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动画影片分析
沈阳理工大学 动画概论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232004课程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Animation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动画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动画概论是高等学校艺术类动画专业开设的一门增强学生动画基础知识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动画学术系统中的动画理论体系的专业知识,在艺术类动画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全面的讲解国际前沿的动画资讯,着眼于开拓学生视野和培养学生灵活的设计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和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方法;2.了解动画的常用操作软件;3.紧跟世界动画的发展前沿。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动画制作的一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动画教学的基本目标、不同国家设置动画专业课程简介、专业技能课程、设计原理、制作课程、创作方法课程等3.基本技能:掌握动画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欣赏动画的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素描、色彩、动画史等。
本课程将为定格动画、三维角色制作等其它动画专业课、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动漫欣赏论文

《圣诞夜惊魂》动画影片赏析学院/专业:管理学院12营销1班学号:20121506109 姓名:刘齐在为期一学期的动漫鉴赏课上老师让我们欣赏了很多部动画作品,而《圣诞夜惊魂》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诞生于1993年的定格动画经典之作,直到现在也没有一部同类型的影片可以超越他。
哥特派大师Tim Burton成功的诠释了这部怪诞、有趣的动画片。
《圣诞夜惊魂》带有了Tim Burton一贯的哥特式叙事风格:古怪幽默,略带恐怖色彩,百老汇歌剧式的唱腔,配合着阴沉的画面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人物的造型设计是本片一大亮点,Jack的骷髅头形象风靡全球。
夸张、诡异的造型设计奠定了本片的设计风格。
并且《圣诞夜惊魂》里的人物造型很有特点,其代表人物有:Jack,像蜘蛛一样细长的身体,圆圆的骷髅头,穿着条纹燕尾服。
Zero,Jack的宠物,透明状的幽灵,鼻子可以发光。
FinKlestein博士,坐着轮椅,嘴巴像鸭子般张合,头盖可以打开露出里面的大脑。
Sally, FinKlestein博士制造出来的用线缝起来的人偶,穿着破布缝制的衣服,走路的时候身体重心不平衡般向后倾斜,以及其他很多可爱的人物。
本片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也十分值得我们分析与学习,第一幕:在阴暗灰冷的万圣镇里,枯叶飘落,冷风呼啸,那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鬼怪,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为每年一度的万圣节作准备。
主人公杰克,一个被众鬼赋予最高荣誉的桂冠诗人,一个天生的恶魔艺术家,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帝王般的人物,却在生命中感到痛苦不堪,一种莫名的孤独感。
他厌倦了年复一年的尖叫,厌倦了被包裹在掌声与喝彩下。
在他的“骷髅深处”,有着对另一种生活的憧憬,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呼唤。
然而却无人能懂……第二幕:失落忧伤的杰克漫无目的地在树林中走着,在树林的深处发现了一些有着奇怪的门的大树,他被其中一扇刻有圣诞树的门深深吸引了,好奇之下,他打开了这扇神奇的门,结果一下子坠入到了另一个洁白的冰雪世界——圣诞镇,那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快乐的世界,一个令他心驰神往的世界。
沈阳理工大学 动画角色设计

《动画角色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231012课程英文名称:Animation Character Design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动画角色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讲授角色形象的设计和绘制方法,将为后续课程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教学目标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动画角色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并使学生达到独立完成动画角色设计的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动画角色设计包含的设计内容,熟悉或熟练绘画软件以及相关的数码绘画工具;2.具有自我设计动画角色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3.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设计动画角色的风格和最新表现手法;4.配合学生完成一整套动画角色设计作业。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角色设计所包含的设计内容,掌握角色设计的绘制步骤和方法,具备角色设计的设计和绘制能力。
要求绘制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导演的想法可视化,这就是说,要使用简洁明确的表现手法。
(三)实施说明首先是将我们将要涉及的设计手段和设计使用的基本工具介绍给学生,角色设计的制作的方法有很多,基本都是遵循着由浅入深的原则,要求学生理解和牢记绘制角色的方法和所用到的工具。
在上课的过程中将给学生演示这些工具并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使用方法,在这堂课程上可以给学生放一些多媒体的图片和一些演示动画片制作过程的电影,让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整个的制作过程。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对前期的素描色彩基础课程要求基本把握美学的基本构成和布置知识,具备较好的解剖知识能独立的绘制人物形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要求大家通过虚拟环境设计动画角色形象,以人物形象为主,其他形象为辅。
每组形象具有整体性关联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在前面基本明确了原画设计的概念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设计是必要的,这样将对将来完成画面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设计其实不在纸上而是在心中。
动画角色形象塑造分析

作者: 杨雨
作者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版物刊名: 美术大观
页码: 109-10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期
主题词: 动画角色;形象塑造;角色造型;成功运作;角色形象;动画形象;动画文化;动画产业
摘要:动画影片鲜活、生动,充满了无数的“可能”,它是来源于生活并发展起来的。
动画角色形象应该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不局限于现实。
一个动画形象的成功,意味着一部动画片的成功,动画角色造型的广泛传播是动画文化存征和发展的基础,是影响动画产业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
它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艺术趣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等,动画角色的造型形象延续了动画电影的后续发展空间,而由角色造型所衍生出来的动画周边商品,蕴藏着更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从三个维度探寻影视动画作品核心价值观

从三个维度探寻影视动画作品核心价值观影视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探寻:人性与情感、社会与文化、价值观与思考。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几部经典的影视动画作品,来探讨影视动画作品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一、人性与情感1. 爱与友情《大闹天宫》是中国经典的动画作品,通过孙悟空为了保护猪八戒和沙僧的安全,愿意为他们拼尽全力,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无私的爱。
而迪士尼的《狮子王》通过辛巴和纳拉的友情,以及西蒙的父爱,表达了爱与友情的重要性。
这些作品传递了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核心价值观。
2. 勇气与信念《美女与野兽》是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电影,通过贝儿对野兽的勇气和信念,揭示了外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内在价值。
而《蜡笔小新》则展现了小新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表达了勇气与信念的重要性。
这些作品传达了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信念的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与文化1. 平等与多样性《功夫熊猫》通过熊猫阿宝成功成为功夫大师,传达了每个人无论出身和背景,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弘扬了平等的价值观。
而《龙猫》则通过描绘不同年龄和性格的角色之间充满关爱和互助的故事,传递了多样性和包容的价值观。
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一个流落荒岛后,通过勇敢、坚持和智慧克服困难的故事。
这部动画片通过揭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弘扬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三、价值观与思考1. 正义与道德《猫和老鼠》通过描绘猫与老鼠之间的斗争,弘扬了正义与道德的价值观。
猫咪汤姆往往不择手段地追捕老鼠杰瑞,但杰瑞总能通过智慧和勇气保护自己。
这部动画作品教导了观众要追求正义,以及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勇敢和智慧的态度。
2. 爱国与民族精神《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经典动画电影,通过千寻在神奇的世界中经历的冒险和成长,弘扬了爱国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情。
这部作品寓意深刻,通过千寻的成长历程,传递了勇敢面对困难、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核心价值观。
影视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人性与情感、社会与文化以及价值观与思考这三个维度上。
动画概论 结课论文 11507228 王绍帅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动画概论结课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动画与世界动画系别:艺术设计系专业:动画(三维)论文作者:王绍帅摘要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更容易直观表现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不可能看到的转为现实,扩展了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广义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影片的制作与放映,变成会活动的影像,即为动画。
“动画”的中文叫法应该说是源自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称一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为“动画”。
动画的英文有:animation、cartoon、animated cartoon、其中,比较正式的 "Animation" 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
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
早期,中国将动画称为美术片;现在,国际通称为动画片。
关键词:动画中国动画一,动画的起源什么是动画过去常说的“卡通”片,是英语的音泽(catoon),即是“动画影片”,动画影片是用图画表现某些情节和某一形体运动过程的一种影片,把许多张有连贯性动作的图画,衬以所需的背景,连续放映,在银幕上便产生了活动的影像,这就叫动画。
动画的功能及应用动画电影、电视的表现形式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同,动画有它自己的特点,凡电影、电视能拍到的形象、物体,动画都能表现;电影、电视无法表现,无法拍到的,动画也能表现。
①有阔的表现内容它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自然的一切现象及变化,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内容,梦幻的境地,未来的幻想等,只要是我们的要表现的内容,不论它多么复杂,变化有多么奇技,动画都能有层次地,由浅入深地,形象地表现出来。
如一些科教动画,电视片头动画,三维电脑动画、广告片等。
②表现方面的灵活性根据不同主题的内容,在表现风格上有装饰的写意的,写实的或是两者相结合的,在色彩设计方面,也有较大的选择。
浅谈色彩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2)

浅谈色彩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班宁秋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摘要:近几年来,动画片中的色彩的运用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有风格,片中色彩能体现风格,风格能决定色彩,二者缺一不可。
色彩对动画中角色和场景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体现人的内心情感、心理、情绪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显现。
关键词:色彩:风格:角色:场景设定:动画中的色彩运用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色彩的选择不仅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同时也使作品更加饱满,更加富有魅力。
而且色彩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客观的存在还是主观的创造,都能展现出丰富的视觉美。
在动画中的角色、场景和情节气氛的渲染以及作品主题的揭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直接关系到动画作品的观赏性、感染力甚至是内容意义的表达。
一.色彩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1.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在整个影片画面的运动变化中体现和完成的,在动画的某个静止的画面是整个色彩的局部,每个局部的色彩都是整体色彩的基本元素。
当然,色彩对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之所以能影响是在于颜色源于大自然的先天的色彩。
在纯红中看到一种高度的庄严和肃穆。
红色由于其庄严而安全的特征而被当做象征王权的颜色;纯黄是欢乐而柔和可爱的;蓝色是空虚、阴冷的,表达的是一种兴奋和安全的矛盾.......颜色的对比越强烈,给人的心理感受也就越强烈。
色彩艳丽与灰暗对具体场景的刻画也是颇为重要的。
色彩的设定要与镜头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情节的发展。
在解读情感的过程中,画面的情感表达离不开色彩,在色彩中探索不同的情感。
动画的画面就是在利用这一点,用独有的方式去大胆、夸张的表达其中的情感,在动画创作中,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由于色彩的存在而得以实现。
2.色彩在动画中的作用在动画片中,色彩用来表达情绪、心理特征、气氛渲染,确定风格基调等等。
色彩不仅能营造气氛,能增强画面的丰富、真实,同时通过色彩的运用,还可以透射出动画设计师的自然而睿智的独特艺术创造力,和对动画技巧的熟练运用,而作为色彩,它是视觉世界中生命和情感的象征。
《2024年基于解构主义的动画电影创作思维研究——以《雄狮少年》为例》范文

《基于解构主义的动画电影创作思维研究——以《雄狮少年》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
本文以《雄狮少年》为例,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深入探讨动画电影的创作思维。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理论,其核心理念是对结构进行分解与重组,以此来探讨和挑战传统观念与结构。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雄狮少年》的创作过程,揭示解构主义在动画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和影响。
二、解构主义与动画电影创作解构主义强调对现有结构进行拆解、重组和再创造,这种思维方式在动画电影创作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往往涉及到角色设定、情节构建、视觉呈现等多个方面,解构主义为这些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法。
在《雄狮少年》中,解构主义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角色设定:通过对传统角色的解构,创造更加多元、立体的角色形象。
《雄狮少年》中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性格特征和身份设定,而是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塑造,使角色更加鲜活、立体。
2. 情节构建:解构主义对情节的拆解和重组,使得故事更加富有张力和戏剧性。
《雄狮少年》通过对传统情节的颠覆和创新,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引人入胜。
3. 视觉呈现:解构主义在视觉呈现方面的应用,使得动画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和多元。
《雄狮少年》通过独特的视觉风格和画面构图,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三、《雄狮少年》的解构主义创作思维《雄狮少年》作为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其创作思维充分体现了解构主义的特点。
以下是对《雄狮少年》的解构主义创作思维的详细分析:1. 主题解构:电影主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英雄成长或冒险故事,而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反思。
通过解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之与动画形式相结合,使得电影主题更加丰富和多元。
2. 情节拆解与重组:电影通过对传统情节的拆解和重组,打破了线性叙事的结构。
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情节更加错综复杂,富有张力。
同时,通过颠覆传统的情节设置,使观众对故事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影片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242035课程英文名称:Animation TV/Films Review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动画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动画影片分析对于动画创作及动画理论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画影片分析不仅是对创作规律的总结,同时也是动画导演方法细化的学习过程。
通过对成功影片的分析,从中深入剖析剧作结构、视听语言、艺术风格、技术运用等动画创作的各个关键内容。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影片鉴赏能力及认知动画创作规律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主题的分析方法;2.掌握剧作结构的分析方法;3.了解视听语言的规范应用;4.学会赏析角色、场景等视觉艺术设计;5. 了解声音在整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镜头视点、轴线、机位、角度、运动、景别、照明、色彩、构图、台词、音响、音乐、声带、影像等视听结构。
2. 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剧作理论、蒙太奇理论、视觉传达理论。
通过拉片逐一分析视听元素。
3基本技能:能够从影片中分析主题、剧作结构、视听语言以及角色和场景。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重点通过影片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影片的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要求学生使用豪杰播放软件详细分析影片段落的视听元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动画概论、动画构成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角色设计、运动规律等方面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如:影片的主题、结构、造型、场景、镜头、动作、声音、剪辑等方面),以作业的形式逐一进行分析,为动画创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业完成情况占课程成绩的10%。
2.观看经典影片段落,组织课堂讨论。
起到巩固理论知识,掌握视听语言的规范表达等。
课堂讨论情况和出勤情况占课程成绩的10%。
3.完成影片分析作业(要求对影片主题、叙事结构、视听语言、艺术风格、技术运用方面做出具体的分析)。
作业成绩占课程成绩的80%。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影片分析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重点考查影片分析的完成情况。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由二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出勤)占20%,考查成绩占8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考查成绩由任课老师参照相关规定按百分制给出,考查无成绩不及格,取消期末考试资格,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七)参考书目:《影视动画影片分析》,孙立军马华编,海洋出版社,200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杨晓林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幕后手记》,奥利维耶·科特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孟军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2006《影视动画镜头画面设计》,孙立军李卓编,海洋出版社,2008《导演及后期制作》,戴铁郎陆江云项建恒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二、中文摘要动画影片分析对于动画创作及动画理论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成功影片的分析,深入理解影片主题,剧作结构、视听语言、艺术风格、技术运用,角色、场景设计等动画创作的各个关键要素。
本课程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影片鉴赏能力为目标。
使学生认知动画创作规律,学会科学分析动画影片的方法。
能够通过完整的影片,对影片创作的诸要素做出具体的分析.。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章节名称学时讲课实验上机1 动画影片主题分析 51.1 关于亲情的主题分析1.2 关于成长的主题分析1.3 关于人性的主题分析1.4 关于爱情的主题分析1.5 关于对抗的主题分析2 动画影片结构分析 22.1 剧作结构分析2.2 细节段落分析3 动画影片造型分析 53.1 以人物为原型的造型分析3.2 以动物为原型的造型分析3.3 以怪物为原型的造型分析3.4 以物品为原型的造型分析3.5 以机器人为原型的造型分析4 动画影片场景分析 34.1 分析场景构建时空框架的功能4.2 分析场景烘托动画角色的功能4.3 分析场景强化故事情节的功能5 动画影片镜头分析95.1 镜头视点5.2 轴线5.3 机位5.4 角度5.5 运动5.6 景别5.7 照明5.8 色彩5.9 构图6 动画影片动作分析 36.1 分析动画影片动作设计的特点6.2 动画剧本与动作设计的关系6.3 动画造型与动作设计的关系7 动画影片声音分析 37.1 声音的构成7.2 音乐的作用7.3 声画关系8 动画影片剪辑分析 28.1 镜头连接的技巧8.2 镜头段落的转换方法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动画影片主题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5 讲课:5 实验:0 上机:0第1.1部分关于亲情的主题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海底总动员》。
2)分析《安娜与贝拉》。
3)分析《父亲与女儿》。
第1.2部分关于成长的主题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花木兰》。
2)分析《圣诞夜惊魂》。
3)分析《狮子王》。
4)分析《孤星血泪》。
5)分析《伴我同行》。
6)分析《千与千寻》。
第1.3部分关于人性的主题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特别快递》。
2)分析《平衡》。
3)分析《每个孩子》。
第1.4部分关于爱情的主题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美女与野兽》。
2)分析《灰姑娘》。
3)分析《风中奇缘》。
4)分析《僵尸新娘》。
第1.5部分关于对抗的主题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埃及王子》。
2)分析《虫虫总动员》。
3)分析《小鸡快跑》。
重点:掌握主题的类型和分析方法。
难点:主题创新。
习题:任选一部影片分析其主题。
第2部分动画影片结构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第2.1部分剧作结构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埃及王子》。
2)分析《海底总动员》。
3)分析《小鸡快跑》。
第2.2部分细节段落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冰河世纪》。
2)分析《花木兰》。
3) 分析《怪物公司》。
重点:高潮处理。
难点:故事弧线和人物弧线。
习题:用四句话或四个画面概括影片的起承转合。
第3部分动画影片造型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5 讲课:5 实验:0 上机:0 第3.1部分以人物为原型的造型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2)分析《泰山》。
3)分析《埃及王子》。
4)分析《阿拉丁》。
第3.2部分以动物为原型的造型分析(讲课1学时)1)分析《冰河世纪》。
2)分析《狮子王》。
3)分析《海底总动员》。
4)分析《虫虫总动员》。
5)分析《功夫熊猫》。
第3.3部分以怪物为原型的造型分析(讲课1学时)1)分析《怪物史莱克》。
2)分析《怪物公司》。
3)分析《圣诞夜惊魂》。
4)分析《星际宝贝》。
第3.4部分以物品为原型的造型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玩具总动员》。
2)分析《汽车总动员》。
3)分析《美女与野兽》。
第3.5部分以机器人为原型的造型分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机器人总动员》。
2)分析《变形金刚》。
3)分析《铁巨人》。
4)分析《机器人历险记》。
重点:角色的定位与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角色的新颖构思及角色的风格的统一。
习题: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所喜欢的一个物品设计成角色造型。
第4部分动画影片场景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3 讲课:3 实验:0 上机:0第4.1部分分析场景构建时空框架的功能(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埃及王子》。
2)分析《花木兰》。
3)分析《梦幻街美少女》。
第4.2部分分析场景烘托动画角色的功能(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狮子王》。
2)分析《圣诞夜惊魂》。
3)分析《飞屋环游记》。
第4.3部分分析场景强化故事情节的功能(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狮子王》。
2)分析《千与千寻》。
3)分析《美女与野兽》。
重点:场景设计的时空合理性。
难点:场景与角色性格、情感之间的关系。
习题:绘制一个在你记忆中最深刻的场景。
第5部分动画影片镜头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9 讲课:9 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镜头视点(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主观视点。
2)客观视点。
3)镜头视点的特性。
第5.2部分轴线(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轴线原则。
2)跳轴时需要掌握的正确方法。
3)剪辑镜头的类型。
第5.3部分机位(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固定机位。
2)运动机位。
第5.4部分角度(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垂直变化。
2)水平变化。
第5.5部分运动(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被摄对象的运动。
2)摄影机的运动。
第5.6部分景别(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远景。
2)全景。
3)中景。
4)近景。
5) 特写。
第5.7部分照明(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光源的种类。
2)光源的性质与被摄对象的明暗关系。
3)被摄对象的受光角度。
4)光影的功能。
第5.8部分色彩(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视觉心理。
2)色彩的功能。
3)黑白片与色彩片。
第5.9部分构图(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静态构图。
2) 动态构图。
重点:镜头的运用与叙事之间的关系。
难点:镜头的运动、镜头的长度、节奏的把握。
习题:设计一段故事情节,并将其画成分镜头。
第6部分动画影片动作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3 讲课:3 实验:0 上机:0第6.1部分分析动画影片动作设计的特点(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泰山》。
2)分析《功夫熊猫》。
3)分析《冰河世纪》。
第6.2部分动画剧本与动作设计的关系(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飞屋环游记》。
2)分析《功夫熊猫》。
3)分析《怪物公司》。
第6.3部分动画造型与动作设计的关系(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分析《美女与野兽》。
2)分析《虫虫总动员》。
3)分析《狮子王》。
4)分析《变形金刚》。
重点:人物的动作与性格的关系。
难点:动作的弹性、动作的节奏、动作的流畅性。
习题:临摹一场戏的完整动作。
第7部分动画影片声音分析总学时(单位:学时):3 讲课:3 实验:0 上机:0第7.1部分声音的构成(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台词。
2)音响。
3)音乐。
第7.2部分音乐的作用(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抒情。
2)渲染气氛。
3)评论。
4)描绘。
5)剧作功能。
第7.3部分声画关系(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音画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