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肥大的临床分类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下颌角肥大的原因以及整形要点

下颌角肥大的原因以及整形要点

下颌角肥大的原因以及整形要点一、下颌角肥大的原因下颌角肥大一般以双侧为多,单侧的也不少见。

往往与青少年身体发育期过多吃零食、嚼口香糖(或槟榔)有关,也可以由于夜间磨牙引起。

这些都使提上颌肌群(咬肌、翼内肌等)过度锻炼,刺激下颌角区的肌肉和骨骼发育,最终外观呈现“方脸畸形”。

所以可以认为下颌角肥大的成因有两部分:一是下颌骨角部的骨性肥大;二是咬肌的过度发育凸出于两侧腮部。

具体到每个病人,两部分病因所起的影响可能不一样,骨性为主或肌性为主都有可能。

下颌角整形适应人群下颌角整形通过切除下颌角过于突出的部分,恢复正常的下颌角形态,使脸形变为美丽的椭圆形或瓜子脸。

1. 下颌角明显肥大、外翻,为明显的“方形脸”或“梯形脸”。

2. 单侧或双侧下颌角突出,两侧不对称。

3. 面部上下宽度比例不协调,两下颌角间距接近或大于两颧突间宽度。

二、许强徒手整形介绍下颌角整形手术方法1、口外切口:是在下颌角处做一个3-5厘米的切口切除下颌角。

优点:手术是在直视下进行,比较安全;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器械,可以同时将咀嚼肌部分切去。

2、耳后切口:是在耳后做一个3-4厘米切口切除下颌角。

优点:切口相对隐蔽,操作相对简单。

3、口内外联合切口:应用口腔内3厘米~4厘米切口和下颌下两个0.5厘米~0.8厘米大小切口,非常方便地去除肥大的下颌角,同时可以切除或磨削下颌骨外板和下颌缘,切除部分咬肌。

优点:手术非常方便,许多初学者均采用该方法。

下颌下的微切口经过一段时间恢复,痕迹将不明显。

4、下颌下微切口:就是应用口内外联合切口插入电锯的0.5厘米~0.8厘米微小切口完成所有的手术过程,切口在下颌的下面,3~6个月后该切口将不明显。

优点:该方法口内没有切口,因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口内入路两种方法下颌角修整术矫正脸型的临床应用

口内入路两种方法下颌角修整术矫正脸型的临床应用

口内入路两种方法下颌角修整术矫正脸型的临床应用黄大勇;谭包生;李建兵;王勋;周松【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0(19)12【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不同术式矫正下颌宽大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85例下颌宽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内入路.A组43例,全部采用摆动锯进行下颌角截骨术.B组42例,全部采用磨骨法磨除下颌角.结果:磨骨组患者较截骨组肿胀轻,恢复快.磨骨组术中出血少于截骨组.随访6个月~1年,下颌骨正位片测量显示两组患者的下颌角间距和面下三分之一宽度均变小,两组满意率均较高.结论:截骨法和磨骨法均能达到矫正面型的满意效果,但2型(外翻型下颌角)采用磨骨法较好,1型(后下突出型下颌角)和3型(复合型)截骨法效果更好.【总页数】3页(P1745-1747)【作者】黄大勇;谭包生;李建兵;王勋;周松【作者单位】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北京基础美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相关文献】1.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角及下颌支骨折与传统手术入路的疗效对比[J], 林旭征;魏福海;罗衍靖;潘庆;潘慧琦2.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矫正重度下颌角肥大 [J], 田勇;穆雄铮;柴岗;曹德君3.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畸形矫正术55例护理体会 [J], 彭爱玲;杨英;徐威强;谢振华;李赢4.口内入路的联合手术矫正下颌角嚼肌肥大畸形 [J], 何全平;王隆洁;郑莹5.口内入路双侧颧骨和下颌角截骨矫正方形脸畸形疗效分析 [J], 周昌龙;金丽华;李忠良;王永盛;张建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局麻下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矫治术

局麻下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矫治术

局麻下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矫治术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矫治术。

方法:根据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的情况,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由口内入路,应用颌面骨电动手术器械行下颌角、颧骨磨削术。

结果:2004~2008年,我们共实施35例该手术,所有病例治疗过程顺利,未出现骨折、大出血等并发症,经过1~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

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合理的术式,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学标准及美容手术原则。

Abstract:ObjectiveTo search a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and malar under localanesthesia.Methods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s condition with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and malar, abrasive osteoplasty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pecial designed grinding burs with protecting sheath through intraoral incisions under local anaesthsia.ResultsFrom 2004 to 2008, we have performed 35 patients with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and malar using this method. Postoperative follow up for 1~36 months show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all cases.ConclusionThe abrasive osteoplasty is a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and malar, which accords with rules of aesthetic surgery.Key words: local anesthesia;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malar;abrasion方脸畸形的特点为面中部两侧向前突出,面下1/3较宽,面中部向下没有逐渐缩窄的一种弧度,下颌角及颧骨明显突出,鼻背突度不足,面颊部凹陷,在东方民族中比较常见。

下颌角咬肌肥大整形方法.docx

下颌角咬肌肥大整形方法.docx

下颌角肥大整形下颌角肥大对面部形态的影响下颌角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对面部容貌的影响极为重要。

下颌角肥大或下颌角发育过度以及在此基础上伴发的不同程度的嚼肌肥大可表现为特征性的“方脸型”或“梯脸型”。

由于东方人崇尚“瓜子脸”,并以此为美,所以肥大粗壮下颌角所致的特征脸型与传统的审美观几乎格格不入。

下颌角肥大对人体功能的危害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在面部形象的影响以及患者心理方面的损伤。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手术矫治下颌角肥大、塑造“瓜子脸”或“椭圆脸”的患者日趋增多。

对下颌角肥大的手术矫正已成为面部美容整形外科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颌角肥大的病因引起下颌角肥大的主要有“工作性肥大”理论和遗传因素两种。

1.工作性肥大下颌角肥大至今仍被西方学者诊断为“良性咬肌肥大”。

对于良性咬肌肥大病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咬肌本身的病理学改变。

1947年,Gurney提出了良性咬肌肥大的“工作性”病因,即“工作性肥大”的理论,认为咬牙习惯,夜磨牙和嚼肌的过分工作,造成了咬肌良性渐进性的肥大增生。

有些学者补充提出牙齿脱落、牙疼、单侧咀嚼,多种咬合关系紊乱和颞下颌关节疾病,以及情绪不稳定使得习惯性咬牙等均可能促成良性咬肌肥大。

2.遗传因素1986年,南斯拉夫学者Roncevic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遗传因素造成下颌角肥大或良性咬肌肥大理论。

他不同意“工作性肥大”的理论。

认为在下颌角肥大或良性咬肌肥大患者中确有咬合关系紊乱者,但不能认为咬合关系紊乱就是下颌角肥大或良性咬肌肥大的诱因。

紊乱可能是原发性的,也可能是继发性的,因为有众多的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并没有发生下颌角肥大或良性咬肌肥大。

另外,对下颌角肥大或良性咬肌肥大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都是正常横纹肌,并没有发现肌纤维肥大。

基于上述原因,Roncevic认为,良性咬肌肥大可能是一种先天性、有遗传因素决定的由于下颌角肥大而引起的肌肉“畸形”,而对大部分“方形脸”或下颌角区域的增大变厚诊断为下颌角肥大更为合理。

颌下腺肿大诊断详述

颌下腺肿大诊断详述

颌下腺肿大诊断详述*导读:颌下腺肿大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碱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碱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颌下腺疼痛、压痛:是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

颌下腺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是急性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

临床表现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诊断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口底咬合片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淋巴结肿大是指淋巴结直径超过1.5厘米以上,外形改变,质地异常的状况。

其病症可能是急性淋巴结炎,较轻的只是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并有轻压痛.多发生在颌下,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一般不用治疗,可自愈.较重的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伴有红,肿,热,痛,也可有发热.如治疗不及时,可由急性淋巴结炎发展成脓肿。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

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颌下腺肿大的诊断,颌下腺肿大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颌下腺肿大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口内入路矫治下颌角肥大34例护理体会

口内入路矫治下颌角肥大34例护理体会

果 :4f患者无 1 34 ] ' 例发 生 血肿 、 窒息 、 染、 肌痉 挛 等不 良后 果 , 感 咬 术后7 天拆 线 , 面部 水 肿基 本 消 失 , 人 正 面和侧 面均 可 获得 自然 颜 病 秀美的线 条 。随访3 月, 个 患者 对矫 治后 的脸 型 均表 示 满意, 生活 态度及 信 心 有 了不 同程度 的改善 。
关键 词 : 下颌 角肥 大 ; 形 ; 整 口内入路 法 中 图分类号 : 2 82 R4.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0 7 (0 0 2 — 12 0 10— 992 1 )105 —2
下颌 角肥 大是 由于 双侧 下 颌角 过于 后 突或 外 翻而 导致 下 面 不切 除咬肌 。术毕 充 分给 予 止血 , 面加 压 包扎 , 后 7 拆 线 。 创 术 d
护士 还必 须具 备好 的沟 通 能力 , 过 语 言 手势 等 交 流技 巧 的护 士形 象 , 通 优化 良好 的心理 护 理氛 围。 恰 当地 进行 宣 教, 患儿 及 其 家 长心 理 上 有一 种 安 全感 , 使 加强 护 参考 文献 患 之间 的感情 , 同时分 散 患 儿 的注 意力 , 少 患 儿恐 惧 心理 , 到 【] 减 达 1严谨 . 院 学龄 期 儿 童 的 医疗 恐惧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 住 J 中华 护理 ] 减轻 疼痛 的 目的。 练就 过 硬技 能 , 成 技能 和心 态 的 良性循 环 : 形 据 志, 0 , (0: 4 2 03 1 ) 8 . 0 5 5 调查 结果显 示 , 患者在 治 疗过 程 中有 一种 择 优 心理 认 为 护理 服 【] , 2胡佩诚 . 医护 心理 学【 . M】 北京 大 学 医学 出版社 ,026 2 0 ,. 务 中技术水 平更 为重 要 。 因为高 超 的技 术水 平 是患 者 安全 需 求 [ 潘 惠云. 理工作 与 心理调 查f . 士进修 杂 志, 9 , () 3 3 ] 护 J护 1 1 51 8 1 . 9 0 : 的重 要保 证之 一 ; 次 良好 的服 务态 度 , 者对 疼 痛 的恐 惧 心 理 【 陈晓 燕, 修 霞. 其 患 4 】 郑 门诊 注射 室病人 需 求调 查 分析 【 _ 理 学杂 志, J护 】 来 自保 护 自身 安全 的需 求 1 因此 , 过 丰 富 的科学 知识 了解 儿 2 o ,72:2 . 4 ] 。 通 o 21 () 6 1

下颌角肥大缩小术若干问题探讨

下颌角肥大缩小术若干问题探讨

32 . 截骨线的设计: 早期 C n e s 提出“ o vr e 下颌角一次性直线
截骨 术 ”其 缺 点 为容 易 出现 第 二 下颌 角和 下颌 曲 线 不流 畅 ; ,
后来,a k Y n 又改进为多段弧形截骨术 。19 B e 和 a g。 r E 9 7年 归 来 首次报道 了“ j 一次性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 ”有 但也有遗 留面部瘢 痕的遗憾 , 目前
较少采用。
我科从 19 9 9年 开始做下颌角截骨缩小术 ,初 期技术 不
成 熟 时 6例 采 用 口外 入 路 , 外 8例 口 内外 联 合 切 口也是 在 另 早 期 手 术 技 巧 不 足 , 术 野 暴 露 不 充 分 而 采 取 口外 辅 助 切 口 。 在 手 术 器 械 改 进 和 操 作 技 术 熟 练 后 , 口 内入 路 难 度 显 著 降 低 , 纯 口 内入 路方 式成 为首 选 。回 顾 近 年 文 一 , 单 口内入 路 成 为整 形 医 师 所 推 崇 的 经 典入 路 方 式 。
的颌 面整形外科切 口入路是 : ①距离术区近 , 方便手术操作 ;
② 最大 限度 地 显 露 术 野 ; 切 口隐 蔽 , 后 瘢 痕不 明显 ; 保 ③ 术 ④ 证 面 神经 和 其 他重 要 结 构不 受 损伤 , 免 面 部继 发 畸 形 。 避
行颏截骨前移术者采用假体隆颏 。自体骨隆颏是比较理想 的
二 下 颌 角 现 象 , 骨 曲线 更 符 合 东 方 人 的 审 美 观 点 , 己成 截 现 为主 流 术 式 。本 组 口 内入 路 病 例 均 采 用 一 次弧 形截 骨 , 期 早 病 例 采 用 经 典 弧 形 截 骨 术 , 来 的 临床 工 作 中 因 越 来 越 多 的 后 求 美 者 要 求 拥 有 略 尖 翘 的颏 部 , 颌 角肥 大 者 多 数 伴 有 颏 部 下 宽大 , 使 下 颌 骨 截 骨 术 后 轮 廓 更 自然 , 为 获得 更 好 的术 后 效

颌下腺肿大的治疗方法

颌下腺肿大的治疗方法

颌下腺肿大的治疗方法颌下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颌下腺区域肿胀、疼痛、咀嚼困难等症状。

对于颌下腺肿大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颌下腺肿大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轻度的颌下腺肿大,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来缓解颌下腺区域的肿胀和疼痛,同时避免食用过硬、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颌下腺,加重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多喝水,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缓解颌下腺肿大的症状。

对于中度和重度的颌下腺肿大,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口服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来缓解颌下腺的肿胀和疼痛。

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病情给予患者一些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慢性颌下腺肿大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部分颌下腺组织来缓解症状,但需要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康复。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颌下腺肿大合并有肿块、囊肿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更为复杂的手术治疗。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来治疗颌下腺肿大。

总的来说,对于颌下腺肿大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的颌下腺肿大,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如局部热敷、饮食调理等。

对于中度和重度的颌下腺肿大,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法。

希望患有颌下腺肿大的患者能够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快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角肥大的临床分类及解决方法【文章价值】无我享受【文章附属】医学美容教育网【文章属性】方法型理论研究【责任编辑】number one
【文章语种】汉语【起稿日期】2015-07-13
下颌角位于面部下外侧,由于下颌骨升之与下颌骨体部的连接部组成。

其外侧为嚼肌粗隆,有嚼肌附着。

其内侧为翼肌粗隆,有翼肌附着。

左右两侧的下颌角与颏骨及两侧的颧部构成面部的基本轮廓,并与面中份鼻唇等组织器官构成面部形态的基本特点,是面部容貌特征的重要解剖标志之一。

1、临床分类
根据下颌角的形态,可将下颌角肥大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下颌角后突型;②下颌角外翻型;③下颌角突外翻型。

对东方人而言,下颌角骨质的肥大突出是主要原因,包括下颌角过于后突、外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治疗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下颌角的截骨整形上,手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下颌骨肥大者首选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2、治疗手术
长曲线下颌角截骨术是将以前常用的两种下颌角整形手术方法即切骨术与磨骨术完美结合,此方法一方面能切除肥大的下颌骨,另外同时通过磨骨法修平截骨后的棱角,让脸部线条更柔和、更流畅。

这种新瘦脸方法既照顾了追求正面曲线的人,也照顾了侧面的弧度效果。

此方法是根据下颌角弧度美学进行,拉大切割线与下颌槽神经的距离,风险较小,符合下颌角的受力原理。

但是这种瘦脸方法较前两种略显复杂,但瘦脸效果也是最完美,最适合各种要求改变脸型的求美者。

长曲线下颌角截骨术已是十分成熟的整形项目,手术安全无后遗症,对生理功能没有任何影响,而且手术过程是在全麻醉情况下进行,丝毫感觉不到疼痛感;一般在7天左右就可以基本消肿。

由于切口在口腔内,十分的隐蔽,因此脸上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不会影响美观。

长曲线下颌角截骨术采用的是口腔内入路,针对不同脸型和下颌角类型采取不同的截骨手术方法,截骨准确,可进行下颌角、下颌缘联合截骨,对由于下颌骨过大造成的大脸型,长脸型,大四方脸等有特殊改善效果,使脸型变小,变得更秀气,手术中配合冷光源和特殊器械,手术时间短,术后不留任何体表瘢痕;口腔内截骨还可同时去除咬肌肥大、颊脂肪垫,使缩小脸型效果更明显。

3、解决办法
a、下颌角截骨术
是把颜面最宽的部位的骨骼--下颌角骨骼部分切除,从正面看面部宽度缩窄了,使面部变成纤细的“鹅蛋脸”或“瓜子脸”而开发的方法。

b、嚼肌肥大注射瘦脸技术
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夜磨牙,偏侧咀嚼等习惯导致嚼肌肥大,脸呈方形。

治疗方法很简单,主要注射一针,大约两周脸就自动瘦下来。

c、颊脂肪过多的抽吸术
一种是特定部位的脂肪团(医学上称为颊脂垫);另一种是和肚皮一样的皮下脂肪堆积。

经过有经验的医生一检查马上便知原因。

通过特制的抽吸针,把脂肪吸出或拨出,达到瘦脸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