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监测结课论文
10kv电力变压器状态参量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10kv电⼒变压器状态参量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10kv电⼒变压器状态参量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录0引⾔ (1)1 绪论 (2)1.1⽬的和意义 (2)1.2国内外发展现状 (3)1.3 变压器原理 (4)2 10kV电⼒变压器状态参量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案 (5)2.1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 (5)2.2 功能设计⽅案 (6)3 10kV电⼒变压器状态参量监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8)3.1 电流信号的提取部分 (9)3.2 电压电流互感器原理和使⽤ (9)3.2.1电压互感器⼯作原理 (10)3.2.2电流互感器⼯作原理 (11)3.3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和采样电路设计 (12)3.3.1 JDZW-10型电压互感器的性能和特性概述 (12)3.3.2电压互感器采样和测量电路设计 (13)3.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电路设计 (14)3.4.1 LBZ-10型电流互感器技术指标 (14)13.4.2电流互感器采样和测量硬件电路设计 (15)3.5 DS18B20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16)3.6限流电阻单元 (18)3.7 ADC0832采样电路设计 (19)3.7.1外部引脚及其说明 (20)3.7.2单⽚机对ADC0832的控制原理 (20)3.7.3 ADC0832典型应⽤ (22)3.8 LCD1602液晶显⽰部分 (24)3.9抗电磁⼲扰 (26)3.10单⽚机最⼩系统设计 (26)3.10.1晶振电路 (29)3.10.2 STC89C52的并⾏I/O⼝详细说明 (30)3.11键盘操作部分 (31)3.11.1键盘 (31)3.12信号传输部分 (33)3.13 SIM300C模块 (33)3.14 SIM卡接⼝ (33)4 10kV电⼒变压器状态参量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34)4.1软件控制部分流程图 (34)4.2 ADC0832⼦程序流程图 (35)4.3延时⼦程序流程图 (36)5总结 (37)2致谢 (38)参考⽂献 (39)附录A译⽂ (40)附录B (51)3辽宁⼯程技术⼤学毕业设计(论⽂)0 引⾔变压器作为电⼒系统的枢纽设备,其运⾏可靠性直接影响电⼒系统的安全运⾏。
输电线路的状态检测与检修工作论文

输电线路的状态检测与检修工作论文摘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在电网系统管理中的实施改变了单纯以时间周期为依据的电网检修模式,实现了电网运行的状态检修,减少了定期检修模式中所存在的盲目性,降低了电网运行和维护的经济投入,提高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促进了输电线路维护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状态检修工作的减员增效,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输电线路检修仍以定期检修模式为主,其特点是根据预定的检修周期,对输电线路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适合应用于长度较短、易产生规律、磨损和可靠性要求较低的输电线路上,通常可有效消除电力隐患,恢复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然而随着电网系统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网的发展。
输电线路实施状态检测和检修是电网系统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企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要求。
一、输电线路检测内容及常见检测技术概述目前电力系统中针对输电线路状态检测主要包括线路电气检测、机械力学检测及环境检测等几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检测内容所采用的状态检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输电线路电气检测包括输电线路绝缘检测、线路绝缘子污秽检测、接地系统检测和雷击检测。
机械力学检测是对金具、导线、杆塔的检测。
线路金具的机械力学检测包括线路中各类金具的剩余强度、磨损量及金具自身的锈蚀状态,线路导线的的检测包括对导线磨损、线头、舞动和微风振动的检测,杆塔的检测主要是对螺栓松动、杆塔材料腐蚀及锈蚀程、杆塔位置及塔身检测。
输电线路的环境检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检测线路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系统,如线路金具、导线、绝缘子等因素对无线电的干扰、电磁干扰等特性及地面静电感应场强的检测。
同时还要对大气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进行系统检测,如输电线路导线的覆冰系统、大气中粉尘和盐分含量、气象参数及灾害性气候的检测。
最后是输电线路的污秽检测、绝缘检测、雷电检测和大气环境检测等可实行的在线状态检测。
浅析断路器状态监测

浅析断路器状态监测摘要随着国家农网改造及电网建设的发展,市场对高压断路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满足我国发展坚持智能电网的需求,对高压断路器产品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是保证设备可靠运行并有效检修的重要内容,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及对电力设备可靠运行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压开关产品在线监测技术已经在相关行业内得到研究,并且许多在线监测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内得到应用,备受电力系统管理人员的青睐。
在未来电网发展当中,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主流,替代原有传统的监测技术。
高压开关制造厂家,为在未来电力市场内得到绝对话语权,在现有的产品上添加在线监测技术及在新产品研发初期考虑采用在线监测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发展之趋势。
关键词断路器监测在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中,就单台设备而言,断路器仅次于发电机和变压器等大型电力设备,但就需要数量和所占电站设备的投资大小而言,它又排在两者之前;另外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控制与保护的双重功能。
因此,为了确保断路器运行的可靠性,减少浪费,提高设备的可用率,科学化管理断路器检修是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好途径。
一、断路器状态监测的主要方法状态监测的任务是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采用各种检测、测量、监视、分析和判别的方法,结合系统的历史和现状,考虑环境因素,对开关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判断其处于正常或非正常状态,并对状态进行显示和记录,对异常状态做出报警,以便运行人员及时加以处理,并为开关设备的故障分析、性能评估、合理使用和安全工作提供信息和准备基础数据。
对断路器的状态进行监测的方法很多,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状态监测的方法会更多,手段会更先进、更科学、精确度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巡视检查巡视检查是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的,有简便、直观和大众性的特点。
显然,认真仔细的巡视检查能及时发现很多故障前兆和有价值的线索,例如异常声响及振动、漏油、漏气、过热等,是参与状态检修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最基本的监测手段。
毕业论文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毕业论文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具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隔离等多种功能。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状态和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监测电力变压器的状态和诊断故障成为了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重要问题。
本篇毕业论文将介绍变压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的方法。
首先,本文对电力变压器的状态监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变压器气体绝缘发生器(DGA)监测技术、异物检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等。
其次,针对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通过DGA监测技术、红外热像技术和振动监测技术等手段进行故障诊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为确定可行的方案及其技术选型提供依据。
然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的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
该方法采用DGA监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和红外热像技术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基于智能算法的模型,实现对电力变压器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电力变压器的监测精度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最后,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电力变压器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总之,本篇毕业论文通过对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综述,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电力设备状态论文监测应用论文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摘要】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正日益受到重视,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状态监测方面进行探讨,并展望电力设备实现状态检修的发展前景。
在电力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会降低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
为了使电力设备能正常发挥生产效能,延长使用周期,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对电力设备进行适度检修。
1、电力设备检修模式的发展历程电力设备检修模式经历了故障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三个阶段。
1950年以前是检修发展的第一阶段,该阶段的检修策略是故障检修。
这种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依据,在设备发生故障已无法运转时才进行维修,因此,不能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存在检修不足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检修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检修策略主要是定期检修。
这种检修模式有效地减少了电网设备的突发事故,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但因不能事先掌握设备状态,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存在“无病也治,小病大治”的检修过度问题,检修成本较高。
第三阶段是状态检修,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
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微电子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状态检修技术才得到快速发展。
2、状态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关系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是指根据先进的状态检测、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异常,预知设备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
它是企业以安全、可靠、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
状态检修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检修不足和检修过度,在节约检修工时和成本的同时,又能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化,因此,是我国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SF6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cc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高压断路器对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对高压断路器实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可以有效的减少过早或不必要的停电试验和检修,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检修的针对性,可显著提高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SF高压断路器的类型、结构、性能和特点以及预防性试验本文系统地介绍6方法、在线检测和状态监测方法;根据国际大电网组织13.06工作组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对高压断路器的故障统计以及故障产生的原因,确定状态监测的内容。
分析了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电流电压波形、机械振动信号、开断电流信号、绝缘拉杆直流泄漏电流、灭弧室和控制箱内温升及SF气体状态等监测信号与故障6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用于故障诊断的特征信号;最后简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技术的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并设计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原理框图及故障诊断程序流程框图。
SF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人工神经网络;D-S证据理论关键词:6ABSTRACT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on the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and stable operation is of essenti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V oltage Circuit Breaker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ikelihood of premature or unnecessary power tests and maintenance, and reduce the maintenance workload, lower maintenance costs and improve maintenance of the targeted, 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ir operation and economy.First of all,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types,structures,characteristics, preventive test methods and on-l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of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Group 13.06 of the large power grid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which have the High V oltage Circuit Breaker Fault statistic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generating causes, the paper determined the content of onl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Analyze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oil current waveforms of circuit breaker switch, mechanical vibration signal, the fault current signal, insulation rod DC leakage current, arc-quenching chamber and the temperature rise control inside the box. And theSF gas was also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monitoring signal and the fault of6 analyzed. Moreover, determ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diagnosis signal. Finally, introduce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D-S evidence theory of information fusion fault diagnosis method of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and designed condition monitoring, fault diagnosis system block diagram and fault diagnosis program flow diagram.SF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condition monitoring; Fault Diagnosis; Keywords:6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D-S evidence theory目 录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 (1)1.3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意义 (2)1.4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存在不足 (3)1.5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3)1.6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方法 (4)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5)SF高压断路器的基础知识 (6)262.1 高压断路器的概述 (6)2.1.1 断路器的分类 (6)2.1.2 断路器的用途 (7)SF高压断路器的发展及其特点 (7)2.26SF气体的性质 (7)2.2.162.2.2SF高压断路器的发展过程 (8)62.2.3SF高压断路器的特点 (9)6SF高压断路器的分类 (10)2.2.46SF高压断路器的基本结构 (10)2.36SF高压断路器的典型结构 (11)2.3.16SF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构成 (11)2.3.262.3.3SF高压断路器对操动机构的要求 (12)6SF高压断路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3)2.462.5SF高压断路器的试验 (14)62.5.1 交接试验项目 (15)2.5.2交接验收试验的要求及方法 (15)SF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的内容 (18)363.1 高压断路器故障统计与分析 (18)3.2 状态监测特征参量的选择 (20)3.3 分、合闸线圈电流监测 (21)3.4 振动信号监测 (24)3.4.1振动信号测量点的选取 (24)3.5 开断电流信号监测 (25)3.6 触头寿命预测方法 (25)3.7 交流泄漏电流监测 (26)3.8 温度监测 (27)3.9 动触头行程监测 (28)SF气体状态监测 (29)3.1064SF高压断路器的故障诊断方法 (30)64.1高压断路器的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30)4.2高压断路器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32)4.3 D-S证据理论提出 (33)4.4人工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技术的故障诊断方法 (34)4.5 D-S证据理论诊断模型 (36)4.6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力设备信息融合算例分析 (36)5 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原理设计 (38)5.1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8)5.2 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38)5.3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程序流程图 (39)5.4 基于证据理论诊断程序设计流程图 (42)6 总结 (43)致 谢 (44)参考文献 (45)翻 译 (48)中文译文 (48)英文原文 (54)1 绪论1.1课题背景随着电力系统朝着高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越来越重要,停电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与损失越来越大。
论文《发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题目:发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内容摘要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包括测试技术,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三大基本内容。
随着我国水电在系统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及单机容量的增大,大型水电站和机组的故障率对系统的安全运行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大型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电站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描述,对大型水电站机电设备故障的类型以及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以水轮发电机振动故障为例,建立了水轮发电机振动故障诊断模型。
针对发电机普遍采用的预防性定期检修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分析了发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意义,并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
最后指出,发电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迅速、连续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预示运行设备存在的潜伏性故障,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有力措施,应大力推广。
论文的最后一章,以葛洲坝电站大江电厂14号机振动故障为例,详细描述了水轮发电机振动的现场测试、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测试技术,振动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发电机的概述、原理及发展前景 (2)1.1 发电机的概述 (2)1.2 发电机的原理 (2)1.3 发电机的发展前景 (2)2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4)2.1发电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4)3 发电机常见故障 (6)3.1 发电机故障诊断系统拟诊断的故障 (6)3.2 发电旋转机械共有的故障特点 (6)3.3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的原因 (6)4 根据故障判断原因 (8)4.1 由振动试验判别振动原因 (8)4.2 以振动部位判别振动原因 (8)4.3 根据故障来做出故障诊断系统模型 (9)5 故障诊断的方法 (11)5.1 振动分析法 (11)5.2 油膜分析法 (11)5.3 轴位移的监测 (11)5.4 轴承回油温度及瓦块温度的监测 (12)5.5 综合分析法 (12)6 监测诊断与维修决策 (13)6.1 状态趋势分析与预测 (13)6.2 基于监测诊断的维修决策 (13)7 以实例来说明电机的监测与诊断 (15)7.1实例选择及概况 (15)7.2 实验分析及研究 (15)7.3 试验内容与目的 (16)8结论 (17)参考文献 (18)引言现代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在单机容量越来越惊人,大型发电机在电力生产中处于绝对主力位置,同时大型发电机由于造价昂贵,结果复杂,一旦遭受损坏,需要在检修期长,因此要求有极高的运行可靠性。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汽车状态监测与安全评价系统

汽车状态监测与安全评价系统54【摘要】本论文题目为汽车状态监测与安全评价系统,选定变速箱故障问题建立一个汽车状态监测与安全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两部分:前台系统---车载仪器;后台系统---软件系统。
前台具有以下功能:采集故障信号,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有选择性的保存数据,具备初步故障判断功能,并且把初步判断结果显示出来告诉车主,及时告知车主汽车变速箱的哪部分有故障,需及时维修;前后台通过串口进行通信;后台在PC 机上,主要是对前台保存的信号做后期处理,提取故障信号特征;用多种识别方法分别进行识别,最后进行综合识别输出结果,实现不解体诊断检测。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变速箱内震动特征,通过时频变化提起故障特征。
通过几种识别方法,建立一个综合识别系统;还到工厂进行实验,针对公共汽车变速箱导出汽车进行时的信号,及对信号进行分析研究,诊断出有哪种故障。
目前还需大量的实验进行证实系统的针对性、有效性、准确性及稳定性。
【关键词】汽车状态监测故障诊断【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text is detecting the state and evaluate safety system of the automobile. This text studies the failure of gear-box. This system have two part: apparatus of automobile and software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apparatus is to collect the failure signal, and then make a simple data processing, conserving the useful data. This apparatus can invoice the automobile owner which part to the gear-box is out of work, and then making a necessary maintain. The apparatus sent the data to the software in series. The software run in the PC, it will distill the character of failure; and it will identify the kind of failure by many ways; the lastprocess is export the outcome. In this way, we can detect the failure of the automobile without teardown the automobile.This text analyse the character of the shake in the gear-box, using many ways to upbuild a system. This system is experimentized in the workshop. We use it to detect the bus's gear-box failure. Until now, this system also need to be tested and improved.1前言本课题是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汽车状态监测与安全评价虚拟系统”(项目编号2005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概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实质是了解和掌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评价、预测设备的可靠性,早期发现故障,并对其原因、部位、危险程度等进行识别,预报故障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决策。
由此可见,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包括识别设备状态监测和预测发展趋势两方面的内容。
具体过程分为状态监测、分析诊断和治理预防三个基本环节。
1.1 状态监测状态监测是在设备运行中,对特定的特征信号进行检测、变换、记录、分析处理并显示、记录,是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基础工作。
检测的信号主要是机组或零部件在运行中的各种信息(振动、噪声、转速、温度压力、流量等),通过传感器把这些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物理量信号,送入信号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以便得到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下一步诊断工作。
1.2 分析诊断分析诊断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信号分析处理、故障诊断。
信号分析处理的目的是把获得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变换处理,从不同的角度提取最直观、最敏感、最有用的特征信息。
分析处理可用专门的分析仪器或计算机进行,一般情况下要从多重分析域、多个角度来分析观察这些信息。
分析处理方法的选择、处理过程的准确性以及表达的直观性都会对诊断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故障诊断是在状态监测与信号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进行故障诊断需要根据状态监测与信号分析处理所提供的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症兆或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有时还需要进一步与某些故障特征参数(模式)进行比较,以识别设备是在运转正常还是存在故障。
如果存在故障,要诊断故障的性质和程度、产生原因或发生部位,并预测设备的性能和故障发展趋势。
这是设备诊断的第二阶段。
1.3 治理预防治理预防措施是在分析诊断出设备存在异常状态,即存在故障时,就其原因、部位和危险程度进行研究并采取治理措施和预防的办法。
通常包括调整、更换、检修、改善等方面的工作。
如果经过分析认为设备在短时间内尚可继续维持运行时,那就要对故障的发展加强监测,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根据设备故障情况,治理预防措施有巡回监测、监护运行、立即停机检修三种。
2.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目的和重要性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一种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
这里所说的“设备”是广泛意义上的设备,不仅包括各类运转的机器,还包括管道、阀门、工业炉等静态设备以及电气设备。
设备诊断技术的目的是“保证可靠地、高效地发挥设备应有的功能”。
这包括三点:一是保证设备无故障,工作可靠;二是保证物尽其用,设备要发挥其最大效益;三是保证设备在将有故障或已有故障时,能及时诊断出来,正确地加以维修,以减少维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节约维修费用,应使重要的设备能按其状态进行维修,改改目前按时维修的体制。
一台设备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有许多环节,任何环节的偏差都会造成设备性能劣化或故障。
同时,运行过程中设备处于各种各样的条件下,其内部必然会受到力、热、摩擦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使其性能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设备故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设备越来越大型化,功能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旦关键设备发生故障,不仅设备受损、生产线停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危及人身安全、造成环境污染,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早期的设备维修体制基本上是事后维修,即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检修;后来又逐步推行定期维修,随着对设备故障机理的研究和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到定期检修存在着“维修不足”和“维修过剩”的问题。
因此,通过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实现设备的“状态维修”成为现代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必然需要。
3.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阶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思想的酝酿,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真正形成一种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大幅度降价,为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依靠现场获取设备运行时的感观状态(如异常震动、异常噪音、异常温度、润滑油液中是否含有磨削物等) 并凭经验或多位专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可能存在何种故障或故障隐患。
第二阶段:随着测量以及测量仪器的深入研究发展,状态监测逐步发展为依靠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某些关键部位,以获取参数(如频率、振幅、速度、加速度、温度等参数)并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出某些固有参数与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确定故障点或故障隐患点,或者通过对某些参数多次测量的数值进行比较,依据其劣化趋势确定其工作状态(是否出现故障或故障隐患)。
第三阶段: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的开发,设备管理已进入计算机管理模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也发展到计算机时代,一些专用的状态监测仪器(如数据采集器)不仅具有测量、记录现场参数,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处理,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时,只需将数据采集器上的参数通过通讯线传入计算机,计算机便能对这些数据作出综合分析,并显示出相关的图谱如:倍频谱图、倒频谱图、时域频谱图、幅值图等。
并可通过计算机上的专家系统对所测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如设备是否该修理或还可使用多长时间后应修理)。
第四阶段:随着其他各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状态监测域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进入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阶段,研究工作从监测诊断系统的开发研制进入到诊断方法的研究;监测诊断手段由震动工艺参数的监测扩大到油液、扭矩、功率、甚至能量损耗的监测诊断;研究对象由旋转机械扩展到发动机、工程施工机械以及生产线;时空范围由当地监测诊断扩大到异地监测,即监测诊断网络4.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以复杂系统和设备为研究对象,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涉及各种工程技术系统设备及领域,已形成一门既有理论又有方法,且工程应用性很强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应用技术。
目前状态监测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基于模型的状态监测和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
如图1所示传递函数模型基于模型的状态监测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状态检测ARMA自回归滑动模型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AR自回归模型图1状态监测理论与方法示意图基于模型的状态监测,即对系统和设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对所建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通过模型达到对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目的。
当前常用的模型有: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等。
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其核心是确定系统和设备的监测指数,也就是合理选取能够反映系统和设备输出信号特征的测点,达到对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AR自回归模型和ARMA自回归滑动模型来实现。
根据系统和设备采用的特征描述和决策方法的差异,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和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
如图2所示基于输入输出和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基于状态估计的故障诊断基于状态参数估计的故障诊断故障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诊断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基于模糊数学的故障诊断基于模式识别的故障诊断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基于故障树的故障诊断基于知识推理的故障诊断基于案例分析的故障诊断基于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的故障诊断基于信号特征、模态和信息处理的故障诊断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的故障诊断基于决策支持的故障诊断图2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示意图当然除了上述方法外,利用系统和设备输出频率、相位、相关性以及直接测量被测物的输出与标准量相比较的方法,也在当前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已由最初的单因素、单机监测诊断向多因素、多机联合监测的综合分析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方向发展,一些新的硬件、软件不断应运而生,诊断方法也从感官判断发展到充分利用各种自动测试技术、监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图象分析技术,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质性进展。
近年来,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在现代工程技术系统和大型复杂设备的合理应用、安全运行、事故分析、质量及性能评估,技术决策和视情维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基于模型的状态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然而大多数系统和设备都是非线性的、时变的。
这种方法中对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变化是由于系统设备参数、结构的变化所致,还是由于传感器自身状态、参数的变化所致,很难辨别出来。
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方法,其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这将直接影响到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监测精度和准确性,给下一步的故障诊断带来困难。
在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当系统和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仅可能引起模型参数的变化,而且可能引起模型结构的变化,另外,这种变化是模型参数变化还是模型结构变化,还是二者兼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些目前都尚未解决。
在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中需要对现代工程技术系统和大型复杂设备建立庞大的知识库,而知识库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件费时而困难的工作,且易出现“组合爆炸”和“冲突消解”;另外,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深浅知识的结合能力不强、缺少有效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机制、容错能力不高、对一些不确定的知识处理能力较差等缺点。
利用频率、相位和相关性的方法只能对故障范围作粗略的判断,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定位故障。
除此之外,故障与征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一种故障可能对应多种征兆,而一种征兆也可能对应多种故障。
此外,现有的诊断方法都是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外部特征为基础的,故障特征的提取主要是基于状态响应、时域响应或频域响应分析,由于外部干扰因素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些特征可能重叠、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很难获得准确的特征信息。
以上这些问题都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增加了难度,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可见,对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这门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5.应用5.1往复压缩机状态监测技术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运动过程中气阀的启、闭,活塞、连杆、十字头往复运动时产生撞击和噪声,并且各气缸之间的撞击和噪声相互干扰,如果采用常规频谱分析的手段,频谱图上将呈现连续而密集的宽带谱线,故障特征信息被背景噪声所湮没,难以提取和识别,而且振动对气体泄漏也不敏感,冲击、漏气和摩擦是往复机械最主要的信号类型。
往复机械与旋转设备故障诊断不同的是,不再将振动分析作为唯一的测试手段,不再以振幅的高低作为判断故障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