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导盲器
CTFM超声波导盲系统的探测性能研究

【 关键词 】超声 ; 导盲; 连续发射频率调 制; 探测性能
【 中图分类号 】 46 0 2
【 文献标识码 】 A
W ANG Ya g 。XU Yo g na n 。YANG J n , u b
Re e r h o h t c i g P r o ma c f CTF t a o i i a c y t m o h i d s a c n t e Dee t e f r n e o n M Ulr s n c Gu d n e S se f rt e Bl n
测 , 一种 实用且十分有效的导盲手段 。根据 C F 是 T M原理 研制 了一种超声波 导盲 系统 , 目标 距离、 寸等 空间信 将 尺 息 与输 出声的音调 、 音量等声频特征相对应 , 结合 系统指 向, 使用者 可 以通过 听觉实现对周 围空 间环境 的感知。 结 合 系统工作原理及 系统器件特点对超声波导盲系统 的探测性能 , 包括指 向性 、 测距 离、 探 角度 分辨率等 , 进行 了深入 研 究和分析。研究表明, 系统各项 性能满足导盲功能要求 , 究结果为 下一步 系统 改进 、 数优化 以及全 面开展 盲 研 参
电 声 基 础
0 响 圃0 匡0 ◎囿 ⑥凹 瑚@ @嘶 @ , @@ @ 岛 s
啊膏 技■
Ⅱ以 o ngi n_‘ n ri g
文章 编 号 :0 2 8 8 (0 2 0 — 0 6 0 10 — 64 2 1 )5 06 - 3
C F 超声波导盲 系统 的探测性能研 究 水 ・文 TM 论・
用 了静 电换 能器 作 为 发射 单 元 。这 种 换 能 器 可 以 在5 O一10k z 带 范 围 内使 用 , 了充 分利 用 换 0 H 频 为
导盲杖的设计与制作论文

摘要世界上视觉障碍者数量众多,他们只能用60%的感觉来获取信息。
盲人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给工作、生活、社交活动带来了莫大的困难。
如何安全行走,是盲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模仿蝙蝠的超声应用能力和原理,在研究现有的电子式超声波导盲系统的基础上,应用回声定位原理,通过发送超声波,然后获得并分析障碍物的回波信息,研制了一套超声波导盲系统(导盲杖)。
超声波导盲杖是为视觉障碍者提供环境导引的辅助工具。
它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将探测的信息反馈给视觉障碍者,帮助他们视觉信息的缺失。
因而设计一款实用的导盲杖来帮助视觉障碍者是十分重要的。
本设计在分析了导盲辅助工具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超声波导盲杖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系统采用AT89S51作为主控制器,利用超声测距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超声波导盲装置,可以对盲人前面道路上的障碍物进行距离探测并把障碍物距离信息转换成声音提示, 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声音,以达到辅助盲人安全行走的目的。
关键词:导盲系统,A T89S51,超声波目录摘要 (I)1 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导盲杖的整体设计思想 (2)2 导盲杖的整体设计及原理 (4)2.1超声波的概述 (4)2.1.1超声波简介 (4)2.1.2超声波的传播 (5)2.2超声波传感器 (7)2.2.1超声波传感器简介 (7)2.2.2超声波测距的应用 (8)2.3超声波测距原理及实现 (10)2.4测量精度的影响 (11)2.4.1声时的影响 (11)2.4.2超声波频率影响 (12)2.5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13)3 导盲杖的硬件设计 (14)3.1单片机系统 (14)3.2超声波发射电路 (15)3.3超声波接收电路 (17)3.4语音模块电路 (18)4 导盲杖的软件设计 (20)4.1系统软件设计原理 (20)4.2单片机C语言 (20)4.3系统软件设计框图 (22)5 系统调试与优化 (23)6 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8)1 绪论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转移到为人类的生活上来。
超声波导盲杖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导盲杖的工作原理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个超酷的发明——超声波导盲杖。
你可能会想,这导盲杖到底有啥神奇的地方呢?嘿,这其中的门道可多着呢!咱先得知道盲人朋友们的世界。
我有个盲人朋友叫阿强,他出门那可真是小心翼翼。
没有辅助工具的时候,就只能用脚去探路,用耳朵去听周围的动静,那得多不容易啊。
我就问他:“阿强啊,你出门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害怕撞到东西呀?”阿强苦笑着说:“那可不,每次出门就像在黑暗里摸索,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
”这时候,超声波导盲杖就像一个贴心的小卫士登场了。
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这导盲杖里面有个很厉害的超声波发射器呢。
你可以把这个发射器想象成一个小小的灯塔,不过这个灯塔发出的不是光,而是超声波。
就像蝙蝠在黑暗里飞行一样,蝙蝠能发出超声波,然后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判断周围的环境。
这导盲杖的超声波发射器也是这么个道理。
它不断地向周围发射超声波信号,这些信号就像一群看不见的小信使,“嗖”地一下就向四面八方跑出去了。
然后呢,周围要是有障碍物,比如说前面有个电线杆或者停着一辆自行车,这些小信使就会撞到障碍物上,然后被弹回来。
这时候导盲杖里的超声波接收器就开始发挥作用啦。
接收器就像是一个很敏锐的小耳朵,专门等着这些被弹回来的小信使呢。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工程师在展示超声波导盲杖的原理,我就好奇地问他:“这导盲杖怎么就能知道障碍物离得多远呢?”工程师笑着跟我说:“这就和我们计算回声的时间差不多。
你想啊,小信使跑出去再跑回来,这中间是有时间差的。
导盲杖里的小芯片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小脑袋,它能根据这个时间差算出障碍物离导盲杖有多远呢。
如果时间差很短,那就说明障碍物离得很近;如果时间差比较长,那障碍物就离得远一些。
”这导盲杖可不仅仅能判断前面有没有东西,它还能知道周围的大概环境呢。
我和阿强有一次参加一个科技展,那里有超声波导盲杖的演示。
阿强拿着导盲杖在模拟的街道场景里走。
导盲杖突然震动了一下,还发出了一个轻轻的提示音。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超声波测距盲杖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超声波测距盲杖的设计摘要:超声波测距盲杖是一种盲人助行工具,可以提供距离信息,帮助盲人行走。
本文介绍了超声波测距盲杖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设计了测距模块、语音提示模块、蓝牙连接模块。
其中超声波测距模块和语音提示模块是本设计的重点。
本系统采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和语音提示功能,实现了盲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实时距离监测、障碍物检测、安全警报等功能,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
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性高、可重复性强,能够满足盲人使用需求。
关键词:超声波测距单片机语音提示1.引言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全球盲人智能助视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中,中国是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在2020年盲人数量约为830万人,占全球失明人口的21%左右。
而短短两年——2022年4月23日,中国盲人协会转载的人民日报发布的《喜马拉雅助力中国盲人协会,共同孵化盲人音频主播》中显示,中国约有1731万盲人,每年因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障碍而导致的事故达10万起,由于没有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这些盲人无法正常的出行。
因此,研究一种能够辅助盲人安全出行的工具非常有必要。
目前市面上已有很多种类的助行工具,如手杖、盲杖、导盲犬等。
但这些助行工具均存在一些不足,如价格昂贵、携带不便、使用时间短等。
基于以上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单片机开发的超声波测距盲杖。
超声波测距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可以实现对障碍物距离的测量。
超声波测距目前在医疗上使用比较广泛。
超声波测距系统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本项目在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实现对障碍物距离的测量;二是通过语音提示功能实现对障碍物距离进行播报;三是设计蓝牙模块可以发送超声波所测得的距离。
超声波导盲手杖障碍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超声波导盲手杖障碍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视力受限这一缺陷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波探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出行方便,本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导盲手杖——超声波障碍检测系统,引导盲人及时避开障碍物,保障盲人的生命安全。
该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显示电路及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三部分,借助Mutisim软件和编程语言C进行仿真实验。
关键词:超声波探测技术障碍检测系统单片机1.研究背景与意义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的盲人数量约有500万,占全世界盲人口的18%。
盲人是社会人群中的单一群体,遭遇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与挫败。
传统的木制手杖质量较重,不利于盲人的携带;导盲犬,训练时间长,条件需求高,价格高达20-30万,对于生活不富裕的盲人家庭来说,显然无法承担如此昂贵的费用。
即使目前较多导盲产品均融入了电子技术,但仍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盲人出行的难题。
若能有一种可以及时帮助盲人避开障碍物的智能导盲手杖,可为盲人朋友带来极大的方便。
超声波探测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实现的非接触式距离探测,具有高性价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不容易损坏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将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于导盲手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超声波导盲产品现状世界上已经成功研制的超声波导盲装置主要可以有四类:电子技术类导盲仪、可移动的导盲机器人、可穿戴式导盲仪和智能导盲手杖。
(1)电子技术类导盲仪电子技术类导盲仪的工作原理与超声波雷达系统相似,均是依据超声波发射后,撞击障碍物后被反弹回来的时间、强弱判断障碍物的所在。
该导盲仪的主要缺点是准确性相对较差,消耗时间过长。
(2)可移动的导盲机器人导盲机器人往往是预先设定路线,准确判断障碍物的所在,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导盲杖设计

必须 的。 由于超声波发射点与接收点不是 同一点 ( 如相距 4 mm) 而距离应 0 ,
图l 系统硬件电路 超声波接收 电路采用 了 C 0 0A。C 2 16 X2 16 X 0 0 A由前置 放大 、 自动 偏压控制 、 振幅放大 、 峰值检波和整形电路组成。 通过外接 电阻, 将其 内 部带通滤波 电路 的中心频率 f 置为 4 Hz就可接收 和放 大超声波 0设 0k , 电信号 , 并整形输出负脉冲。 引脚 1 为信号输入端 。 引脚 2为 RC网络连 接端 , 这是 内部前置放 大电路 负反馈 网络的组成部分 , 改变电阻 的数值 则调整前置放大电路 的增益 。引脚 3为检波电容连接端, 改变检波 电容 的值就可改变超声 波信号 放大和整形电路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引 脚 4为接地端。引脚 5为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设 置端 ,当外接 2 0 n 0k 时 ,= 0k 。引脚 6为积分电容连接端 , f 4 Hz o 积分电容的标 准值 为 30 F 3P , 如果该 电容值取得太大 , 输出脉冲低电平持续时间就会增加 , 测量距离 变短 。引脚 7 为信号输出端 。引脚 8 为供 电电源端 。l 作时 ,换能器 I 二 T T 0 1F 将所 接收到的微弱声 波振动信号转化 成为 电信 号 ,送给 C4 —6 1 C 2 16 X 0 0 A的输入端 1当 C 2 1 6 , X 00 A接收到信号时 , 脚就会输 出一个 7 低 电平 , 可用于单片机的中断信号源。当单片机接收到中断信号时 , 说 明检测到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单片机就进入 中断状态 ,开始距离计 算。 () 3 温度检测模块 , 用 l 采 —wi 式温度传感器 D 1B 0检测环境 r e S8 2 温度 t并送给单片机进行超声波速度校正计算 。 , ( ) 离显示功能 模块 , 用超小 型 L D数码 管显示 。字 形码用 4距 采 E 7 1 2 5反相驱动 , 45 4 位码用三极管 9 1 0 2驱动 。 () 5 语音录 、 放模块 , ID 7 0 由 S 13 和一个 M C及 S E K R等组成 。 I PA E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导盲杖设计

价值工程0引言盲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其借助的辅助工具主要有手杖和导盲犬,其中使用手杖最为普遍。
传统的盲人拐杖是一根长杆,存在一系列的不足。
例如:探测的距离受限于拐杖的长度;难于探测悬挂的障碍物;无法对快速接近的障碍物发出预先报警;公共场合不利于收藏等。
为了更好地帮助盲人行走,国内外很多机构都研究和生产了相关电子导盲装置,由于利用了GPS 全球定位系统及建立无线电基站等方法,导致用这些方法实现的导盲器价格昂贵,不适合于普通消费者。
导盲犬则价格更高,并且在某些社交场合(例如禁止宠物进入)不适合使用,造成导盲犬无法普及。
本文构思设计一种能辅助盲人安全行动的智能拐杖,该拐杖可以对前方一定距离的障碍物进行探测,并给出警报提示,从而对视力存在缺陷者提供较好的辅助行走功能。
该设计采用基于超声波传感器,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辅助盲人行走,使用简单方便,具有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传播距离较远,以及对障碍物定位具有一定的精确性,体积相对较小、方便携带、价格低廉等特点。
1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基本功能本设计主要分为主控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和报警模块三个部分。
首先由超声波传感器发射端产生一个高频的超声波,然后接收端接收到这个回波,通过计算传感器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间隔来确定对象的距离,最后通过对距离的判断发出警报信号,实现智能导盲的作用。
硬件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1.1超声波测距模块应用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距的过程是:用持续时间一定的超声频高压电脉冲信号激励超声换能器,使之向外部介质发送一串超声波,当超声波在换能器的声轴上遇到一个或多个目标时,部分声能将被反射回来并作用在换能器上,使换能器输出微弱的电信号。
该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后,送入微处理系统进行信息处理,以判定回波信号出现的时刻,并计算出超声波的射程时间及对应的目标距离,从而完成了一个测距周期。
本设计中的测距模块采用收发分体式,由一对超声传感器组成,超声波发射电路主要由反相器74LS04和超声波发射换能器T 构成,由主控模块向超声波的发射端送出固定频率(40kHz)的脉冲信号,在发射端经一级反向器后送到超声波换能器的一个电极,将电脉冲信号转成超声波发射出去,若前方有障碍物存在,超声波接收端将收到的一部分反射回波转为电信号,该信号经放大后送至主控模块的另一路,被主控模块接收后计算回波时间,从而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
基于蓝牙语音传输的导盲器

s o u r c e 模 式 。其 中8 M 的闪存用来存 储蓝牙模 块 的代 码和协议 ,复位控制用单 片机的一个 I O 来实现 ;模 拟音 频输 入 信号接 到I S D 4 0 0 4 的A O U T 管脚 ;单 片机通过U A R T 接 口与蓝牙模 块进 行连接 ,单片机 的T X D 和R X D 端分别接在 蓝 牙 模 块 的R X D 和T X D 端 。具 体 的 连 接 框 图 如
I . . 婴发 …………………………一
基于蓝牙语音 传输 的导盲器
三明学院 赵 秀玲 邱思杰 林永军
【 摘要 】本设计采 用S T C 8 9 C 5 1 单片机作为 内核控制器 ,利用 超声波测距 的原理,对盲人前 面道 路上 的障碍物进 行距离探测 ,并把障碍物距 离信 息变成声音提示 存储在语 音芯片内 ,通过单 片机控 制蓝牙模 块C S R B C 4 1 7 1 4 3 把语 音传送 到蓝牙耳机 ,盲人收到语音后根据提 示语 音来判 断周 围是否存在障碍物,进而做 出路径选
ra t n s m i s s i o n he t v o i c e t o b l u e t o o h t e a r p h o n e ,t he b l i n d j u d g e wh e he t r he t r e a r e o b s t a c l e s a r o u n d a c c o r in d g o t he t v o i c e a f t e r r e c e i v i n g he t v o i c e ,t h u s o t ma k e p a h t s e l e c i t o n,t o
择 ,达 到 导 盲作 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导盲器的设计
1 引言
盲人在独自行走时主要依靠导盲装置。
最简单常用的装置是普通的手杖,用它在地面上敲击,可帮助盲人发现0.5米以内的障碍物。
它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发现较远一点的障碍物以及空中突出的障碍物。
例如,在相当于头部、胸的位置悬挂或突出的物体。
另外,盲人还可以利用导盲犬带路,但是不易训练且成本较高。
为了更好的帮助盲人行走, 许多国家都研究和生产了各种电子导盲装置,但大多成本较高,如各类导盲机器人及其它电子装置。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单片机开发的超声波导盲装置的设计方案,它具有低成本、实用和精确的特点。
2 导盲装置的功能设计及系统组成
导盲装置主要由超声波探头、单片机以及测控及处理电路、按键、蜂鸣器等组成,可以放在包中,或安装在帽子上、手杖中。
导盲装置有三个按钮,分别是电源开关、远距、近距控制按钮,还有一个音量调节旋纽。
该装置使用电池,电源开关可控制系统通、断电,不用的时候关掉电源,节省电能。
使用时,超声波探头方向指向探测方向,当前方有障碍物时,在一定距离内喇叭会发出报警声并随着向障碍物的接近频率逐渐升高,起到提示作用。
远距、近距、控制按钮可用来控制报警的距离,通电时初始报警距离为2米,按远距控制按钮可将初始报警距离设为5米,按近距控制按钮可将初始报警距离设为1米,报警声音音量可用音量调节旋纽调节,有耳机插孔,可以接耳机。
该装置是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利用超声波回声测距的原理测距,用蜂鸣器进行声音报警。
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系统、超声波发射电路、接收放大电路、按键控制和声音报警电路。
AT89C51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用来控制、协调各部件的工作。
工作时先由单片机控制的振荡源产生40K Hz频率的信号以驱动超声波传感器,使它发射脉冲。
当第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射后,计数器开始计数,在检测到第一个回波脉冲的瞬间,计数器停止计数,计算出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Δt,最终利用单片机计算出距障碍物的距离,并根据远距、近距控制按钮设定的测距值进行报警指示。
3. 超声波测距原理
超声波测距采用的方法是时间差测距法,在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超声波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测出发射和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差Δt。
由下式可以求出超声波发射地与目标之间的距离S
S=vΔt/2(1)
式中v为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常温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有关,这里由于测量距离不长,测量精度要求不高,不考虑其他影响,只要测得超声波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Δt,按(1)式计算即可。
4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超声波的发射电路
超声波的发射电路主要由高频三极管及超声波发生器组成,如图2所示,超声波收发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UCM40,由于频率为40kHz左右的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效率最佳,因此通过执行程序由单片机P1.0产生40KHz的振荡信号,经过高频三极管放大, 驱动超声波发生传感器UCM40T发出40KHz的超声波脉冲。
4.2 超声波的接收电路
超声波的接收传感器采用与发射传感器配对的UCM40R,将由发射传感器发出的经反射后的超声波脉冲转变为微弱的交流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LM358的两级放大后,送至音频译码集成模块LM567的3脚。
LM567是带锁相环的音频译码器,具有选频功能,LM567内部的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f=1/1.1RC,当LM567输入信号大于25mV时,输出端8脚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将其作为单片机的中断请求信号,送至单片机INT0端,以启动中断服务子程序。
接收电路如图3所示。
4.3按键及蜂鸣器驱动电路
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远距、近距控制按钮一端接高电平,另一端分别接单片机P1.2、P1.3,并同时经与门接入单片机INT1端,当其中任意按键按下时会产生一个中断请求信号送入INT1,同时,从P1口读数判断按键的状态并调用相应的子程序进行处理。
远距、近距控制按钮同时只有一个有效,由软件控制,都按下时为近距控制按钮有效。
蜂鸣器由三极管驱动,接P1.4,由报警程序控制,对应不同的按键及距离,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超声波测距导盲器的超声波测距、按键控制、报警提示都由AT89C51单片机控制,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上电后主程序无限循环,初始化后系统设置一系列初始值,包括超声波发射间隔数、定时器定时初值、报警门限值等,然后读取按键的状态,再根据按键状态对初始设定值进行修改,初始值报警距离设定为2米,即2米内有障碍物时即驱动蜂鸣器发出声音,并且随着距离的接近,不断调整参数,使得声音的频率不
断提高。
远距、近距控制按钮分别对应不同的超声波发射间隔和报警门限、频率等;程序控制发送0.2毫秒宽度的超声波,同时启动定时器T0计时;为避免接收传感器直接接收到发射的超声波,在发射超声波之后插入一段延时,由于设置超声波频率为40KHz , 超声波常温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计算可知延时6个脉冲就可以了。
延时后启动接收回波程序,等待接收回波,超时(即在设定距离内无障碍物) 即返回前面,若有回波则停止计时,读取时间差,利用公式(1)计算出距离,然后执行报警程序,根据计算距离结果及设定值比较选择不同参数,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距离越近频率越高。
最后返回重新开始。
6 误差分析
对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结果发现在5米范围内,最大误差在5cm以内,且距离越近,误差越小,完全满足导盲的需要。
分析误差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空气温度变化等引起的声速变化造成的误差,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331.5+0.607t,t为现场环境温度,温度在-30℃--40℃范围变化时,传播速度V 的变化范围为313米/秒--356米/秒,对利用公式(1)计算出的距离值有一定影响,采用声速预置和传播介质温度测量结合的方法对声速进行修正,可有效地降低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
二是发射与脉冲计数由于响应快慢差异开启不同步引起的误差,对此在调试中通过脉冲计数值补偿进行修正。
三是超声波在传播过程由于受衍射、散射和吸收等影响衰减导致的误差,近距离误差不明显,距离越远产生的误差越大,可适当增大超声波的发射功率等来改善。
四是发射和接受前置电路延迟的时间误差等,而发射前置电路和接收前置电路中采用集成芯片都有时间延迟,而计数器则一直是在工作,直到回波经过LM567处理后变成负跳变电信号产生外部INTO中断,在整个计数过程中,多了延迟时间中的计数次数,导致测距数据的误差。
对此采取时间增益控制,来减少误差,由于本装置对于厘米级的精度已经足够,电路延迟都是纳秒数量级,记数频率是40KHz,所以减少一个记数单位完全可以矫正。
针对误差原因在程序设计及系统调试中做了相应处理后,收到一定的效果,精度得到一定的提高。
7 结束语
由于考虑到体积、成本等因素,本装置在性能上、功能上还存在不足,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
(1)增加几路不同方向的超声波探测或红外探测器以及温度补偿电路等,可以提高装置的灵敏度和精度,同时提高可靠性。
(2)可在装置中增加一个语音芯片,将蜂鸣报警改为语音说明指示,根据探测结果直接报出距离、方位,更便于使用。
(3)由于受发射功率及回波检测灵敏度的限制,探测范围较小,可增加发射功率调节等电路,以便增大探测范围,可用于夜间探路、井下探索等。
本文创新点:
(1)从测试结果分析可知,本装置采用较低成本的器件设计制作,且误差较小,完全满足盲人行走的指引作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稳定,操作容易、使用方便,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载体上,制作成不同的用具,如手杖、导盲眼镜、导盲背心等,盲人很容易学会使用,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