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良种选育与应用全面技术(6)
油茶良种选育技术规程

油茶良种选育技术规程油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特色饮品,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提高油茶的品质和产量,良种选育技术成为了关键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油茶良种选育技术的规程,包括选种、繁殖、栽培和管理等方面。
一、油茶良种选育的目标和要求油茶良种选育的目标是培育出具有高产、高油含量、高抗逆性和优良品质的新品种。
要求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病虫害的特点,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长。
此外,新品种的生长周期应短,生长势强,适应性广。
二、油茶良种选育的方法1. 选择优良母树:根据油茶的生长情况和产量,选择生长健壮、树形良好、果实质量高的母树作为亲本。
同时,还要考虑母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2. 人工授粉:在花期,选择健康的花朵进行人工授粉,以保证授粉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3. 种子培育:将授粉后的果实收集下来,进行果肉的清洗和果皮的去除。
然后将种子进行晒干,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保存性。
4. 种子发芽:将晒干的种子进行发芽处理,可以使用温水浸泡和冷藏等方法促进种子发芽。
发芽后的种子移植到育苗盘中进行苗期管理。
5. 优胚选育:在苗期通过观察和测定苗木的生长情况,筛选出生长势强、生长均匀的苗木作为优胚。
6. 试种和观察:将优胚移植到试验田中进行试种,观察新品种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7. 选育结果评价:根据试种结果,对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虫害性等进行评价,为后续的选育工作提供依据。
三、油茶良种选育的栽培和管理技术1. 土壤选择:油茶适应性广,但对土壤要求较高。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栽培。
2.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地理条件的不同,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油茶的栽植密度为每亩200-300株。
3. 施肥管理:油茶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应及时施肥。
在生长期和结果期分别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4. 病虫害防治:油茶容易受到炭疽病、锈病、蚜虫等的侵害。
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部位等。
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油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产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它不仅可以用来生产优质的食用油,还可以用来制造肥皂、润滑油、化妆品等多种产品。
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对于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油茶的优良品种的选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油茶品种的杂交。
通过杂交可以将不同种类之间的优良特性进行融合,产生出更为优良的油茶品种。
在进行油茶杂交时,需要根据育种目标和育种原则进行操作,以获得更为优良的品种。
(二)精细品种的筛选。
筛选出优良品种是育种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优势品种的筛选,可以得到表现更为优秀的油茶品种。
所以在筛选时,需要从油茶品种的生长速度、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估。
(三)优化品种群体结构。
在油茶品种的群体结构中,需要考虑到优良品种与其他品种的配比,以及群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通过优化品种群体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油茶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一)良好的管理措施。
油茶的高产栽培需要从管理方面进行落实,如良好的灌溉、施肥、植株修剪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茶的产量。
(二)科学的肥料管理。
油茶所需的肥料种类较为丰富,如有机肥、化肥等。
培育出油茶高产品种的同时,合理的肥料管理也是十分关键的。
它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需要根据油茶的生长状况、土壤类型、水分状态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选用适宜的种植技术。
栽培油茶的种植技术包括穴栽、条栽、棚栽等多种形式。
选择适宜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油茶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比如在油茶树的种植过程中,常常采用撒播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油茶的生长速度更为均匀,从而提高油茶的产量。
(四)合理地进行修剪。
油茶的修剪有助于提高油茶的木化度,从而增加油茶的抗逆性。
同时,合理的修剪还能够提高油茶的光合作用效率,加速营养物质吸收和分配,进而提高油茶的产量。
三、总结选育出优良的油茶品种,开展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对油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油茶是一种珍贵的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油茶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1.选择优良种质资源油茶的优良品种是选育高产、高油、抗逆的品种。
在选育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质资源,包括株型优良、丰产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油茶种质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收集,筛选出优秀的种质资源,为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打下坚实基础。
2.杂交育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油茶的杂交育种,可以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过程。
通过对不同优质品种的杂交,可以创造出更加优良的油茶新品种,比如高抗性、高产量、高油含量和适应更广泛环境条件的优良油茶新品种。
3.遗传改良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对油茶进行基因改良,可以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并增加产量和油含量。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也可以改良油茶的其他性状,比如提高其耐盐碱、抗旱、抗寒等性能,以适应更加恶劣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油茶的生产力和适应性。
1.土壤改良油茶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磷、钾等化肥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茶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2.科学施肥在油茶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科学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在生长初期,可适量施入氮肥,促进植株的生长。
在植株进行初花期和结果期时,适量施入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和油含量。
3.合理密植油茶生长期较长,是一种丰产乔木,在种植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密植。
一般来说,油茶的密植度为500-600株/公顷。
合理密植不仅可以增加单株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控制树冠生长,避免树冠过大而影响产量。
4.科学管理油茶的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良种油茶是指由育种单位选育出的树种,具有优良的产量和品质特点。
为了实现良种油茶的高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
下面是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种植地选择和土壤改良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避免水湿、水涝和滞水等问题。
2.进行土壤改良,尽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可采用有机肥和矿质肥的混合施用,同时添加适量的腐叶土和河砂等。
二、整地和栽植1.进行土地整地,清除杂草和杂质。
平整土地,消除坑洼和凹槽,便于管理和生长。
2.根据种植密度,进行栽植,一般采用条播或穴盘播种。
三、基肥和追肥1.良种油茶树在营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需要进行适量的基肥。
一般在种植前进行施肥,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
2.根据油茶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追肥。
常见的追肥方式有撒肥、浇肥和封肥等。
四、水分管理1.在干旱地区,需要增加灌溉次数,保持土壤湿润,不过度干旱。
2.在水湿地区,要保证排水良好,避免土壤积水和滞水。
五、病虫害防治1.定期检查油茶树的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选择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如喷洒农药、剪除受害枝条和采用生物防治等。
六、修剪和整形1.及时修剪油茶树的侧枝和长势薄弱的枝条,促进树冠的光照和通风。
2.根据需要进行整形修剪,达到树形美观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七、田间管理1.进行定期松土,保持土壤松软和通气性。
2.保持田间清洁,清除杂草和杂质,减轻油茶的竞争压力。
八、果实采摘和后期管理1.果实采摘要注意用手轻轻摘取,避免损伤果实和树皮。
2.采摘后要及时进行果实的分类、清洗和包装,保证果实的品质。
3.果实采摘后,要进行适量的后期管理,如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良种油茶是指品种良好、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油茶树。
良种油茶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油茶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选择优质良种选择优质良种是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的首要工作。
在选取油茶树种时,应该考虑树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品质等因素。
一般来说,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油茶树种更容易获得高产。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改善品质非常重要。
在油茶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
在栽培初期,可以适量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促进根系生长;在生长中后期,可以适量施入氮、磷、钾等化肥,促进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
三、合理修剪合理修剪是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修剪可以控制树冠茂密程度,促进光照透射,增加通风透光,并调整树冠结构。
这有利于提高树冠内部的光合作用,促进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中,病虫害防治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油茶树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茶树小黑蚧等害虫的侵害,而且易患茶绵病、红树黑穗病等病害。
要及时对油茶树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手段,保持油茶树的生长健康。
五、灌溉管理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中,灌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油茶树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果实发育期。
要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供水,保证油茶树正常生长和发育。
六、提前备茶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中,提前备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提前备茶是指在油茶采摘季节前做好采摘、加工、储藏等准备工作,以便及时、顺利地进行产量。
七、科学施药科学施药是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油茶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病虫害对油茶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的生长规律、危害程度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施,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八、定期排水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油茶园地的排水情况,及时清除积水,保持土壤排水的畅通,防止根系腐烂。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良种选择
良种选择是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第一步。
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虫害能力、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是油茶高产栽培的基础。
目前,常见的油茶优良品种有福建五月红、经济作物红、经济作物绿、白叶木仔花、白心木仔花等。
二、土壤准备
良好的土壤是油茶高产的关键。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能够提高油茶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适当修剪
适当的修剪是保持油茶生长的关键。
在春季和秋季,适当地修剪树冠,能够使油茶的枝条生长更加茂密,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有利于增加产量和提高产质。
四、施肥管理
施肥是油茶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春季和秋季,及时施入有机肥和磷、钾、氮等微量元素,能够充分满足油茶的生长需要,提高油茶的养分含量,从而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五、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油茶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在春季和秋季,保持土壤的湿润,并且适时灌溉,能够促进油茶的生长,提高产量和产质。
六、病虫害管理
病虫害是影响油茶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保护油茶,提高产量和产质。
七、密度管理
密度管理是油茶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种植油茶时,要合理确定株行距和行距,保证油茶的太阳能充分利用和通风透光,能够提高油茶的产量和产质。
八、采收管理
采收管理是油茶高产栽培的最后一步。
在油茶成熟时,要及时采摘,保持果实的完整性,提高油茶的产量和产质。
油茶良种及栽培技术

油茶良种及栽培技术油茶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区域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油茶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油茶的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以帮助农业从业者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油茶良种选育油茶的良种选育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选育具有抗病虫害、适应环境和高产性的优质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益,而且可以减少农业投入和环境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茶良种选育方法:1. 选择种子来源选择优质的种子来源是提高油茶良种的关键。
应该选择来自于健康、抗性强、产量高的母株的种子,以保证新一代的植株质量。
同时,选择种子时应注意质量和保存方式,以确保其萌发率和保存期。
2. 进行单株选择单株选择是通过种子的种植和后代的观察,选出具有良好性状和高产性的油茶植株。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经验,农民可以观察和记录植株的株高、枝叶情况和果实数量等指标,并选择表现出色的个体作为种子来源。
3. 进行亲本选择亲本选择是指从种子中选出父本和母本。
选出良好的亲本是提高下一代植株的质量的重要一步。
需注意选择亲本时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产量和配套性。
通过交叉杂交和自交等方法,可以培育出更优的油茶品种。
二、油茶栽培技术种植油茶的栽培技术对于保证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油茶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油茶适应多种土壤类型,但沙质土壤和重质黏土不适合生长。
在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充分的翻耕和杂草清除,并施以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改善土壤结构。
2. 距离和密度油茶的距离和密度直接影响产量和光合作用的效果。
一般而言,油茶的行距宜保持在1.2-2米,株距宜保持在0.8-1.2米,这样可以使每株植物充分利用光线和空间资源,提高产量。
3. 管理和修剪油茶的管理和修剪对于形成合理的树冠和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在幼苗期,需注意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在树冠形成和壮苗期,需进行适量的修剪和整形,以促进分枝和侧枝的生长,并保持树形的均匀和整齐。
良种油茶的高效育苗措施

良种油茶的高效育苗措施
良种油茶的高效育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良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优良新品种。
2. 苗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浇灌便利的地方。
切忌选用重粘土地及菜地,油茶连作地作苗圃。
3. 整地: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整地。
整地时,条带要求外高内保水保肥,防止水土流失。
4. 播种:宜采用单行条播,株距3\~5cm,行距10\~15cm,每公顷播种量为1500kg。
播后盖土4\~5cm,再用稻草或松毛覆盖。
幼苗出土后要适时浇水;采取遮荫措施,防止暴晒灼死;随时进行中耕除草;定期喷浇稀薄的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
5. 抚育管理:造林后,一般每年抚育1\~2次。
第一次在5\~6月,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厘米以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标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第一年也可以不进行此次抚育,只进行第二次抚育。
6. 病虫害防治:对于油茶的病虫害问题,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包括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油茶抗性;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加强虫情监测,掌握害虫发生动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选择使用栽培品种,保障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油茶原产我国,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油质最好的食用油料树种,有2300年以上的栽培利用历史。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油茶产业发展。
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和耕地资源均呈刚性短缺状态,利用丘陵山地发展以油茶为代表的木本油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
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发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个单一树种的产业发展规划--《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2016年油茶被列为国家大宗油料作物,并列入国家精准扶贫的主要树种,标志着油茶产业上升为国家使用植物油安全战略、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行动,是由国家倡导并积极推动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油茶产业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丘陵山区发展很快,全国油茶栽培面积达到了空前的6700万亩,产油量达到60万吨,特别是在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特困地区的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必将为国家的食用植物油安全和国民健康做出贡献。
但是全国油茶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存在油茶栽培品种的选择使用不当,造成油茶产业未能完全达到预期产量目标和经济效益,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油茶栽培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应用状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国开始了油茶良种选育的研究工作。
2002年以来开始了油茶品种的审(认)定工作,包括国家级审(认)定和省级审(认)定。
2009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发布以后,油茶产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因而各地加快了全国油茶品种的审(认)定工作。
到目前为止,通过国家和省级审(认)定的油茶优良品种约420个,其中国家级审定油茶品种76个。
在所有的审(认)定的油茶优良品种中,以核心产区省份最多,其中湖南省审(认)定品种共82个,江西省审(认)定品种66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认)定品种29个。
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品种均为普通油茶物种,各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品种绝大多数是普通油茶,但也有少量的其他物种,如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龙仙’系列品种为小果油茶物种,海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海油’‘海大’‘琼东’等系列品种均为越南油茶物种,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腾冲1号’为滇山茶物种。
为了提升全国油茶良种化水平,防止非优良品种扰乱油茶苗木市场,2017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全国原有审(认)定的所有420个油茶品种进行了一次筛选优化,最终选择确定了120个作为全国油茶主要推广品种,并发布了《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对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特别是推进良种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现在看来,主推品种还是过多,不便于高效推广应用,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精简。
目前全国推广应用的国家级审定的主要油茶优良品种系列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亚热带林业试验中心选育的‘长林’系列品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选育的‘华’系列品种(俗称‘三华’品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选育的‘湘林’系列品种,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赣无’系列品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岑软’系列品种,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赣州油’系列品种。
二、选择使用油茶主要栽培品种的必要性我国已经选育出众多的经过审定的油茶栽培品种,而且还尽心了一轮品种优化,为什么还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油茶良种呢?1.油茶产业投资期和受益期长,品种不当永受害农作物的种植一般是一年一代,或一年2-3代(如水稻),如果品种使用不当,投入相对较少,造成的损失最多只影响当年的收益,更换其他品种很容易也很快。
油茶苗期2年,栽后7-8年才进入盛产期,盛产期后可以持续受益60年以上,甚至100年以上,前期投入大,投入时间长,如果品种选择使用不当,即使进行品种更换也至少需要8年以上,经济损失巨大,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涉及以后数十年或上百年以及几代人的长期经济利益,更会影响广大林农发展哟普查产业的积极性。
所以正确选择油茶栽培品种比一般农作物的选择品种更重要,而且重要得多,必须引起油茶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种植油茶种为先。
2.油茶栽培品种众多,良莠不齐要筛选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油茶品种超过420个,仅湖南就达82个,江西省66个,广西壮族自治区29个。
2017年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优化以后推荐的主要栽培品种还有120个,其中核心产区的湖南省就共14个,江西省25个,广西壮族自治区9个;非核心产区的浙江省12个,广东省16个,湖北省11个,贵州省15个,海南省9个,等等。
不同品种的丰产性能和稳产性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良莠不齐,很多品种没能完成严格区域化试验,开展区域化的时间不足、布点不全,一些省份认定的品种很多,没有足够的大面积试验证明在一些地方的丰产性能,有必要加以正确选择使用,保障新造林的良种化水平和丰产稳产性能,良种使用质为本。
3.油茶栽培品种存在特性差异,因地制宜选良种不同的油茶品种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抗逆性能、授粉品种的配置、生长发育等特性都存在一定或者很大的差异,如果在当地没有开展区域化试验或开展一定面积的栽培试验,在确认相关品种在当地具有丰产和稳产性能之前,相关品种是不宜在当地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必须牢记适地适树适品种。
4.大型企业合理安排油茶种植的系统工作,早熟晚熟要搭配成片种植数千亩、上万亩的大型油茶种植企业,必须考虑茶果采收季节的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收的劳动力和机械化的合理安排,需要配置成熟期不同的主栽品种和适合机械化采摘的大果油茶品种,大型企业配品种。
5.营造特殊用途加工产品油茶林分,良种使用求特异油茶的经济用途比较广泛,不同的经济用途和不同目的经营的油茶林分,需要选用不同的油茶主栽品种,如营造专用于化妆品为目的的油茶林分,必须选择油酸含量特别高的普通油茶品种或部分红花油茶品种,即特殊用途特品种。
三、选择使用油茶主要栽培品种的基本原则如何选择使用油茶栽培品种,有些必须遵循的原则。
遵循油茶主要栽培品种选择使用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油茶产业特别油茶种植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1.选择使用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荐的优化油茶栽培品种油茶栽培品种的使用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必须从国家级和省级审定油茶品种并经优化后的120个品种中选取,相对而言,这些品种经过了反复筛选和试验验证(有相当部分品种特别是认定品种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培育苗木的手续齐全。
2.选择使用在当地有较大面积栽培且表现优异的油茶栽培品种考虑到油茶栽培品种有一定的适生区域,必须选择在当地经过区域化试验或有较大面积栽培且具有优质、丰产、稳产、抗逆性能较强的油茶主要栽培品种,要眼见为实,不盲从,不迷信,不顾人情面子,油茶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先。
3.选择典型性状容易识别、不易混淆的油茶栽培品种为避免购买使用假冒伪劣的油茶品种苗木,必须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稳产性能好、抗逆能力较强且具有典型识别特征、容易识别、不易混淆的油茶主栽品种和良种苗木;对于典型性状不明显且无法辨认的品种不宜选择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长期重大损失。
4.选择使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油茶栽培品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油茶产业基地作业的机械化将逐步推进,而且机械化进程将逐步加快。
油茶又是投资期长和受益期长的树种,所以选择适应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将是实现油茶产业现代化的最重要技术措施。
选择使用大果或超大果油茶品种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更有利于机械化采收,提高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并且长期受益。
5.选择搭配使用适于分段采收的油茶栽培品种经营数千亩、上万亩油茶林的大型油茶种植企业,必须考虑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种搭配,如霜降籽品种与立冬籽品种的比例搭配,这有利于大面积油茶林地的经营管理和分阶段、分批次的有序采收,有利于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机械作业,也有利于油茶林的病虫害防控。
6.选择使用有特殊用途的油茶栽培品种或物种油茶浑身是宝,具有多方面的经济用途,以不同经济用途为目的的油茶林分宜选择使用不同的油茶品种,如用于化妆品制作为主要用途的油茶林,就应该选择高油酸含量的普通油茶栽培品种或红花油茶类品种。
四、我国不同油茶产区栽培品种的准确选择使用根据我国地形地貌、气候生态条件、油茶资源丰度和油茶栽培适宜程度,可将我国油茶栽培分布区域划分为5大油茶产区,各产区应正确选择使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油茶主栽品种。
1.油茶核心产区栽培品种的准确选择使用油茶核心产区是指武陵山以东、武夷山以西、桂林和韶关以北、湖南和江西省北界以南的区域,包括湖南省、江西省的全境、广西的大部分和广东小部分;其中湖南(2128万亩)、江西(1556万亩)和广西壮族自治区(700万亩)3省区的油茶栽培面积达4400万亩,超占全国油茶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二强。
该区域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气候条件优越;而且该区域具有悠久的油茶栽培利用历史,喜欢食用茶油和经营油茶林的传统习惯,是我国油茶产业最适宜的发展地区。
栽培物种绝大部分是普通油茶,有极少量的小果油茶、攸县油茶和多齿红山茶。
以南岭山脉为界,油茶核心产区又可分为湖南江西核心产区与广西粤北核心产区。
湖南、江西产区适宜发展的油茶有‘华’‘湘林’‘赣无’‘长林’和‘赣州油’系列品种;广西和粤北适合于发展‘岑软’‘赣州油’和广东本地优选品种。
核心产区也是国家级审定品种最多的区域,达59个(不含‘长林系列’)。
2017年优化之后核心产区的主推品种还有47个(含‘长林’系列品种5个),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优化。
2.油茶东部产区栽培品种的准确选择使用油茶东部核心产区是指武夷山和黄山山脉以东、南岭山脉以北、长江以南的东部沿海的油茶栽培分布区域,包括浙江、福建、上海、台湾省等4省的全部和江苏、安徽的南部,但此区域的油茶栽培基本上都在浙江(约200万亩)和福建(约300万亩),江苏、上海、台湾没有大面积的油茶栽培,油茶栽培面积约500万亩。
该区域地处东部沿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极大,降雨量大,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区域山区面积大,光照条件比油茶核心产区稍差,是油茶产业较适宜发展地区。
以福建和浙江的省界为界可划分为浙江产区和福建产区,均以栽培普通油茶为主,但福建产区有较大面积的小果油茶栽培,浙江产区有少量的极少量的浙江红花油茶栽培。
浙江产区可选用‘长林’系列品种(多为国家级审定品种)和‘浙林’系列的主栽品种,福建产区可选用‘闵’和‘福林’系列普通油茶的主栽品种,‘龙仙’系列小果油茶物种的主栽品种,但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优化,并继续完善授粉品种配置的试验研究。
3.油茶南部产区油茶栽培品种的准确选择使用油茶南部产区是指云贵高原以东、南岭山脉以南的油茶栽培分布区域,包括广东省大部分(约275万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小部分地区(南部)和海南省的全境(约10万亩),栽培面积近28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