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现状、结构及前景展望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战略发展分析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战略发展分析一、内容描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将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入手,梳理其发展阶段、特点和趋势。
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回顾,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展脉络,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其次本文将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从产业规模、结构、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全面展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政策和数据的对比分析,揭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然后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探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从政策支持、产业融合、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战略措施和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将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预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知识密集性: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文化、艺术、设计、科技、管理等多方面知识。
这些知识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
创新性: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新,要求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艺术、科技等多种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条。
这种融合性使得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多样性: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众多细分领域,如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等。
这些领域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格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引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发展潜力逐渐被大众所认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旨在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思路。
一、产业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增加。
同时,相关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
二、政策支持与环境优化政府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税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产品的鉴赏力不断提高,这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四、文化传统与各行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例如,传统手工艺与设计、电影与旅游等领域的结合,都展示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无限潜力。
五、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科技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打造更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时,数字化转型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六、品牌建设与品质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建设和品质提升是文化创意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
建立知名品牌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同时,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忠诚客户,并赢得良好的口碑。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驱动,以产业为支撑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范围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创意设计、文化创意制作、文化创意传播等多个领域。
它涵盖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数字文化等多种形式,涉及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
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日益扩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企业不断壮大,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文化市场不断扩大。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够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价值。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青睐。
再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出新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挑战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亟待加强,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再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监管问题亟待加强,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秩序。
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尽管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新的支撑。
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外交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艺术、设计、媒体传媒、数字内容、旅游等领域,其以文化和艺术为核心,引领市场需求,提供具有艺术、文化、创新、设计、科技等多种元素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和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但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文化资源的匮乏、文化产品的单一、创新能力的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等。
面对这些问题,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走出自己的一条适应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发展道路。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一)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作为一个融合了多种学科和领域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既具有文化的特性,又具有创新的特性,是一个功能多元、形态多样的复合产业。
这种产业呈现出的特征是:市场前景广泛,市场潜力巨大,且具有着较高的创新驱动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正在逐步成为主流产业和投资热点。
(二)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结构逐渐完善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达到了5.35万亿元,增速超过8%,并且从结构上看,这个产业内部的层次结构和领域分类也在逐渐完善。
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也在表明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趋势。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有望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
(三)高端创意人才缺口较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创意人才的支持。
但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缺乏大批高水平、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意人才,这也成为了制约这个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继续投入足够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高端创意人才。
(四)政府政策对发展的支持显著政府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性措施,如出台了《文化产业促进法》、《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规范发展。
中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前景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并跻身全球文化创意产业领先国家之列。
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这得益于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以及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大力推动。
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政策导向、财政支持、项目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多项政策出台,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化整为零。
同时,在财政支持上,政府鼓励各类文化创意企业申请创新基金、创业补贴等奖励政策。
此外,政府还通过搭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各方面的协同发展。
而民间力量的推动,则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之下。
科技创新、人才积累、市场需求等因素不断融合,催生了新型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产品和新型文化经济模式。
这种市场驱动加政策支持的模式,成为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有望在更广阔的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
根据报告显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点:(一)服务范围逐渐扩大。
这一领域中的文化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交流、文化教育等都有望由单一的传统领域扩展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如绿色环保、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更具有前瞻性的领域。
(二)创新技能不断发展。
当前市场上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由此也带来更高的创新技能要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创意技能的培养、扶持以及文化创新与实践之中。
(三)文创产品越来越注重跨界合作。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这就意味着文创产品需要更多地涉及跨界合作。
文创产品领域的跨界融合将会越来越普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
中国出口文创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出口文创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出口文创产品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中国出口文创产品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出口文创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中国的文创产品在出口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与国际市场上的优质文创产品相比,中国的文创产品还存在一些差距。
有些产品在创意上缺乏独特性,过于依赖传统的古装和武侠元素,缺乏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设计和创新。
这使得中国的文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脱颖而出。
其次,品牌建设不足也是中国出口文创产品的一个问题。
国外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注重品牌的价值和信誉度。
然而,许多中国文创产品仍然缺乏知名品牌的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中国的文创企业需要着重加强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此外,质量管理也是制约中国出口文创产品的一个问题。
一些中国文创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有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这给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创产品的信任度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的文创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面临这些问题的同时,中国的出口文创产品也有一些对策和建议可以借鉴。
首先,加强创新能力是关键。
中国的文创企业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推出与国际市场需求契合的文创产品。
同时,通过与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合作,引入更多创新的设计元素和概念,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
其次,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和推广也是必要的。
文创企业应该主动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进行产品设计和推广。
此外,积极参加国际展览和展销活动,开展多元化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创企业应该重视品牌的塑造和宣传,通过打造核心价值观、提升形象和品牌信誉度来吸引国外消费者的关注。
可以采取与知名品牌合作、品牌授权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式,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行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来探讨这个行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1.行业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文化创意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无论是大型的文博会展,还是各类文化节庆,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参与者。
各国纷纷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市场化运作,推动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
2.创意产品的多样化文化创意行业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创意为核心,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独特性。
在当前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文化创意行业,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艺术品、手工艺品、设计品等等。
这些创意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3.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创意行业也开始引入新的技术来提升产品的体验。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艺术品展览和文化展示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让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二、趋势展望1.文化旅游的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
未来,文化创意行业将与旅游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
2.数字化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文化创意行业也将逐渐与互联网融合。
未来,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和传播文化创意产品。
同时,数字化也将带来更多的商机,例如在线创意市场、虚拟艺术展览等等。
3.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文化创意行业将进一步与科技创新结合。
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定制,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4.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文化创意行业往往具有地域性和文化特色,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挑战。
2024年文化创意市场分析现状

文化创意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
本文将对文化创意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文化创意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国内外投资热点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文化创意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XX%。
与此同时,文化创意市场也成为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投资者的行业,文化创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网络。
发展趋势文化创意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趋势:1.创新引领:文化创意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消费者对新颖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感兴趣。
创意型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内容创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文化融合:文化创意市场不仅受到本土文化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文化的影响。
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成为市场发展的动力。
创意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灵感来自不同文化的碰撞,深受消费者欢迎。
3.互联网驱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文化创意市场日益与互联网相结合。
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创意产品和服务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主要产品文化创意市场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艺术品、手工艺品、文化创作、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其中,艺术品一直是文化创意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书画、雕塑、陶瓷等。
手工艺品则体现了传统工艺和文化特色,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文化创意市场还涌现出大量的文化创作,如电影、音乐、舞蹈等,满足了人们对艺术和娱乐的需求。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创意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功能和实用性,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他们期望通过购买文化创意产品和参与文化创意活动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现状、结构及前景展望[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国和输出国。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本文在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现状及出口结构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国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就更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出口层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出口前景展望Export Status, Structural and Prospects of China's Cultural andCreative Industrie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witnessed rapid growth. By now,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top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roducer as well as the largest exporter. In response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xport status and export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presents the forecast for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se industries in future. It also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export structure of Chin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Key Words: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Export;Forecast引言文化创意产业指生产或开发与知识、信息相关的经济行为。
对于其内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Hesmondhalf (2002)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即等同于文化产业。
而Howkins (2001)则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即指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设计、时尚、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研发、软件、玩具和游戏、电视和广播、电脑游戏等。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f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视听、设计、新媒体、表演艺术、出版、视觉艺术6大类。
具体又细分为电影、时尚、计算机、书籍等14个领域。
本文将采用UNCTAD的界定进行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因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点,现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各国在国际贸易出口中主要争夺的高地。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出口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增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第一大生产国和输出国。
但若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结构便可发现,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建筑设计等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珠宝设计、庆典等文化和技术密集型领域出口很少。
因此,在中国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结构升级,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现状从出口总量来看,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总额增长较快。
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总额达2659.94亿美元,较2002年的358.23亿美元增长7.43倍。
总体来看,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额有所下降外,2002—2011年十年间,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从增速上来看,2002年以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增速迅猛。
2002—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出口增速达到21.50%,远超过世界及发达国家7.35%和1.60%的增速。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电影和内部设计产业,增速分别达到43.90%和43.03%;建筑设计和书籍也发展很快,增速分别达到37.32%和36.80%。
从占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比重来看,中国出口的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1.58%,较2001年的9.53%提升22个百分点。
与发达国家比较,2001年发达国家出口占世界比重达到63.81%,是中国的7倍,占据出口垄断地位;2011年发达国家总体出口占比为39.03%,仅比中国高出7.45个百分点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来看,2011年中国新媒体行业的计算机设备出口份额超过该行业世界出口总额的一半,达到50.94%,较2002年的13.87%增长近4倍;同时,中国在广播电子元件、声音制品、建筑、时尚、内部装潢以及绘画产业的出口份额均超过30%;在乐器、书籍产业方面也都占世界同类出口产品的20%以上。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出口已占世界总出口的14.56%,较2001年的0.85%增长17倍,与世界第一大电影出口国美国16.95%的占比已相差无几。
此外,中国的书籍出口占世界比重也由2002年的3.94%增长到2011年的25.59%,增长近7倍,体现出中国文化产业正快速走向世界。
但同时,中国在珠宝设计、庆典、其他印刷制品、摄影行业的发展较慢,虽近年有小幅上涨,但比重仍在10%以下(见表1)。
表1:2002—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出口占世界比重(单位:%)数据来源:UNCTAD数据库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结构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构成主要分为绝对构成、一般构成、其他构成三个层次。
绝对构成方面,2011年新媒体领域的计算机设备以及视听产品领域的电子广播元件占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的绝大部分,占比分别达56.35%和32.20%,该两项占比已接近中国整体出口的九成;一般构成方面,视听领域的声音制品、设计领域的建筑设计及珠宝设计占比分别为4.08%、3.40%以及1.48%,占比较低;除上述两方面外,剩余产业归为其他构成,这些产业在中国出口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均低于1%。
表2: 2002—201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结构(单位:%)数据来源:UNCTAD数据库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构成主要集中在新媒体以及视听产品领域,2002年以来占比一直保持在55%和35%左右;设计领域也相对较为稳定,出口占比维持在3%—5%之间。
其中建筑设计产业有一定增长,占比由2002年的1.67%提升到2011年的3.60%;表演艺术领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中的乐器产业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1倍;视觉艺术领域,绘画和摄影的出口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摄影由2002年的1.11%下降到0.55%,摄影由2.64%下降到0.65%。
为更好了解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结构异同,找出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本文同时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结构。
从发达国家来看,其出口结构中的绝对构成包括电子广播元件、珠宝设计、计算机设计三个产业,2011年该三项产业占出口比重达81.55%;一般构成包括声音制品、建筑设计、乐器、其他印刷制品、摄影产业,共占出口份额的17.09%;剩余产业为其它构成,仅占1.36%。
从发达国家的出口构成不难看出,发达国家虽出口结构也相对集中,但在绝对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设计行业。
其中,建筑设计行业的占比较为稳定,一直保持在4%左右;珠宝设计行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占比由2002年的18.36%提升到2011年的31.46%,提升近1倍。
同时,绝对构成中的其他两个行业占比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其中,电子广播元件由2002年的30.70%下降到2011年的24.57%;计算机设备由29.80%下降到25.52%。
体现出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有向设计领域转化的趋势。
一般构成方面,各产业构成的变化不大,变动幅度均在2%以内。
其它构成方面,除时尚设计、庆典、乐器三个产业占比有所提升之外,其他产业均无较大变化。
表3 :2002—2011年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结构(单位:%)数据来源:UNCTAD数据库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构成可以发现,第一,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构成仍然集中在计算机设备、电子元件方面,属于相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发达国家在设计领域的出口正在加强,占比在2007年便超过电子元件和计算机设备,成为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大出口产业。
同时发达国家的计算机设备和电子元件产业的出口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三,设计产业的技术、艺术含量更高,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发达国家的出口结构变化表明,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正在变化,产业结构已开始转型升级。
三、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议首先,从出口份额及增速来看,中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其中,计算机设备及电子广播元件产业的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一方面,连年的高速增长导致中国在这两个产业的出口基数已经很大,增长率必然有所回落。
另一方面,中国这两个行业在世界所占的份额很大,特别是计算机设备产业已经占据世界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价值来自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未来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电影、时尚、建筑设计、内部装潢、书籍等产业将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青睐,中国的建筑、电影、书籍将在未来进一步走出国门占领海外市场;珠宝设计、绘画、摄影、庆典、乐器等行业将保持现有份额,增长力度有限。
其次,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结构未来变化不大。
因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广播元件在中国出口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将近九成,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口结构很难出现结构性调整,这两个领域仍将成为中国出口的绝对构成。
但从发展潜力来看,中国的电影产业以及设计领域的相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出口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逐年增加。
再次,从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设计领域将成为各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争夺的高地。
较之计算机设备、电子广播元件等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来说,设计领域的相关产业具有技术含量更高、品牌效应更强、出口附加值更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