。”
A、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
子集:一画至二画;丑集、寅集: 三画;卯集、辰集、巳集:四画;午 集:五画;朱集、申集:六画;酉集: 七画;戌集:八画至九画;亥集:十 画至十七画。
释字体例
先音后义。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的韵 书的反切,随着便解释字义 ,每义之下一 般都引古书为证。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 便再解释别音别义。见<四库全书>
释诂 释言 释训 释亲 释宫 释器 释乐 释天 释地 释丘 释山 释水 释草 释木 释虫 释鱼 释鸟 释兽 释畜
B、采用同训的方式来训释词语的含义
《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 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释名》
东汉刘熙著,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词典。收录秦汉 词语1500多条。
《经籍籑诂》
清阮元主编,大型字典。收录唐以前各种 古籍对汉字的各种注释。
体例:按106韵编排汉字,同韵字集录在一 起,共分106卷。每字之下收录故训解释字 义,不注音切。各义项之间用“o”隔开, 每义项先说字义再列出处。被释字用“|” 代替。
查词语、典故的工具书
辞源 辞海 汉语大词典 尔雅 释名 经传释词、词诠 诗词曲语辞汇释 佩文韵府
《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乙编) 工具书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研究线索。
二、主要工具书的类型
1。字典和词典 2。类书:辑ຫໍສະໝຸດ 古籍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

第二讲 如何使用工具书

第二讲 如何使用工具书

《新华字典》凡例
一、本字典的字头用大字排印。繁体字、异 体字附在字头后面,外加圆括弧。不带*号的 为繁体字,带一个*号的为《第一批异体字整 理表》中的异体字,带两个*号的是《第一批 异体字整理表》以外的异体字。有些繁体字、 异体字的左上方附有义项数码,表示只适用 于某义项;有些繁体字、异体字的左上方带 个小三角(△),表示另外也做字头。
第二講 如何使用工具書
查什麽、怎麽查?
學習古代漢語要“三多”:多讀、多查、多 思;那麽,要查什麽、怎麽查?這就是我們 這次課要解决的問題。 在解决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說拿到一本 書,該如何讀。
如何讀書?
1.從封面開始讀——圖書基本信息 2.注意版本信息——要閱讀最新的版本 3.細讀《序言》、《凡例》——瞭解編寫緣 起、體例安排等信息; 4.瀏覽《目錄》、《附錄》——瞭解書的全 部內容
工具書的編排體例
1、按音序排列:漢語拼音方案公布之後,按 漢語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古代多按照平水韵 106韵次序排列;期間還有用注音字母排列。 2、按部首和筆劃排列: 3、按編碼排列:四角號碼
相關問題
1、專收古漢語詞彙、對閱讀古籍幫助較大、較好 的辭書是经修订的《辞源》。 经修订的《 经修订的 辞源》 2、目前收錄漢字最多的字典是《汉字大字典》。 《汉字大字典》 3、目前流行最廣的字典是《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4、能體現目前漢語研究水平的辭書是《现代汉语 《 词典》 词典》。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什麽?成書年代、作者、收 字。《说文解字》许慎 9353个汉字 540部首 《说文解字》 个汉字 部首 6、清代影響最大的字典是《康熙大字典》。 《康熙大字典》
呂叔湘
1904-1998,江蘇省丹陽市人。 1926年畢業于國立東南大學外國語文系。 1929-1935年,曾在蘇州中學任教. 1936年赴英國留學,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系、 倫敦大學圖書館學科學習。

怎样使用工具书

怎样使用工具书

篇一:怎样使用工具书怎样使用工具书时间:2012-06-06 10:39 来源: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18次工具书是专供查检的一种书籍,人们称它为“无声的老师”。

凡读书者都离不开它,它能为我们迅速提供某些方面的基本知识,解答疑难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在阅读中,碰到不识.不会写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典故,或不知道的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等,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弄清楚。

工具书的种类根据工具书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三大类:1.语言词典。

主要用于识字.解词,它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词典》.《英汉词典》.《辞源》等等。

2.知识词典。

也称百科词典,主要用于阐述有关科学知识。

包括各个专业学科的专门术词典.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词典。

3.文献资料。

小学生常备的语文工具书有:《新华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工具书的功用1.解释难疑。

2.规范语言文字。

3.记录历史。

怎样使用工具书1.熟悉和了解各种工具书的类别和性质。

2.掌握各种查字法。

常见的查检方法有四种:部首笔画查检法.音序查检法.四角号码查检法和利用查字工具查检文献资料。

其中前两种查字法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

音序查字法。

查字时,先确定该字的汉语拼音,然后在《汉语拼音音节表》里,按字母顺序找到这一读音所在页数,从而找到这个字和注释。

这种查字法的缺点是:如果读不准字音,或不知道字的读音就不好查找。

部首查字法。

查字时,先确定和找到它的部首,再把要查的字除去部首,按笔画和起笔笔形查找。

如查不到,可以在《难查字笔画索引》里查找。

部首查字法的不足之处是:有时只知道字音不知道写法,就不能查到这个字。

还有的时候,一个字包含几个部首,不知道查哪一个好。

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各有优点,可以互相补充。

因此,最常用的也是小学生必备的《新华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兼用这两种方法。

不少同学反映,用部首查字法最难的是确定部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参考工具书查询返回方法1、查字、词字和词是构成书面语言最基本的材料。

汉语中,字、词的数量极其庞大,形、音、义也非常复杂。

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收字量已达54万之多。

收词最多的词典,收词量已达30多万条,但是,很难说已经囊括了全部的汉语字、词。

而同一字、词还有多种读音,多种形体,它们还有纵向、横向的发展变化,依据一定的构词规则,可以不断的创造出新词。

在平常的学习、研究中,查寻字、词是径常的、大量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字典和词典类工具书。

2、查科技名词术语与百科知识我们阅读科技文献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科技难字,各科技门类的名词、术语及其有关知识,尤其阅读相关或交叉学科文献时,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同时,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而诚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甚至一字或一种符号的细微差异,就会失之厘毫,谬之千里。

从事研究中、撰写科技文章时,对遇到的难字、词,既不能不求甚解,更不能望文生义,不懂装懂。

克服这些困难,除了请教专家、学者外,还可迅速而准确的利用百科全书、百科词典、专业词典等参考工具书,获得解决。

字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科技汉字有的既表明专门学科的定义,又有普通词的意义。

但大部分科技汉字只表示专门学科的特定含义,如化学元素名称有:铀、钷(po)、铽(te)等,动植物名称有:獾(huan)、狼等。

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各学科的专门用语,它们均有明确分工,严格限定的科学涵义,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总结出来的简明的语言,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某事物的内容和形态的特点。

如"常绿林带","噪声"(声学术语),"同胚"(拓扑术语)、"能带理论"(固体物理术语)等。

因此,无论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还是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在看书学习或从事研究、写作时,都会碰到不识其字、词,或弄不清其含义的情况;有的见其形不知其读音与意思,有的知义、读音,却不知其字形;还有知形、音,却不解其义等。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查字典、词典。

我国有关科技方面的词典,产生于近代,但解放前出版科技类字书量少、质次,解放后才有巨大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科研的深入,各学科的新名词术语大量出现。

对各学科的专有名词、术语要求,除了意义明确外,还应要求规范统一,我国科技名词、术语要求规范统一的工作正在深入开展,最近出版的各类型科技词典,词汇,所收集的名词、术语,都经过中国科学院审定,由各业务部门正式公布的名称为准。

可见这些工具书,提高了解疑的权威性、准确性。

所以,我们使用词典查找科学名词、术语,应以近期出版的各学科的有关词典、词汇为主,并参考过去的工具书,或者综合性的百科词典、百科全书对照解决。

3、查成语典故,诗文警句古人赋诗作文爱引经据典,这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说服力,或形象性表述。

今人作诗写文、演讲报告,也常用成语典故,引用诗文、警句、格言等,以增强形象性的感染力、说服力,使人们加深理解,寓于思想教育。

但是人们往往不知其出处,不解原意,不利于深入理解,这就必须利用工具书来解决。

其具体查寻如下:(1)成语与典故。

成语和典故,其含义有别。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成语和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

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是,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

一般成语典故可使用综合性词典。

如《词海》《词源》(新、旧版)。

收录较多、较全的有《汉语成语小词典》、《汉语成语大词典》、《成语典故辞典》、《中国典故辞典》等大、中型词典。

如:查"公而忘私"一成语可得:"《汉书、贾谊传》:'公耳(而)忘私'意思是为了公事而忘了私事。

现多用以形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又如查"安乐窝"一词,可得:"宋代邵雍隐居在苏门山(在今河南辉县)时给自己的住室所取的名字,后来迁居到洛阳天津桥南,仍此名。

见《宋史、邵雍传》,后来称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安乐窝'"。

(2)谚语、俗语和歇后语。

这些种类的词语,都是流行于民间,在群众口头上广泛使用的比较定型的语句。

从形式上看歇后语比较好鉴别,一般由比喻语和解说语两个部分构成。

即是前半部为形象比喻,好似谜面,后半部是解释,好似谜底,前后紧密结合,语言色彩诙偕、幽默,听起来趣味横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俗语,主要是指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也叫"常言",方言色彩较强的又称"俚语"。

俗语通俗化、形象化的特点较为突出,有的似于谚语,也有的俗语可称为成语,如"巧妇为无米之炊"。

谚语,主要是指流行于民间的一些现成的固定语句,它有较强的事理性、简练性。

也就是说,它以简单通俗的话反映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语法修辞上有一定艺术性,也是熟语之一。

如:"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查找谚语,俗语、歇后语,可使用《中国俗语大辞典》、《中外谚语分类词典》、《谚语词典》、《歇后语大辞典》以及《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等。

(3)查诗文、警句、格言诗文、警句、格言,都是古今著名诗人、学者、名家,治学修身养性的至理名句,人们阅读后,不仅能深入浅出的加以理解其深奥哲理,受益很深,还是教育、鼓舞人们刻苦奋进的座右铭,能使人们的思想品德达到较高的境界。

通过阅读这些诗句、格言,人们还获得美的欣赏与享受。

如"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青山遮不住,毕竟流去","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名言。

同时,我们在阅读报刊文章和文学作品时,也经常碰到文中引用的诗词名句。

怎样才能查找到这些至理名句呢?查找历代诗词名句的作者和篇名出处,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A.诗词名句辞典。

如《警语名句词典》。

查检这类词典针对性较强。

例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但其出处恐怕有很多人讲不出来。

利用《历代诗词名句辞典》,由四画可在正文查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随后有"赏析"和"原词"两部分内容。

B.类书。

类书是查找诗词出处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那些广引诗文的类书,如《佩文韵府》、《骈字类编》、《古今图书集成》和《艺文类聚》等。

C.索引。

如果知道或推测所要查的诗词文句出自某书,这时就可以利用某些诗词著作的句子索引)。

这种索引有的是综合众书编制的综合性索引,如《十三经索引》;有的是就某一专书编制的专书索引,如《李白诗索引》。

《十三经索引》,叶绍钧(圣陶)编,例:朱镕基总理1999年4月访美期间回答记者有关人权提问时说:中国人很早就讲人权,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比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独立宣言早得多。

所引用的孟子的话出于何种文献?查《十三经索引》,从第282页四栏、第526页四栏、第396页二栏均可查得三个单句下注明:"孟尽下14·一三一二中",再查卷首"篇目简称"得知出自《孟子·尽心下》第14章(节),在中华书局1980年版《十三经注疏》第1312页中栏可读原文。

D.联绵词典、名言警语词典、成语词典和综合性词典。

例如,"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一句,可由《警语名句词典》查知语出《韩诗外传》。

有些常见诗句也可由成语词典查出。

利用综合性词典查找诗词出处要由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如查"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词,可使用《汉语成语词典》即可查到"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里的一句诗,'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常用以比喻重大事件即将发生的气氛和迹象"。

E、大型辞典。

又如:查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使用《辞海》在"萧萧"字条下,查到该诗出于杜甫《登高》诗中。

4、查人物资料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与社会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及各种活动家的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是一定时代的杰出代表,是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任何杰出人物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是能够顺应客观事物历史发展趋势,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他们起着推动和加速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事业进步的作用。

许多著名科学家继承历史上的科技遗产,又对科学做出新的创造和发展。

也就是说,他们是先进思想或科学技术的创立者和传播者。

因此,人们对伟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作家以"划时代"、"里程碑"来评价。

当今时代,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往往是本学科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代表。

因此,可以说科学家、学者是科学的人格化。

学习科学知识不可以不知道科学大师们的生平、历史及其在该学科的主要贡献。

我们看书学习时,还应当熟悉和了解这些知识是谁创立的,如何创立、贡献多少,才能深入浅出的理解科学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等。

尤其是,我们研究科技史,不仅要研究科学发现,发明和发展的历史,而且要研究科学家的历史,因为,通过解剖人物,可以了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并且通过阅读科学家的生平著作,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从科学家们那种实事求是、刻苦钻研、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中,得到鼓舞与促进,激励人们坚定不移的攀登科学高峰。

我们查找人物资料,主要使用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人名词典,《外国人名词典》、《科技人名词典》、《当代国际人物词典》,科学家传记汇编,综合性词典、百科全书、年鉴等工具书及生卒年表、年谱等。

使用工具书查找人物资料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中华民族姓氏相当复杂。

姓是代表有共同的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

氏则是由姓衍后的分支。

姓起源于母氏社会,氏起源于父系社会。

随着生产的发展,氏族的繁衍,姓氏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至战国后期,姓氏逐渐融合,汉代通称为姓。

姓有单姓复姓之分。

复姓有双字(欧阳)、三字(莫贺弗)、四字(刹利邪伽),甚至五字。

已知中华民族古今姓氏有6000余个。

今人之姓,是从先人姓氏继承而来的,常见的不过2000个。

查此问题可用《新编千家姓》、《中国古今姓氏词典》等。

外国人也有复姓问题,复姓区别在拼写上用大写字母,破折号"-"或前掇形式出现。

如:UL-Hassan,Mchill,A'AP等。

(2)同名异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